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泰常五年金铜弥勒禅定坐像考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魏泰常五年金铜弥勒禅定坐像考略

作者:王为群

来源:《文物春秋》 2013年第5期

王为群

(隆化县文物管理所,河北隆化068150)

【关键词】河北隆化;北魏时期;金铜造像;弥勒佛像

【摘要】1976年11月,在隆化县征集到一批三尊金铜造像,其中一尊刻有铭文和明确纪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北魏较早时期有确切纪年的铜造像,对北魏时期金铜造像的分期、断代

及定名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难得的佛教艺术珍品。

在河北省隆化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三尊同一时期的金铜佛像,其中一尊有纪年,为

北魏泰常五年(420)。这三尊佛像风格独特,表情肃穆端庄,线条简洁流畅,是难得的佛教艺术珍品。

1976年11月,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的郑绍宗来到隆化县开展文物调查,在与县文物管理所

的孙慧君一起到距县城南20公里的四道营村做文物普查时,在供销社废品收购站的废品中拣选到两尊铜佛像,按供销社提供的线索,又在三道营村村民肖普家征集到一尊带有铭文的铜造像。据当事人讲,该批佛像是1975年修257省道时,在村东山采石场砬缝中发现的,当时共有7尊,除征集到的3尊外,其他4尊不知去向。现将馆藏的这三尊造像的细部特征介绍如下。

1.泰常五年刘惠造弥勒佛像通高11厘米,像高8.8厘米,座长4.5厘米,宽

2.4厘米。佛像结跏趺坐于长方座上,身躯前倾,双手拇指相触,贴于腹部,作入定印。佛面方颐,微笑慈祥,高肉髻,饰螺旋纹,身披圆领通肩大衣,衣纹自两肩向胸前下垂,胸前衣纹转折处近似直角,呈U形,两臂衣纹呈阶梯式,线条硬朗洗练,袖端舒展覆盖于双膝之上。座前两侧各雕一

正面蹲狮,张口合齿,下垂胡须,线条简洁(图一)。佛像后领部出一圆榫,插一直径6.6厘

米的圆形背光,正面为凸起放射纹,背面竖向阴刻铭文5行“李翟手/用同(铜)四斤/泰常五

年五月/五日佛弟子刘惠/造弥勒佛像”(图二)。

2.鎏金坠形弥勒佛铜造像通高7.3厘米,座高2.2厘米,厚2.2厘米。青铜质。佛像结跏

趺坐于长方座上,身躯向前倾,双手拇指相触,置于胸前,作入定印。身披圆领通肩大衣,佛

面方颐,微笑慈祥。座前和座左右两侧各有蹲狮一只。佛像背部颈下及长方座中间上缘各有一

带孔的扁钮,似是置背光处,现背光已不存,鎏金大部脱落(图三)。

3.鎏金坠形弥勒佛铜造像通高8.1厘米,座高2.3厘米,厚2.1厘米。青铜质。佛像结跏

趺坐于长方座上,身躯向前倾,身披圆领通肩大衣,胸前衣纹自然下垂,呈U形。头束高髻,

佛面上宽下窄,圆脸高鼻,表情沉静含蓄。座前左右两侧各有蹲狮一只。造像背面衣纹下垂,

脑后有一方形钮,似是置背光处,现背光已不存,鎏金大部脱落,仅剩少许,通体呈墨绿色

(图四)。

佛教造像在中国是伴随着佛寺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初期多供养在宫中或佛寺内,北魏时

期广为盛行,供奉者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百姓。隆化县发现的这三尊铜造像整体形象类似,仅

大小及细部特征稍有变化。其中一件的铭文年代为泰常五年(420),是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北魏政权始建于道武帝登国元年(386),此铜佛像铸造于北魏建国后35年,属北魏早期

铜造像。从目前我国发现的金铜佛像来看,泰常五年铜佛应是北魏时期有确切纪年的较早铜造

像。该批铜造像的发现,特别是刻记铭文的造像,对北魏时期金铜造像的分期断代,以及对目

前我国发现的这一时期同类金铜造像的定名,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北魏时期的造像以弥勒佛像居多,其主要原因是与北魏统治者“政教合一”的思想观念相

吻合。《魏书》中有“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的描述,北魏统治者在“帝王即如来”

的基础上,发展成“过去皇帝—现在皇帝”即“释迦—弥勒”的观念。弥勒是继承释迦牟尼于

人间成佛的菩萨,是大乘佛教所说的“未来佛”之一,弥勒的形象在中国佛像发展过程中又有

三个时期。第一个形象出现在十六国时期,是交脚弥勒菩萨形象。第二个形象出现在北魏时期,演变为禅定式或倚坐式的庄重、严谨佛装形象。第三个形象五代时期开始出现,再演变为肥头

大耳、咧嘴而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的胖和尚形象。隆化县发现的这批铜造像,

正是弥勒佛像发展到第二时期形象的早期造像。

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经历了五胡十六国135年无休止的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备受煎熬,统治者朝不保夕。这样的社会条件为佛教信仰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时机。统治者

为了江山稳固,借助佛的保佑;普通百姓为了生活的安定,寄希望于宗教,以此寻求心灵的慰藉。于是有了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庶民百姓,竞相“减割资财”“多舍居宅”兴建佛寺,铸造

佛像,传播佛法,以求“共载已贵,同尊上道”的社会之风。北魏自拓跋珪建国并定都平城后,遂大兴佛教,于天兴元年(398)敕建寺塔于都城。特别是太武帝拓跋焘在太延五年(439)攻

灭北凉后,俘虏僧徒3000余人,“徙其国人于京邑,沙门佛事皆俱东,象教大增矣”(《魏书·释老志》)。北凉是当时北方的佛教兴盛之地,北魏灭北凉对其境内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

佛教的传播离不开佛像,由于印度、犍陀罗、中亚等地的佛像样式不同,因此传入我国的

佛像样式也呈现多种风格的流派。隆化县发现的这批北魏初期的铜佛像,仍能看出受犍陀罗佛

像的影响较大,同时又融入了中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手法,是早期华梵融合的代表之作,为我

国后期佛教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批铜造像的尺寸大小不一,重量轻重不等。

最大的一尊重量为243克,另外两尊分别为121克、111克(缺背光)。从当时铭文的“用铜

四斤”看,按《左传》孔颖达疏“魏齐斗称一斤八两为一斤”,每斤当合500克左右,与今天

的重量大体相当,如每尊铜像平均以200克计算,四斤铜约可铸造此类佛像10尊左右。从每尊单体造像来看,整体造型大体相同,细部特征有微妙变化,分析应是一像一模,制作方法采用

的是我国传统工艺铸造,成型后经过挫、凿、刻、抛光、鎏金等多种工艺加工而成。

从铜造像的铭文“李翟手,用铜四斤,泰常五年五月五日,佛弟子刘惠造弥勒佛像”分析,此批造像应是民间铸造,李翟手是出资造像者,曰像主。当时在这一地区盛行一种以一村一族

为单位的佛教组织“邑义”,由在家信徒组成,每个成员称邑子,负责的人称为邑主。李翟手

很可能就是当时的邑主。佛弟子是皈依佛门的信徒的通称,刘惠即为造像之人,当是皈依佛门

的佛教信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