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cbbde01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01.png)
6、“啊”前一音节是zi、ci、si时,变读为[za], “啊”仍写作“啊”。
原来你真不识字啊! 这是第几次啊?
朗诵语料,注意“啊”旳音变
• 原来是他啊(呀)! 是航模啊(呀)!
• 好热啊(呀)!
好大旳雪啊(呀)!
• 是你啊(呀)!
那醉人旳绿啊(呀)!
• 多幸福啊(哇)! 真糟糕啊(哇)!
蛋黄儿 电影儿 小熊儿 赶明儿 帮忙儿 头绳儿 胡同儿
【常用儿化词选】
小孩儿 旦角儿 锅贴儿 藕节儿 老头儿 碎步儿 抓阄儿 玩意儿 爆肚儿 大伙儿
打杂儿 刀把儿 豆芽儿 裤衩儿 板擦儿 找茬儿 干活儿 被窝儿 挨个儿 饱嗝儿
好样儿 起名儿 门牌儿 雪球儿 打滚儿 娘儿俩 模特儿 心窝儿 衣兜儿 没错儿
(四)、语气词“啊”音变
1、“啊”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a、o、e、ê、i、 ü时,a变读为ya,“啊”写作“呀”。
你呀,为何不早说呀! 好大旳雪呀,可我没有合适旳冰鞋呀!
2、“啊”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u(涉及ao、iao) 时,a变读为wa,“啊”写作“哇”。
瓜子皮儿可不能乱吐哇!
好哇,你这家伙可真会取不发 一字不漏 一文不值 一毛不拔 一唱一和
一尘不染 一模一样 一窍不通 一手一足 一丝不苟 一丝不挂 一丝一毫 一五一十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不屈不挠 不折不扣 不卑不亢 不可一世 不三不四 不赞一词 长短不一 不伦不类 不拘一格 不屑一顾 不假思索 不言而喻 不清不白 不谋而合
第六节 音变
要求:了解一般话常见旳音变现象,掌握一般话旳上声和“一”“不”旳变调、 轻声、儿化、语气词“啊”旳音变规律,能按一般话音变规律朗诵和说话。
汉语旳每一种字都有固定旳读法, 人们在说话或诵读时发出旳一连串音节, 因为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 声调旳相互影响会发生变化,这就是语 音旳音变现象。
普通话语流音变概述课件
![普通话语流音变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c331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d.png)
普通话的现状
目前,普通话已经成为中国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国际上广 受欢迎的语言之一。
语流音变的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
语流音变的定义和类型
语流音变是指语音在连续发音时发生的各种变化,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语流音变的原因分析
语流音变的发生是由于发音时的口腔结构和发音方法的差异,以及语音之间的相互影响。此外,语境、方言和语言接 触也是影响语流音变的重要因素。
语流音变的发展趋势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语流音变的现象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由于受到方言和语言接触的影响,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也反映了普通话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普通话语流音变概述课件
目 录
• 普通话语流音变定义 • 普通话语流音变类型 • 普通话语流音变规律 • 普通话语流音变在口语中的应用 • 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发展趋势 • 普通话语流音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01
普通话语流音变定义
什么是语流音变
01
语流音变是指普通话在连续发音 时,由于音素的相互影响而产生 的语音变化现象。
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是提高口语 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多听、多 说、多练习等方式来 培养语感,逐渐提高 对语流音变的敏感度 。
05
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发展趋势
普通话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普通话的起源和发展
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起源于北京方言,经过多年的发展 ,逐渐成为中国广泛使用的语言。
普通话的标准化
语流音变对口语的影响
01
02
03
表达清晰度
语流音变会影响口语表达 的清晰度。一些音变现象 如果处理不当,会使表达 变得模糊不清。
汉字的音变
![汉字的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7a63c3d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7.png)
音变汉字在实际运用中往往要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词语或者句子。
在这种情况下,连在一起的字在声、韵、调等方面互相影响,使一些字的读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叫音变。
汉语普通话里的音变现象主要有三种:轻声、儿化和变调。
一、轻声:当一个音节失去了原来的声调,念得又轻又短,这就叫轻声。
常见的轻声情况有以下几种:(1)名词性词缀“子、头”和表示复数的“们”等。
例如:沙子的子,舌头的头,我们的们(2)用在句末的语气助词“啊、吗、吧、呀、呢、哇”等。
例如:行吧、好吗、谁呀(3)用在句中的结构助词“了、的、得、地、着、过”等。
例如:走了、美丽的花儿、走过、大得很(4)一些口语中的双音节词的后一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地方、口袋、点心、部分(5)双音节动词(第二个字本身是轻声的),重叠后的第二、第四个音节读轻声。
例如:比试比试、比划比划、休息休息(6)人称的第二个重叠字。
例如:妈妈、爸爸、伯伯、爷爷二、儿化:儿化后的词在词义、词性、情感色彩方面都有变化。
