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学案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7bbe6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7.png)
一、实验背景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是生物学中的基本现象,通过本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过程,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二、实验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实验材料1. 植物叶片(如菊花叶、月季叶等)。
2. 载玻片、盖玻片。
3. 显微镜。
4. 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如0.1mol/L、0.5mol/L、1.0mol/L)。
5. 滴管。
6. 吸水纸。
四、实验步骤1. 制作临时装片:将植物叶片洗净,用滴管吸取适量清水,滴在载玻片上,将叶片放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盖紧,制成临时装片。
2. 观察植物细胞: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注意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的特征。
3. 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用滴管吸取0.1mol/L蔗糖溶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去多余的溶液,观察细胞在吸水过程中的变化。
4. 观察植物细胞失水:用滴管吸取0.5mol/L蔗糖溶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去多余的溶液,观察细胞在失水过程中的变化。
5. 观察植物细胞吸水:用滴管吸取1.0mol/L蔗糖溶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去多余的溶液,观察细胞在吸水过程中的变化。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过程。
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以观察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反应。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制作临时装片时,确保叶片平展,避免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2. 滴加蔗糖溶液时,要滴在盖玻片一侧,并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去多余的溶液。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df06b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2.png)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植物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包含许多各种不同的细胞器,其中包括细胞壁、细胞质、液泡等。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水分的吸收和失去对细胞的正常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机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护理植物和解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问题。
通过开展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能够增进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深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生物学实验基础。
1.2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调节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特点,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生理功能;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科学实验的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加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4. 增强学生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5.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到生物细胞的顶级动植物细胞的生理活动,感受生物学的魅力,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2. 正文2.1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整个实验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围绕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一主题展开实验设计。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所需材料和仪器,包括鲜活的植物叶片、显微镜、载玻片、盐水和蒸馏水等。
接着,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设计:取一片鲜活的植物叶片,将其置于载玻片上并添加少量的盐水,观察片刻后再加入蒸馏水。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8ae59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4.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3)能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2)运用观察、记录、分析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探究科学的意识,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的观察与分析;(2)实验操作的熟练掌握。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洋葱表皮、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盐、清水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显微镜台、载物台、切片刀、镊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提问:植物细胞如何进行吸水和失水?2. 探究活动:(1)分组讨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什么?(2)设计实验:如何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3)实验操作:a.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切片;b. 滴加盐溶液和清水,观察植物细胞的变化;c. 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结果与讨论:(1)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讨论:为什么植物细胞在盐溶液中会失水?在清水中会吸水?4. 总结与拓展:(1)归纳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思考: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的掌握程度;2. 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实验操作步骤1.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切片:(1)将洋葱表皮撕成小块;(2)将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上;(3)用切片刀轻轻切割洋葱表皮,使其薄片化;(4)用盖玻片盖住洋葱表皮切片。
2. 观察植物细胞:(2)调整显微镜焦距,找到清晰的植物细胞图像;(3)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26b8a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3.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科目:生物2. 年级:八年级3. 课时:2课时4. 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能够分析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探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及实验操作。
2. 难点:理解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植物细胞是如何吸水和失水的吗?2. 讲解与演示:讲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并解释每一步骤的意义。
3. 学生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每人一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结果与讨论: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现象;讨论: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6. 作业布置:编写实验报告;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提问等;实验操作:实验步骤的正确性、观察记录的完整性;实验报告:内容完整性、分析深度。
