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第七章地球物理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与原理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与原理地球物理测井是通过对地下层次中的各种物理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获取有关地下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等信息的一种方法。
它是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了解地下环境和地质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地球物理测井包括测井原理、测井技术和数据解释三个部分,下面将对地球物理测井的常用方法和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1.地震测井地震测井是通过发送音波信号到地层中,根据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来得到地下层次的信息。
它可以判断地层的厚度、速度以及各种地质构造的存在,如断层、岩性变化等。
地震测井一般有声波传播速度测井、声波吸收系数测井和地震反射波形测井等。
2.电测井电测井是利用地下岩石的电性差异,通过测量电阻率、自然电位、电导率等参数,来判断地层的岩性、含水性质等。
电测井主要有浅层电阻率测井和深层电阻率测井两种方法。
浅层电阻率测井是通过测量地层对交流电的阻抗,来反映地层的含水性质和岩性变化。
深层电阻率测井主要用于判断含油气层的位置和含油气饱和度等信息。
3.放射性测井放射性测井是利用地下岩石的放射性元素含量差异,通过测量地层的放射性强度,来推断地层的厚度、含油气性质以及地下水流动等。
放射性测井常用的方法有伽马射线测井、中子测井和密度测井等。
伽马射线测井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放射性元素产生的伽马射线的强度,来判断地层的岩性、厚度以及含油气性质等。
中子测井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对中子的吸收程度,来判断地层的含水性质和含油气饱和度等。
密度测井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密度,来判断地层的岩性、孔隙度以及含油气性质等。
4.渗透率测井渗透率测井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能力,来判断地层的渗透性质、含水性质以及含油气性质等。
渗透率测井主要有声速测井、电阻率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等。
声速测井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中声波的传播速度,来判断地层的孔隙度、饱和度以及含油气性质等。
电阻率测井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电阻率,来推断地层的孔隙度和渗透能力等。
石油科普—石油地球物理测井

石油地球物理测井一、综合篇1.什么是地球物理测井井下地层是由各类岩石组成,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为了研究各类岩石的物理性质及井下地层是否含有石油天然气和其他有用矿产,建立了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地球物理测井学,简称“测井”,它以地质学、物理学、数学为理论基础,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及传感器技术,设计出专门的测井仪器,沿着井身进行测量,得出地层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地层结构及井身几何特性等各种信息,为石油天然气勘探、油气田开发提供重要数据和资料。
测井的井场作业如图所示,由测井地面仪器、绞车和电缆组成,通过电缆把下井仪器放到井底,在提升电缆过程中进行测量。
地球物理测井包括以下方法:(1)电法测井,如视电阻率测井、侧向测井、感应测井、阵列感应测井等,能在各种井眼条件下测量地层电阻率;(2)电磁波传播测井,测量岩石介电常数,利用地层电阻率和介电常数能准确地划分出油气层;(3)地层倾角测井,确定井下地层的产状和构造;(4)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能研究地层结构、层理及裂缝等,并能给出井壁成像;(5)声波测井,如声速测井、阵列声波测井、偶极声波成像测井等,可用于确定地层孔隙度、渗透率、裂缝及机械特性等。
井下声波电视可提供井壁图像,是成像测井系列的重要方法之一;(6)核测井(放射性测井),自然伽马测井用于测量岩石的自然放射性,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可确定岩石中铀、钍、钾的含量。
用伽马射线源照射地层可确定地层的岩性和密度,称为岩性密度测井。
用中子源照射地层可研究地层的中子特性,包括中子测井、中子寿命测井、碳氧比测井、中子活化测井等,用于确定井下地层的岩性、孔隙度及含油饱和度,是划分油、气、水层的重要方法;(7)近年来又兴起一种新的测井方法??核磁测井,能测量地层孔隙度、束缚水及可动油饱和度;(8)热测井,测量井下地层温度;(9)在油井生产过程中能测量各地层的油气产量,这类方法统称生产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基础

地层评价与油气藏描述
03
利用提取的波速信息,结合其他测井资料,对地层岩性、物性、
含油气性等进行综合评价。
随钻测井技术
随钻测量系统
在钻井过程中,实时测量井眼轨迹、地层电阻率、孔隙度等参数。
数据传输与处理
将测量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进行处理和解释,为钻井决策提供 支持。
地质导向钻井
根据随钻测量数据,实时调整钻井轨迹,实现地质目标精准钻遇。
1 2
密度与声波速度正相关
岩石密度越大,声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影响因素
岩石的矿物成分、孔隙度、流体性质等都会影响 声波速度。
3
应用
通过测量声波速度可以间接推断岩石密度,进而 评估储层物性。
岩石电阻率特性及影响因素
电阻率定义
