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19世纪文学(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一德国文学术语解释耶拿派:1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
2 19世纪他们在耶拿创办的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海德堡浪漫派:1 19世纪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
2功绩: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主要作家及作品:霍夫曼和莎米索的创作充满了神秘和怪诞的色彩。
海涅: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论浪漫派》的发表,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
早期代表作:《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后期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情长诗)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
二英国文学术语解释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1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2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抒情歌谣集。
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抒情歌谣》与柯勒律治合作。
柯勒律治:喜欢描写超自然的人与事。
代表作《古舟子咏》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雪莱(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麦布女王》:(长诗)雪莱的“预言”首先体现。
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 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火山爆发般的激情和大河奔流似的思绪——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特征第一,突出的特征是其主观性,即偏重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第二,继承“返回自然”的传统,歌颂大自然和诅咒城市文明。
第三,在接受文学传统方面,特别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第四,在艺术形式上和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喜欢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和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二、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1德国文学德国是浪漫主义的诞生地。
弗·施莱格尔(1772——1829)是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者。
他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前进的综合文艺”。
他主张打倒文艺中一切界限,他说:“诗人要凭兴之所至、不受任何狭隘的规律的约束”。
在他看来,兴之所至是创作的基本规律,因此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必须破除。
他最早用浪漫主义标明他们的文学主张。
奥·施莱格尔(1767——1845)提出艺术美“无目的”,以此反对古典主义。
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诺瓦利斯(1772——1801)在《断片》里说“生活是死的开始,生活是为了死的缘故。
死是结束也是开端。
是分开也是更近的结合。
通过死完成了还原。
”海涅曾经说他是“死亡诗人”,但是,他并不厌世。
相反,他由于热爱生命而极度恐惧死亡,为了消解这种恐惧,他赞美死亡。
1805年以后,出现另一批浪漫主义作家,即后期浪漫派:阿尔尼姆、布仑塔诺、艾沁多尔夫和格林兄弟等。
阿尔尼姆和布仑塔诺合编的民歌集被认为是给法国诗歌注进了新鲜血液。
艾沁多尔夫的抒情诗质朴、明朗、乐观、具有民族风格,少有早期浪漫派那种朦胧、阴暗、神秘等情绪。
格林兄弟合编的《儿童与家庭童话》想象丰富、美丽神奇,表达了人民的正义感和智慧,嘲笑暴君和地主的愚昧无知。
浪漫主义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学过渡期。
拿破仑失败后,德国一方面在神圣同盟的封建统治下,失去言论自由,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民主力量有所发展。
本时期的代表作家有沙米索、霍夫曼和海涅。
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与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
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
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
表现理想和幻想本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不过,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在西方则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这个时期。
其最先形成于德国,而后波及到英国、法国和俄国,在短短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场风靡欧洲的文学运动,相继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于是,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必然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盛行是反对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物。
所以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人们常常以古典/浪漫的对立模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产生的原因。
第六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2、普希金 、
(五)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状况
1、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民族文化独立的要求 。 ) (2)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19世纪上半叶美国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世纪上半叶美国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世纪上半叶美国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三、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
