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

合集下载

大气题库(1)

大气题库(1)

大气监测题库一、名称解释1.降尘: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液体和固体颗粒等粒子状态的污染物,粒径大于10um时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称为降尘。

2.飘尘: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液体和固体颗粒等粒子状态的污染物,粒径小于10um时可长期漂浮在空气中,称为飘尘。

3.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4.雾:由悬浮在空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

5.硫酸盐化速率: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酸蒸气等含硫污染物,经过一系氧化演变和反应,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过程称为硫酸盐化速率。

6.质量浓度: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常用mg/m3或ug/m3为单位表示。

7.总氧化剂:指空气中除氧以外的那些表现有氧化性的物质,一般指能氧化碘化钾的物质,主要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氮氧化物等。

以外的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的物质,是总氧8.光化学氧化剂:指大气中除去NOX化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与光化学烟雾有关的污染物质,主要包括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等。

9.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的室外空间,污染物质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10.空气污染指数:指将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二、选择题1、下列各项不属于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必测项目的是( C )A、氮氧化物B、一氧化碳C、臭氧D、二氧化硫2、在进行大气采样时,采样口与基础面的相对高度应( B )A、大于1米B、大于1.5米C、小于1米D、小于1.5米3、飘尘的粒径( B )A、大于10umB、小于10umC、大于1umD、小于1um4、直径为0.5—1米的圆形烟道,在采样断面上应设立的采样点数为(B )A、2个B、4个C、6个D、8个5、奥氏气体分析器吸收法中用KOH吸收。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环境卫生学剖析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环境卫生学剖析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环境卫生学81.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危害在于EA.生物数量减少B.生物遗传性状改变C.生物适应能力下降D.生物数量和种类都减少E.物种减少以致灭绝9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及其周围的EA.自然环境B.生活环境C.劳动环境D.社会环境E.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34.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EA.人群B.自然环境C.生活环境D.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E.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93.生态系统是由BA.生物群落构成B.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C.人类聚居而成D.人类与其它生物组成E.人类与非生物系统构成A.接触标志B.早期生物效应标志C.结构和功能改变标志D.疾病效应标志E.易感性标志125.血铅升高属于B126.低色素性贫血属于D46.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的作用存在易感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E A.性别不同B.年龄不同C.生活条件的差异D.营养状况的差异E.机体的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2.可引起机体发生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患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最可能是C A.炭粒B.香烟烟雾C.尘螨D.CO2E.CO39.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BA.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B.地面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增加C.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D.雨雪水减少E.绿地减少43.全球气候变暖在医学上的主要危害是BA.中暑病例增多B.虫媒性疾病发病率增加C.损伤人类体温调节中枢D.人类对疾病的抵抗降低E.人类寿命缩短45.机体对环境有害因素的应答反应是EA.由机体遗传因素决定B.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致C.环境有害因素的强度过大所致D.环境有害因素持续作用时间过长所致E.机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81.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危害在于EA.生物数量减少B.生物遗传性状改变C.生物适应能力下降D.生物数量和种类都减少E.物种减少以致灭绝9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及其周围的EA.自然环境B.生活环境C.劳动环境D.社会环境E.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40.通常高度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BA.0.55℃B.0.65℃C.0.75℃D.0.85℃E.1.00℃30.臭氧层位于B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电离层E.热层44.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A.氯氟烃类的污染B.燃料燃烧过程排放SOx/NOx过多C.太阳紫外线辐射过强D.光化学烟雾污染E.宇宙环境变化42.辐射逆温是由BA.外来射线产生B.地表物体对辐射热的吸收量小于散出量产生的C.大气污染物阻挡太阳辐射产生D.地表物体的辐射产生E.反气旋产生31.空气中的阴离子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最低浓度应为EA.103/m3B.105/m3C.107/m3D.109/m3E.1012/m342.医学上主要用于杀菌的电磁辐射是CA.微波辐射B.电离辐射C.紫外线D.可视线E.红外线93.生态系统是由BA.生物群落构成B.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C.人类聚居而成D.人类与其它生物组成E.人类与非生物系统构成2.可引起机体发生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患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最可能是C A.炭粒B.香烟烟雾C.尘螨D.CO2E.CO38.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危害是CA.加速酸雨形成B.有利于啮齿动物、昆虫生长繁殖C.使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加D.不利于植物生长E.光敏感性皮肤病发病率增加8.与反气旋有关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BA.气流顺时针方向旋转B.风速大C.阻止污染物向上扩散D.天气晴朗E.出现逆温35.属于环境中变应原的物质是DA.多环芳烃B.一氧化碳C.炭粒D.花粉E.香烟烟雾41.沉降性颗粒物的粒径一般为EA.5μm~10μm B.10μm~50μmC.50μm~75μm D.75μm~100μmE.>100μm43.PM2.5是指直径EA.<2.5μm的颗粒物B.2.5μm~10μm的颗粒物C.2.5μm~5μm的颗粒物D.=2.5μm的颗粒物E.≤2.5μm的颗粒物33.可吸入颗粒物(IP)上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AA.金属氧化物B.甲醛C.氮氧化物D.石棉E.多环芳烃40.在环境污染物中具有致敏作用的是C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花粉D.大肠杆菌E.隐孢子虫96.当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PM2.580%,而且其主要由硝酸铵和硫酸铵组成时,造成其污染的主要是EA.木材燃烧B.尘土扬起C.植物微粒D.沙尘E.汽车尾气105.有一种大气污染物,水溶性,易被上呼吸道吸收,对眼、鼻及支气管有很强刺激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有促癌作用。