岩石电阻率是描述岩石导电性能的物理量,与岩石中的矿物成分、 孔隙度、流体性质等密切相关。
策略三
强化多源信息融合:充分利用地质、地震、钻井、录井等 多源信息,实现多源信息的有效融合和优势互补,提高测 井解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策略四
注重经验积累和知识更新:不断积累现场实践经验,学习 掌握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解 释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测井曲线形态识别技巧
曲线形态分类
根据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钟形、箱形、 漏斗形等。
形态识别方法
运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技术手段,对测井曲线形态进行自动识 别和分类。
形态与地层关系分析
结合地质资料和区域地质背景,分析测井曲线形态与地层岩性、物 性之间的关系,为地层评价和油气藏描述提供依据。
05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
测井资料预处理流程
地球物理测井ppt课件

3.1.1 动电学作用与动电学电位 • 当岩石中的固体颗粒被地层水润湿 时,就形成双电层。
9
3.1.1 动电学作用与动电学电位 • 泥浆滤液通过孔道进入地层时,带走正 电荷(阳离子),在地层一侧形成正电荷 的富集,而井眼中的正电荷填补被带走 正电荷所形成的空缺,这样井眼中就有了 过剩的负电荷,从而产生了过滤电位 (动电学电位)。
泥浆滤液的粘度a过滤电位系数与地层水的矿化度化学成分所通过的介质的类型及泥浆滤液的性质有关1314在扩散过程中正负离子迁移率速度不同通常是负离子快这样在某一时刻通过同一截面的正离子数与负离子数不同结果是浓度低的一侧形成了负离子电荷的富集而浓度高的一侧形成了正离子电荷的富集从而产生了扩散电位
3 自然电位测井(SP)
Ed
Kd
log aw amf
式中 ——扩散电位系数,主要取决于溶液的离子成分、溶液的温度;
——地K d层水的电化学活度,与地层水的含盐浓度 、盐的类型和温度有
关,
, 为活度系数。
a——泥浆滤液的电化学活度, w Cw
aw fCw f
a mf
amf fCmf
17
1.1.2.1 扩散作用与扩散电位
面带有了强的负电荷之后,固体颗粒将阻止负 离子的通过(好象负离子被吸附住了一样), 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扩散吸附作用。
20
1.1.2.2 扩散吸附作用与扩散吸附电位 由于扩散吸附作用,其结果是浓度高的一侧形成了负离子(电荷)的富 集,而浓度低的一侧形成了正离子(电荷)的富集,从而产生了扩散吸附 电位。
10
3.1.1 动电学作用与动电学电位 • 动电学电位(过滤电位)的大小:
Ek
A P Rmf
11
3.1.1 动电学作用与动电学电位
《地球物理测井》-测井资料整理

标准测井:在全地区的各口井中用相同的深度及横向比例,对全井段进行几种测井方法的测井,这种组合测井叫标准测井.泊松比:物体自由方向的线应变与受力方向的线应变之比的负值串槽:固井后,由隔膜相隔的两个或多个渗透性地层流体通过一界面或二界面相通的现象.窜槽:油井投入生产后,由于固井质量或固井后由于射孔及其它工程施工,使水泥环破裂,造成层间串通,即形成窜槽.侧向测井:在电极系上增设焦距电极迫使供电电极发出的电流径向流入地层,从而减小井的分流和围岩的影响提高纵向分辨力的方法.储集层岩性:指组成地层的矿物属性和泥质含量的大小电阻率:描述介质导电能力强弱的物理量.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西门子/米.地层密度:单位体积地层质量.地层压力: 地层孔隙流体压力.地层水:地层孔隙内的水.电子对效应:当入射伽马光子的能量大于1.022MeV时,它与物质作用会使伽马光子转化为电子对,其本身被吸收.电极系:有供电电极(A,B)和测量电极(M,N)按一定规律组成的测量系统.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不成对电极间距离.电极系的探测深度:以供电电极为中心,以某一半径做一球面,如果球面内包括的介质对测量结果的贡献为50%时,此半径定义为该电极系的探测深度.二界面: 水泥环与地层间的界面.放射性核素:能够自发产生核衰变的核素.放射性活度: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核数.单位为居里.放射性比度:放射性活度与其质量之比.光电效应:γ射线与物质原子中的电子相碰撞,并将其能量传给电子,使电子脱离原子而运动,γ光子本身则被吸收,释放出的电子叫光电子,这种效应称为光电效应.感应测井:通过交变电流反应电导率.感应测井曲线:感应测井得到的一条随深度的变化的介质电导率曲线.含油饱和度:地层含油体积/地层孔隙体积./含油气体积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核素:原子核中具有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并在同一能态上的同类原子,同一核素的质子和中子数相等.滑行波:当声波以临界角入射时,折射角为90度,折射波在介质二内以速度V2沿界面传播.以地层的速度沿井壁滑行的折射波.核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的释放一种带电粒子蜕变成另外某种原子核同时释放射线的过程.绝对渗透率:岩石中只有一种流体时的渗透率,通常用岩石对空气的渗透率值来表示.孔隙度:地层孔隙体积/地层体积./岩石内孔隙总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数.矿化度::溶液含盐的浓度.康普顿效应:中等能量的伽马射线穿过物质时,伽马射线与原子的外层电子发生作用,部分能量传给电子,使电子从某一方向射出,此电子为康普顿电子,损失了部分能量的射线向另一方向散射出去叫散射伽马射线,这种效应称为康普顿效应.快中子弹性散射:中子撞击一个原子核,撞击后中子和靶核组成的系统快的总动能不变,中子能量降低,靶核仍处于基态,此作用为弹性散射.扩散长度:从热中子产生到被俘获热中子移动的直线距离.离子扩散:两种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接触时,在渗透压的作用下,高浓度溶液中的离子穿过渗透性隔膜迁移到低浓度溶液中的现象.零源距: 超热中子探测器的计数率,不随地层减速能力的变化而变化泥质含量:地层泥质体积/地层体积.泥浆侵入:泥浆滤液取代地层原始流体的现象称为~.含有泥浆的区域称为侵入带.