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运动技能的学习
第11章 课余体育锻炼 4
二、现代余暇体育项目与教育价值
1、郊游、远足和野营
2、拓展训练
3、其他休闲娱乐项目
思考题: 1、根据所学内容,请设计一个课外体育锻炼 (全校性、班级的、社团)的活动方案。 2、结合以往你参加过的一次郊游(野外生 存),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十一章 课余体育锻炼
第一节 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与原则
第二节 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与计划 第三节 现代余暇体育
第一节 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与原则
一、 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 1、何为课余体育锻炼 指学生在课余时间,运用多种体育手 段,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 掌握技能为目的的群众体育活动。
2、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 1)灵活性
3、根据竞赛成分的多少,可以分为竞赛性活动,非
竞赛性活动等。
4、根据活动的基本特征,又可以分为眩晕类,如走 浪木、荡秋千等;命中类,如射靶、台球、保龄 球等;节奏类,滑行类,攀爬类等。
5、按照活动性质不同,有养生性、医疗性、健身性、
娱乐性、消遣性和冒险性的。 相对安静性的和运动性的等。
6、按照参加者在活动时的身体状态,分为
内容包括:
班级体育锻炼的目标和要求,锻炼小组
的组成,锻炼时间和锻炼的内容、形式的 基本安排,检查评比的办法等
(三)个人体育锻炼计划
强调针对性,发展个人的爱好和特长, 改变个人的体育薄弱点和不足。 主要内容:
锻炼的目标、内容、方法、时间、以及
自我评价要求和标准等。
第三节 现代余暇体育
第二节 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与计划
一、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
1、体育课教学相关内容 2、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特点
1)项目多样化与集中趋势并存
2)项目存在不同学段的差异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第十一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与学习的迁移
第十一章动作技能的学习与学习的迁移(一)什么是动作技能领会:对动作技能概念的分析:所谓动作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如书写、游泳、驾车、打字等都是动作技能。
第一,动作技能是习得的。
第二,动作技能是有一定操作程序要求的。
第三,动作技能是一种能力。
(二)动作技能的特征领会:动作技能的特征:第一,准确性。
动作技能形成后,相应的动作越来越准确。
第二,动作的速度加快。
动作技能形成后,相应动作的速度越为越快。
第三,多余动作的减少。
所谓多余动作是指与完成某项任务无关但却在完成过程中参与其间的动作。
如初学写字时,牙关紧咬;学打乒乓球时,非优势手拳头紧握等等。
等到熟练后,这些多余的动作就减少了。
第四,灵活性。
一种动作技能形成后,其固定的动作程序不是单纯的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固定衔接,而是具有灵活性。
(三)动作技能的分类领会:动作技能的分类:(一)从有没有器械来划分,一类是操纵器械的,如写字、绘画等;另一类是不操纵器械的,如唱歌、跳舞等。
(二)从动作技能操作时调节方式的不同来划分,动作技能可分为连续的和不连续的两大类。
连续的动作技能一般较多受外部情境所制约,如开汽车、滑冰等;不连续的动作技能一般由自我调节,较少受外部情境控制。
(四)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领会: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一)认知阶段,这一阶段也称为知觉学习。
其学习重点是观察动作反应的线索,即观察操作程序。
(二)联系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重点是使某一特定的刺激与某一特定的动作反应形成联系,即有意识地使操作程序支配动作反应。
(三)自动化阶段,技能学习进入这一阶段时,一边串的动作系列能够自动地连续下来,即操作程序自动支配动作反应,无需特殊的注意和纠正。
(五)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1、识记:练习曲线:是指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应变化的图解。
2、领会动作技能练习曲线的趋势:1、练习成绩逐步提高。
练习成绩逐步提高又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1)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
运动技能教案
运动技能教案引言:运动技能的学习对于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以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1. 球类运动:掌握基本的投掷和接球技巧,培养眼手协调能力。
2. 田径运动:学习不同项目的跑步和跳跃技巧,提高跑动速度和爆发力。
3. 棋类运动:了解基本的棋盘布局和规则,并培养策略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 篮球、足球、排球等不同种类的球类运动器材。
- 跑道、跳远场地等田径运动所需的场地和器材。
- 国际象棋、围棋等棋类运动的棋盘和棋子。
三、教学过程1. 球类运动教学球类运动是培养学生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本课程使用的一些球类运动和教学步骤:步骤一:篮球- 学习基本投篮动作和姿势。
- 练习投篮的准确性和力量控制。
- 进行投篮游戏,以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步骤二:足球- 学习基本传球和接球技术。