(1)区别词义,例如:灯笼(工艺品)——灯笼儿(中药材)(2)区别词性,例如:盖(动词)——盖儿(名词)(3)表示亲切或者喜爱的感情,例如:小球儿、花儿、小猫儿(4)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例如:雪花儿、米粒儿、药片儿三、变调(1)“一”的变调单独使用或者在词尾句末或者表示序数时,读第一声。
例如:一、二后面跟着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的字时要读第四声。
例如:一群后面跟着第四声的字时,读第二声。
例如:一样夹在词语中间要读轻声。
例如:读一读(2)“不”的变调单独使用或者在词语末尾时,读第四声。
后面跟着第一声、第二声和第三声的字时,读第四声。
例如:不能后面跟着第四声的字,读第二声。
例如:不对夹在词语中间时,读轻声。
例如:行不行(与“一”的变调类似)。
《普通话的音变》课件
![《普通话的音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a8075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b.png)
《普通话的音变》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SUMMARY来自 目录CONTENTS
• 普通话的音变概述 • 普通话的连读变调 • 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 • 普通话的语调和语气 •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举例和分析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语调的类型和特点
总结词
普通话的语调可以分为升调、降调、平调和曲调等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特 点。
详细描述
升调通常表示疑问、惊讶或强调等语气,音调逐渐升高;降调通常表示肯定、感 叹或陈述等语气,音调逐渐降低;平调通常表示平淡、冷漠或陈述等语气,音调 保持平稳;曲调则表示说话人情感的变化,音调有较大的起伏。
轻声作用
增强语言的节奏感、音乐美感, 使语言更加丰富多样,有助于表 达不同的情感和语气。
轻声的规律
规律一
轻声多出现在词语或句子的末 尾,如“哥哥”、“看看”、
“慢慢地走”。
规律二
轻声出现在一些虚词和助词中 ,如“的”、“着”、“了” 、“过”、“吗”、“吧”。
规律三
轻声出现在一些重叠词中,如 “说说”、“看看”、“听听 ”。
儿化的规律和发音要领
规律一
儿化多出现在词语或句子的末尾,如“花儿”、“鸟儿”、“鱼儿” 。
规律二
儿化出现在一些名词和量词中,如“一块儿糖”、“两朵儿花”、“ 三把儿壶”。
规律三
儿化出现在一些形容词和副词中,如“好好儿的”、“快快儿的”。
发音要领
在儿化的音节中,声母不变,韵母带上卷舌色彩,语调上扬,声音轻 柔。卷舌时要注意舌位和舌尖的位置,不要发得太重或太轻。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https://img.taocdn.com/s3/m/5491407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9.png)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汉语拼音是一种将汉字音节用拉丁字母表示的拼写方法,方便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们能够准确地发音和标注。
然而,汉语拼音中存在着音变和变调的现象,这对于学习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探讨汉语拼音的音变和变调,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音变1. 韵尾音变韵尾音变是汉语拼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之一。
在普通话中,韵尾音/s/和/n/在发音时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字母“s”在发音时会变成“sh”,而字母“n”在发音时会变成“ng”。
这种变化通常是由于前后音素的影响。
2. 声母音变除了韵尾音变外,声母音变也是汉语拼音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例如,字母“zh”在发音时可能会变成“j”,字母“ch”在发音时可能会变成“q”。
这种变化是由于发音时舌位的不同造成的。
二、变调在汉语拼音中,还存在着音调的变化。
汉字的拼音中共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但是,在实际发音中,有时会出现变调的情况。
1. 语气变调在汉语拼音中,当某个字在特定语境下表达不同的语气时,声调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字母"ma"在第一声和第二声时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而在句子中的语气变化时,可能会将本来应该是第一声的发音变成第二声。
2. 语调变调此外,句子的语调也可能会导致汉语拼音中的变调现象。
在汉语中,整个句子的语调起伏和语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会影响到拼音的发音。
例如,当句子中存在强调词或感叹词时,可能会导致字母的声调发生变化。
三、解决方法对于学习汉语拼音时遇到的音变和变调问题,学习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解决:1. 注重模仿学习者可以多听多模仿标准的汉语发音,尤其是与音变和变调有关的发音。
通过模仿,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
2. 多练习多进行汉语口语的练习,特别是针对音变和变调的音素。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准确的发音方式。
3. 借助教材和工具使用一些专门针对汉语拼音音变和变调问题的教材和学习工具。
普通话语流音变的类型
![普通话语流音变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418f94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a.png)
普通话语流音变的类型
1. 变调呀,就像音乐中的转调一样神奇!比如“一”字,在“一天”里读一声,在“一个”里读二声,是不是很有意思?
2. 轻声呢,那可真是轻声细语般的存在呀!像“妈妈”,第二个“妈”字就读轻声,多温柔呀!
3. 儿化音啊,这可是让话语变得俏皮可爱的法宝哟!“花儿”读出来是不是感觉特别生动?
