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心理学——忍的心理与行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人总是持容让的态度,对自然如此,对人亦如此。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人有三种主要的价值取向:传统与权威取向,重农与重功名的取向和仁义等 道德取向。这三种价值取向导致了中国人几种主要的性格,其中保守、顺从、忍 耐的性格与重功名的特殊价值取向有关。
——文崇一《从价值取向谈中国国民性》
人际 • (7)人伦之忍:在五伦关系内的相处之忍。 关系 • (8)对待之忍:人际之间相互对待之忍。
社会 • (9)富贵之忍:不贪不争,取之必以其道,失之付于自然之忍。 成就 • (10)治事之忍:完成事情所必须忍之事。
淮阴有一个少年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而且还带着宝剑, 但其实你内心很担心。如果不怕死,就刺死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经过。 韩信想了一下,后来就遭受了胯下之辱!然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后来, 韩信成为刘邦的大将军,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如果当初韩信争强好胜 的话,不能忍胯下之辱,或许在两人争斗中,可能被杀了。当然,能忍也是 将军的必备素质之一!(立身之忍)
忍的概念分析
字源解说: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刀切割。
忍,
,表示心痛如割。
造字本义:比喻心痛如割,但强迫坚持。
《説文解字》:忍,能也。从心,刃聲。
忍的概念分析
《说文解字·段注》:“凡敢于行曰能,今俗谓能干也。 敢于止亦曰能,今俗谓能耐也。能耐本一字,俗殊其音。忍 之义亦兼行止。敢于杀人者谓之忍,俗所谓忍害也。敢于不 杀人亦谓之忍,俗所谓忍耐也。其为能一也。”


受 某 事 而 不 发

忍 , 耐 也 。

是 可 忍 , 孰 不 可 忍 也 。
百 姓 弗 忍 也 。
强 忍 犯 义 。
志 忍 私 , 然 后 公 。

割 慈 忍 爱 , 离 国 去 里 。



“敢于行”:残刻、不义不慈——忍毒、忍苛、忍悖、忍害
忍的心理学涵义
“忍是一种策略性的自抑机制或历程,在此机制或历程中,当事人为了避免对自 己、他人或公众显然不利之后果的发生,或为了预期对自己、他人或公众显然 有利之后果的出现,不得不做已所不欲的事情或承受己所不欲的身心痛苦。” 忍的特点: 在动机面,忍具有目的性:忍是一个目标导引的心理历程。这个目标更多的是 为了他人或公众的利益。忍的目的有工具性和超越性两类。 在意志面,忍具有自抑性:意志是个人组织自我,决定行动朝向何种方向或目 标的能力。 在认知面,忍具有策略性:忍是一种在意识层面运作的心理历程。每个人都必 须选择适当的策略。 在情绪面,忍具有不快性:在忍的心理历程中,个人事实上正在经历一种欲望 与预期后果间的冲突,此种冲突在情绪上显现为一种强烈的不舒服感。
“忍”的最高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 子·告子上》


儒 忍家

礼的主要目的是约束人的私欲,使之合乎情 境的要求,达到“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动”的境界。因此,个体便不能按照自己的 情感、愿望来做事,而是依当时的情境、按照情 境所指定的合理合宜行为来做事。


儒 忍家

虽然“仁”内在于人自身,但却需要通过对自身 修身、磨练与道德的积累,才能成圣成贤。因此 为了到达“仁”这样的理想型人格,修身是每个人每 天最重要的课题。实践克制及内省的克己工夫, 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内化,这也是所谓的“克己 复礼为仁”。
在个体不断完成道德内化的过程中,“忍”是自 我修养的必经历程。对于遵行儒家学说的儒者们 而言,他们是能够意识到在自我修养历程中受到 种种压制,他们将这种压制、克制赋予一种道德 上的正当性和必然性,以此来坚定自我的决心和 意志。因此“忍”可以认为是个体在道德修养历程中 代表社会道德规范的“大我”与代表个人的“小我”之 间冲突合法化和道德化的一种心理表征。
忍的内容
• (1)欲望之忍:传统思想认为所有的欲望都是需要加以节制的。