(一)德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 德国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 策源地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拜伦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拜伦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雨果 (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雨果 (四)俄国浪漫主义文学•普希金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 普希金 (五)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四)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状况
1、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世纪初的俄国处落后地位。 (1) 19世纪初的俄国处落后地位。 ) 世纪初的俄国处落后地位 (2)1812年,俄国爆发第一次卫国战争,反对拿破伦的入侵,取 ) 年 俄国爆发第一次卫国战争,反对拿破伦的入侵, 得胜利,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引发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得胜利,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引发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年爆发12月党人起义 (3) 1825年爆发 月党人起义,起义虽失败,却唤醒人们的反 ) 年爆发 月党人起义,起义虽失败, 抗意识,投入更高昂的反抗斗争中。 抗意识,投入更高昂的反抗斗争中。 列宁称19世纪初为俄国解放运动的第一阶段 世纪初为俄国解放运动的第一阶段, 贵族革命阶段。 列宁称 世纪初为俄国解放运动的第一阶段,即贵族革命阶段。 对自由的歌颂、对民主的向往成为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旋律 成为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旋律。 对自由的歌颂、对民主的向往成为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旋律。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人本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西方近代文学的重要构成,对西方的现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但又和现实主义不同,他并不完全展示现实的生活。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用绚丽奔放的语言,夸张直白的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描写故事。
作品内容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反应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社会的期望。
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经济发展,旧的劳动关系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的需求,改革的浪潮一触即发,经济上的变迁、政治上的革命以及战争不断,时局动荡。
在法国大革命的浪潮的推动下,旧的社会秩序被摧毁,不同阶级的人心态都产生了变化:一部分人萌生了对现在社会的不满,对新社会的向往,对旧社会制度的禁锢深刻的不满,内心的抱负难以实现,造就了一批积极浪漫主义的作家。
另一部分人,他们不支持社会向前推进,害怕社会的改变,对当时所处的动荡的社会不满,他们把这种情绪倾诉在作品中,称为消极浪漫主义作家。
浪漫主义最早兴起于德国,发展成熟在英、法两国。
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
第二次高潮则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
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维克多·雨果为代表。
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席卷了世界,俄国、东欧和美国的文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文学却一直持续发展到至今。
浪漫主义文学是不同于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在写作中,力求真实的还原生活的原本状态,力求在细节上真实的表现人物和事实,让读者觉得故事人物真实存在,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浪漫主义文学
◆ 《抒情歌谣集〃 序》
《抒情歌谣集》—— 1798年,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发表的诗歌合集 《抒情歌谣集〃 序》 ——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美学宣言”
亚细亚:谁制造了世界包含的一切: 思想、热情、理智、意志和想象力? 德莫高根:上帝,威力无边的上帝! …… 亚细亚:谁制造了恐怖、疯狂、罪恶和懊丧? 它们拖住了事物变化的大链, 使它难于运转,压抑了人心的每个思想, 使人人都如背负重物, 只能了踉跄地奔向死亡的黑坑! 谁制造了失望,把爱转化为恨, 使人自鄙,这比血还难吞咽的苦汁! 痛苦的哀号,叫惯了也无人理睬, 还有尖声的嘶喊,天天在耳边, 还有地狱,和对地狱深刻的恐惧? 德莫高根:他在统治。
3、对社会不平深有所感,常作不平之鸣
Ode to the West Wind 《西风颂》(节选)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音乐 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虽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给予我 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宛若孤飞的流云, 闲飘过峡谷山岗, 蓦然见成簇的水仙, 遍染出满地金黄: 或栖身树下,或绽放湖旁, 摇曳的花枝随风飘荡。 不绝如缕似银河的星斗, 隐约闪烁露一片光芒。 它们无际地向前伸展, 沿着湖畔散落成行。 放眼望,千朵万朵, 正颔首嬉戏,浪舞轻妆。
02-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 此后, 雨果又在文
坛 上抛出一系列浪
漫主 义杰作, 如《
巴黎圣
母院》(
1831)、《悲 惨世界
》(1862)等。
• 雨果的创作长达60年 之上, 他给法国文 学 和人类文化宝库 增添 了一份十分辉 煌的遗 产。他写的 作 品 , 合 计有79卷 之多。
• 雨果是一个优秀的人道主义作家。去世 之 前,他曾总结自己的创作说:“我在 我的 小说、剧本、散文和诗歌中向权贵 和铁石 心肠的人呼吁,替小人物和不幸 的人鸣不 平,恢复了小丑、听差、苦役 犯和妓女的 做人权利。”
