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辰:人体空间医学-共28页

合集下载

郭志辰大夫的人体空间医学理论与“小方治病”(转)

郭志辰大夫的人体空间医学理论与“小方治病”(转)

郭志⾠⼤夫的⼈体空间医学理论与“⼩⽅治病”(转)郭志⾠⼤夫的⼈体空间医学理论与“⼩⽅治病”新闻热线:*************⽇期:2006年12⽉29⽇中新河北⽹⽯家庄12⽉29⽇电 (张伟民)医学博⼠郭志⾠,阿尔伯特⼤学终⾝名誉教授,经四⼗多年教学、临床,研究、发明的⼈体空间医学理论和“⼩⽅治病”的疗效机理,蜚声海外,名扬华夏。

⼈体空间医学理论郭志⾠⼤夫提出的⼈体空间医学理论认为⼈体可划分为四⼤空间,空间存在着能量运动,⾼度概括⼈体疾病形成的原因在于⽔的输布不均衡,⽽调治⼈体疾病就是调解⽔的分布。

⼈体空间医学诊断,采⽤⾆诊法,通过观⾆就可以准确疾病成因。

⼈体空间医学神奇的疗效、精妙的理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们,2005年5⽉和12⽉,来⾃北美和欧洲的两批次、170名学员到达河北正定,拜郭⼤夫为师,学习⼈体空间医学理论和⽅法,他们感叹:“⼈体空间医学将在世界医药史上引起⼀场⾰命,为现代主流中医学注⼊新的⼒量。

”“⼩⽅治病”的疗效机理国宝中医药学博⼤精深,中医⽤药浩如烟海。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介绍药物1982种,清代《本草纲⽬拾遗》,⼜补充了716种。

经过46年临床实践和研究,郭志⾠⼤夫发现:传统本草虽有多药治⼀病或⼀药治多病的情况——但多药治⼀病,即治疗⼈体某种疾病,往往是解决了⼈体某个关键部位,其他很多问题就迎刃⽽解;⼀药治多病,所谓的那“多病”,实质上是由⼀个原因引起的多种症状,⽤⼀味药解决了病因,就解决了相应症状。

研究药性,要从药物的主治返回去研究药物的本质,要看准药物的主攻⽅向。

郭⼤夫⽤极精确的⼀句话点清药物的功能主治——⽤药不在多,⽽在于拿捏得准,分⼨得当,在于药之精确、神速。

所谓“神”,是指药性直接在病灶处发挥作⽤;所谓“速”,是掌握好药物的能量速度。

“⼩⽅治病”之“⼩”的意义从费⽤上看,郭志⾠⼤夫四⼗余年临床的认真体察、研究、总结,从数以千计的中药列伍中,筛选出公英、独活等六味⼀般草药,作为⾃⼰处⽅的核⼼⽤药,基本上适⽤或满⾜了⾃⼰对⼀般病⼈、⼀般病症的需求处⽅,且效果很好。

人体空间医学——郭志辰老师在香港讲学

人体空间医学——郭志辰老师在香港讲学

人体空间医学——郭志辰老师在香港讲学人体空间医学——郭志辰老师在香港讲学各位同道、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今天借此机遇,向大家汇报我将近50年的临床实践、临床小小的总结。

将近50年的临床,因为我这一生没有离开临床,一直在临床上研究、探讨,最后探讨出,以空间、人体的空间来调整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所以我起名为空间医学。

空间医学包含了养生学、修炼学、医学、预防学,因为空间医学与人体科学是紧密相关的,空间医学病因学是一个“水”字而概括,就是所有的疾病都是水多、水少、水的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所以在治疗上,是以调整水为原则,提出来了“清除污染,疏通河道,能量搬家”的方法。

所以在病因学与传统医学,当然是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新的病因。

传统医学讲内因、外因、六淫、七情,空间医学不讲,就讲一个“水”字。

空间医学的本草与历来的本草不大同,空间医学讲本草不讲归经,这是与传统本草不大相同,空间医学的本草讲运动本草,也就是这一味药在人体内部它能起到什么样的双重作用。

比方说,石菖蒲,它能够使头部的能量更新、它能够减少减轻胸部的压力、它能够补肾,这与传统本草不大同了。

为什么呢?因为石菖蒲它能够使头部的能量回流到膻中,然后从膻中经过右心房的回流,经过公转的运动,又达到命门部,使命门的细胞加强了运动,所以它是补肾的作用。

这是双重作用。

所以空间医学应用的药味少,是应用了药味的双重性。

比方说,瓜篓仁,传统医学讲瓜篓仁就是一个清肺通便的作用,在空间医学上它不是清肺通便了,它也起到清肺通便的作用,为什么能够清肺通便?是肺部的淤气,淤的能量越肩而过,下行命门,使命门部的细胞增加运动,所以它又是补肾的作用,而且到命门部它疏散于下焦的肠系膜周围,所以它有润便的作用。

所以空间医学在讲本草的过程中,它是讲本草的运动,从开始到结局它有什么功能作用,它不讲归经。

空间医学讲小方治病,小方究竟小到什么程度呢?小方治病就是少则3味药,多则5为药组成一个小方。

空间医学郭志辰空间医学之头足保健

空间医学郭志辰空间医学之头足保健

空间医学(郭志辰)1)空间医学之头足保健(1)空间医学之头足保健《空间医学》》之养生保健,除了应用中药处方这一传统医学治疗形式外,还推出了“自我养生保健回照法”;“诊脉保健”;“火灸保健”;“熏灸保健”,以及在传统中医按摩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以人体《空间医学》理论为指导的,“人体空间医学按摩法”(简称空间按摩)等做为养生及保健方法。

