最新高中物理选修3-2《划时代的发现》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品版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2课件:411《划时代的发现》课件共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2课件:411《划时代的发现》课件共](https://img.taocdn.com/s3/m/e5dfd4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6.png)
03
课件结构
课件目录结构
添加标题
引言:介绍《划时代的发现》课件的背景和 意义
添加标题
课件特点:介绍《划时代的发现》课件的特 点,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等
正比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 用在同一直线
上
牛顿三定律的 应用:解决实 际问题,如计 算物体的运动 状态、分析物 体的受力情况
等
实验演示
实验方法:使用高速粒子加 速器
实验目的:验证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
实验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 的相对论
实验意义:推动了物理学的 发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
图片和图表使用技巧
图片和图表要清晰,易于理 解
选择合适的图片和图表,确 保与内容相符
图片和图表要有标题和说明, 便于观众理解
图片和图表要简洁明了,避 免过于复杂和繁琐
音视频剪辑技巧
音频剪辑:使用专业软件如Audacity进行音频剪辑,调整音量、音调、音色等
视频剪辑:使用专业软件如Adobe Premiere进行视频剪辑,调整画面比例、帧率、色 彩等
02
课件简介
课件标题和内容
单击添加标题
课件标题:《划时代的发现》
单击添加标题
课件内容:介绍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2精品课件411《划时代的发现》, 包括课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课件进行教学。
单击添加标题
课件特点:以划时代的发现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物理知识,注重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人教版物理选修3-2全套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物理选修3-2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47934b33687e21af45a910.png)
图4-1-4
A.导体环保持水平在磁场中向上或向下运动
B.导体环保持水平向左或向右加速平动
C.导体环以垂直环面、通过环心的轴转动
D.导体环以一条直径为轴,在磁场中转动
⇓
步骤8: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验证学习情况⇒步骤9:先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的主要知识,教师点评,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会分析是否产生感应电流的相关问题.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
1.看教材
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同学之间可进行讨论)⇒步骤1:导入新课,本节教学地位分析⇒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可多提问几个学生)⇒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互动方式(除例1外可再变换命题角度,补充一个例题以拓展学生思路)
⇓
步骤7:完成“探究3”(重在讲解规律总结技巧)⇐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方式同完成“探究1”相同)⇐步骤5:让学生完成【迁移应用】,检查完成情况并点评⇐步骤4:教师通过例题讲解总结磁通量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B和S都变
注意:此时可由ΔΦ=Φt-Φ0计算并判断磁通量是否变化
B和S大小都不变,
但两者之间的夹角变
例: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
如选项图所示,A中线圈有一小缺口,B、D中匀强磁场区域足够大,C中通电导线位于水平放置的闭合线圈某一直径的正上方.其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审题指导】解答此题应注意两点:
高中物理 4.1 划时代的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2
![高中物理 4.1 划时代的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2](https://img.taocdn.com/s3/m/29e7faba580216fc700afde2.png)
划时代的发现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介绍了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
本节的重点是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的研究不是凭空产生的,例如奥斯特研究电流磁效应受到康德等哲学家的“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这一思想的影响。
法拉第研究磁生电是受到了奥斯特的影响。
在他们认定目标后都是经历无数次失败之后才取得成功。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
(2) 知道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2.过程与方法领悟“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这一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人们对磁与电关系的认知历程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科学研究不是空中楼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3) 了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体会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1.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
2.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
3.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四、教学难点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
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五、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和引导式教学六、教学环节1、课堂导入教师:塑料直尺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就能吸引小纸屑,这是带电体能吸引物体,磁铁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而电和磁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就来追寻科学家的足迹来学习电与磁之间的关系。
