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1章
毛概各章节单选多选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A.八七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A.十三大 B.十四大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十五大5、邓小平理论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执政为民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发展B.全面C.协调D.以人为本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C.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完整版)毛概第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毛概第一章练习题与答案C.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制度14.的核心是(C)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发展是硬道理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15.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A)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全面推进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分开发展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依次进行D.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是辅助二)简答题:1.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__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人民战争的军事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体系。
2.___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__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是硬道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包括、“、科学发展观等内容。
它是___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14.___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的提出。
15.不正确的说法是根本方法是发展教育与科学,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是核心。
16.第一次使用了“___思想活的灵魂”的表述的文件是《党章》。
17.产生的根本条件是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发展的需要。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___思想。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提出的。
20.___理论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1.被认为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章是《反对本本主义》。
22.___认为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3.1930年___的《反对本本主义》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毛概 第1章 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最早被提出的是在毛泽东的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论新阶段》C.《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D.《新民主主义论》2.就全党来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统一共识是在A.延安整风以后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以后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指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B.使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C.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D.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4.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B.解放战争前期C.土地革命战争前期D.党的七大召开前后5.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6.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是A.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目标B.马克思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C.马克思主义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7.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发展才是硬道理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8.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B.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邓小平理论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是在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C.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D.党的十三大上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式提出是在A.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B.1997年中共十五大C.2000年江泽民考察南方时谈话D.2002年中共十六大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A.党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提出的B.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C.当今国际形形势后提出的D.当代中国发展变化和党的自身规律变化后12.“三个代表”创造性地回答了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而奋斗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A.立党为公B.执政为民C.为人民掌好权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4.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是A.发展目的问题B.发展战略问题C.发展模式问题D.发展道路问题15.以人为本的“本”,是指A.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广大党员的根本利益C.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D.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根本利益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据在于A.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B.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D.中国优秀文化的创新逻辑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是A.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B.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C.不断产生马克思主义新成果的历史D.克服各种僵化教条和自由化倾向的过程3.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重要地位及特殊作用有A.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新教材第一章毛概习题与答案

新教材第⼀章⽑概习题与答案第⼀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单项选择题1、⽑泽东思想产⽣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运动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战争2、⽑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B.⼈民战争思想的形成C.⼈民军队建设理论的形成D.新民主主义⾰命理论的完整论述3、下列著作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第⼀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献是()A.《井冈⼭的⽃争》 B.《反对本本主义》C.《中国的红⾊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星星之⽕,可以燎原》4、1978年邓⼩平⽀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标准的⼤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A.“两个凡是”B.“以阶级⽃争为纲”C.苏联模式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共同点在于()A.形成的历史时期相同B.⾯对的历史任务相同C.具体内容相同D.基本精神相同6、邓⼩平理论⾸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发展才是硬道理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要义C.解放⽣产⼒,发展⽣产⼒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7、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和中华民族伟⼤复兴,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A.总路线B.总依据C.总任务D.总布局8、党的⼗⼋⼤报告把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从四位⼀体发展为五位⼀体。
党的⼗⼋⼤报告新加进总布局的是()A.社会建设B.党的建设C.制度建设D.⽣态⽂明建设9、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党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其实质是()A.群众路线的⼯作作风B.正确进⾏党内⽃争的的⽅法C.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D.党的建设的⽬的10、中国特⾊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的紧密结合。
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各有作⽤⼜统⼀于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实践,这是党领导⼈民中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
(完整版)毛概第一章习题及其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2、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开放D民主与法制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D十三大4、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5、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D党的十五大6、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D党的十五大7、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8、第一次科学而准确地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是在()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9、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有()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10、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11、邓小平理论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A八个B九个C十个D十一个12、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A制定跨世纪的宏伟蓝图B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13、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照搬了()A苏联模式B朝鲜模式C波兰模式D匈牙利模式14、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A“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改革开放的决策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5、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邓小平南方谈话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6、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A独立自主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群众路线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1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A政治纲领B组织原则C思想路线D工作作风19、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20. 判断我们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是( A )A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B“两个凡是”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A 1999年B 2000年C 2001年D2002年22、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的是()A七一讲话B八一讲话 C 五四讲话D五一讲话23、(),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毛概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张闻天C、周恩来D、刘少奇2.中国共产党全党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是在()后。
A、红军长征后B、遵义会议后C、延安整治后D、党的七大后3.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是在()。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建国初期4.做出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决议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六中全会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开放D、人权与主权6.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B、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D、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9.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改革开放理论10.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
A、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B、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C、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D、十届四次人大会议《纲要》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实事求是B、武装斗争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E、统一战线3.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意义,它()。
A、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B、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毛概题库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E)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党的十七大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概括为(C)A.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D)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4.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C)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六届七中全会C.中共七大D.延安整风5. 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是 (D)A.坚持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B.坚持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C.坚持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6.毛泽东思想萌芽阶段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A)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理论的提出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C.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7.在中共七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正确评价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是:(A)A.刘少奇B.邓小平C.周恩来D.王稼祥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B)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的经验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9.毛泽东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B)A.遵义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六届七中全会 D.党的七大10.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D)A.遵义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延安整风 D.党的七大11.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并对毛泽东思想予以系统论述的是:(D)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王稼祥12.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的提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C.社会主义本质论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13.关于科学发展观不正确的说法是(D)A.第一要务是发展B.以人为本是核心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根本方法是发展教育与科学14.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根本条件 (B)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B.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发展的需要C.新文化运动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A)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D)提出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四大 D.十七大17.邓小平理论的首要问题是 (C)A.什么是实事求是,如何坚持实事求是B.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如何发展毛泽东思想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18.下面关于“三个代表”说法错误的是 (B)A.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B.是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C.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D.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19.关于邓小平理论不正确的说法是 (D)A.邓小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贡献者。