其中“头足保健”是融合“火灸保健”与“熏灸保健”于一体的“头足保健”。

所谓的“头足保健”,是以人体头部和足部为主要调理部位,本着人体《空间医学》「调功能,袪其疾」的原则,以运动和变化人体空间能量为手段的一种整体保健。

因此,亦可称之为“头足能量运动保健”。

《空间医学》认为,人体空间能量运动和变化,是人体形体物质运动的动力。

肺部的呼吸运动,催动了肺循环(人体小循环)的运动,同时,肺部的气息更新,促使血液不断地新陈代谢,改变血液的品质,因此带动了人体全身的大循环(循环体)的运动和变化。

尤其是《空间医学》所强调的「人体四大空间」,即三焦空间和太阳区空间(外焦),此为人体能量运动与变化的场所。

由于人体能量「清升浊降」的运动变化规律,肺部所居上焦空间能量的更新与变化,带动了中、下二焦及外(后)焦空间能量的运动和变化。

与传统中医的“气为血之帅”和“肺朝百脉”之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肺部的能量动力,是人体生理和生命活动动力来源之一。

人体生理和生命活动,在于原(元)动力的推动。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的两肾是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它们的功能运动,是人体之根本,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空间医学》认为,人体的原动力部位在人体的下焦空间,人体先天之精与后天能量(营养)的供给,其运动变化均在此空间内,特别是盆腔会阴区上三寸的空间部位,是下焦空间能量动力之眼,是下焦能量运动旋涡之心。

传统医学称脾肾主下肢,其论点是人体气血在运动过程中,其浊重部分的物质与能量,通过下焦的运动变化,一部分排出体外,还有一大部分沉于下肢及两足部。

人体空间医学之舌诊(内附案例)

人体空间医学之舌诊(内附案例)

⼈体空间医学之⾆诊(内附案例)重要提⽰:⼩⽅治病是郭志⾠⼤夫在数⼗年临床实践,对古⽼传统中医的挖掘及⾃⾝修炼的基础上发明的。

中药⼩⽅是郭志⾠⼤夫空间医学的核⼼内容,是对中国和世界⼈民的伟⼤贡献!⼩⽅基本⽤药为:公英,独活,九节菖蒲,桔梗,厚朴,⾹附,浙贝,⽤量为1-7克,根据辩症施治灵活应⽤. 这才是真正的空间医学。

空间医学最原汁原味的还原,也是对郭⽼的致敬!详情请关注中医万⾥⾏的推出的空间医学体系授课!空间医学疗法包括:⾆诊、中药⼩⽅、⽕灸等。

望⾆诊病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古典医籍中,就有望⾆诊病的记载。

如:“内外杂症,亦⽆⼀不呈其形,著其包于⾆据⾆以分虚实,⽽虚实不爽焉;据⾆以分阴阳,⽽阴阳不谬焉;据⾆以分脏腑配主⽅,⽽脏腑不差,主⽅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可参,脉⽆可接,⽽唯以⾆为凭;妇⼥幼雅之病,往往闻之⽆息,问之⽆声,⽽唯有⾆可验。

”可见,古⼈早已认识到了观⾆诊病的重要性。

通过观⾆来诊断疾病,然后才能辩证⽤药。

⼈体空间医学认为:⼀、对⾆诊的认识⼈体的⾆是全⾝的缩影。

它反映全⾝的物质与能量的盛衰变化;反映物质能量的流通情况;反映⾝体疾病病因的处所;反映疾病形成的原因。

因此,通过对⾆形和⾆质、⾆苔的观察,能确定疾病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及治疗的⽅法。

⾆诊的理论是⼈体空间医学诊断的精髓,因为通过它可知⼈体全⾝的变化。

诊⾆,要结合⼤⾃然的变化去研究。

⼈体是⼤⾃然的缩影,是物质能量运动变幻的场所。

如果我们能⽤各种⽅法使⼈体功能的运作与⼤⾃然同步,与⼤⾃然融为⼀体,那么,我们的⾝体就会健康,疾病就能消除。

⼀切疾病,都是依附在物质与能量上。

因此,治疗疾病,就是调节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使其正常。

从⽽恢复⼈体功能的正常运转,⼈才能回归其⾃然真⾯⽬。

这是治疗疾病的关键。

⼆、⾆诊的实质⾆诊,即通过观察、辨析⾆苔、⾆质和变化现象,⽽对疾病作出诊断和治疗。

⾆是⼈体的全息,它全⽅位反映了⼈体⼩天地的变化。

空间医学大脾胃论

空间医学大脾胃论

(二)泌別清濁,後天之本
後天是與先天相對而言,在中醫,後天與先天是以嬰兒出生為分界線的。傳統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是指脾為人體出生之後維持人體生長發育及各臟腑生理功能的根本。脾主運化,能夠將飲食物進行消化吸牧,進而化生水穀精微。《素問?厥論》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也。」脾主運化功能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到人體氣血的盛衰以及各臟腑的功能。
空間醫學大脾胃論
中醫世界│首頁
作者:郭志辰
第一節--什麼是「大脾胃論」
傳統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他著有《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等醫書。他十分強調脾胃在人體的重要作用,認為:脾胃是運化水穀、供一身元氣之本,脾胃內傷則元氣自衰,繼而百病叢生。他還將內科疾病系統地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內傷以脾胃內傷最為常見,其原因有三:一為飲食不節,二為勞逸過度,三為精神刺激。另外,脾胃屬土居中,與其他四臟關係密切,不論哪臟受邪或勞損內傷,都會傷及脾胃。同時,各臟器的疾病也都可以通過脾胃來調和濡養、協調解決。在臨證治療中,採用了一套以升舉中氣為主的方法,分別補益上、中、下三焦元氣,尤以補益脾胃為主。他善於運用溫補脾胃的處方和藥物。因此被稱為「溫補派」。
肺部細抱清污染,排濁淨水進氧分。
激活肺部增動力,空間醫學稱獨招。
霧化吸入療法,是目前醫學界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以不同的霧化器利用氣體射流的原理將液體撞擊成微小顆粒,懸浮在氣流中,輸入呼吸道,進行局部濕化。同時,霧化液中還可以加入溶解粘液劑(如α-糜蛋白酶、痰易淨、必嗽平等)、支氣管擴張劑(如異丙基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氨茶鹼等)、抗生素(慶大黴素、紅黴素等),以達到消炎、解痙、祛痰等局部治療的目的。
由於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是多個臟腑相互配合,協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某一臟腑發生病變,均可影響其他與之有關的臟腑,出現消化功能的異常。如胃有實熟,消灼津液,可致大腸傳導不利,出現大便秘結不通。而大腸腑氣不通亦可影響及胃,導致胃氣下降,出現噁心、嘔吐等症。而小腸清濁不分,水穀並走大腸,可見尿少、大便泄瀉等症。