PM常识认识

PM常识认识

PM10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约为0.1-100微米。

有些颗粒物因粒径大或颜色黑可以为肉眼所见,比如烟尘。

有些则小到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观察到。

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

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

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

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

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

因此,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风险是较大的。

另外,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还是降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并会损坏建筑物表面通过对光散射理论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影响颗粒散射光通量F和粒径D之间单值关系的采光方向角、采光立体角和被测颗粒折射率等因素.与光散射颗粒计数器在异轴90°采光不同,用光散射法测量TSP和PM10在45°方向采光,并采用较大立体角(Dq>50°),能得到较好的F-D关系,同时颗粒折射率的影响也较小.1、PM10(1)监测要素:直径≤1μm 、10μm的颗粒物;(2)监测方法:PM10质量连续测量系统(大流量采样法、称量法);(3)监测仪器:大流量采样器、玻璃纤维滤纸、干燥器、分光光度计、天平等。

测量方法:激光法称重法TEOM 是锥形元件振荡微天平(Tapered Element Oscillating Microbalance)的缩写。

(国外)称重法:震荡微天平是个石英锥形管,其根部固定,可换式滤膜置于按自然震荡频率的锥形管顶端,震荡频率取决于锥形管的物理特性及滤膜质量,电子系统能连续监测此频率的变化。

环境标准HJ93-2013题库颗粒物

环境标准HJ93-2013题库颗粒物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93-2013)题库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弧中打“√”,错的打“×”)1、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也称可吸入颗粒物。

2、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也称细颗粒物。

3、小流量采样器工作点流量为1000 L/h。

()答案:正确。

4、采样器中的PM采样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应≥99.5%。

()2.5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截留效率应≥99.7%。

5、采样滤膜可选用玻璃纤维滤膜、石英滤膜等无机滤膜或聚氯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混合纤维素等有机滤膜。

()答案:正确。

6、采样器在工作条件下,大气压测量示值误差应≤1kPa,温度测量示值误差应±2℃。

()答案:正确。

采样器使用参比方法比对测试的测试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相关系7、PM10数应≥0.97。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相关系数应≥0.95。

8、PM采样器使用参比方法比对测试的测试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相关系2.5数应≥0.95。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相关系数应≥0.93。

9、切割性能测试可使用分流测试法或静态箱测试法。

()答案:正确。

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指单位密度的球体,在静止空气中作低雷诺数运动时,达到与实际粒子相同的最终沉降速度时的直径。

()答案:正确。

11、采样器在工作环境条件下,采气流量保持恒定值,并能保持切割器切割特性的流量称为采样器的工作流量。

()答案:正确。

12、气溶胶传输效率指进入采样器到达滤膜的气溶胶量与通过切割器后的气溶胶总量的百分比。

()答案:正确。

13、采样器应有产品铭牌,铭牌上有采样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名称、出厂编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答案:正确。

14、在环境温度为(15~35)°C,相对湿度≤85%条件下,采样器电源端子对地或机壳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0MΩ。

大气环境监测习题与答案

大气环境监测习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1、一次污染物,2、二次污染物,3、飘尘(或PM10),4、富集(浓缩)采样法,5、总悬浮颗粒物,6、可吸入颗粒物,7、采样时间,8、采样效率,9、硫酸盐化速率 ,10、光化学氧化剂,11、总氧化剂 , 12 总烃与非甲烷烃二、问答题1.大气中的污染物以哪些形态存在?2.大气中污染物的分布有何特点?3.简要说明制订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4.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对大气污染物例行监测规定要求测定哪些项目?5.大气采样点的布设有哪几种?各主要适用情况?6.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7、吸收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8.填充柱阻留法和滤料阻挡法富集原理有什么不同?9.怎样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飘尘?为提高测定准确度,应该注意控制哪些因素?10.简要说明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NOx 的原理和测定过程,分析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11.说明非色散红外吸收CO 分析仪的基本组成部分及用于测定大气中CO 的原理.12.根据气相色谱分析流程,说明进行定量分析的原理和特点,怎样用该方法测定大气中的CO?13.什么是总氧化剂和光化学氧化剂?怎样测定它们的含量?14.怎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的总烃和非甲烷烃?分别测定它们有何意义?15.什么是硫酸盐化速率?简述其测定原理。