泥浆高侵抛面:侵入带电阻率大于原始地层电阻率,常见淡水泥浆钻井的水层.泥浆低侵抛面:侵入带电阻率小于原始地层电阻率,常见淡水泥浆钻井的油气或盐水泥浆钻井的水层及油气层.泥浆:钻井时在井内流动的一种介质.泥浆滤液:在一定压差下进入到井壁地层孔隙内的泥浆.泥质:地层中细粉砂和湿粘土的混合物叫泥质.热中子寿命:热中子自产生到被俘获所经过的平均时间.热中子俘获:热中子形成后,有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扩散,在扩散过程中,被靶核俘获,形成复核,处于激发态的复核以伽马射线的形式放出多余的能量,靶核回到基态.释放的伽马射线叫俘获伽马射线.声波时差:声波传播单位距离所需时间.水泥胶结指数:目的井段声幅衰减率/完全胶结井段声幅衰减率.渗透率:一定粘度的流体通过地层的畅通性的度量.水泥面:套管外固体水泥与泥浆之间的界面.视石灰岩孔隙度:纯石灰岩骨架计算出的孔隙度.声波测井:以介质声学特性为基础,一种研究钻井地质剖面,评价固井质量等问题测井方法.套管波:沿井轴方向在套管内传播的声波,其时差大约为57微妙/英尺.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不成对电极间距离.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和绝对渗透率的比值.探测深度:以供电电极为中心,以某一半径作一球面,如果球面内包括的介质对测量结果的贡献为50%时,此半径定义为该电极系的探测深度.一界面: 套管与水泥环间的界面.异常高压地层:地层压力大于正常地层压力.有效渗透率:为非单相流体渗滤过岩石时,对其中一种流体所测定饿渗透率.岩石骨架:组成岩石的造岩矿物称为岩石骨架.源距:快中子源与超热中子探测器之间的距离.有效孔隙度:流体能够在其中自由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周波跳跃: 由于地层声衰减大,在时差曲线上出现“忽大忽小”的现象.自然电位测井:沿井轴测量自然电位变化的测井方法.自由套管:套管外为流体介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根据铀、钍、钾放射性核素在衰变时放出的射线能谱不同,测定其含量.正源距:大于零源距的源距中子源:以某种方式,给原子核以能量,引起核反应,把中子从原子核中释放出来的装置.填空1.岩石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钍th铀u钾k)2.地层对快中子的减速能力主要取决于:氢h(地层对快中子的弹性散射截面)3.地层对热中子的俘获能力主要取决于氯cl(地层对热中子的俘获截面)4.储层基本参数:岩层厚度h,孔隙度含油气饱和度sh,渗透率k5.地层倾角测井蝌蚪图的四种基本模式:绿色模式,红色模式,蓝色模式,黄色模式6.地层GR,SP幅度与地层泥质含量关系SP:泥质含量越多,异常幅度越小GR:泥质含量越多,数值越高,异常幅度越大7.放射性核素在核衰变过程中产生的伽马射线去照射地面会产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岩性密度测井利用了伽马射线与地层介质发生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8.地层孔隙压力大于其正常压力时,称地层为异常压力地层,其声波速度小于正常值9.地层中存在天然气时,可导致声波时差变大或发生周波跳跃,密度孔隙度值变大,中子孔隙度值变小10.地质上按成因和岩性通常把储集层划分为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两大主要类型,描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主要有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等11.声波测井时地层中产生滑行波的基本条件是: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和地层速度大于泥浆速度12.窜槽层位在放射性同位素曲线上的幅度和参考曲线相比明显增大13.对泥岩基线而言,渗透性地层的SP可以向正或负方向偏转,它主要取决于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相对矿化度,在Cw>Cmf时SP曲线出现负异常,层内局部水淹在SP曲线上有泥岩基线偏移特征14.深侧向,浅侧向和微侧向所测量的结果分别为原状地层,侵入带,冲洗带的电阻率15.感应测井测量地层的电导率,与地层的电阻率有互为倒数关系16.在石油井中自然电场主要是要扩散电动势和扩散吸附电动势组成,地层水和泥浆滤液含盐浓度的差异,是产生扩散电动势及扩散吸附电动势的基本原因;.比值大于1,在渗透层段出现负异常;比值小于1在渗透层出现正异常.17.泥质在地层中的存在状态:分散泥质,层状泥质,结构泥质18.根据岩石导电方式的不同,把岩石分为:电子导电类型的岩石(导电能力差)和离子导电类型的岩石(导电能力强)19.微梯度电极系的测量结果主要反映泥饼的导电性,微电位电极系的测量结果主要反映冲洗带的导电性20.根据三侧向电极系的结构特点,可以把三侧向分为深三侧向和浅三侧向两类三侧向电极系21.深,浅三侧向电极系的电极距均等于两个屏蔽电极与主电极间的缝隙中点的距离;记录点为主电极中点22.声波测井分为声速测井和声幅测井23.根据中子能量的大小,将中子分为慢中子,中能中子,快中子,其中,慢中子又分为热中子和超热中子,中子与物质作用分为快中子弹性散射,快中子对原子核的活化,快中子的弹性散射,热中子的俘获24.描述靶核俘获中子能力的参数:扩散长度,宏观俘获截面,热中子寿命25.不同核素与快中子作用产生的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能量不同.不同核素对快中子的减速能力也不同,氢核素减速能力最大.不同核素对热中子的俘获能力不同,镉,硼,氯的热中子俘获能力最强26.根据岩性,储集层分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特殊岩性储集岩,根据储集空间结构分为孔隙型,裂缝型和洞穴型储集层,27.碎屑岩的孔隙结构主要是孔隙型,各种物性和泥浆侵入基本是各向同性的28.淡水泥浆的砂泥岩剖面常选用微电极;盐水泥浆的砂泥岩剖面,碳酸盐岩剖面,膏盐剖面用:微侧向或微球聚焦;当泥饼比较厚,泥浆侵入时,可选用邻近侧向,低侵剖面,应用感应测井确定电阻率比较好.高侵剖面,应用侧向测井确定地层电阻比较好,碳酸盐岩剖面,一般选用侧向测井.砂泥岩剖面视泥浆侵入特点确定选用感应测井还是侧向测井29.微梯度电极系的探测深度小于微电位电极系的探测深度.30.钙质层在微电极曲线上显示为刺刀状,泥岩地层在微电极曲线上显示为无幅度差.31.