• 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 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又是俄国批判现实主 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高尔基称他是“ 俄国 文学之始祖”。
• 普希金一生写出了 许 多政治抒情诗, 扮演 了一个“ 自由 战士” 的角色, 鼓 舞 人 们 反 抗沙皇的 专制统治。
• 莱蒙托夫是普希金之 后又一个浪漫主义诗 人。别林斯基称他为 “伟大的民族诗人”。
• 2.具有鲜Βιβλιοθήκη 的个人色彩• 浪漫主义作家大半处于与社会矛盾对立的 状态,所以强调表现个人的生活和思想, 追求个性的绝对自由。体现在文学形式 方 面,就是多采用自传式的写法。
• 3.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 浪漫主义把抒情因素看作文学创作中压倒 一切、支配一切的因素,因而浪漫主义 作 家经常采用的文学样式是抒情诗,浪 漫主 义文学的主要成就也在抒情诗方面 ,即使 是叙事诗、戏剧和小说,也带有 浓厚的抒 情性。所以法国批评家们有时 把浪漫主义 叫做“抒情主义”。
• 最为著名的, 则是 拜 伦与雪莱, 他们 的创 作代表了英国 浪 漫 主 义的最高成就 。
•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创作了许多富 于 灵感、充满激情 和睿 智、洋溢着自 由精神 和反叛精神 、 极 具 讽 刺力的诗 作。
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各国的发展
三、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各国的发展英国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倾向。
罗伯特·彭斯(1759—1796)和威廉·布莱克(1757—1827)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前驱。
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擅长抒情与讽刺,《苏格兰方言诗集》(1786)揭露了贵族的贪婪残暴、荒淫无耻,赞颂了农民的纯朴、勤劳、善良,风格清新刚健,语言通俗,音韵响亮,达到了18世纪英国诗歌的高峰。
布莱克的《天真之歌》(1783)和《经验之歌》(1794)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革命的热情,前者以“羔羊”为典型,抒写温柔仁爱的理想世界,后者以“老虎”为典型,表现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长诗《四天神》(1804)揭露统治者对外掠夺、对内压榨的反动本质。
他也运用清新的民歌体和奔放的无韵体写诗,具有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因而受到20世纪评论家的重视。
真正开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萨缪尔·柯勒律治(1772—1834)和罗伯特·骚塞(1774—1842)。
“湖畔派”诗人从歌颂法国大革命到产生抵触情绪,蛰居到英国西北湖区,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
柯勒律治与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作,提出了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点。
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忽必烈汗》即收入其中,这两首诗写出东方古代的景色,充满幻觉和奇谲的意象,赋予大自然以强烈的魅力。
骚塞的短诗《书斋咏怀》在故纸堆中寻找知音,发思古之幽情,与世俗格格不入。
这三位诗人对大自然的歌咏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拜伦和波西·比希·雪莱(1792—1822)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这两位诗人加强了对现实的关注,更具批判精神。
雪莱生于贵族之家,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因发表论文《无神论的必然性》而被开除。
第一首长诗《麦布女王》(1813)表达了他的政治、哲学观点。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
• 1.法国大革命 1.法国大革命 • 2.德国的古典哲学 黑格尔 2.德国的古典哲学 天才灵感 • 3.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 3.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否定现存社会 憧憬未来社会 • 4.文学基础 4.文学基础 卢梭 歌德 席勒 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 自由对文化的反抗,个体欲望对理性的反 自由对文化的反抗, 叛——浪漫主义对启蒙运动的反叛 浪漫主义对启蒙运动的反叛 • 德国浪漫派:敏感、颓废、神秘 德国浪漫派:敏感、颓废、 • 法国浪漫主义:自由与激情 法国浪漫主义: • 英国浪漫主义:回归自然,自由的自我 英国浪漫主义:回归自然,
第二个浪潮1815—1826 第二个浪潮
• 1815 拜伦 雪莱 法国: 法国:拉马丁 维尼 意大利 德国 • 第三个浪潮 第三个浪潮1827-1848 雨果 普希金 莱蒙托夫 裴多菲 惠特曼 霍桑
浪漫主义文学的流派和特征
用幻想的形式描绘情感, 用幻想的形式描绘情感,抒发对理想世界 的热烈追求 题材:广阔性和丰富性。 题材:广阔性和丰富性。 体裁: 体裁:抒情诗 人物: 人物:巨人式的叛逆英雄 环境:奇异、色彩缤纷, 环境:奇异、色彩缤纷,充满异国情调 情节:奇特、异常、 情节:奇特、异常、非现实 对比 夸张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拜伦和雪莱 ——拜伦和雪莱
雪莱(1792-1822) 雪莱(1792-1822) (1792
波西·比希· 波西·比希·雪莱是与拜伦齐 名的杰出浪漫主义诗人。 名的杰出浪漫主义诗人。抒情 诗是雪莱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 的一部分。 的一部分。在《给英国人民的 1819) 歌》(1819)中,诗人对压迫 充满愤慨, 充满愤慨,对劳动者的境遇深 感不平,号召起来斗争, 感不平,号召起来斗争,以改变 被奴役的处境。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一、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1.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的主导特征是表现自我、抒发主观情感。
2.浪漫主义与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时局有着一定关系。
19世纪前30年,法国政治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和斯达尔夫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自由主义思潮中强调的个人独立、极端自由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
3.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哲学基础。
