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个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方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的创新设计及改进

初中物理实验的创新设计及改进

初中物理实验的创新设计及改进

一、创新设计
1、用气柱制作重力运动物理实验。

通过让小球经由气柱分解的水流和
气压,来观察其分解后的运动,使用不同的气体制作出的气柱,变化
的气压和水流,可以在实验中得出有趣的结果。

2、二面角实验:用把手来制作二面角,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之间的碰撞,观察不同碰撞条件下物体的变化,这样实验设计可以加强学生对物理
法则与力学定律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3、光学实验:用投射仪进行光学实验,研究光折射、反射、衍射等光学现象,还可以利用玻璃棱镜制作简单的望远镜、放大镜,让学生感受
光的特殊性能。

二、实验改进
1、在原有的物理实验条件下,可以添加检测仪器,增加数据可读性。

2、可以把实验和其它自然学科结合起来,比如在放射热实验中能考察
植物对热量的反应,或在电磁感受实验防中可以增加植物的长芽发芽
的观察比较。

3、与实验中涉及的知识连接起来,实验效果更直观,更有利于学习。

关于二个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方案

关于二个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方案

关于二个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方案新坍初级中学徐宗清一、压强实验的改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关系实验中采用了小桌,用桌脚与桌面的面积大小不同,从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此实验属于探索性边学边实验,学生学得积极,人人参与,但也有不少学生实验后对压强概念不深,主要原因是该实验趣味性不强,学生积极性不高,对此实验我们进行了趣味性改进。

实验器材:牙签一盒、相同气球两只、铁锤、水泥瓦片实验方法:1.将一只气球放在一根牙签的上面,稍用力向下压,气球就破裂。

2.将一盒牙签扎成钉床,将气球放在钉床上,瓦片放在气球上,用铁锤向下用力击打瓦片,瓦片四分五裂,而气球安然无恙。

该实验的优点:1.在实验步骤2前,可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气球将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比热容实验的改进比热容的探究一直是初中教学的难点,这主要因为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学生难以理解。

要想讲清比热容的概念,做好比热容的实验十分重要。

但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教材的设计去做实验,遇到了这样几个问题:1.用酒精灯做实验无法保证热源完全相同,就无法保证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

2.用酒精灯加热,沙石和水受热不均匀,温度计放在中间不好充分搅拌,难以保证沙石和水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

3.无法控制在相同时间内,沙石和水向周围放出的热量相同。

为此我对实验装置进行了重新设计。

实验器材:相同温度计两个、相同大试管两个、相同大烧杯两个、100g酒精、100g水。

实验方法:1.取两套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在其大烧杯中放入等量热水(尽可能多的热水,减少实验中不同液体吸热不同造成的影响)作为实验中热源。

2.在两只相同的大试管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再分别放入温度计。

3.将两只大试管分别放入大烧杯的热水中进行实验。

该实验优点:1.装置简单,我们学校完全可以将它改为学生分组实验。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分析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分析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往往存在着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等问题,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如何改进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成为当前物理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探讨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和教育理论,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物理教育工作者和教学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000字】1.2 研究意义物理实验教学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研究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可以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改进与创新策略,有助于完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通过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和注重实验教学环境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深入研究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物理实验教学的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验内容单一:传统物理实验内容大多以传统物理知识点为主,缺乏现代科技应用的实验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需求。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标题: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设备落后、实验过程单调乏味等。

因此,改进和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措施,探讨实验教学的前景与展望。

一、现状分析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提高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实验设备落后。

一些学校由于经费不足,实验设备老化、损坏严重,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这不仅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还可能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

其次,实验过程单调乏味。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缺乏互动和探索性。

这使得学生缺乏兴趣和动力,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分析如下:首先,实验设备问题主要是由于经费不足所致。

学校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更新实验设备,以满足教学需求。

其次,实验过程单调乏味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二是学生缺乏主动性和探索精神。

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改进与创新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与创新措施:1.引入现代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例如,可以通过视频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2.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

例如,可以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也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优化实验设计: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优化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几个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

几个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

几个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但在教学中,各学校实验课开出率较低,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仪器教具不足,演示仪器较陈旧,演示实验可见度低,实验模式单一,实验成功率不高。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使教学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活动中对部分实验进行了改进、更新和替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现举其中几例说明。