2、课堂讲授(一)奥斯特梦圆“电生磁”教师:请同学们阅读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的内容,相互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PPT投影下列问题)(1)在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之前人们对电与磁已经有了哪些认知?(2)奥斯特为什么能从“小意外”中捕捉到电与磁的关系,对此你有何感想?(3)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划时代的发现》教案(人教版选修3-2)
![《划时代的发现》教案(人教版选修3-2)](https://img.taocdn.com/s3/m/0b5fefa384868762caaed557.png)
4.1 划时代的发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
2.知道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二)过程与方法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2.以科学家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激励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
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
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
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手段计算机、投影仪、录像片教学过程一、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内容。
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在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2)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奥斯特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3)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怎样的?用学过的知识如何解释?(4)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成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内容。
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1)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引发了怎样的哲学思考?法拉第持怎样的观点?(2)法拉第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3)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法拉第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之后他又做了大量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他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5)从法拉第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程中,你学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
1划时代的发现-人教版选修3-2教案
![1划时代的发现-人教版选修3-2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f8b1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f.png)
划时代的发现-人教版选修3-2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划时代发现的含义和背景;
2.能够掌握达尔文的进化论;
3.能够分析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划时代发现的含义和背景;
2.掌握达尔文的进化论。
三、教学难点
分析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四、教学过程
1. 划时代的发现
1.引入:通过一段故事或新闻报道等方式引出划时代发现的概念;
2.讲解划时代发现的含义和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重大发现和变革;
3.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等现代发展相比较,讨论当时的发现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2. 达尔文的进化论
1.讲解达尔文的背景和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2.分析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
3.结合课程范围内的部分动植物案例,让学生探讨进化的原理和过程。
3. 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1.对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重要价值进行简单讲解;
2.分析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等;
3.结合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案例,让学生掌握具体保护方法。
4. 教学反思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回顾,梳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
1.反馈式评价:结合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形成对于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3.总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对于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和总结。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3-2高中物理第四章第1节划时代的发现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3-2高中物理第四章第1节划时代的发现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2023dcfab069dc50220171.png)
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第1节《划时代的发现》一、教材分析《划时代的发现》是人教版高中物3-4第四章第一节,本节是让生体会家的思考、研究时的迷失与最后成功,本节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难得素材二、教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现象,(2)了解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发现过程,(3)知道电磁感应和感应电流的定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使生掌握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的;(2)通过习了解家们在探究过程中的失败和贡献,从中习探究的方法和思想。
