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文档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 让学生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培养学生对神经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3. 神经元的功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的功能。
2. 教学难点: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神经调节的详细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神经元功能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出问题,如“你知道人体是如何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讲解:介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解释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详细讲解神经元的功能。
3. 互动: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神经元功能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以及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5.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神经调节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教学素材:提供相关的图片、图表等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神经科学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观察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十、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教材或参考资料,进一步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绘制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图,加深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理解。
2.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科普讲座: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神经科学科普讲座,了解神经调节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3)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宣传等,将神经调节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帮助他人了解和改善神经健康。
强调神经调节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神经调节。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神经调节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1)神经调节的生理机制:介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包括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以及神经递质的种类、作用和释放过程。
2.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生物课本,针对的是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生。课程主要内容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3)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神经科学前沿研究。
(4)问题解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向教师寻求指导和帮助。
(5)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与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见解,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6)实践应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观察和分析神经调节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等。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第一章:神经调节概述1.1 神经调节的定义1.2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1.3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第二章: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1 神经元的结构2.2 神经元的功能2.3 神经元的类型第三章: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3.1 神经冲动的产生3.2 神经冲动的传导3.3 神经冲动的传递机制第四章:突触的结构与功能4.1 突触的结构4.2 突触的功能4.3 突触的类型第五章:神经调节在身体各系统中的应用5.1 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协调5.2 神经系统与内脏系统的协调5.3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协调第六章:反射与反射弧6.1 反射的概念与特点6.2 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6.3 反射的类型与调节第七章:神经递质与神经调质7.1 神经递质的种类与作用7.2 神经调质的作用与调节7.3 神经递质与神经调质在神经调节中的作用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可塑性8.1 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8.2 神经可塑性的概念与机制8.3 神经可塑性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第九章:神经疾病与神经治疗9.1 常见的神经疾病及其原因9.2 神经治疗的方法与原理9.3 神经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挑战第十章:神经调节与心理健康10.1 神经系统与情绪调节10.2 神经系统与压力应对10.3 神经调节在心理健康维护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神经调节概述难点解析:理解神经调节作为身体主要调节方式的特点,以及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二、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功能难点解析:掌握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以及神经元在不同系统中的功能。
三、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难点解析:理解神经冲动如何产生,以及通过突触传递的过程。
四、突触的结构与功能难点解析:掌握突触的组成,以及其在神经冲动传递中的关键作用。
五、神经调节在身体各系统中的应用难点解析:理解神经调节在不同身体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机制。
六、反射与反射弧难点解析:掌握反射的基本原理,以及反射弧在神经调节中的核心作用。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生物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2章第2节教学设计第2章神经调节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目录一、核心素养对接二、必备知识三、探究实践四、深化归纳五、应用创新第2章神经调节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核心素养对接1.通过比较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不同反射的示意图,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以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关系为例构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3.从生活实例出发,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特点和意义。
二、必备知识(一)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2)举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等。
(3)发生条件①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
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受损,刺激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效应器能发生反应,但不构成反射。
②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有适宜的刺激(包括适宜的强度和适宜的时间等)。
③具有神经中枢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反射,植物和单细胞动物没有反射。
如含羞草受到刺激时叶子合拢以及草履虫受到刺激时的反应属于应激性而不是反射。
2.反射弧——反射的结构基础(1)组成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如图所示)。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及大致过程3.兴奋(1)概念: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产生条件:①可兴奋的细胞或组织;②适宜的刺激。
(3)传导范围①可在反射弧中传导②可在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感觉微思考食物引起味觉属于反射吗? 提示:食物引起味觉不属于反射,此过程只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的参与,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指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2.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定义: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实例:狗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等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a .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分泌唾液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b .给狗听铃声而不给它喂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与分泌唾液无关,属于无关刺激 c .每次给狗喂食前,先让狗听到铃声(先给予无关刺激,再立即给予非条件刺激),然后再立即喂食。
高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高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导言:神经调节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进行反应的重要机制,对于高中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需求,设计了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第一部分:引入神经调节的概念在教学开始时,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神经调节的概念,比如控制体温、调节心率等。
通过这些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神经调节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介绍神经元的构成和功能,包括树突、轴突、突触等。
可以借助图示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并解释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
2. 神经冲动的传导:详细介绍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导的过程,包括静息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播等。
可以利用实验动画或示意图来展示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3. 突触的作用:解释突触在神经冲动传导中的作用。
