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送检率下降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9cce1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1.png)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在2022年全年中医院检验科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中选取120例不合格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造成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控制对策。
结果:微生物不合格样本中痰液检验不合格的占比最高,其次是尿液、血液等,分析原因主要有标本污染、未及时送检、取样操作不规范以及条码错误等。
结论:对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不能有效控制,会降低微生物检验质量,因此需要规范微生物样本采集、存储、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保障标本符合检验要求,提升微生物检验质量。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质量控制对策引言随着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进步,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微生物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案,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微生物检验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
因此,为了提高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减少问题的发生,需要对微生物检验标本出现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一)基本资料在2022年全年中医院检验科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中选取300例不合格标本作为研究对象。
检验标本包括痰液、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无菌液体等。
所有研究样本均符合医院微生物检验标准。
(二)方法医院选择微生物检验经验丰富的人员依据我国卫生部关于微生物标本合格要求对标本质量核查。
核查标本质量时,检验员需要观察标本的外观,包括容器的密封性、标签的完整性和清晰度等方面。
同时,还要查看标本的采集时间,确保符合规定的采集时间,并及时送达实验室。
另外,检验员应该详细记录不合格标本的具体原因,并对这些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提高微生物标本的质量。
(三)观察指标对全部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合格率、引发不合格的原因等进行详细记录。
(四)统计分析法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此次研究中获得的计量数据均表示为S,用(%)代表计数数据。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dfbd5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a.png)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微生物检验在临床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然而,当前我国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较低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一些地区的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甚至不足50%,严重影响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质量。
低送检率的背景之一是由于一些医务人员对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微生物检验的关注与重视。
另外,医院内部的工作流程不够规范,导致一些微生物检验样本错过了送检的最佳时机。
此外,一些医院在微生物检验方面的设备和技术水平有限,也导致样本送检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来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以提升临床诊断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
中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问题意义微生物检验是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有效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感染细菌、真菌或病毒。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微生物检验样本的送检率并不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由于医院工作量大、人手不足,有些临床医生可能会忽略一些可能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患者,导致送检率较低。
一些医务人员对于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患者送检的重视,进一步影响了送检率的提高。
一些医护人员对于正确采集、保存和送检微生物样本的操作流程不熟悉,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建立规范流程、加强培训与宣传、优化检验样本采集方式、制定激励政策以及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当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高的问题,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2. 正文2.1 建立规范流程建立规范流程是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关键一环。
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样本收集、保存和运输流程。
医务人员在收集样本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样本采集的标本质量和数量符合检验要求。
建立起完善的样本信息登记和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份样本都能够被准确识别和跟踪,避免样本混淆或丢失。
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ec0f8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f.png)
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发布时间:2022-06-01T07:38:01.956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6期作者:杨涛[导读] 探究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
杨涛瓮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瓮安550400【摘要】目的:探究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选取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的微生物检验标本100份(对照组),对不合格的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统计,对影响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将质量控制对策制定出来;选取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实施质量控制对策后本院的微生物检验标本100份(观察组)。