一、巧用科技产品,改进实验器材1.改进平行光源实验室配备的平行光源存在不易搬动、角度难调、亮度不高等缺点。

针对这一问题,我自制了平行光源仪,如图1所示。

把四个激光器并排固定在长约30 cm、宽10 cm的白色薄铁板上,引出它们的外接电源线,并联连接到带有开关的电池盒上,电池盒和开关固定在白板背面,让灯头紧挨着固定在直径为1 cm 的玻璃棒前。

当闭合开关时,由于光的折射,光带的宽度增加,在铁板上留下清晰的“光路”。

这样就得到了颜色鲜红、亮度大的平行光源。

若将白板插入水中,能够非常清晰地显示出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的折射光路,从而解决光线难以观察的问题。

这些激光器市场上有售,价格便宜,货源充足,光线集中,是理想的光源材料,而且制作简单。

2.改进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光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中,实验使用的光源是烛焰,存在亮度不高、大小无法测量的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我自制了发光板。

将高亮度led灯排列成“f”形状焊接在自制电路板上,并将led 灯并联连接到电路中(如图2)。

使用该光源不但亮度高,成像清晰,而且光源的大小可以直接用刻度尺测量,方便比较物象大小,同时能让学生直观地看见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时,像的上下和左右都是倒立的。

当今,科技产品为普及和改进教学实验提供了广泛的物质基础,只要动脑动手,改进教具,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推动课改的发展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二、利用身边的废料,改进物理实验教材中有些实验,如果用常规的方法很难成功,但如果利用身边的边角余料、坛坛罐罐加以改进,实验效果便会很明显。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改进方案评价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改进方案评价

标题: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改进方案评价初中物理是一门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至关重要的学科。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环节经常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器材精度不足、操作困难、结果误差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些实验改进方案,本文将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价。

一、实验改进方案介绍1.方案一:使用高精度器材传统的物理实验器材精度较低,导致实验结果误差较大。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一些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使用高精度器材的方案。

这种方案可以显著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然而,高精度器材价格昂贵,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2.方案二:简化实验操作有些物理实验操作复杂,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为了降低实验难度,一些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简化实验操作的方案。

例如,将复杂的实验步骤简化成几个关键步骤,或者使用一些替代品代替某些复杂的器材。

这种方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方案三:采用虚拟实验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实验技术逐渐被引入到物理实验中。

虚拟实验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真实的物理实验环境,提供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实验体验。

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这种方案不仅可以解决器材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评价与分析1.精度与成本:使用高精度器材的方案可以提高实验精度,但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因此,在选择器材时,应考虑成本和精度的平衡。

2.操作难度:简化实验操作的方案有助于降低实验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过于简单的实验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因此,在选择简化方案时,应考虑实验的复杂性和学生的理解能力。

3.实验机会与效果:虚拟实验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虚拟实验无法完全替代真实的物理实验,学生仍需要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中进行操作和观察。

因此,在引入虚拟实验时,应考虑其与传统实验的互补性。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改进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改进

总第312期2019年4月实验创新与教具制作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改进韩玉玲摘 要:平面镜成像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非常经典的一个实验。

在初中物理新课标中,平面镜成像实验被归为初中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之一。

但是,教材中的实验由于在器材方面受到限制,所以在对实验进行操作时,很容易出现误差,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对实验进行改进,能够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知识,在此对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改进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平面成像实验;改进作者简介:韩玉玲,本科,一级教师。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宏德学校,266400实验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实验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发现并弥补自己学习中的不足,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所以,实验器材、实验过程都十分重要。

平面镜成像实验是每个学生都应掌握的实验,通过对该实验的改进,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现行平面镜成像实验及其不足分析1.课本中的平面镜成像实验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平面镜成像实验比较简单,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树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然后,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将这两个位置记录下来。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教材中要求学生在做这个实验时,要重复做一次。

用直线把两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蜡烛及蜡烛的像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大小又存在怎样的关系?通过实验,结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平面镜成虚像、平面镜的应用等知识。

2.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分析在课本中的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采用的是玻璃板,由其充当平面镜。