• (2)情绪之忍:若有喜怒哀乐则气便不平。


• (3)性情之忍:一些在文化规范中所不称许的性情。


• (4)道德之忍:坚守传统道德之忍。

• (5)立身之忍:君子或士人在其一生中所须坚持的生活形态或气节风骨。
• (6)机运之忍:遭遇特殊境遇时,所应采取的因应方式。

思前想后忍之方,装聋作哑忍之准; 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结邻近; 忍得淡泊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 忍得勤苦有余积,忍得荒淫无疾病; 忍得骨肉存人伦,忍得口腹全物命; 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憾; 忍得人骂不回口,他的恶口自安靖; 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没劲; 须知忍让真君子,莫说忍让是愚蠢; 忍时人只笑痴呆,忍过人自知修省; 就是人笑也要忍,莫听人言便不忍; 世间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 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 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 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 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正是儒家思想对人的设计,造就中国人时时须要忍的生命场 域。作为儒家补结构的道家则扩展了中国人忍的心理空间,其“正 言若反”的素朴辩证法,则大大地增加了中国人忍的能力。佛教的 人生哲学则经由苦、集、灭、道四谛的精细论证,来说明人生是苦 的判断,进而强调通过抑制自我、排除我欲,达到无我的状态,以 进入程架的解脱境界。佛教所宣扬的忍辱哲学,让中国人更能无条 件地忍受他人诸般恶行。其心性学说,对极力主张禁欲的理学,提 供了形而上的基础,更是佛教学说对中国文化最为深远的影响。
忍的心理与行为
忍汇




( 1306 )
156
一年元

, 杭
成 宗
,州大

人 吴
德 十
计亮年 汇丙
编午

而 成 《 忍
公 元
。经


( 1310 )
100
四年元

, 许
武 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至

奎 著
大 三
计成年
了庚
《戌

劝 忍 百 箴
公 元
,》


书百张
》个氏
, 有
张 公 百
忍 的 事 迹 , 编
后 人 汇 集 唐 高 宗
“忍”有“行”、“止”二义,即“忍”一个字可以用来 指“做”和“不做”两种相反的现象。敢于杀人者,是“敢
于行”的一种,所谓“忍害”也;而敢于不杀人者则是属于 “敢于止”的一种,所谓“忍耐”也。


忍耐、忍性、忍笑、忍辱、忍泪

















耐 也



; 断
—“
—“
—“
—“
—“
—“
忍成时

《 百
张 公
说忍艺
。全一

《张公·百忍歌》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冷;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 贵不忍则倾,富不忍则损; 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善事终成恨;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 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妇不忍多争竞; 刘伶败了名,只为酒不忍;陈灵灭了国,只为色不忍; 石崇破了家,只为财不忍;项羽送了命,只为气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来创业人,谁个不是忍。 百忍歌,歌百忍;仁者忍人所难忍,智者忍人所不忍。
含有多种复杂的心理内涵 与历程,是中国人在日常 生活中关于行为控制重要 而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中 国传统文化积淀在中国人 的心理结构中的具体成果。
在传统思想中的忍
























“” “” “”


儒 忍家

《论语·卫灵公》
《 论 语 ·里 仁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儒 忍家

义利之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儒家往往将“义” 理解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并把履行道德规 范本身当作是行为的目的。
利的追求始终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之下,因此 孔子一再强调“见利思义”,反对惟利是图,并将它 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主张“以义制利” 、 “义以为上”来避免利益冲突的激化。
“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住: 意气到发扬时,便禽然能收敛得住;愤怒嗜欲正 到沸腾时,便廓然能消化得住;此非天下之大勇 不能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合“礼”之言行,也是对逸出“礼”之外的言行之 “忍”。

