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的田园诗及其对传统田园诗的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成大的田园诗及其对传统田园诗的突破
在中国文学史上, 以描写田园风光, 展示农民生活而驰名诗坛的, 第一当数陶渊明, 其次就
数范成大了。陶渊明的名气不仅在诗, 更在一个隐字, 这是历来气盛骨傲的文人们所推崇倍至的。相比之下, 范成大就远没有陶渊明那么清纯和隐逸, 他仕途得意, 曾四任疆臣大吏, 拜参知政事, 在南宋作家中, 政治地位是比较显赫的。他早年曾写过一些风格淡泊、语意清雅的田园小诗, 如《寒食郊行书事》之二,《初夏》等等, 表现出范氏早期田园诗闲淡旁观的审美态度, 也表现出青年范成大用格律诗描写田园的艺术功力。后来范成大也曾继承中唐白居易、张籍、王建等人倡导的新乐府诗, 以通俗率真的写实笔法, 展示农家生活的艰辛和农民命运的悲苦。
但是真正摘下中国文学史著名田园诗人的桂冠, 是在范成大六十岁时。他田园诗兴勃发,
写成了六十首《四时田园杂兴》和十首《腊月村田乐府》等佳作。《四时田园杂兴》是中国诗歌史上规模最宏伟、体系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田园组诗。六十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每组都由十二首七言绝句构成, 生动全面地表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农村的田园风光和风土人情。还展示了农村生活中种种不幸和苦难。我们不妨在五组诗中各录一首来看一看。
柳花深巷午鸡声, 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 满窗晴日看蚕生。(《春日田园杂
兴》之一①) 蝴蝶双双入菜花, 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 知有行商来卖茶。(《晚春田园杂兴》之三②)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夏日田园杂兴》之七③) 垂成穑事苦艰难, 忌雨嫌风更怯寒。笺诉天公休惊剩, 半偿私债半输官。(《夏日田园杂兴》之五④) 黄纸蠲租白纸催, 皂衣傍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 乞汝青钱买酒回。(《冬日田园杂兴》之十⑤)
这些诗在时间上跨跃了农村生活的春夏秋冬, 在空间上展示了田园风光、农村劳作、衣食、民情, 农民日常境遇和方方面面生活琐事。从总体上看, 比较集中地描述了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全景。而且意趣清新, 口吻亲切, 用语典雅。即使涉及到农民命运的悲苦时也不像唐代悯农的新乐府诗那样充满剑拔弩张的讥嘲和抨击, 而是笔调平缓, 温和中透着谴责和对农民命运的关心。这种倾向到了《腊月村田乐府》中就更明显。一方面饱含着对农民贫苦生活的同情和对农村中丑恶现象的厌恶; 另一方面, 表现出对乡俗民情和平凡朴素的农村日常生活的极大兴趣。
作为“田园诗大家”, 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在文学史上形成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一角度来看, 范成大对中国古代田园诗创作的贡献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如此大规模、多方面、全身心地用诗来表现农村风光、农民生活和乡土民情的诗人。范成大的田园诗有近八十首, 就所涉及到的农村风物和农民生活来看, 具有无可争议的广阔性: 从田园风光、农民一年四季的耕作、收获、贮藏, 到日常生活中的情趣、仪式、乡俗、习惯, 乃至农村生活中的黑暗面, 农民命运中的种种不幸, 无不摄入他的田园诗中。由于范成大长期住在石湖农村, 对农村和农民有着亲切的感受, 因此在展示农村生活和农民情感时, 能够较好地泯除为官者的居高临下和旁观者的无动于衷, 而以一个平等人的平常心去审视农村和农民, 诗也就来得真挚和亲切。这与唐代以来“负杖阅岩耕”(宋之问) 和“即此羡闲适”之类的士大夫田园诗是大不相同的。程千帆先生曾对此评价说:“这样, 他便与自来诗人之写农民, 或寄托自己闲适的感情, 或嗟叹农民的艰辛生活, 却始终处在一个旁观者的地位有所不同。这也正是范成大对田园诗的独特贡献。”⑥