4. 同化现象,就好像两个好朋友相互影响一样呢!像“面包”读快了就有点像“面袍”。
5. 异化也很有趣呀,本来熟悉的发音突然就变了呢!比如“选举”,读着读着就容易变成“旋举”。
6. 弱化可不能小瞧,它能让一些音变得不那么明显啦!像“我的”,“的”字发音就很轻。
7. 脱落现象,就像掉了点什么似的!“俩”就是“两个”脱落而来的呀。
8. 增音也有哦,会突然多出来一个音呢!“啊,下雪啦”中的“啦”就是增出来的呀。
9. 韵母的变化,就像是给韵母化了个妆一样呢!“干什么”有时会说成“干哈么”。
10. 声母的变化也值得注意呀,会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哟!“谁”有时候会说成“shéi”呢。
什么是音变
![什么是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d0f08c7fdaef5ef7ba0d3cea.png)
第六节音变一、什么是音变说话时一连串的语流中常常会产生音节之间的读音变化,这种变化有音素的变化,也有声调的变化。
这种语音的变化叫做“喜变”。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一、不”的变读、形容词重叠后的变读、儿化韵、语气词“啊”的变读等。
(一)轻声1.什么是轻声在说话时有些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比较模糊的调子,这种读音变化叫做轻声。
凡读轻声的字大都有它原来的声调,如“骨头”的“头”,本调是阳平,读轻声以后不再保持原来的声调。
普通话语音四种声调的音节都可以因轻声而改变它们的调型。
如:地方difāng(中央下属地方)方fāng 是阴平调地方difang(处所)方fang 读轻声船头chuntóu(船的前部)头tóu 是阳平调石头shitou 头tou 读轻声莲子liánzǐ(莲的种子)子zǐ是上声桌子zhuozi 子zi 读轻声上山shàngshān(“上”作动词)上shàng是去声山上shānshang 上shang读轻声上面的例子说明普通话的四声都可以变读轻声,轻声不是四声以外的第五种调类。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凡轻声音节一律不标调号。
一个音节读轻声以后失去了原有的调值,主要是发音时音强与音长的不同,使这个音节的调型变成又轻又短,但轻声音节的发音与音高也有关系,同是一个轻声音节,它在四种不同声调后面音高是有区别的,如:zhuózi dízi yǐzi dèngzi桌子笛子椅子凳子同一个“子”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后面读轻声,它们的音高略有不同。
实验证明,上声后面的“子”调值比其他三声略高,去声后的“子”调值最低,阴平、阳平后的“子”调值为中度。
这说明轻声不像其他四声有固定的调值,它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调类。
一个音节读轻声以后,韵母的音色可以改变(央化或脱落),声母常常浊化。
如:桌子[ts ] →[dz ] 哥哥[k ]、[g ]豆腐.[fu] →[f ] 我的.[ti] →[d ]2.轻声音节的规律在普通话语音里哪些音节必须读轻声有一定的规律,它们和词汇、语法都有密切的关系:(1)名词的后缀“子、儿、头、巴”以及“么”读轻声,如:桌子画儿木头尾巴什么(2)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们”读轻声,如:你的轻轻地好得很站着去了来过他们(3)语气词“啊、吗、呢、吧”等读轻声,如:是啊走吗做什么呢去吧(4)重叠形式的动词、名词后一个音节读轻声,如:看看试试宝宝星星(5)动词后边表示趋向的“来、去”读轻声,如:进来出去上来下去(6)表示方位的语素读轻声,如:床上地下家里门外(7)量词“个”读轻声,如:一个人两个问题、好几个机会(8)有些双音节单纯词和其他双音节口语常用词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如:萝卜葡萄玻璃东西明白先生大夫告诉窗户商量3.轻声的作用(1)区别词性(兼及意义)人家rénjiā(n,住户)人家rénji(prep,指别人)花费huàfèi(v)花费huàfei(n)摆设bǎishè(v)摆设bǎishe(n)火烧v—火烧n 练习v—练习n(2)区别意义(兼及词性)大意dàyì(主要的意思)大意dàyi (疏忽)地道dìdào(地下坑道)地道dìdao (真正的)反正v—反正ad 对头n—对头a造化n—造化a 大意n—大意a(3)区别短语和词(兼及意义)东西dōngxī(东方和西方)东西dōngxi(物品)兄弟xiōngdì(哥哥和弟弟)兄弟xiōngdi(弟弟)买卖—买卖好歹—好歹利害—利害开关—开关(二)上声和去声的变调除轻声这一种特殊的变调以外,普通话里最常见的变调现象还有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一、七、八、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的变调。
《普通话语流音变》课件
![《普通话语流音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9238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f.png)
在语流中,“一、不”遇到非去声字时,会变为半去声(41),例如“一定”中 的“一”字读音为半去声(41)。
“七、八”的变调
总结词
“七、八”在非阴平字之前,会发生 变调,通常变为半去声(41)。
详细描述
在语流中,“七、八”遇到非阴平字 时,会变为半去声(41),例如“七 岁”中的“七”字读音为半去声(41 )。
多听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材 料,并进行模仿练习,有 助于提高对语流音变的敏 感度和掌握度。
04
CATALOGUE
普通话语流音变的训练方法
听辨训练
总结词
通过听觉训练提高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敏感度。
详细描述
通过听录音、音频等资料,训练学生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分辨和掌握普 通话的发音特点。
语言学习技巧
在学习语言时,掌握语流音变技巧可以帮助学习者更 好地理解和使用目标语言。通过模仿当地人的发音和 语调,学习者可以更快地融入目标语言环境,提高语 言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这种技巧对于语言学习者和语 言教师都具有重要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模仿训练