- 练习准确传球和敏捷接球的能力。
- 进行小组对抗赛,以锻炼学生的配合和沟通能力。
步骤三:排球- 学习正手传球和扣球技巧。
- 练习高质量的传球和强有力的扣球动作。
- 进行排球比赛,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战术意识。
2. 田径运动教学田径运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体能和爆发力,以下是一些田径项目的教学步骤:步骤一:短跑- 学习起跑姿势和动作。
- 练习快速加速和维持高速奔跑。
- 进行短跑比赛,以提高学生的速度和爆发力。
步骤二:跳远- 学习起跳姿势和着地技巧。
- 练习跳跃时的力量控制和平衡感。
- 进行跳远比赛,以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
3. 棋类运动教学棋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策略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以下是一些棋类运动的教学步骤:步骤一:国际象棋- 了解棋盘布局和各个棋子的移动规则。
- 练习基本的进攻和防守策略。
- 进行国际象棋对局,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第十一章民族民间体育垒球(教案)人教版体育八年级全一册
垒球教学内容1、认知垒球(球性练习)。
2、游戏“齐心协力”。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垒球做各种练习,抛投、抛接、掷远等。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认识垒球、熟悉垒球,会用垒球做各种游戏练习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加强诚信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球性练习的基本动作难点:让学生掌握如何提高自身对垒球的控制教学过程1【活动】热身激趣一、教学常规1、师生问好,注意力集中练习。
2、安排见习生,强调安全,宣布本课内容、目标和重难点。
3、带领学生进行螺旋跑4、指导并带领学生做好热身运动5、讲解游戏方法和要求6、组织实施游戏练习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身操①腹背运动4*8拍②左右推手练习 30次③双人压肩30次④两人互背每人5次游戏:击掌传球(当听到哨声时停止击掌,球在哪个同学手里哪个同学就要展示一下自我。
)2【导入】学习体验1、以问题导入方式进行教学2、教师提出问题:a奥运投掷项目有几种b投掷垒球的方法有哪些3【活动】学习体验熟悉球性练习:1、脚夹起球用手接2、原地抛球击掌,看谁击掌次数最多,球不能落地a投掷垒球的方法不限b规定动作投掷练习①双手头上前抛②双手胯下前抛4【讲授】学习体验1、组织学生实践体验,随时启发协调用力2、教师示范,巡回监督指导3、语言激励,纠正错误动作5【测试】学习体验组织队形:学生以垫子为中心围成圆,面向垫子站立,人手一球。
要求:当老师下达口令后统一向指定地点(垫子或球筐)投掷垒球,击中垫子得一分,投到球筐里得三分,最后看谁投的准。
预备是准备,哨响投掷,再哨响捡球。
6【活动】恢复身心1、“齐心协力”游戏(几人一组,排头抓后面一个人的脚踝,后面人抓后面人脚踝。
另外一只手抓前面一个人肩膀,排头领路,后面同学单腿跳动。
三人、四人、五人试试)。
2、跟随音乐放松3、两人互相拍拍肩膀、后背等放松4、自我评价、互评5、老师点评6、布置课后作业7、回收器材。
运动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运动性疲劳的生理机制及其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内分泌系统如何调节和适应运动需求,以及兴奋剂对内分泌的影响
第九章 感觉机能
视觉、听觉、前庭感觉、本体感觉在运动中的应用
各种感觉在运动中的作用及其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第十章 神经系统机能
反射、神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
神经系统如何控制和协调运动行为
第十一章 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运动动力定型、动作自动化
运动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章节
重点概念/知识点
简要描述
第一章 绪论
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体液调节
运动生理学的基础概念,理解生物体在运动中如何维持稳态
第二章 骨骼肌机能
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全或无”现象、兴奋-收缩耦联、阈强度、运动单位募集
骨骼肌作为运动的主要执行者,其生理机能对运动表现至关重要
第三章 血液
红细胞压积(比容)、内环境、碱储备、渗透压、等渗溶液、假性贫血、运动员血液
血液在运动中的运输、调节和适应功能
第四章 循环机能
心动周期、心率、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电图、动脉脉搏、血压
循环系统如何为运动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
第五章呼吸机能
胸内压、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通气/血流比值
呼吸系统如何为运动提供必要的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第六章 物质与பைடு நூலகம்量代谢
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食物热价、氧热价、呼吸商、代谢当量
运动中能量的产生、利用和转化机制
第七章 肾脏机能
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性血尿
肾脏在运动中的调节和适应,特别是与运动性蛋白尿和血尿相关的机制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一章运动技能的练习
Magill(1986):组块与随机练习对三种发 球技能习得以及一天后的保持和迁移测验
38