郭志辰老师讲空间医学小方系列内容(二)

郭志辰老师讲空间医学小方系列内容(二)

郭志辰老师讲空间医学小方系列内容(二)空间医学治病以公转畅通为主,畅通就起到了泄实、补虚、协调、化滞的作用。

小方治病,它的特点是:药方小,效果快,而且非常便宜。

它有一个人民理解不了服药后的反应,就是调整人体机能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舒服,有呕吐、腹泻、出汗的现象。

为什么小方有这种现象呢?因为在使功能正常态的调和过程中,是以通为主,以公转畅通为主,畅通就起到泻实、补虚、协调、化滞的作用。

所以小方能在短期时间内取得很好的效果。

小方治病,遵循了“调功能,祛其疾”的原则。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解放思想,敢于甩掉包袱,敢于甩掉旧的东西。

要把传统的医学现代化,传统的医学更科学化,传统与现实结合,要把人们身体的潜能挖掘出来。

只有挖掘潜能,才会更深地理解,更广泛地研究,最后才能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一正常舌苔舌体处于口腔正中,非常平坦,三山不高,平原不多,湿而不腻,舌尖正中,所谓的三山润水一平原。

三山就是说舌尖及舌的两侧要有挡风墙,如果没有挡风墙,人体的能量会丢失,无法进行循环往复运动。

中间的平原,一平原就是舌的中心整体上是个平原,使能量运行有充分的空间,有旋转的余地,有流通的余地,有能量混化、异化的余地。

现在,风水学在世界上相当流行,好风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能量的运行有充分的空间,有回旋和流通的完间,舌的风水也是如此。

除了三山一平原外,还要润水,也就是无论是山,还是平原,必须有水,没有水不行,水太满也不行。

含而不露则为润,舌苔为微白色,基本舌形为方圆形,这是人体正常舌苔的表述。

只有知道正常舌苔,才能分清病态,分清影响人体能量运动的部位,才能胸有成竹地为对方调和。

所以,观舌要注意舌的变化。

二观舌要点第一,看舌变化,看舌的大小。

舌大,说明物质多;舌大而软,水湿,说明水分多;大而硬,说明物质浓度高,血瘀。

舌小,说明物质不足,小说明物质少;小而硬,说明物质少而瘀。

这是舌诊中首先要注意的一点,通过看舌的大小、软硬,内部能量物质、能量状况有基本的把握。

正定康复理疗院

正定康复理疗院

正定康复理疗院2018年4⽉,春机盎然,万物复苏。

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来到正定县三⾠康复理疗院,为⼈体空间医学做专访摄制。

⼏天的摄制时间仿佛让摄制组编导进⼊了⼀个全新世界。

摄制组⾮常专业,他们先从了解这个院⼦做起,第⼀天的随机采访结束后,摄制组张导告诉我们他们不相信还有这样⼀个地⽅,这⾥每个⼈都⾯带微笑,⼼存善念,热情洋溢,每个⼈都能对着镜头讲⼀个重⽣的故事,每个⼈的世界观和⼈⽣观都从进⼊这个院⼦后发⽣了巨变,凭着多年的职业素养,她知道这些⼈都不是在编故事,因为要报名受访的⼈太多了,最后不得不中⽌采访,那些不能被采访的患者学员甚⾄都⾯带遗憾。

这个院⼦发⽣的故事对我们⾝在其中的⼈也许没什么,当听到⼀个个萎靡的患者在这⾥⼜充满⽣命的鲜活时,对摄制组成员带来的不仅是震憾还有感动,然⽽这些故事每天都在这个院⼦⾥上演。

郭志⾠先⽣少年时⽴下的宏愿“让天下百姓看得起病”,⼀直激励着五位⼥⼉,郭⽼师去逝后她们痛定思痛,毅然扛起空间医学这杆旗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继续应⽤空间医学为患者诊病治疗,⼀⾯加强⼈体空间医学在社会的普及,每年为社会培训⼤量空间医学理疗师,为⼈体空间医学在全世界种下了⽆数的种⼦,也为延续郭志⾠先⽣⽣前遗志默默奉献着⼒量。

从郭⽼师⽣前的著作,取得的荣誉,到五姐妹带领员⼯们努⼒奋⽃,从世界⾮物质⽂化遗产的申请成功,到⾼新适宜技术推⼴项⽬的审批通过,⽆数的病例加上现场采访,摄制组每天⼯作到很晚,院长郭彦岭⾃豪的说,在这个院⼦⾥你可以随便采访,从员⼯到学员到患者再到义⼯,相信每个⼈都有⼀个传奇的故事等着你去挖掘。

郭美彦主任对⼈体空间医学的未来信⼼百倍,她请央视摄制组不仅要为空间医学做⼀部好⽚⼦,更要让社会对当代的中医有⼀个全新的认识,她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化瑰宝能百世流芳必定有他存在的价值。

在这⾥我们也期待这次专访能够把⼈体空间医学展现给世⼈,也以此⽚纪念⼈体空间医学的创始⼈郭志⾠先⽣。

一学就会空间医学实修

一学就会空间医学实修

《觀舌與本草圖譜》一、舌尖診斷與用藥一.1舌尖尖舌苔23郭氏觀舌與養生I. 舌上焦養生參考 1-1舌尖尖舌舌尖尖舌苔就像桃形一樣,稱為桃形舌苔,主要是任脈到督脈能量運動通道過於狹窄,導致能量瘀滯。

