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图网教你印刷之印前校对技巧
印前如何校正网点增大
![印前如何校正网点增大](https://img.taocdn.com/s3/m/331f5a5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f.png)
印前如何校正网点增大在印刷中,一般都以网点为基本单元。
由于网点在加网、晒版、印刷至承印物上的过程中,始终处在变化之中。
网点变化主要是增大,边缘部分均匀地向外扩展,造成图像整体偏暗,暗调部分层次丢失,亮调和中间调变暗。
假如处理不好,对图像做再多的阶调调整也没用。
的以有必要找出网点在整修过程中的增大值,以得到相应的补偿值,补偿印刷中的网点增大。
网点的形状与特点传统的网点形状有方形点、圆形点,现在用的较多的链形点。
同一大小的网点因形状不同,其周长也不同,网点增大率也不同。
因网点在印刷时是沿其边缘向外扩大的,所以网点周长越长,网点增大越严重。
网点在由变大的过程中,总有开始搭接的部位。
在这个部位上,由于网点的搭接会造成印刷品密度的突然上升,因而破坏了印刷品的连续性,造成某些阶调损失。
例如,渐变色会由于密度突跃造成过度不均匀。
相比之下,链形点的图像质量要好些,因为它的搭接部位避开了中间调,并且搭接分成了两次,减弱了密度跳升程度。
正因为如此,如果图像反小、柔和,如人物类图像,可用链形网点;如果图像反差大,可用方形或圆形网点。
网点增大的因素在印刷过程中,最终的网点百分比往往比分色胶片的网点百分比大,这种现象称为网点增大。
网点增大的原因,包括由印刷压力导致的网点增大;由晒版曝光量的不足及纸张、油墨的特性造成的油墨吸收、扩散而导致的网点增大等。
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印刷机和不同质量的纸张会产生不同的网点增大效果;不同大小的网点其网点增大成非线性关系。
由纸张和油墨特性所形成的网点增大一般呈现指数方式的扩大规律;在制版的图文输出以及晒版等工艺流程中,由于材料和设备的因素也会产生网点增大,这种增大可以通过印刷条件的改变而减少。
综上所述,网点增大是由于印刷过程和设备中的特定因素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其结果就是印刷品上难以获得理想的网点大小。
为此,应该在印前电脑设计和分色时就对网点增大产生的影响进行补偿。
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分色时先把网点适当减小,再在印刷中让其按网点增大规律扩大到要求的大小。
印刷设计中的印前文件处理技巧
![印刷设计中的印前文件处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ad1fc4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c.png)
印刷设计中的印前文件处理技巧在印刷设计中,印前文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设计稿的准备工作以及印刷前的处理细节。
正确的印前文件处理技巧可以确保最终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个在印刷设计中常用的印前文件处理技巧。
确保颜色准确。
在印刷设计中,颜色的准确性对于成品的质量非常重要。
因此,在制作印前文件时,应该使用准确的颜色模式。
常用的颜色模式有RGB和CMYK。
RGB(红绿蓝)适用于屏幕显示,而CMYK(青黄品红黑)则适用于印刷。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颜色模式转换为CMYK,以便在印刷时能够准确地再现颜色。
合理设置文本。
在设计印前文件时,文本设置是十分关键的。
为确保文本清晰可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字体。
在印刷设计中,一般建议使用常见的字体,以确保印刷时的兼容性。
避免使用过小或过大的文字,以免影响阅读体验。
注意文本间距的设置,以确保文字之间的间隔合理。
文本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最终印刷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接下来,考虑图片的分辨率和格式。
印刷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图片的分辨率。
在印前文件处理过程中,应该选择高分辨率的图片,并将其嵌入到设计中。
通常,300dpi(每英寸点数)是用于印刷的标准分辨率,因此要确保图片的分辨率达到或超过这个值。
还要选择合适的图片格式。
常用的印刷设计图片格式有TIFF和EPS,因为它们是无损压缩格式,并且支持透明背景。
在印前文件处理中,还需要注意图像裁剪和布局。
图像裁剪是指将图像的尺寸调整到合适的大小,以适应设计布局。
还要确保图像的比例不变,以免图像变形。
在布局方面,要考虑图片与文字之间的关系,使得整个设计看起来和谐统一。
印前文件处理中还需要考虑到安全区和出血。
安全区是指设计中需要避免的文字和重要元素的空间范围,以确保在印刷时不会被裁剪掉。
出血是指将印刷设计的边缘延伸到裁剪线之外,以防止裁剪不准确而导致白边或无法完全充满页面。
为了确保最终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安全区和出血的设置非常重要。
校对操作指引
![校对操作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916d1229bed5b9f3f90f1ca4.png)
1 目的规范蓝粉、文件、菲林、CTP版的校对流程,以达到保证印前资料正确的目的,避免批量性质量问题产生。