几个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几个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物理实验的若干改进和创新龙门镇初级中学杨丹引言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教学则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认知能力有限的特点,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等基本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终生学习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年来,我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的不断探究、改进和实践,将教材中几个实验加以改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自制简易的实验器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1 、自制简易的激光光源光学实验中的激光光源灯泡很容易坏,也为老师的教学增加了不少麻烦。

因此我试着自制了一个简易的激光光源,使整个光学实验顺利完成。

方法如下:买一个玩具激光手电筒,在废灯泡芯上取一小段玻璃柱,将玻璃柱装在激光电筒的前盖内,适当调整玻璃柱的角度,一个实用的光源就做好了。

2 、自制浮沉子演示浮沉条件时,课本上曾用鸡蛋与盐水做或用青霉素的瓶子加水做。

在实际操作时前者操作复杂,后者根本不能实现。

我是这样制作的:取一个5cm左右的塑料笔盖,再取一个螺丝旋进笔盖内做配重,另一端用用气球上的橡皮膜扎住,然后放入盛有大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中,盖紧瓶盖,不能漏气,手捏矿泉水瓶即可实现浮沉,同时可观察到橡皮膜发生形变,说明浮沉的原因。

3、自制灵敏度高的演示温度计当使用温度计上演示实验课时,可见度非常差,我自制的演示温度计,不但可见性好,而且灵敏度高。

用日光灯起辉器的铝质外壳做测温泡,在铝筒口上紧塞一只橡皮塞,塞子的中间钻一小孔,注入红色的墨水适量,再把一内径2-3mm的玻璃管紧插入孔内,并伸到接近底部的位置。

在玻璃管背面衬上白色背景的刻度板,就可以做成一个灵敏度高的温度计。

可用来演示蒸发吸热,比热容实验。

4.导体与绝缘体的相对性用一个25W的白炽灯与一个白炽灯的废灯芯串联安在竖放的木板上,用插头接入220V的电压。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机制分析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机制分析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机制分析一、实验背景和目的: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通过压强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概念,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压强实验一般是以液体为研究对象,但在实验中,学生只是被动地观察和测量数据,并不能真正地进行思考和实践创新。

因此,需要改进和创新压强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实验的实际操作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改进和创新机制:1.设计不同形状的试样:传统的压强实验中,常使用液体作为研究对象,如水、油等。

但这种实验只能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基本性质,缺乏创新性。

可以改进为设计不同形状的固体试样,如方块、圆柱体等。

通过测量不同形状试样的质量和面积,计算压强,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对压强的影响,并让学生能够设计和制作自己的试样。

2.结合数学知识实验:压强与力和面积之间有一定的数学关系,可以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实验。

例如,可以给定一定的力,测量不同面积的试样的压强,进一步分析压强与面积的关系。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压强与面积的比例关系,并使用拟直线法计算压强的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数据处理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应用:除了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外,还应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可以展示汽车轮胎、运动鞋底、书包背带等的设计,让学生从中了解压强在工程设计和使用中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4.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实验:传统的压强实验只能通过直接测量来获取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使用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设备,通过电子显示器直接读取实时数据;或使用数码相机结合图像处理软件对试样的面积进行测量;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编程,设计与压强相关的模拟实验等。

三、实验改进的意义:改进和创新压强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改进与创新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改进与创新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改进与创新光的反射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传统的光的反射实验往往只是简单地用几个反射镜和光线的角度来进行观察,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

我们可以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光的反射规律,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和教育效果。

一、改进实验器材传统的光的反射实验通常使用的是直角三棱镜和反射镜等简单器材,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来更新器材和引导学生自行制作实验器材。

比如可以使用玻璃板、水晶球等新型器材来进行光的反射实验。

使用新型器材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更加深入地理解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二、增加实验环节除了简单的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实验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并进行自主探究。

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带有凹凸面的反射镜,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不同形状的反射镜对光线的影响;或者设计一个让光线沿着不同角度反射的实验装置,让学生测量光线的反射角度,并分析其规律。

通过增加实验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光的反射规律,并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引入实践案例在进行光的反射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可以介绍太阳能发电的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模拟太阳光的反射和聚焦,并观察光能如何转化为电能。