(3)领悟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问题时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习阅读培养生正确的探究自然规律的态度和精神;(2)领会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发现中的重要性。
(3)以家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激励自己。
三、教重点难点重点: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背景;难点:体会人类探究自然规律的态度和精神四、情分析我们的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本节课生认识到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背景是关键。
五、教方法1.讲授法:讲授家的艰辛2 实验法:生自己体会奥斯特实验3.案导:见后面的案。
4.新授课教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生的习准备:预习“划时代的发现”,初步了解物史。
分小组6台奥斯特实验装置。
2.教师的教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内探究案,课后延伸拓展案。
3.教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习,分6个习小组。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生的疑惑,使教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引导生阅读教材有关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内容。
高中物理第四章4.1划时代的发现教案选修3_2
![高中物理第四章4.1划时代的发现教案选修3_2](https://img.taocdn.com/s3/m/8889c38add36a32d737581e4.png)
划时代的发现(3)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怎样的?用学过的知识如何解释?(4)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成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内容。
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1)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引发了怎样的哲学思考?法拉第持怎样的观点?(2)法拉第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3)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法拉第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之后他又做了大量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他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5)从法拉第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程中,你学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活动: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成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的足迹1、科学家的启迪教材P42、伟大的科学家法拉第教材四、实例探究【例1】发电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C)A.安培 B.赫兹 C.法拉第 D.麦克斯韦【例2】发现电流磁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_奥斯特__,发现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规律的科学家是_安培_,发现电磁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时有“守株待兔”的寓言。
假设兔子质量约为2 kg,以10 m/s的速度奔跑,撞树后反弹的速度为1 m/s,设兔子与树的作用时间为0.1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树对兔子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80N ②树对兔子的平均冲量为18N·s③兔子动能变化量为-99J ④兔子动量变化量为-22kg·m/s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如图所示,一只贮有空气的密闭烧瓶用玻璃管与水银气压计相连,气压计的A、B管内汞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划时代的发现》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划时代的发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8cce2b43323968011c9291.png)
教学设计1划时代的发现本节分析本节主要介绍了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相关的物理学史,重点是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的研究不是凭空产生的,例如奥斯特研究电流磁效应是受到康德等哲学家的“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这一思想的影响.法拉第研究磁生电是受到了奥斯特的影响.在他们认定目标后都是经历无数次失败之后才取得成功.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等基本概念,能够较清楚地描述哪些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也能够清楚的区分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但是对于磁生电的社会背景和探索电磁感应的过程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科学探究,理解的还不够.本节课是一节物理学史课,通过学习了解与电磁感应相关的史实,了解科学家们在探究过程中的失败和贡献,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现象.(2)了解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发现过程.(3)知道电磁感应和感应电流的定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使学生掌握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2)通过学习了解科学家们在探究过程中的失败和贡献,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3)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3)以科学家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激励自己.教学重难点1.知道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2.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者:李相臻)教学过程设计【课件展示】3-1中,我们学习了有关电场和磁场的知识,对电现象和磁现象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我们已经知道电荷能够通过一个线圈接电源,一个线圈接“电流表电的瞬间,另一个线圈中就出现了电流.之后他又做了大量的实板书设计1划时代的发现一、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1.19世纪20年代之前的“偏执”,2.电与磁有联系,3.