背景干扰效应在实验室研究条件下得到更多的支持,如以时机 任务、知觉预判、力量调节和错误觉察能力等为任务的研究。 但在现实应用环境下的研究结论还不一致。不过目前还没有研 究显示组块练习比随机练习的学习效果好,这说明随机练习即 使不优于,也应与阻块练习一样有益于动作技能的学习。
对于大学生群体,目前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练习变异性 具有优势效应,但对于儿童的技能学习还存在不同观点。
26
儿童篮球动作技能习得阶段不同练习方式 组变异误差得分(夏忠梁,2014)
儿童篮球动作技能迁移阶段不同练习方 式组绝对常数误差得分(夏忠梁,2014)
27
2、 性别
性别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分组变量。关于变异性练习的性 别差异问题,目前有证据显示,变异性练习对女性比男性更 加有效。Catalano等(1984)研究表明,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 从练习变异性中得到了更多的好处。男性被试似乎一点好处 都没有得到,因为所有的组间差异都是由女性引起的。对于 儿童也是这样,一年级的女孩要比一年级的男孩在练习变异 性中受益更多(Allen,1978)。
10
Shea等(2000)在动态平衡任务90秒钟一次的练 习中出现的平衡误差值。
11
2、不连续性任务
对于不连续技能的学习,在技能获得阶段采用集中练习比分散 练习略有优势,并且这一优势在随后的迁移测试中仍然存在。 也有研究者指出:练习分配对两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是相似 的,即分散练习也同样有利于不连续运动技能的学习,并没有 先前设想的显著。
16
2、练习分配的效果与时间权衡
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的比较都是以练习次数相同为假设条件的, 只是练习持续时间和每次间隔时间不同。虽然集中练习的绩效 和学习效果较差,但其练习的总周期较短,若在这段时间内再 给集中练习组增加练习,可能学习效果并不比分散练习组差, 即练习分配的效果与时间之间存在一种权衡现象。 然而,技能学习过程中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如还受到技能 类型、学习阶段和个体特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主题还有 待深入研究。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控制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学习的阶段The Stages of Learning 概念:区分技能学习过程中绩效和绩效特点的变化Concept: Distinct performance and performer characteristics change duringskill learningAfter completing this chapter, you will be able to●Describe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ers as they progress through the stages of learning as proposed by Fitts and Posner and by Gentile(Gentile’s Two-Dimensions taxonomy)●Describe several performer-and performance-related changes that occur as a person progresses through the stages of learning a motor skill●Describe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that distinguish an expert motor skill performer from a nonexpert●Discuss two type of research evidence that help predict a person’s future performance achievement●Relate Ackerman’s mode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o the stages of learning a motor skill一、应用•①你是否曾注意过有些人能够很熟练的完成某个动作,但在向别人传授该项技能时缺经常出现困难。
运动训练学(第十一章)
时间 5.6 5.29 7.8 7.11 8.7 9.9 9.17 9.23 9.28 12.12
刘翔2006年参赛历程一览表
地点 日本大阪
美国 巴黎 瑞士洛桑 石家庄 斯图加特 雅典 上海 韩国大邱 多哈
成绩 13.22 13.21 13.19 12.88 13.30 12.93 13.03 13.07 13.14 13.15
名次 冠军 冠军 第四 冠军 冠军 冠军 亚军 冠军 冠军 冠军
时间
02-03 02-06 02-11 05-05 06-02 06-10 07-06 07-10 07-13 8.25-9.02
09 09-22
09
刘翔2007年比赛计划表
比赛
地点
斯图加特国际室内赛 国际室内赛 国际室内赛
大阪国际田联大奖赛 纽约锐步大奖赛 110 米栏
2、准备期为运动员在进入竞赛时期后逐步形成良好的竞 技状态创造必要的条件。
3、常规大周期的准备期负荷强度要高于负荷量。
4、恢复时期为了消除运动员的体力与精神疲劳,为转入 下一个大周期训练做好准备,运动员应该进行休息,可 以不参加训练。
5、采用动力性力量的训练会有效促进速度和灵敏素质提 高,而过多地进行静力性力量训练则会制约运动技能的 掌握和协调性的发展。
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里,最佳竞技状态出现的时期 应是
A、准备期
B、竞赛期
C、过度期
D、适应期
2、对花样游泳、艺术体操等需要长时间创编新动作和套 路的项目,年度训练一般安排( )
A、单周期
B、双周期
C、多周期
D、混合周期
3、跨栏运动员刘翔在奥运周期的前一年参加了二十多场 重大比赛,为了适应这种比赛节奏,他的年度训练应安 排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社会体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3004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学时数:72学时(含实验)学分数:4学分执笔者:石家瑾曹蔚编写时间:2005年2月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运动生理学》是在《人体解剖学》之后开设的体育学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主干课。
