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课程设计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设计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9bab4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0.png)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加工原理;2. 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流程;3. 使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取原则,了解影响加工质量的各类因素;4. 引导学生了解数控加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简单零件的编程与加工操作;2. 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图纸要求,合理选择加工工艺参数,提高加工效率;3.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数控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控加工技术产生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精神;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认识到数控加工技术对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4. 引导学生关注数控加工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树立科技创新的观念。
本课程针对中职或高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数控加工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技术概述-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数控加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2. 数控编程与操作- 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数控机床的操作流程与安全规程- 数控编程软件的应用与实践3. 数控加工工艺- 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取原则- 影响加工质量的各类因素分析- 加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4. 数控加工实训- 简单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操作- 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排除- 车间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5. 数控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国内外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动态- 数控加工技术的创新与展望- 智能制造与数控加工技术的融合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进行组织。
数控机床轴类课程设计
![数控机床轴类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844bb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b.png)
数控机床轴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数控机床轴类零件的基本知识,包括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应用范围。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数控编程语言进行轴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3. 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掌握轴类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轴类零件的设计与模拟加工。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轴类零件的数控编程,并进行实际加工操作。
3. 学生能够分析轴类零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控机床轴类零件加工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遵守工艺纪律、安全生产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控机床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欲望,但对实际操作经验尚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轴类零件概述:介绍轴类零件的概念、分类及应用,使学生了解轴类零件在数控加工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轴类零件概述2. 轴类零件结构设计:讲解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轴类零件设计能力。
教材章节:第二章 轴类零件结构设计3. 数控编程基础:教授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编程方法和编程技巧,为学生编写轴类零件数控程序奠定基础。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控编程基础4.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包括刀具选择、加工参数设置等,提高学生对加工过程的控制能力。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机床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机床](https://img.taocdn.com/s3/m/772c0c7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a.png)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机床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定义、分类、基本构成和主要性能指标,掌握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和工作原理,熟悉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操作数控机床,进行简单零件的加工,具备一定的数控编程和调试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控机床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构成。
2.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和工作原理。
3.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
4.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和维护。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讲解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数控机床,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实践法:学生进行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数控编程方法和加工技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本节课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数控技术》相关章节。
2.多媒体资料: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图片、视频。
3.实验设备:数控机床、数控编程软件。
4.参考书:相关数控技术书籍。
以上是对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机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分析与设计。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引言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引言](https://img.taocdn.com/s3/m/ebf5cc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1.png)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引言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如编程语言、程序结构及其功能;3. 了解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4. 熟悉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日常维护保养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操作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的零件加工;2. 能够阅读并理解数控程序,进行基本的程序编辑和修改;3. 能够分析数控机床的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控加工工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控机床及制造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遵守操作规程的好习惯;4.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
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机床概述- 数控机床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2.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及主要部件功能3. 数控编程基础- 编程语言及程序结构- 常用数控指令及其功能- 数控编程实例分析4. 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 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及功能键- 数控机床的启动、停止及紧急停止操作- 简单零件的数控加工操作5. 数控机床的安全与维护- 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保养- 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6.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编写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数控课程设计稿