岩性相同,岩层厚度及地层水电阻率相等的情况下,油层电阻率比水层电阻率大.32.岩石电阻率的大小与岩性有关.33.在一定条件下,地层水浓度越大,则地层水电阻率越小.34.梯度电极系曲线的特点是有极值不对称.35.储层渗透性变差,则微电极曲线的正幅度差变小.36.理想梯度电极系是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趋近于零,理想电位电极系是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趋近于无穷大.37.疏松砂岩电阻率比致密砂岩电阻率低.38.沉积岩的导电能力取决于地层水的导电能力.39.石油的电阻率高,所以测出的油层电阻率高.40.完全含水岩石的电阻率与所含地层水电阻率的比值称为岩石的地层因素.41.电阻增大系数主要与含油饱和度有关.42.沉积岩导电是靠空隙中地层水的离子导电.43.自然电位曲线以泥岩为基线,油层水淹后.水淹层在自然电位曲线上基线产生偏移.44.井中巨厚的纯砂岩井段的自然电位近似认为是静自然电位.45.在自然电位曲线上,岩性.厚度相同的地层,水层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值大于油层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值.46.泥质含量增加,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值减小;层厚增加,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值增大;当地层厚时,可用自然电位曲线上的半幅点分层.47.扩散电动势是浓度高的一方为正电荷,浓度的的一方为负电荷.50.侧向测井电极系加屏蔽电极主要是为了减少泥浆的分流影响.51.在感应测井仪的接收线圈中,由二次交变电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地层电导率成正比.52.对于单一高电导率地层,当上下围岩电导率相同时,在地层中心处电导率曲线出现极小值.53.1号沉岩层的电阻率头型是100欧姆米,2号渗透层的电阻率是20欧姆米,两层都不含泥质,且厚度相同.地层水矿化度与泥浆滤液矿化度比值也相同,那么1号层的SP异常幅度小于2号层.54.井眼参数:井径,井斜角,井斜方位.55.基线偏移反映水淹层.56.统一深度处,冲洗带,过渡带,原状地层的岩性,孔隙性相同.但孔隙流体性质不同,声波时差反映原生孔隙度,密度中子反映总孔隙度.57.深三侧向视电阻率曲线主要反映原状地层电阻率,而浅三侧向视电阻率曲线反映侵入带的电阻率.当R mf>R w时,在油层层段,(泥浆低侵)深三侧向读数大于浅三侧向,含油饱和度越高,差异越大.在水层层段(泥浆高侵)深三侧向小于浅三侧向,含水饱和度越高,差异越大. R mf<R w时,无论是油层,还是水层,均为泥浆低侵.但油层视电阻率高于水层,且幅度差比水层的幅度差大.58.线圈系纵向微分几何因子定义为:纵向探测特性,即地层厚度.59.深浅双侧向测井:纵向分层能力相同,横向探测深度不同(在渗透层由于泥浆侵入RLLD,RLLS不同,在非渗透层由于没有泥浆侵入所以RLLD,RLLS相同),RLLD,RLLS关系反映泥浆侵入特点.60.声波通过裂缝时,其幅度都会减小,表现在波形图上就是声波幅度减小.声波幅度衰减程度取决于波的性质,裂缝倾角,裂缝张开度等因素.水平缝对横波幅度影响大;高角度裂缝对纵波幅度影响大61地层波与套管波的区别表现为:套管波到达时间比较稳定;地层波的到达时间随地层速度的变化而变化62.纯砂岩地层的视石灰岩孔隙度大于其孔隙度;含气纯灰岩的视石灰岩孔隙度大于其孔隙度;含水纯白云岩的视石灰岩孔隙度小于其孔隙度63.地层对快中子的弹性散射截面越大,对快中子的减速能力越强,快中子的减速距离越短.64.超热中子密度与介质的减速能力有关,减速距离越短则在源附近的超热中子密度越大;反之,在远处潮热中子密度大65.当地层含有天然气时地层密度减小,密度孔隙度增加而井壁中子孔隙度减小66.地层GR,SP幅度与地层泥质含量关系:SP泥多幅小,GR泥多,极值大,幅度大67.水泥胶结测井:相对幅度越大,固井质量越差68声波时差确定的孔隙度是地层原生孔隙度,密度确定的孔隙度是地层总孔隙度.69.在一定条件下,地层水浓度越大,则地层水电阻率越小70.声波沿井壁岩石传播的条件之一是:声波入射角等于临界角71.沙泥岩剖面上,砂岩显示低的时差值,泥岩显示高的时差值72.声波时差曲线出现“周波跳跃”常对应于气层或裂缝滑移等地段73.气体的存在使实测的密度孔隙度较真孔隙度偏大,中子孔隙度较真孔隙度偏小74.原子序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但核性质不同,这样的元素称为同位素75.在相同间隔时间里,逐次测量的放射性强度,总存在一个放射性涨落,这是由于核衰变的随机性,但这种统计涨落总在一个平均值附近起伏76.沉积岩导电是靠空隙中地层水的离子导电77.井中巨厚的纯砂岩井段的自然电位近似认为是静自然电位78.根据伽马射线与地层的康普顿效应测定地层密度的方法称为密度测井法,利用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同时测定地层岩性和密度的测井方法称为岩性密度测井法79.测井用的中子源有两类,一类为连续发射的脉冲中子源,另一类为脉冲式发射的加速中子源80.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上,泥质含量增加,曲线读数增大81.在充满泥浆的裸眼井中进行声波全波列测井时,接受探头可依次接受到滑行纵波、滑行横波、伪瑞利波、斯通利波等几种波形.82.油基泥浆井中,可使用感应测井方法,而不是使用测向方法;盐水泥浆井中,两种方法中,以测向方法为好.83.在渗透性地层处,当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或地层水电阻率大于泥浆绿叶电阻率)时,砂岩在自然电位曲线上出现正异常,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或地层水电阻率小于泥浆滤液电阻率)时砂岩在自然电位曲线上出现负异常.84.在砂泥质剖面中,SP无异常、Ra低、井径缩小的是含油砂岩地层;SP幅度很大、Ra低、井径缩小的是含水砂岩地层;SP无异常、Ra低、井径扩大的是泥岩地层。
地球物理测井[曲线解释]
![地球物理测井[曲线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2a855aa6edb6f1afe001f57.png)
地球物理测井第一节:概述地球物理测井的分类:分为电法测井和非电法测井两种。
1、电法测井:a:视电阻率、b:微电极、c:自然电位、d:微球型聚焦、e:感应测井。
