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研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鲁迅的生平宁文学创作背景;2. 熟悉鲁迅的代表作品和主题;3. 分析鲁迅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现实主义思想;4.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内容:1. 鲁迅的生平宁时代背景;2. 鲁迅的代表作品及主题分析;3. 鲁迅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现实主义思想;4. 鲁迅文学作品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案例分析:通过讲解鲁迅的生平宁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鲁迅的文学创作背景和主题;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鲁迅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现实主义思想,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3. 教室演讲:鼓励学生就鲁迅文学作品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个人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4. 阅读分析:安置相关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或分析文章,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鲁迅的生平宁时代背景1. 教师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宁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的成长经历和文学创作环境;2. 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加深对鲁迅生平的印象;3. 学生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鲁迅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课时:分析鲁迅的代表作品及主题1. 教师介绍鲁迅的代表作品及主题,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2. 学生阅读相关作品片段,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思想,思考鲁迅作品的特点和意义;3. 学生展示分析效果,进行教室讨论,深化对鲁迅文学作品的理解。
第三课时:探讨鲁迅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现实主义思想1. 教师讲解鲁迅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现实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2. 学生就指定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撰写读后感或分析文章,表达个人对鲁迅思想的理解和认识;3. 学生互相交流效果,提出问题或建议,增进思想碰撞和深化认识。
第四课时:总结鲁迅文学作品的影响和意义1. 教师总结鲁迅文学作品的影响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对中国文学和社会的贡献;2. 学生进行个人演讲,分享对鲁迅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展示对鲁迅思想的认识和评判;3. 教师点评学生演讲,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摘要鲁迅先生无论从人格到作品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最熠熠生辉的重要组成,鲁迅先生的作品内涵深刻丰富,塑造的人物形象饱满立体,语言的风格鲜明。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鲁迅精神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本文主要分析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找出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文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写的2019年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分析其中鲁迅相关作品的编选情况,并对其选文情况和助读系统进行了分析,为继后探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对学生发放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对教师进行相关的访谈;通过课堂实践观察鲁迅作品真实的教学情况,并依据数据分析出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别提出一些教与学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对于今后初中的鲁迅作品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ABSTRACTLu Xun's works,from personality to works,are the most brilliant and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Lu Xun's works are rich in connotation,full of three-dimensional figures and distinctive in language style.As an important writ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Lu Xun's spirit edifies Chinese youth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u Xun's works teaching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compiled by the Ministry,find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ctual teaching,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In the first part,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2019 edi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mpilation of Lu Xun's relevant works,and analyzes the selection of articles and the reading aid system,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bsequent discuss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blems.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teaching of Lu Xun's work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compiled by the students'Distribution Department,and the relevant interviews with the teachers.The real teaching situation of Lu Xun's works is observed through the classroom practice,and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data.The third part mainly puts forward som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Lu Xun's works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future.Key words:Ministry Edition,Junior Chinese,Lu Xun’s Works,teaching目录绪论 (1)(一)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二)文献综述 (2)(三)研究方法 (5)(四)研究的条件和思路 (5)一、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概述 (6)(一)鲁迅作品的选编情况 (6)(二)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 (10)二、鲁迅作品教学现状调查和结果分析 (12)(一)问卷调查说明 (12)(二)调查结果分析 (13)三、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策略探究 (19)(一)学生学习鲁迅及其作品的建议 (19)(二)教师教授鲁迅及其作品的建议 (20)结语 (25)参考文献 (26)附录1 (28)附录2 (30)致谢 (31)绪论鲁迅是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故乡》鲁迅 初中语文课教案
课程名称:鲁迅小说欣赏——《故乡》年级:初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理解鲁迅的小说《故乡》的主题和情感。