2 适用范围嘉年印务有限公司印前制作,适用于校对。
3 职责3.1 制版车间主任负责确保本文件得到有效实施并及时更新。
3.2 制版车间校对人员负责具体校对工作,保证前期资料的正确性。
3.3 技术部新品工艺员负责校对所有工艺信息,制版车间负责校对文字及图形内容,营业客服负责最终确认文字及图形内容。
4术语和定义(无)5 作业程序5.1 新品校对流程5.1.1 如果客户资料仅有文件,制版车间将原始文件打印彩喷稿,作为文件、图形内容的校对依据。
如果客户资料有内容样,以内容样作为校对依据。
5.1.2 对于客来文件,打好清样后,制作员检查所打清样与电子文件是否一致,若一致再填写文件信息并签名。
5.1.3 制作完成后,制作人员需要对如下内容进行校对:尺寸、内容(包括图片与文字)、颜色、叠印与陷印;发外输出菲林的,菲林回来后,由制作员对菲林进行检查,无误后交给手工拼版员。
5.1.4 CTP/手工拼版员按要求进行拼版,完成后打出蓝纸,对蓝纸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文件内容正确、刀模正确、排版尺寸与开料尺寸相符、排位正确,出血正确、料号、版本号、GY号、盒编号、角线、十字线(T字线)、拉规、色标、防混料色标、咬口、版尾、纸边留位、叠印与陷印、版面信息齐全。
对于排多模的产品需对所用模进行检验,不得因为一模合格就不关注其他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车间领导进行处理。
5.1.5 拼大版工作完成后,打印蓝纸进行校对(如果是传统菲林版,需要晒制菲林蓝纸)。
书刊产品校对内容如下:——1)内容准确无误。
——2)拼版尺寸与工单开纸尺寸一致。
——3)折手正确。
——4)版芯一致(天头、地角、切口、钉口留位每P一致)。
——5)保证底大面小(底大面小一般为5-8mm,考虑到左右纸不用飞边的情况下,底大面小可以适当加大)。
——6)角线、十字线(T字线)、色标、拉规(书刊为右拉规)。
印前印刷经验总结(2篇)
![印前印刷经验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4f960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3.png)
印前印刷经验总结印前印刷是指在实际印刷工作之前进行的各类准备工作,包括文件编辑、设计排版、图像处理、色彩校正等一系列操作。
作为一名印前印刷工作者,我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是我对印前印刷的经验总结,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一、文件编辑和设计排版在进行印前印刷工作之前,对文件进行编辑和设计排版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经验总结:1.文件编辑时要保证文本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检查文件中的文字是否正确,拼写无误,排版格式统一,段落结构合理等。
同时还要确保文件中的超链接、目录、参考文献等内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设计排版时要注重版面的美观和可读性。
要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行距等排版参数,使文字清晰可辨,版面整齐有序。
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风格,进行艺术设计,使版面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3.在进行设计排版时,要考虑到页面的对称性和平衡性。
对于双页设计,要确保左右页面的内容和布局相对称,保持整体的平衡。
对于多页设计,要统一各页的版式和风格,保持整体的一致性。
4.在进行设计排版时,要遵循信息传递的原则。
即要确保文字和图像的排列有序,信息层次清晰,表达准确。
根据不同的设计目的和用户需求,合理地安排文字和图像的位置和大小,使之更好地传达信息。
二、图像处理和色彩校正在印前印刷中,图像处理和色彩校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经验总结:1.图像处理时要注意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准确性。
可以利用图像编辑软件对图像进行调整和优化,使之更加鲜明和清晰。
同时,还要根据印刷机的特性和印刷材料的特点,对图像进行色彩校正,使之更接近实际效果。
2.在处理图像时,要注重保护图像的质量和版权。
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图像,同时还要注意对图像进行保护,防止被复制和修改。
3.对于需要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图像,要注意保持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
可以利用合适的图像处理方法,如插值算法、抖动算法等,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细节。
印前图文调整
![印前图文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14adde8ad4d8d15abe234ebc.png)
(5)色相、饱和度根据颜色的属性(色相、亮度、饱和度)来对图像进行调节的。
单击菜单中“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命令,弹出“色相饱和度”对话框。