该课程主要阐述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规律和在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时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变化规律,揭示各种体育活动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及其规律。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规律和各种体育活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各种体育活动和评价体育活动的健身效果。
同时为学生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和今后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指导打下良好的生理学基础。
在教学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初步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适当介绍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绪论(0.5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运动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及任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运动生理学研究的热点。
(二)教学内容重点: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和基本概念;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难点:兴奋性和阈强度(阈值)。
阈强度与兴奋性的关系。
稳态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1、生理学的来源和发展;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
2、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和基本概念。
兴奋性和阈强度(阈值)。
阈强度与兴奋性的关系。
3、稳态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4、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5、反馈的概念。
6、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3.5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以及兴奋的产生、传导和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上传递的生理学基础;对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等电生理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对肌肉的收缩机理和收缩形式有较清晰的了解;掌握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肌肉结缔组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了解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11 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人体生理学》
1.
消退抑制
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反复 应用条件刺激而不予非条件刺激强 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 减弱,直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 退抑制。
《人体生理学》
2、分化抑制 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那些与条件 刺激相近似的刺激也或多或少地产生条 件刺激的效应。如用120次· min-1节拍的 音响刺激强化,而对其它刺激不予强 化 ,最终只对120次· min-1节拍音响产 生分泌反应,这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
《人体生理学》
(一)非条件性抑制
1.外抑制 在进行动物条件反射实验时,突然 出现一个新异刺激,将会引起实验动物 的朝向反射,使原来条件反射活动减弱 或消失,称为外抑制。 2.超限抑制 当刺激的强度或时间超过某个界 限时,条件反射量减小,甚至完全消失, 通常把这种抑制称为超限抑制。
《人体生理学》
(二)条件性抑制
《人体生理学》
三、运动技能形成的条件反射本质
从生理学本质看,运动技能是复杂
的、链锁的、本体感受性条件反射。 从条件反射学说的角度看,运动技 能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建立复 杂的、 链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 射的过程。
《人体生理学》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建立复杂的条件反射
运动条件反射是一连串复杂动作的
《人体生理学》
(一)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o
o
o
o
o