第二, 概括地说, 中国古代田园诗历来有两大系统: 一是由陶渊明开创, 由唐代王维、孟浩然等人继承并发展的田园诗, 这也正是通常被视为田园诗的正宗主脉。其实, 陶氏的田园诗无论是表达自己人格的淳朴超俗; 还是描绘田园风光的静谧清纯; 无论是倾吐自己躬耕的体验,还是展示隐居田园的逸乐, 总是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 侧重于道家人生观及其价值取向。二是唐代中叶以后新乐府运动中兴起的“悯农诗”、“田家词”, 这些诗重在反映农民命运的悲惨和农村生活的辛苦, 格调压抑冷峻, 充满嘲讽和批判精神。其创作思想代表着儒家诗学中批判现实和言志载道观念, 有强烈的战斗性。
而范成大的田园诗既承传了儒家诗学中批判现实、言志载道的精神, 又融汇了道家崇尚自然、追求淡泊的审美趣味, 把两者有机地溶合, 在广阔多姿的农村生活中, 形成自己独具的艺术风格。正如周汝昌先生所说:“他(范成大) 在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传统田园诗(专门粉饰、美化、歪曲) 的本质, 因而相对地提高了田园诗的价值。”⑦这也是范成大对中国古代田园诗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三, 在中国古代田园诗中, 无论是以追求淡泊闲适表现士大夫情趣为主的创作, 还是以强调社会批判、以言志载道为主旨的悯农诗、田家词, 都缺少对风土民俗或古老朴实的乡村文化的关注。陶渊明“聊为陇亩民”负耒躬耕, 但诗中的文化品位却纯是士阶层的, 处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精英文化层次。王维、孟浩然等人的田园诗虽也写了些“鸡犬、桑梓、豆麦”之类, 但文人乃至官坤气很浓。另一方面, 新乐府运动所倡导的是儒士以天下为己任,“惟歌生民病”的文化精神, 也是典型的精英文化的范畴。只有范成大, 不仅把上述两种题材、两种文学价值观、两种审美趣味合起来, 更把自己的审美视角从精英文化层次转变为大众文化的层次, 深入到农村生活的基本文化层, 表现农民的生活习惯、生存方式、精神追求和文化心态, 通过那些古老而又鲜活的民俗民情, 来展示农村、刻划农民。这样, 范成大的田园诗不仅有了通常意义上的审美价值, 还蕴含更深刻的文化意味。如果说陶渊明等人是用田园来展示文人的趣味和情怀的话, 那么范成大则是用田园来表现农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心态, 这是其他田园诗所无法企及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 东晋末年的陶渊明、盛唐的王维、孟浩然与南宋的范成大, 都是著名的田园诗人, 是我国古代不可多得的田园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田园诗在我国浩瀚的诗歌海洋中别开一面, 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么, 他们的田园诗有哪些特点呢? 本文拟就其异同作一番比较, 议其同, 论其异, 以从中获取裨益。
一
几位著名的田园诗人创作的共同之处, 首先在于他们相近的思想情趣、相似的生活经历。他们都有隐居田园的历史, 这是他们创作田园诗的基础。
在仕途上, 他们多怀才不遇, 但都希望有所建树。如陶渊明在《杂诗》其二中写道:“日月掷人去, 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能静。”满腹心志不能施展,心意悲凉苦闷, 难以平静, 这是诗人壮志难酬心情的具体表现。孟浩然在《洗然弟竹亭》诗中说:“俱怀鸿鹄志, 共有脊鸟令鸟心。”在《家园卧疾毕太视相寻》诗中又说:“壮图竟未立, 斑白恨吾衰。”这些都表明了他有建功立业的心迹。王维则云:“忘身辞凤阙, 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悲, 窗间老一经。”借歌唱盛唐时期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来表达自己胸中激情。在对待求仕与隐居问题上, 他们的思想也大体一致, 特别是不满官场黑暗, 不肯取媚权贵而退隐归田的思想更为接近。陶渊明为生活所迫做过几任小官, 但最终还是看不惯官场的污浊, 不肯为五斗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