![数控课程设计稿](https://img.taocdn.com/s3/m/04a3128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1.png)
数控课程设计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使用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
具体分为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控机床的分类、数控编程的步骤和方法、常用的数控指令等。
2.技能目标:学生需要能够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并能够独立操作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数控机床的分类和结构、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维护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介绍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第二章:数控机床,介绍数控机床的分类、结构和特点。
3.第三章:数控编程基础,介绍数控编程的步骤、方法和常用指令。
4.第四章: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介绍数控编程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5.第五章: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维护,介绍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常用的数控指令。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数控技术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数控编程案例,让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实际应用。
4.实验法: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维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数控编程与操作》。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数控技术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数控编程操作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控技术的实际应用。
4.实验设备:准备数控机床和相关的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维护。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数控专业学哪些课程设计
![数控专业学哪些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88b0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f.png)
数控专业学哪些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控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数控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指令,了解数控加工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的数控编程和加工,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数控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指令,数控加工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数控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数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了解数控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2.第二章:数控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指令,学习数控编程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指令,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
3.第三章:数控加工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了解数控加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培养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数控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指令。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数控机床,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设备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控专业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深入了解数控技术。
数控机床套类课程设计
![数控机床套类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f6739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0.png)
数控机床套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
2. 学生能掌握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编程方法及机床操作步骤。
3. 学生能了解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CAM软件进行套类零件的图形绘制、加工编程。
2. 学生能独立操作数控机床完成套类零件的加工。
3. 学生能对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及日常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制造业的兴趣,增强对数控技术的认识。
2. 学生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结合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职或高职阶段,对数控机床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加工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机床概述- 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分类及特点- 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套类零件的特点及加工要求- 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及参数选择3. 数控编程-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及步骤- 套类零件的数控编程实例分析4. CAD/CAM软件应用- 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 套类零件的图形绘制、加工编程5. 数控机床操作- 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方法- 套类零件的机床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6. 数控机床安全与维护- 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排除7. 实践操作- 套类零件的加工实践- 数控机床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数控机床概述、套类零件加工工艺第3-4周:数控编程、CAD/CAM软件应用第5-6周:数控机床操作、实践操作第7-8周:数控机床安全与维护、综合训练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数控应用技术的课程设计
![数控应用技术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8e6a7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f.png)
数控应用技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了解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包括编程语言、程序结构及其相关指令。
3. 帮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工艺,掌握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参数、刀具选择和路径规划。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数控机床,完成简单零件的加工。
2. 培养学生具备数控编程能力,能够根据零件图纸编写相应的数控程序。
3. 提高学生运用数控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遵守工艺规程、爱护设备的好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数控技术应用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但对数控技术了解较少,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机床概述:包括数控机床的发展、分类及基本结构,重点讲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对应教材第一章)2. 数控编程基础:介绍数控编程的相关知识,如编程语言、程序结构、常用指令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对应教材第二章)3. 数控加工工艺:讲解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参数、刀具选择、路径规划等,分析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对应教材第三章)4. 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实践:指导学生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编程实践,包括简单零件的加工,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对应教材第四章)5. 数控机床维护与故障排除:介绍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提高学生的设备维护能力。