通过引入化学递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突触传递信息的机制,以及突触后膜的受体和离子通道在神经调节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 神经调节的分类:介绍神经调节可分为主动性、辅助性和抑制性三种基本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方式在不同生理过程中的应用。
2.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详细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其各个部分的功能。
可以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不同神经结构在神经调节中的作用。
3. 简要介绍自主神经系统:对自主神经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调节对象。
通过示意图和表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自主神经系统对器官和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
第四部分:实验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神经调节的实际应用,设计一个与神经调节相关的实验。
可以选择心率调节、瞳孔对光的反应或其他相关实验,引导学生提出设想、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第五部分:习题和讨论为了巩固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理解,设计一些针对不同难度层次的思考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
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能够绘制简单的反射弧示意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增强健康意识,关注神经系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反射弧各部分的相互作用和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利用示意图、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反射弧的结构。
3.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反射弧模型、示意图、PPT等。
2. 案例素材:生活中常见的反射现象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
引入本课的主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 探究反射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反射弧模型,了解反射弧的结构。
学生分组讨论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反射现象实例。
学生分析实例中反射弧的作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反射弧示意图。
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反射现象,进行分析。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除了反射,还有哪些神经调节的方式?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教师提问,了解神经调节的其他方式,如分泌激素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教师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学生举手回答。
2. 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
3. 反馈环节: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和讨论,给予肯定和指导。
八、教学反思2. 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教学章节为第二章“神经调节”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反射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本节内容知识以第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为前提,为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第5节“人脑的高级功能”打下基础,所以本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安排符合生物学知识螺旋上升的特点,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此要求的完成需基于本节内容。
由此确定教学的重点为反射与反射弧、反射的大致过程、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2 学情分析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通过一年的高中生物学学习,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思维有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初步建立。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过内环境的稳态、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另外,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对反射弧的组成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对本节课的学习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建立,但还很不完善,虽然已经知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但学生对反射与反射弧、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相关概念比较陌生,再加上生活经验上有不足。
所以学生难以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由此确定教学的难点为如何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3 教学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生命观念)(2)说出反射的大致过程,反射的分类(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生命观念)(3)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生命观念)(4)思考条件反射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科学思维)4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反射弧;反射的大致过程;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2)教学难点: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5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预期活动教学意图教学内容导入1展示“玫瑰”花、仙人掌照片并提问同学“想象一下,当你被玫瑰花茎上的刺扎了一下,你会做出反应?”2抛出问题“被刺了之后将手缩回这一过程涉及了神经系统的哪些结构?这一过程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会先缩回手后来才感觉到疼痛呢?”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教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包括反射和神经冲动的传递。
3. 培养学生运用神经调节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神经调节的概念和特点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和神经冲动的传递3.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4.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5. 实例分析:神经调节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难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利用模型、图示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3. 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4. 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神经调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神经调节与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神经调节的兴趣。
2. 讲解神经调节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反射和神经冲动的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讲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配合图示直观展示反射弧的组成。
5. 实验演示: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神经冲动的传递。
6.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神经调节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神经调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案编写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反射弧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度和强度。
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实验报告,讨论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过程。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讨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
八、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神经调节实例,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
2. 学生解答: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例中的神经调节过程。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主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生物学》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的第三节。
本节内容是第五章的核心内容,是在研究了“神经系统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有关“神经调节”的知识。
在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反射和反射弧。
其中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完成过程的内容都比较抽象并很难理解,如处理不好则枯燥无味,学生既没有研究兴趣也不易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中有一个“膝跳反射”的实验,通过膝跳反射可引出反射的定义和反射弧的组成。
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学生分析1.心理特点:七年级学生,对生活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索,愿意与人合作。
但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
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
2.知识储备: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膝跳反射”等生命现象已有所体验或有所耳闻,但就其原因还不能上升到理论层面。
在本章前两节中,学生已对“神经系统的组成”进行了研究,因此,学生对本节课的研究已有了实践和理论基础三、讲授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难点)②经由进程“观察膝跳反射”尝试及膝跳反射进程示企图,归纳出反射的概念,并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重点)③了解反射的概念。
2.能力目标①能举例说明反射的概念。
②能画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并能说明各部分的功能和反射的进程。
③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能力、探究研究的能力。