对不合格微生物标本的检出率进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19.5%)相比,观察组不合格微生物标本检出率(7.5%)较低(P<0.05)。
结论:通过分析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控制对策,能够使不合格微生物标本检出率显著降低。
【关键词】公共卫生;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对策公共卫生微生物检验指的是检验公共场所的公共卫生用品、空气、水质中的微生物的过程。
通过实施微生物检验,有利于更好地防控疾病的发生。
公共卫生微生物检验在疾病预防控制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1]。
但是,由于检验的流程比较复杂,在样本采集、送检或检验期间若不遵循相关规定或标准,则较易导致检验标本质量不合格,对检验的结果产生影响[2]。
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的微生物检验标本100份(对照组),选取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实施质量控制对策后本院的微生物检验标本100份(观察组)。
选取的检验标本主要包括空气检验标本、卫生餐具标本、公共卫生用品及水质等。
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根据常规工作模式干预对照组的微生物检验标本,标本采集后,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检验标本,最终得出检验结果。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ea75c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7.png)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在医疗领域,微生物检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检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比较低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临床工作的开展,也降低了医院的服务质量。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成了医院管理者需要着重关注的一个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策略,从而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
医院需要制定明确的送检标准和流程,对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医院需要建立送检样本的规范,明确规定哪些样本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哪些样本可以免检。
要加强样本采集和送检流程的管理,严格要求医护人员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采样和送检,避免非标本质量的问题影响送检结果。
医院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样本运输与接收流程,确保样本送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可以规范送检流程,提高送检效率,从而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的送检率。
二、加强培训和教育要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培训和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医院管理者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其对送检标准和流程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举办专业的培训课程,邀请专业的微生物检验专家进行讲解,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医院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内部教育活动,加强对送检标准和流程的宣传,在医护人员中营造送检的良好氛围,提高其主动送检的意识和积极性。
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的送检率。
三、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重要手段。
医院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奖惩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对送检率较高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5502be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3.png)
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第一篇: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目的:探析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送检的胸腹腔积液、脓液、尿液、痰液、粪便、分泌物等900例微生物标本,评估其不合格送检标本比例、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结果:所有送检标本900份中,检出不合格标本98份(10.9%),其中痰液不合格标本39份(39.8%),其次为粪便标本32份(32.7%);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采集标本不规范41份(41.8%),中段尿留取污染25份(25.5%),分泌物采集污染10份(10.2%),采集时机不符合规范8例(8.2%),未使用无菌容器4份(4.1%),贴错条形码3份(3.1%),相同标本重复送检2份(2.0%)。
结论: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有采集标本不规范、送检不及时、采集时机不符合规范等,需加强定期培训及考核,提高微生物送检2.2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类情况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采集标本不规范41份(41.8%),中段尿留取污染25份(25.5%),分泌物采集污染10份(10.2%),采集时机不规范8份(8.2%),送检不及时5份(5.1%),未使用无菌容器4份(4.1%),贴错条形码3份(3.1%),相同标本重复送检2份(2.0%)。
见表2。
表2 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类情况讨论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第一步骤为采集标本,标本采集过程是否正确,是否遵循操作规范,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3]。
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送检标本900份中,检出不合格标本98份(10.9%),其中痰液标本不合格39份(39.8%),其次为粪便标本32份(32.7%);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采集不规范占首位41份(41.8%),中段尿留取污染25份(25.5%),分泌物采集污染10份(10.2%),采集时机不规范8份(8.2%),送检不及时5份(5.1%),未使用无菌容器4份(4.1%)贴错条形码3份(3.1%),相同标本重复送检2份(2.0%)。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调查分析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d84ed6b8f67c1cfad6b877.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调查分析篇一: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调查表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调查表医院名称:_____子洲县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时间段:20xx.1.1—20xx.12.31调查日期:20xx 年1月__8___日调查对象:所有住院患者(除外日间)一、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实际开放床位数:_______198______2.