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特训
第1题【单选题】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认为隋文帝“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了宣传佛教,经过无数优秀工匠的创作,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
下列石窟大部分为隋唐时开凿的是( )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麦积山石窟
D、敦煌莫高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开放与革新的时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根据下边示意图,唐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与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
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②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③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④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抬遗。
遂达臻全盛。
”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
A、文景之冶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
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是今天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
这座宫殿是为了迎娶以下哪位而修建的( )
A、高阳公主
B、文成公主
C、金城公主
D、太平公主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唐朝人说“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最有可能赞誉的是( )
A、隋唐的书法艺术
B、唐代精美的丝织品
C、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D、西域传入的《胡旋舞》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穿越时空隧道,今天北京的一个商人到唐朝的都城经商,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
A、乘船经过永济渠
B、买曲辕犁
C、看颜真卿的书法
D、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世民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
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
A、《汉武一统》
B、《贞观之治》
C、《三国鼎立》
D、《康乾盛世》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如图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答案】:
第14题【单选题】
筒车可随水自由流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该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战国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贞观之风一朝重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是指我国历史上哪一盛世局面(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武则天时期
【答案】:
【解析】:
第16题【填空题】
______朝时,科举制度创立,______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解析】:
第17题【材料分析题】
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多个繁荣局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治世出现】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技术创新】
材料二:见下图
【和同一家】
材料三: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四: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
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对外交流】
材料五: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
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材料三体现了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依据材料四指出唐朝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
下图见证的是汉藏之间哪一历史事件?
据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一部书,记载了他游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
根据上述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
【答案】:
【解析】:
第18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
……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
……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请回答:
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示意图。
“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答案】:
【解析】:
第19题【材料分析题】
繁荣与开放是我国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隋唐时期之所以会出现繁荣的局面,这与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是分不开的。
唐朝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出现了两个“治世”局面,请列举其中一个,并指出当时的在位皇帝。
经济繁荣是隋唐繁荣的最重要表现,那么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哪一时期?
文化繁荣也是隋唐繁荣的一个表现,请列举我国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一例。
请列举一例说明唐朝对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这种对外政策,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
【解析】:
第20题【材料分析题】
【盛世篇:品勤俭帝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杜甫的《忆昔》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
材料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两个盛世的描述?
请你从西汉和唐朝历史中,分别举出一位崇尚节俭、力戒奢侈的皇帝。
(要求有具体皇帝和具体事例)
除统治者节俭外,我国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还有哪些?
【答案】:
【解析】: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盛世气象新】
材料一:盛唐时期,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进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盛唐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
【和同为一家】
材料三: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
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海内存知己】
材料四: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当时世界各国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强大的国力、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全面的开放和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式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阅读材料二,指出盛唐时期的皇帝是谁?他统治前期被称为什么?
根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根据材料四,请写出唐朝时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我国两位杰出高僧。
【答案】:
【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指出秦朝中央政府的“監察官”是什么?
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产生了什么作用?元朝在地方設行中书省,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明朝中央政权机构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请概述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权力演变的規律
【答案】:无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兼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兼依朕如父母。
”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
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
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他也因此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的什么?
材料二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说出辽、西夏、金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始于哪一朝代?管辖的机构是什么?
【答案】:无
【解析】:
第24题【综合题】
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即使在分裂的时期也有统一的趋势,各统治者都采取有效的措施巩固国家。
据此回答:
结束三国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再次统一全国是哪一朝代?
概括唐朝统治者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采取的措施。
和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哪几个?它们与两宋的关系呈现出什么特点?
指出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三个主要事件。
概述清朝统治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西藏、新疆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解析】:
第25题【综合题】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由许多少数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在历史上,中华境内的各民族相互交往,联系密切,共同缔造了华夏文明。
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举一典型事例。
唐朝的这一举措有何意义?
清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
起到清朝第二政治中心作用的是哪些地方?
【答案】:无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