它可对图像的所有颜色或指定的C、M、Y、K、R、G、B进行调节。
对特定颜色的色相、亮度、饱和度属性的改变作用很大。
该工具按颜色作为调节对象,对某一颜色调整时,不影响其他颜色,有较强的选择性与针对性,是对图像进行色彩调整时的主要工具。
A、色相调整选择“全图”为基准,调整色相参数。
B、饱和度调整当饱和度调整为100时,此时整个画面的纯度更高。
如果饱和度为负值时,则整个图像变成灰色,对应的色条也变成“彩灰色”。
C、明度的调整明度的调整就是整个画面的灰调调整,如果调整为正值,则图像亮度增加;如果调整到最大值时,则为白色。
如果调整为最小值时,则图像为黑色。
D、“着色”选项调整勾选“着色”选项,则编辑选项变成灰色而不可使用。
整个图像被某一种颜色覆盖,这种颜色依据色相、饱和度、明度的变化而变化,但不会对原图像的层次产生影响。
E、单一通道的调整其调整方法与全图调整方法类似。
不同的是首先要调整时在色条中限制一个区域,然后在这个区域中调整相应的色相、饱和度、明度值。
(6)去色去色是将彩色信息转换为相同颜色模式下的灰度图像。
如果是RGB色彩模式的图像,则在执行“去色”命令时,图像中的每个像素会指定相等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值,使彩色信息均呈中心灰。
(7)选择颜色调整“可选颜色”是另一种校色方法,它针对性更强,可以针对图像的某个色系选择颜色调整,其最大优点在于对其他颜色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在调节图片偏色时非常有用,是设计师常用的校色工具。
注意:•在调整过程中注意不要对不需要调节的色彩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应使用“相对”方式,以免使图像阶调变化太大。
•进行颜色调整时,要确定色彩模式是CMYK模式。
(8)图像清晰度调节Photoshop软件除了在图像的色彩、阶调等方面对图像能进行较好的调节外,对于设计师来说,最常用到的就对图像清晰度的调节。
印前制作中如何矫正原稿质量不佳的图片 二
![印前制作中如何矫正原稿质量不佳的图片 二](https://img.taocdn.com/s3/m/6b23db5c312b3169a451a4fc.png)
印前制作中如何矫正原稿质量不佳的图片二)(3)高反差原稿高光密度不高于0.4,而最高密度却在3.0以上的原稿,多是原景物明暗对比反差过大,一般中间阶调层次丰富齐全,最亮与最暗层次面积比率不大。
这类原稿,在作高光与暗调选定时,一般可舍去两端次要层次,以减小其阶调复制范围。
(4)低反差原稿阶调反差在1.7以下,高光密度在0.3以下的色调淡薄原稿,其主体部分偏亮偏薄,明度高,处在明度新标系统的7、8级,亮调层次丰富,但密度级差都很小,且占面积比例大。
制作时要加深复制,以降低明度,向标准明度靠近。
这类原稿,需加强亮中调的层次复制再分配,黑白场定标密度值要小些,亮、中调的层次曲线应稍作加深,以达较好层次反差和视觉明度效果。
应根据其层次分布曲线形状,区别其主体调在亮调或是中调密度范围。
同时,还需要使用加深和加长的黑版阶调来作补充。
(5)厚闷原稿高光密度在0.5以上,甚至超过1.0的厚闷原稿。
多因拍摄曝光或显影不足所致,使图像暗调层次大部分落在负像特性曲线的趾部及直线下半部。
这类原稿主体部分偏暗偏深,处在明度新标系统的2、3级,亮调层次少,中暗调层次丰富而级差平软,且面积比度很大,主体调也多落在中调密度范围内,制作时要减浅提高复制,以提亮明度,向标准明度靠近。
黑白场定标密度值要大些,中、暗调的层次曲线应稍作减浅,应当使其包括主体调在内的中亮调层次得到较亮的再现,以达到较好的阶调反差和视觉明度效果。
(6)中间调层次分布不同的原稿一些中高密度反差的原稿,中调层次较少,密度级差较大,而高低调层次较多且平缓,如逆光拍摄的彩色片,制作时应想办法使这类图像主体调的层次明暗协调,即可取得较好的复制再现效果。
图像层次反差的大小,复制时可作密度范围压缩调整。
起始密度的高低,也可通过高光密度设定及记录设定的调整加以改变的。
透射原稿的反差范围差别很大,而彩色印刷品却要再现为密度范围基本一致的画面,这个密度范围又大都低于彩色原稿的,分色制版时,必然要压缩调整。
稿件校对技巧
![稿件校对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c3dd49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b.png)
稿件校对技巧⼀、⽹络⽂稿的修改⽅法1.稿件的校正稿件的校正就是改正稿件中不正确的写法,包括稿件中的事实、思想、语法、修辞、逻辑等各个⽅⾯。
校正的具体操作⽅式:替代:以正确内容和叙述代替原稿中不正确的内容和叙述。
删节:直接删除稿件中有差错的部分。
加按语:对稿件中的错误不直接改动,⽽以加按语的⽅式指出差错。
2.稿件的压缩稿件的压缩就是通过对稿件的删意、删句和删字,使原稿在内容上更加重点突出,在章节上更加紧凑,在表达上更加凝练。
压缩稿件时要掌握以下原则:消除赘述,但不损害原稿主⼲,保留其精华。
与新闻价值相适应,稿件长短与价值⼤⼩相统⼀。
顾及版⾯刊播的可能,新闻稿数量与版⾯相吻合,不多不少。
3.稿件的增补稿件增补的信息内容主要有以下⽅⾯:扩充新闻价值⼤的部分增添回叙内容嵌⼊相关新闻和背景资料增添必要的字句4.稿件的改写稿件改写的⽅法主要有:综合改写分篇改写改写体裁改写结构改写辞章⼆、⽂稿的校对1.传统编辑⼯作中的校对⽅法校对即指校对⼈员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或通读检查,订正错误的⼯作。
传统编辑⼯作中的校对⽅法有:折校法:⽅法是将原稿与打印稿进⾏⽐照,找出并修改异同。
点校法:将原稿放在左边,校样放在右边,先读原稿,后看校样,左⼿指着原稿上要校对的⽂字,右⼿执笔,逐字逐句校对,长句可以分为两三段校对。
读校法:⼀个⼈朗读原稿⽂字,另⼀个⼈看着校样进⾏核对改正。