3.情绪、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在膝跳反射尝试中,学生经由进程动手实践的进程中构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养成健康生活、珍重生命的良好惯。
四、讲授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XXX研究其他5、信息手艺应用思绪(凸起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手艺?在哪些讲授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手艺?使用这些手艺的预期效果是?)200字翻转模式,课前预—用录屏软件录制PPT课件制作成“微视频”,使课前预变得有趣味性。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神经调节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生物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第二章分别从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以及人脑的高级功能五部分内容进行讲解神经调节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
本节包括反射与反射弧以及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部分的内容。
它是在第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和拓展,并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一章和的基础上,对内环境的稳态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且想积极探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本章便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控网络中的神经调节的学习。
学生已经踏入高二,学习习惯已经形成,学习积极性较高,在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虽然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逻辑思维也已初步建立,但仍不完善,充满好奇心的同时,又往往具有盲目性,部分学生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因此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要在学生了解神经系统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概述神经系统进行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结构基础。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举例说明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组成。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比较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异同。
(科学思维)3.举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与意义。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组成(2)条件反射的形成及意义2、教学难点(1)条件反射的形成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准备1、教学方法: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合作学习2、教学用具:PPT等、七、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以教师以真实情境为导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通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示意图,加深学生对反射的理解及反射弧的结构组成。
并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进行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的思考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通过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的关系,来引出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通过提问及学生思考,让学生深刻理解条件反射的意义,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优秀教学案例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理解反射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图片,如膝跳反射实验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反射现象。
2.提问:“你们曾经观察到过哪些反射现象?它们是如何发生的?”激发学生的思考。
3.总结反射的概念,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反射的定义、类型及特点,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理解反射现象。
2.详细讲解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神经调节时,对反射的理解较为模糊,难以把握反射与神经调节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以下优秀教学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反射这一重要概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反射的概念,掌握反射的类型及特点。
2.了解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和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反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反射的理解和感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理解反射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此外,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反思和团队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初中生物《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教学设计(7篇)
初中生物《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教学设计(7篇)篇一:教学重点篇一①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难点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篇二:反射弧篇二①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
②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③神经中枢:产生冲动,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
以“抓住尺子”为例,分析反射弧的组成。
分析“手拿烫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扔掉”的反射弧的组成。
引导学生以“抓住尺子”为例,分析反射弧的组成。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
篇三:课时篇三组织教学,复习提问①人体神经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②神经系统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复习旧知:①神经系统各部分的组成。
②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创设复习情境。
篇四:教学设计篇四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篇五:课时篇五探究:测定反应速度①各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和作出假设。
②制定计划:将自己制定的计划在小组内交流,同组的同学讨论并完善计划。
③实施计划和得出结论。
④汇报与交流。
实施探究计划各小组复习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小组内先交流自己制定的计划,然后通过讨论完善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计划,进行探究活动,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各小组间交流(汇报实验过程和得出的结论),进行小结。
组织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活动。
以某一小组的方案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并完善计划。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
巡回指导、帮助各小组实施计划。
帮助各小组得出结论。
组织小结并作出评价。
篇六:教学准备篇六教师:制作电脑,设计游戏。
学生:复习人体神经系统组成和功能的知识。
课代表准备一个做相反动作的游戏活动,并配以音乐。
篇七:导言篇七反射参与活动:①打手。
②抓手指。
示范活动。
讲述游戏规则。
组织学生活动。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做的这两个活动是在你们的什么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①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①一个同学到前面,让另一同学站好,双手背后。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主要内容包括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方面。
生命观念方面,通过学习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学生能够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建立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的认识,形成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方面,通过学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学生能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形成对神经调节的深入理解。
科学探究方面,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探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社会责任方面,通过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神经调节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培养关注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2. 教学难点(1)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难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反射弧中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解决方法:通过实物模型、动画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并通过实例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难点:学生可能对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机制感到困惑。
解决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动画模拟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离子机制,并通过实例分析兴奋传导的过程。
(3)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难点:学生可能对神经元间兴奋传递的机制感到困惑。
解决方法:通过图解、动画演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神经元间兴奋传递的化学信号机制,并通过实例分析兴奋传递的过程。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难点:学生可能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概念感到困惑。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教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六章第一节人体的神经调节。
在教材中介绍了反射、反射弧等基础知识。
