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反硝化除磷能力
分段进水脱氮除磷工艺中反硝化除磷的实现与维持
摘 要 :以 实 际 城 市 生 活 污 水 为 处 理 对 象 ,应 用 改 良 UCT 分 段 进 水 工 艺 研 究 反 硝 化 除 磷 的 实 现 途 径 与 维 持 方 法 ,
探 讨 工 艺 运 行 参 数 对 反 硝 化 除 磷 性 能 的影 响 ,并 分 析 了 强 化 缺 氧 吸 磷 对 提 高 系 统 脱 氮 除 磷 效 ANG Shuying ,CAO Xu , MA Bin , LU Congcong ,PENG Yongzhen ·
( K ey Laboratory of Beijing for Water Quality Science and W ater Environmental Recovery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 Chin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W ate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H 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 arbin 150090, 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was stably achieved with a biological step feed nutrient rem oval process from real m unicipal wastewater.The effects of operational param eters on the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and the im provement of nutrient removal by intensifying anoxic phosphorus uptake as well as control strategies about maintenance of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 oval in the modified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U CT ) step feed process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enitrifying accum ulating bacteria (DPAOs) could be successfully enriched with the maximum proportion and anoxic phosphorus uptake rate of 39.2 and 3.19— 4.48 mg P ·(g VSS)-1 ·h~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shift from the A/O model to the modified UCT mode1.Both anoxic and aerobic phosphorus uptake rates and phosphorus rem oval efficiency increased w ith the increase of anaerobic volumes, and the optimum
反硝化除磷理论与工艺研究进展
Hale Waihona Puke 反硝化除磷 由于可 以利用 硝酸盐 ( 或亚 硝酸 盐 ) 为电子 受 硝化细菌独立存 在于不 同的反应 器 中。虽 然在 两种工 艺 中都 可 作 然 双 体, 且在缺 氧环境下反硝化脱氮 的同时进行 吸磷 ; 外 , 另 污水 中的 以发现反 硝化 除磷 的现 象 , 而 研 究表 明, 污 泥 系 统更 有 优
省了许多充氧曝气 的费用 ; 其次 , 硝酸盐 作为 D B体 内贮 存有 机 P 在该工艺 中 , 原水先 进 入厌 氧池 , 硝化 除磷 菌 在厌 氧池 吸 物的氧化 电子受体 , 反 可以使反硝化在不 需要大量外 加碳 源的条件 收 有机底物并 以 P B的形式贮存在胞 内 , H 同时快速释 放磷 。随后 下顺 利进 行 , 这样 就节 省 了进 水 中有机 物 的消耗 , 也从 根本 上减
A N工艺具 有常规 脱氮 除磷 工 艺无 法 比拟 的优 点 。首 先 由 [ ] K b . Va osrct C M. P op ou e vl rm 1 u aT , nL odeh M. . . h shrsrmoa f o
于采用 了反硝化 除磷 的原理 , 决 了碳 源不 足 的问题 ; 次 由于 解 其 硝化 细菌和聚 磷 菌 的独 立培 养 , 决 了两者 之 间泥 龄 不 同的 问 解
用 的酶 , 才能使其具有反硝化 除磷能力 。 传统 除磷 工艺 中的聚磷 菌 ( A s 体 内含 有 P B, 硝 酸盐 P O) H 其 还原性为 阴性 , 不能进行反硝化脱 氮 , 能厌氧 释磷 、 氧过量 吸 但 好 磷 。这类细菌包 括不 动杆菌 属和 部分 棒状杆 菌属 等 。而传统 脱
反硝化除磷技术分析及展望
3 4 溶 解 氧 .
池进 入缺 氧 池完成 反 硝化 除磷 。
2 2 2 DEPHANOX 工 艺 _ . . . l¨ 2
D P E HANO 工艺 是在 A。 工 艺 的基 础 上 改 进 X N 而成 , 工艺 流程 如 图 3所 示 。 其
在反 硝 化除磷 工 艺 中 , 制 释磷 的厌 氧 条 件极 为 控 重要 。只有保 证绝 对厌 氧 , 聚磷 菌才 能 将溶 解性 c D O 转化 为 P HB储存 在体 内从 而充 分 释磷 L 2 。厌 氧段 的
D P E HAN ) - )探 讨 了反 硝 化 除磷 工 艺 的 影 响 因素 , 其 与 传 统 除磷 技 术 进 行 了 比较 , 对 其 发 展 进 行 了展 望 。 (x X 艺 , 将 并
关键词 : 反硝 化 除磷 技 术 ; 展 ; 望 ; 发 展 污泥 回流
中 图分 类 号 : 0 . X731
硝化 吸磷反 应 , 而不 是 将 其 作 为 限制 除磷 的 因素 。 由 此发 展 出反硝 化除磷 技术 , 用厌 氧 、 氧交 替 的环境 利 缺 来代 替传 统 的厌氧 、 氧环境 , 好 驯化 培养 出一 种 以硝酸
根作 为最 终 电子受体 的反硝化 聚磷 菌 ( B 作 为优 势 DP ) 菌群 , 过 D B的代谢 作用 , 通 P 一碳 两用 的 同时 , 成过 完 量 吸磷 和反硝 化过 程 , 而 达 到 脱 氮 除磷 的 目的[ 。 从 8 ] 作者 在此 介绍 了反 硝 化 除磷 技 术 的 研 究进 展 , 对 其 并
表 明 , 源类 型对 厌 氧释磷 作用 有重 要 的影 响 , 中投 碳 其
加 醋酸 钠 的效果 最 好 。随 着碳 源浓 度 的不 断增 大 , 厌 氧 阶段 释磷 量和磷 的释放 速率都 有所 增加 。
传统活性污泥脱氮除磷限度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运行方式的改进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更新时间:08-9-1 14:29 作者: 黄甦刘瑾1 传统工艺低负荷运行除磷脱氮的限度由于传统工艺运行的污水厂没有深度净化功能,也没有更多资金新建大规模污水处理厂,因此对老厂原工艺进行改进,使其成为AO或连续流间隙曝气工艺是十分必要的。
常规的活性污泥法采用的污泥负荷为0.2~0.3kgBOD5/(kgMLSS·d),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控制在2~3g/L之间,泥龄维持在4~5d以内。