16.压电晶体振荡法和β射线吸收法测定飘尘的原理是什么? 17.为什么要进行降水监测?一般测定哪些项目?18.在烟道气监测中,怎样选择采样位置和确定采样点的数目? 19.重量法测定烟气含湿量的原理如何?怎样计算其体积百分含量? 20.烟尘中主要有害组分是什么?如何进行测定?三、计算题1、已知某采样点的温度为270℃,大气压力为100kPa。

现用溶液吸收法采样测定SO2的日平均浓度,每隔4h采样一次,共采集6 次,每次采30min,采样流量0.5L/min,将6 次采样的吸收液定容至50.0mL,取10.00mL 用分光光度法测知含SO22.5μg,求该采样点大气在标准状态下的SO2日平均浓度(以mg/m3和ppm表示)。

台湾省2017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医学伦理学试题

台湾省2017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医学伦理学试题

台湾省2017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医学伦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A.TSPB.气溶胶C.细颗粒物D.IPE.降尘D2、对某病进行普查,以下哪项不是普查的目的A、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B、了解疾病自然史C、了解疾病的分布D、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E、早期发现病例B——流行病3、下列体征属于脉压增大性疾病引起的周围血管体征,除了A.枪击音B.水冲脉C.毛细血管搏动征D.奇脉E.颈动脉搏动明显增强C4、分析空气中一氧化碳宜采用的样品采集方法是A.塑料袋采样法B.注射器采样法C.溶液吸收法D.滤膜阻留法E.固体吸附剂阻留法E5、用于确证人类致癌物的研究方法是E6、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A.渗透压B.湿度C.pH值D.组织酶E.微生物E7、在夏季施用有机磷农药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视力模糊等症状,在急诊室进行处理时,首选措施是A.使用阿托品B.使用解磷定C.吸氧D.人工呼吸E.输液A(64—65题共用备选答案)A.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B。

环氧化物水解酶C.谷胱甘肽硫转移酶D.酯酶E.葡萄糖醛酸转移酶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临床试验和现场试验的主要区别是A.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以个体为单位现场试验的研究对象是以群体为单位B.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以病人为研乡对象,现场试验的研究对象是以尚未患万研究疾病的人为研究对象C.临床试验因医德问题可不设对照组,实验研究一定要设对照组D.临床试验一定要在住院病人中进行,现场试验研究一定在现场的疑似病人中文行E.临床试验不可能进行双盲法试验,而现场试验可进行双盲法试验A117,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A.齐同、均衡、随机化B.均衡、随机、分析C.设计、均衡、计算D.对照、重复、随机E.对照、随机、操作D9、咳痰、咯血40余年,再发咯血10天入院,查体:体温37.8°C,消瘦,双肺叩呈过清音,呼吸音减弱,右上肺可闻及湿罗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 术语和定义1.1 环境空气ambient air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1.2 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le(TSP)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μm 的颗粒物。

1.3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μm)particulate matter(PM10)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 μm 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

1.4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μm)particulate matter(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 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1.5 铅lead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1.6 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指存在于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μm)中的苯并[a]芘。

1.7 氟化物fluoride指以气态和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1.8 1小时平均1-hour average指任何1小时污染物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1.9 8小时平均8-hour average指连续8小时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也称8 小时滑动平均。

1.10 24小时平均24-hour average指一个自然日24小时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也称为日平均。

1.11 月平均monthly average指一个日历月内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1.12 季平均quarterly average指一个日历季内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1.13 年平均annual mean指一个日历年内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1.14 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标准状态下的浓度。

2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和质量要求2.1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

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

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

篇一:环境化学答案《环境化学》A/b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80%~90%,而干沉降只有10%~20。

2、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专属吸附。

3、众所周知,化学工业是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的“三废”大户,对化学工业来说,清洁生产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4、无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主要通过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胶体形成、吸附-解吸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5、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的物质是溶解氧,而在有机物累积的厌氧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物质是有机物。

6、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90%以上。

7、绿色产品标志,或称环境标志、生态标志、蓝色天使等。

8、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恢复区及清洁区9、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转化和增殖、自由基氧化no、链终止;10、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既是环境综合治理的最终目的之一,也是从治理中获得综合效益的集中表现。

11、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为co2、h2co3、hco3-;12、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原;13、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有so42-、no3-、cl-、hco3-。

14、通常被称为“生态结构重组”或“生态的结构重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资源重新使用废料、封闭物质循环系统和尽量减少消耗性排放、产品与经济活动的非物质化、能源脱碳。

15、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其中,活性酸度是土壤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而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

16、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

环境监测填空题

环境监测填空题

填空1.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是:根>茎>叶>穗>壳>种子2.水质污染可分为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三种类型。

3.写出下列英文的含义:DO—__溶解氧COD Cr化学需氧量TSP大气悬浮物_4.粒子状态污染物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和固体颗粒。

