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_雷雨_中_雷雨_式的生存悲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LLIGENCE 人 文 论 坛

176

浅谈《雷雨》中“雷雨”

式的生存悲剧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旅游商贸分院 陈 霞 沈祖良

摘 要:曹禺运用了象征手法写成了《雷雨》这样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戏剧作品,展示了戏剧人物“雷雨”式的生存悲剧。剧中人物都有各自的强烈意向和欲望,

并各自为自己的生存理想而努力奋斗,但所有的人无一例外的结果都是奋斗、抗争、

挣扎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结局,一如“雷雨”是电闪、雷鸣、狂风后的暴雨倾盆所带

来的摧毁一切的灾难。

关键词:《雷雨》 象征 生存悲剧

历来文艺理论家们认为曹禺运用

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写成了《雷雨》这样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戏剧作品,它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但笔者反复阅读曹禺的戏剧作品,觉得《雷雨》更多的是运用了象征手法展示了人物“雷雨”式的生存悲剧。

一、曹禹与悲剧表现

悲剧,这是一个起源于西方的概念 。古西腊的悲剧始终带有宗教色彩,根源于被认为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主宰着人的不可知的“命运”,“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俄狄浦斯王》被亚里斯多德称为命运悲剧的典范。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以哈姆雷特为典型的“性格悲剧”。曹禺作为中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浪潮中的第二代作家,潜心考察了自古希腊悲剧以来的戏剧思潮,精心研究了近代欧美戏剧创作的各种流派及其作品,这就使他得以在冷静的思考和会心的领略中,探索如何使话剧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同中国的现实、同中国观众的需要结合起来(1)。他的《雷雨》超越了“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两种模式,体现了叔本华所谓的第三种悲剧类型:“生存的悲剧”。他把悲剧的根源转向生存本身,这才是曹禹要表现的主题——生存悲剧。

二、曹禹与象征的运用

英语“象征”(symbol)又译“符号”,其希腊文原义指信物,后来引申为代表观念或事物的符号。五四前后,我国陆续有文章介绍象征派的作品,西

方的“象征”手法也传入了中国。与此

同时,中国文坛中也出现了许多运用象

征手法的作品,例如:戴望舒的《雨巷》、

鲁迅的《秋夜》《狂人日记》、郭沫若

的《凤凰涅磐》。

三、《雷雨》展示的是人物“雷雨”

式生存悲剧

《雷雨》通过周鲁两家,八个人物,

前后三十年间复杂的纠葛写出旧家庭的

悲剧,展示了那个旧社会旧制度下人类

的生存悲剧。剧中八个人物都有各自的

强烈意向和欲望,并各自为自己的生存

理想而努力奋斗,但所有的人无一例外

的结果都是奋斗、抗争、挣扎所带来的

毁灭性的结局,一如“雷雨”是电闪、

雷鸣、狂风后的暴雨倾盆所带来的摧毁

一切的灾难。

周朴园是这个家庭悲剧的渊薮,同

时也是悲剧的承担者。他所追求的是维

护自己的尊严和家庭秩序。鲁侍萍是他

的初恋,但“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观

念不允许他这位阔家大少爷去接受一个

下层社会的侍女,于是30年前的侍萍

成了他这一追求的牺牲品,终于酿成了

30年后的悲剧。但这并非是他的初衷,

因为这对他而言毕竟也是一种痛苦的抉

择。他爱侍萍,只是在与他的社会地位

冲突之后,他才忍痛割爱。他一直留侍

萍的儿子在身边,他保持侍萍“生前”

的习惯,30年后甚至还向“四凤的妈妈”

打听侍萍的情况,希望“把她的坟墓修

一修”。可当侍萍真正出现在他面前,

他内心深处惊喜,但又碍于自己是个“非

常有体面”的人物,不得不再次放弃他

内心深处的爱,来维持家庭“平静、圆

满”的秩序。大多数人总是籍此批评他

的虚伪、冷酷、自私,其实作者在这里

表现了周朴园爱而不得所爱,不能终其

所爱,欲爱不能欲罢不忍的激烈的心灵

挣扎和痛苦的生存状态。

周繁漪作为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只

是想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情,这个生

存理想在周朴园那里并没能实现,在周

朴园的眼中,他只是孩子们服从的榜样。

枯淡寂寞的生活几乎令她死亡,周萍的

到来对他来说好比说是大旱之年碰上几

滴雨露,使她获得生机,她似乎抓住了

根救命稻草,不顾一切地把自己的生命、

名誉、希望都交给周萍。可周萍是个纨

绔子弟,软弱、善变、喜新厌旧的本性

决定他必定又要抛弃繁漪。繁漪为了留

住周萍绞尽脑汁软硬兼施,不惜一切手

段,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是儿子周冲)