全年门诊、出院病人数:(对比20xx年)3.抗菌药物使用的人数:____2893______(指所有出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的人数)4.出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_______30%_____(指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人数/出院人数)医院等级:___二级乙等5.特殊类抗生素使用人数:______0______6.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__30.7%______(预防用药包括:围术期预防用药、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1×109/l)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高危患者、实体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7.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_69.3%___________(治疗用药指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出院诊断中有感染,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与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之和为100%)二、微生物标本送检及耐药8.微生物标本送检的年标本量:____________送检的标本包括各类培养(细菌、真菌、结核),例如痰标本、尿标本、粪便标本、血液标本、体液标本(引流液、穿刺液、胸水、腹水等)。
包括。
但不包括涂片、血清学检查、免疫学检查。
9.血培养标本的次数:___________(所有的标本均按送检人次计算,即一位患者同一时间送检1瓶\2瓶\4瓶血培养标本,计数为1次血培养送检)10.血培养标本的瓶数:__________(送检血培养的瓶数总和)11.痰普通培养的次数:_________(送检痰普通培养的次数)12.痰真菌培养的次数:________(送检痰真菌培养的次数)13.阳性血培养标本的前6位病原体,按排序分别为______(血培养病原体构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念珠菌合并)14.阳性痰培养标本的前6位病原体,按排序分别为______(痰培养病原体构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念珠菌合并)15.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耐药率,痰、血中各自的耐药率)(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篇二:20xx年二季度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年度统计分析XXXXX医院20xx年二季度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年度统计分析20xx年二季度各科室药敏送检率构成比%39%31%4%妇产科12%20xx年2季度各科室使用抗菌素微生物送检率统计外一科外二科内一科内二科妇产科五官科儿科20xx年二季度住院病人限制、特殊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药敏送检率统计1、20xx年二季度院感办共抽查1003份病例,其中使用抗生素416例,使用抗生素药敏送检321例,药敏送检率为77.2%,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6.1%,达到了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2、对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的要求:本月我院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87.7%,超出指标33.2%。
年二季度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年度统计分析.doc
![年二季度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年度统计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4f3d564dfab069dc5122010f.png)
XXXXX医院 2014 年二季度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年度统计分析时间: 2014 年 4 月- 6 月科室外一科 外二科内一科内二科妇产科 五官科 儿 科 合 计项目抗菌素使用 21 56101154036147416 人数药敏送检人 5 1699143921127 321数药 敏 送 检 23.8 28.698.093.397.591.7 99.377.2率%2014年二季度各科室药敏送检率构成比%外一科外二科 2%5%外一科内一科 外二科 儿科 31%内一科 39%内二科妇产科 内二科五官科4%儿科五官科7%妇产科12%2014年2季度各科室使用抗菌素微生物送检率统计160147140127120101 9997.599.31009893.3 91.7使用人数80 56送检人数 60送检率%4039364028.623.820 21 1615 14215外一科外二科 内一科 内二科 妇产科 五官科 儿 科2014 年二季度住院病人限制、特殊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药敏送检率统计科室项目实查人数使用抗生素人数抗生素使用率限制级抗生素限制级药敏送检人次送检率%特殊限制及抗生素限制级药敏送检人次送检率% 外一科外二科内一科内二科妇产科五官科儿科合计155 95 174 192 111 116 160 1003 21 56 101 15 40 36 147 416 13.5 58.9 58.0 7.8 36.0 31.0 91.9 41.53 33 61 9 19 1 85 2112 9 60 9 19 1 85 185 66.7 27.3 98.4 100 100 100 100 87.70 0 0 0 0 0 1 10 0 0 0 0 0 1 10 0 0 0 0 0 100 100指标分析:1、2014年二季度院感办共抽查 1003份病例,其中使用抗生素416例,使用抗生素药敏送检 321例,药敏送检率为 77.2%,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6.1%,达到了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 30%;2、对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的要求:本月我院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87.7%,超出指标 33.2%。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1cfa13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f.png)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微生物检验成为了诊断病情的必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医院管理中,存在着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低下的问题,对于临床治疗和疾病统计都有影响。
因此,本文总结了一些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
一、加强宣传教育医院可以通过舆论和宣传途径,向患者和医护人员传达微生物样本送检的重要性。
特别是对于那些不了解微生物检验的患者,通过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检测的必要性,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科学认识。
二、建立科学的排队制度医院应该建立科学的排队制度,合理安排检查顺序,并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
如将紧急患者和一般患者分开进行检查,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检验效率。
三、提高检验设备和技术检验设备和技术的提升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
因此,医院应该要持续优化检验设备和技术,并修订管理制度。
另外,建立质量保障部门,定期对设备和技术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微生物检验的精度和可靠性。