学习小说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小说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抒情情感。
引导学生进行小说的深层次分析。
教材准备:鲁迅的小说《故乡》的文本。
板书或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步: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有关乡愁、家乡或故乡的图片或故事,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阅读与理解(15分钟)让学生阅读《故乡》的小说原文。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感,即对故乡的思恋和对变化的痛苦。
分析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感表达。
第三步:讨论与解释(15分钟)与学生一起讨论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解释其中的生词和句子结构。
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内涵。
第四步:小说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观点,展开小组讨论,探讨小说的不同解读。
第二课时第一步:写作练习(20分钟)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写作题目,进行小说分析和评论。
学生可以选择讨论小说中的某一方面,如主题、人物、情感表达等。
提供写作模板或指导建议,帮助学生进行写作。
第二步:互评与反馈(15分钟)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
第三步:总结与展示(10分钟)选取一些学生的分析文章进行展示和讨论,强调小说分析的重要性和技巧。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阅读其他鲁迅的小说作品,如《药》,并进行类似的小说分析和评论练习,以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和分析能力。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故乡》的主题和情感,学习小说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
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研究摘要:本论文以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为主题,通过对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鲁迅的作品,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该论文分析了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和措施,以期对中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鲁迅作品,语文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正文:一、引言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问题,并引发了人们对于自身处境和历史前途的深入反思。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鲁迅的作品,是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鲁迅作品教学的重要性在于,他的作品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反映了社会变革的压力和人民的苦难,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人类的命运。
因此,学生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人生感悟。
三、鲁迅作品教学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学习法鲁迅作品的教学要以启发式学习为主,让学生通过阅读作品自己去思考、去理解。
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摆脱既定的思想,拥抱真善美,使其逐渐对鲁迅的作品充满兴趣和好奇心。
2、比较法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比较鲁迅和其他作家的作品。
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的作品,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感受到鲁迅的思想、写作风格和文学成就。
四、鲁迅作品教学的教学策略1、情境模拟法通过情境模拟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场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2、个案研究法鲁迅的作品是富有思想性和深度的,学生对鲁迅的作品的重要理解和评价可以用个案研究法进行讲解。
教师可以用一些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思想、文化、人物等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并提高文学素养。
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研究
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小学教育的质量。
语文课作为最基础的文化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鲁迅的小说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代表,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鲁迅小说的价值在教学中的体现鲁迅小说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迅小说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人文精神等方面的价值,都可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得以体现。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真实、鲜活、接近生活,能够通过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描绘,深刻地展现出人类的各种情感和价值观,带给人们与日常生活相关、深层次的启示。
这些启示,能够用于开展初中语文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语文能力训练。
二、教学中鲁迅小说的运用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小说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鲁迅小说,并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
此时,教师需要通过课堂讨论、问答和阅读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捕捉小说中的关键信息,并从中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学生在介绍鲁迅生平和作品特点的基础上,应重点说明作品的地位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并通过作品内容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启发学生文化理解和表达能力在进行中外文化比较和阅读时,需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认识与比较,以便学生掌握文字中蕴含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表达能力。
4.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理解学生在读鲁迅小说时,应重视作品对学生思想、心灵和人生的影响,在读后的讨论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人生哲学,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三、实施鲁迅小说教学的困难鲁迅小说教学在课程实施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首先,鲁迅小说语言难度较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中文语言水平和文化素质;其次,鲁迅小说大多揭示社会丑恶,有些内容不太适合初中学生,因此在选择教学材料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能力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鲁迅《故乡》鲁迅原文选编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鲁迅《故乡》鲁迅原文选编教案一. 教材分析《故乡》是鲁迅先生于1918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后被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
该文以作者回乡省亲的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与故乡、故人重逢的过程中所引起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变迁的哀伤和对童年记忆的怀念。