2. 评价内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实验报告的质量,包括数据处理和现象分析。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参与度如何;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能否充分展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9c35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b.png)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摘要】本教学设计旨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
在实验中,学生将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变化,了解植物细胞的渗透压调节机制。
实验的步骤设计清晰明了,实验材料和仪器准备也相对简单。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本实验还会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背后的原理。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评估学生对植物细胞渗透压调节机制的理解程度。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将进一步深入探究植物细胞的生理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与学习机会。
.【关键词】植物细胞, 吸水, 失水, 教学设计,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 数据记录, 数据分析, 相关知识点, 教学效果, 研究方向1. 引言1.1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兴趣特点等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还需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1.2 研究背景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水以维持生理活动,但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水分流失时,植物细胞也需要进行失水调节。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有助于理解植物体内水分调节的机制,进而为植物生长调控、抗逆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植物细胞吸水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水分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自由扩散,直至平衡。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6bb98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f.png)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特点,掌握植物细胞在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2. 植物细胞在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变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玫瑰花片、吸水纸、饱和盐水。
2. 实验条件:教室实验台,配备电源。
3.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实验器材,检查显微镜和实验台的使用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在水分环境下会发生什么变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实验设计a. 实验一:观察饱和盐水对植物细胞的影响。
b. 实验二:观察吸水纸对植物细胞的影响。
3. 实验操作a. 将玫瑰花片放在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变化。
b. 将玫瑰花片放在吸水纸上观察一段时间后取出,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变化。
4. 数据收集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细胞的变化以及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5.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观察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吸水和失水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变化规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分析结果。
6. 实验讨论引导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实验感受和分析结论,激发学生思考和思维交流。
7. 形成反思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经验教训,理解实验的意义和价值。
六、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能力评价:学生是否正确操作实验器材,是否能够观察细胞的变化,是否能够记录实验数据。
2. 数据分析能力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细胞的变化规律。
3. 实验讨论能力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实验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分析结果,是否能够与他人进行思维交流。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案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979493ec3a87c24028c4b4.png)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导学案武汉市第六高级中学洪艳平1.类比推理原生质层:和以及两层膜之间的。
2.演绎推理(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将植物细胞置于不同的溶液中的分析①蔗糖溶液中的植物细胞,液泡体积,说明;液泡颜色,说明没有出来;②液泡体积能够变小,说明分子没有进入液泡,否则原生质层内外没有了,液泡的体积就不会变小;③清水中的植物细胞,液泡体积,颜色,说明。
3.总结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①外因:;②内因:a.原生质层相当于;b.原生质层的伸缩性细胞壁的伸缩性。
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分析:。
自我检测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个渗透装置,是因为( )①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②细胞质具有一定浓度③原生质层类同于半透膜④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加清水②制作装片③观察质壁分离④加0.3 g/mL蔗糖溶液⑤观察质壁分离复原⑥观察正常细胞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⑥④③①⑤C.①②③④⑥⑤D.⑥①②④③⑤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T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4.(2014·江苏高考·T1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5.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在蒸馏水、0.3 mol/L的蔗糖溶液和0.4 mol/L的KNO3溶液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学案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1a965f580216fc710afd04.png)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案第___组. 组长: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独立开展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2、通过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3、培养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分析实验数据。
一、科学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展示清水和盐水中的两块萝卜条,盐水中萝卜较软,清水中萝卜较硬,萝卜的变化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
从而提出问题: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在什么条件下失水呢?(二)、作出假设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课前设计)实验器材:电子秤、水果分割器、分隔板、15%和35%盐水、吸水纸、烧杯、清水等方案一:称量萝卜条实验前后的质量探究失水、吸水现象1、用水果分割器切6块大小接近的长条状萝卜条,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并记录数据在表格中,称完依次放在分隔板旁边2、分隔板分别加入盐水、清水,分组标号,每一组三个重复。
3、分别把萝卜条放入盐水和清水。
4、计时6分钟,之后取出所有萝卜条依次放在吸水纸上,充分吸干表面水分,再次称量萝卜条重量,记录数据6、完善表格,计算实验前后的质量差,求出平均值,小组讨论分析数据(四)、开展实验,记录数据(五)、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表讨论:1.实验前后质量形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后得出结论:1、清水中萝卜质量平均增加_____g,说明植物细胞在清水中________。