通常根据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性能将其分为降尘、飘尘_。

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能较快沉降到地面上的称为降尘,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可长期飘浮在大气中的称为飘尘5. 透明度测定的方法有十字法、铅字法7.大气采样方法可归为__直接采样法、富集采样法两类。

8.水样采集之后要进行保存,保存方法中以冷藏和冷冻为主,这种方法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化学反应速度10.噪声测量仪器主要有等声级计、声频频谱仪、录音机等。

(写3种即可)11.完整的河流可设置背景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对照断面四种监测断面。

1. 环境监测的特点(综合性)、(连续性)和(追踪性)。

2.我国的标准体系分为“六级两类”。

六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两级是(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

3.对于河流监测断面种类可分为:(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4.写出下列英文的含义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SS水中悬浮物5.大气监测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6.大气布点方法(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7.水质污染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种类型。

8.水样的消解方法有干法消解和湿法消解两种。

9.测定总悬浮颗粒物常采用(重量)法。

采样器按采样流量可分为(皂膜流量计)、( 转子流量计 )、( 孔口流量计 )采样器。

10. 0.350%有(三)位有效数字,5.8500有(五)位有效数字。

1. 水样的类型有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综合水样。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考试16+2016年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考试16+2016年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考试16 2016年(总分:3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我国采用空气污染指数向公众发布大气污染状况,它分为5个级别,当易感人群症状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时,空气质量状况应该是()(分数:1.00)A.优B.良C.轻度污染√D.中度污染E.重污染解析:2.标准中规定每克或每毫升化妆品中不得检出下列哪些细菌()(分数:1.00)A.霉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B.霉菌、粪大肠菌群、溶血性链球菌C.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破伤风杆菌D.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大肠菌群E.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解析:3.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及其周围的()(分数:1.00)A.生态环境B.自然环境C.生活环境D.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E.社会环境解析:4.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分数:1.00)A.降尘B.总悬浮颗粒物C.可吸入颗粒物√D.烟尘E.细颗粒物解析:5.某一封闭式办公大楼,终日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近日工作人员诉说呼吸道干燥、鼻塞、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等,但下班后返回家中,上述症状自行消失。

此病症最可能是()(分数:1.00)A.与建筑物有关的疾病(BRl)B.不良建筑综合征(SBS) √C.电脑综合症D.CO2中毒E.流行性感冒解析:6.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分数:1.00)A.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B.地面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增加√C.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D.雨雪水减少E.绿地减少解析:7.居住面积定额直接影响人们生活居住的卫生条件,与每人居住面积定额关系较密切的指标是()(分数:1.00)A.人口毛密度B.人口净密度√C.居住区用地面积D.居住建筑用地面积E.居住区人口数解析:8.有一工厂它的烟囱有效高度为100m,当风向为东北风时,其有害气体的着落点,大概在该工厂的()(分数:1.00)A.东北方位500~1000米处B.东北方位1000~2000米处C.西南方位500~1000米处D.西南方位1000~2000米处E 西南方位100~500米处√E.西南方位100~500米处解析:9.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不包括()(分数:1.00)A.多为暴发流行B.病人的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C.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D.发病多在同一潜伏期内E.对水源采取净化消毒处理后,流行迅速得到控制解析:10.水体污染物吸附于悬浮物和颗粒物后,逐渐下沉进入水体底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变成毒性更大的理化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化学物质,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水体()(分数:1.00)A.镉污染B.有机氯农药污染C.有机磷污染D.酚污染E.汞污染√解析:11.下列哪项不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常用生理指标()(分数:1.00)A.皮肤温度、体温B.脉搏、心率C.代谢产热量√D.出汗量E.温热感解析:12.下列哪项不是健康城市标准()(分数:1.00)A.清洁的环境、可靠食品、饮水、能源供应B.舒适的生活条件、便利的交通体系√C.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方便市民沟通和联系D.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健康服务质量E.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等基本要求解析:13.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分数:1.00)A.自然环境B.生活居住环境C.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各生物圈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解析:14.引起“富营养化”的原因是()(分数:1.00)A.能量流动失去平衡B.温室效应C.酸雨D.氮循环不平衡√E.以上都是解析:15.居住建筑密度是指()(分数:1.00)A.每人居住建筑用地面积B.单位面积上的居住人数C.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之比D.居住建筑基层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E.每万平方米上的建筑物个数解析:16.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分数:1.00)A.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B.多年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评价C.将来要建设的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的评价√D.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E.寻找主要污染源和污主要污染物的评价解析:17.下列哪项不是氯化消毒的方法()(分数:1.00)A.普通氯化消毒法B.氯胺消毒法C.折点消毒法D.二氧化氯消毒法√E.过量氯消毒法解析:18.下列何者不包括在生活饮用水标准中()(分数:1.00)A.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B.毒理学指标C.细菌学指标D.水体自净指标√E.放射性指标解析:19.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分数:1.00)A.6.6B.5.6 √C.4.6D.3.6E.2.6解析:20.一次污染物是指()。