总结词
通过模仿标准普通话发音,纠正自身发音问题。
详细描述
学生通过模仿标准普通话的发音,不断练习,逐渐纠正自身的发音问题,提高发音的准 确性和流畅性。
发音训练
总结词
针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各个特点进行专 项训练。
VS
详细描述
针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各个特点,如连读 变调、轻声、儿化等,进行专项训练,让 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这些音变规律。
专业训练
播音员和主持人需要通过专业的训练来掌握语流音变技 巧。这种训练通常包括听录音、模仿练习、实践练习等 环节,以提高对语音细微变化的敏感度和掌握度。
普通话的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b1a62a13cc7931b765ce15e4.png)
" 普通话的音变包括: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变调变调是指在语流中,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使某个音节本来的声调发生变化。
" 变调:包括:上声的变调、“一”的变调、“不”的变调。
(1)上声变调上声在四个声调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原调的几率很小只有在读单音节字或处在词语末尾或句末时才有可能读原调。
上声有两种变调:A.上+非上:变半上---211练习:上阴:百般火车警钟上阳:祖国旅行导游上去:讨论土地感谢上轻:斧子马虎伙计B.上上相连:变成阳平调---35变调实例:鱼水--雨水埋马--买马涂改--土改白米--百米练习:懒散手指母语小组旅馆广场首长海岛C.三上相连: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音节变阳平。
展览馆选举法洗脸水打靶场管理组手写体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开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读半上[211],中间音节变阳平[35]。
党小组冷处理小两口纸老虎小拇指老保守讨论:“小组长”是何种格式?如何读?" 若一个句子都是上声音节,应怎么读?例如:1.请你把美好理想给领导讲讲。
2.请你给我打点洗脸水。
3.请你给我买几把小雨伞。
4.我很了解你。
5.展览馆里有好几百种展览品。
(2)“一”的变调“一”单念或作序数词时读原调(阴平调)此外还有两种变调:A.在去声音节前变阳平调---35 一个、一定、一律B.在非去声音节前变去声---51 一边、一群、一起①“一”字不变调的:一年级、高一1班、1月1日、2001年、同一律、说一不二、从一而终、一是一二是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在一个词的词尾时,读音不变,仍读原调,如上面说到的“专一、同一、统一、整齐划一”。
即便在这个词的后面出现了其他声调的字,“一”的读音也不变,如“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一”并不因后面出现了“思”就变读为去声,也不因后面出现了“认”就变读为阳平,这是因为“一”是“统一”的词尾,与后面字的关系是松散的。
第六章 普通话的音变
![第六章 普通话的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3ca4bd1c05087632311212e0.png)
第三节 儿化
03
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
了的韵母就叫作“儿化韵”。
一、儿化的特点
二、儿化韵的发音
第四节 “啊”的音变
04
第五节 音变练习
05
一、上声变调训练
二、“一”“不”变调训练
三、轻声训练
四、儿化训练
五、“啊”的音变训练
பைடு நூலகம்
4.三个上声音节相连,需要根据词语的内部结构来变调。
二、去声的变调
三、“一”、“不”的变调
1.普通话中,“一”的单字调是阴平55,“不”的单字调是去声51, 在单念或处在词句末尾的时候,声调不变。
2.“一”、“不”在去声音节前,一律变为阳平,调值为35。
3.“一”、“不”在非去声音节前,都读去声,调值为51。
第六章 普通话的音变
第一节 变调
01
变调是声调在语流中产生的音变现象。当普通话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一些音
节的调值会受到后面音节声调的影响,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作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1.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前,即在非上声音节前,调值由214变为21,我 们称作“半上”。
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35,也就是阳平。 3.上声在轻声音节前,有两种变调情况。
2.在上声音节的后面,读短促的半高平调,调值为44。
二、变读轻声的规律
1.结构助词“的、地、得”和动态助词“着、了、过” 。 2.语气词“吗、呢、吧、啊、的”等。 3.后缀“子、头”和表示复数的“们”。
4.名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的后一个音节。 5.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 6.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 7.还有一些在口语中习惯读轻声的双音节词。
普通话中的音变
![普通话中的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4f686cb5102de2bd960588b3.png)
普通话中的音变一、变调:1、上声的变调(参见普通话声调)二、轻声:1、什么是轻声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 ōngdì( [名]哥哥和弟弟)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能干n énggà([形]有才能,会办事)能干n éngg a ([形]心灵手巧;精明)言语y ányǔ([名]指所说的话)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运气y ùnqì(词组。