4.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方法和艺术风格,从艺术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早在古希腊时期的《荷马史诗》中就开始运用。
至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则与浪漫主义有直接渊源。
近代的浪漫主义概念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与贵妇的爱情故事和风流韵事等。
文艺复兴时期,塔索、斯宾塞的叙事诗继承了罗曼司的不少特点。
到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一词开始在英德法流行开来,在文学传统上浪漫主义与18世纪启蒙文学,特别是伤感主义文学有紧密联系。
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前奏,而英国兴起的伤感主义则被称为前浪漫主义。
二、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作为一个具有共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理论基础的文艺流派,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1、首先,强调主观感情,注重抒发自我。
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浪漫主义作家都认为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束缚,于是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的地位,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中声称“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因此,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
2、其次,推崇想象力。
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抒发自我情感时,其笔下大胆的想象也着实令人折服。
比如雪莱在致友人葛德文的信中对自己的才能评价道:“我一向认为我自己的才能就是在于这一点:在于同情心,在于跟感情和深思相互联系的那种想象力。
”所以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作家可以在作品中驰骋想象、尽情发挥,天上人间无所不写。
简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简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人物(1)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但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是英、法两国。
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①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
②第二次高潮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
这一时期的法国有拉马丁和维尼等才华横溢的诗人。
此外,意大利的白尔谢、曼佐尼以及德国的霍夫曼等人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浪漫派作家。
③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雨果为代表。
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也波及俄国、东欧和美国,在美国产生了梅尔维尔、惠特曼等浪漫主义大师。
(2)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①思想特点a.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古典主义主张只能描绘贵族和上层人物,排斥民间文学,戏剧创作规定要遵循“三一律”,推崇典雅和崇高的风格等等,已成为束缚文学发展的桎梏。
浪漫主义终于冲破了这道顽固的藩篱,在创作自由的口号下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
个性解放是他们高举的旗帜,以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这是他们宣扬的时代新精神。
b.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
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
后者以怀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
但是,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思想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c.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第六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库柏(1769——1851)带有传 奇色彩的连续性五部小说: 《拓荒者》(1825)、《最后 的莫希干人》(1826)、《草 原》(1827)、《探路者》 (1840)、《杀鹿者》 (1841),是边疆题材小说, 充分体现了他的“纯粹美国式” 小说的特点。他的作品还有 《间谍》(1821)和《水手》 (1824)。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创作 方法基本上是相互区别,相互矛盾的; 但有时也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希腊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 克利特(约前460——370)就曾经说: “一位诗人以热情并在神的灵感之下 所作的一切诗句,当然是美的。”但 他同时又说:“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 我们是摹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 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缝补;从燕子 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 的鸟学会了唱歌。” 可见他既主张摹 仿又注重内心的灵感。
霍桑(1804——1864)的小 说《红字》(185 0) 曾经 震动了美国资产阶级文坛。 爱伦·坡(1809——1849), 西方认为他是侦探小说的鼻 祖。小说《黑猫》。代表作 《乌鸦》(诗歌)。
拉丁美洲浪漫主义
拉丁美洲的浪漫主义是民族解放 运动的产物,也是各国民族文学形成 的表现。 委内瑞拉的安德列斯·贝略 (1781——1865)是拉丁美洲文学的 奠基人。
第六章 十九世纪 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是给予全人类以文 明和文化的世纪。 列宁) 明和文化的世纪。”(列宁) 此时社会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 此时社会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且产生了大量的作家、作品. 而且产生了大量的作家、作品.