由于泥龄短,活性污泥中硝化菌的增殖速率小于其随剩余污泥排出的速率,因而常规活性污泥法在满负荷的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低,一般仅为20%~30%。
为使按常规法设计的污水厂获得满意的硝化效果,必须减小污泥负荷,提高污泥泥龄。
在不增加曝气池容积的前提下,可采用的办法就是提高曝气池污泥浓度。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保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二是曝气系统具有足够的供氧能力。
为了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可采用超越初沉池的办法,这样进水中悬浮颗粒可能成为细菌絮凝的核心。
某污水处理厂采用超越初沉池的低负荷活性污泥法,严格控制曝气池溶解氧(前段1.1mg/L,中段1.6mg/L,后段2.8mg/L),运行结果表明,BOD5的去除很好,出水平均值<10mg/L,去除率达95.4%;NH3-N硝化相当完全,出水为0.1mg/L,硝化率为99.6%;氮磷的去除情况见表1。
超越初沉池,提高曝气池污泥浓度的运行结果表明,硝化的效果相当好,氨氮去除率达99%,但出水的总氮在20mg/L以上,去除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某污水厂设计处理能力27 000 m3/d,实际水量为15 000m3/d,进水中很大部分为工业废水。
超越初沉池低负荷活性污泥法运行数据表明,在平均水温为26.6 ℃,MLSS为4.98 g/L,SVI为50.5 mL/g时,COD、BOD5的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NH3-N为3.0mg/L,硝化率为85.3%,当BOD5/TN为4.4时,总氮去除率为48.5%。
反硝化除磷技术处理低碳源污水
丁 来 的硝 酸 盐 氮 竞 争 有 限 的 碳 源 , 响 其 放 磷 , 至 影 响到 好 氧 段 的 超 量 影 直
01 C HN + C + .H O3 . 57 O2 1 O2O P ( 6 2 2 聚磷) 1 OH一O 8 20 6 2 +. 4 + 4 N+ 9 HO 对 于 低 碳 源 , 浓度 污 水 , 低 这个 除磷 效 果 可 以 满足 生 产 需 要。 实 吸磷 , 需要投加药剂 以辅助除磷。 C S B F” 除磷工艺 同样要化学辅助 除磷 , 并且 验 显示, 该反应只能去除小量 氨氦 , 需要在 曝气区进行硝化 反应 。 还 也 不适 用 于 现 行 的 A O 工 艺 建筑 构 造 。 以肇 庆 市 第一 污 水 处 理 厂 工 艺 运 行 荷 兰 D l 大 学 的研 究表 明 ,反 硝 化 除磷 菌 的活 性 约 为聚 磷 菌 总 活 V et f 管理 为例 , 大量试验表 明, 改变 AV O工艺运行参数, 在厌氧段 , 反硝化除磷菌 性 的 5 % ,与 常 规 的 生 物 去 氨 脱 磷 工 艺 相 比 , 反硝 化 除 菌 所 需 的 0 可以利用有限碳源同时进行反硝化和 除磷 ,好氧段 的硝化功能没有改变 , 如 C D 量 减 少 3 % ( 生 活 污 水 计 )因此 , 硝 化 除磷 还 可 以起 到 降 O 0 以 , 反 此处理低碳源污水 , 以达到国家一级 A的排放标准 , 可 并且 , 能耗大大降低 , 低污 泥 产 量 的作 用 】 。
污泥 的产 量 也减 少三 成 。 关键词 : 低碳 源污 水 反硝化 除磷
摘要 : 常规 A O 工艺处理低碳 源污水时 , V 在厌氧段 , 聚磷菌 无法与外回
3 应 用
反硝化除磷
反硝化除磷反硝化除磷是用厌氧/缺氧交替环境来代替传统的厌氧/好氧环境,驯化培养出一类以硝酸根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ing bacteria,简称DPB)为优势菌种,通过它们的代谢作用来同时完成过量吸磷和反硝化过程而达到脱氮除磷的双重目的。
应用反硝化除磷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时不仅可节省曝气量,而且还可减少剩余污泥量,即可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1反硝化除磷理论在对除磷脱氮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活性污泥中的一部分聚磷菌能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在进行反硝化的同时完成过量吸磷。
1993年荷兰Delft大学的Kuba在试验中观察到:在厌氧/缺氧交替的运行条件下,易富集一类兼有反硝化作作为电子受体,且用和除磷作用的兼性厌氧微生物,该微生物能利用O2或NO-3其基于胞内PHB和糖原质的生物代谢作用与传统A/O法中的聚磷菌(PAO)相似。
针对此现象研究者们提出了两种假说来进行解释:①两类菌属学说,即生物除磷系统中的PAO可分为两类菌属,其中一类PAO只能以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而另一类则既能以氧气又能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因此它们在吸磷的同时能进行反硝化;②一类菌属学说,即在生物除磷系统中只存在一类PAO,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反硝化能力,其能否表现出来的关键在于厌氧/缺氧这种交替环境是否得到了强化。
如果交替环境被强化的程度较深则系统中PAO的反硝化能力较强,反之则系统中PAO的反硝化能力弱,即PAO不能进行反硝化除磷。
也就是说,只有给PAO创造特定的厌氧/缺氧交替环境以诱导出其体内具有反硝化作用的酶,才能使其具有反硝化能力。
这两种假说都有各自的支持者,但大部分研究人员都赞同前者。
是否可作为生物除磷过程的电子受体,Vlekke(1987年)和就NO-3Takahiro(1992年)等分别利用厌氧—缺氧SBR(anaerobic/anoxicSBR,简称A2SBR)系统和固定生物膜反应器进行了试验研究。
污泥龄对AAO工艺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38016 4816 5613 010 010 411 6410 2713
8712 100
— 5713
TP
710 018
8816
பைடு நூலகம்
MLSS
2 590
1) 数据为 3 次试验的平均值
进水 38416 5314
010 6418 714
SRT = 10 d
出水 去除率Π%
6218 8317
018 9815
尽管反硝化除磷现象在 AΠAΠO 工艺并没有被 认识到 ,但当研究者在其它一系列工艺系统中发现 并确定该现象时 ,AΠAΠO 工艺构造实际上也是有利 于 DNPAOs 的富集. 在 AΠAΠO 工艺中 ,可通过适当调 整工艺参数使 DNPAOs 的富集程度达到最大 ,采取 的措施有 2 个 : ①增加混合液回流比便于在缺氧段 为 DNPAOs 提供足够的电子受体 NO3- 2N ; ② 调整污
结果. 由表 1 可见 ,COD 去除几乎不受 SRT 长短的 影响 ,去除率达 83 %~88 % ,出水浓度基本达到我 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规 定 的 一 级 标 准[9] ; NH4+ 2N 去除率几乎达到 100 % ,可达到一级排放标 准中 A 标准 ; TN 去除率随着 SRT 的延长呈上升趋 势 ;但当 SRT 为 8 和 10 d 时 ,出水中出现 NO2- 2N 的 积累 ,表明硝化反应的第 2 步受到抑制. 在 SRT 为 8 、10 和 12 d 时 ,出水 TP 浓度均低于 110 mgΠL ,达到 一级排放标准中 B 标准 ;但 SRT 为 15 d 时出水磷浓 度较高 ,只符合二级排放标准. 综合考虑有机物去 除 、脱氮和除磷效果 , 以 SRT 为 12 d 时 处 理 效 果 最佳.