⼈机结合校对:采⽤计算机软件对电⼦⽂本进⾏⾃动校对,然后采⽤⼈⼯⽅式对校样进⾏⼆次校对,输出校样后由机器再次进⾏校对。
2.⽹络编辑编辑⼯作中的校对⼯作⽬前的⽹络编辑⼯作同传统编辑⼯作相⽐,在校对⽅⾯有四个突出特点:编校合⼀,校对⼯作完全依赖编辑个⼈。
只有校样,没有原稿。
⽹络⽂稿错误更多,⽂稿编辑更易出错。
编辑时效性要求⾼。
3.稿件的修改⽅式1)绝对性修改即原稿中的确存在着观点、事实、辞章等⽅⾯的错误,编辑的任务是要发现并改正这些错误。
2)相对性修改即稿件本⾝没有太⼤缺陷,但是在篇幅、⾓度等⽅⾯与本⽹站的要求有⼀定距离,或者不完全符合⽹络传播的要求,需要通过对稿件的⾓度、内容等进⾏调整,使之更符合本⽹站的传播⽬标,适应⽹络传播的特点。
印刷常识之印前制作中矫正原稿质量不佳的图片
![印刷常识之印前制作中矫正原稿质量不佳的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087c90517fd5360cba1adbf8.png)
印刷常识之印前制作中矫正原稿质量不佳的图片在书刊和包装印刷领域,彩色印刷已成印刷主流,印刷品的质量亦日益提高。
但因主观及客观因素影响,达到精品级的还不多,仍无法与国外优质产品相比。
我们知道,彩色印刷品的质量,受复制过程诸多因素,如彩色原稿图象的阶调层次、网点扩大值、色彩平衡等制约,而当中又以印前图象制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彩印品的质量,虽然在制版印刷时可以对一些不足之处作部分矫正,但要印刷出精品基本上就无能为力了。
因此,印前制作图象时,如发现原稿质量不足,就应想办法纠正。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处理技术和方法。
一 . 对原稿的要求 (1) 原稿密度原稿中最大和最小密度的差值 ( 即反差 ) ,如今一般印刷品可达的最大密度值为1.8 ,印相纸图象最大可达1.7 ,修整原稿的黑墨水密度为1.8 。
一般来说,原稿的所有密度在白纸上只能在 0 ~ 1.8 范围内再现,因此,对原稿来说,就有一个适应于制版印刷的密度范围。
当原稿的密度范围过大时,扫描仪和电分机对超出密度范围部分的反映灵敏度下降,所以分色版层次较平。
根据实践,原稿为0.3 ~2.1 ,即反差为1.8 时最为合适。
彩色负片原稿密度差控制在2.4 内;若原稿反差小于2.5 ,复制时进行合理压缩,效果也较理想,若原稿反差大于 2.5 ,即使复制时进行阶调压缩,也会令层次丢失过多,效果欠佳。
(2) 原稿偏色性一般分整体偏色、低调偏色、高调偏色和高低调各偏不同颜色 ( 即交叉偏色 ) 。
因此,纠正时要综观整体考虑,不能见一个偏色就马上处理一个颜色,否则会引起其它的偏色。
(3) 原稿层次衡量复制品的质量主要有层次、颜色和清晰度三大指标,并以层次最为重要。
正常原稿的层次应具备画面不偏亮偏暗,高、中、低调均有,密度变化级数多,阶调丰富等特征。
二 . 原稿色彩问题及处理方法不□ 原稿色调的真实状况,可从原稿三色密度反差测量与三色密度曲线的描绘中直接观察。
彩色印刷复制将原稿和复制品密度范围分解为四段,即把高光点和暗调点之间的密度范围分成亮调、中间调和暗调,并把小于高光点密度的区域称为极高光。
印前、印中、印后技巧
![印前、印中、印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c78d731ee06eff9aef807c1.png)
印前、印中、印后的一些基本概念印前---------------------------------------------------------(1)菲林: 制版时,常提到"胶片",胶片又称菲林(film),它是电脑中的图文转移到印刷版上的一种媒介物质,是制版后的文件,通过照排机按色彩类别输出的阳图胶片。
(2)图片: 客户提供图片,最理想的是高质量的原始资料图片尽量避免使用印刷品图片。
客户自带照片,应选择光面照片,忌麻面照片或塑封后的照片,否则影响清晰度。
另外小图片放大倍率越高,图片质量越低。
图片的每次翻版、扫描都会损失一定的层次。
(3)软件: 一般企业常用办公软件为"WPS"和"WORD",它们中的文字,只有存成纯文本格式即".txt",我们的设备才可以读取,但里面的图片均不能使用。
印刷常用软件有photoshop、cordraw(PC)、freehand(MAC)、pagemake、illustrator、wits(PC)等,若您的企业中装有上述软件,则将来制作时,文件转换会很方便。
但photoshop文件中的文字不能使用。
(4)P的概念:即"page"页码的意思,通常制版时以"P"为概念,一张A4 纸的一个面即为1P,双面即为2P。
样本因为是折装,所以总P数必须被4整除,否则无法装订成册,常用的有:4个P、12个P、16个P、20个P、32个P、64个P等等。
印中---------------------------------------------------------(1)色标: 很多印刷品在印完后,还要经过后期加工才能完整交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之为Pantong色。
(2)专色: 印刷品制作时,如客户对标准色要求很高,四色调配又不易实现时,须考虑用专色印刷,虽增加成本,但最终效果将优于四色网点叠印。
印前校色实用教程
![印前校色实用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19e198ba0d4a7303763a60.png)
1. 屏幕和印刷品颜色不一样?屏幕颜色不准是多么烦人啊,在屏幕上调得好好的图,印刷以后却变了,发红,发黑……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经过出片、制版、印刷的过程,有的人能得到自己希望的颜色,有的人却不能呢?只要考虑以下情况,就知道颜色是多么不确定的事。