毛概试题 (含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C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会议是: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A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D3、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D4、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发展才是硬道理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实事求是A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A、以人为本B、全面发展C、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B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B8、下列著作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A、《井冈山的斗争》B、《反对本本主义》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现代政党发展的新趋势B、当代世界的新变化C、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D、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二、多项选择题:(AD)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ABCD)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是因为: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D、它们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ABCD)3、下列各项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的有:A、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B、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C、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三、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单项选择1、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在党的(C )A.井冈山斗争时期B.遵义会议C.六届六中全会D.延安整风时期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A )相结合A.中国具体实际B.中国革命实践C.中国历史传统D.中国优秀文化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A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D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6、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B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C.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D.中国革命的实践7、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C )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背景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C.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D.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8、毛泽东思想所回答的历史课题是( A )A.近代中国能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9、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B )A.近代中国能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回答的历史课题是( C )A.近代中国能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11、科学发展观所要回答的历史课题是( D )A.近代中国能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12、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 D )A.遵义会议B.六届六中全会C.延安整风时期D.十七大13、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C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B.党指挥枪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1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D.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15、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依据是( C )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D.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16、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现实依据是( D )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D.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17、邓小平首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B)A.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B.党的十二届代表大会C.党的十二届七中全会D.党的十三届代表大会18、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 C )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A.科学地判断党的历史方位B.国际局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探索D.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2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C )A.科学地判断党的历史方位B.国际局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探索D.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D )A.科学地判断党的历史方位B.国际局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探索D.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早提出是在( A )A.2000年2月的讲话中B.2000年5月的讲话中C.纪念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D.十六大报告中23、全面阐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在( C )A.2000年2月的讲话中B.2000年5月的讲话中C.纪念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D.十六大报告中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 C )A.坚持执政为民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与时俱进D.坚持为人民服务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 B )A.坚持执政为民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与时俱进D.坚持为人民服务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A )A.坚持执政为民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与时俱进D.坚持为人民服务27、将“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 C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28、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特别强调( D )A.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B.体现解放生产力的要求C.体现发展生产力的要求D.尤其体现发展生产力的要求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是( B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里程碑B.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0、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 )A.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B.我国的基本国情C.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D.我国新世纪阶段性特征31、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是( D )A.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B.我国的基本国情C.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D.我国新世纪阶段性特征32、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是( C )A.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B.我国的基本国情C.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D.我国新世纪阶段性特征33、首次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 B )A.十六大B.十六届三中全会C.十六届五中全会D.十七大3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B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3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3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C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37、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D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38、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 B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C.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D.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39、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是( A )A.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飞跃的理论起点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D.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40、邓小平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 B )A.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B.中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指南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41、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是( A )A.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B.中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指南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42、“三个代表”的现实指导意义是( C )A.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B.中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指南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43、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指导意义是( D )A.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B.中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指南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答案:1.C 2.A 3.A 4.D 5.A 6.B 7.C 8.A 9.B 10.C 11.D 12.D 13.C 14.B 15.C 16.D 17.B 18.C 19.B 20.C 21.D 22.A 23.C 24.C 25.B 26.A 27.C 28.D 29.B 30.A 31.D 32.C 33.B 34.B 35.A 36.C 37.D 38.B 39.A 40.B41.A 42.C 43.D二、多项选择1、所谓中国的具体实际包括()A.中国革命的实践B.中国建设的实践C.中国的自然条件D.中国的历史传统E.中国的优秀文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A.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B.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C.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D.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E.将马克思主义用中国的语言方式来表述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4、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A.都坚持实事求是B.都坚持群众路线C.都坚持独立自主D.都坚持中国特色E.都坚持党的领导7、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包括()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D.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E.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8、以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评价有()A.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B.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C.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D.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E.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9、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哪些与毛泽东思想形成有直接关系()A.井冈山斗争B.党的六大C.遵义会议D.延安整风E.党的七大10、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包括()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D.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E.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11、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相关的有()A.党的十一大B.十一届三种全会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三大E.党的十四大12、邓小平南巡讲话中重要的理论贡献有()A.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社会主义本质论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E.“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13、对邓小平理论的正确评价有()A.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B.第二次历史飞跃的起点C.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E.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包括()A.世情的变化B.国情的变化C.党情的变化D.党的执政地位受到威胁E.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A.智慧之源B.立党之本C.执政之基D.力量之源E.发展之途16、“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前进要求B.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E.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7、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评价有()A.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B.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C.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E.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18、科学发展观是在()的情况下提出的A.立足初级阶段基本国情B.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C.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D.适应新的发展要求E.创造新的发展思路19、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包括()A.第一要义是发展B.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C.核心是以人为本D.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E.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全面B.快速C.协调D.稳定E.可持续2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A.体现了我党的根本宗旨B.体现了发展的根本要求C.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D.要求做到发展依靠人民E.要求做到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22、创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A.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B.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准则C.以自然规律为准则D.以牺牲发展速度为代价E.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2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A.统筹城乡、区域发展B.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C.统筹各种利益关系D.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E.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答案:1.ABDE 2.ABCDE 3.AB 4.BCDE 5.CDE 6.ABC 7.ACE 8.ABCE 9.ACDE 10.BDE 11.BCDE 12.BCE 13.ABCE 14.ABCE 15.BCD 16.BCE 17.ACDE18.ABCD 19.ACDE 20.ACE 21.ABCDE 22.ACE 23.ABCDE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同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