反硝化除磷工艺原理以及研究进展
反硝化除磷工艺原理以及研究进展反硝化除磷工艺一直以来都是污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工艺的研究、改进和应用也在不断推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1. 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原理反硝化除磷工艺是一种利用硝化-反硝化的生物反应过程去除污水中氮、磷元素的工艺。
其原理是,通过污水里的有机物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被氨氧化成以NH4+为主要形态的氮化物,然后将NH4+通过硝化由细菌氧化成NO3-。
而在后续的反硝化过程中,反硝化细菌利用NO3-作为电子受体,将NO3- 还原成N2气体,同时磷元素被沉淀在活性污泥中。
2. 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发展历程反硝化除磷工艺的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当时相关研究人员在对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意外发现生物膜反应器在净化污水时可同时达到除磷和除氮的效果,同时出水中还具有较低的有机物含量。
然而,由于当时的反硝化除磷工艺并不完善,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逐渐发展出采用前置浸出法去除COD,此后通过反硝化除磷,再加上碳源补加进一步提高除磷效果的新工艺。
随着上述工艺不断完善,反硝化除磷工艺逐步成为了当今污水处理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成熟工艺方法。
3. 反硝化除磷工艺的研究进展自反硝化除磷工艺被提出以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其中包括:(1) 研究采用新型碳质填料增强反硝化除磷工艺的效果新型碳质填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均匀、生物可附着性好等特点,对于提高反硝化除磷工艺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研究中发现,采用新型碳质填料结合生物反应器培养啮齿动物阶段污泥,反应器内的Pb2+、Cu2+等重金属离子含量分别下降了50%、74%。
(2) 研究通过温度的调节来影响反硝化除磷的效率研究发现,适当降低反硝化除磷工艺中反硝化反应的温度可以提高反应效率。
此外,在反应器中采用沼气将一些固体废弃物转化为高含量的磷酸盐,可增强反硝化除磷的效果,而不改变反应器的能源消耗情况。
反硝化除磷工艺研究.
第26卷第2期2007年3月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Vol.26 No.1Mar. 2007 文章编号:167321689(2007)022******* 收稿日期:2006204215.作者简介:邹华(19722),男,江苏无锡人,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废水生物技术处理方面的研究.Email :zouhua @反硝化除磷工艺研究邹华, 阮文权, 陈坚(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摘 要:研究了反硝化除磷工艺的运行效果。
结果表明,此反硝化除磷工艺可以较好地进行除磷脱氮,但是磷的去除对进水氮的浓度有一定的要求。
在进水COD 400mg/L ,总磷15mg/L ,氨氮84mg/L 的条件下COD 的降低率可达96%以上,氮的去除率稳定在86%~88%,磷的去除率为92%~95%。
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60mg/L 时,磷的去除率为78%,在进水氨氮质量浓度降为44mg/L 时磷的去除率降为68%。
反硝化除磷比以氧为电子受体的生物除磷可减少耗氧5515%,剩余污泥的产生量可减少53%,温室气体CO 2的产生量可减少体积分数2114%。
关键词:废水处理;强化生物除磷(EB PR );反硝化除磷;除磷脱氮中图分类号:X 703文献标识码:AStudy of Denitrifying Dephosphatation ProcessZOU Hua , RUAN Wen 2quan , C H EN Jian(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Southen Yangtze University ,Wuxi 214122,China )Abstract :A denit rifying dep ho sp hatation p rocess was operated in t his st udy.The result s showed t hat t he denit rifying dep hosp hatation process could remove p ho sp horus and nit rogen successf ully at an adequate concent ration of nit rogen in inflow.Above 96%COD was removed when t he inflow COD ,total p hosp horus (TP )and ammonia nit rogen (N H 32N )were 400mg/L ,15mg/L and 84mg/L respectively ,86%~88%nit rogen and 92%~95%p hosp horus was removed simultaneously.But when t he inflow N H 32N was 60mg/L ,78%p hosp horus was removed ,once t he inflow N H 32N dropped to 44mg/L ,only 68%p hosp horus was removed in t he system.In t he system used nit rate as elect ron acceptor ,t he oxygen consumption was 55.5%less t han t he system t hat oxygen was used as elect ron acceptor.The sludge and CO 2production was 53%and 21.4%less ,respectively.K ey w ords :wastewater t reat ment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 horus Removal (EB PR );denitrifying dep ho sp hatation ;p hosp horus and nit rogen removal 研究废水除磷技术,控制磷的排放,保护水体不受富营养化的影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A2N-SBR双污泥反硝化生物除磷系统效能分析
基 金 项 目 : 京 市 教 委 科 技 发 展 计 划 项 目( 北 KM2 0 10 10 ) 0 6 0 10 4 .