“忍”的心理或行为事件


达成个人道德修养、社会秩 序和人际规范的建立,最终 完成个体的成圣成贤。

忍让
坚忍、忍耐
和别人发生争执时
为了达成目标时,对 于各种辛苦劳累
容忍、忍气吞声
受到他人言语侮辱时
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具有与忍有关的特质
中国人具有跟“忍”有关的特质的有:能吃苦、耐性太好、忍从性等。 ——沙莲香《中国民族性(一)》
中国人具有“坚忍及残忍”的国民性,所谓的“坚忍”是说自己能忍耐到很高的 程度,克几、自勉、忍辱、吃亏等都属于此。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 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儒家认为个体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内在道德的完成, 以圣贤人格为最高理想,从而做到“内圣外王”,这就 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这种努力是摆脱现实束缚、 超脱于宗教神学意识的。
儒家的终极关怀在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自我
的实现必须通过转化社会来完成。“仁”的意义,在于 “爱人”(《论语·颜渊》),在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在于“几欲立而立人,几欲达而 达人”(《论语·雍也》),都是这样的意思。行“仁” 必须在人际关系中,必须在社会世界框架中,才能够 彰显其意义。
“寡欲、知足、不争”
牵制,从种种束缚中解脱出来
“”
道家思想反映出的超脱和出世态度让长期处于 “克己复礼为仁”的心理紧张状态下的中国人,获得一 个消除紧张和解决内在冲突的良方。这一良方帮助个 体保持住内在心理平衡,提供了让个体可以继续忍下 去的心理空间。
道家崇尚“柔弱胜刚强”,即“贵弱”“不争”。“忍”则 是这种贵弱哲学思想所孕育出的人生体悟。世俗之 “忍”也从这种贵弱哲学中找到了理据,获得了理论上 的支撑,从而成为一种有说服力且让人采信的有“道 理”的思想。
大乘佛教宣扬忍受不可忍受的事是万福之源,它要求信徒决不作 有害于众生的事。这种忍辱哲学也对中国人的“忍”的能力产生莫大 影响。此外,由于相信因果报应,所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种 认知方式,事实上,又大大提高了中国人忍受他人加诸其身恶行 的“羞辱”能力。
忍在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根本源头及其意义
“”


苦谛
集谛


人生皆苦。从人的构成:生
从生命的发展历程来说明造
命是受苦的实体,说明人生
成人生痛苦的原因。大众出
是苦的原因。
现“业报轮回”观念。
灭谛
道谛
说明摆脱生灭无常的唯一出路是 寂灭,即涅槃寂静,超脱生死轮 回,进入没有一切烦恼的境界。
达到涅槃境界的修道方法。 大乘佛教的“六度”,即人由生 死此岸到涅槃彼岸的方法。
当个人内在欲望、现实利益与社会秩序、道德理想矛盾时,个体需要无条件克制自己的 欲望,去实现对道德境界的追求。在成圣成贤的漫长过程中,个体在一次又一次“忍”的心 理状态下,不断进行着道德修养的锤炼,以使自我进行超越和转化,最终达到圣贤境界。
道 家
老子思想
庄子思想


“至虚、守静”
摆脱生死、祸福、名利、是非的
“”
道 家 说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第六》),相对应的便有了“吃亏就是占
便宜”之视弱为强、视输为赢的认知思考模式,普
遍的出现在中国人之间,成为在苦难及不平等社会
中的人们,一种求生存的人生智慧。这种思辨模式,
使得中国人的“忍”的能力大大增大。(阿Q精神胜利
法)
庄子认为修为的方法,并不是通过任何积极的 作为或行动来改变现实世界的限制,而是以安之若 素顺应自然的方式达到泯物我、同生死、超利害的 超越境界。这是成就理想人格、超越精神的另一种 意义上的“忍”。
中国人在人际冲突或人际失和时以忍作为因应的方法
中国人应付冲突的方式有面对现实、靠自己或独断独行、忍耐。 ——黄国光
忍让是中国人化解冲突的重要方式。
——黄囇莉
中国人在面对人际失调时大多以忍作为因应的机制。 ——余德慧
夫妻经常以“忍耐克己”的原则去面对亲自关系中的挫折。 ——利翠珊
忍是一个复合的概念,
忍的心理学涵义
李敏龙(1944):“忍是自觉性地运用内在的心理机制,使原先特定的心理意向不付 诸实际行动的一连串心理历程。”
三个必要条件: (1)特定的心理意向:即忍的内容,在中国人忍的事件中,忍的内容大约包含个人的 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和社会成就三个主要的范畴。 (2)自觉性:忍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个体本身是可以清楚(甚至强烈)感知的。也唯 有个体能感知到内在的心理状态,才能运用心理机制,进行并完成整套的忍的心理历 程。 (3)忍的心理机制:忍的达成必须运用心理机制将特定的心理意向“停止住”。经常 运用的心理机制,有克制、坚心、容受及退让等四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