應擴寬公轉運行路線的道路,可用桂枝,赤芍,當歸,丹參,次者用葛根,桔梗代替。

桂枝,赤芍,當歸,丹參有一個共性,皆能動胞內物質,如身體內部有出血現象(腦出血,鼻衄,牙齦出血,便血,月經量過多等)或是血管曲張(門靜脈高壓導致的消化道靜脈曲張等),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容易導致出血,可選擇葛根,桔梗等代替,達到疏通任督交界口的作用。

桂枝能疏通人體大小細胞,這樣的舌苔就是疏通了人體小細胞,疏通微循環,達到促進任督二脈能量運動的作用。

4赤芍,對舌尖的一個點有專功,專破舌尖瘀滯。

因破力大,臨床少用。

當歸,丹參也能疏通微循環,擴寬入海口通道;當歸用於便乾,丹參用於便稀。

桔梗、葛根兩味藥的特點,將內焦能量疏通到外焦,桔梗走的是人體兩側的能量,能輔助清升清降,促進公轉的作用。

葛根把中焦水分提到背部,力量到外焦就不集中了,所以兩者不是首選用藥,只能是二線用藥。

舌尖薄或尖的舌苔可用公英1克,能疏通舌尖的瘀滯,同時還能促進內焦能量上行,一舉兩得。

如身體過虛,需從舌根部推動能量向上運動,是下焦疾病的養生,特別是婦科疾病,可用羌活,把下焦能量直接推到上焦,起到養生下焦的作用,同時還能開內焦到外焦的通道。

1-2舌尖兩邊上翹舌尖兩邊上翹者,因任脈能量到督脈的能量流通不利引起舌尖兩邊瘀滯,養生時應加大舌兩邊的能量壓力,促進任脈能量運動,首選養生參考是桔梗。

如高血壓等頭部能量壓力過高,便不能應用桔梗,可選用桂枝,葛根,加大內焦能量到外焦能量的流量,或是應用獨活,九節菖蒲,瓜蔞仁,浙貝等,促進外焦能量下行,減少外焦能量對內焦的壓力,間接促進內焦能量向外焦運動。

1-3舌尖凸凹不平—丘陵舌苔凸凹不平說明上焦細胞開合不利,空間壓力不均衡,應開合細胞,調整空間壓力差,達到上焦舌苔平坦,有利於公轉能量整體運動;就像河水溝石子太多,水流彎曲,不流暢,導致水流緩慢的道理。

郭志辰老师空间医学小方应用

郭志辰老师空间医学小方应用

郭志辰老师空间医学小方应用一、小方本草:(一)上焦用药:肺为后天之先天,空间医学为清肺派。

1、香附:起点中焦,终点上焦,将中焦能量运到上焦。

2膻中,4 上焦;水多不走--佩兰、瓜米;水少白术;2对精神性疾病和膻中低洼者。

2、桔梗:用量1-7。

走二侧,起点二肋,终点肩胛缝(有症状)+大黄,用于肩胛缝痛、肩周炎、二肋胀满、腹泻。

桔梗+香附+川芎治打膈,论秒起效。

3、菖蒲:降肺补肾;起点在膻中,经过大椎,终点在肾。

主要是用于头部疾病。

用量1-7,头部重大问题菖蒲、葛根、独活必用。

精神类的疾病最大可用到30-40。

公转加+菖蒲 7+杜1 提高智力,对小孩学习成绩的提高效佳。

也可用于老年健忘,记忆力减退,失眠、抑郁症(生麦芽),老年痴呆。

治疗腮腺炎、以及肿瘤,效果很好,处方:九节菖蒲7+独活 5+桂枝 1+连翘 6+益母草 3,用于腮腺炎及其后遗症,5天见效。

我们用药是区域用药。

治疗感冒引起的耳背、耳聋,用上面的方也是可以的,卡他性中耳炎(有回音),用上面的方,不超过15 天,就好了。

这样的病在医院定位为中度耳聋。

4、瓜米:起点在上焦肺,终点过外焦到肾区,渗透到肠道,上焦功能性疾病,降肺补肾之好药,去上焦水,用于上焦水多。

降肺补肾的同时,将水带到肠道,主要用于上焦水多,舌尖淤滞,大便头干的疾病。

5、浙贝:起点上焦,过外焦到肾,渗透到肠。

降肺补肾,通便。

治疗便秘,用于上焦水少,用于上焦的器质性疾病。

肺癌、乳腺增生。

6、炒枣仁:“七大天王”心为太阳,君主之官。

心脏药,作用于左心,增加左侧心肺周围压力,增加血液排出量,有效减轻肺部压力,治疗肺心病、支气管炎,管左半身,也是降胸水的主要用药。

左侧功能障碍,治疗寒症、四肢小腿冷冰凉、先心病之药。

7、夜交藤:降低右心压力,加快血液循环,增加血液回流,统领右侧身体。

治疗心衰及所有浮水、下肢浮肿、下肢静脉曲张、老烂腿、静脉栓塞、妇女功能性水肿等。

化解血栓的特定药,用量0.1-0.7,最大量 1。

第二篇:【空间医学】--舌诊基础理论

第二篇:【空间医学】--舌诊基础理论

第二篇:【空间医学】--舌诊基础理论一、人体空间医学舌诊的由来及理论基础舌诊是郭老师五十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人体空间医学是一门全新的医学,源于传统中医又不同于传统中医,空间医学打破传统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概念和认识,打破传统医学以病名为病因的治病法则,打破病名、参考症状,从细胞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人体,认为人体是个一个大胞套小胞的胞胞理论。

当然细胞的吞吐开合都需要有空间的存在,所以使人体内部的大小空间保持畅通,则是我们解决疾病的主要方法。

空间畅通则细胞在开合过程中辐射出的精微能量才能在人体的空间内,沿着公转路线有序化运行,从而保证人体的自然健康状态。

二、为什么学习舌诊及舌诊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得知人体内部的细胞开合是否正常,空间是否畅通,公转是否正常,则是我们空间医学的灵魂部分,即空间医学舌诊。