理 想的 工艺应 考虑 将 硝 化 菌 和 反硝 化聚 磷 菌 分离 ,
即使 用 双污 泥 系统 .K b 等 采用 N—B ua S R工 艺对 模拟废 水 的反硝 化 除 磷效 能进 行 了研 究 , 直接 采 但 用生 活污 水 作 为处 理 对 象 的 研 究 还 未 见 报 道 .另 外 , A N S R 中 C N 比对 整 个 工 艺 的 稳 定运 行 在 , —B / 有 重要 的影 响, 这 方 面 的研 究还 未 见深 入 .针对 但 这些 问题 , 本研 究 采用 N—B 工 艺 , 生 活 污水 SR 以 为处 理对 象, 究双 污泥 N—B 反硝化 除磷 工艺 研 SR
mg L 磷浓 度 为 9 1 / , /, . L 氨氮 浓度 为 6 g L的条件下, mg 5m / 出水 氨氦浓度 和磷浓 度分 别为 3 3m / . g I 和 0 1 g L 氮和磷 的 去除率 分 别为 9 %和 9 %.进水 C N 比对 N—B . 7m / , 5 8 / S R反硝 化 除 磷 体 系的 除 磷 和脱 氯 效率 都有 重要 影响, 在进水 C N 比 为 5时获得 了最 佳 的脱 氮 和除 磷效 率 ; C N 比 小 / 当 / 于 5时 , 氮和磷 的 去除率 都 有大 幅度 的下降 ; C N 比大 于 5时, 的去 除 率未 受 到 影响 , 磷 的 当 / 氮 而
( . 京工 商大 学 化 学 与环境 工程 学院,北 京 10 3 ; 1北 0 0 7 2 北 京工 业大 学 环 境 与能源 工程 学院 。北 京 1 0 2 ) . 0 0 2 摘 要 :采 用生 活污水 和 A2 —B N S R工 艺对 反硝 化除 磷 过 程进 行 了研 究.在进 水 C D 浓度 为 3 5 O 2
泥龄对反硝化除磷效能的影响
维普资讯
第3卷第5 8 期
20 0 7年 l O月
东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3 ()6 7 60 85: 3  ̄ 4
0c . O 7 t2 O
J u a fNo e s o r lo  ̄h a tA c l r lUnv ri n ut a iest u y
文章编号
10 — 3 9 2 0 ) 5 0 3 - 4 0 5 9 6 (0 7 0 - 6 7 0
泥龄对反硝 化除磷 效能 的影 响
王春 丽L z 放 慧 ,米海蓉 ,马 ,刘
★ 出水 C D ◆ C D去除率 O O
0 ・ ;微量元素溶液 1 LL .g 1 ・- m ,水温保持在 2~ 5
3 = 0c 。微量 元 素溶 液 成 分为 F C3 . 4 ・一 I e 10 04g L , 9
H3 30 1 L BD . 5 g・ 一, C S 4 5 O .3 g‘ ~, K10 1 u O " Hs 0 0 L .8 g・ L~, Mn 1 ・ Hs .6 g・ C 2 4 O 0 0 L一, Z S ・ H2 . 2 n O4 7 0 0 1 g・ 一, C C1" H2 0 1 L NaMo ‘ H2 . 6 L O 2 6 0 .5 g・ ~, 2 O4 2 0 0 0 g L E A 1 ‘ - ‘ -, DT 0 g L 。
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l 加热棒 ; - 一 2 高位水 箱; 一 控装 置; - C 高位水箱 ; 3自 4H L 5N O - a H高位 水箱 ; - R 及 D 6O P 0测定仪; - 7 进水 电磁 阀;- H计 ; 8p 9 搅拌仪 ;l- H L电动阀;1- N O 电动阀 ; — o进 C 1进 a H
反硝化除磷工艺原理以及
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
污水中有机物浓度
污水中氮、磷浓度
有机物浓度越高,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 代谢活性越强,反硝化除磷效果越好。
氮、磷浓度越高,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 生长速率越快,反硝化除磷效果越好。
污水中pH值
污水中温度
pH值对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生长和代谢 活性有重要影响,适宜的pH值范围为6.57.5。
反硝化除磷的优势与挑战
反硝化除磷的优势
高效率
反硝化除磷工艺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 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达到国家排放 标准。
适应性强
该工艺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污水,包括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田径流等。
节能环保
反硝化除磷工艺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 ,节省了用药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二 次污染。
生物降解
该工艺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相 比化学方法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
一种常用的反硝化除磷工艺,通过在厌氧、缺氧、好氧三个不同环境条件下,利 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去除。
反硝化除磷的原理
反硝化作用
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利用硝酸盐氮作为电子受体,将有机物转化为氮气。
除磷原理
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能量储存物质——聚磷酸盐;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 将储存的聚磷酸盐分解为正磷酸盐,并释放能量;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将正磷酸盐还原为磷元素,并将其 以磷酸盐的形式去除。
反硝化除磷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水 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同时也可以降低污水处理厂 的运营成本。
工业废水处理
工业废水处理是反硝化除磷工艺应用 的另一个重要场景。在工业废水处理 中,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 污染物,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处理工 艺进行去除。
简析反硝化除磷工艺
简析反硝化除磷工艺近年来,污水处理厂的氮磷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部分流域已要求达到一级A要求。
针对除磷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作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
目前,应用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如A2/O、氧化沟、SBR等,均是基于传统生物硝化和反硝化机理开发而来,仅能去除污水中部分的氮和磷。
通常情况下,这些工艺普遍存在基建投资大(采用空间分隔,反应器容量大)、运行费用高(硝化充氧能耗高、市政污水厂需投加碳源和补充碱度等)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问题。
应用反硝化除磷菌进行污水脱氮除磷,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已成为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它能“一碳两用”,同时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而且还具有节省曝气量、减小污泥产量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1、反硝化除磷简介1.1 反硝化除磷原理传统聚磷菌是一类以氧作为电子受体的菌种,被称作好养聚磷菌,而反硝化聚磷菌DPB是在厌氧/缺氧交替运行条件下,富集的一类兼有反硝化作用和除磷作用的兼性厌氧微生物。
该微生物能利用氧气或硝酸根离子作为电子受体,且其基于胞内聚β-羟基丁酸酯(PH B)、糖原质和磷酸盐等物质的生物代谢过程与传统厌氧/好养法中的PAO相似。