我把一个设计方案传给客户看,客户说颜色太黑,我说不黑,而我们双方的显示器都是崭新的。
这说明一个文件在不同的电脑上会显示不同的颜色。
就在同一台电脑上,颜色也是不确定的。
最简单的是拧一拧对比度旋钮,颜色就会变。
用校色软件还可以进一步改变屏幕显示。
所以当我们打开电脑时,不能轻易相信它的颜色,即使这是一台崭新的苹果G5。
什么样的屏幕最准?不论品牌、新旧,对印前工作者来说,和印刷品匹配的屏幕就是最准的。
可是又出现了一系列问题:1. 在什么条件下比较屏幕和印刷品?如果工作室的灯光是黄的,印刷品看起来就会发黄,在这种情况屏幕的颜色追上印刷品不是一件好事。
要是灯光不够亮、显色指数不够,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这时候看见的印刷色和在明亮的窗前看见的不一样,而我们的客户通常在后一种情况下看。
2. 印刷的颜色都能显示在屏幕上吗?如果你手头有打样,从边上找到青梯尺,找到最饱和的青色,在电脑上试试能不能模拟它。
可以在Photoshop的“拾色器”里随便找。
我们都知道电脑的颜色不一定能印出来,但很多人不知道印刷色也有在电脑上模拟不出来的。
3. 这个印刷品是哪儿来的?并非全世界的印刷厂都有统一的色标。
一套胶片在不同的厂制版、印刷,如果没有打样作参考的话,出来的颜色很可能不一样。
打样是输出中心做的,要是把同一个文件交给两家输出中心,别指望结果一样。
只要到打样车间看看就明白了,打样工在压印滚筒上多加一些压,或者往油墨里多掺一些助剂,都会影响印出的颜色,用不同的纸、不同品牌的油墨,结果也是有区别的。
所以要说“这个屏幕很准”,它一定是针对某一家输出中心在某种条件下的打样,绝对不可能一朝校准了屏幕,就可以在全城的任何一家输出中心印出在屏幕上看到的颜色。
印前图像处理总结
![印前图像处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b800147375a417866f8fcd.png)
彩报在印前图像阶调调整的方法1、在彩报图像处理时,必须降浅中调(50%部分的网点);2、在彩报处理时,应把需要层次的高光白色和浅色调调整在6—8%以上;3、在彩报图像处理时,应把暗调层次做减浅处理(85%—90 %);4、在彩报图像处理时,一般先“校正性锐化”后调图再“目标锐化”一定要做较大的锐化处理;①锐化作用量:一般彩报图片调整在100%—200%范围内;注意:增加强度图像颗粒度也会加强。
②锐化半径:彩报(新闻纸)图片,一般设定在2.0—3.0之间(结合原稿颗粒度和放大倍率而定)注意:一般来说采用输出网线的百分之一来确定半径宽度是适合的,例如350dpi的图像输出网线数为175/inch,此时使用1.75pix是合适的。
③阈值:参数范围(0—255)注意:对图像锐化时亮调部分受锐化的影响较为明显,经常会出现噪声或马赛克等意想不到的效果。
设置阈值参数可以有效地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保证亮调层次的平滑。
一般国画和人物肤色要求亮调平滑,此时找到虚光蒙版(USM)锐化功能三项内容的恰当的设置。
一般在调整时,应以“校正性锐化”为主,“目标锐化”为辅;因为已校正过的重要色和阶调值常常会发生变化,特别是造成高光小网点变小,暗调网点变大,出现图像反差加大,还得重新检查调整高光,暗调网点值,如果先进行锐化,再作阶调和色彩的调整,则所有由于USM所起的色彩或阶调变化,最终都同其他变化一起被校正。
“目标锐化”也是必要的,也就是说,把阶调调整和色彩校正之后的图像进行适度锐化,对于保持印刷品的质量极为有利。
注意:对于新闻纸印刷的图片,锐化增强量应该大一些为佳,在屏幕上观察,锐化量显得过分一些,印出的图片才清晰,若在屏幕上看合适,那么印出来的图片就较模糊。
灰平衡:是衡量图像处理的质量和网点与墨量变化的尺度,是检验原稿和印刷品偏色的标准。
控制灰平衡的关键区:需要层次的高光白色,新闻纸为:C7%、M5%、Y5%;铜版纸为C5%、M3%、Y3%,若设定C5% 、M5%、Y5%;C6%、M6%、Y6%几种等量参考值,也是可以的,只不过白色稍偏暖。
印刷制作校对制度
![印刷制作校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10d7eaa0029bd64783e2ce2.png)
印刷制作校对制度
校对程序五步走:
1.公司内部完稿校对→
2.客户方完稿校对→
3.印前校对→
4.印刷跟单校对→
5.成品接收校对
公司内部完稿校对
任何项目完稿后,项目执行人打印普通文稿、进行样稿校对(即初样),部门主管复校,文稿中涉及姓名,地址,电话等文字必须别外列出,重新让设计师校对或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
客户方完稿校对
完稿提交客户,客户校对确认后,双方签字确认。
(客户多次修改过程,均需双方签字确认,确认文件存档,无文字确认稿时,尽量做到保留文字记录,如:QQ记录或传真件)
印前校对
客户签字确认完稿,执行人把文件发部门主管、由主管提交到印刷出版间、如果有打样稿,要进行图样校对。
印刷跟单校对
执行人中必须在印刷车间跟单,校色、如有之前的样本或打样稿,必须一起带到印刷车间,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向公司主管汇报或如客户沟通。
成品接收校对
印刷品送货时,执行人要检查合格,方可出货。
校对方法:
1、初校,采取折校法,逐字逐句逐图仔细核对和校正
2、二校,采取对校法进行核对和校正
3、对照首次打印校样,核查初校发现的错误是否已修正,然后对照原稿进行全文校对。
同时要核对、修改版式中的问题,各级标题及其地址、电话、手机、公司名称、次序、署名、关键词、页眉、标题、型号、字体、字号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4、检查版式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标题、图片有无统一位置,页码是否连贯。