欧洲文学中的浪漫主义
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既是创作方法, 也是文学流派。首先是指一种创作 方法,这种方法一旦为许多作家所 采用,蔚为风气,就形成一种思潮 或流派。在欧洲,文学中的浪漫主 义流派,开始形成于十八世纪后期, 广泛盛行于十九世纪前期。然而作 为一种创作方法,则和现实主义一 样,是随着艺术产生而开始的。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作;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喜好。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国别
作家
代表作
备注
德国(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发源地)
施莱格尔
以《雅典娜神殿》为阵地阐述浪漫主义主张
三人都是“耶拿派”代表人物(耶拿派是德国浪漫主义最早的团体,因以耶那大学为创作阵地而得名)
诺瓦利斯(诗人)
《夜莺的颂歌》悼念早逝的未婚妻
蒂克
《民间童话集》,开创童话小说新题材
拜伦
其主要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梦》、《黑暗》、《唐璜》等,创造了“拜伦式英雄”的形象。
济慈
抒情诗《夜莺颂》
他的是具有绘画美和雕塑美,显出唯美主义倾向。
司各特
小说《艾梵赫》塑造了绿林好汉罗宾汉的形象。
它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法国
夏多布里昂
《基督教真谛》鼓吹基督教的复兴,其中收录的《勒内》塑造了一个患“世纪病”的典型,他的忧郁症大革命后贵族青年感到前途迷茫的一种精神状态。他后期作品《墓外回忆录》记录当时的社会实件。
布伦塔诺
前者抒情诗《催眠歌》、《罗雷莱》二人合作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
二人是“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团体,因以海德尔堡大学为创作中心而得名)
阿尔尼姆
格林兄弟
《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内含《白雪公主》、《灰姑娘》
语言平易、通俗、生动,其结构形成有代表性的'通话模式”
霍夫曼
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
第二节:德国浪漫主义 文学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 1.政治背景 2.哲学背景 二、德国浪漫主义的发展 (一)德国古典主义的余风——荷尔 德林
约翰· 克里斯蒂安· 弗里德里希· 荷尔德林 (1770-1843)
创作:1791年的颂歌(歌颂古希腊文化) 1799年书信体抒情小说《徐培里安》
(三)德国后期浪漫主义——海德堡派 1.海德堡派简介 1805年前后,一批新的浪漫主义作家 与学者先后聚集在海德堡大学,创 办刊物,成为后期浪漫主义,称之 为海德堡派,其中心成员是阿尔尼 姆与布伦塔诺。 2.作家作品简介 (1)阿尔尼姆与布伦塔诺
1806-1808年两人合编《儿童的神奇号 角》 (2)格林兄弟 1812-1814年两兄弟编写《儿童与家庭 童话集》 (3)亨利希· 封· 克莱斯特(1777-1811) 代表作品: 独幕喜剧《碎罐》(1808)和中篇小说 《米赫尔· 戈哈斯》(1810)
2.威廉· 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
1827) 作品: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 名篇:《擦烟囱的少年》、《保姆之歌》、 《病玫瑰》、《老虎的赞美诗》
Spring Sound the Flute! Now it's mute. Birds delight Day and Night.