反硝化除磷工艺就是以DPB为菌种,通过“一碳两用”方式在缺氧段同时完成过量吸磷和反硝化过程而达到脱氮除磷双重目的的一种工艺。
在厌氧阶段,DPB快速吸收乙酸、丙酸等低分子脂肪酸,同时降解细胞内的多聚磷酸盐以无机磷酸盐的形式释放出来,然后利用上述过程产生的能量ATP 和糖原酵解还原产物NADH2合成大量PHB储存在体内。
DPB的释磷过程主要取决于胞外有机物的性质和水平。
在缺氧阶段,DPB以硝酸根离子代替氧作为电子受体氧化PHB,利用降解PHB所产生的能量,过量摄取环境中的无机磷酸盐并以多聚磷酸盐的形式储存,同时将硝酸盐还原成N2或氮化物,将反硝化和除磷这两个过程合二为一,一碳两用,达到同步脱氮除磷的目的。
反硝化除磷现象的发现,强化了生物的脱氮除磷效率,推动了强化除磷工艺的发展,可以节约碳源50%,污泥产量减少50%,除磷过程只需硝化曝气量,总体曝气量可减少30%左右。
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第7期高峰,等: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进展-79-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进展高峰',李明?(1.山东省德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德州253000;2.德州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山东德州253000)摘要:主要简述了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原理及其工艺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运用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单污泥系统(A/O、UCT、MUCT、BCFS、SBR)和双污泥系统(A?N、Dephanox、A?N/SBR)的运行特点。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原理;影响因素;工艺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21X(2021)07-0079-02Application Statu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TechnologyGao Feng',Li Ming1(1.De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of Shandong Province,Dezhou253000China;2.Dezhou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Dezhou253000,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 of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technology and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ts operation are described,and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sludge system(A?/O,UCT,MUCT,BCFS,SBR)and double sludge system(A N,Dephanox,A?N/SBR)using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 are analyzed.Key words: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principle;influencing factors;process反硝化除磷是指反硝化除磷菌在缺氧的条件下,以硝酸盐代替氧为电子受体,同步完成反硝化脱氮和过量吸磷过程。
反硝化除磷原理
反硝化除磷原理反硝化除磷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硝态氮和磷酸盐转化为氮气和固态磷,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这项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反硝化除磷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反硝化除磷的原理基于微生物的作用。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控制氧气供应,可以创造出缺氧或无氧的环境,这种环境非常有利于一些特定的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这些微生物具有反硝化和除磷的能力,它们可以利用废水中的硝态氮和磷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和供体,从而实现硝态氮和磷酸盐的转化。
其次,反硝化除磷的原理还涉及到一些关键的微生物过程。
在缺氧或无氧的环境中,一些厌氧细菌可以利用硝态氮还原成氮气,这个过程就是反硝化。
同时,一些聚磷菌可以利用废水中的磷酸盐合成聚合磷酸盐颗粒,从而实现磷酸盐的除磷。
通过这些微生物过程,废水中的硝态氮和磷酸盐得以有效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最后,反硝化除磷的原理还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和操作控制。
在废水处理系统中,需要通过合理的氧气供应和混合方式,创造出适宜的微生物生长环境。
同时,需要对系统的温度、pH值等参数进行监测和调控,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活动和作用。
此外,还需要对废水的流速、停留时间等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微生物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完成反硝化除磷的过程。
总的来说,反硝化除磷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用将废水中的硝态氮和磷酸盐转化为氮气和固态磷的污水处理技术。
通过合理的环境条件和操作控制,可以实现废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
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于改善水环境质量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污水脱氮除磷原理
污水脱氮除磷原理
污水脱氮除磷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旨在降低污水中的氮和磷含量,以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脱氮的原理通常采用生物脱氮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硝化-反硝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氨氮逐步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再转化为硝酸盐。
同时,硝化过程中产生的氮气可以通过通气系统排出。
除磷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溶解性磷酸盐转化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从而达到除磷的效果。
常用的除磷方法包括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
化学除磷通常采用加入金属盐溶液(如氯化铁、氯化铝等)的方式,金属离子与磷酸盐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金属磷酸盐沉淀。
这些沉淀物随后通过沉淀池或沉淀池被除去。
生物除磷主要是利用某些特殊的细菌和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将污水中的磷酸盐转化为多聚磷酸盐,这些多聚磷酸盐可以沉积在活性污泥中。
