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光谱定性定量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振线:由第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线;通常也是最 灵敏线、最后线
2. 定性方法
标准光谱比较法:
最常用的方法,以铁谱作为标准(波长标尺);为什么选铁谱?
为什么选铁谱?
(1)谱线多:在210~660nm范围内有数千条谱线;
(2)谱线间距离分配均匀:容易对比,适用面广; (3)定位准确:已准确测量了铁谱每一条谱线的波长。 标准谱图:将其他元素的分析线标记在铁谱上,铁谱 起到标尺的作用。 谱线检查:将试样与纯铁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摄谱,将 两谱片在映谱器(放大器)上对齐、放大20倍,检查待测元 素的分析线是否存在,并与标准谱图对比确定。可同时进 行多元素测定。
光谱定性分析中注意问题
灵敏线并非固定不变的,它和所采用的光源、感光板及摄谱 仪型号等条件有关,对分析线的选择还应考虑到具体条件 (p210) 光谱定性分析中要确定某一元素的存在,须在该试样的光谱 中辨认出其分析线。但:若在某试样的光谱中没有某种元素 的谱线,并不表示该试样中该元素绝对不存在
光谱分析法的特点:所需试样量少且简单快速、可靠性高, 还可采用任何形式的试样,对大部分元素都有很高的灵敏度, 可作为一种很好的无机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的方法。
仪器分析课程讲义
ຫໍສະໝຸດ Baidu
第七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2004.12
一、 光谱定性分析
定性依据:元素不同→电子结构不同→光谱不同→特征光谱 1. 元素的分析线、最后线、灵敏线 分析线:复杂元素的谱线可能多至数千条,只选择其中几条 特征谱线检验,称其为分析线; 最后线:浓度逐渐减小,谱线强度减小,最后消失的谱线; 灵敏线:最易激发的能级所产生的谱线,每种元素都有一条 或几条谱线最强的线,即灵敏线。最后线也是最灵敏线;
I a cb b R A c b0 I 0 a 0 c0 相对强度R: lg R b lgc lg A
A为其他三项合并后的常数项,内标法定量的基本关系式。
内标元素与分析线对的选择:
a. 原试样中应不含或含有极少量所加内标元素,若试样中 主要成分(基体元素)的含量恒定,亦可选用此基体元素 作为内标物,其含量固定; b. 分析线对应匹配,同为原子线或离子线,且激发电位( 电离电位)相近,以使两条线的绝对强度随激发条件的改 变做匀称变化“匀称线对”; c. 两条谱线的波长应尽可能接近 d. 强度相差不大 e. 无相邻谱线干扰,无自吸或自吸小。
(3)摄谱过程
摄谱顺序:碳电极(空白)、铁谱、试样;
分段曝光法:先在小电流(5A)激发光源摄取易挥发元素光 谱调节光阑,改变暴光位置后,加大电流(10A),再次暴光 摄取难挥发元素光谱;
为了避免摄取光谱时感光板移 动机构带来的机械误差,而造
成分析时铁光谱与试样光谱的
波长位置不一,采用哈特曼光 阑,可多次暴光而不影响谱线
相对位置,便于对比。
(4)检查谱线
摄谱后,在暗室中进行显影、定影、冲洗,最后将干燥好的 谱片放在摄谱仪上进行谱线检查 用欲测元素的纯物质(或标准试样的谱线图)、元素标准光谱图 与试样光谱进行比较查对
逐条检查灵敏线(对于试样中某些含量较高的元素,不一定 依靠最后线作判断,而可以用一些特征线组)
对于成分复杂的试样,应考虑谱线相互重叠干扰的影响(通 常须两条或以上的灵敏线出现,才能确认该元素的存在) 为避免干扰谱线,考虑用大色散率的摄谱仪来进行摄谱,使 波长差别很小的互相干扰的谱线可能分离,或通过分段曝光
3. 定性分析实验操作技术
(1) 试样处理 a. 金属或合金可以试样本身作为电极,当试样量很少时 ,将试样粉碎后放在电极的试样槽内; b. 固体试样研磨成均匀的粉末后放在电极的试样槽内; c. 糊状试样先蒸干,残渣研磨成均匀的粉末后放在电极的 试样槽内。液体试样可采用ICP-AES直接进行分析。 (2) 实验条件选择 a. 光谱仪 在定性分析中通常选择灵敏度高的直流电弧;狭缝宽度5~ 7m;分析稀土元素时,由于其谱线复杂,要选择色散率较高的 大型摄谱仪。
2. 光谱定量分析
(1)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在条件一定时,谱线强度I 与待测元素含量c关系为: I=ac a为常数(与蒸发、激发过程等有关),考虑到发射光谱中 存在着自吸现象,需要引入自吸常数 b ,则:
I a cb lg I b lgc lg a
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关系式,称为塞伯-罗马金公式(经验 式)。自吸常数 b 随浓度c增加而减小,当浓度很小,自吸
b. 电极
电极材料:采用光谱纯的碳或石墨,特殊情况采用铜电极;
电极尺寸:直径约6mm,长3~4 mm;
试样槽尺寸:直径约3~4 mm, 深3~6 mm; 试样量:10 ~20mg ; 放电时,碳+氮产生氰 (CN)
,氰分子在358.4~ 421.6 nm产生
带状光谱,干扰其他元素出现在该 区域的光谱线,需要该区域时,可 采用铜电极,但灵敏度低。
消失时,b=1。
(2) 内标法基本关系式
影响谱线强度因素较多,直接测定谱线绝对强度计算难以 获得准确结果,实际工作多采用内标法(相对强度法)。 在被测元素的光谱中选择一条作为分析线(强度I),再 选择内标物的一条谱线(强度I0),组成分析线对。则:
I a cb
b0 I 0 a 0 c0
光谱定性分析中注意问题
只有当元素含量低时,最后线也就是光谱中的最灵敏线,但 在含量高时,由于光谱线中谱线的自吸效应而影响其灵敏度 自吸现象:常规的光源其发光区域中间温度高而四周温度低, 发光层四周的蒸汽原子,一般比中心原子处于较低的能级, 因而当辐射能量通过这段路程时,将为其自身的原子所吸收, 而使谱线中心强度减弱 元素浓度低时,不出现自吸。 随浓度增加,自吸越严重,当 达到一定值时,谱线中心完全 吸收,如同出现两条线,这种 现象称为自蚀。
为提高灵敏度及消除干扰,有时需将备分析的杂质分离
二、 光谱定量分析
1. 光谱半定量分析
与目视比色法相似;测量试样中元素的大致浓度范围; 应用:用于钢材、合金等的分类、矿石品位分级等大批 量试样的快速测定。
谱线强度比较法:测定一系列不同含量的待测元素标准 光谱系列,在完全相同条件下(同时摄谱),测定试样中待测 元素光谱,选择灵敏线,比较标准谱图与试样谱图中灵敏线 的黑度,确定含量范围。还有谱线呈现法、匀称线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