或者可以介绍激光在医学和工业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观察激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通过引入实践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光的反射规律,并了解光的反射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情景模拟实验光的反射实验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实验,通过改进和创新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光的反射规律,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和教育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更新器材、增加实验环节、引入实践案例以及引入情景模拟实验等方式来改进和创新光的反射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希望我们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加探索,不断改进和创新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教学中九个实验的改进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教学中九个实验的改进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教学中九个实验的改进一、"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改进改进后的设备在化学实验室用一个大试管取代了烧杯。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有以下优点:1.确保水质不会太高(每次实验中只安装试管中1/2到2/3的水)2、无需考虑水的初温3.试管的直接加热减少了原装置中石棉网的吸热和散热过程,试管口相对较小,散热较慢。

例如,借助注射器、橡胶管(或医用输液管)和橡胶塞,它可以用来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

二、对摩擦起电实验的改进改进一:笔杆。

尺子、自己的头发、纸片或笔记。

实验方法:用笔杆或直尺擦拭头发,尝试吸引纸屑或纸条,你会看到纸屑或纸条自动跳起来。

改进二器材:纸条若干、薄塑料袋一条,纸条长10cm左右,宽1cm左右,塑料袋长30cm左右,宽1cm左右。

实验方法:把纸条平方在桌面上,用一只手捏住塑料袋的一端,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塑料袋并从捏住端往另一端摩擦,力度应适当。

这样重复几次,然后把塑料袋与纸条平面纸条接近到适当距离时,就会看到纸条自动跳起。

三、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实验的改进改进方法:1.如果你使用教材中提供的仪器,你必须在清水中滴几滴牛奶,或在水中混合适量肥皂水,使水稍微浑浊,然后用氦氖激光等光源将其射入水中。

此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直线光路。

2.用点燃的蚊香和1个去掉底的大可乐瓶(最好是蓝色)制成烟雾室;再用学生激光笔发出激光照射,可看到一条笔直的光路。

3.也可以使用激光笔和大果冻(无果肉)并由学生自己操作来验证。

方法是:学生直接用激光从侧面拍摄果冻,然后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果冻中有一条直光路。

四、浮力的方向演示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案:在演示浮力的方向时,我用一条细线系了一个乒乓球,然后用胶带将细线粘在一个大烧杯的底部。

乒乓球与烧杯底部之间的距离约为5厘米。

向烧杯中注满水,使乒乓球在浮力的作用下浮到表面上,但由于它被细线绑住,细线被拉紧。

当烧杯倾斜时,学生将看到张紧细线的方向始终是垂直的。

初中物理几个小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物理几个小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物理几个小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一、“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演示实验的改进创意:磁体周围的磁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想象而又确实存在的抽象的物质,因此,做好这个演示实验,将对帮助学生建立磁场概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实验的通常做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将条形或马蹄形磁铁放在玻璃板的下方,然后再把碎铁屑均匀地洒在玻璃板上面,轻轻敲动玻璃板,使碎铁屑显示出相对规则的形状。

第二种方法是用小磁针代替碎铁屑,采用类似的方法使小磁针的指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这两种实验效果都比较明显,操作也都比较简便,但不足之处是实验现象只能在某个平面上表现出来,缺乏空间立体感。

能否让这个实验变得既简便又具有立体感呢?笔者在此基础上对该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1.所需实验器材带有橡皮塞的大试管一支,碎铁屑、透明胶水、条形(马蹄形)磁铁一个。

2.改进后的实验做法在大试管中装满透明的胶水,同时向胶水中放入适量的碎铁屑,然后用橡皮塞将其密封。

实验时,只需要将试管中的碎铁屑摇匀,然后放在磁铁的周围即可。

这个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建议物理教师不妨一试。

3.实验改进后的优点在改进的实验中充分利用了胶水的粘滞系数大的特点,所以当把大试管放在磁体周围时碎铁屑可以较长时间悬浮在胶水中,从而将磁体周围的磁场立体地展现出来,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对热辐射吸收的本领是否相同创意: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光的色彩”讲到“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对热辐射吸收的本领不同,其中黑色物体表面对热辐射吸收的本领最强,而白色物体表面对热辐射吸收的本领最弱”。