1、舌是人体的全息缩影,犹如我们熟知的人体的手、足、面、耳等都是人体的全息缩影之一,空间医学是以舌来作为全息论,来深入研究、了解人体。

2、观舌是传统中医四诊法望诊之中的一部分,郭老师在传统中医观舌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创新出空间医学观舌法,通过观舌可以大道至简、一目了然地掌握了人体的病因、病灶。

3、空间医学观舌法,是我们进入空间医学理论学习的一座桥梁,同时也是通向人体内部的一座桥梁。

更是我们空间医学的重要诊断依据。

4、我们通过观舌,可以轻而易举的得知人体的细胞是否开合正常,空间是否畅通,能量是否通达,可以根据公转畅通的治疗原则,针对性的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5、观舌是用药的前提,只有准确的舌诊分析,才能精确的运用小方。

综上所述,如果不会观舌我们便如盲人摸象,不能真正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更不懂如何治疗与用药。

所以,不会观舌便不能说掌握了空间医学。

6、空间医学主要是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为主,来分析人体细胞内的物质与细胞外的能量转换是否正常,四大空间是否畅通,人体内部的能量是否沿着公转路线运行。

「郭志辰空间医学资料」

「郭志辰空间医学资料」

一位有"内证功夫'的民间中医师的医论作者:郭志辰为了从现代科学-----信息论中的物质,能量,信息角度,主要是从"能量"的角度来理解中医火神派郑钦安学术思想,下面转发一篇有"内证功夫'的民间中医师,很有深度的探索性文章,非常难得,相信对我们理解"火神派"及"伤寒论"会有很大的启发(信息论认为:人体是一个热力学耗散系统.而我们就是要维护这个热力系统必需的能量平衡.从医学角度来看,人体生存所消耗掉的活力的补充,即是能量补充,也及对真阳与真阳化生的真阴的补充,病气就是一种污浊性的干扰能量,治病就是去增加有益的能量,排出体内的污浊能量,一方面是做加法+++.一方面做适当的细节上的减法----..大道至简)前言余幼年之时,家境贫寒,又身患病痛,饱尝困厄之苦。

13岁即发愿学医,以解乡人病痛之倒悬。

遂卖掉仅有之三间老屋,筹措资金,外出拜师,学习传统医学。

16岁学成回乡,尝试为人治病。

孰料,所治病患病愈率达十之七、八,竟得乡人“小神医”之称。

然,自觉学识浅薄,更用心不辍。

每见医书必设法读研之,犹喜内经、伤寒、金匮之论,对本草、医学中衷参西录(清·张锡纯着)等诸多医派理论亦钟爱有加。

后从事中西医结合之临床,对西方医学亦有所深涉。

尤其在对细胞学说的深研之中,发现中西医理论结合之点。

认为自然万物出于一理,追根溯源,无外乎物质,只形、象表现之异罢。

然无论变化如何,均遵“物质守恒”之理。

本论,乃聚40余年医疗学习、临床实践之精华。

虽谓一人之说,实以先人理论经验为基。

宇宙浩瀚,科学境界无边。

余之浅见,犹如沧海一粟,豆点之光。

医学领域诸多新科,尚需医界前辈、同学及后世继续探研。

本论,深得国家医界领导、前辈之垂询指导,使之获益良多。

他们是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研究所董福慧、高云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王诗雅教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医师王征美;海军总医院鹿尔驯教授;中医药管理考试中心主任医师郑跃先;北京市中医局主任医师赵建宏;中国残联主任医师成为品。

郭志辰老师讲空间医学小方系列内容(一)

郭志辰老师讲空间医学小方系列内容(一)

郭志辰老师讲空间医学小方系列内容(一)空间小方以四焦为辨别,公转畅通为治疗方法,小方用药拓宽了药物的价值。

为什么小方能治病?小方与传统医学的不同,与智能医学的不同,与现代西医科学的不同,在病理上以"水"是一切疾病的原因,小方以四焦为辨证,公转畅通为治疗方法,小方用药拓宽了药物的价值,这是对药物的重新评价,所以小方治病是在传统医学基础上进行辨证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实践的创新。

可以这么讲,小方治大病是一次医疗创新。

所以一定要用科学的理论,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践来赢得广大人民的信任,来赢得同行的信任。

同行接受小方治病是一大困难,必须拋掉自己的观念,抛掉自己的理论,才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接受是不容易的。

小方治病,可以治未病,又是预防疾病的方法。

它能够治疗疾病,可以应用于内科、外科、泌尿科、消化科等等,它是整体治疗的方法。

学习观舌的方法,小方治疗:一治高不治低,治前不治后,三治病灶的前方,不直接治病灶,不给自己找麻烦,四不增加公转的负担,五稳住病灶部位,点点滴滴回收,点点滴滴融化,使功能恢复正常,六没有补泻的具体讲法,七讲运行,讲运行的起点是泻,运行的终点是补,八讲人体正熵与负熵的转化,九讲细胞内细胞外的转化,十讲先开路后影响疾病的局部,这些是小方治大病的方法和应用的关键。

目的是把身体强健起来,病治好恢复健康。

作为医生,就应没有派性,不要说是传统派,革新派,没有派系,不论传统,不论革新,医疗的目的就是一个:人人健康。

小方是适应人民的经济,这是人民能承受得起。

希望大家把这种方法推广给广大的人民群众,为党、中央关心人民看不起病尽微薄之力。

小方治病走的是大道至简道路,不要认为简单不好,科学就是简单比,用最简单的方法处理很复杂的问题,这样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必须解放思想。

治疗方法的中心是公转畅通。

药量如何?药量有一个窍门,药量不统一,药量就是增加人体的更不统一。

传统医学讲阴阳平衡,空间医学讲增加人体内部矛盾,以矛盾解决问题,拉大人体虚实的关系,以虚实调整虚实,这是方法。

郭志辰:人体空间医学

郭志辰:人体空间医学

郭志辰:人体空间医学尊敬的前辈、同道,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我今天给大家谈一谈我五十年的临床、发现、体悟和应用。