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导学案
![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529716c8d376eeafaa3157.png)
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班级:姓名:一、实验目标:知识目标: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能力目标:培养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分析推理的能力。
德育目标:感受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活动设计,体验探索的乐趣。
二、实验原理:1、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
2、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3、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该溶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植物细胞渗透失水,发生现象;该溶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发生现象三、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四、实验探究:洋葱鳞片叶紫色外表皮+0.3g/mL蔗糖溶液【问题一】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中央液泡大小液泡颜色蔗糖溶液清水请描述实验现象:【问题二】画出滴加0.3%蔗糖溶液后的细胞结构简图:【问题三】滴加外界溶液时,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的目的是什么?【问题五】对本实验进一步拓展探究:1、若用清水、0.1%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做实验,会出现质壁分离吗?加入清水会复原吗?溶液做实验会出现自动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为什么?2、若用尿素、乙二醇、KNO3课堂基础训练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常用紫色洋葱做材料,这是因为 ( ) A.紫色洋葱容易发生质壁分离 B.细胞液呈紫色便于观察C.液泡较大便于观察 D.细胞膜呈紫色便于观察2、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时,水分子依次通过的结构是()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B.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D.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3.下表的资料显示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Ⅰ——Ⅳ4种不同溶液,1h后质量转A.溶液ⅠB.溶液ⅡC.溶液ⅢD.溶液Ⅳ。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试验教学设计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试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bb6df9d5bbfd0a795673bd.png)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实验,能理解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并能说出在什么情况下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2、能力目标:①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②尝试设计实验方案。
③能独立完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能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大胆提问和假设,具有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
②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学会合作学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注意事项。
难点:如何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资源(实验器材)紫色的洋葱鳞片叶,马铃薯、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小烧杯、含有卵壳的蛋壳、浓盐水、清水、0.3g/mL蔗糖溶液、0.6g/mL蔗糖溶液、0.3g/mL的葡萄糖溶液、5%NaCl溶液、5%尿素溶液、0.1g/mL KNO3溶液、10%盐酸溶液五、教学过程2.1利用小实验导入新课,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前准备:在培养皿中用盐酸处理生鸡蛋,使一端1/3卵壳面露出卵壳膜,另一端溶解1~1.5cm2的蛋壳孔,倒掉蛋清与蛋白,如图所示制成简易渗透装置。
上课时教师简单介绍一下渗透装置内容,指导各小组向孔内倒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至不溢出,并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当学生惊喜地看到蔗糖溶液从卵壳膜边缘流出时,问题就自然产生了:烧杯内的水为什么会进入卵壳内呢?教师由此复习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引出第一个问题:若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烧杯上面,那么烧杯内的水会不会也进入植物细胞呢?2.2设置悬疑烧杯内的水会不会也进入植物细胞呢?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探讨一下:请大家取大小、形状差不多的两根马铃薯条,先摸一下硬度如何。
然后取出两个写有标签的小烧杯,一个倒入浓蔗糖溶液,一个倒入等量清水,再分别放上马铃薯条。
放置一段时间后,然后请相关同学描述马铃薯条硬度的变化。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案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3f21186edb6f1aff001f12.png)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案(一) 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阐明其原理(2)技能性目标: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思维方法(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难点: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 学生分析高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在实验技能方面还相当欠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思维还不成熟。
(四) 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现有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驱动式展开探究,通过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串,由浅到深一步步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探究思维,使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
(五) 教学方法层进设问法讨论法探究法层进设问法:使学生容易开展科学探究,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讨论。
既深化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选用探究法教学适宜开展教学,能充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讨论法:本节课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体验、获得知识技能,培养能力。
故采用讨论学习法,发现性学习法。
(六) 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进一步探究创设情境:首先讨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在盛有黄瓜条的盘里加盐发现水增多了,再过一段时间黄瓜条变软了,集市卖菜的人洒水能保鲜蔬菜;萎蔫的黄瓜泡在清水里会变得硬挺,课件展示: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等。
学生针对这些常见的现象很容易会想到植物细胞能吸水和失水了,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你观察的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植物细胞怎么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设计目的:创设情景,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从身边的生活现象进行科学探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
《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学案
![《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b5188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d.png)
《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1.动物细胞的渗透现象分析
提出主张:
辩证并附加理由1:
修正主张:
2.设计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课本64页)
提出问题:植物细胞是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和吸水吗?