虽然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对该知识点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如果能够再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进行验证,则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笔者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具体做法如下:1.所需实验器材白色的泡沫板一块、毛笔、墨汁。

2.实验方法用毛笔在白色的泡沫板上写几个大字,例如“我爱学习物理”等,然后将泡沫板放在阳光下暴晒,并将有字的那一面正对太阳光,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白色泡沫板上沾有墨迹的部分明显凹陷下去,而且边缘非常整齐、光滑。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改进方案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改进方案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改进方案设计一、引言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实验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本文旨在提出一套针对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方案,以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二、实验改进方案设计1.实验器材的改进实验器材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需要对现有器材进行改进。

例如,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可以使用更精确的压力计来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可以使用更轻便、易于操作的器材来模拟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作为实验器材,如饮料瓶、吸管、橡皮筋等,这些器材不仅成本低,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方法的改进可以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和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向;在研究物体的惯性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如用手捏粉笔一端,松手后观察另一端是否会倒下,从而更好地理解惯性的概念。

3.实验内容的优化实验内容的优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例如,在研究电路连接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动手连接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会亮起;在研究摩擦力时,可以通过让学生体验不同材质的滑板在不同地面上的滑行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三、实施方案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并准备好相应的器材和材料。

其次,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约5-6人,以便于开展实验操作和讨论。

最后,教师可以提前进行一次实验演练,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较难理解的实验内容,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和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需要及时解决和帮助解决。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与改进技巧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与改进技巧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与改进技巧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现有的实验设计可能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进行改进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初中物理实验设计与改进的一些技巧,以期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一、实验设计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实验设计必须符合科学原理,能够准确地反映物理现象和规律。

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和方法应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也应遵循科学的方法。

2、可行性原则实验设计要考虑实际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操作能力。

实验器材应易于获取,实验操作应相对简单,实验过程应安全可靠,确保实验能够在课堂上顺利进行。

3、直观性原则实验现象应明显、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物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4、启发性原则实验设计应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设计的方法1、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来揭示物理规律。

例如,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可以分别让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不同的导体接入电路,观察电流的变化,从而得出电阻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2、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只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如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不变,只改变液体的深度。

3、转换法将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容易测量的物理量。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通过测量拉力的大小来间接反映摩擦力的大小。

4、模拟法用相似的模型来模拟研究对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比如,在学习电流时,可以用水流来模拟电流,用水管中的水流类比电路中的电流。

三、实验改进的方向1、提高实验的可见度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学生难以观察。

例如,在演示光的折射现象时,可以使用大功率的激光笔,或者在水中加入牛奶等物质,增强光路的可见度。

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个实验进行改进

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个实验进行改进

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个实验进行改进摘要:在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探究科学世界的兴趣强烈、好奇,好胜心强,但认知能力有限,需要认真培养。

所以对课本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验进行长期的研究和探索,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物理实验;自制;改进1.自制观察小孔成像的装置在光学实验中,观察物体的像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事,制作和观察小孔成像的方法很多,可以在一张纸上做一个小孔(小孔可以是三角形的,圆形的,长方形等)正对着太阳,在一张白纸上就能看到太阳的像,或者晚上对着电灯或日光灯观察像。

这些都很容易做到,可是用这种简单的装置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成像就比较难,像观察生活中的自然景物通过小孔成像时就不太容易,然而学生却想要是看到自然景物成像跟放电影一样那多好啊!我跟他们讲看主要是因为背景光太强的原因。

于是他们想出一个挡住背景光的办法,就这样设计了观察小孔成像的装置。

装置是这样的:用一个易拉罐将其上口切去,底子上做一个小孔,用乳白色塑料薄膜做光屏,用橡皮筋将塑料膜固定。

用黑色的布(有吸收光的作用)贴在硬纸上,黑布在里面,做成话筒形状,将喇叭口大的一端套在易拉罐有光屏那端,眼睛靠在小口那端,这样就能比较容易观察四周景物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了。