2、非电法测井:a:声速测井、b:自然伽玛测井、c:中子测井、d:密度测井,e:井径、f:井斜、g:井温、h:地层倾角(HDT)、I:地层压力(RFT)、j:垂直地震测井(VSP)第二节:电法测井一、视电阻率曲线:测井时将电极系放入井下,在上提过程中测量记录一条△Vmn(电位差)随井深变化的曲线,称为视电阻率曲线。
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小于不成对电极到靠近它的一个成对电极间的距离的电极系称为梯度电极系。
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大于不成对电极到靠近它的一个成对电极间的距离的电极系称为梯度电极系。
底部梯度电极系在高阻层测井曲线的形状特点如下:(1)对着高阻层视电阻率升高,但曲线不对称于地层中点,高阻层顶界面、底界面分别在极小值、极大值的1/2mn处。
(2)对于厚层、地层中部附近曲线出现平直或变化平缓,随地层减薄平直段缩短直至消失,该处视电阻率值接近地层真电阻率。
(3)对于薄层,在高阻层底界面以下一个电极处,在视电阻率曲线上出现一个“假极大”,极小也比原层上移。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1、划分岩层界面:利用底部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划分岩层界面的原理是高阻层顶界面(底界面)位于视电阻率曲线极小值(极大值以下1/2MN处。
2、判断岩性:在砂泥岩剖面中,当地层水含盐浓度不是很大时,砂岩电阻率大于泥岩的电阻率,粉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介于它们之间。
但视电阻率曲线无法区分灰岩和拉拉扯扯云岩,它们的电阻都非常大。
3、地层对比和定性判断油水层:对于同一储层,如果0.45m底部梯度幅度高于4m底部梯度梯度测井曲线幅度该层可能为水层,反之则为水层。
二:微电极测井微电极测井:利用特制的短电极系帖附井壁,测量井壁附近的岩层电阻率的一种测井方法叫微电极测井。
微电极测井曲线的应用:1、详细划分地层:地层界面一般在曲线的转折点或半幅点2、划分渗透层,判断岩性:微电极曲线在渗层上显示正幅度差,数值中等,地层渗透率越好,二者的幅度差越大,因此可以根据微电极曲线的幅度差判断地层的渗透性好坏。
地球物理测井基础

2.1 记录点
记录点即为测井参数的深度参考点。 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M、N(A、B)的中点O。 电位电极系:单电极到相邻成对电极中点(AM的中点O)。
2.2 电极距
梯度电极系:单电极到记录点之间的距离(AO)。 电位电极系:单电极到相邻成对电极的距离(AM)。
2.3 探测深度
指探测器的横向探测深度,对普通电阻率测井来说,以供电电极为中心,以某 一深度为半径的球面内包含的介质对测量结果贡献为 50%时,此半径为探测深度。 梯度电极系:探测半径为1.4倍电极距( 1.4AO) 。
m
aRw Ro
第二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
本章的主要内容
2.普通电阻率测井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1)普通电阻率测井概念 (2)普通电阻率测井基本概念 (3)电极系概念及其基本参数
第二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
§2-2 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
三、电极系
1. 电极系类型
第二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
§2-2 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
侵入剖面立体图
第一章
自然电位测井(SP)
本章的主要内容
1、自然电位产生原因及井内自然电场的分布 (1)自然电位产生原因 (2)自然电场的分布 (3)井内自然电位的主要组成部分 2、自然电位测井原理、曲线特点及影响因素 (1)自然电位测井概念 (2)自然电位测井原理 (3)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特点 (4)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影响因素 3、自然电位曲线的主要用途 划分岩性(储集层)、确定Rw、计算Vsh、判断水 淹层。
第四章 微电阻率测井
§4-1 微电极系测井
三、微电极系测井资料(RML,RMN)的应用
2、确定地层界面
微电极的纵向分辨率很高,划分薄互层和薄夹层可靠,常用微 电位和微梯度分歧点的位置确定地层界面。
地球物理测井:第07章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

2020/12/12
3
2020/12/12
测井图的一 般认识:
曲线名 曲线单位
曲线道 线型 线宽/粗 刻度类型
左右刻度 第二比例 深度道 深度比例 解释结论 岩性 井壁取心
4
2. 测井解释的要求和层次
基本要求
➢ 选择合适的测井系列,并保证测井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 ➢ 收集尽可能多的第一性资料; ➢ 选择合适的解释模型; ➢ 综合地质、试油及邻井资料,综合分析,给出综合解释结论。
2020/12/12
2
多井解释
➢ 地层对比 ➢ 复查解释结论 ➢ 二次解释和多次解释 ➢ 沉积相研究 ➢ 油藏描述
(3)常用解释结论
➢ 储层的测井解释结论一般包括 油层、水层、气层、油水同层 (含油水层、含水油层)、干 层、疑难层等;
➢ 如果是水淹层测井解释,则需 要解释油层水淹级别(多个水 淹级别)。
【参见课本P170表11-1】
(3)电阻率系列
用途:准确反映原状地层电阻率、计算饱和度、区分油水等 测井方法选择:两大类,即侧向测井和感应测井(最常用感应)
➢ 侵入较浅:深感应或深侧向皆可 ➢ 侵入较深:若Rxo<Rt(盐水泥浆、低侵)用侧向,反之用感应 ➢ 一般Rmf>3Rw时用感应,Rmf接近或小于Rw时用侧向; ➢ 常用组合测井确定Rxo、di、Rt:双感应-微聚焦,双侧向-微球等。
实际选择方法
要根据工作目标、结合地区特点及钻井泥浆性质等进行综合考虑 (参看课本 P174 表11-4 所列实例)
裸眼井基本系列(九条线):
三孔隙度(声波、密度、中子)、三电阻率(深、中、浅)、SP、GR、CAL
2020/12/12
11
2020/12/12
地球物理测井全书要点总结

1,地球物理测井定义☆: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简称测井(Well logging)。