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运气y ùqi ([名]幸运)3、轻声的规律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是吗他呢看啊走吧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看过忙着来了我的勇敢地喝得(好)朋友们③、名词的后缀“子、头”:桌子椅子木头石头④、方位词: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⑥、表示趋向的动词: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三、儿化1、儿化和儿化韵: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
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
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
儿化后的韵母称儿化韵。
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
用汉语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
2、儿化的作用: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普通话的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405cbf4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1.png)
普通话的音变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
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一、轻声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
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音节失去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是音节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轻声音节总是出现在其它音节后面,或是夹在词语中间,一般不出现在一个词或句子的头。
所有的轻声音节都要失去它原来的调值,但是轻声音节在音的高低上有会受前面音节调值的影响而产生差异。
一般情况下,前面的音节是上声,后面的轻声就稍高,例如:走着 zŏuzhe 紫的 zĭde;前面的音节是阴平、阳平或去声,后面的轻声就低。
轻声使普通话语音变得更加丰富,有些轻声还具有区别词义或区分词性的作用。
例如:东西dōngxi (物体) dōngxī(方向)厉害lìhài (名词) lìhai (形容词)普通话语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常读轻声:(一) 结构助词的、地、得。
例如:我们的愉快地写得好(二) 时态助词着、了、过。
例如:笑着哭了学过(三) 语气助词吗、吧、啦、呀、嘛、哇、啊等。
例如:好吗去吧行啦好啊(四) 名词或代词的后缀子、头、们等。
例如:桌子石头他们(五) 名词或代词的方位词上、下、里、边、面等。
例如:墙上地下家里左边(六) 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趋向动词来、去、起来、下去等。
例如:进来出去站起来请进来(七) 某些量词个、些、封等。
例如:一个有些写封信(八) 叠音词的第二个音节和重叠动词的第二、第四个音节。
例如:爸爸看看讨论讨论研究研究(九) 作宾语的人称代词你、我、他。
例如:请你叫我找他(十) 口语中有一批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葡萄璃训练材料(一)抽屉胳膊客气功夫脑袋脾气包袱窗户阔气耳朵亲戚溜达便宜喇叭亮堂俏皮惦记桌子故事合同妈妈拳头什么他们尾巴衣服月亮外甥新鲜热闹星星扑克二、变调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些音节地调值会发生变化,就是变调。
普通话--语流音变
![普通话--语流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a17045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1.png)
语流音变在语流(句子)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因素的影响,一些音节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普通话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是轻声、儿化、变调(上声变调、去声变调和“一”、“不”、“啊”的变调)。
一、轻声在句子里失去了原有的声调念成较轻、较短的调子,叫做轻声。
如“妈妈” “能耐”、“你们”等。
但是,重叠名词绝不能读轻声,如:家家户户。
普通话中的轻声往往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如: 东西(X I )――方位词,东边和西边的意思。
东西(xi )——名词,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还特指老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