5、检查行距是否匀称,字距是否合正常。
6、重要地方如标题、人名、地名、地址、电话、封面、内容等发生差错,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方法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f1ab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3.png)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方法印刷是一门需要精确操作和质量控制的行业。
正确的印刷质量控制方法可以确保印刷品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方法,以助您在印刷过程中取得优良的结果。
一、前期准备在开始印刷之前,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必要的步骤:1. 文件检查:在提交给印刷厂之前,务必对文件进行仔细检查。
确保文本和图片的清晰度、正确的颜色模式以及正确的尺寸等。
2. 校对:在输出到印刷机之前,对文件进行仔细的校对工作。
检查文字、图像和排版等各个方面,以确保没有任何错误。
3. 校色:在进行大规模印刷之前,务必进行校色工作。
通过使用专业的校色仪器,可以确保印刷出的颜色准确无误。
二、印刷过程控制印刷过程是一个需要严格控制的环节,以下是几种关键的控制方法:1. 压力控制:在印刷过程中,保持合适的印刷机压力非常重要。
压力太小会导致印刷不均匀,压力太大则可能会造成图像失真。
2. 油墨控制:印刷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油墨的使用和控制。
要确保使用适量的油墨,避免油墨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发生。
3. 纸张控制:选择合适类型和质量的纸张对印刷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要确保纸张的平整度、光滑度和洁净度,以提供最佳的印刷结果。
4. 色彩控制:在印刷过程中,色彩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准确的颜色样本以及专业的色彩管理工具,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
5. 温度和湿度控制:印刷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也是需要控制的因素。
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减少纸张和油墨的不良影响。
三、后期质量检验印刷完成后,进行后期质量检验是确保印刷品达到标准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检验方法:1. 视觉检查:使用肉眼仔细检查印刷品的每个细节,包括文字、图像、色彩和整体外观等。
确保没有任何可见的错误或缺陷。
2. 尺寸和位置检查: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检查印刷品的尺寸和位置是否与要求一致。
确保没有任何偏差或误差。
3. 色彩测试:使用专业的色彩测试工具,检查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和一致性。
如何做好文字校对工作
![如何做好文字校对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bbc6a532998fcc22bdd10db9.png)
如何做好文字校对工作如何做好文字校对工作为保证校对工作的有序进行,减少出版印刷错误,提高校对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明确校对目的校对是保证学报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
校对必须高度负责,认真细致,树立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的作风。
1.根据原稿,核对并清除校样上的差错。
2.改正在政治思想上和科学性上遗留的不准确的提法和词句。
3.清除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
4.清除错别字。
5.解决和消除任何疑点。
二、把握校对标准1.编辑负责校对、印刷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及时送取稿件和校样,做好与印刷厂的业务联系。
2.校对以原稿为准,不得在校样上随意增补、删减,发现原稿错误及编辑处理的疏漏和失误做出标示,由编辑对原稿、校样予以处理。
若作者提出修改时,要尽量坚持不动版面、不动字数的原则,减少改版的麻烦。
3.准确使用校对符号,消灭错字,补齐遗漏,纠正版式错误,严格执行三校加点校制度,保证期刊质量。
4.校对以对校、折校为主,根据实际情况,部分稿件由作者校对一次,校后由编辑对格式、质量复校一次。
5.校对时要注意版面的规范、美观,排版的合理。
校对差错率要保持在万分之二以下。
三、遵循校对的程序,交叉三校制1.一校(作者、责任编辑各校一次):侧重对原稿校对,力求校样与原稿的一致,纠正版式错误,对有疑问处作出标示。
校后通读一遍。
要求作者不能对原稿作大的改动。
2.二校(责任编辑、执行编辑各校一次):校对时要确定一校校出错误已改正,纠正版式错误,并对文稿中的疑问予以处理,填补遗缺,统一体例。
3.三校(执行编辑校一次):校对时要确定二校校出错误已改正,对校样进行综合检查,清理差错,确定版面格式。