四、建立科学的检验报告体系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报告应该是精简易懂,让医师在第一时间了解检查结果。
此外,通过实行电子报告等方式,让医生在任何地方或时间都可以查阅微生物检验结果,提高医患效率。
五、强化人员管理服务医护人员是医院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关系到整体医院管理的效果。
因此,医院应该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提高医护人员服务和对患者的责任感。
以上就是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几点管理策略,通过对机构的全方位优化,可以大大缩短等候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并为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更科学的参考。
我院微生物检测阳性率降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院微生物检测阳性率降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a0ef1c9c281e53a5902ff36.png)
我院微生物检测阳性率降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发表时间:2017-07-04T10:33:44.8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作者:胡雅琴[导读] 回顾2008-2016年清水县医院微生物实验室标本检出情况,分析阳性率降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清水县医院检验科胡雅琴 741400【摘要】回顾2008-2016年清水县医院微生物实验室标本检出情况,分析阳性率降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微生物阳性率分析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of Reducing the Positive Rate of Microbiological Detection in Qingshui County HospitalHu Yaqin . Qingshui County Hospital Laboratory,Qingshui 74140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tection of microbial laboratory specimens in Qingshui County Hospital from 2008 to 2016,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decrease of positive rat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Qingshui County; microorganism; positive rate; analysis近年来随着医院感染的增多及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的地位越显重要。
微生物检测不仅给临床诊断提供依据,而且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药物,且可有效监测院内感染的流行情况[1]。
因此,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验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送检率
![微生物送检率](https://img.taocdn.com/s3/m/6da043aca0116c175f0e4899.png)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分析
1、全院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比较
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和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全院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值,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微生物样本送检率较前年同期有所上升。
送检率同比增长达86.25%。
2、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各科室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3、2016年各科室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2016年各科室DDD值变化趋势
上图结果显示,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除妇产科外所有科室的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均程生上升趋势,儿科、综合科上升最明显。
妇产科的送检率从2016年7月份开始逐步下降,今年11月份已降至0%。
这与妇产科的病人构成相关,7月份以来妇产科住院病人主要为孕产妇,需要用到抗生素的情况较少。
4、2016年全院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变化趋势
2016年全院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上图结果显示,2016年期间,全院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以4-7月份期间上升最为明显,7月份以后受各种因素影响,开始上升趋势开始减缓。
送检率在逐步上升,但未有单纯送检率的评价标准,只有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标准,所以未能进行比较考核。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36275e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8.png)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
方法:本次研究选自我院收集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共468份,对标本质量进行检验,共45份未达到检验标准。
整理相关资料,找出标本不合格的相关性因素,针对标本采集、储存及检验各个工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工作质量上的管控,降低标本检验不合格率。
结果:在微生物标本检验中,存在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等不同微生物标本类型,在45份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原因的分析中,标本污染所占比重最高,对应数值为48.89%(22/45),其次为标本采集不规范,占比值为42.22(19/45)。
此外,采血量不足、送件不及时也是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原因。
结论:微生物检验是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方式,为确保微生物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加大标本采集、运输及保存相关工作环节的管理力度,严格要求每一位员工,提高各项工作实施的效率和质量,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不合格;原因;质量控制;对策前言: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微生物检验在疾病诊断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包含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等多种标本类型的检验。
期间,还会涉及到标本的采集、运输、储存等工作流程,最终将标本移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从中获取患者更多的病理信息,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完成疾病的诊断,以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不过,从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上来看,并未达到良好的效果。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常出现微生物标本检验不合格的现象。