指在勘探和开采石油、天然气等地下矿藏的过程中,利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探测井壁介质的物理特性参数(电/声/放射性质),评价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孔隙性、渗透性)、电性、含油性(四性关系)。
采油前后,测井工作分为两部分☆:1、裸眼井测井(open hole ) 也称勘探井测井,在钻井之后,采油之前。
目的:寻找石油在地层中埋藏深度。
俗称找油层。
2、套管井测井(cased hole)也称生产测井(production log),在采油时进行。
目的:石油开采过程中,地层中的剩余油开采。
2, 采集-测井方法分类(裸眼井)按照物理响应特征分为☆:1、电测井方法:自然电位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侧向测井感应测井、电磁波测井2、放射性测井:自然伽马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中子寿命测井3、声波测井:声波速度测井声波幅度测井、声波全波测井4、其它测井:生产测井地层倾角测井、气测井、特殊测井3,地球物理测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划分地层;2、准确得到地层深度;3、计算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地层参数;4、确定油水层;5、地层对比;6、工程应用;7、油层动态监测.储集层:凡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液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描述储油层最基本的参数主要有孔隙度φ、渗透率K、含油饱和度So、泥质含量Vsh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孔隙性(孔隙、洞穴、裂缝),渗透性(孔隙连通成渗滤通道).按岩性:碎屑岩储集层(砂岩)、碳酸岩储集层(白云岩、石灰岩)、特殊岩性储集层。
按孔隙空间结构:孔隙型储集层、裂缝型储集层和洞穴型储集层碎屑岩储集层特点:孔隙空间主要是粒间孔隙,孔隙分布均匀,岩性和物性在横向上比较稳定。
碳酸岩储集层特点,1,储集空间复杂:a,有原生孔隙:分布均匀(如晶间、粒间、鲕状孔隙等,b,次生孔隙:形态不规则,分布不均匀(裂缝、溶洞等)2,物性变化大:横向纵向都变化大碳酸盐储集层分类:孔隙型裂缝型洞穴型复合型好的储层应该是孔隙型或复合型岩石孔隙度: 单位体积内岩石孔隙空间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数(%),反映岩石孔隙发育程度含水饱和度(Sw):含水孔隙体积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含油(气)饱和度:含油(气)孔隙体积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当孔隙中只含油和水时:Sw+So=1当孔隙中含油气水三相时: Sw+So+Sg=1束缚水饱和度Swb:不能被油气取代的地层水叫束缚水。
地球物理测井简介

测井的地位和作用 石油是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石油是一种储藏在地下岩石孔 隙中的液体矿物资源,石油资源的利用主要有三个阶段,1 是寻找石油(石油勘探) ,2 是开 采石油(石油开发) ,3 是石油加工(炼油) 。石油勘探包括:地质勘探、地震勘探(物探) , 钻进、测井、采油(开发) 。 地质勘探的作用是寻找生成石油的条件, 科学家们认为石油是这样形成的: 很久很久以 前死亡的动植物被厚厚的沉积物缓慢掩埋。 经过很长的时间,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 这些 有机物转变成了今天人们发现的石油。
侧向测量原理
4
双侧向(深侧向、浅侧向) 地层的浸入范围与地层的渗透性有很大的关系, 渗透性又与孔隙度的大小和孔隙的连通 性有关,也与泥浆的性能有关系,为了了解地层渗透特性, 采用改变聚集电极长度的办法实 现不同范围的电阻率测量,如果地层没有渗透性, 深测量和浅测量的结果差别不大,如果渗 透性比较好,深测量和浅测量将有比较大的差别。 在测井解释中,这种异常作为判断地层是 否有渗透性的方法之一。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深测量和浅测量采用不同的工作频率同时进行 (即双侧向) ;这种工作方式称为频分方式,在时域上两种电场同时存在,在频域上采用滤 波技术分别测量,避免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如图所示,左边为深侧向的电流分布,右边为 浅侧向的电流分布,深、浅侧向的电极相同,有些作用不同,如 A2 和 A2’,深侧向电流为流 出,浅侧向电流为流入。
R3 T1 T2 R2 R1 T3 T 为发射线圈,R 为接收线圈 T1 R1 为主发射接收线圈 T2 R2 为井眼补偿线圈 T3 R3 为聚焦线圈
感应测井原理
感应测井六线圈系结构
声波时差测井(声波速度测井) 声波时差测井是通过测量井内一定间隔地层上的声波传播时间(速度)来确定岩 层性质的测井方法。声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由岩石的弹性、密度、孔隙度和孔隙 中流体的性质所决定。声速测井是确定地层孔隙度的主要方法之一,它还可以用来划 分岩性和探测含气地层,以及为地震勘探提供必需的速度资料。 当声波在具有一定孔隙的地层中传播时,其实际传播时间等于岩石骨架的传播时 间和孔隙传播时间之和。常用声波传播时差来衡量,即声波传播单位距离所需要的时 间,用符号 Δ T 来表示,时差等于速度 V 的倒数。
第一课物探第七章地球物理测井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地球物理测井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1927年,法国人Henri Doll在阿尔萨斯省的Pechelborn油田的 一口井中测量的第一条电阻率测井曲线。
MV
N M
H
A
电阻率测井原理图
1、供电部分 其中B极为无穷远极,供电电流从A极流出,经过泥浆、地层, 反回地面流向B极,构成电流回路,供电后保持电流强度不变。 2、测量部分 电流在岩石中产生的电场,随岩石或地层电阻率的不同而不同, 测量岩石或地层中电场的分布就能了解岩石或地层电阻率的情 况。