4.点校:对三校校出错误予以核对,并对文章、版式作最后通校,确保清样无差错。
5.校对签名。
校对者应在每次校样上签名,并标明校次,以防差错。
6.责任编辑甩开原稿和三校样,对清样进行阅读,寻找差错。
在读样后,进行总体扫描,检查有无错字、漏字、表格与插图是否合乎规范,字体、字号使用是否正确等。
常用编辑校对方法及技巧
![常用编辑校对方法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f5ce50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d.png)
常用编辑校对方法及技巧说明: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由于小编没时间校对,复制粘贴了事,难免存在个别错误,敬请读者发现后留言,以免继续误导读者!一、常用校对方法校对的基本方法,是从各种具体校对方式中概括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方法,适用于各类出版物的校对。
1.对校法对校法是照原稿校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标符与原稿完全相符,达到消灭一切与原稿不符的排录错误的一种校对方法。
对校法的特点是比照原稿,逐字对校样,发现校样与原稿之间的异同,以原稿为依据去异存同,保证原稿的原意正确无误地复制成付印样。
2.本校法本校法是在通读校样中通过本书前后、左右内容互证,发现问题,订正讹误的一种校对方法。
本校法要求校对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辨错能力,否则,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
本校法的特点是一定要依据本书的内在联系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对照,包括以纲目校目录,以目录校正文,文图相对,文表相对,正文与注释对,名词术语、概念前后对等,通过对照,发现问题,订正讹误。
它不仅可以消除对校疏漏,达到提高校对质量的目的,还可以为编辑加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通读校样发现的问题,一是查原稿进行核实,二是通过他校法寻找根据。
在确认差错之后,才予以订正。
3.他校法他校法是利用各种标准和规范的图书与所校的原稿对照,找出不标准、不规范的地方并加以改正的一种校对方法。
在校对古籍类、科技类、著作类图书中用他校法最多。
平时我们利用《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来校正文字也当属他校法。
他校法的特点是通过数本复议来确认差错。
为此要求校对主体对新标准、新规范要有所了解,对权威工具书一定要相当熟悉,这样才能迅速、准确地运用此法释疑解难。
4.理校法定义:即校对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在通读中对原稿是非作出判断的校对方法。
特点:凭借校对者的主观认识来进行是非判断。
方法:一是从分析字词含义入手进行推理判断;二是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推理判断。
报纸印刷图片印前处理技巧
![报纸印刷图片印前处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f0530e8524de518964b7dec.png)
报纸印刷图片印前处理技巧【天意数字快印】一张报纸中,首先映人眼帘的就是图片,图片处理是否得当,于阅读感受和版面的美化有着莫大的关系。
所以在印前将图片处理好,真个印刷工作将会事半功倍。
而一张图片图片的印前处理好坏,又直接影响到印后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实践过程当中,对报纸印刷图片出理经验将在下面分享。
一、审图与扫描首先在在对图片进行扫描前,首先应该审图。
对图片的质量,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即图片的曝光是否存在过度或不足,需不需要去网等,这样,在扫描过程中就可以对图片进行适当处理,因为在扫描过程中处理图片,层次的损失是最少的。
一般图片都用彩色扫描。
如果是灰度图,使用彩色扫描效果会更佳,用彩色转成的灰度图比直接扫的灰度图更有层次,尤其是饱和度在70%以上的颜色上。
在汉化的Lino Color Elite设定面板上有一个“划线”选项,如果是印刷品就需要在这里选择数值,印刷精度越高的图片选择的数字越大。
另外“颜色校准”等6个选项可以选择缺省,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校准”里的“颜色助理”,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针对图片选择不同的方式,或自由确定所选数值,在图片扫描过程中调整数据,会保留更多的层次和细节。
二、处理细节在Photoshop处理图片中,首先要定好图片的黑白场和灰平衡,这两个因素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根据不同的印刷需要,黑白场的确定不尽相同。
但是标准就是黑场不能糊白场不能绝网。
但是为了保证图片印后的视觉效果更好,可以考虑小面积的绝网或糊,但是绝对不能是大面积的。
如果图片失真我们可以通过灰平衡使它的颜色还原,但是中度灰影响的是整个图片的颜色,所以使用时要准确无误。
灰平衡的掌握有以下几点经验,即在20%以下或80%以上,CMY数值基本相当;在中间数值部分,MY数值基本相当,但C值要比MY值多10%~15%。
在实际操作中,灰度图的处理会相对简单一些。