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意义,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1.众多物理学家“浅尝辄止”2.发现电磁感应的意义教学反思1.本节利用物理学史进行探究教学,把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及其历史进程中所蕴涵的科学思维方法作为基础,有机地渗透科学史等方面的知识.依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把讲授知识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物理课程中的概念、规律、公式、定理等知识,还可以从中学习和领悟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2.学生对于课外知识很感兴趣,有些同学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也能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问题,激发了他们学物理的兴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学的发展非常感兴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多介绍一些,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3.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备课资料●电和磁的联系人们很早就接触了电和磁的现象,并知道磁棒有南北两极.在18世纪,发现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不论是电荷还是磁极都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作用力的方向在电荷之间或磁极之间的连接线上,力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这两点上和万有引力很相似.18世纪末发现电荷能够流动,这就是电流.但长期以来,人们只是发现了电和磁的现象,并没有发现电和磁之间的联系.19世纪前期,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小磁针偏转.而后安培发现作用力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互相垂直.不久之后,法拉第又发现,当磁棒插入导线圈时,导线圈中就产生电流.这些实验表明,在电和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被发现以后,人们认识到电磁力的性质在一些方面同万有引力相似,另一些方面却又有差别.为此法拉第引进了力线的概念,认为电流产生围绕着导线的磁力线,电荷向各个方向产生电力线,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电磁场的概念.人们认识到,电磁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电荷在其周围产生电场,这个电场又以力作用于其他电荷.磁体和电流在其周围产生磁场,而这个磁场又以力作用于其他磁体和内部有电流的物体.电磁场也具有能量和动量,是传递电磁力的媒介,它弥漫于整个空间.19世纪下半叶,麦克斯韦总结了宏观电磁现象的规律,并引进位移电流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核心思想是:变化着的电场能产生磁场;变化着的磁场也能产生电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组偏微分方程来表达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这套方程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经典电磁学的基本方程.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这一预言后来为赫兹的实验所证实.于是人们认识到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电磁现象的规律,肯定了光也是一种电磁波.由于电磁场能够以力作用于带电粒子,一个运动中的带电粒子既受到电场的力,也受到磁场的力,洛伦兹把运动电荷所受到的电磁场的作用力归结为一个公式,人们就称这个力为洛伦兹力.描述电磁场基本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就构成了经典电动力学的基础.。
新课标人教版32选修三《划时代的发现》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32选修三《划时代的发现》WORD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93ff32ca6edb6f1afe001fa0.png)
新课标人教版32选修三《划时代的发现》WORD教案2课题:§4.1 划时代的发觉编写王勇审定翟甫礼课时 1 课时序号 01一、学习目标1.关注电磁感应现象的发觉过程,了解相关的物理学史。
2.明白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3.学习法拉第的科学精神,感悟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4.了解信念和机遇在科学发觉中的作用,辩证认识传统观念对科学进展的利与弊。
二、自学指导1.是什么信念鼓舞奥斯特查找电与磁的联系的?1803年奥斯特总结了一句话内容是什么?2.奥斯特发觉了电流的磁效应是偶然依旧必定?电流磁效应的发觉有何意义?3.奥斯特发觉电流磁效应引发了如何样的摸索?法拉第持如何样的观点?4.其他专门多科学家例如安培,科拉顿等物理学家也做过磁生电的试验,可他们都没有成功,他们问题显现在那儿?5.法拉第通过许多次试验,经历10年的时刻,终于领会到了什么?6.什么是电磁感应?什么是感应电流?三、问题探究1.通过学习你从奥斯特、法拉第等科学家身上学到了什么?教师批注反思2.科学家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某些信念在科学发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种作用。
高二物理第四章电磁感应配餐作业(01)编稿王勇班级姓名时刻1.发觉电流磁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发觉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规律的科学家是,发觉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发觉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的科学家是。
2.1831年8月29日,____________发觉了电磁现象;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铁环上,一个绕圈接到____ ________,另一个线圈接入____________,在给一个线圈__________或_________的瞬时,发觉了另一个线圈中也显现了。