各种工况排气筒有组织排放计算

各种工况排气筒有组织排放计算

1、厂界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与TSP的两个概念。

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是个很大的概念,又称尘。

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分为飘尘和降尘。

而粒径小于100μm的(颗粒物)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TSP是颗粒物的一部分;粒径小于10μm的称为PM10,即可吸入颗粒。

TSP和PM10在粒径上存在着包含关系,即PM10为TSP 的一部分。

实际厂界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确实是按照总悬浮颗粒物(TSP)的分析方法(GB/T 15432)开展工作。

厂界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可认为就是TSP,细微的差别是《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要求超细纤维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尽管《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未直接对无组织排放颗粒物进行说明,但其引用的《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对有组织排放颗粒物却有类似说明,要求无论是玻璃纤维滤筒还是刚玉滤筒对0.5μm粒子的捕集效率应不低于99%。

考虑到颗粒物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概念上的对应关系,显见以GB/T 15432-1995方法中的TSP对应厂界无组织排放颗粒物应当是偏于安全的,概念是可以替代的。

概念的替代并不等于监测方法可以替代,《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并没有对监测环境和气象条件提出相关要求,而厂界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监测却受到一个非常严厉的导则——《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约束,其中包括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等监测适宜度判断,以及处于涡流区、建筑迎风面等复杂监控点设置要求,对最佳监测时段有以下论述在通常情况下,选择冬季微风的日期,避开阳光辐射较强烈的中午时段进行监测是比较适宜的。

PS:烟尘是指燃烧污染颗粒,颗粒物包括烟尘,但是涵盖了非燃烧情况产生的污染颗粒。

执业助理医师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021年(33)_真题-无答案(754)

执业助理医师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021年(33)_真题-无答案(754)

执业助理医师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021年(33) (总分87.XX01,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煤杂质中对大气污染影响最大的元素是A. 氟B. 砷C. 钙D. 铁E. 硫2. 在发展中国家水污染最突出的问题仍是A. 放射性污染B. 化学性污染C. 生物性污染D. 热污染E. 原生污染3.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A. 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B. 地面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增加C. 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D. 雨雪水减少E. 绿地减少4. 对醛固酮无拮抗作用的留钾利尿药是A. 呋塞米B. 氢氯噻嗪C. 乙酰唑胺D. 氨苯蝶啶E. 螺内酯5. 谵妄综合征的主要特征为A. 意识障碍昼轻夜重B. 幻觉C. 注意涣散D. 记忆减退E. 错觉6. 遗传毒理学试验成组应用的配套原则不包括A. 包括体细胞和性细胞的试验B. 在反映同一遗传学终点的多种试验中应尽可能选择体外试验C. 包括多个遗传学终点D. 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E. 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试验7. 微核试验可用于检测A. DNA加合物B. 引起核粉碎的遗传毒物C. 断裂剂和非整倍体剂D. 引起碱基置换的遗传毒物E. 引起移码突变的遗传毒物8. 吸入后可到达呼吸道深部的颗粒物,其空气动力学直径一般小于A. 20μmB. 15μmC. 10μmD. 7.5μmE. 5μm9. 水体污染物吸附于悬浮物和颗粒物后,逐渐下沉进入水体底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变成毒性更大的理化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化学物质,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水体A. 镉污染B. 有机氯农药污染C. 多氯联苯污染D. 酚污染E. 汞污染10. 男,33岁,冬春季发作节律性胃部疼痛十年,近1周疼痛剧烈,以半夜最甚,偶伴呕吐。

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后壁有0.5cm×0.5cm溃疡,周围充血水肿,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活动性溃疡,入院治疗。

为迅速缓解症状,选用强烈的抑酸药物,下列何者作用最强A. 西咪替丁B. 雷尼替丁C. 法莫替丁D. 硫糖铝E. 奥美拉唑11. 男性,46岁,既往有乙肝病史,今日搬重物后呕出鲜红色血液约200ml,并有暗红色血块。

大二环境化学 考试资料 名词

大二环境化学    考试资料 名词

环境化学小资料名词解释1.二次颗粒物:大气中某些污染组分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应而产生的颗粒物,称为二次颗粒物。

由排放源排放的气体,在环境中经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转化成液态或固态的颗粒物。

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气体等在大气中经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硫酸盐、硝酸盐和有机气溶胶等。

2.TSP:即总悬浮微粒,又称总悬浮颗粒物。

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集器在滤膜上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

粒径小于100μm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μm的称为PM10,即可吸入颗粒。

TSP和PM10在粒径上存在着包含关系,即PM10为TSP的一部分。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PM10/TSP的重量比值为60—80%。