作出假设:
实验设计思路:(小组讨论,整理出你们的思路)
实验材料:①洋葱;②黑藻
实验试剂:①30%蔗糖溶液;②清水;③红墨水
你们小组选择的哪几种实验材料:
提出主张:
辩证并附加理由1:
辩证并附加理由2:
修正主张:
你们的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植物细胞中什么结构相当于“半透膜”?提出主张:
辩证并附加理由:
修正主张:
4.实验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5.最终你的论证过程如何,结果怎样?。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d10d78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7.png)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教材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发展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
由于这是必修课中的第一个“探究”,对于学生在如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都很有意义,是学习后续章节中探究实验不可缺少的基础。
通过学生探究自主发现“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及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的条件等问题”,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可为后面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条件,了解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为学生顺利完成本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探究实验内容虽然属于微观水平,又比较抽象,但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紧密,例如,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泡在盐水中的萝卜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探究欲望强,愿意表现自己,课堂设计中尽可能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同时本实验是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对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基本了解探究实验的过程,从而培养探究实验的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耐盐碱植物的细胞液浓度,关心农业发展,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实施实验方案并分析实验结果,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3.通过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解释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促进结构与功能观的形成,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教学难点: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2.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和吸水引流法的操作。
(突破办法:先通过生活中的学生非常熟悉的现象,从宏观上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后通过学生自己制作临时装片并且进行细致的观察从微观上解释宏观现象的发生。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b06f5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5.png)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植物细胞对水的吸收和释放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
水分的吸收有助于植物细胞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失水则可能会导致植物细胞的脱水和死亡。
深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机制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机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质和水分运输的原理。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植物细胞在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变化,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机制不仅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这一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植物细胞生理过程的深刻理解。
1.2 研究意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我们理解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细胞内部的生理生化过程。
通过研究植物细胞在不同生长环境下对水分的吸收和释放,可以揭示植物细胞膜的渗透压调节机制、离子通道的调控方式等重要生理机制,从而为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对于解决农业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作为自养生物,需要通过吸水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而在干旱等枯竭环境下,植物细胞的失水会导致植物生长受到限制。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吸水失水机制,可以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研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对于提高我们对植物生物学的认识、解决水资源利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字数:287】1.3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说课稿 教案
![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说课稿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0dcb2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65.png)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与前面的知识:显微镜的使用联系)2.观察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细胞吸水失水的影响,掌握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3.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明确渗透系统的组成以及具体应用。
二、实验原理:1.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当细胞大量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程度不同,导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
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根据扩散作用原理,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性较大,从而使二者分开;反之,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分离后的质和壁又复原。
三、选材:选用紫色特别深的洋葱外表皮;(选取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的具体意义,可以作为一个思考题留给同学们,等实验结束时请同学回答)。
注意:(在实验之前,最好将洋葱放在水中浸泡一下,可以使洋葱吸水多一些,而且代谢也比较旺盛,实验效果明显。
)将洋葱的外层剥去两层,因为处于最外的可能已经死亡;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注意浓度,浓度过高,细胞质壁分离速度虽然很快,但不久就会将细胞杀死,细胞不能进行质壁分离复原;若浓度过低,则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或速度太慢,可以提问学生),在这里可以再设置一个相对较高的蔗糖溶液(1g/ml的蔗糖溶液)清水、显微镜、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等四、实验过程1、制作临时装片与观察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的外表面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这一小块洋葱表皮,在洋葱的外表皮上,用刀片划一些方块,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撕取的仅仅是外表皮,不要撕得太厚,仍然作为一个问题留给学生)。
在取标本时,可以将洋葱的内表皮朝外,外表皮朝里进行对折,不要太用力,然后取其外表皮作为材料,将它平展地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滴中,并盖上盖玻片。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e401d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2.png)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能够分析并解释植物细胞在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植物细胞的观察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