短诗:《布伦宁战役》《我在死者中》 《贝克莱的老妪》、《童尼卡》
(三)英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 1.拜伦 (1788-1824)
出生于贵族 10岁继承爵位和封地 13岁进入哈罗中学 17岁进入剑桥大学 21岁发表评论《英国诗人与苏格兰评论家》 1812年发表长诗《恰尔德· 哈罗尔德游记》(1、 2章) 同年发表《编织机法案编制者颂》
理论主张: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背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8,19世纪之交的欧洲面临历史上最大的变 革时期.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 进行激烈的反复的权力争斗.1789年爆发的 法国大革命几经周折,不仅摧毁了法国君主 制的根基,而且撼动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 国大革命的感召下,欧洲进入如火如荼的动 乱年代.一方面,英法等国在经过不同程度 的社会变革之后,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贫富 分化日益加剧;另一方面,欧洲弱小民族争 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并在1848年达 到高潮.浪漫主义思潮就是在这一宏阔的社 会背景中诞生的.
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但在文学上成 就最高的却是英,法两国.欧洲的浪漫主义在 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 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 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 第二次高潮则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 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 随其后.这一时期法国文坛相对沉寂,但也有 拉马丁和维尼等才华横溢的诗人.此外,意大 利的白尔谢,曼佐尼以及德国的霍夫曼等人也 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浪漫派作家.
文学与艺术因素
尽管浪漫主义文学直到19世纪才蔚为大观,但实际上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倾向古已有之.古希腊的 亚里士多德就曾声称:"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 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率与 必然率可能发生的事."这就是对古代文学中浪漫主 义手法的概括. 横向上看,浪漫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学思潮,而 是涵盖了艺术的其他门类.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和籍 里柯就曾创作过许多惊心动魄的浪漫主义绘画,表达 自己对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的理解;肖邦,李斯特等 音乐家风格幽婉深邃,比才的歌剧热情奔放,是浪漫 主义音乐的典范.文学和艺术各门类之间彼此影响, 共同构成了声势浩大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风潮.
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首先,浪漫主义文学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其次,德国的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最后,18世纪启蒙文学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上的直接先导。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首先产生在德国。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一)、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
浓重的感情色彩,自由的理想抒发,强烈的个性张扬,便成为浪漫主义的一个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
(二)、注重描写和赞美自然景色,抒发作者对自然的感受。
(三)、浪漫主义作家、诗人重视民间文学,常采用民歌歌谣作为创作的素材和借鉴。
(四)、表现方法上,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突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他们的故事情节曲折,以不同寻常的环境、非凡的英雄人物形成自己的风格。
(五)、从体裁上看最常用的体裁是抒情诗,除了抒情诗外,历史剧和历史小说,也是常用体裁。
四、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的发展概况浪漫主义文学首先在德国产生,然后影响到英、法和欧美其他国家。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浪漫派(即耶拿派)。
代表人物有奥古斯特·威廉·封·施莱格尔(1767-1845)弗里德里希·封·施莱格尔(1772-1829)、诺瓦利斯(1772-1801)、路德维希·蒂克(1773-1853)。
2、中期浪漫派(即海德尔堡派)。
代表人物是阿希姆·封·阿尔尼姆(1781-1838)和克莱门斯·布仑塔诺(1778-1842)。
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雅科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两兄弟收集出版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3、后期浪漫派。
代表人物是霍夫曼(1776-1822)和沙米索(1781-1838)。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这一阶段,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过渡,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了激烈的、反复的搏斗。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的根基,而且震撼了几百年来由封建贵族盘踞的整个欧洲。
1815年,俄、普、奥等国组成了“神圣同盟”,联合波旁王朝的残余势力,扑向革命的法国。
拿破仑与封建列强之间爆发的战争,既维护资产阶级取得的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同时又演变为掠夺性的战争。
由“神圣同盟”扶上复辟宝座的波旁王室,只维持了十五六年,在1830年7月26至28日的三天中,就被人民群众摧枯拉朽地推翻了。
随着资本主义的上升发展,英法等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
19世纪40年代,各国无产阶级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如火如荼;各民族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终于发展成席卷欧洲的1848年革命运动。