在后续的污泥处理过程中,这些磷酸盐有机体可以被分解,从而达到除磷的效果。
综上所述,污水脱氮除磷的原理一般是通过生物反应和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氮和磷转化成沉淀物或沉积在活性污泥中,从而达到减少水环境污染的目的。
MBR工艺的反硝化除磷作用
解英 丽 刘旭东
生态 与 环 境 Il{ I
MB R工艺 的反硝化 除磷作用
胡 桂玲 张 砚 刘 圣
(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8
摘 要 : 水体 富营养化 日益加剧的情 况下, 着开发和应用可持 续污水处理新工艺的理念 , M R工艺在 污水 处理 方面的优势 , 在 本 对 B 尤其是在 脱氮除磷方 面的潜力进行 了概述。 并且论述 了 反硝化聚磷 茵的富集对于解决 M R系统 中磷释 放与硝 态氮反硝化都需要碳源的矛盾 , B 以及对于提 高 磷的处理效率 , 节约能源和资源 , 减少二次污染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出通过加强与相 关学科之间的合作 , 高效菌种进行 筛选和驯化 , 提 对 发展在线检 测技 术, 用数 学模型对工艺进行优化 , 利 开发组合 工艺等途径使 M R工艺在污水处理领域取得更深远和广泛发展的结论。 B
关键词 : 脱氮除磷 ; B M R工 艺; 反硝化除磷 ; 工艺 组合 究, 通过 在厌氧/ 好氧过程中外加硝酸盐 引入缺 氧段, M R系统经过两个阶段 的选择和 富集, s B B 反硝化 聚磷 菌 占全 部聚磷菌 的比例从 1. % 94 1 上升到 6. %。 91 类似的实验室和生产性规模 的 6 生物除磷脱氮研究也 表明,当微生物依次经过 厌氧 、 氧和好氧三个 阶段后, 占 5 缺 约 O%以上 MB R中脱 氮和除磷一直被认为 是彼此独立 的 的聚磷 菌既能 利用 氧气又 能利用 N r O 作为 电 过程 ,这两个过程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 子受体来 聚磷, D B的除磷效果相当于总 聚 即 P O 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厌氧与缺氧段污泥量的 磷菌的 5 %以上。这些发现说明生物脱 氮除磷 分配 比影响磷释放或硝态氮反硝化 的效果 , 磷 系统 中确实存 在 D B而且 通过驯化 可得到富 P 释放与硝态氮反硝化都需要碳 源。同时硝化菌 集 D B的活性污 泥。M R中反硝化聚磷菌 的 P B 世代 时间长 , 需要较长的污泥龄 , 而磷的去除主 发现和驯化 ,为解决磷释放与硝态氮反硝化过 要靠从系统 中排除剩余污泥 , 需要较短的污泥 程所需要碳源的矛盾 , 提高磷的处理效率 , 节约 lMB R工 艺 龄。因此实 际应用中常出现脱氮效果好时除磷 能源和资源,减少二次污染等方面提供 了重要 M R是近年来将 传统 的污水 生物处理技 效果较差 , B 除磷效果好时脱氮效果不佳的现象 。 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术与高质量 的膜分离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 的 2反硝化聚磷菌 代文 臣等通过实验证明稳定运行 的 S M B — 污水处理新技术 。将 M R应用于污水处理中 , B 迄 今的大量研究表明 , 聚磷 菌能够在 B 部分 R反硝化强化除磷体系具有 良好 的反 硝化脱 缺氧条件下推动反硝化作用 , 这部分聚磷菌 被 氮除磷 和有机物去除特性, 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4 l : 膜出水总磷浓度平 P d nr a o hs t i f i . 除磷效率达到 9 . 厌氧段 5 61 %, 1 能高效地进 行固液分离 , . 1 其分离效果 称为反硝化 聚磷菌 D B ( eiict np o~ 均低于 0 m 比传统 的沉淀 池要 好, 占地少,通过膜分离 pou r oM bc r ) 且 hrs e v at i 。这类细菌包括 : m ea 假单 C D去除率在 9 O 8%以上, 缺氧段脱氮和除磷效 装置所获得 的水质很好, 可以直接再利用。 胞菌 、 莫拉 氏菌属 、 肠杆菌科细菌 、 气单胞菌属 率 分别达到 1 %和 8 %。同时 肖 霓等在进 0 0 4 景 1 使 生物 反 应器 能保 持 高浓度 的微 生 和部分杆状菌属等。它们在以硝酸氮取代氧作 行传统 M R与序 批式 M RS M R 的对 比试 . 2 B B( B1 B 物。膜分离装置能 阻止高分子量的有机物和悬 为电子受体过量摄取磷的同时进行反硝化。利 验 研究 中发现, M R有更好 的同时脱 氮除磷 S B B 浮物向系统外流失, 使参与反应的微生物完全 用 D B可 以将脱氮和除磷统一起来 , P 用一种菌 效 果并 通过试验对 S MB B R在两种不同运行方 保持在生物反应器 内, 这对于截 留世代时问较 群在同一反应器内同时完成两种营养物质 的去 式 下【 厌好氧交替 MB ( B ) 氧, R MO M R与厌 缺氧/ 除。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反硝化细菌和聚 好 氧 M RA O B ) B (V M 】 R 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及同时 长的微生物尤其有利 。 l 膜可以阻留许多分解速度较慢的大分 磷菌对碳源需要的矛盾 ,而且氧的消耗量也得 脱 氮除磷 的特性进行 了相关研究, - 3 实验结果 证 子难降解物质, 通过延长其停 留时间而提高对 到相应节省 , 同时还可以减小反应器的体积 。 比 明 MO与 A O两种运行模式下的 S M R对有 V B B 它的降解效率 。 较传 统的专性好氧聚磷菌去除工艺 ,反硝化聚 机物 、 氨氮 、 P T 均有 良好的去 除效果 。由于 A/ 2 14剩余污 泥产量小,污泥处 理费用少。 . 磷菌能分别节省约 5 %和 3%的 C D和氧 的 O B 0 0 O M R系 统内污泥 的反硝化 除磷 能力 高于 1 易于实现 自动化, . 5 操作管理方便。 消耗量 , 相应减少剩余 污泥量 5 %, 可避免 O B 0 还 M R,所 以 A O M R的 除 磷 效 率 较 MO V B 虽然 M R工艺也存在膜造价高 ,容易 出 C D单一氧 化至 C 使释放 到大气 中的 C : M R高 。 B O O O B 这些研究为膜生物反应 器同时脱氮除 现膜污染的不足之处, 但是在水资源 日益紧张 量明显 降低 。由于能量的节省和二次污染 的减 磷 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一些理论依 据。在 反 的今天 。 随着膜技术 的发展和 日益成熟 , 膜生物 少 ,反硝化聚磷细菌富集的处理系统可 以被视 硝化除磷的理论基础上 ,欧洲 国家已经提出了 反应器必将 成为一种关键 的水处理技术 ,尤其 为 可 持续 处 理 工 艺 。 很 多新 型的脱氮除磷工艺 ,如 B F C S工艺 , N A2 在脱氮除磷方 面 M R将显示 出更大的优势 , B 而 3 M R同步脱氮除磷研究现状 B ( 厌氧, 和硝化) 缺氧 连续流反硝化除磷脱氮 的双 国内外 的大量研究证 明,在 MB R的活性 泥工艺 ,e hn x D p ao 工艺等 。这些工艺最大程度 被广泛应用 。 目前许 多污水处 理工艺 如缺氧一 好氧 ( 污泥中存在着反硝化聚磷菌,而且通过创造厌 地从工艺角度创造 了 D B的富集条件, P 在实验 0 脱氮工 艺 、 氧一 氧( /) ) 厌 好 AO 除磷 工艺 和厌 氧、缺氧交替的环境可以使反硝化聚磷菌得到 和工程应用中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 B M R的优势 氧一 缺氧一 好氧 ( 2 生物脱 氮除磷工艺等均已 富集 。 92 ,a ai A/ 0) 1 9 年 T kh m利用固定生物膜反应器 也可 以在这些新型组合工艺中得到发挥 ,比如 被发展应用 于氮 、 磷的去除 , 并取得稳定的运行 进行 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 明, 作为氧化剂 N , 将 M R应用 于双污泥反硝 化处 理工艺的好氧 O嘲 B 效果 。 但这些工艺需要配套建设预处理 、 生物处 氧气在 除磷 系统 中起着相同的作用, 而且通过 硝化阶段 , 以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和处理 可 理、 沉淀和污泥处理 系统 , 需要较长的水力停留 创造厌氧 、 缺氧交替的环境可筛选出以 NO 作 效率 。 r 时 间( R )并 且 出水还需 要进行深度处理 才 为电子受体的聚磷菌优势菌属即 D B H T, P 。王宝贞 4结论 与展望 可 以进行 回用 。