(对应教材第五章)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数控机床概述第二周:数控编程基础第三周:数控加工工艺第四周: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实践第五周:数控机床维护与故障排除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合理安排和进度控制,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控应用技术。
多轴数控加工课程设计
![多轴数控加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f9583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6.png)
多轴数控加工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多轴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加工原理及加工流程;2. 学生能掌握多轴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和编程方法;3. 学生能了解多轴数控加工中的切削参数选择、刀具选用及工艺优化。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多轴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编程操作,完成简单的零件加工;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加工要求,合理设置切削参数,提高加工效率;3. 学生能够分析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多轴数控加工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产品质量意识;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结合多轴数控加工技术,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多轴数控加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为我国制造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教师可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多轴数控加工概述- 数控加工基本概念- 多轴数控加工原理与特点- 多轴数控机床的分类及结构2. 多轴数控编程技术- 编程基本指令与格式- 编程软件操作与使用- 编程实例分析与操作3. 切削参数与刀具选用- 切削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刀具的类型及选用原则- 切削液的选用与应用4. 多轴数控加工工艺- 工艺规划与流程设计- 加工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流程与方法- 加工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典型案例分析及讨论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以教材章节为依据,涵盖多轴数控加工的基本知识、编程技术、切削参数与刀具选用、加工工艺及实践操作等方面。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多轴数控加工技术,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数控课程设计
![数控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29e4e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f.png)
数控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数控技术进行简单的编程和操作,了解数控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1.掌握数控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了解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4.了解数控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5.能够使用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的编程和操作。
6.能够运用数控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技能。
1.数控的基本概念:数控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数控机床、数控控制器、数控编程器等。
3.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手工编程、计算机辅助编程等。
4.数控操作技能:机床操作、程序调试、加工工艺等。
5.数控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软件、智能制造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数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控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和编程方法。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控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数控机床、编程器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毕业课程设计数控
![毕业课程设计数控](https://img.taocdn.com/s3/m/d27c74f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a.png)
毕业课程设计数控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数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的编程和加工,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的基本概念、原理、编程方法和操作技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控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介绍数控技术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现状,让学生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背景。
2.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讲解数控机床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部分,使学生了解数控系统的整体结构。
3.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教授数控编程的基本语法、指令系统和编程技巧,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4.数控操作的基本技巧:讲解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安全规程,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
5.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介绍数控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控技术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通过讲解数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编程方法,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数控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控技术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安排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控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数控技术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控的基础课程设计
![数控的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acea5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8.png)
数控的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使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包括编程语言、程序结构及其功能;3. 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中常用的坐标系、刀具补偿和误差处理等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控机床进行简单零件加工的能力,包括编程、操作和调试;2. 培养学生运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编制和仿真加工的能力;3. 提高学生分析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适当调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控技术的基础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数控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实践操作,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的组成、功能及分类,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控技术概述2. 数控编程基础:编程语言(G代码、M代码等),程序结构,编程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控编程基础3. 坐标系与刀具补偿: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刀具补偿原理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坐标系与刀具补偿4. 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开机、回零、对刀、程序输入、运行和关机。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控机床操作5. 数控加工过程及调整:加工参数的设定,加工过程中的监控,常见问题及调整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控加工过程及调整6. 数控编程软件应用:运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编制、仿真加工和误差分析。