3.下列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磁场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 B.变化的磁场使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C.插在通电螺线管中的软铁棒被磁化 D.电流周围产生磁场4.如图4-1-1所示,虚线框内有匀强磁场,大环和小环是垂直于磁场放置的两个圆环,分别用Φ1和Φ2表示穿过大小两环的磁通量,则有()A.Φ1>Φ2B.Φ1<Φ2C.Φ1=Φ2D.无法确定5.恒定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圆形闭合线圈,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场方向,当线圈在此磁场中做下列哪种运动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A.线圈沿自身所在的平面做匀速运动 B.线圈沿自身所在的平面做加速运动C.线圈绕任一直径做匀速转动 D.线圈绕任一直径做变速转动6.如图4-1-2所示,大圆导线环A中通有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另在导线环所在的平面画一个圆B,它的一半面积在A环内,另一半面积在A环外.则B圆内的磁通量()1-1-4图2-1-4图A组B组A.为零 B.是到里面去的 C.是出来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别7.两个圆环A、B,如图4-1-3所示放置,且R A>R B.一条形磁铁轴线过两个圆环的圆心处且与圆环平面垂直,则穿过A、B环的磁通量ΦA和ΦB的关系是……()A.ΦA>ΦB B.ΦA=ΦB C.ΦA<ΦB D.无法确定8.磁通量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物理量,如图4-1-4所示,通过恒定电流的导线MN 与闭合线框共面,第一次将线框由1平移到2,第二次将线框绕cd边翻转到2,设先后两次通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分别为ΔΦ1和ΔΦ2,则()A.ΔΦ1>ΔΦ2 B.ΔΦ1=ΔΦ2 C.ΔΦ1<ΔΦ2 D.无法确定3-1-4图4-1-4图。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4.1《划时代的发现》名师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4.1《划时代的发现》名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ad31de551810a6f52486d2.png)
《划时代的发现》教学设计安徽市淮北市第一中学马媛媛核心素养:通过《划时代的发现》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回顾前辈科学家的思考、研究时的迷失与最后的成功,体验前辈科学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了解其他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的失败和贡献。
让学生感悟人类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让学生感受科学美、物理学之美。
教学目标:1.了解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现象当时的知识和认识背景;2.了解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3.感知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难点1.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背景;2.感悟人类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运用科学史情景的探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前:登陆平台,发送预习任务。
根据平台上学生反馈的预习情况,发现薄弱点,针对性教学。
(提示:请登陆平台,发送本节预习任务)(一)引入新课爱因斯坦未完成的“统一场理论”竟发端于一个破线圈的实验,也就是来源于电磁学对称统一性的发现。
这一发现,不仅把人们带进电气化时代,也让我们的自然观、科学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溯这段划时代的发现吧!(二)进行新课一、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密切相连的。
(1)电与磁间究有关在19世纪20年代之前的漫长岁月里,电和磁的研究始终独立地发展着,包括库仑在内的众多物理学家,仍然认为电与磁是互不相关的。
但同时人们也发现了电与磁有相似性和关联。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引起了一场著名的争论“巴伐利亚征文”。
(2)转化思想生猜想到了18世纪末,人们开始思考不同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一些独具慧眼的哲学家如康德等,提出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思想。
深受其影响的丹麦科学家奥斯特相信电与磁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
1803年奥斯特指出:“物理学将不再是关于运动、热、空气、光、电、磁以及我们所知道的各种其他现象的零散的罗列,我们将把整个宇宙纳在一个体系中”。
物理41《划时代的发现》教案(新人教选修3-2)
![物理41《划时代的发现》教案(新人教选修3-2)](https://img.taocdn.com/s3/m/4a709fc40912a2161579290a.png)
第一节划时代的发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了解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发现过程,〔3〕知道电磁感应和感应电流的定义。
2.过程与方法〔2〕通过学习了解科学家们在探究过程中的失败和奉献,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
〔3〕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阅读培养学生正确的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3〕以科学家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鼓励自己。
【教学重点】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背景;【教学难点】体会人类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一〕奥斯特梦圆“电生磁〞〔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他生活简朴,不尚华贵,以致有人到皇家学院实验室作实验时错把他当作守门的老头。
1857年,皇家学会学术委员会一致决议聘请他担任皇家学会会长。
对这一荣誉职务他再三拒绝。
他说:“我是一个普通人。
如果我接受皇家学会希望加在我身上的荣誉,那么我就不能保证自己的老实和正直,连一年也保证不了。
〞同样的理由,他谢绝了皇家学院的院长职务。
当英王室准备授予他爵士称号时,他屡次婉言谢绝说:“法拉第出身平民,不想变成贵族〞。
他的好友J.Tyndall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在他的眼中看去,宫廷的华美,和布来屯〔Brighton〕高原上面的雷雨比较起来,算得什么;皇家的一切器具,和落日比较起来,又算得什么其所以说雷雨和落日,是因为这些现象在他的心里,都可以挑起一种狂喜。
在他这种人的心胸中,那些世俗的荣华快乐,当然没有价值了〞。
“一方面可以得到十五万镑的财产,一方面是完全没有报酬的学问,要在这两者之间去选择一种。
他却选定了第二种,遂穷困以终。
〞这就是这位铁匠的儿子、订书匠学徒的郑重选择。
1867年8月25日逝世,墓碑上照他的遗愿只刻有他的名字和出生年月。
4.1划时代的发现 高中物理选修3-2新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5)
![4.1划时代的发现 高中物理选修3-2新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5)](https://img.taocdn.com/s3/m/b658ab5d0912a2161479299a.png)
2.法拉第心系“磁生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问题:(1)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究是一帆风顺的吗?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我们首先来了解科学家们的探究历程。
展示目标
1.了解电磁的相关物理学史及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
2.明确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发现“磁生电”的意义和价值.