普通话水平测试必读轻声词语表巴掌把子(上声)把子(去声)爸爸白净班子板子 帮手 梆子 膀子 棒槌 棒子 包袱 包涵 包子豹子 杯子 被子 本事 本子 鼻子 比方 鞭子 扁担鞭子 别扭 饼子 拨弄 脖子 簸箕 补丁 步子 部分 财主 裁缝 苍蝇 差事 柴火 肠子 厂子 场子 畜生 车子 称呼 池子 尺子 虫子 绸子 除了 锄头 凑合 窗户 窗子 锤子 刺猬 凑合 奁拉 答应 打扮 打点打发 打量 打算 打听 多么 大方 大爷 大夫 袋子 带子 耽搁 耽误 单子 胆子 担子 刀子 道士稻子灯笼 凳子 提防 笛子 底子 地道 地方 弟弟 弟兄点心调子钉子东家东西动静动弹豆腐豆子嘟囔肚子肚子上声)段子蛾子儿子耳朵屋子贩子房子废物份子风筝疯子福气斧子袖子盖子甘蔗杆子杆子(上声)干事杠子高粱果子—i_・rr4膏约稿子告诉疙瘩哥哥胳膊鸽子格子个子根子跟头工夫弓子公公功夫钩子姑姑姑娘谷子骨头故事寡妇褂子怪物关系官司罐头罐子规矩闺女鬼子柜子棍子锅子果子靴子蛤蟆孩子含糊汉字行当合同和尚核桃伙计盒子红火猴子后头厚道狐狸胡琴糊涂护士皇上幌子活泼火候胡萝卜'学生学问可小伙子机灵脊梁记号记性夹子家伙架势架子卷子嫁妆尖子茧子剪子见识毯子讲究交情饺子叫唤轿子结实街坊姐夫姐姐戒指精子精神精神舅舅镜子橘子句子咳嗽客气空子口袋口子扣子窟窿裤子阔气快活筷子筐子困难喇叭喇嘛篮子懒得浪头老婆老实老爷骡子老子姥姥累赘篱笆里头力气厉害利落利索例子栗子痢疾连累帘子凉快粮食料子林子领子翎子溜达聋子笼子炉子路子轮子萝卜妈妈麻烦麻利麻子马虎码头买卖麦子木头馒头忙活冒失眉毛媒人妹妹门道眯缝迷糊面子苗条苗头名堂明白蘑菇模糊木匠木头哪么 奶奶 难为 脑袋 脑子 能耐 你们 念叨 痢疾 念头 娘家 银子 奴才 女婿 暖和 痢疾 拍子牌子盘算 盘子 胖子 犯子 盆子 朋友 铺盖 棚子 脾气皮子 痞子 屁股 片子 便宜 骗子 漂亮 瓶子 婆家欺负 旗子 前头 钳子 茄子 亲戚 勤快 清楚 裙子亲家 曲子 圈子 拳头 热闹 人家 人们 认识 日子塞子 嗓子 嫂子 扫帚 沙子 傻子 扇子 商量 孙子晌午 上司 上头 烧饼 勺子 少爷 哨子 舌头 身子 什么 婶子 生意 牲口 绳子 师父 师傅 虱子狮子石匠 石榴 石头 时候 实在 使唤 世故 似的 事情柿子 收成 收拾 首饰 叔叔 梳子 舒服 舒坦 疏忽他们 它们 她们 台子 太太 摊子 坛子 毯子 唾沫桃子 特务 梯子 蹄子 挑剔 挑子 条子 跳蚤 铁匠亭子 头发 头子 兔子 妥当 位置 位子 稳当 我们挖苦 娃娃 袜子 晚上 尾巴 委屈 为了 蚊子 屋子稀罕 席子 媳妇 喜欢 瞎子 匣子 下巴 吓唬 谢谢先生 乡下 箱子 相声 消息 小气 小子 笑话 谢谢心思 星星 猩猩 行李 性子 兄弟 休息 秀才 秀气丫头 鸭子 衙门 哑巴 胭脂 烟筒 眼镜 栽子 八、、叶子秧歌 养活 样子 吆喝 妖精 钥匙 椰子 爷爷 椰子衣服 衣裳 椅子 意思 银子 影子 应酬 柚子 冤枉院子 月饼 月亮 云彩 运气 一辈子在乎咋们 早上 怎么 扎实 眨巴 栅栏 宅子 折腾 寨子 张罗丈夫帐篷丈人帐子招呼招牌珠子这个这么枕头镇子芝麻知识侄子种子状元支架(上声或阴平指头(上声或阳平)主意(上声或阳平)竹子主子柱子瓜子转悠庄稼庄子装饰琢磨锥子桌子字号自在粽子祖宗嘴巴作坊二、儿化韵儿化韵起着修饰语言色彩的作用。
第六章普通话音变
![第六章普通话音变](https://img.taocdn.com/s3/m/f2501ed87f1922791688e848.png)
三个上声连读—— 三个上声连读 三个上声音节是一个词, 三个上声音节是一个词,前两个上声变调读成阳 平, 如:展览馆 表演者 当三音节词的第三个音节是轻声时, 当三音节词的第三个音节是轻声时,只有第一个 音节变为阳平, 音节变为阳平, 如:小伙子 如果连读的三个音节中第一个音节是词, 如果连读的三个音节中第一个音节是词,不变为 阳平,读成半上,第二个音节变为阳平, 阳平,读成半上,第二个音节变为阳平, 如:我很好 买手表 很勇敢
四、轻声的作用
1、区别意义 莲子——帘子 莲子 帘子 舌头——蛇头 舌头 蛇头 东西 2、区别意义的同时区别词性 大意(疏忽,形容词/主要意思,名词) 大意(疏忽,形容词/主要意思,名词) 对头(冤家,名词/正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容词) 对头(冤家,名词/正确,形容词) 地道 厉害
第四节 儿化
一、什么是儿化
发音时舌尖向上颚翘起造成的带有卷舌色彩 的元音是“卷舌元音”。普通话里,一些音节的 的元音是“卷舌元音” 普通话里, 韵母和卷舌元音结合变成卷舌韵母, 韵母和卷舌元音结合变成卷舌韵母,这种现象就 是儿化。 是儿化。 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方案》 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方案》都规定儿化的 标法是在韵母后加一个字母r 标法是在韵母后加一个字母r。
四个或四个以上上声连读—— 四个或四个以上上声连读
最简单的方法是除最后一个音节外都读成阳平; 最简单的方法是除最后一个音节外都读成阳平; 较长的语流需要根据语音停顿、语义重点、语法结 较长的语流需要根据语音停顿、语义重点、 构以及语调的变化调整变读。 构以及语调的变化调整变读。 [35][35][35][214]或 岂有此理 [35][35][35][214]或 [35][21][35][214] 我 ' 很想 ' 写小说 [21][35][35][35][21][55]或 [21][35][35][35][21][55]或 [21][35][21][35][21][55] 我买 ' 五把 ' 小 ' 雨伞 [35][35][35][35][35][35][214]或 [35][35][35][35][35][35][214]或 [35][21][35][21][21][35][214]
现代汉语变调规则
![现代汉语变调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ba1dd4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b.png)
现代汉语变调规则
一、上声变调
上声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唯一的降升调,调值为214。
当上声字单独念时,是降升调214。
但当两个上声字连在一起时,第一个字会变成阳平调35,即变调为35214。
例如:“好米”(214-214)变调为“好美”(35-214)。
二、轻声变调
轻声是一种失去原有声调,读得既轻又短的调子。
例如:“哥哥”(g ēgē)变调为“哥哥”(gēgēgē)。
三、儿化变调
儿化是普通话中的一个音变现象,常在词语末尾加上“儿”,如“小鱼儿”、“小狗儿”等。
儿化的声调是依附于词尾“儿”上的,所以读的时候,“儿”不读为独立的音节,而使前面一个字的韵调扬起后鼻音韵尾,形成一个新的音节和调值。
例如:“小鱼儿”(21-55-214)变调为“小鱼儿”(21-35-214)。
四、“一”、“不”变调
“一”字在词尾时读中降调214,例如:“一同去”(21-21-4);在去声前读阳平35,例如:“一天”(35-21)。
“不”字在去声前读阳平35,例如:“不是”(35-21);在非去声前读中降调214,例如:“不要”(21-214)。
五、“啊”的变调
“啊”字在句末时,由于语气和音节的不同,读音会发生改变。
一般
有五种读法:
1. 啊(a),用在句末表示赞叹或肯定,例如:“太好了啊!”
2. 啊(á),表示疑问或反问,例如:“你真的要去吗?”
3. 啊(ǎ),表示惊讶或不理解,例如:“你怎么会想到这个啊?”
4. 啊(à),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和强调,例如:“就是这样啊!”