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是鲁迅先生乡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前,已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但本文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乡土情感以及作者的写作手法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并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人文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讨论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作者简介、相关图片等。
2.教学视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教学视频,用于导入和拓展环节。
3.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跟读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作者鲁迅的图片,简介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然后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编特点及教学建议
教材-整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编特点及教学建议赵秋艳1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云南昆明650101华艳娇2昭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云南昭通657000摘要:在统编教材“坚持立德树人”的编写理念和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要充分考虑鲁迅作品的选编特点,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激发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鲁迅作品的教育与教学价值。
关键词:教材分析;鲁迅作品;教学优化长久以来,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1922年上海民智书局出版的《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到现行的统编教材,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
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强调指出鲁迅作品的重要性:“鲁迅是近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了解最深的思想者,也是最具独立思考和艺术个性的伟大作家,鲁迅已经积淀为现代最重要的精神资源,所以让中学生接触了解一点鲁迅,是非常必要的,教材编写必须重视鲁迅。
”①—、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特点统编语文教材的课文选编更加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兼顾时代性。
⑴关于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收录标准,钱理群教授这样认为:第一,要体现鲁迅作品与思想中的精华;第二,要让学生容易接受,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比如,初中生更适合阅读一些关于鲁迅对生命、爱与美的理解的作品,而高中生更适合阅读一些比较严肃的、有一定难度的、能反映鲁迅思想的作品。
⑵请看以下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收录表:年级段单元主题选文阅读策略写作训练点七(上)学习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默读。
一气呵成读完全文,在阅读中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写人要抓住特点七(下)凡人小事《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精读。
熟读精思,把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
抓住细节八(上)生活记忆《藤野先生》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学写传记八(下)民风民俗《社戏》了解民俗,尊重民间文化,学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鲁迅作品教学探析——兼谈中学语文教学模式
述 中蕴涵 着深沉 的批 判力 量。 ” ( 教版 ) “ 讲述 旧时代落 人 或 历 ,启发 我们对 社会 、对 人生 的思考 。 ” ( 语文版 ) “ 小说 的 内容最为 丰富 ,… …小说 的表现 力极 强,三 言两 语,便 能写活
一
阶 段标 准 答案 式 的 “ 解 ” ,既影 响 了学生 今 后 的 阅渎 习惯 魄 读书 人 的 悲惨 命运 ,… …一 篇 优 秀 的小 说能 增加 我 们 的 阅 讲
[ 9】王 柏勋.中学语文教 材分类研 究 【 M】.海 口:海 南出版社 ,
1 9 . 8 9
【 】 1 王世 堪.中学语 文教 学 法 [ . 京: 高等教 育 出版社 , 0 M】 北
1 9 . 9 5
【 】曾 祥 芹 .文 章 学与 语 文 教 育 [l 11 ^】.上 海 : 上 海 教 育 出版 社 ,
以政 治思 想教 育、道 德 规 范教 育 为编 选 标准 的 模式 ,逐 渐 走
“ 学 作 品是 社会 生 活 的反 映 。其 中人物 的 悲欢 离 合 、 文 喜 怒哀 乐 和 兴衰 荣 辱 ,往往 折 射 时代 和社 会 的 世态 人情 与 和 弱者 ,在 时的 社会 有 怎样 的 命运 ?这篇 小 说透 过 一 个少
1 9 . 5 9
[ 张定远. 1 2】 作文教 学论 集 【 . 津:新 蕾出版社 , s 。 c】 天 1 2 9 [ 】 1 钟为永. 3 语文教学心理学 [ . 州:浙江教育 出版社, 9. M] 杭 l 3 9 [ ]张定远.中学著 名语文特级教 师教 育思想粹 [ 1 4 M】. 北京:语
[2]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教 育部 .全 日制 义务 教 育语 文课 程标 准
初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观评记录
教师明确:1、笑声:“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明朗(乐观开朗、平易近人)、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一种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第43小节“一提议”“必然”“还是”“举着筷子问:‘我再吃几个吗?第44小节,流露出鲁迅对对小辈的体恤,还有妻子敬重与依赖。
两次来访:“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不乏幽默);冯雪峰来访;2、步伐:“刚”“一”“同时”轻捷(动作描写)3、品评衣着:“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细致随和善解人意)4、真诚待友:(1)夜谈:“嘱咐”“一定”“一定嘱咐”(2)吃韭菜合子:(体贴而真挚)5、与青年人交往:(宽容赤子之心)(1)“深恶痛绝”“但”“每封”“不同角落”;(2)“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睛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伟人→凡人→真人【学情分析】:编者将此文选编在第一单元,是有其特殊用意的。
了解名人故事,感受名人品格,接受名人“伟岸人格”的教育熏陶,是教学本课的主要目的。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该时期是学生心理发展和独立人格、人生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所以,感受和学习伟大人物的精神品质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学情,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1.情景设置法——充分利用教师导语、相关图片、背景资料,引导学生采用“问题策略”与“文本对话策略”2.阅读指导法——反复阅读,读中悟人。
3.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
效果分析本节课课题为《回忆鲁迅先生》其主要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此类文章的过程中领略伟大人物的精神面貌,了解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接受名人伟大人格的教育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就是引导学生感悟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现将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做一个效果分析:1、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走进伟人鲁迅,本节课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图片展示鲁迅先生,由学生之前对鲁迅先生的印象为启点,逐渐走进文本,解读鲁迅的另一面,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很高。