这一装置如果将易拉罐底的小孔开成大孔,再添上焦距为10cm 左右的凸透镜,塑料膜前后可以移动就可以当成照相机模型使用。

2.自制浮沉子实验装置演示浮沉条件时,书上有个浮沉子实验。

我对它是这样改进的:用一次性注射器(5ml)在里面放置一个小螺丝钉,加上活塞,再往里面吸取适量的水使之漂浮,只有很少一部分露出水面即可。

然后装入装满水的大雪碧瓶内,用瓶盖将大瓶旋紧后,用力挤压塑料瓶,观察注射器的上浮和下沉等情况,并仔细观察浮沉子内部的变化。

(水会进入注射器内增加物体的重力)3.探究水和沙子吸热升温快慢对该实验装置我的看法是: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用同样的加热装置,加热条件也要相同,我看用两个酒精灯加热不好,因为两个酒精灯放热快慢可能不同。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合集)[修改版]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合集)[修改版]

第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实验教学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农村中学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客观条件制约,致使实验教学不能正常开展。

二是因教师、学生对物理实验重视不够,使物理实验不能正常开展。

三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实验习题化,变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为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

四是教师预先选择好实验仪器,设计好实验步骤,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模式进行实验。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分析:1、客观条件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农村中学物理实验仪器、实验设施极度缺乏,虽然部分学校经“普九”对物理仪器进行了配备,但部分易损易耗仪器得不到及时修理或补充,致使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或很少开展。

2、教师方面的原因有些教师对实验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不愿意开展实验教学。

这主要表现为:(1)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不如做实验练习题”;(2)认为做实验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而考试时又不考学生实验操作,即使对学生进行实验考查也不影响笔试成绩;(3)认为物理现象简单、司空见惯,没有重做实验的必要;(4)有些实验以前做过,但效果不好,不愿意设计新的方案进行实验教学;(5)有些实验准备费时,不愿意多用时间去准备;(6)有些教师怕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损坏仪器。

再次,有些教师因在思想上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从而不愿意钻研实验教学方法,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3、学生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不遵守规则,不按操作要求做实验,造成仪器损坏,从而影响实验正常开展。

另有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实验费时,考试不考动手操作”,没有必要花费这些时间,缺乏主观能动性;个别学生对实验存在畏惧心理,怕实验失败,操作时思想紧张;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学生不易做成功,不能获得成功的快感,慢慢就会对实验失去兴趣和信心。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误差分析与改进措施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误差分析与改进措施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误差分析与改进措施一、引言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和实验技能的重要阶段。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误差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它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和改进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实验误差分析1.仪器误差:仪器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仪器的精度不够,就会产生误差。

2.环境误差:环境因素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如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条件的变化,都会导致实验数据的不准确。

3.人为误差:人为误差主要是由操作不当或观察不仔细引起的。

例如,在测量长度时,读数时的误差、记录数据时的误差等。

4.方法误差:实验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不同的测量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误差。

三、改进措施1.仪器选择与校准:在选择实验仪器时,应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仪器。

同时,对于新购买的仪器,应进行校准,确保其精度符合实验要求。

2.环境控制:在进行实验前,应充分了解实验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环境因素,如调整温度、湿度、气压等。

3.规范操作:教师应向学生明确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监督学生的操作过程,确保学生按照规范进行实验。

4.优化实验方法:在实验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进行优化。

例如,可以采用更精确的测量方法、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小误差。

5.数据处理:对于实验中产生的误差,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

例如,可以采用平均值法、图表法等方式来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6.增强学生实验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误差处理能力。

两个实验的改进

两个实验的改进

两个实验的改进湖北省云梦县伍洛中学王红明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材上设计的一些实验由于种种原因,实验现象不明显,这样就限制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的不断探究、改进和实践,将教材中几个实验加以改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的改进八年级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究,笔者认为用蜡烛做光源以下不足:1.蜡烛的火焰有一定的厚度,测得的物距误差较大。

2.由于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断变短,实验一段时间后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需要重新调节三者的高度。

3.烛焰大小不稳定而且容易晃动,影响成像效果。

4.该实验需要在较暗、无风的环境中进行,蜡烛在燃烧时产生异味,使学生感觉不适。

5.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蜡油常滴在桌面上,不易清理干净。

由于以上原因,笔者利用发光二极管制成光源代替蜡烛,起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方法如下:找一块薄木板,加工成和光屏一样大小的长方形。