教材章节:第六章 数控编程软件应用教学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计36课时,教学内容按以上六个部分进行安排,每部分6课时。
fanuc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fanuc数控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35ce9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e.png)
fanuc数控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FANUC数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及操作原理;2. 掌握FANUC数控编程的基本指令、格式及编程方法;3. 了解FANUC数控机床的调试、维护与故障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熟练操作FANUC数控机床,进行基本的手动和自动编程;2. 能够运用FANUC数控编程软件,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编程;3. 能够对FANUC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的调试、维护及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数控技术,增强对制造业的认识和兴趣;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能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FANUC数控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制造业工作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或高职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数控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具备FANUC数控技术的基本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FANUC数控系统概述- 系统结构及功能- 常用操作面板及功能键介绍2. FANUC数控编程基础- 编程指令与格式- 编程方法与步骤- 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编程实例3. FANUC数控机床操作- 手动操作与自动操作- 程序输入与编辑- 机床参数设置与调整4. FANUC数控机床调试与维护- 机床调试方法与步骤- 日常维护与保养- 常见故障排除方法5. 实践操作与训练- 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编程与加工实践- 故障排除综合训练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FANUC数控系统概述第二周:FANUC数控编程基础第三周:FANUC数控机床操作第四周:FANUC数控机床调试与维护第五周:实践操作与训练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第3章“FANUC数控系统编程与操作”和第4章“FANUC 数控机床调试与维护”相关。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cnc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cnc](https://img.taocdn.com/s3/m/922a1eb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d.png)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cnc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具备数控编程、操作和维护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掌握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步骤,了解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功能。
2.技能目标:学生能熟练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编程,能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能对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认识到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和维护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数控编程: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平面编程、立体编程和加工中心编程等。
3.数控机床操作:介绍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包括机床的启动、停止、对刀、切削参数设置等。
4.数控机床维护:讲解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和维修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运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编程方法。
2.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数控技术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控技术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控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数控技术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斯沃fanuc数控课程设计
![斯沃fanuc数控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afe42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0.png)
斯沃fanuc数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斯沃fanuc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2.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数控编程中的G代码和M代码;3. 学生能够掌握数控加工中常见的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定等基本知识;4. 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常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斯沃fanuc数控系统进行简单零件的编程与加工;2. 学生能够通过调整切削参数,提高数控加工的精度和效率;3. 学生能够运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模拟加工,并解决实际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其在数控加工过程中能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养成遵守操作规程、爱护设备的良好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斯沃fanuc数控系统的实际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安全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施,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斯沃fanuc数控系统概述- 系统结构及功能特点-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适用范围2. 数控编程基础- G代码、M代码的功能及应用- 数控编程的基本步骤及方法3. 数控加工工艺- 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定- 工件的装夹与定位4. 斯沃fanuc数控系统操作- 系统界面及功能键操作- 程序输入、编辑与运行5. 数控编程软件应用- 软件界面及功能介绍- 模拟加工与实际加工的对比分析6. 数控机床安全操作与维护- 安全操作规程- 机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结合课本章节进行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操作斯沃fanuc数控系统。
数控专业相关课程设计
![数控专业相关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9f804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2.png)
数控专业相关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控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技能目标包括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的数控编程和故障排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实践操作。
具体包括: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维护,以及数控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控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让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维护。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择权威性和实用性的教材,如《数控机床原理与应用》、《数控编程技术》等;参考书方面,将提供相关的技术手册和学术论文,供学生深入研究和参考;多媒体资料方面,将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以直观的方式展示数控技术和机床的操作;实验设备方面,将提供数控机床和相关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协作情况;作业则主要评估学生的编程和实践操作能力;考试则评估学生对数控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进度将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将合理安排,以符合学生的作息时间;教学地点将选择适合数控操作和实验的环境。