与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相 比 , 等研究证 明,在 M R的活性污泥 中存在着 反 B 在可持续发展 经济模式下 , 污水处理领域 M R脱氮除磷工艺是一种新型的工艺 , B 由于膜 硝化除磷菌fP ) D B, 它们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 也提出了绿 色可持续污水处理的新概念 。在水 的截留作用 , 污泥的停 留时间( T可以不依 赖 化脱氮 的同时摄取磷 。K .A n S ) R .H h a在两 阶段 污染 日益严重 、水资源 日益紧张的今天 ,基于 于水力停留时间而单独加 以控制, 因此较长的 A O膜 生物反应器 工艺 中也观察 到同步脱 氮 M R工艺 出水水质优异 , V B 可以达到直接 回用 的 S T可 以保证硝化菌等生长速度缓慢的微生物 除磷 的现象 。 代 文臣等采用序批式膜 生物 反 标准 , R 而且 污泥产 率低 , 便于 自 动控制等优 点 , S M R 对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进行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反硝化除磷能力1 引言在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两个独立的过程来实现,磷则是通过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两步完成.因此,同步脱氮除磷需要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PAOs)同时参与.由于反硝化过程和释磷过程都需要有机物提供碳源,反硝化细菌和PAOs之间存在竞争,所以当污水中碳源不足时,系统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将受到影响.反硝化除磷菌(DNPAOs)可以利用同一碳源处理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磷,从而避免了对有机碳源的竞争.DNPAOs能在厌氧条件下将有机物转化为PHA存储在细胞内,而且能利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好氧吸磷.DNPAOs产能效率较低,污泥产量可以降低20%~30%.因此,DNPAOs在同步生物脱氮除磷中具有较大优势.颗粒污泥具有结构致密、沉降性能好、生物密度大、微生物种类多、污泥活性高、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研究表明,颗粒污泥内部由于氧气渗透深度有限可以同时存在好氧/缺氧/厌氧环境,有利于同步脱氮除磷.在SBR反应器中,通过搅拌、曝气等选择压能够得到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这种颗粒污泥兼具反硝化除磷技术和颗粒污泥的优势.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尚处于实验室小试阶段,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关于颗粒化过程的报道及颗粒污泥特性等的文章也不多见.为此我们进行本试验的探究,拟为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的颗粒化过程及其特性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和理论依据.试验采用三套完全相同的SBR反应器R1、R2和R3,以A/O/A运行模式,接种普通絮状污泥,分别以普通人工配水、加Ca2+人工配水和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水源,进行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的培养,并研究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的相关特性及其除污性能.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装置本试验采用的3套SBR反应器R1、R2、R3形态结构完全相同,试验装置如图 1所示.反应器由有机玻璃加工制成,内径120 mm,外径220 mm,高800 mm,高径比H/D为6.7,有效容积7 L.SBR反应器的运行采用时间程序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反应器全程不控温,均在室温(23~28 ℃)条件下运行.人工配水和实际生活污水由计量泵从反应器上部引入,厌氧和缺氧过程由搅拌仪实现,转速为300 r · min-1,好氧过程利用气泵从底部曝气实现.试验所用污泥取自武汉市沙湖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经初步处理后投加到反应器中,初始污泥浓度约为5000 mg · L-1.图1 SBR反应器示意图2.2 系统运行模式3套反应器均采用A/O/A模式,反应周期为8 h,每日运行3个周期,每周期排水比为50%.好氧段DO值控制在5.0 mg · L-1左右,缺氧段低于0.50 mg · L-1,厌氧段低于0.25mg · L-1.具体运行模式如表 1所示.表1 A/O/A模式不同阶段运行时间2.3 试验用水与水质本实验进行人工配水和实际生活污水的对比分析,其中,R1采用人工配水,R2采用加10 mg · L-1 Ca2+人工配水(Ca2+由CaCl2提供),R3采用取自武汉大学茶港小区的实际生活污水.污水水质如表 2所示.同时人工配水中加入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组成如表 3所示.表2 人工配水和实际生活污水水质表3 微量元素液成分2.4 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COD、NH4+-N、NO3--N、NO2--N、TN和TP,采用pHS-25型酸度计测量pH值,采用YSI5000型溶解氧测定仪测定DO.颗粒污泥外观形态及生物相采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含水率和比重的测定采用重量法,比耗氧速率的测定采用污泥呼吸测量法.3 结果与分析3.1 颗粒污泥培养及特征接种污泥为浅黄褐色絮状,无明显丝状菌,活性较低.在SBR中不同进水培养过程中,絮状污泥由细小的不规则颗粒变成个体较大较饱满的颗粒,最终长成形状呈球形或椭球形,颜色为黄褐色或黑褐色,结构致密,边缘较清晰的颗粒污泥.研究发现,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颜色较深,原因是缺氧段颗粒污泥内部pH较低,使部分金属盐沉积.R1~R3中颗粒污泥特性如表 4所示.从表 4可知,R1~R3间相比,R1、R2较R3中颗粒污泥平均粒径和比重偏高,含水率和比耗氧速率偏低.说明R1和R2中颗粒污泥孔隙率较小,生物密度较大,但微生物活性较R3低.造成这些区别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R1和R2中污水负荷较R3中偏高,二是R3中生活污水成分较R1和R2中配水更为复杂.与活性污泥相比,R1~R3中颗粒污泥粒径和比重明显增加,含水率明显降低,比耗氧速率也有很大提高;与已有的关于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报道相比,粒径、含水率和比重处于中等水平区间,但比耗氧速率偏小,分析主要是COD 负荷过低所致.表4 颗粒污泥特性对比3.2 启动期除污性能3.2.1 COD去除启动期R1~R3中COD去除情况如图 2所示.由图 2可以看出,R1、R2中COD去除率均较高,但R2平均出水COD较R1低,原因可能是Ca2+有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R2中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成长速度较快.R3初期对COD有一定的去除能力,但当进水浓度变化时,这种能力不稳定,说明抗冲击负荷能力不强;后期,R3系统的处理能力逐渐增强并稳定,不随进水浓度的变化出现大的波动,此时系统内颗粒污泥已经逐渐成熟起来,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和抗冲击负荷能力.R3平均去除率低于R1、R2,主要是因为R3初期进水COD变化太大,抗冲击负荷能力弱,同时水中含有较多的惰性有机质难被微生物利用;后期去除率稳定在90%左右,说明R3具备了稳定高效的处理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图2 R1~R3中COD去除情况由此可见,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启动阶段对COD的去除是很高效的,这主要是因为生物除磷过程是一个需能反应过程,必须供给足够的能量才能合成PHAs供微生物使用.