第一信号是指现实中具体的信号,如声、光、 味、触等 。 第二信号是现实的抽象信号,是表达具体信号 的信号,如表示某物体的词语信号。 对第一 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皮层系统,称为 第一信号系统。 对第二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皮层系统称 为第 二信号系统。 人类的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活动的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一章运动技能的练习
不同练习方式组迁移阶段3种乒乓球发球得分示比较(夏忠梁,2014)。 30
五、练习变异性的实施
基于有利于技能的迁移原则,练习变异性的实施包括变换练习背 景和变换练习条件两类。 变换练习背景:技能本身是固定的,只能通过背景条件的变化来 促进技能的操作。包括周围的物理环境,如灯光、风力、建筑、 树木和空地等。如体操、射击、射箭等。 换练习条件:开放性技能的每一次操作都是不一样的。当人走在 水泥路面上时,每一次的运动特征会都会不一样的。练习中改变 调节变量如力量、速度等以体验更多的变异性,从而提高操作水 平。
对于大学生群体,目前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练习变异性 具有优势效应,但对于儿童的技能学习还存在不同观点。
26
儿童篮球动作技能习得阶段不同练习方式 组变异误差得分(夏忠梁,2014)
儿童篮球动作技能迁移阶段不同练习方 式组绝对常数误差得分(夏忠梁,2014)
27
2、 性别
性别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分组变量。关于变异性练习的性 别差异问题,目前有证据显示,变异性练习对女性比男性更 加有效。Catalano等(1984)研究表明,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 从练习变异性中得到了更多的好处。男性被试似乎一点好处 都没有得到,因为所有的组间差异都是由女性引起的。对于 儿童也是这样,一年级的女孩要比一年级的男孩在练习变异 性中受益更多(Allen,1978)。
集中练习法(massed practice):指练习单元之间和练习尝
试之间的休息时间非常短的一种练习方法。休息间隔甚至比操 作技能所需时间还短。
分散练习法(distributed practice):指练习单元之间和练
习尝试之间的休息时间相对较长的一种练习方法。
6
实践教学中的集中和分散练习区分:
教学设计第十一章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设计
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
(一)认知阶段 (二)联系形成阶段 (三)自动化阶段
认知阶段
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动作映像
认知、初期
联系阶段
局部动作连接成系列动作
知-行转化、中期
自动化阶段
各动作组合为整体并固定,达 到自动化
动作、后期
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示范与指导:
练习: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部分练习与整体练习 身体练习与心理练习 随机练习与区组练习 反馈:固有的反馈与增补的反馈
主讲人:冶林 PPT制作:冶林,马秀花
• 增补反馈:是由教师,教练或某种自动化的记录装置提供 给练习者的反馈信息,通常是在练习者得不到固有反馈信 息时给予的,是对固有反馈的增加和补充。
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设计
• 一明确动作技能教学的目标 • 动作技能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明确所教学的任务是不是动作 技能。
• 二、分析动作技能的性质。
四、练习的设计:
练习的设计主要是练习形式的选择和设计 首先、连续性动作技能的练习应尽可能的采 用分散练习。 其次、部分练习与整体练习的选择要视所学 动作技能的各部分技能间的协调程度而定。 最后、当涉及多种或一种技能的多种变式的 学习时,宜采用随机练习。
五、反馈的提供
• 一、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定量的KR而不是 定性的KR。 • 二、再联系的初期要经常给学生提供KR, 在接近练习的结尾时,要逐渐减少KR的呈 现。 • 三、每次练习过后不宜立即呈现本次练习 的KR。 • 四、宜由学习者来决定何时呈现结果的知 识。
六,动机因素的设计
根据ARCS动机教学模型,动机的激发首先要考虑的是引起 和维持学生的注意。 • 一是在示范动作技能时,向学生示范其他学生学习动作技 能的过程,即在教师帮助指导下学生逐步掌握动作技能的 过程。 • 二、将较复杂的技能加以分解,让学生进行分步练习,即 采用部分联系的安排。 • 三、练习中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和控制权。 • 四、动机的设计还要考虑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结果。
体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赛前赛中的状态焦虑同最佳功h 能区的比较
22
多维焦虑理论
认知焦虑
认知特质焦虑 特质焦虑
躯体特质焦虑
认知状态焦虑
状态焦虑
躯体状态焦虑
躯体焦虑
焦虑的多维性示意图
h
23
马腾斯1982年提出,将运动竞赛焦虑分为
: 1、认知状态焦虑:是指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在的主观上所
认知到有某种危险、或威胁情境的担忧。它是对自己能力的消极评价或 多比赛结果的消极期望引起的焦虑,主要以担忧失败、对自己讲一些消 极的话,以及不愉快的视觉想象为特征。
图11-1 唤醒水平连续线示意图
h
10
焦虑(anxiety) p165
❖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 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 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李维等, 1995)。
❖ 焦虑状态含三种主要成分,分别为情绪体验,威 胁、不确定性和担心的认知表征以及生理唤醒。
h
33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个体因素 P174
❖(一)特质焦虑 ❖(二)自尊
h
34
复习题
1. 什么是应激?结合体育运动应该如何理解应激的 概念?