在空气质量预测中,烟尘或粉尘要给出粒径分布,当粒径大于10μm时,要考虑沉降;小于10μm时,与其他气态污染物一样,不考虑沉降。

3.飘尘:粒径小于10μm的浮游微粒。

其含量是评价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

4.降尘:一般指粒径大于30μm的可自然沉降的大气固体颗粒物。

其含量是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5.可吸收离子?6.温室效应酸度?7.单位体积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总量,是水对酸的缓冲能力的一种度量。

通常以酚酞碱度、甲基橙碱度等表示。

8. 永久性硬度:单位体积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总量,是水对酸的缓冲能力的一种度量。

通常以酚酞碱度、甲基橙碱度等表示9.暂时硬度:水中对应于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硬度称为暂时硬度。

这部分硬度可以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除去,所以叫暂时硬度,又叫碳酸盐硬度。

10.BOD: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

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11.氧化曲线?12.POPS:,中文名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是一类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并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练习题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练习题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一、填空题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

答案:质量浓度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的总称。

答案:氮的氧化物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铅是指存在于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答案:总悬浮颗粒物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1小时平均是指任何1小时污染物的平均值。

答案:算术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状态下的浓度。

答案:标准6、空气质量指数是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

答案:定量7.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微米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微米的颗粒物;细颗粒物(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微米的颗粒物。

答案:≤100;≤10;≤2.5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所说的标准状态指温度为K,压力为kPa 时的状态。

答案:273 K;101.325 kPa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 μm)、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 μm)每年至少有个日平均浓度值。

每月至少有个日平均浓度值(二月至少有25个日平均浓度值)。

答案:324 2710、环境空气中的氟化物指以及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答案:气态,颗粒态。

11、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的1小时平均浓度要求每小时至少有的采样时间。

答案:45min。

12、环境空气中Pb的季平均浓度要求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个日均值。

答案:15,5。

13、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植物生长季评价浓度要求每一个生长季至少有%个月平均值。

答案:70。

14、污染物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是数据统计中的关键,依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数据有效性规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苯并[a]芘和铅的24小时平均浓度要求每日应有个小时的采样时间。

环境化学填空

环境化学填空

填空1.环境问题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排放和过度开发资源;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垂直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水平运动;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传输。

5.当Γ<Γd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光离解。

7.由若干个苯环稠和在一起的化合物称为多环芳烃;8.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转化和增殖、自由基氧化NO、链终止;9.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10.洛杉矶烟雾也称为光化学烟雾。

11.伦敦烟雾也称为硫酸型烟雾。

12.当降水的pH值时,称为酸雨。

13.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10um的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的过氧乙酰硝酸酯污染物;15.水中异养生物利用自养生物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命体;16.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Cd;17.导致水俣病的污染物是甲基汞。

18.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结构,其上联接有 -OH -COOH -CHO等官能团;19.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值在至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为CO2、H2CO3、HCO3-;21.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原;2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分配、水解、光解、挥发、生物降解;值低表示环境为有机碳性环境。

24.标化分配系数是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25.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26.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恢复区及清洁区27.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极限溶解氧28.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

29.次生铝硅酸盐由硅氧四面体层和铝氢氧八面体层构成,它们是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

大气

大气

名词解释:1.可吸入颗粒物(PM 10):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um 的固体微粒。

2.降尘:是指大气中粒径大于10um 的固体微粒。

3.总悬浮微粒(TSP):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um 的所有固体颗粒。

4.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5.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产的与一次污染物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6.理论空气量:单位质量的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以V a 0表示。

7.空气过剩系数:燃料在燃烧装置中燃烧时,只供给理论空气量是很难使燃料燃烧完全,为了使燃料能够完全燃烧,实际上供给空气量应多与理论空气量,实际供给的空气量(V a )与理论空气量(V a 0)的比值称为空气过剩系数。

8.空燃比:是指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可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9.能见度:是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米或千米表示。

10.有效源高:烟囱的有效高度H 应为烟囱几何高度H s 与烟云抬升高度△H 之和11.沉降直径(或斯托克斯直径)d s :为在同一流体中与被测粒子的密度相同、沉降速度相同的球的直径。

12.空气动力学直径d a :为与被测粒子在空气中的沉降速度相同,密度为1cm g 3/的球的直径。

13.分割粒径(或称临界粒径)d c :系指某除尘器能补集一半的粒子的直径,即除尘器分级效率为50%的粒子的直径。

14.粉尘初层:粉尘因筛滤、截留、惯性碰撞、静电、扩散和重力沉降等作用,逐渐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常称为粉尘初层。

填空:1.燃料按动态可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2.煤中的氢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与碳、硫等元素结合的氢,这种氢成为可燃氢或自由氢;指一种是与氧结合成水的氢3.煤中的水分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机械的附着在煤表面上的水分,这种水分叫做外部水分;另一种是被煤吸收并均匀分布在可燃物质中的化学吸附水和存在于矿物杂质中的矿物结晶水。