这一问题的出现,不仅会降低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误诊、漏诊的发生概率。
基于此,需要对微生物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源头,从根本上进行解决,针对微生物标本收集、运输、储存等工作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加强管控,将“确保微生物标本质量”作为工作重心,对每一个工作环节进行质量上的把关,减少失误的出现。
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干预方法及实施价值观察
![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干预方法及实施价值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dfd391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d.png)
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干预方法及实施价值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干预方法及实施价值。
方法:在2020.12-2021.12期间院内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标本中选取150份进行分析,此阶段开展常规检验管理,为常规组。
在2022.01-2023.01期间院内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标本中选取150份进行分析,此阶段开展规范化检验管理,为规范组。
比较不同管理的效果。
结果:经过管理后,规范组的管理服务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规范组的检验准确率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开展规范化检验管理,能够检验准确率得到提升,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值得借鉴。
关键词:微生物标本检验;规范化检验管理;管理服务水平;检验准确率微生物标本检验是指对血液、尿液、分泌物等进行定性或定量检验的方式,其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治疗效果息息相关[1]。
采取适宜的检验管理方式可规避影响因素,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日后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本文对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干预方法及实施价值进行观察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时间:2020.12-2021.12,选取此时段院内在常规检验管理下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标本150份进行分析,以此为常规组。
时间:2022.01-2023.01,选取此时段院内在规范化检验管理下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标本150份进行分析,以此为规范组。
比较二组的一般信息,均包含有标本类型包括有微生物标本包含食品,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空气和物体表面,预防性健康体检的肛拭子,血液标本等。
数量差异无意义(P>0.05)。
二组均由同一批检验人员进行标本检验工作,共7人,男2人,女5人,年龄:28至42岁,均数:(35.13±3.67)岁。
1.2 方法常规组:开展常规检验管理,按照常规的采集、送检、试验等步骤完成检验工作,及时发现标本污染、病菌活性低、凝血异常的标本,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追踪分析,了解是否存在检验准确性降低的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神外-运用PDCA提高在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
![神外-运用PDCA提高在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https://img.taocdn.com/s3/m/bbe0cf70f01dc281e53af05e.png)
20.00%
15.00% 10.00% 5.00% 0.00% 6月 8.43% 7月 12.26% 8月 12.93% 9月 14.10% 10月 20.10% 8.43% 12.26% 12.93% 14.10%
13.60% 4.62%
改进前均值 4.62% 改进后均值 13.60% 目标值 30%
馈中发现微生物样本送检率较低,小于上级部门要求
的30%。
现状把握
• 通过院感数据调查,2018年1-5月份我科抗菌素使用前微 生物送检率下如,远远低于二甲要求 ≥30%。
送检率 %
7.4% 送检率
4.3%
3.85%
4.5% 3.09%
1月
2月
月 份
3月
4月
5月
目标设定
改进期限:2018年6月1日—10月31日 设定改进目标: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30%
送检率%
送检率
第四部分
标准化 长效推行机制
CTION
持续改进
标准化
制定微生物送检制度、流程,督促执行
长效推行机制
• 保持现有机制不变,加监督力度。
改进措施
进一步加强培训
加强监督 实行奖惩制度 优化工作流程 每月公布监测达标情况
HECK
第三部分
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
经过改进,我科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由4.62%提升 至13.6%,较前改进较大,但离目标值30%仍有一定 差距。
送检率 %
25.00%
35.00%
送检率
20.1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30%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https://img.taocdn.com/s3/m/dac97b3267ec102de2bd8999.png)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问题背景在微生物培养与药敏结果指导下拟定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是遵循循证医学理论、提高临床疗效、防治抗菌药物滥用、遏制耐药菌增长的最佳途径。
本院历年资料显示,临床抗菌药物经验性用药比例偏高,送检率较低,但尚无系统的调查和准确数据。
回顾既往资料做送检率调研后显示,3年来年均送检率在12%~18%的水平,与全国的整体状况相比,仍处于落后水平,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难点剖析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随意性,一直是我国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我院也不例外,存在的问题涉及面广,情况比较复杂。
无指征用药和无针对性用药非常普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得不到解决。
临床对标本采集送检的意识不强,对送检的重要性了解不深。
许多医师认为送检会增加患者富达;细菌室对标本的时效重视不够,培养结果时间较长对临床支持滞后。
行动过程召集临床各科室主任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召开专题会,邀请主管院长和细菌室技师参加。
会议通报我院的不良现状,强调标本采集的意义与要求。
与临床科室交流,提高认识,解惑答疑。
通知再次提出要求,落实“能采必采、应采必采”的原则。
强调治疗使用抗菌药物均需要送检。
制定改进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送检率2年内达到40%,5年稳定在50%以上。
申请并开展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开展全员培训。
加强标本采集与送检的专业培训。
强调标本采集的意义与正确方法。
制定分级报告制度,引导并督促细菌室调整报告模式与加快报告时间。
特别强调对感染重症和急症患者应加强送检与及时报告。
将送检率指标纳入质控考核。
每月反馈各科室送检率情况,对低于某百分比的科室给予通报并处罚。
对送检率偏低的科室下科室开现场会,做现场培训,单独交流统一认识,达成共识。