可结果还是未留住周萍,唯一的生存希

望——周萍离去了——情感、肉体先后

离去了,唯一的儿子周冲也死了,她彻

底绝望了,她疯了。极端的压抑与极端

的报复,逼到绝路忍无可忍,孤注一掷

拼命挣扎,最后还是无法改变自己毁灭

性的生存悲剧。

鲁侍萍这个女佣子女,30年前她

把少女的一颗纯真的心,一腔爱情献给

了周朴园,并替他生了两个儿子,但爱

的情缘与封建礼教发生了冲突,她被周

朴园抛弃了。是周朴园给她造成了无尽

的伤害,导致了她漫漫三十年的坎坷悲

苦生活,她恨周朴园显而易见。她的愿

INTELLIGENCE 人 文 论 坛

177

望是忘掉这段感情,希望女儿不要走自己的路。可是与周朴园的意外相遇又撕开了她刚刚愈合的旧伤,30年后第一次见面,她并没有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当她在那间映照着前尘旧梦的屋子里看到那个三十年前爱过三十年来恨着的冤家时,恍然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情境,其情感是迷离的、感伤的,内心冲突是明显的、剧烈的,在一种不愿相认(由于志气)又不甘不认(由于情感本能)的矛盾中,她最终忍不住一步步引导着周朴园认出了自己。爱不能爱,恨不忍恨,两难的境地,让她苦苦地作着内心的挣扎。周朴园的“你来干什么?”“你要多少钱”又让她从头凉到脚。她恨周家的人,她要女儿发誓再也不与周家人来往,她也决定全家迁到济南去离周家远远的,特别是看到周萍和下人打伤大海时心如刀割,但大海要去周家报复时,侍萍又说:“你要是伤害了周家的人,不管是那里的老爷和少爷,我是一辈子也不认你的”。她对周朴园恨得咬牙切齿,但她又不愿看到父子兵刃相见,手足相残。但现实不以她的意志为转移,侍萍是善良的,但残酷的现实在她的伤口上撒上一把又一把盐,在她的心脏上插上一把又一把利刃。命运真会捉弄人,她不希望发生的事全发生了,三十年后她的女儿又去周家帮佣,女儿不仅与周家的两位少爷有爱情纠葛而且怀上了大少爷的孩子,而这位大少爷又恰是自己的亲身骨肉,面对这段“孽缘”她简直是五雷轰顶,面对残酷的“天道”她决定独自吞下苦果,让四凤与周萍一起走。可繁漪的疯狂又使人物关系——暴露,结果女儿四凤死了,大儿子周萍自杀了,二儿子鲁大海出走了,实在经受不了这接二连三的致命打击,侍萍呆了。侍萍痛苦的生存状态,让我们看到“宇宙间的残忍”(曹禺《雷雨 序》)。

周萍作为周公馆的大少爷,他受过“五四”时期民主思想的洗礼,追求个性解放,但父亲的专横冷酷使他敢怒而不敢言,他与后母通奸.但周朴园所代表的那个社会却要他当忠臣孝子。后来她爱上四凤,竭力想逃出周公馆,断裂那变态的“母子恋”,去寻求一种新的

较有意义的生活,因为他无法忍受这种生存环境的折磨。可始终摆脱不了繁漪的纠缠和报复,命运残酷,他爱的四凤竟然是自己的同母异父的妹妹。追求幸福追求自由,可现实一步步地将他逼上绝路,最后唯有饮弹自尽。

鲁大海想代表工人阶级与资本家周朴园谈判,为工人争取利益。虽然他立场坚定,义无反顾,但他的对手太阴险太狡猾了,最终他还是失败了,他被开除了。他甚至被同伴出卖竟毫无觉察,加上家庭的复杂矛盾和变故,他只有离家出走,再也不回来了。

周冲善良,追求人人平等。可他的这个理想在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家庭只能算是美丽的肥皂泡,残酷的现实必将它们一一戮破。喝药一景,他才真正认识到父亲权威笼罩下的家庭,杏花巷鲁大海对他的傲慢他才发现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繁漪唤他出来阻止四凤周萍逃跑他终于发现四凤不是他的理想伴侣,母亲也出乎意料地让他失望。他彻头彻尾地了解到现实的粗恶,周冲死了——情感、肉体先后死了。

四凤的理想只是能与周萍一起生活,做一个安安稳稳的周太太服侍好周萍,但门当户对的观点、周繁漪的阻挠、周朴园的专横已为她的理想的生存方式设置了一层又一层的障碍,使她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变得很渺茫,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周萍竟是自己的亲哥哥。她无法面对命运的捉弄,冲进暴雨中被电死了。

鲁贵趋炎附势贪婪自私的本性决定他的生存理想就是能稳住周家仆人的差使,以获得吃喝嫖赌的资本,结果周鲁两家的巨大矛盾还是让他的差使丢了,不仅如此他竟然在一天晚上喝酒喝死了。

《雷雨》中的人物都有着雷雨之前低气压下的躁热、躁动的心态,人物的内心都在挣扎、呼号、滴血。“雷雨”是跳动的、不安的、焦灼的,毁灭性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社会决定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也必定是焦灼的、不安的、毁灭性的。雷雨的世界是个令人灵魂战栗的世界,《雷雨》中的人物命运更是惊心动魄、绝望毁灭性的——是“雷雨”式的。

四、曹禺的创作思想

在《雷雨 序》中曹禺坦率地承认,“累次有人问我《雷雨》是怎样写的,或者《雷雨》是为什么写的这一类的问题。老实说,关于第一个连我自己也莫明其妙:第二个呢,有些人已经替我下了注释,这些注释有的我可以追认——譬如“暴露了大家庭的罪恶”——但是很奇怪,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手,《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我是个贫穷的主人,但我请了看戏的宾客升到上帝的座,来怜悯地俯视着这堆在下面蠕动的生物。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泽沼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3)。他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挣扎”,并请观众也“怜悯地”观看剧中人物。从这些话中我们可领悟到两点:其一是,作者对他剧中人物持“悲悯”即同情的态度,而不是鞭挞的态度。其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剧中人物为追求自己理想的生存方式,极力挣扎,企图跳出旋涡,结果适得其反,越挣扎,陷得越深,结果都是毁灭性的结局。即作者要表现的是剧中人物的生存悲剧。

综上所述,《雷雨》所要表现的是“宇宙间的残忍” (《雷雨 序》),展示的是剧中人物“雷雨”式的生存悲剧。

参考文献:

[1] 田本相、刘一军:《曹禹全集 前言》,河北省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年2月25日。

[2] 曹禹:《曹禹全集 雷雨 序》,河北省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年2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