新课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导生学合作探究
1.奥斯特梦圆“电生磁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问题:(4)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倾听学生回答,及时给出点评。
(4)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奥斯特的思维和实践突破了人类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性。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引发了科学认识领域的思考,推动了电磁学的发展。
互动交流突破难点
[课件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解析:电磁感应现象指的是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选项B是正确的。
答案:B
反馈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奥斯特和法拉第分别是如何的克服困难发现“电生磁”及“磁生电”的,并知道了发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
布置作业
自主学习下一节内容,完成《优化方案》课前自主学案,提出问题。
教学反思
(2)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奥斯特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教师倾听学生回答,及时给出点评。
(2)奥斯特的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好多次失败,但奥斯特始终没有放弃。直到1820年4月的一次演讲中他才发现了电流竟使下面的小磁针发生了转动。也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4.1划时代的发现 高中物理选修3-2新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9)
![4.1划时代的发现 高中物理选修3-2新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9)](https://img.taocdn.com/s3/m/0a156e07783e0912a2162a9a.png)
4.1划时代的发现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材分析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使整个科学界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这一发现揭示了长期以来认为性质不同的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法拉第赞扬道:“它突然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使其充满光明。
” 法拉第坚信:磁与电之间也应该有类似的“感应”。
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产生电”的大胆设想,并开始了十年艰苦的探索。
在这十年中,他失败了,再探索,再失败,再探索....终于于1831年取得了成功!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使人们对电和磁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宣告了电磁学作为一门统一学科的诞生,为电磁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因此这节课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好素材。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2.学习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使学生掌握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2.通过学习了解科学家们在探究过程中的失败和贡献,从中学习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2.以科学家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激励自己。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人类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教学难点:感悟科学发展的历程,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授奥斯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背景;2.问题探究法:教师组织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六、教学过程(一)请你回忆1.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你做过的哪些实验说明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是有联系的?2.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你认为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二)探究新知(1)奥斯特梦圆“电生磁”(课件演示电流的磁效应)学生活动:在以下问题的引导下,请你阅读教材中有关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1: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①19世纪20年代之前,电和磁的研究始终独立地发展着。
【选修3-2】划时代的发现教案【精品教案】.doc
![【选修3-2】划时代的发现教案【精品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897bafaa76e58fafbb00356.png)
第一节划时代的发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现象过程与方法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其他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的失败和贡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类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背景;体会人类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新课教学:康德等哲学家提出: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思想。
(一)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由于受康德哲学与谢林的自然哲学的影响,坚信自然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长期探索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1820年4月终于发现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即电流的磁效应。
同年7月21日以《关于磁针上电冲突作用的实验》为题发表了他的发现。
这篇短短的论文使欧洲物理学界产生了极大震动,导致了大批实验成果的出现,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电磁学。
1820年因电流磁效应这一杰出发现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
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学院院长。
(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受到科学界的关注,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1821年英国《哲学年鉴》的主编约请戴维撰写一篇文章,评述奥斯特发现以来电磁学实验的理论发展概况。
戴维把这一工作交给了法拉第。