以膝跳反射”探究活动引入,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出反射的概念,并引出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上接人体的神经系统,下接人体的激素调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掌握人体几大系统的生理结构特征、人体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组成,并且已具有活动调节的生活现象和经验;但就我校学生情况看来,基础较差,不能有效的将实践中获得经验与知识概念识记、系统性处理后再应用,需要教师进行从旁引导。
学生比较活跃,兴趣易激发但缺乏协作与耐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 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c. 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理解有了反射,机体方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这个意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b、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2. 教学难点描述反射弧的结构五、教学方法:实验法、引导法本堂课采用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采用分组实验、讨论,教师辅助指导,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逐步获得知识,培养其实践能力六、教学过程:(一).反射以活动导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来做个活动。
拍手:两人一组左手背后,伸出右手,甲同学掌心向下,乙同学掌心向上,相距一拳远,甲去拍打乙的手掌,乙要及时躲闪,打中者为胜,然后两人交换,打中次数多者为胜利方,两分钟计时。
)设计意图:活跃气氛,学生亲身体验神经系统调节下的活动教师:我们刚才做的这个活动是在你们的什么系统参与调节下完成的?(回顾已有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教师:的确,人的活动,无论是这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那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呢?这就是反射,我们刚才做的就是反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 使学生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反射的概念及特点。
2.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1. 反射弧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 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运用实例分析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思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反射的概念及特点。
3. 课堂讲解:讲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讲解反射弧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
5.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反射弧的理解。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反射的概念及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的了解程度。
3.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1. 介绍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
2. 解释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3. 举例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思考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及区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及区别。
3. 课堂讲解:讲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及区别的掌握程度。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文档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 让学生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3. 让学生理解反射与生理功能的适应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反射与生理功能的适应性。
2. 教学难点: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反射的基本方式。
2. 使用多媒体演示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反射与生理功能的适应性。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反射弧模型。
3. 相关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反射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反射与生理功能的适应性。
3. 课堂讲解:讲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介绍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个反射案例,阐述反射弧在其中的作用。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反射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绘制反射弧结构图,阐述反射与生理功能的适应性。
7.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对反射概念、反射弧结构和功能、反射与生理功能适应性的理解。
2. 关注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评价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神经科学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观察反射弧模型,增强直观感受。
3. 开展反射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反射的理解。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分析学生对反射弧结构图的绘制和反射与生理功能适应性阐述的情况。
2. 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的记录,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教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2. 让学生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 培养学生运用神经调节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
2.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3.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三、教学难点:1.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利用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3. 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运用神经调节的知识解释现象。
五、教学内容:1. 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
2.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准确、短暂,体液调节反应较慢、范围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 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 反射弧的功能:感受器接收刺激,传入神经将刺激传输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处理信息并发出指令,传出神经将指令传输到效应器,效应器产生反应。
5.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是一种快速、无意识的生理反应。
6. 实际案例分析: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
7. 神经调节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学习、运动、情绪管理等。
9. 作业布置: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和分析神经调节的现象。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神经调节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神经调节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神经调节的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曲阜市陵城镇章枣中学梁勇
【理念解读】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材分析】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生物课程标准》内容中“生物圈中的人”中的二级主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节是三级主题。
标准指出: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
人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产生的废物也需要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
而人类的这些生命活动都要受到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才能很好的完成。
本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正是本章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本节知识不但在本章甚至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通过对“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的学习,学生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神经纤维、脊髓、神经等知识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对反射现象有着丰富的体验,只是缺乏理论上的指导,所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了《导盲犬珍妮的故事》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突破口,教学的过程再以膝跳反射、缩手
反射等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反射。
对于反射弧学生较陌生,为此我设计了教学模型,通过动手拼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运用此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反射弧的结构。
反射的两种类型关键是会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由巴甫洛夫实验引入,通过列表的方式,将两类反射比较分析,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从学生生活入手,描述反射的概念,并知道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以膝跳反射为例,理解反射的完成需要依赖反射弧。
3、运用举例子、列表等方式,分析两种反射类型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目标]
1、在分析反射弧结构过程中学会分析资料,逐步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学会取长补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反射实验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同条件反射的建立可以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的完成依赖反射弧的结构。
3.学会区别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教学难点:1、反射弧的结构。
2、如何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教学过程】能力目标
济南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
学
设
计
曲阜市陵城镇章枣中学
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