2. 什么是唤醒及其主要表现? 3. 什么是焦虑、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 4. 简述驱力理论是如何解释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之
间的关系。 5. 什么是倒U形假设?技能的复杂程度与个体差异
中
高
唤醒水平
倒U理论对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之间关系的解释
倒u理论来自最初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Yerkes & Dodson,1908). 需要精细知觉辨认和复杂连接的工 作技能,在 较弱刺激下容易获得。 相反,对简单工作的习惯建立, 需在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7.应用意义
第一,减少任务之间的干扰以及提高注意分配策略。
第二,增加次任务的数量提高运动成绩。
第三,为测量高水平运动员提供方法。
第四,不同动作阶段注意需求不尽相同,促进运动员
注意分配能力的提高。
第二节 运动员的注意分配特征
注意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对象。
在注意分配能力有限的条件下,如果对有效信息加工
在运动训练中,技术动作从控制过程转化到自动化过 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整个转化过程中,有的技术动作可 能达到高度自动化,有的可能只是部分自动化,有的甚至
只是偶尔自动化。如果教练员掌握了这一观点,就能加强
对部分自动化或偶尔自动化动作的训练,从而加快整体动 作的自动化过程。
(3)PRP缩短机制
加快对第一刺激的准确加工速度,也就是说不能被 第一刺激的假象所迷惑,要有选择的注意一些与任务有 关的信息源。
《运动心理学》——第十一章
内容提要: • 注意方式理论 • 运动员的注意特征分配 • 警觉、警戒和反应延迟 • 比赛中的注意指向
第一节 注意方式理论
一、注意方式
(一)注意方式的理论
注意方式理论是奈德
注意的结构
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
出来的,是有关注意结构、 个体差异与操作成绩关系 的理论。
注意的范围
1、PRP的产生与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ISI)成 直线相关,即当ISI短于第一反应时时,PRP便出 现,当ISI长于第一反应时时,PRP消失。
而评价运动员的技能水平。
4、有限注意容量对成绩的影响
适宜唤醒 策略1 策略2
较适宜唤醒 有 效 注 意 容 量
剩 余 容 量
策略1 获得的 容量
三个影响因素: (1)可使用的总容量 (2)主任务的容量需求
考试-《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技能
01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技能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经过练习而获得的。
一、运动技能的种类这部分的出题形式多为选择题1、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连续技能是指以连续的、不间断的方式所完成的一系列动作。
如,说话、唱歌、打字等。
非连续技能是指具有可以直接感知的开端和终点的技能,完成这种技能的时间相对较短。
非连续技能通常都是由一些突然爆发的动作做成的。
如,投掷标枪、伸手推门、挪动棋子的位置等。
2、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封闭技能是指主要依靠内部的、由本体感受器输入的反馈信息来调节的一种技能。
这种技能一般具有相当固定的动作模式。
如,体操、游泳、掷铁饼等。
开放技能是指主要依赖于周围环境提供的信息而调节运动的一种技能。
开放性技能要求个体具有处理外界信息变化的能力,要对事件发生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
如,打篮球、排球、棒球等。
3、精细技能和粗大技能精细运动技能是指局限在较狭窄的空间、要求较精巧协调动作、一般由小肌肉的运动来实现的一种技能。
如,打字、弹钢琴、写字、雕刻等。
粗大运动技能是指需要整个身体的参与、运用大肌肉来实现的一种技能。
如,跑步、游泳、打网球等。
二、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征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如果自己学习一段舞蹈,会经历怎样的过程来记忆。
运动技能的发展是一个由陌生到熟悉再到自动化的过程。
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1、认知定向阶段在此阶段,人对技能的学习有时从个别动作入手,有时从动作的整体入手。
在此阶段,人的动作显得呆板、迟缓、不稳定、不协调,多余动作较多,要对动作有意识地进行控制。
人们主要是靠把自己的动作与示范者的动作进行对照,来校正自己的错误的。