如图1所示,在薄木板上钻9个小孔,孔的大小刚好插入发光二极管,然后从背面插入二极管,并且9个二极管在同一平面内。

如图2所示,在薄木板背面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电池盒、开关、导线等固定在薄木板的背面。

把薄木板的下方固定在光具座的支架上,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可以代替蜡烛的光源。

改进后,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发光二极管在同一平面内,物距容易确定,实验更精确。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发光二极管的高度不会发生变化,避免了由于蜡烛燃烧变短而影响实验。

3.光源很稳定,不会受风的影响而晃动或改变大小,避免了烛焰晃动等因素给实验带来的影响,使光屏所成的像更加清晰、稳定。

4.使用蜡烛时,烛焰所成的像可以学生非常直观地得出蜡烛成上下倒立的像,却不易观察到像的左右是相反的。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机制研究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机制研究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机制研究压强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它在许多领域中起着关键作用,如工程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

在初中物理学课程中,压强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实验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压强的概念并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

然而,传统的压强实验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验操作繁琐、仪器简单粗糙、结果误差较大等,因此有必要对压强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改进思路:1.完善实验设计:在设计压强实验时,应该考虑到实验的目的、步骤和仪器设备的选择。

实验的目的应该明确,步骤应该简单明了,仪器设备应该精确可靠。

2.引入新颖元素: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颖的元素,如数字化仪器、虚拟实验平台等,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以通过使用更精确的仪器设备、优化实验步骤等方式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结果误差。

4.优化教学环境:在进行压强实验时,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实验室的整洁、仪器设备的维护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创新机制:1.建立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包括实验室课程设置、实验室规范、实验器材维护等,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开展教师培训:开展压强实验教学方法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技能,培养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

3.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对实验室设备的投入,更新实验器材,提高实验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4.拓展外部资源: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共建实验室,借鉴其创新经验和技术,促进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升级。

5.建立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的压强实验评价体系,定期对实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为实验改进提供依据。

总的来说,对初中物理压强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可以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压强实验会在未来的教学环节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二个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方案
新坍初级中学徐宗清
一、压强实验的改进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关系实验中采用了小桌,用桌脚与桌面的面积大小不同,从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此实验属于探索性边学边实验,学生学得积极,人人参与,但也有不少学生实验后对压强概念不深,主要原因是该实验趣味性不强,学生积极性不高,对此实验我们进行了趣味性改进。

实验器材:牙签一盒、相同气球两只、铁锤、水泥瓦片
实验方法:
1.将一只气球放在一根牙签的上面,稍用力向下压,气球就破裂。

2.将一盒牙签扎成钉床,将气球放在钉床上,瓦片放在气球上,用铁锤向下用力击打瓦片,瓦片四分五裂,而气球安然无恙。

该实验的优点:
1.在实验步骤2前,可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气球将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比热容实验的改进
比热容的探究一直是初中教学的难点,这主要因为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学生难以理解。

要想讲清比热容的概念,做好比热容的实验十分重要。

但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教材的设计去做实验,遇到了这样几个问题:
1.用酒精灯做实验无法保证热源完全相同,就无法保证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

2.用酒精灯加热,沙石和水受热不均匀,温度计放在中间不好充分搅拌,难以保证沙石和水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

3.无法控制在相同时间内,沙石和水向周围放出的热量相同。

为此我对实验装置进行了重新设计。

实验器材:相同温度计两个、相同大试管两个、相同大烧杯两个、100g酒精、100g水。

实验方法:
1.取两套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在其大烧杯中放入等量热水(尽可能多的热水,减少实验中不同液体吸热不同造成的影响)作为实验中热源。

2.在两只相同的大试管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再分别放入温度计。

3.将两只大试管分别放入大烧杯的热水中进行实验。

该实验优点:
1.装置简单,我们学校完全可以将它改为学生分组实验。

2.操作简单,实验条件比较容易控制,只要将热水从暖瓶中倒出,从大烧杯上的刻度可以大致确定水的数量,因为散热条件相同而不需采用保温措施,并且还可以保证加热条件大致相同,保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基本相同。

3.因试管中所装的液体质量小,所以整个实验时间短,现象明显。

而且采用试管来装水和煤油可以增大相对受热面积,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