试论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策略-2019年精选文档
试论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策略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鲁迅的作品就开始进入到初高中课本,像《孔乙己》、《一件小事》、《药》这些作品和部分杂文,当时是因为推崇白话文而选编的。
从抗日战争结束后的解放区语文教材开始直到解放后,鲁迅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选编较多的部分,文革阶段和政治联系比较密切,当时别的作家作品都被撤下,鲁迅的作品成了中学语文教材中唯一的教材。
文革结束后,情况有所改善。
1 鲁迅作品的价值由于鲁迅本人具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情结,他在少年时期就有忧国忧民的意识,这个可以从他东渡日本,幻想以学医救国可以看出;作为文人,他又将这种忧患意识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具体表现为强烈的民族性、鲜明的主体性和真切的同情心。
1.1强烈的民族性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带头人,他深为当时国民中的思想意识落后,深受封建余毒迫害而麻木不仁感到愤慨,他具有屈原那种“举世皆醉而我独醒” 意识,因此他的作品总是在揭露国民的“劣根性”,像一面镜子,让所有的国民从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缺点。
他在作品中对一些传统现象都做了深刻的批判,在《藤野先生》中,他为那些围观杀头示众的“看客”悲哀,这些人已经麻木得不分是非,只要人多的地方,他们都赶去看,连某人吐了一口吐沫,自己蹲下去,也会招来一群人。
这些麻木的人在他小说中成了一组群像,像阿Q,祥林嫂、咸亨酒店的掌柜和酒客都是这种人,鲁迅塑造这些形象一方面是揭露和批判,更深的原因反映了在腐朽文化下的中华民族的病态。
这种具有举镜让人自照的行为具有惊醒世人的作用,使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都会为自己的民族劣根性感到羞愧,因此学习鲁迅的作品具有树立民族自尊的作用。
1.2鲜明的主体性鲁迅先生一生痛恨的是安于屈辱不知反抗,彷徨逃避的奴性哲学,他主张以人为本,认为人性主体的缺失才是导致文化精神的丧失和人性麻木的根源。
因此他笔下塑造的人物都是深入人性本质、触及灵魂的,读他的小说,总让人产生无法回避,必须要做深深自责的感觉。
【课题申报】鲁迅文学作品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评估
鲁迅文学作品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评估课题名称:鲁迅文学作品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评估申报人:XXX(学校教师)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我国的初中语文教育中,鲁迅作品一直被广泛选用作为教材,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先驱和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矛盾,具有很强的启发和批判精神。
因此,评估鲁迅文学作品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实际效果,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深入分析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估鲁迅文学作品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实际效益,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通过调查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了解鲁迅文学作品在课堂中的运用情况,评估教师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和引导能力。
2. 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体验: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鲁迅作品的认知程度、学习兴趣以及阅读体验等,评估鲁迅作品对学生思维发展和价值观培养的影响。
3. 教育效果的评估:通过对学生的文学创作作品、考试成绩和综合能力测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掌握鲁迅作品在学生认识水平、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效果。
研究目标主要包括:1. 评估鲁迅文学作品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实际传授效果。
2. 掌握学生对鲁迅文学作品的接受程度和学习体验。
3. 分析鲁迅文学作品在学生思维发展和价值观培养方面的作用。
4. 确定优化鲁迅文学作品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文本分析和教学观察等手段,全面评估鲁迅文学作品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实际效果。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对鲁迅文学作品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具体的实证依据,为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初中初三语文上册《走近鲁迅》教案、教学设计
本章节将通过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深入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人格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初三学生,他们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文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大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和全面认识。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初中初三语文上册《走近鲁迅》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能够概述其主要作品及文学特点。
2.通过对鲁迅先生作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3.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鲁迅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5.拓展家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6.课堂小结,巩固所学:在每个教学环节结束后,教师应进行简要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7.作业布置,拓展思考:布置具有思考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思考鲁迅作品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强调鲁迅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鲁迅作品,深入体会其精神内涵。
4.提醒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5.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理解他对文学和社会的贡献;2. 能够对鲁迅文学的主题、风格和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3. 能够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并能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
二、教学内容1. 鲁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介绍;2. 鲁迅文学的主题、风格和影响分析;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要内容解读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1. 展示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鲁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2. 讲授教学法:老师讲解鲁迅文学的主题、风格和影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评价;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读和讨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鲁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1. 展示鲁迅的照片和简介,让学生了解他的生平经历;2. 介绍鲁迅的代表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分析其主题和风格。
第二课时:分析鲁迅文学的主题、风格和影响1. 讲解鲁迅文学的主题,如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等;2. 分析鲁迅文学的风格,如现实主义、激昂悲壮等;3. 探讨鲁迅文学对后人的影响和启示。