2、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此阶段注意力从认知转向运动,从个别动作转向动作的协调与组织。
练习者完成动作的紧张度已大大缓和下来,经常出现的多余动作已逐渐不见了,练习者头脑中已形成比较清晰而牢固的动作表象。
3、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这是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此阶段人们学习的各种动作在事件和空间上彼此协调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稳定的动作系统。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新方法
击
中
目
标
旧方法
的
次
数
1234
5
67
8 9 10 1 2
3
10组练习
3种迁移测试
动作协调性
第一天
第三天
第二天 第四天
四、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
点击进入
第9章 学习的阶段
新方法
击
中
目
标
旧方法
的
次
数
1234
5
67
练习
8 9 10
1、费茨和包斯纳模型
刺激数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ms)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刺激—应答变化数量
二、应激和激活下的决策绩效
应激和激活是指由压力所引起的兴奋或激 动水平。
倒“U”曲线
运动成绩
低
唤醒水平
高
倒“U”原则:
提高激活会提高绩效,但只到某个水平。 激活水平再提高就会降低绩效。 需要高难度的决策和很好的运动控制的任务,
加工类型
平行
注意需求
无
选择应答动作 大
平行和系列 有时
组织发动动作 无
系列 有
3、反应时间和决策制定
反应时(reaction time, RT)
短跑起跑
乒乓球接发球
4、影响反应时间和决策制定的因素
刺激—应答变化的数量 刺激—应答相容性 练习的数量 预测
预测的好处 预测的开销 预测的策略
heights) 视觉和抓住动作(vision and catching) 视觉和击打运动着的物体 (vision and batt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技巧运动功能构形 技巧运动的特点:快速→躯体感觉信息来不及传递 到皮质感觉区或皮质运动区以控制运动动作。 结构基础:控制这些快速的协调性肌肉运动的构形 可能包括皮质主运动区(中央前回)、运动前区及 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在内的复杂环路。 构形过程:建立这样一种运动形式,必须通过连续 多次进行同样的技巧动作,以致最后在皮质运动区 也象感觉区那样记录下运动环节的痕迹,这种痕迹 称为技巧运动功能构形。 本质:这些环节是一系列的程序化的肌肉收缩。在 技巧运动功能构形形成后,运动过程就为半自主性 的几乎不需感觉反馈控制的运动。
(二)信息的贮存和运动技能的再现 1.感觉记忆痕迹 感觉信息→大脑 皮质感觉和一般 解释区→产生对 动作效应的体验 →记录下各种动 作形式的记忆, 此即动作感觉记 忆痕迹。
大脑皮质“一般解释区”
生理基础:长时相记忆。 再现过程:当需要作某种运动技能时,有 关的痕迹从皮质一般解释区被引出而与运 动皮质相联 系,激发大脑的运动系统完成 同样序列的运动形式。此时,痕迹的每一 相继部分按着一定的顺序和严格的时间间 隔逐个被发放出来,运动控制系统则能自 动地逐项跟随。
运动技能的形成
(3)延缓抑制 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中,给以条件刺激后, 再间隔一定时间(如1min)才给予非条件 刺激强化。如此反复,条件反应在条件刺 激后延缓一定时间才出现。这是在反射中 枢产生了一定时间的抑制过程后才发生的 反应。这种抑制称为延缓抑制。
运动技能的形成
(4)条件抑制 已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用条件刺激与另一 附加刺激同时作用(复合刺激)时不予强 化,只对原条件刺激单独作用时给予强化, 多次重复后,使用原条件刺激仍能产生兴 奋反应,而使用复合刺激则不产生兴奋反 应,这种由于附加刺激,不予强化而引起 的抑制, 就称为条件抑制。
运动技能的形成
(二)条件反射的抑制 非条件性抑制
抑制 条抑制 延缓抑制 条件抑制
运动技能的形成
1.非条件性抑制 非条件性抑制是先天性的,不需要训练就具有的。 (1)外抑制 在进行动物条件反射实验时,突然出现一个新异 刺激,将会引起实验动物的朝向反射,使原来条 件反射活动减弱或消失。抑制的原因是在条件反 射中枢以外,故称为外抑制。 (2)超限抑制 当刺激的强度或时间超过某个界限时,条件反射 量减小,甚至完全消失。这种抑制称为超限抑制。
第十一章 运动技能的学习
运动技能的形成
运动技能是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 动作的能力。
一、运动技能形成的条件反射学说