我一直没有离开临床,所以对舌诊用传统医学的观点、方法,传统医学的舌诊,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方法,也不是我一开始就应用这样的方法,是在临床过程中发现的,发现传统舌诊中,可以这样说不足之处。

传统舌诊舌质、舌苔、舌形,虽然都有,但是与现在的医学在名词上结合不了。

我在临床过程中发现了舌质就是人体的胞内,舌苔就是人体的胞外,人体由细胞构成,中医讲营卫。

细胞内部中医讲营气,营血。

细胞外侧中医讲卫气,保卫的卫,护卫的卫。

在临床过程中我发现舌质的病变就是细胞内部的病变;舌苔就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空间的病变。

我也做了大量的试验,桂枝芍药汤是解决空间的能量向胞内运动,桂枝加白芍能够减轻舌苔的作用,所以舌苔我要想着叫它减少,桂枝加白芍,空间的能量向胞内运动、胞内转化,舌苔就减少了。

胞内的能量物质向胞外转化就增加了舌苔。

我们搞医的,医生都知道有一个难点,没有舌苔的病人不好治,也就是镜面舌不好治,而且重病以后的舌苔绝大部分是镜面舌,这不好治。

我们中医有一个辨症叫阴虚内热,这个滋补是真不好解决,我们把细胞给他开开,舌苔就出来了,就这么简单。

我们不要去固守阴虚内热,这没法治。

我们开开细胞,细胞内的津液向外辐射,舌苔不是有了吗。

我们医院四百张床位,可以说全满,这四百张床位中百分之八十的是癌症,那么癌症后期绝大部分是镜面舌,干燥舌,阴虚内热,怎么办呢?就是开胞,就解决了。

怎么办呢?桂枝、连翘,各一克就行了,如果要是按我们传统的治疗,那得滋阴,大量的滋阴药,生地,女贞子,花粉,板蓝根,等等,实质上我们开了胞,叫它胞内的物质向外一辐射,舌苔就出来了。

在疑难病过程中,镜面舌是我们传统医学的难题。

如果我们把舌质看作细胞内部,把舌苔看作细胞外部,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好解决了。

所以我提出要有继承、发扬、创新的精神。

继承我们传统的古文化的精髓,我们要与现代的科学名词结合,有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人体空间医学认识

人体空间医学认识

人体空间医学认识一、人体空间医学定义人体空间医学,是创始人郭志辰大夫在近50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总结形成的医学理论构思。

广义的人体空间医学,包含治疗学、养生学、预防学和修炼学,是新世纪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狭义的人体空间医学,以研究人体空间为主题,着眼于空间能量的浓度与压力,强调通过人体空间能量的撞击运动,恢复脏腑功能,恢复人体健康。

既不同于传统中医,又不同于现代医学,可作为联系二者的纽带。

目前谈到的人体空间医学,侧重于治疗学方面的介绍。

二、人体空间医学主要内容“人体空间”是人体空间医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人体空间医学的最大发现。

天人合一,人体空间与宇宙空间存在共性。

在宇宙大空间内,“空”是万象之根,老子《道德经》中言:“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自然界“空”中的变化,是生、长、化、收、藏的根本,人体内部空间也如此。

在人体内部,“空”是物质传递、能量辐射的媒介,“空”以流动的精微物质即能量为基础,能量的浓度与压力变化形成人体空间的动力。

“能量”是人体空间医学中的又一核心概念,与传统中医的“气”大致等同,能量学说为人体空间医学的重要理论。

从“能量”的角度出发,人体空间医学对传统中医的阴阳及五行学说进行了现代解读,并发现了人体内部能量运行的根本之道:公转。

公转畅通是治疗人体疾病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人体空间医学立足于细胞论,赋予细胞以空间的概念,将传统中医“营”、“卫”、“气”、“血”的概念与现代医学“细胞”、“物质”、“能量”的概念联系起来,将人体最基础也最根本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扩展开来,从而获得全新的认知,为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深入地剖析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关系,打破了传统中医繁琐名词的限制,将八纲辨证简化为物质与能量、细胞内与细胞外的辨证,提出以细胞群体为单位的功能运动理论,并认识到细胞群能量运动方向的重要性。

人体空间是能量调节的场地,细胞的物质运动、能量辐射与人体空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

出奇制胜,创新中医——访河北正定康复理疗院院长郭志辰

出奇制胜,创新中医——访河北正定康复理疗院院长郭志辰

出奇制胜,创新中医——访河北正定康复理疗院院长郭志辰吴马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6(003)034
【摘要】@@ 11月底的北方已是寒气袭人,迎着呼啸的北风,记者驱车赶往河北省正定县正定康复理疗院,采访该院院长郭志辰.郭志辰院长在继承传统中医药学理论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舌诊"诊疗体系以及"小方治病"的临床治疗手段,其后他结合现代生物学、量子力学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创立了一个新的学科--人体空间医学,上述种种传统医学创新之举都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良好效果,郭志辰因此在地方上享有"神医"的美誉.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吴马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绘就中医络病学新篇章——访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院长吴以岭教授 [J], 师潇雅
2.河北省正定县康复理疗院——人性化助推医院品牌 [J], 吴军
3.信息化引领建筑设计跨越式发展——访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院长、总建筑师郭卫兵 [J], 田可心;
4.志针至理,志恒至善——以实验针灸学、计算针灸学推动针灸学发展——访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郭义教授 [J],
5.最关心残疾儿童弱势群体——访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院长郭新志[J], 郑慧平;宋晖;覃远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志辰:人体空间医学尊敬的前辈、同道,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我今天给大家谈一谈我五十年的临床、发现、体悟和应用。

我一直没有离开临床,所以对舌诊用传统医学的观点、方法,传统医学的舌诊,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方法,也不是我一开始就应用这样的方法,是在临床过程中发现的,发现传统舌诊中,可以这样说不足之处。