通过测得M、N之间的电位差(Vmn),该电位差通过电缆送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地球物理测井的基本流程
①测井施工设计:测量井段、测井系列(拟增加的测井方法) ②测井施工: ③资料记录和传输 ④资料处理和解释 测井资料具有深度准确、剖面连续等特点;测井时,岩石的 埋藏条件基本没有改变;测井费用低廉、施工方便等。 地球物理资料的多解性也同样存在于测井资料中,改善测井 信号分析技术,尽量多的提取有用信息,提高解释精度与符合 率是测井工作始终要努力的方向。
• ②通过自控装置,使其保持在A0、A1、A2上的电位相等; • ③ I0、I1、I2相互排斥,致使I0几乎不能沿井身流动,被挤压
成扁盘状垂直井轴方向流入岩层;
• ④大大减小井液及围岩的影响,克服了井液电阻率过低或岩
层电阻率过高的影响;
• ⑤记录仪记录A0表面的电位,即相对无穷远极B0的电位差。
地球物理测井 尉中良

第七章地球物理测井7.1 综合篇部分7.1.1 测井的含义及方法分类地球物理测井(或称地球物理测井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勘查、应用地球物理测井、矿场地球物理),简称测井,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它以物理学(电、声、核、磁、热、光、力等)、数学和地质学为理论基础,以井眼及其周围介质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专门的仪器设备,沿钻井剖面测量各种物理参数,通过数据处理和综合研究,揭示测量对象的特征和规律,进而发现油气、煤、金属与非金属、放射性、地热、地下水等矿产资源,近年来已扩展到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生态环境、考古研究等应用领域。
测井与地面、航空、海洋等地球物理分支学科具有相同之处,有些测井方法在原理上与其它地球物理方法基本相同;而且它们也可以用来解决相同的地学问题。
不同之处在于,测井必须将仪器放入井中,使其充分接近测量对象,因此测井一般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由于其测量精度高和特有的钻井条件,其它地球物理分支不能实现的测量方法,在测井中可以采用,因此,测井方法的种类更多。
测井与井中物探同属于将仪器放入井中测量的方法,但是二者的探测空间范围不同,很多文献中均不予严格区分。
测井探测范围为“井壁附近”,通常指在垂直于井轴方向(径向)上自井轴向外数厘米或数米,在沿井轴方向上自井口至井底的空间范围;井中物探的勘查范围是井周、井间或井底下方的较大空间,其具体范围决定于所用方法技术及探测目标的状况,目前一般为井轴径向或井底数十至数百米。
钻井目的不同,其深度也有差别。
工程和水文钻井,浅的仅数十米;油气勘探开发井,一般深度为1000~6000m,塔里木油田克深7井完钻深度达到8023m;世界上最深钻井位于俄罗斯科拉半岛,原计划钻探到15000m深度,相当于地壳平均厚度30000m的一半,目前只钻至12262m。
理论上,钻井有多深,测井也可以探测多深。
但是实际上测井会受井中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测井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
地球物理测井PPT教案学习

此外,还可以用质量吸收系数反映伽马(7-7) 射线通过物 m
质时的强度减弱程度。
第16页/共20页
三、伽马射线的探测 1、 放电计数管 如图7-3所示,它利用放射性辐射使气体电离的特
性来探测伽马射线。此计数管的计数效率低。 2、闪烁计数管
由光电倍增管和碘化钠晶体组成,如图7-4所示。 利用被伽马射线激发的物质的发光现象来探测射线 。其计数效率高、分辨时间短,广泛应用到放射性 测井中。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原子序数,用Z表示;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元素的质量数,用A表示;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Z。X代表元素符号。Z X A 2、同位素和放射性核素 核素:原子核中具有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 并在同一能态上的同类原子。 同位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 素,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在元素周期表中 占同一位置。
第一节 伽马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一、核衰变及其放射性
1、原子结构
原子的性质:原子是由10原8 子核和 核外电子层组成的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直径为1014 c10m13。
质子是氢的原子核,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一子不种带很电,微其小质量的几粒乎与子质,子相直同径。 约为 cm,质量小。 第2页/共20页
图7-2 铝的吸收 系数与 伽马射 线的能 量的关 系
铝
m
能量(MeV)
质量吸收 系数
m
第15页/共20页
4、伽马射线的吸收
由于伽马射线与物质产生上述三种效应,因此,
伽马射线的强度会随射线通过物质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实验表明,其强度的减弱与通过的距离存在下述关
系:
I I 0e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分析技术,尽量多的提取有用信息,提高解释精度与符合
率是测井工作始终要努力的方向。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地表
套管
盖层
H
岩层 井壁
井液或泥浆
d
井径
井轴
ECIT
钻井概念模型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 1 Vm 4 AM
Vmn
I 1 Vn 4 AN
I 1 1 I MN ( ) 4 AM AN 4 AM AN
R
⑴A0、A1、A2为三个直径相同
的金属圆柱体组成,其中: A0为主电极; A1、A2为屏蔽电 极,它们用导线连接在一起 ,形成短路; A0与A1、A2之间用绝缘层隔开 ⑵记录点在A0的表面中心。
A