(一)条件反射的形成 1.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条件反射学说认为运动技能的形成是通过建立操 作性条件反射来实现的。 如:动物踩到杠杆上(无关刺激)→喂食物 (非 条件刺激) 某一信号(如灯光)→踩杠杆→得到食物(强化) 运动技能的形成的本质: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 本体感觉性的运动条件反射过程。
运动技能的形成
2.条件性抑制 条件抑制是后天获得的,它需要逐渐训 练使之形成和巩固。 (1)消退抑制 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 刺激而不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时,已形成 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抑制。
运动技能的形成
(2)分化抑制 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那些与条件刺激相 近似的刺激也或多或少地产生条件反射的 效应。此为条件反射的泛化。如果以后只 对某一刺激强化,而对其他刺激不予强化, 最终只对某一刺激产生反应,这称为条件 反射的分化。 分化的结果是对强化的刺激产生反应,而 对未被强化的近似刺激产生抑制,故把这 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运动技能的形成
2.两个信号系统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相互作用 运用两个信号系统相互作用的规律,可以加速 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利用直观形象的刺激, 通过第一信号系统的作用,使学生对所学的动 作建立明晰的印象和概念;通过第二信号系统, 把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充分运用 抽象思维能力体会、理解学习的内容。 对于儿童少年,因他们的第二信号系统发育尚 不完善,抽象思维的能力较低,在教学和训练 中应多利用直观性教学方法。
运动技能的形成
信息处理分类: 第一类:对外界刺激做出原封不动的应答。 第二类:是减缩信息,把接受到的信息进 行分析处理,做出判断,选择其中有用的 部分信息,删除那些无用的信息,起到 “滤波作用”。 第三类:是增补或创建新信息,即根据输 出的要求,把过去贮存在大脑中的信息选 择一部分增补到输入信息中去变成新的输 出信息,或是对输入信息和贮存在大脑中 的部分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创建出新的输 出信息。
运动技能的形成
二、运动技能形成的控制论学说
(一)信息的来源、传递和处理 信息的来源:各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信息的传递:传入神经 信息的处理:中枢(包括对这些信息作短 时相或长时相记忆贮存后,再经过传出神 经将处理后的信息传给效应器)
如此多次反复,形成运动技能。
感觉输入到效应器输出模式图
运动技能的形成
(四)运动技能的动力定型和随机应变性 动力定型:大脑皮质对外界的一系列固定形式的 刺激,能够形成一整套固定形式的反应,这种现 象称为动力定型。 特点:动力定型建立后,运动技能表现出习惯地、 熟练地完成一套练习的特点。 随机应变:在非周期性运动的运动技能完成中, 必须根据情况变化不断地改变或补充新的动作予 以适应,称为运动技能在运动中的随机应变。 特点:学会的动作贮存量大,随机应变能力就强。
运动技能的形成
(三)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人类不仅对一些具体的刺激可建立条件反 射,还可对抽象的语言和文字建立条件反 射,这是人类与一般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 1.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是指现实中具体的信号,如声、 光、味、触等;第二信号是现实的抽象信 号,是表达具体信号的信号,如表示某物 体的词语信号。 对第一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皮质系统,称 为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刺激发生反 应的皮质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运动技能的形成
2.条件反射形成的机制 非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机体生来就已接 通的固有联系。 条件反射的形成是非条件刺激的皮质兴奋 灶与条件刺激的皮质兴奋灶之间产生的暂 时联系。 暂时联系发生在脑内各级中枢之间的活动, 甚至发生于皮质与皮质下中枢之间。
运动技能的形成
3.建立条件反射的条件 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 (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 的结合,这称为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