机床数控课程设计
![机床数控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fc283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f.png)
机床数控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床数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数控编程和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在机械加工领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机床数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数控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编程语言等;培养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包括线性编程、圆弧编程和刀具补偿等;使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数控编程和操作的能力,包括编写数控程序、设置数控机床和操作数控机床等;培养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加工参数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和加工质量的检测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床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机械加工领域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勇于尝试新方法和新技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床数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数控编程和操作的基本规则和技巧,以及数控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1.机床数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介绍数控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包括CNC、DNC和MNC等;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包括线性编程、圆弧编程和刀具补偿等。
2.数控编程和操作的基本规则和技巧:讲解数控程序的结构和编写方法,包括程序的格式、功能指令和编程策略等;讲解数控机床的设置和操作方法,包括机床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和加工参数的设置等。
3.数控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方法:讲解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和加工参数的选择方法,包括切削参数、刀具参数和加工路线等;讲解加工质量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讲解材料的展示,向学生传授机床数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机床数控加工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控编程和操作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坐标数控车床课程设计
![二坐标数控车床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cf318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9.png)
二坐标数控车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二坐标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功能及操作流程,了解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2. 使学生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掌握二坐标数控车床编程的相关知识,如坐标系、刀具补偿、加工路径等。
3. 帮助学生掌握二坐标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了解不同材料的加工特性及切削参数的选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二坐标数控车床进行简单零件加工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编程、操作机床、加工零件等任务。
2. 提高学生分析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相应调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遵循工艺规程,确保加工质量。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二坐标数控车床的相关知识。
课程目标明确,可衡量,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二坐标数控车床概述- 数控车床的分类、结构及功能- 数控车床坐标系、刀具补偿原理2. 数控编程基础- 编程语言及编程格式- 常用数控指令、功能代码- 加工路径规划、刀轨优化3. 二坐标数控车床编程实例- 简单轴类零件编程- 复杂轴类零件编程- 螺纹加工编程4. 二坐标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 数控车床操作流程、安全规程- 零件装夹、刀具选用与安装- 加工参数设置、切削液选用- 加工过程监控、异常处理5. 数控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加工性能、切削参数选择- 工艺路线制定、加工顺序安排- 加工误差分析、质量控制措施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二坐标数控车床的相关知识。
教学大纲明确,内容安排合理,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工学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工学数控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eb5f4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f.png)
工学数控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学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 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步骤,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的基本方法。
3. 理解数控加工过程中涉及的工艺参数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数控软件进行简单的零件编程和加工。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使其能够安全、规范地完成数控加工任务。
3. 培养学生分析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学数控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数控加工实践中能够相互协作、共同进步。
3.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使其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注重产品质量,提高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工学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工学基础知识,对数控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程加强实践锻炼。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强化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概述- 数控技术的定义、分类与发展历程- 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优势2. 数控编程基础- 数控编程的基本步骤与编程语言- 编程软件的使用与操作方法- 编程实例分析与练习3. 数控机床结构与原理- 数控机床的分类、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与选用原则4. 数控加工工艺- 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设置与调整- 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与使用- 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5. 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实践- 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与维护保养- 数控机床的实操训练与加工练习- 综合加工案例分析与操作指导6.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与创新- 数控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数控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应用案例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计32课时,教学内容按以下进度进行:1. 数控技术概述(2课时)2. 数控编程基础(6课时)3. 数控机床结构与原理(4课时)4. 数控加工工艺(6课时)5. 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实践(12课时)6.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与创新(2课时)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工学数控技术》第1-6章内容相关联,涵盖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编程、机床、工艺、操作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班级:机电091201班姓名:崔世君学号: 2指导教师:贾育秦时间:2013年1月15号数控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设计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及数控技术仿真二、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掌握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及加工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1.毛坯图一张2.零件图一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一张4.机械加工工序卡四张5.仿真结果图一张6.设计说明书一份班级:机电091201学生:崔世君学号:2指导教师:贾育秦宋建军教研室主任:贾育秦目录一、前言第3页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第3页1.加工内容第4页2.毛坯的选择第4页3.定位基准的确定第4页4.加工顺序的确定第4页5.加工工序、工步的确定第5页三、机床的选择第6页四、刀具的选择第6页五、夹具的选择第7页六、量具的选择第7页七、切削用量的确定第7页八、机械加工时间的计算第8页九、编写数控部分程序第9页十、数控仿真及其结果第10页十一、总结第13页十二、参考文献第14页一、前言制造技术和装备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