传统舌诊舌质、舌苔、舌形,虽然都有,但是与现在的医学在名词上结合不了。

我在临床过程中发现了舌质就是人体的胞内,舌苔就是人体的胞外,人体由细胞构成,中医讲营卫。

细胞内部中医讲营气,营血。

细胞外侧中医讲卫气,保卫的卫,护卫的卫。

在临床过程中我发现舌质的病变就是细胞内部的病变;舌苔就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空间的病变。

我也做了大量的试验,桂枝芍药汤是解决空间的能量向胞内运动,桂枝加白芍能够减轻舌苔的作用,所以舌苔我要想着叫它减少,桂枝加白芍,空间的能量向胞内运动、胞内转化,舌苔就减少了。

胞内的能量物质向胞外转化就增加了舌苔。

我们搞医的,医生都知道有一个难点,没有舌苔的病人不好治,也就是镜面舌不好治,而且重病以后的舌苔绝大部分是镜面舌,这不好治。

我们中医有一个辨症叫阴虚内热,这个滋补是真不好解决,我们把细胞给他开开,舌苔就出来了,就这么简单。

我们不要去固守阴虚内热,这没法治。

我们开开细胞,细胞内的津液向外辐射,舌苔不是有了吗。

我们医院四百张床位,可以说全满,这四百张床位中百分之八十的是癌症,那么癌症后期绝大部分是镜面舌,干燥舌,阴虚内热,怎么办呢?就是开胞,就解决了。

怎么办呢?桂枝、连翘,各一克就行了,如果要是按我们传统的治疗,那得滋阴,大量的滋阴药,生地,女贞子,花粉,板蓝根,等等,实质上我们开了胞,叫它胞内的物质向外一辐射,舌苔就出来了。

在疑难病过程中,镜面舌是我们传统医学的难题。

如果我们把舌质看作细胞内部,把舌苔看作细胞外部,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好解决了。

所以我提出要有继承、发扬、创新的精神。

继承我们传统的古文化的精髓,我们要与现代的科学名词结合,有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舌诊来源于传统医学和古文化,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的观点、方法,与现在结合,理解舌质就是胞内,舌苔就是胞外,而且一切疾病都是胞内和胞外的变化。

我们不要去听病名,如果听病名,很多的病我们就没办法治。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知道细胞吞吐、辐射,相互转化,是我们健康的根本,是治疗的根本。

所以我们在治病的过程中不主张化疗,不主张介入。

为什么?因为化疗它损伤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能量,化疗的人很快就没劲儿,为什么?能量损耗了,就是我们传统医学所讲的卫气没了。

在化疗的过程中,如果是六次以上的化疗,这个癌症就相当难往回救了,这个人就不大好救了,为什么呢?因为人体太虚弱了。

如果六次以内的化疗,我们还有希望。

我不主张介入,为什么?因为介入它封闭的是细胞壁,它控制了细胞内部向外部转化的功能。

我们人要健康,必须得活,必须得气血畅通,现在胞内、胞外不畅通了,那么怎么健康呢?所以介入后必须用桂枝开之,这个患者来了,拿着单子有介入,我们必须得用桂枝,为什么,桂枝把他的细胞重新打开,重新启动,这个病才能解决。

介入,当然在打开四、五个月以后,介入的患者往往反复的很厉害。

如果是化疗了,我们一定要应用公英,公英撞击细胞,恢复能量的辐射,增强空间的卫气,也就是增强空间抗病的力量。

所以在讲舌苔的过程中,讲舌质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记住,舌质是细胞内,舌苔是细胞外。

我们不要去固定传统医学所讲的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舌的部位所代表的脏腑。

我们要把舌看作一条河,这条河,舌根是河的发源地,舌尖是河的入海口,要看成一个整体,舌尖的入海口,然后再考虑由舌尖从外部又循环回来,循环到舌根,所以看舌是一个整体的循环。

传统医学上没有这样的论述,都强调了舌尖心肺,舌根肾脏部、下焦部。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它的变化原理,舌根是发源地,发源地的水流向舌尖,在流的过程中,下边的河宽,那河水就流得快,前头河窄,河水就流得慢,而且就容易泛水,这就是人体整个的病理。

所以我们的疾病,它是一个特点,舌前部分往往的是厚腻,舌尖往往的是舌尖很尖,这样就造成了河道不顺畅,向前走有堵塞的地方,有堵塞这就是疾病。

不要说,哎呀,胃病就是治胃,肝病就是治肝,它所堵塞的地方都是在前边,没有在后边的。

所以《内经》一句话:病在下,取之于上,这一句话说得非常深刻,我们要强调舌质的分析,舌苔的辩证,我们治疗每一种病,就要真正的看到它的整体,要落实辩证,我们所讲的六淫辩证,三焦辩证,这是说给大家讲,大家能明白。