5. 啊(ā),用在句末表示应答或同意,例如:“好的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的音变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
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一、轻声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
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音节失去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是音节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轻声音节总是出现在其它音节后面,或是夹在词语中间,一般不出现在一个词或句子的头。
所有的轻声音节都要失去它原来的调值,但是轻声音节在音的高低上有会受前面音节调值的影响而产生差异。
一般情况下,前面的音节是上声,后面的轻声就稍高,例如:走着z?uzhe 紫的z?de;前面的音节是阴平、阳平或去声,后面的轻声就低。
轻声使普通话语音变得更加丰富,有些轻声还具有区别词义或区分词性的作用。
例如:东西dōngxi (物体)dōngxī(方向)厉害lìhài (名词)lìhai (形容词)普通话语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常读轻声:(一)结构助词的、地、得。
例如:我们的愉快地写得好(二)时态助词着、了、过。
例如:笑着哭了学过(三)语气助词吗、吧、啦、呀、嘛、哇、啊等。
例如:好吗去吧行啦好啊(四)名词或代词的后缀子、头、们等。
例如:桌子石头他们(五)名词或代词的方位词上、下、里、边、面等。
例如:墙上地下家里左边(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趋向动词来、去、起来、下去等。
例如:进来出去站起来请进来(七)某些量词个、些、封等。
例如:一个有些写封信(八)叠音词的第二个音节和重叠动词的第二、第四个音节。
例如:爸爸看看讨论讨论研究研究(九)作宾语的人称代词你、我、他。
例如:请你叫我找他(十)口语中有一批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葡萄玻璃训练材料(一)抽屉胳膊客气功夫脑袋脾气包袱窗户阔气耳朵亲戚溜达便宜喇叭亮堂俏皮惦记桌子故事合同妈妈拳头什么他们尾巴衣服月亮外甥新鲜热闹星星扑克二、变调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些音节地调值会发生变化,就是变调。
普通话主要有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和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1.两个上声相连前面一个上声字变成阳平。
例如:很好理想2.三个上声字相连前面两个上声字变成阳平。
例如:演讲稿展览馆3.三个以上的上声字相连按词或语气划分为两个或三个字一节,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变调,例如:我很|了解你。
请你|给我|找好手|整理好。
4.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变为半上(调值由214变为21)。
例如:北方火车满足朗读宝贵宇宙5.上声在轻声音节前变成半上或近似阳平。
(1)上声与本调是阴平、阳平、去声的轻声字相连,变为半上。
例如:比方讲究枕头老实口气脑袋(2)上声与本调是上声的轻声字相连,变为近似阳平。
例如:打手小姐(3)上声重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变为“半上+轻声”。
例如:姥姥姐姐训练材料(二)晃眼口水拇指理解鼓掌广场勇敢彩礼水桶本领老领导洗脸水好产品手写体岂有此理永远友好辅导小姐海军祖宗演出许多早操脸盆党员伟人羽毛企鹅法律果树解放美术宝贵小姐打手宝宝奶奶铲子(二)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重叠式形容词的三种形式,即AA式、ABB式和AABB式。
1.AA式一般不变调。
例如:快快地、长长的。
只有带儿化韵尾时第二个叠字变成阴平。
例如:慢慢儿地暖暖儿的2.ABB式后面的两个叠字都变成阴平。
例如:热腾腾甜蜜蜜关于ABB式重叠形容词的音变规律,语言学界争议颇多。
大多辞书、教材等都这样描述:“ABB式重叠形容词,一般BB读阴平。
”那究竟这个“一般”该如何把握呢?什么情况下要“特殊”呢?语言学家徐世荣先生在谈到ABB式重叠形容词的读法时说:“除叠字本身为阴平调即不再变外,其余各调的都可把后面两个字变为阴平调……如果念得缓慢些,念清楚它的原调,显得读字清楚,不变也可以。
”(《普通话语音知识》)北京出版社编写出版的《普通话语音常识》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这种两可的说法似乎也让人们难以把握。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的魏丹老师著文说,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叠字形容词没有必要读变调,而人教社编写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叠字形容词一般都按《现代汉语词典》的注意读作变调,但也有与《现代汉语词典》处理不一致的地方。
作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蓝本——《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与《现代汉语词典》的标注也有一些出入。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ABB式叠字形容词的读音呢?我认为,我们可以根据最具权威的辞书——《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音来规范读音,以避免在学习,使用ABB式叠字形容词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下面,我把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ABB式叠字形容词收集如下。