自此以后,欧洲其他各国先后向资本主义过渡。
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首先,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法国大革命不仅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而且带来了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
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和陈旧的封建意识在文化、思想领域产生猛烈碰撞,这种碰撞在作家头脑中敏感地表现出来,有各种各样的反映。
其一,法国大革命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不胫而走,迅速传遍欧洲,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
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
在法国,执政府时期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和斯塔尔夫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这一思潮主张保证个人自由和独立性,要求国家保证个人的人身、信仰、言论、职业、经营、选举、集会等自由,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关系确立后“自由竞争不能忍受任何限制,不能忍受任何国家监督”的现实。
对个人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浪漫派作家往往从个性受压抑,个人才能得不到发展,个人愿望和抱负得不到实现等角度,表现人物与社会的矛盾,表现人物在这种矛盾状态中的感情、行动和悲剧。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
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拨;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与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
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
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
表现理想和幻想本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不过,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在西方则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这个时期。
其最先形成于德国,而后波及到英国、法国和俄国,在短短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场风靡欧洲的文学运动,相继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于是,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必然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盛行是反对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物。
所以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人们常常以古典/浪漫的对立模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产生的原因。
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意思简直包括一切不是按照古典传统写出的诗歌。
"并指出这是一种"根据'古典的'与'浪漫的'之间的对立说法而建立的类型论。
"这种对立或区别具体的含义是"指那种与新古典主义诗歌相对立并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启发并以此为榜样的诗歌" 。
从这里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新古典主义对立",是说浪漫主义力主表现个性与感性,不像古典主义文学那样强调理性以及对社会、国家整体的服从;"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得到启发",是说浪漫主义在题材与主题的表现上富于传奇性、奇特性。
这些特点都使浪漫主义文学有了与西方传统文学全然不同的面貌。
不过,即使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那里,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和面貌,德国的、法国的和英国的浪漫主义不尽一致,早期的和以后的浪漫主义之间也有区别。
但是这些民族的、时代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浪漫主义文学没有统一的特征和性质。
正如韦勒克所说:"如果我们考察一下整个大陆上自称为'浪漫主义的'具体文学的特点,我们就会发现全欧都有着同样的关于诗歌及诗的想象的作用与性质的看法,同样的关于自然及其与人的关系的看法,基本上同样的诗体风格,在意象、象征及神话的使用上与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截然不同。
"关于这些共同点,韦勒克总结为:"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 也就是说,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这些特点,是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
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自然观,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即自然观的世界观是什么意思。
浪漫主义所谓的自然是针对古典主义而言的。
他们认为,古典主义对理性的强调实质上是对秩序、规律的强调,其违反了人的自然本性。
浪漫主义把一切原始的、质朴无华的和天真无邪的事物视为"自然的"。
从这里引出了浪漫/古典之间的一系列对立,如浪漫主义强调感性,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浪漫主义强调对大自然的表现,古典主义强调对人类创造物的表现;浪漫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古典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浪漫主义强调自由、个性、个体,古典主义强调服从、共性、整体。
等等。
而这一切从世界观上讲,则体现了对世界对自然的看法。
由于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理性主义认为世界、自然有如一架精致的机器,一个完美的几何模型,世界与自然的运作受可知的规律的支配。
而浪漫主义则把自然视为一个未知世界,是神秘的,值得敬畏的,不断演化的。
塑造艺术形象不同,浪漫主义文学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对人生理想甚至幻想的表现,力图用文学给人类展现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