将彩色图像交换成灰度图像有两种方法:直接用“模式”功能进行转换;或是先将彩色图像转换成Lab模式,再删除“a通道”和“b通道”,最后将图像转换成&“灰度”。
印前如何校正网点增大
![印前如何校正网点增大](https://img.taocdn.com/s3/m/4fee736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e.png)
印前如何校正网点增大
牛育华
【期刊名称】《今日印刷》
【年(卷),期】2003(000)009
【摘要】@@ 序言rn在印刷中,一般都以网点为基本单元.由于网点在加网、晒版、印刷至承印物上的过程中,始终处在变化之中.网点的变化主要是增大,边缘部分均匀地向外扩展,造成图像整体偏暗,暗调部分层次丢失,亮调和中间调变暗.假如处理不好,对图像做再多的阶调调整也没用.所以有必要找出网点在整个过程中的增大值,以得
到相应的补偿值,补偿印刷中的网点增大.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牛育华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805
【相关文献】
1.浅谈印前图像色彩的校正 [J], 李可愉
2.影响网点增大的因素及补偿性校正 [J], 刘筱霞
3.浅谈印前关键技术之“记忆色”的校正 [J], 高巧侠;朱凤萍
4.影响网点增大的因素及补偿性校正 [J], 刘筱霞
5.基于印前网点补偿的印版校正方法研究 [J], 高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印前校队技巧
![印前校队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e5f6c26ed630b1c59eeb5c5.png)
印前校对技巧
——河南省瑞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文稿内容的检查
文稿内容的正确与否是产品能否合格的关键,如果出现问题,小则影响产品质量,大则造成浪费,因此,对文稿内容的检查是产品生产中一项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对于一些急件,更是重中之重。
有时,由于赶进度,个别作业人员忽视了这方面的检查,结果造成了某些内容出现了问题,耽误了工期,给工厂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文稿内容主要包括文字、图像、图形等项目。
文字的检查主要检查字体、字号、排版格式等内容。
图像的检查主要检查图像格式、色彩模式、分辨率、尺寸、放置位置等内容。
图形的检查主要检查图形样式、尺寸、放置位置等内容。
二、拼版格式的检查
拼版格式要与装订方法相匹配。
如果产品最后需要装订,那么,在文稿设计排版时,就要考虑到装订的问题。
产品装订是胶订、骑马订、还是锁线?是半开折页,还是四开折页?要求不同,排版方式都不一样,所有这些,都应该准确无误。
三、拼版规格的检查
拼版规格要与印刷设备规格、纸张规格相匹配。
所用的印刷设备规格、纸张规格决定拼版时版面的大小。
有时由于沟通的问题,设计人员没有注意到这一情况,版面尺寸超过了纸张幅面,影响了生产进度。
类似问题,必须在发片或出CTP版前解决。
总之,校对检查是印刷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必须始终如一地贯彻到每一个生产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秀名片设计方案
改图网教你印刷之印前校对技巧
我们知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检查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如果稍微出现了一点问题,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结果,比如说印刷,我们知道,印刷之前有个很重要的步骤,叫印前校对,这一步工作做得好的话,那么印刷结果可能会锦上添花。
既然印前校对这么重要,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有什么技巧呢?今天,改图网来教教大家怎么进行印前校对。
一.文稿内容的检查
文稿内容的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如果出现问题的话,会影响产品质量,同时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急件的话,更加要慎重,有时候,由于赶进度,检查马虎,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给工厂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文稿内容主要包括文字、图像、图形等项目。
文字的检查主要检查字体、字号、排版格式等内容。
图像的检查主要检查图像格式、色彩模式、分辨率、尺寸、放置位置等内容。
图形的检查主要检查图形样式、尺寸、放置位置等内容。
二.注意拼版格式的检查
拼版格式要根据装订方法来设置,要与它相匹配。
如果知道产品需要装订,那么,在文稿设计排版时,就应当事先考虑到装订的问题。
产品装订一般有胶订、骑马订、还是锁线、半开折页、四开折页这些,因为要求不同,所以排版方式也各异。
三.要进行拼版规格的检查
拼版规格要与印刷设备规格、纸张规格相匹配。
所用的印刷设备规格、纸张规格决定拼版时版面的大小。
总之,印前校对的工作并不难,关键是要细心,掌握了改图网给的几个技巧后,相信很快就能操作自如,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