大气粉尘

大气粉尘

粉尘(dust)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

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总悬浮微粒,系指大气中粒径小于为总悬浮颗粒物,英文缩写为TSP。

2———是污染大气,危害人类的健康。

飘逸在大气中的粉尘往往含有许多有毒成分,如铬,锰,镉,铅,汞,砷等。

当人体吸入粉尘后,小于5μm 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时还会引起肺癌。

沉积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会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细胞所吸收,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

此外,粉尘还会沾污建筑物,使有价值的古代建筑遭受腐蚀。

降落在植物叶面的粉尘会阻碍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

3———是污染大气,危害人类的健康。

飘逸在大气中的粉尘往往含有许多有毒成分,如铬,锰,镉,铅,汞,砷等。

当人体吸入粉尘后,小于5μm 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时还会引起肺癌。

沉积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会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细胞所吸收,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

此外,粉尘还会沾污建筑物,使有价值的古代建筑遭受腐蚀。

降落在植物叶面的粉尘会阻碍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中文名称:文丘里除尘器英文名称:Venturi scrubber定义:在水膜除尘器烟气进口管道上安装一个文丘里流道,在文丘里喉口喷水,因吸水凝聚成较大颗粒的尘粒,部分在扩张段沉降下来并被水带走,从而达到除尘目的的除尘器。

被水喷湿凝聚的尘粒在水膜除尘器内更容易被捕集下来,从而提高了除尘效率。

优点:除尘效率高,可达99%以上;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维修管理方便;不仅用作除尘,还可以用作除雾、降温和吸收、蒸发等方面。

缺点:压力损失较大,用水量较多。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电场使烟气发生电离,气流中的粉尘荷电在电场作用下与气流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径≤10μ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

篇一:环境化学答案《环境化学》A/B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80%~90%,而干沉降只有10%~20。

2、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专属吸附。

3、众所周知,化学工业是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的“三废”大户,对化学工业来说,清洁生产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4、无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主要通过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胶体形成、吸附-解吸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5、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的物质是溶解氧,而在有机物累积的厌氧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物质是有机物。

6、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90%以上。

7、绿色产品标志,或称环境标志、生态标志、蓝色天使等。

8、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恢复区及清洁区9、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转化和增殖、自由基氧化NO、链终止;10、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既是环境综合治理的最终目的之一,也是从治理中获得综合效益的集中表现。

11、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为CO2、H2CO3 、HCO3-;12、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原;13、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有SO42-、NO3-、Cl-、HCO3- 。

14、通常被称为“生态结构重组”或“生态的结构重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资源重新使用废料、封闭物质循环系统和尽量减少消耗性排放、产品与经济活动的非物质化、能源脱碳。

15、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其中,活性酸度是土壤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而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

16、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

17、次生铝硅酸盐由硅氧四面体层和铝氢氧八面体层构成,它们是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

18、长期以来,企业的污染防治一般采用末端控制的方式,即把污染物全部集中在尾部进行处理。

其主要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大,规模效益和综合效益差;二是:不利于原材料、能源的节约;三是:有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四是:企业员工仍在有污染的环境中工作,有碍员工的身心健康。

而清洁生产的优点在于,大幅度减少污染的产生和排放;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投资少,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19、pH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

20、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转化和增殖、自由基氧化NO、链终止;二、名词解释:1、优先污染物: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称之为优先污染物。

2、生长代谢当微生物代谢时,某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碳,该有机物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生长代谢。

3、洁净煤技术参见教材p209页4、次生矿物次生矿物是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却有所改变5、分配系数颗粒物从水中吸着有机物的量,与颗粒物中有机质的含量密切相关,而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Kp)。

6、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7、清洁生产参见教材p147页8、酸性降水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三、判断题:(16 %)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温室效应。

(√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Hg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 )3、环境意识中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的内涵,而环境科学知识可以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为。

(√ )4、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Hg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 )大气中HO自由基的来源有O3 、H2CO、H2O2、HNO2、的光离解。

(× )5、绿色食品就是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符合一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的产品。

(√ )6、酸雨是指pH7、气溶胶中粒径>10μm的颗粒,称为飘尘。

(× )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称为大气垂直递减率(Γ),对于逆温气层的大气垂直递减率Γ﹤0(√ )8、在氨氮的测定中,氨与盐酸萘乙二胺显色剂生产黄色的络合物,可在425nm波长下比色测定。

(× )9、绿色产品标志等同于一般的商标,它是用来标明产品在生产、配置、使用和处置全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危害最小,属于绿色产品类型。