法拉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电磁现象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并开始转向电磁学的研究。
他仔细地分析了电流的磁效应等现象,认为既然电流能产生磁,磁能否产生电呢?1822年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思想:“磁能转化成电”。
他在这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起初,他试图用强磁铁靠近闭合导线或用强电流使另一闭合导线中产生电流,做了大量的实验,都失败了。
经过历时十年的失败、再试验,直到1831年8月29日才取得成功。
他接连又做了几十个这类实验。
1831年11月24日的论文中,他把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概括成五类:变化着的电流;变化着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
他指出:感应电流与原电流的变化有关,而不是与原电流本身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中物理选修3-2《划时代的发现》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品版课题:4.1划时代的发现(人教新课标选修3-2)教材分析《划时代的发现》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中的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了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相关的物理学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历史资料,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拓展空间。
本节的重点是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的研究不是凭空产生的,例如奥斯特研究电流磁效应受到康德等哲学家的“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这一思想的影响。
法拉第研究磁生电是受到了奥斯特和对称性思想的影响。
在他们认定目标后都是经历无数次失败之后才取得成功。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应着重让学生体会到奥斯特、法拉第的科学思想、科学信念和科学态度,从而启迪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其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学情分析通过对选修3-1磁场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熟知电流的磁效应,掌握了通电导体周围磁场分布特点及方向的判断,并能灵活运用相关规律分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及运动,对电与磁之间的联系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学生对电流磁效应的发现的历史背景及历程并不熟悉,尤其这其中蕴含的物理文化知之甚少。
此外,学生在初中物理部分已经学习过了电磁感应现象,知道导体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回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发现的历史历程还是比较陌生,对相关的物理学史了解较少,但学生对这些现象发现的历程细节充满着浓厚兴趣,期待着机会去领略感受其中物理文化精髓。
本节课正是基于学生的这些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展开物理教学。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发现的过程,并了解相关的物理学史。
(2)知道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过程与方法(1)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2)经历电磁感应现象发现过程中失败实验的探究体验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难历程。
(3)通过对电磁统一历程的学习和感受,体会物理学简单、和谐、对称、统一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1)通过对法拉第科学探索精神的学习,启迪学生形成正确科学观和世界观。
(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难点领悟科学发现的方法和感受其艰难历程。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准备演示实验用:直流电源、导线若干、小磁针、开关、灵敏电流计、线圈、铁芯等。
教学过程大的误导。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总是在导线的延长线上去寻找电流对磁体的作用。
3、圆梦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怎样的?用学过的知识如何解释?利用课件展示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历史过程,演示奥斯特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回答。
奥斯特的成功是偶然吗?你知道奥斯特之后又做了哪些研究吗?通过教师讲述,介绍奥斯特此后的研究。
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倾听学生回答,及时给出点评。
通过课件展示当时著名科学家对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崇高的评价。
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1、寻梦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内容。
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引发了怎样的哲学思考?法拉第持怎样的观点?通过课件展示电流磁效应引发的哲学上对称性的思考及法拉第所持有“磁能转化成电”的信念。
2、追梦法拉第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通过课件介绍曾经为梦想奋斗拼搏的地方——法拉第实验室。
演示法拉第曾经失败的几个实学生结合学案预习自主思考回答电流磁效应发现的历史过程,并利用已有知识解释回答电流磁效应。
学生体会科学工作者对待科学问题严肃认真的态度,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
师生互动,解决共性问题学生结合学案自主学习预习内容,积极总结回答。
学生通过思考结合自己的失败经历体验法拉第追梦的艰辛和曲折,领会面对失败只有不抛弃不放弃,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才能走向成功。
演示实验让学生再次经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渗透物理文化,融入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教学元素。
渗透科学价值观、科学与社会、科学与历史等人文教育理念。
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经历科学家们追梦的历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一种坚毅执着的人文情怀。
验。
实验 1. 把一个螺线管与电流计、电池相连接构成回路,把磁极放入螺线管中后,观察电流表示数变化。
实验2. 两根长4英寸长的导线平行放置, 用两张厚纸将它们隔开, 先把其中的一根导线接到电池的两端通电,再把另一根与电流计相连。
实验3. 将空心螺线管接到电池的两极, 把一直导线引进螺线管, 直导线两端与电流计相连。
实验4. 把两根导线互相缠绕着, 先把其中的一根的两头接到电池上通电, 把另一根的两头接到电流计上。
展示法拉第日记记录的实验结果,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
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归纳:感应电流不是存在于稳态,而是存在于暂态或变化的过程,静磁和恒定电流是感应不出电的。
根据法拉第实验失败的启示,利用以下器材设计一个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案,画出实验方案图。