我今天讲什么是空间医学的辩证,空间医学的辩证就是舌高是病,舌低是因,这就叫辩证。

就这么简单,不要再讲六淫辩证,三焦辩证,没有。

舌高的地方就是病变的地方,舌低的地方就是病因,就是由这引起来的高,就这么简单。

我们在看舌的过程中往往是看舌高忽略了舌低。

一看胃这有瘀滞,胃病,对不对,对;一看肝部这有瘀滞,肝病,对不对呀,对,但是病因没在这。

你如果治疗肝部,效果不高。

那么病因在什么地方,在前头低的地方,为什么,在流水的过程中,突然前头压力很高,流不过去了,后头臃起来就是病呀。

所以我们在观察舌的过程中,强调了病因的所在,不管他什么病,不要管病名,只要是舌质前面低的地方,一定要叫它高起来。

那么只有高起来,它的压力减轻了,后边的水才能顺通的流过去,后边的气血才顺通的流过去,这是窍门。

《内经》有一句话,要宣肺气,是个宣字,宣肺气,把肺气宣起来,这句话非常重要。

宣肺气,才能够疏通三焦,能量的运动,也就是气血的运动。

如果肺部不宣,中焦和下焦必然受到压力,像糖尿病,胰头癌,打嗝,都是肺部的问题。

治疗糖尿病,糖尿病不好治,如果糖尿病的原因,就是上部压力太高,中部的能量运行不上去,压迫着中部能量增高,压力增高,胰脏的细胞运动失调,这就叫糖尿病。

所以我们不要说哎呀,这是糖尿病,不管,什么地方压力,什么地方有问题,我们去解决什么地方。

传统医学的理论,传统医学的方法,都来自于高层次的修炼家,修炼家在修炼的过程他悟到的,他的幻景通过临床的实践验证,然后他记录下来的。

《内经》我认为是高层次的修炼家所写的,气聚则成形,散则成风,这一句话高度的概括了人的病因,也高度的说明了治疗的方法。

所以我们祖国传统的文化不是来源于巫,而是来源于幻的科学。

大家要问你敢这么讲吗?我告诉大家,我敢,因为空间医学是来源于我的幻。

我用我的幻景的对话,写了很多的书,大家要知道,实事求是的讲,我是一个小学生,小学的文化程度,那么怎么能够写出这么多东西来呢?幻,应用了我的幻景,总结出来的知识应用于临床,通过临床验证了它是正确的。

我写了本草的对话,我理解了,所以我从本草中总结出了十来味药,能治疗全身的疾病,而且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应用小方治病效果很好。

这并不是谁教我的,也没有这个小方的书。

所以在本草上我提出来了打破框框,去掉归经,我们讲本草不讲归经,讲三点论,本草的三点论。

所以这是一个大的创新,在辩证上我们不讲究六淫、七情、三因论,不讲,我讲水论。

所以空间医学病因--水,我们医生就是调节水的方法。

水多了不行,少了不行,聚起来不行,分布的不均匀不行。

我记得我在一天晚上,晚上十一点半就出了水的幻景,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四点半,这么长的时间大脑讲水,把水讲清楚了,所以,我写的水论。

这是自我开发,难道你就说我迷信吗?我既不烧香也不磕头,而且我能产生智慧,我能产生新的方法。

2019年我大脑产生了一本书,什么书呢,《新西游记》,这《新西游记》的中心思想写和谐社会、和谐人生,在那个时候它说今后的社会要讲和谐,现在全世界都讲和谐。

所以《新西游记》是斗争中的和谐。

通过我的实践,我认识到了我们传统的文化是来自于高级的修炼家,不是巫医,是幻的科学,我是通过我的实践,我大约现在写了有二十几本书,悟性、灵感从现代科学来讲就是大脑之中一种灵感的幻景,灵感的对话。

释迦牟尼要求大家要明心见性,有的讲明心见性就是最高的智慧,就是最高的开发人生的方法。

今天,我不认为,而且明心见性才是我们开始领悟新的科学的开始。

明心见性才是认识真我、自我的开始,明心见性才是我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开始。

所以空间医学理论来自于灵感加临床实践。

我最近又在灵感过程中总结了八个穴位,治疗全身的疾病,我们搞针灸的都知道马丹阳的十二穴,这就够精华了,马丹阳是道家的一代宗师,他创造的十二穴,我认为不是他创造的,是他的灵感创造的。

为什么?因为我创造了八穴,比他的十二穴还高级,难道是我学习的吗?不是,是我的灵感,是我的灵感与大自然结合,开发的智慧。

我这八个穴位不用针灸,用手一点就行了。

一点,应该说当场见效。

我们更认识到了老子的《道德经》的重要性。

老子《道德经》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什么呢?幻景。

当然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大家理解不了。

老子的《道德经》怎么得到的呢?很简单,道德,道德,老子的《道德经》就是有德才能得到。

所以只有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要时时、事事、处处把人民,把公放在第一位,才能够得到。

我又认识到了人体处处都是循环,如果我们掌握了循环这一个规律,我们就能够解决很多不同的疾病,阴阳者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我们不单的研究人体为本,研究辩证为本,研究自然为本,我们要从舌苔上,舌质上要认识循环,开合是永远的循环,呼吸是永远的循环,压力大与小的变化是永远的循环。

所以在观察舌的过程中怎么样的掌握循环之道,这是关键。

我刚才讲的舌是一条河,河源与出水的地方基本上应该宽窄一样。

如果在舌上哪个局部的高低发生了变化,那么就是河中间的淤泥发生了变化,瘀滞发生了变化。

瘀滞如果细胞内部的变化发生紫、暗、红、瘀,是细胞内部的变化。

如果舌苔哪个地方有变化,发生白、腻,舌苔是空间的变化。

舌质发生变化就是人相对应部位那一块、那一带的细胞有问题,不要具体的这就是肝,这就是胆。

舌苔那一个部位有问题的,就是对应的前后有问题。

要注意这一句话,前后,什么是前后呢,前头是腹部,后头是背部,因为空间它没有前头的空间,没有后头的空间之讲,它是疏通的。

我们在治疗上首先考虑背部,就是太阳区,我把太阳区化作了一个焦,外焦,因为太阳经面太小了,整个的外部关系到人体的三焦,下焦、中焦、上焦,所以《伤寒论》以太阳经为治疗之首,太好了。

为什么太好了?一切疾病的根源就在背部,如果背部畅通,人体的三焦是畅通的。

人体不光是清升浊降,清升浊降是人体的主流,这是我们传统医学所讲的。

但是人体也有横向运动,所以讲经络,络是横向运动,由于有横向运动,所以前边的局部与后边的局部都有关系,它的压力也都有关系。

在修炼过程中一定要讲究不要有门派,我们知道上下运动,左右也运动,我们都要叫他运动开,我们才健康。

道家的周天,佛家的法轮常转,我们两者都结合,同时都和医学是一个道理。

所以儒、释、道、医是一家,还有什么门派呢?在观舌的过程中,舌根的变化,舌根苔的厚腻就是人体的命门到尾闾这一个空间不畅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