本文结果与以往试验结果一致.3.2.2 氮的去除图 3为R1、R2和R3对NH4+-N的去除情况.从图 3中可以看出,R1和R2对NH4+-N的去除情况呈现与COD类似的规律,即R2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较R1强且稳定.后期系统对NH4+-N的去除率都稳定在95%以上.R3前期对NH4+-N的处理能力比较强,这是因为系统中本来就存在一定数量的硝化细菌.当进水NH4+-N浓度从18.44 mg · L-1骤升到111.98 mg · L-1时,系统出水NH4+-N浓度也随之升高,去除率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系统硝化菌数量有限,未完全进行硝化反应;但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很强,迅速恢复了高效去除NH4+-N能力,去除率上升并稳定在90%以上.+去除情况图3 R1~R3中NH4根据Kishida等的研究发现,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启动过程中硝氮的去除率一般较高,基本可达95%以上,而普通SBR工艺去除率一般为90%左右.这说明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工艺具有良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主要原因是在颗粒污泥内部存在一个“缺氧区”,在此区域内能进行好氧条件下的反硝化作用,增加了氨氮的去除效果.图 4为R1、R2、R3对TN的去除情况.从图 4可以看出,R1和R2中前期TN去除效果波动较大,后期趋于平稳,主要是因为随着系统内絮状污泥逐渐转化为颗粒污泥,DNPAOs得到有效富集,提高了反硝化能力,使硝酸氮和亚硝酸氮彻底反硝化去除.与R1和R2相比,R3对TN的去除效果波动较大,并呈现出与NH4+-N去除效果类似的趋势.从图 4中还可以看出,在运行第30 d时,进水TN浓度骤升至114.16 mg · L-1,TN去除效果下降,但经过4 d的短时运行后,系统对TN 的去处效果又恢复了稳定,说明R3系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图4 系统对TN的去除情况综合来看,R3系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与对总氮的去除效果并不同步,在对氨氮去除效果良好的基础上,系统只有具有良好的反硝化能力,才可以实现高效生物脱氮.3.2.3 磷的去除R1、R2和R3系统对TP的去除情况如图 5所示.从图 5中可见,R1、R2系统前期的除磷能力较差,出水浓度较高;中后期R1和R2系统除磷能力逐渐提高并保持稳定,最终TP去除率均可保持在90%左右;并且运行前期R1对TP去除能力较R2稍强,后期却稍弱于R2.分析原因可能是运行前期两系统中投泥量稍有差异,R1污泥浓度稍高于R2;运行后期R2中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生长速度快于R1,致使R2中DNPAOs逐渐呈现优势.R3前期除磷效果较差,主要是因为系统中DNPAOs浓度较低,进水COD负荷不足;后期系统除磷效果逐步提高并趋于稳定,最终TP出水浓度稳定在1 mg · L-1以下,去除率高于90%.与R1、R2相比,R3出水平均TP浓度更低,因为R3进水平均TP浓度远低于R1、R2;R3平均去除率低于R1、R2系统,这是由于R3采用的生活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可供DNPAOs吸收利用的短链脂肪酸较少,不利于DNPAOs的增长繁殖,系统除磷效率的提高较人工配水系统缓慢.图5 系统对TP的去除情况总体来看,与普通SBR工艺及颗粒污泥工艺相比,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工艺对TP的去除是很高效的.这主要是由于氧气渗透深度的限制在颗粒污泥内部形成了好氧状态下的“好氧-缺氧-厌氧”分区,促进了同步反硝化除磷效能.在系统运行的第22 d,供电系统断电故障,导致R1~R3中去除情况波动.当系统供电恢复后,R1~R3也得以恢复正常.综合看来,R1、R2和R3系统出水COD、NH4+-N、TN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TP达到一级B标准,出水TP多维持在0.02~0.70 mg · L-1范围内.3.3 典型周期除污性能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系统稳定后对COD、NH4+-N、TN和TP的去除效果较培养阶段有所提高,图 6为一典型周期内R1、R2和R3中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从图 6中可见,三系统对COD、NH4+-N、TN和TP的去除率都在90%左右,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稳定且高效.从图 6可以看出,一个周期内R1~R3中NH4+-N分别减少了143.66、160.91、41.87 g,对应的NO3--N增加量则仅为75.85、84.04、15.01 g.因此,根据的化学计量方程计算出通过好氧反硝化去除的NO3--N量分别为64.85、73.56、26.00 g.图6 典型周期营养物变化情况根据和)的报道,DNPAOs的反硝化吸磷率分别为2.10、1.97 g · g-1(以每克NO3--N吸收的P量(g)计),本实验中均值为2.0 g · g-1.反硝化除磷分析及对比如表 5所示.由表 5可知,R1、R2中经DNPAOs去除的磷含量比例分别为42.01%、60.95%,与报道的50%较接近;与活性污泥和已有的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报道数据相比,本实验中R1~R3的最大比释磷速率(SPRR)偏小,而最大比吸磷速率(SPUR)则偏大,主要是由于颗粒污泥内部存在扩散阻力,同时在好氧段中颗粒污泥内部PAOs由于氧气不足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吸磷,而DNPAOs厌氧比吸磷速率较好氧时.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已有报道中提出的DNPAOs去除的磷含量比例(1.97、2.10 g · g-1)均不适用于R3系统,已有数值偏大,具体系数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原因是因为上述系数都是在人工配水条件下得到的,而生活污水系统组分复杂,影响因素更多.表5 反硝化除磷分析及对比4 颗粒化机制探析在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中,选择压假说是最受认可的,选择压可以分为水力选择压和生物选择压.通过控制反应器的结构特性(主要是H/D)和水力条件等将性能差的污泥淘汰,同时通过改变混合液中有机负荷选择适宜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本试验通过逐步降低沉降时间、曝气提供水力剪切力、A/O/A交替运行等水力选择压来促进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的形成;通过逐步缩短好氧段运行时间,延长缺氧段运行时间来强化反硝化除磷能力.具体表现为:①逐步缩短反应器沉降时间(由起始的20 min逐步降低至2 min),在此过程中排出沉降性能差的污泥,富集沉降性能优良的菌胶团.②通过曝气为反应器提供连续、均匀水力剪切力,同时提供充分混合的好氧条件(好氧段DO值约5 mg · L-1),以促进细胞之间的自凝聚.③A/O/A交替运行模式为具有反硝化除磷功能的细菌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使其在同丝状细菌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提供较大的传质动力.同时,一些学者提出了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晶核假说,无机晶核在反应前期提供细胞凝聚的晶核,促进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本试验R2系统中加入10 mg · L-1 Ca2+使反应器颗粒污泥形成速度较快,也可以佐证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