(× )10、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R自由基。

(× )根据Whittby三模态模型,粒径小于0.05 um的粒子称为爱根核膜。

(√ )11、环境意识中包括的哲学内涵是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人与人的关系。

(√ )12、土壤胶体吸附碱土金属粒子吸附现象属于离子交换吸附(√ )13、在一封闭的碳酸体系中加入重碳酸盐,其中,酚酞碱度不发生变化。

(√ )14、“工业无废物”必须从“设计”开始,其意义就是一开始就注意到生产中多余的材料形成的废物和污染的潜在影响。

(√ )15、重金属从悬浮物或沉积物中重新释放属于二次污染问题,富营养化加重原因可能诱发重金属释放。

(× )四、问答题:1、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和成因,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答: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主,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其形成过程为SO?[O]?SO23SO3?H2O?H2SO4SO2?H2O?H2SO3H2SO3?[O]?H2SO4NO?[O]?NO22NO2?H2O?HNO3?HNO2式中:[O]—各种氧化剂。

大气中的SO2和NOx经氧化后溶于水形成硫酸、硝酸和亚硝酸,这是造成降水pH降低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气态或固体物质进入大气对降水的pH也会有影响。

降水的酸度是大气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后平衡的结果。

如果降水中酸量大于碱量,就会形成酸雨。

2、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1)土壤水分的含量:Shearer 等对林丹在粉砂壤土中的扩散研究表明:干燥土壤中无扩散;含水4% 总扩散系数和气态扩散系数最大;含水4-20%气态扩散>50%;含水>30% 非气态扩散系数最大;含水两种扩散系数都增加;含水>4% 随水分的增加,总扩散系数下降;含水4-16% 随水分的增加,非气体扩散系数下降;含水>16% 随水分的增加,非气体扩散系数增加。

(2)土壤吸附的影响:吸附作用是农药与土壤固相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直接影响其他过程的发生。

如土壤对除草剂2,4-D的化学吸附,使其有效扩散系数降低。

(3)土壤的紧实度:是影响土壤孔隙率和界面性质的参数,紧实度高,土壤的充气孔隙率降低,扩散系数也降低。

(4)温度:温度升高,有机物的蒸汽密度升高,总的效应是扩散系数增大,如林丹的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增大。

(5)气流速度(6)农药种类。

3、举例说明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有哪些?参见教材p170页4、在“在硝酸盐氮的测定”实验中,试说明氯化物和亚硝酸盐氮如何影响实验结果,怎样去除氯化物和亚硝酸盐氮的干扰?(1)少量氯化物能引起硝酸盐的损失,使结果偏低; 加入硫酸银使其生成氯化银沉淀,过滤去除,可消除氯化物的干扰(2)亚硝酸盐氮含量超过0.2ūg/ml,使结果偏高;加入高锰酸钾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可消除亚硝酸盐氮的干扰,从测定结果中减去眼硝酸盐的含量即可5、试述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主要过程。

主要过程包括(1)有机磷农药的非生物降解过程a 吸附催化水解b 光降解(2)有机农药的生物降解6、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有(1)盐浓度(2)氧化还原条件(3)pH值(4)水中配位剂含量篇二:环境化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环境化学课程考试题姓名:杨正坤学号: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

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和三种方式。

3、天然水中的总酸度+4、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5、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有。

6、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7、无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主要通过沉淀-溶解、、、胶体形成、吸附-解吸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8、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的物质是位的物质是。

9、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其中,活性酸度是土壤中的直接反映,而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

10、pH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

二、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____________。

A、热岛效应B、温室效应C、土壤的盐碱化D、噪声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_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HgC、PbD、As 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A 、CdB、HgC、PbD 、As 4、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A、风B、湍流C、天气形式D、地理地势5、大气中HO自由基的来源有的光离解。

+A、O3B、H2COC、H2O2D、HNO2 6、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

A 、ROB 、R自由基C 、H2OD、HO2 7、酸雨是指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A A、Ca2+B、Na+ C、Fe3+D、H+ 9、气溶胶中粒径μm的颗粒,称为飘尘。

A>10B15D A、盐度升高B、pH降低C 、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D、改变氧化还原条件三、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环境污染:2、光化学烟雾:3、优先污染物:4、分配系数: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四、简述题(10分,每小题5分)1、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和成因,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2、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五、计算题:(30分,每小题10分)1、若有水A,pH为7.0,其碱度为6.0mmol/L,水B的pH为8.5,碱度为1.0mmol/L,若以等体积混合,问混合后的pH是多少?2、在厌氧消化池中和pH=7.0的水接触的气体含65%的CH4和35%的CO2,请计算pE和Eh。

3、某水体中含有300mg/L的悬浮颗粒物,其中80%为细颗粒(d答案一、填空1、80%~90%2、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3、[HCO3-]+2[H2CO3*]+ [H+] - [HO-]4、风,湍流5、80%~90% ,10%~20%6表面吸附、离子3+交换吸附7氧化还原,配合作用8、溶解氧、有机物9、氢离子浓度、Al 10、存在形态、吸附量二、选择题1、C2、A3、B4、ABCD5、ACD6、BC7、C8、C9、D10、ABCD三、名词解释1、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