结局通过培训与督导等多方面的努力,增强了医师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送检意识。
两年来,标本送检率由12%~18%提高到55%~62%。
三级报告制度的实施,在提供病原菌证据方面,解决了一部分标本的时效需求。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792c9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2.png)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摘要】微生物检验在临床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不足影响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本文旨在探讨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
在建立有效的微生物检验样本收集流程、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优化送检通道和流程管理、改善样本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借助信息技术提高送检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
通过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文强调了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可持续的管理策略,为未来的微生物检验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展望。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管理策略、流程、培训、教育、通道、流程管理、质量控制、信息技术、重要性、可持续、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微生物检验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快速地确定疾病的病因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由于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受到影响。
背景介绍了这一问题,提出了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来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必要性。
不断增加的临床检验需求和检验样本的多样性对医疗机构的检验科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且规范的微生物检验样本收集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确保样本的采集、保存、运送等环节符合规范要求,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对微生物检验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规范操作流程,也是提高送检率的有效途径。
通过优化送检通道和流程管理,简化送检手续、缩短送检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送检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及误诊率。
为了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需要采取综合的管理策略,包括完善流程、培训人员、优化通道、控制质量、应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样本送检率,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1.2 问题意识微生物检验在医学临床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判断治疗效果。
探讨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以及临床合理用药产生的影响
![探讨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以及临床合理用药产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6df508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c.png)
49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10月中第21卷第29期·临床研究·作者简介:王如贵(1986.10—),男,贵州织金县人,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微生物。
探讨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以及临床合理用药产生的影响王如贵(正安县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400)【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以及临床合理用药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02月-2022年02月间10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未予以微生物检验)和观察组(予以微生物检验),各50例,比较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微生物检验的应用,对减少医院感染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医院感染;合理用药;医疗费用【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9-0049-03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医生对患者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药物药理作用,选择适宜药物种类及剂量,才能达到预期疗效,收到良好效果。
目前我国医院中常用的有抗生素类药物、激素类及免疫调节剂等,这些药物都有着一定的抗菌作用和免疫调节功能。
但因药品种类增加,临床用药亦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现象,由此造成医院感染发生率增加,患者医疗成本提高,而医院感染则是医院医疗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确保药品合理应用非常有必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先进技术被运用到临床医学领域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该技术不仅能提高患者疾病的诊断率,还能降低医院内感染率。
微生物检测对临床有重要应用价值,它可通过对试样进行加工、培养微生物、药物敏感实验等、检测结果的处理,和细菌抗药性发展趋势预测,以期对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有益借鉴[1]。
另外,微生物检验还可作为疾病早期发现和预防的依据。
尽管我国微生物检测工作起步晚,但在传染病病原学诊断中,对科学的制定与执行有帮助、高效治疗方案,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降低了医疗资源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二科质量管理记录表
三、质量管理小组讨论、监管。
改进前调研结果
对2012年4月5日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的原因分析如下
四、改进方案
①科内针危急值报告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②加大管理力度,进行医护人员思想教育。
③针对危急值报告制度问题进行管理方面知识培训学习
④加强管理,提高病历质量。
五、改进措施
1、组织科内医务人员展开讨论,针对危急值报告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
2、质量管理小组尽职尽责,监测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每季度检查,并记录。
3、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内容。
4、与辅助科室做好沟通。
神经内二科2012年至2013年微生物送检率呈下降趋势:
柱状图
趋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