A1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0
• ①测量时给A0、A1、A2供极性相同的电流,流经A0、A1、A2
典 型 的 测 井 曲 线 与 地 质 界 线 对 比 图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对比,划分地层的类别,计算 岩石的力学参数等。
R——接收器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CIT
§7.5 核测井
利用岩石或矿物的核反应特性或天然放射性现象,研究地质 问题的方法。
金属矿:对矿区确定矿物质成分、品位;
油气田:划分油水层
沉积区:确定渗透性地层的孔隙度,岩石密度等。 核测井分为: (1)人工核测井。测量地层物质与某些射线的核反应; (2)天然核测井。测量地层中天然放射性现象。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地球物理测井的基本流程
①测井施工设计:测量井段、测井系列(拟增加的测井方法) ②测井施工: ③资料记录和传输 ④资料处理和解释 测井资料具有深度准确、剖面连续等特点;测井时,岩石的 埋藏条件基本没有改变;测井费用低廉、施工方便等。 地球物理资料的多解性也同样存在于测井资料中,改善测井
其他——井径、井温、井斜、地层倾角、气测、重力测井
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测井方法有:超声成像、多极子阵列声波 成像、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地球化学测井。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地球物理测井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1927年,法国人Henri Doll在阿尔萨斯省的Pechelborn油田的
s KR AO
ECIT
V0 K I0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7.3 自然电位测井
以不同状态下岩(矿)石电化学活动性为物理基础的一种,
是一种古老、简单而十分有效的方法,目前在各领域仍为经常
性的方法之一,无论在石油、煤田、金属矿、地下水勘查等或 其他工程上都可取得好的效果。 • 自然状态下 • 移动井中的电极 M ,记录 M 点 相对 N点的电位差 - 自然电位沿 井深的变化; • 用曲线表示电位的变化情况 • 该曲线就是自然电位测井曲线
记录 M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自然电位测井原理图
§7.4 声波测所需要的时间( t)
来反映地层的传播速度( v),
根据速度的快慢达到判断岩层性 质(如密度、孔隙度、弹性、成
T——声源
分等结构特征) , 进行地层划分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V
B
A、B为供电电极;
M、N为测量电极;
b、t分别为围岩和岩 层的电阻率。
N M A
H
电阻率测井原理图
1、供电部分
其中B极为无穷远极,供电电流从 A极流出,经过泥浆、地层,
反回地面流向B极,构成电流回路,供电后保持电流强度不变。 2、测量部分 电流在岩石中产生的电场,随岩石或地层电阻率的不同而不同, 测量岩石或地层中电场的分布就能了解岩石或地层电阻率的情 况。 通过测得 M、N 之间的电位差( Vmn),该电位差通过电缆送 到地面,经换向器恢复成电压,最后记录的是随深度变化的视 电阻率曲线。
一口井中测量的第一条电阻率测井曲线。
1929年,电阻率测井作为商业性服务在美国、前苏联、印 度等国进行了大量应用。 1931年,自然电位测井(SP)得到应用,Schlumberger的两兄 弟Marcel&Conrad首先研制出第一台笔式测井记录仪,成
立了世界著名的Schlumberger公司。
30年代初开始、声波测井、地层倾角测井研制,1943年投 入应用。1941年测量井中自然伽玛测井(GR)。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 r0
h z1
R
dv
Z1+h
P
Z
r
h
ECIT
R Z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7.6 测井曲线
某 地 实 测 资 料 测 井 曲 线 图
按物性为基础来分类有:
电磁性——视电阻率、感应、微电极、侧向、微侧向、微球聚
焦、电流、接地电阻、磁化率、电磁波测井 电化学性——自然电位、人工电位(激发极化)、电极点位
弹性——声波、声幅、声波电视、声波全波列、地震测井
核性——自然伽马、伽马—伽马、密度、中子—伽马、中子— 中子、中子—活化、碳氧化测井
电阻率计算公式为:
Vmn AM AN Vmn 4 K I I MN
L
ECIT
A
M O N
§7.2 侧向测井
采用侧向测井的办法可以使电流聚焦,压迫流向岩层,故又叫 聚焦法。与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方法相比,它们同属于稳定电流场 问题(传导类),所不同的是电极系及电极系结构有差别。
的电流I0、I1、I2; • ②通过自控装置,使其保持在A0、A1、A2上的电位相等;
• ③ I0、I1、I2相互排斥,致使I0几乎不能沿井身流动,被挤压
成扁盘状垂直井轴方向流入岩层; • ④大大减小井液及围岩的影响,克服了井液电阻率过低或岩 层电阻率过高的影响; • ⑤记录仪记录 A0表面的电位,即相对无穷远极 B0的电位差。 当电极上下移动时,A0表面中心电位由于岩层电阻率的变化, 可根据公式计算视电阻: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测 井 解 释 软 件 处 理 结 果 图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7.1 普通电阻率测井
在地球物理测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较为成熟,应用 广泛,效果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在油气田、煤田和金属、非金
属等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不同的电学原理,电测井可分为多种类别:
• • • •
基于电阻率特性的视电阻率测井; 基于电化学 活动特性的激发极化测井、电极电位测井; 基于电感应特征的感应测井等。 还有自然电位测井、侧向测井、电流测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