2.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显微镜操作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植物叶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
2. 教学工具:显微镜;投影仪;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为什么能吸水?为什么能失水?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4. 展示交流:各组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和讨论结论;5. 课堂小结:教师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绘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过程的示意图;3. 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六、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材料:选取新鲜的植物叶片,确保叶片细胞活跃。
2. 制作切片:将植物叶片切成薄片,厚度约为20微米。
3. 制片: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适量的水,覆盖一层薄薄的盖玻片。
4. 观察细胞结构: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注意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等结构。
5. 观察细胞吸水过程:向切片滴加一滴蒸馏水,观察细胞吸水过程中的变化,记录现象。
6. 观察细胞失水过程:向切片滴加一滴盐水,观察细胞失水过程中的变化,记录现象。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a919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e.png)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了解渗透压的概念;掌握植物细胞在不同渗透压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以及渗透压的概念和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2. 教学难点:渗透压的概念和植物细胞在不同渗透压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引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2. 探究活动a. 实验1:观察植物细胞在高渗透液中的变化1)将鲜植物片浸泡在高浓度盐水中,观察片刻后的变化;2)记录植物细胞在高渗透液中发生的变化,如细胞膨胀、变形等。
4. 扩展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或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探讨渗透压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应用,如干旱条件下植物细胞失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等。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和讨论互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合作意识。
六、教学手段1.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鲜植物片、盐水等。
2. 多媒体设备:幻灯片、实验视频等。
七、教学评价1. 实验数据记录要求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数据,包括文字描述、图表绘制等。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讨论等内容,培养学术写作能力。
3. 学习反馈通过讨论问题、解答疑惑等形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和反馈。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但在实验设备和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需要在教学中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课前预习案)
编制:山东昌乐一中王福玲时间:2013.1.6学校:班级:姓名:
【预习目标】
1.回顾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及原理。
2.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
【课前预习】
要求:依据预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以下内容。
思考:植物细胞构成渗透装置时,其半透膜为什么不是细胞膜,而是原生质层?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的有关问题
1.植物细胞的失水原因
(1)外因: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
(2)内因:○1原生质层是由膜、膜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相当于
一层半透膜。
○2细胞壁的伸缩性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因此导致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开来,从而发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3)表现:○1宏观上植物由坚挺变。
○2微观上,植物液泡由,颜色由;与分离开来,从而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植物细胞的吸水
(1)外因: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
(2)内因:由于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且外界溶液的浓度,液泡吸收的水分多,从而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紧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表现:○1宏观上植物由萎蔫变。
○2微观上,植物液泡由,颜色由;原生质层与紧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
3.渗透装置必备的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三、仔细阅读必修1教材P61-62,完成以下内容:
(一)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
1.提出的问题:
2.作出的假设:
(二)参考案例分析
1.为什么选用紫色的洋葱做实验材料?为什么选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2.实验分哪几步?
3.为什么说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就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课内探究案)
编制:山东昌乐一中 王福玲 时间:2013.1.6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实验,能理解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并能说出在什么情况下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2、能力目标:
(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品质。
(2)领悟科学探究思想方法,体会探究活动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科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实施探究实验,确定实验的材料、试剂的种类与浓度,并进行应用创新。
难点: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合作探究】
一、依据课本参考案例完成探究实验
1.
提出问题→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吗?
2.做出假设→
3.设计实验:1.设计思路: 2.在制备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如何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没在0.3g/mL 蔗糖溶液或清水中?
4.进行实验:制作装片→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实验现象 将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1)
(2)绘制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细胞变化
5.分析结果,得到结论:
(1)实验结果与预期是否相符?
(2)实验结论:
二、思考与讨论:
1. 本实验采用什么对照方式?
2.若实验中出现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但不能复原,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说出两条)
3.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
【课堂小结】评价本节课得失
【进一步探究】
1.植物细胞会由于过多吸水而涨破吗?
溶液是否能达到相同的实验效果?
2.按照参考案例方法,如果改用0.1g/mLK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