第三课时: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讨论其中的主要内容和意义;2. 每组选取一个章节进行深入解读,并准备展示;3. 展示和讨论各组的解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鲁迅生平和主要作品的作文,展示对鲁迅的了解和思考;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和解读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主动发言、思维深度等;3. 小组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展示中的表现,包括内容准确性、表达能力等。
六、教学资源1. 鲁迅相关书籍和资料;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3. 课件和教学PPT。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理解他对文学和社会的贡献,并能够对其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研究
-教I材玛设-2021/04部循版初中语文毅材中鲁迅作品的选.循列究◎陕西/申朝晖张卓牛皎摘要:鲁迅的作品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拟对比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鲁迅作話选编问题,阐述鲁迅作品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编状况。
从鲁迅作晶的思想精神以及艺术风格、符合中学生认知等三个方面,剖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鲁迅作品的原因。
提出教学建议:增加鲁迅作話选编的文体、注意作品的递进性、适当对鲁迅作品中的语言进行规范化处理、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了解鲁迅及其作岛。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选编研究当前课程改革正处于火热进行中,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使用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集中关注。
对教材中鲁迅作品进行研究,就教材编写人员来说,有助于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
同时,对日后教材版本的更新提供了借鉴。
就教师而言,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帮助教师理解教材,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学生而言,可以提升对鲁迅作品学习的兴趣,更全面地了解鲁迅及其作品。
因而,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的选编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概况(一)鲁迅作品的选编数量鲁迅共有7篇作品被选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
在初中语文教材143篇课文中,所占比例高达4.9%。
鲁迅也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作品数量入选最多的作家,这从侧面说明了鲁迅作品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性。
(二)鲁迅作品的选编篇目概况及其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选入9篇与鲁迅相关的文章,其中有7篇为鲁迅作品,1篇名著导读,1篇纪念文章;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选入8篇与鲁迅相关的文章。
其中有6篇鲁迅作品,1篇名著导读,1篇纪念文章。
笔者通过部编版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编篇目对比,具体阐述鲁迅作品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概况。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5篇鲁迅作品与苏教版教材中选入的鲁迅作品相同,分别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故乡》《孔乙己》。
《好的故事-鲁迅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好的故事-鲁迅》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2. 理解鲁迅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3. 提升同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4. 培育同砚对文学的热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鲁迅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2. 鲁迅的代表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3. 鲁迅的文学思想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谈论和分析,让同砚对鲁迅有全面的了解;2. 分组谈论:让同砚分组谈论鲁迅的作品和思想,增进思维碰撞;3. 文学观览: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让同砚深度感受鲁迅的文学魅力;4. 创作实践:让同砚进行文学创作,体会鲁迅对文学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介绍鲁迅及其时代背景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介绍鲁迅的生平宁重要事件;2. 分组谈论:让同砚分组谈论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他的影响;3. 作业安置:要求同砚预习《狂人日记》。
第二课时:进修《狂人日记》1. 讲解《狂人日记》的内容和主题;2. 分组谈论:让同砚展开对《狂人日记》的沉思和谈论;3. 朗读:让同砚进行朗读和解读,体会鲁迅的文学风格。
第三课时:进修《阿Q正传》1. 讲解《阿Q正传》的背景和主题;2. 分组谈论:让同砚分组谈论《阿Q正传》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表达;3. 创作:要求同砚依据《阿Q正传》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小组创作。
第四课时:鲁迅的文学思想和影响1. 讲解鲁迅的文学思想和社会批判认识;2. 分组谈论:让同砚探讨鲁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和意义;3. 作文:要求同砚写一篇关于鲁迅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沉思。
五、教学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教室谈论、作业完成状况等;2. 作业效果:包括文学作品分析、文学创作等;3. 期末考核:以笔试形式考查同砚对鲁迅的了解和理解。
六、教学资源筹办:1. 鲁迅的生平资料和代表作品;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3. 文学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4. 作业本、笔记本等。
【课题申报】鲁迅文学与当代初中语文教育
鲁迅文学与当代初中语文教育《鲁迅文学与当代初中语文教育》课题申报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自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问世以来,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鲁迅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思想,深刻的人性思考和独到的文笔风格,对于当代初中语文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鲁迅作品中存在较为庞大的语词、情节复杂、叙述方式多样等特点使得学生阅读起来较为困难。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鲁迅的作品,提高其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有必要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加强对于鲁迅文学的学习。
二、研究目标和重点目标:通过鲁迅文学对于当代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重点:研究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针对性教学方案;深入挖掘鲁迅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学生的创作和表演等形式对鲁迅文学进行深入探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内容:1. 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对《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鲁迅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剖析和解读,提炼其核心思想。