另:“白茫茫、孤零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标注为:BB读阴平。
3.AABB式第二个字变轻声,第三、四字变阴平。
例如:漂漂亮亮明明白白上述几种重叠式形容词,如果念得缓慢而又清楚,不变调也可以。
至于一部分书面语言中的重叠式形容词,则不能变调。
(三)“一”的四种声调1.单念,在词句末尾,表示序数、基数或后面跟着别的数词时,读本调阴平。
例如:一始终如一第一一九九五年2 . 在去声字前读阳平。
例如:一定一切3.在非去声字(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
例如:一心一年一起4.夹在重叠的词中间读轻声。
例如:看一看尝一尝训练材料(三)一天一群一笔一样一切一斤一家一组想一想听一听试一试一来二去一了百了一落千丈一脉相承一毛不拔一劳永逸(四)“不”的三种声调1.单念,在词句末尾或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读本调去声。
例如:不我决不不说不谈不写2.在去声前读阳平。
例如:不错不看3.夹在词语之间读轻声。
例如:信不信差不多训练材料(四)不去不想不看不行不惜不来不要不忍说不定来不及买不起不卑不亢不义之财不三不四不拘一格不伦不类不即不离(五)“七、八”的变调七、八在去声前可以35或者55三、儿化儿化在普通话里,卷舌元音er自成音节时,只有“儿、耳、而、饵、尔、二”等几个字。
普通话的er可以同其他韵母结合起来(写成r),构成卷舌韵母(儿化韵),这种现象就是儿化。
普通话的韵母除er ê之外,都可以儿化。
儿化韵里的er不能念成er,只在前面韵母的元音上附加一个卷舌动作,是那个韵母带上卷舌的声音。
例如:歌儿gēr 花儿huār(一) 儿化的作用1.区别词义。
例如:头tóu(脑袋)头儿tóur(领头的人)后门hòumén (后面的门)后门儿hòuménr(非正当途径)2.确定词性。
例如:画huā(动词)画儿hāur(名词)破烂pòlàn(形容词) 破烂儿pòlànr(名词)3. 表示细小、轻微的意思。
例如:小脸儿门缝儿树枝儿慢慢儿走说说贴心话儿4.表示温婉的语感。
例如:山歌儿好玩儿女孩儿(二)“儿化韵”的发音变化规律儿化韵的发音根据韵母卷舌的难易程度发生变化(详见《儿化韵发音变化规律表》)。
卷舌顺利则不变,卷舌不便利甚至不能卷舌的,就要有相应的变化。
但是儿化韵的拼写,只需在音节末尾加一个r,不必表示出韵母实际读音的变化。
训练材料(五)奔头儿bèntour 冰棍儿bīnggùnr 大伙儿dàhuǒr刀把儿dāobàr 电影儿diànyǐngr 调号儿diàohàor调门儿diàoménr 粉末儿f?nmòr 兔儿tùr味儿wèir《儿化韵发音变化规律表》原韵或尾音儿化实际读音韵母或尾音是不变,加r 号码儿(hàomǎr)a、o、e、u 花儿(huār)粉末儿(fěnmòr)书桌儿(shūzhuōr)草帽儿(cǎomàor)麦苗儿(màimiáor)唱歌儿(chànggēr)眼珠儿(yǎnzhūr)小猴儿(xiǎohóur)打球儿(dǎqiúr)尾音是I、n 丢i或n,加r 盖儿(gàr)一块儿(yíkuàr)刀背儿(dāobèr)味儿(wèr)心眼儿(xīnyǎr)弯儿(wār)花园儿(huāyuár)窍门儿(qiàomér)尾音是ng(ing除外) 丢ng,加r,电影儿(diànyīr)元音鼻化帮忙儿(bāngmār)韵母是i、u 不变,加er 玩艺儿(wányìer)毛驴儿(máolǘer)韵母是-i 丢-i,加er 词儿(cér)事儿(shèr)韵母是ui、in、丢i或n,加er 麦穗儿(màisuèr)un、ün 干劲儿(gànjièr)飞轮儿(fēiluér)花裙儿(huāquér)韵母是ing 丢掉韵尾加鼻打鸣儿(d?mi?r)化的[?r] 花瓶儿(huāpí?r)注:字母上的“~”表示鼻化四、语气词“啊”的变化“啊”用在语句末尾时,由于受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常发生不同的音变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前面的音素是a o e ê I ü时,读ya,可写作“呀”。
例如1. 她怎么不回家呀?2. 怎么给我这么多呀?3. 多漂亮的天鹅呀?4. 那是谁的鞋呀?5. 桂林的山真奇呀!6. 会不会下雨呀!(二)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 iao)时,读wa,可写作“哇”。
例如:1.她会不会跳舞哇?2.这个小朋友真好哇!3.花篮做得多精巧哇!(三)前面的音素是n时,读na,可写作“哪”。
例如:1.投的真准哪!2.你是哪里人哪?(四)前面的音素是ng时,读nga。
例如:1.河水真清啊!2.大家唱歌啊!(五)前面的音素是-i(后)、r(er或儿化韵)时,读ra。
例如:1.她真是一位好老师啊!2.歌声多么悦耳啊!3.多可爱的小狗儿啊!(六)前面的音素是-I(前)时,读[z]a。
例如:1.要好好练字!2.你可要三思啊!训练材料(六)朗读下列句子,注意“啊”的音变ia 你怎么还不回家呀(jiā ya)!O 他是你大伯呀(bó ya)!üe 好大的雪呀(xu? ya)!ai 你发什么呆呀(dāi ya)!uei 你看对不对呀(duì ya)!ü漓江的水真绿呀(lǜ ya)!ou 这么多够不够哇(gòu wa)!iou 这是什么酒哇(jiǔ wa)!ao 实习老师对我们多好哇(h?o wa)!ian 这孩子真可怜哪(lián na)!üan 你快点选哪(xu?n na)!eng 这几天真冷啊(l?ng nga)!ong 电话打不通啊(tōng nga)!-i 办学要舍得投资啊(zī[za])!-i 要实事求是啊(shì ra)!明天是三月二十二啊(èr 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