实验器材:两个线圈、一个环形铁心、一个电源、一个开关。
3、圆梦通过课件展示法拉第产生感应电流的装置图。
演示: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直到1831年8月29日,法拉第寻找10年之久的“磁生电”的效应终于发现了。
通过课件介绍法拉第关于电磁学生结合老师的点拨分析思考,总结概括。
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尝试,展示设计方案图。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一步理解,通过演示增加感性认识。
学生交流讨论,形成共识,参与互动问答。
学生带有感情的朗读,感受科学家的鲜为人知的一面。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分析归纳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创设情境,积极感受这一划时代的发现。
启发学生要善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不断培养创新思维。
让学生感受人文熏陶,经历物理文化的洗礼。
【自主练习达标检测】【总结归纳深化认知】【作业设计】感应现象的进一步研究:法拉第从此茅塞顿开,立刻领悟到,“磁生电”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才能出现的效应。
法拉第总结了五种类型可以引起感应电流: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
法拉第把这些现象定名为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从法拉第的成功你获得怎样的启示?教师倾听学生回答,及时给出点评。
从奥斯特、法拉第这些科学家探索电磁现象的历程中,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及时点评。
用诗词概括总结法拉第的贡献,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介绍法拉第的生平事迹。
后继的寻梦、追梦、圆梦人:麦克斯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电磁场理论,建立了电磁场完美数学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实现了电和光的统一。
【例1】发电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A.安培B.赫兹C.法拉第D.麦克斯韦【例2】发现电流磁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 __ ___,发现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规律的科学家是_ _____,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_______,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的科学家是________。
【例3】下列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学生品味、感受物理学的简洁、对称之美,科学的和谐统一之魅力。
学生课后思考作答。
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和认识,认真总结概括,整理交流分享。
学生课后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想往,对物理的热爱。
知识的巩固、反馈。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提炼总结的能力。
突出人文色彩,倡导自主提升。
A.磁场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B.变化的磁场使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C.插在通电螺线管中的软铁棒被磁化 D.电流周围产生磁场引导学生概括总结与本节的内容相关的科学精神、物理文化等关键词。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瑞士科学家科拉顿都为探究“磁生电”做过大量的研究。
特别是科拉顿的实验研究遗憾地与成功擦肩而过。
有人说科拉顿的失败是一次“成功的失败”,因为实验装置完全正确,有人说科拉顿的失败是一次“遗憾的失败”,原因是他没能请个助手,还有人说科拉顿的失败是一次“真正的失败”,请你查阅相关文献,收集资料,写篇小论文《论科拉顿的失败》。
【板书设计】§4.1划时代的发现【教后记】§4.1《划时代的发现》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现象,了解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发现过程。
2、知道电磁感应和感应电流的定义。
3、通过阅读使学生掌握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4、通过学习了解科学家们在探究过程中的失败和贡献,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
5、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背景及历程。
【学习难点】体会人类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奥斯特梦圆“电生磁”◆(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在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2)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奥斯特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3)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怎样的?用学过的知识如何解释?◆(4)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自主学习--法拉第心系“磁生电”(1)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引发了怎样的哲学思考?法拉第持怎样的观点?(2)法拉第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3)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法拉第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之后他又做了大量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他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课堂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器材实验方案两个线圈、一个环形铁心、一个电源、一个开关、电流计、导线若干。
【课后延伸】1、自主练习、达标检测(1)发电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A.安培 B.赫兹 C.法拉第 D.麦克斯韦(2)发现电流磁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 __ ___,发现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规律的科学家是_ _____,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_______,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的科学家是________。
(3)下列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磁场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 B.变化的磁场使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C.插在通电螺线管中的软铁棒被磁化 D.电流周围产生磁场2、人文作业、自主提升科拉顿“跑失良机”想必一定有印象,有人说科拉顿的失败是一次“成功的失败”,因为实验装置完全正确,有人说科拉顿的失败是一次“遗憾的失败”,原因是他没能请个助手,还有人说科拉顿的失败是一次“真正的失败”,请你查阅相关文献,收集资料,写篇小论文《论科拉顿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