2. 鲁迅文学与人文精神:探索鲁迅作品中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鲁迅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鲁迅作品中的情境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办法。
4. 鲁迅文学与当代文学创作的连续性:通过对鲁迅与当代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探索鲁迅文学对于当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方法:1. 阅读课堂:通过导读、背景讲解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 研讨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鲁迅文学的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根据鲁迅的作品创作故事、小品、诗歌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4. 模拟演绎:利用戏剧表演等形式,将鲁迅的作品进行演绎和展示,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初中语文鲁迅作品的解读和教学的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鲁迅作品的解读和教学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作品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推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中,鲁迅的许多作品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尤其是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鲁迅的作品也是必选的经典之一。
然而,鲁迅作品的解读和教学,既要关注作品本身的风格、表现和意义,也要考虑教学方法、教材组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这就是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目的1.探究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思想内涵和时代背景,以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更好地理解鲁迅的作品。
2.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方法、教材组织和教学内容,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首先梳理鲁迅作品的文学特色和风格,分析其写作手法和表现艺术;然后探究鲁迅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内涵,深入剖析其积极意义和反思性质。
(2)初中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阅读教学、讲解教学和互动教学等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解读鲁迅的作品,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3)初中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材组织:重点在于调整教材的组织结构和教学资源的运用,增强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在教材中的呈现效果。
(4)初中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内容:这一部分主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结合作品本身的文学特色、社会背景和时代环境等方面,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主要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教育教学资料和教学案例,从多角度、多维度探究问题。
(2)调查研究法:开展问卷调查等实地研究,了解教师和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和教学情况,掌握真实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3)逻辑分析法:通过逻辑推理、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教学内容,进而进行教学模式设计和教材组织安排。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鲁迅的生平宁主要作品。
2. 理解鲁迅对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影响。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鲁迅的生平宁主要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等。
2. 鲁迅对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影响。
3. 鲁迅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鲁迅的生平、作品和思想。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鲁迅的作品和思想,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3. 阅读分析:让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并进行文本分析和批判。
4. 创作写作:让学生模仿鲁迅的风格,创作相关作品或文章。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介绍鲁迅的生平宁主要作品1. 通过PPT介绍鲁迅的生平宁主要作品。
2. 分组讨论鲁迅的作品,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3. 学生展示并讨论各自组的钻研效果。
第二课:探讨鲁迅对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影响1. 讲解鲁迅对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鲁迅的影响,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第三课:分析鲁迅的文学风格和思想1. 讲解鲁迅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2. 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并进行文本分析和批判。
第四课:模仿鲁迅的风格,创作相关作品或文章1. 学生模仿鲁迅的风格,创作相关作品或文章。
2. 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五、教学评判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
2. 作业评判: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判,包括内容、文笔和思想等方面。
3. 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等。
六、教学资源1. PPT:用于介绍鲁迅的生平宁主要作品。
2. 作品集:提供鲁迅的主要作品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3. 评判表:用于评判学生的作业和教室表现。
七、教学反思1. 鲁迅是中国摩登文学的巨匠,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他的作品和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2. 通过分组讨论和作业评判,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创作能力。
初中语文鲁迅小说教案
初中语文鲁迅小说教案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其犀利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社会触动而著称于世。
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鲁迅小说进行教案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鲁迅的作品。
一、教材分析鲁迅的小说作品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故事新编》等。
这些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写作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性的苦难。