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少的物资手段。
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也给传统的机械、机电专业的人才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加强。
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中心。
现如今,我国企业广泛应用现代化数控技术参与国际竞争。
这就体现了学好数控技术的重要性。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更好的熟悉数控车床、确定加工工艺、学会分析零件、学会简单的程序编程以及数控仿真,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1.加工内容该零件主要有两端面、φ16外圆面、φ20外圆面、φ25外圆面、槽、倒角、圆弧面等组成。
过少,根据书上的立体进行丰富。
2.毛坯的选择该零件为轴类零件,强度要求不是很高,因此毛坯选择45钢锻件,锻造方法没自由锻,毛坯的尺寸精度要求为IT12级以下即可。
选择φ30的棒料,长度为90mm。
3.定位基准的确定该零件φ16外圆面、φ20外圆面及圆弧面的精度要求较高粗糙度值为1.6,其余各面粗糙度值为6.3。
(1)粗基准的选择: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次要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在该零件中左端面加工精度较低,故选择毛坯左端面为轴向粗基准,毛坯的的轴线为径向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按照基准重合、基准统一原则及加工要求,选择左端面为轴向精基准,φ25的轴线为径向精基准。
4.加工顺序的确定根据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1)基面先行原则;(2)先粗后精原则;(3)先主后次原则;(4)先面后孔原则;(5)先内后外原则;(6)上道工序的加工不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7)相同安装方式或用同一刀具加工的工序,最好连续加工;(8)在一次装夹中先加工破坏性较小的工序等原则安排加工顺序如下: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加工准备—粗车左端面—粗车φ25外圆面—半精车左多面—半精车φ25外圆面—工件掉头—粗车右端面—粗车φ20外圆面—粗车圆锥面—粗车φ16外圆面—测量各加工面尺寸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先精车右端面—精车外轮廓面—切槽—检测已加工零件是否符合加工要求5.加工工序、工步的确定根据工序的划分原则:(1)按定位方式划分(2)按所用刀具划分(3)按粗精加工划分(4)按加工部位划分等原则具体工序安排如下:(1)在普通车床上粗车左端面、φ25外圆面;(2)在普通车床上精车左端面、φ25外圆面;(3)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右端面、φ20外圆面、φ16外圆面、锥面;(4)在数控车床上精车右端面、外轮廓面并切槽。
具体工步安排如下:(1)毛坯调制处理;(2)在普通车床上粗车左端面;(3)在普通车床上粗车φ25外圆面;(4)在普通车床上精车左端面,保证粗糙度值为6.3;(5)在普通车床上精车φ25外圆面,保证径向尺寸为25mm;(6)在普通车床上粗车右端面;(7)在普通车床上粗车φ20外圆面;(8)在普通车床上粗车圆锥面;(9)在普通车床上粗车φ16外圆面;(10)测量零件尺寸以便进一步加工;(11)在数控车床上精车右端面,保证零件长度80mm;(12)在数控车床上精车外轮廓面,保证加工要求;(13)高频表面淬火;(14)检验零件是否符合加工要求。
三、机床的选择根据零件样图要求,选择C6140A型卧式车床及数CK6132(FANAC 系统)型数控卧式车床即可满足加工要求。
四、刀具的选择刀具的选择是数控加工中重要的工艺内容之一,它不仅影响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
编程时,选刀具通常要考虑机床的加工能力、工序内容、工件材料等因素。
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数控加工对刀具的要求更高。
不仅要求精度高、刚度高、红硬性好、耐用度高,而且要求尺寸稳定、安装调整方便,能适应高速和大切削用量切削。
选刀具时,要使刀具的尺寸与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和形状相适应。
综上所述,加工端面及外圆面选择93°硬质合金外圆车刀,切槽选用4mm宽的高速钢切槽刀。
选择刀具安排表五、夹具的选择该工件为轴类零件,选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即可满足加工要求。
六、量具的选择该工件为轴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测量其直径及长度,考虑到该零件尺寸较小,故选择千分尺即可满足测量要求。
七、切削用量的确定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切削速度)、切削深度或宽度、进给速度(进给量)等。
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选择不同的切削用量,并应编入程序单内,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
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并结合经验而定。
选取切削用量的合理顺序应是: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吃刀量;其次根据机床动力与刚性限制条件或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选择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在保证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选取尽可能大的切削速度,以达到吃刀量、进给量、切削速度三者乘积值最大,这一顺序不能颠倒。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4 初步估计进给量,然后根据CA6140参数确定实际选择的进给量。
依据表1.10各工序在相应进给量下的切削速度,然后根据公式n=1000v/πD计算出所需要的转速,最后根据CA6140的参数确定主轴转速。
根据主轴转速,工件的尺寸由公式v=nπD/1000,单位为m/min ,D为工件待加工表面的最大直径。
具体选择如下:(1)背吃刀量粗车时,取背吃刀量a p为2mm;精车时,取背吃刀量a p为0.5mm。
(2)进给量粗车时,取进给量f为0.2mm/r;精车时,取进给量f为0.1mm/r;切槽时,取进给量为0.1mm/r。
(3)主轴转速(切削速度)粗车时,主轴转速取为600r/min,由公式v=nπD/1000得最大切削速度为56.52m/min精车时,主轴转速取为1000r/min,由公式v=nπD/1000得最大切削速度为78.5m/min切槽时,主轴转速取为500r/min,由公式v=nπD/1000得最大切削速度为25.12m/min八、机械加工时间的计算单件时间定额主要由基本时间(机动时间)、辅助时间、布置工作的时间、休息及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终结时间组成。
本课题主要计算机动时间。
车削的机动时间由公式T=L/nf 计算得出。
各工序、工步的机动时间具体见工序卡。
九、编写数控部分程序编程原点设置为左端面与轴心线的交点O0001N10G00X100Z200;N20M03S1000F0.1M08;N30T01;N40G00X35Z80;N50G01X0;N60G00X35Z82;N70G71U0.5R1;N80G71P90Q140U0.01W0.05;N90G00X12Z80;N100G01X16Z78;N110G01Z60;N120G01X20Z58;N130G01Z40;N140G02X25Z15R20;N150GOOX200Z100;N160M06T02;N170G00X30Z60;N180G01X12;N190G04X2;N200G01X30;N210G00X100Z200;N220M05M09;N230M30;十、数控仿真及其结果1.数控仿真系统的开启及回原点进入数控仿真系统界面——按操控面板上得“急停”按钮——按“系统启动”——按“回原点”按钮——按“Z”按钮——按“+”——按“X”——按“+”——X,Z对应的指示灯亮.即完成上述操作.2、数控仿真工件装夹及刀具的选择安装:(1)点击工具栏上“定义毛坯”——设置直径为30mmX90mm的45钢圆柱毛坯——点击“放置零件”——出现“选择零件”对话框——点“选择毛坯”——点“安装零件”——出现“移动零件”对话框——点击黄色“方向箭头”——使毛坯外伸 75mm。
(2)外圆车刀 T01 的选择安装:点击工具栏上“选择刀具”——出现“刀具选择”对话框——选“1 号刀位”——选择“VBMT160402 刃长为16mm刀尖半径为0.2mm的35度菱形刀片”——选择刀柄为93 度外圆右向横柄——点击“确定”完成操作。
T02切槽车刀的选择和T01的选择流程基本是一样的,只是刀位号是“2 号刀位”。
(3)内螺纹刀的选择安装:选择刀位号5——选择60度角的菱形刀片——选择“内孔刀柄”——点击“确定”完成操作。
(4)外螺纹刀的选择安装:选择刀位号6——选择60度角的菱形刀片——选择“外圆刀柄”——点击“确定”完成操作。
3、数控仿真刀具的对刀按(1)“MDI”键——PROGRAM——键入T0101——按“EOB”键——按“INSERT”键——按“循环启动”键,调出T01外圆车刀。
(2)将模式调到“手动模式”——按“主轴正转”按钮——车刀沿“Z 轴负向以合适的背吃刀量切入”——保持 X 轴不变——按“主轴停止”——“测量”得 X 为直径值——按“编辑”键——按“OFFSETSETING”键——点击软键“形状”——在番号01区域输入“X()”——点击软键“测量”完成 X 轴的对刀——按“主轴正转”——保持Z轴不变——X 轴正向提刀——按“主轴停止”——点击工具栏“测量”得 Z()——将“Z()+2=Z-k”——在番号01区域输入Z-k——点击软键“测量”完成Z轴的对刀。
(3)内孔车刀的对刀方式和外圆车刀是一样的,在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