初中语文教学中,这些作品通常会被选为课外阅读或作品鉴赏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鲁迅小说的核心内容和主题思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批判思维和人文关怀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自立自强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了解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通过介绍鲁迅的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让学生了解他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2)分析鲁迅小说的核心内容:选取鲁迅的代表作品,如《阿Q正传》,以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塑造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3)阅读和讨论鲁迅小说的片段和关键章节:选择小说中比较经典的片段进行背景介绍和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深意,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鲁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鲁迅的悲悯之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2)阅读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鲁迅小说的片段和关键章节,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小说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鲁迅的形象和相关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讲述鲁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包括他的革命思想、批判精神以及对民众苦难的关注。
3. 分析:选取《阿Q正传》的片段进行分析,让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社会问题,并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小说的创作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6-02-26T14:53:02.54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1月上供稿作者:谢扬寿[导读] 鲁迅是民国时期较为杰出的文学巨匠,他的作品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且寓意深远。
摘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小说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旨在找寻出较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作者想要传达出的精神。
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些许的不足,为了更好的提高鲁迅小说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学工作者认清现状,有计划性地进行改进。
本文就鲁迅小说的特点及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简要的分析,重点就提高鲁迅小说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小说;教学策略;教学现状;研究鲁迅是民国时期较为杰出的文学巨匠,他的作品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且寓意深远。
从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制现状来看,鲁迅先生的小说占据着较大的比例,相较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教学而言难度较大,学生在不了其写作时代背景的前提下,无法透过文章了解到其灵魂的呐喊,长此以往,造成了鲁迅小说教学难的现状。
但是,在新型教学理念层出不穷的今天,依然需要教学工作者做出不懈的努力,灵活运用现有技术及方法提高鲁迅小说的教学质量。
一、鲁迅小说的特点及教学中的不足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文人骚客写出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很好的反映其生活的环境及社会的现状,如盛唐时期的繁华可以从李白的诗句中找到踪迹,而晚唐时期的没落可以通过杜牧、李商隐等人的诗句里得到反馈,鲁迅先生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鲜明人物的塑造含沙射影的批判社会群体,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孔乙己、华老栓、祥林嫂等人。
透过孔乙己这一角色我们可以想象到民国时期人性的软弱,通过带血的馒头我们可以更加明白当时的社会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药”,这些发自内心的呐喊在当时的社会却无法直接表达,鲁迅先生以文学为战场,以墨点来警醒世人,在这些小说中鲁迅先生的革命意志表露无遗,在任何时期都值得人们学习和研究。
鲁迅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人性化教学意识较差。
受传统教学意识的影响,单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达出的讯息,在“标准化”的结构分析及人物剖析下,无法让学生感受到鲁迅作品的魅力,同样学生创新思维也会受到一定的局限。
其次,选材过于单一。
鲁迅先生的作品非常之多,但是在初中教材的编制中更多倾向于对某一类作品的录入,且始终以必修课内容出现在语文教学中,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于鲁迅文学的研究热情。
二、提高鲁迅小说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1.重视作品选择,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编制的过程中,需慎重的进行文学作品的选择,基于鲁迅小说的研究的重要性,在进行选材时需考虑到学生的情况,适当地进行编排,同时,所选择的作品需能代表鲁迅文学的精神,让学生透过文学巨匠的作品中领悟到真善美。
在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下,教材编制者需与时俱进,更新个人的编制观念,将政治宣扬与人性化教学结合起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文学世界。
初中阶段,学生的三观还未成型,此时,在进行鲁迅作品的选择时,可以按照教学的需求将其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收录,让学生感受到鲁迅先生浪漫的一面。
或者可以通过选修内容进行弥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更新教学观念,改变学生的认知
现阶段学生对于鲁迅文学的理解误区与教师有着一定的关系,作为教学工作的引导者与设计者,教师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将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鲁迅小说中蕴含着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它对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十分有利。
因此,在鲁迅小说的教学中,教师要找准立足点,引导下学生去领悟和找寻到其作品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鲁迅小说的教学中去。
3.科学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防止“灌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求新知,不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产生创造的欲望,用发散的眼光,立体地、多元地审视作品。
鲁迅作品中可以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地方很多,如作品的题材、结构、立意、语言等等,教学中教师应作积极的引导。
其次,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
针对鲁迅作品年代久远、内容艰深、学生理解困难这一问题,教学中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把讨论课、综合课、探索性试验课等多种模式纳入教学活动中。
给学生提问的机会,给学生亲近课文的机会,给学生讨论的机会,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这样,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像、影碟、网络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第二课堂,全方位展示鲁迅思想成就。
这是对鲁迅作品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对学生深入理解鲁迅人文精神,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总结
在任何时期,加强鲁迅小说的教学研究都十分重要和必要,这不仅仅是因为鲁迅小说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是在警醒当代人要不断的努力、奋斗、上进,如果一个民族缺乏敢于反抗、创新青年群体,则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当然,教师也要不断的提高个人的文学修养,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今天站稳立场,以个人的魅力去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始终将个人的荣辱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陈国恩,徐鸿沄.经典阐释与当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五中学 3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