用德国作家席勒的话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
所以,浪漫主义并不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注重对生活对象的如实摹写,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是竭力表现理想,表现主观愿望,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
所以在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遵循的是理想化的原则,只要能表现理想的与希望的生活,文学塑造的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也无关紧要。
浪漫主义文学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因此常常会改变生活原有的形态,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大胆地、人为地创造出虚构的甚至是变形的意象、人物或环境。
浪漫主义是按照理想中的生活应有的样式,按照作家主观的感情逻辑去想象和创造艺术世界。
可以说,浪漫主义文学创造的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通过塑造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理想世界,纵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表达主观的愿望。
虽说表现主观情感是各种文学类型共有的特点,但是我们要注意,在对情感的抒发上,浪漫主义有自己的特点。
如果和现实主义比较一下,可以说在处理感情和生活的关系上两者之间有这样的区别,浪漫主义是由情生物,为情造物,对生活的表现受主观感情的支配,所以浪漫主义塑造的艺术形象往往不同于生活形象;而现实主义则是由物生情,融情于物,主观感情的表现要受所描写的生活内容的制约,把主观的情感融入生活形象之中。
比如,白居易在《缭绫》中也抒情,"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表现了对织女的同情,但是这种情感的表达是在陈述事实、对比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
可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景色的描写,却是在激情中的想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为表现希望和激情,浪漫主义文学尤为注重理想英雄的塑造,并常常以强烈的对比来强化和表现主观情感的倾向性。
在理想主义精神的支配下,浪漫主义文学更多地采用了远离现实生活的神话传说、奇异故事等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以富于幻想的方式创造出想象的和虚构的艺术世界。
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曾说:浪漫主义艺术"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
因此浪漫主义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往往带有幻想的特点,在虚构的特殊的环境中,描写一些具有奇特的超人品格、行为和能力的形象。
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为了纯洁自由的爱情,可以死而复生;《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能力;雨果《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以他的人格、道德,可以感动一切人,可以做到一切事,可以使从不说谎的修女,也为之违反教规。
所有这些形象显然不是现实生活种可能有的,而是充分体现了作家的希望,富于理想色彩的人物或英雄。
正如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说,"在最狭义最本质的意义上说,浪漫主义就是人的灵魂的内在世界,他的心灵的隐秘生活。
在人的胸部和内心里,潜伏者浪漫主义的秘密源泉。
" 为了表现理想和激情,浪漫主义常常以强烈的对比色彩来强化和突现主观倾向。
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以美与丑的对比、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表现了作家爱憎分明的情感。
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崇尚自然的特点,强调以自然为对象和表现人性的自然本质。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及,浪漫主义文学尤为重视自然。
这个"自然"既是指那个与社会生活截然不同的大自然,又是指突现了人之本性的自然。
浪漫主义文学所以关注自然,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是因为对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违反人性的都市文明和工业文化的失望。
浪漫主义认为,人性原有的纯朴与自然,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因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因为物质欲望的弥漫,而逐渐丧失了。
因此,对大自然的向往,对自然人性的歌颂,也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对象,从而为欧洲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正如美学家李斯托威尔所说:"自然这块天地,不得不等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方才得到了充分而又细致的发掘。
拜伦、雪莱、华兹华斯、歌德,是他们第一次把大海、河流、山峦带进了他们自己的作品。
" 另一方面,浪漫主义文学也常常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来表现人的自主能力和奋斗精神。
以此来塑造理想中的英雄。
浪漫主义文学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的特点。
浪漫主义在艺术表现上不求"形似",不像现实主义那样追求细节的真实,而是依据主观感情的逻辑和表现理想的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夸张、虚构、变形、比喻、象征等非再现性的艺术手段,致力于理想的艺术世界的创造,从而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特色。
浪漫主义文学经常使用异常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传奇式的故事情节,华丽的语言形式,把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自然奇观和异域风情揉合起来,以表现理想中的世界和人生,呈现出雄奇瑰伟的浪漫气势。
现实主义创作的冷静刻画和细节真实在浪漫主义作品中是极少见的,即使是写实的场面,浪漫主义也把笔墨用在对奇异新鲜事物的表现上,尽力表现主观感觉和思想感情。
注重主观感情和理想的表现是浪漫主义的根本特点,因此,由于理想的性质与取向不同,浪漫主义也就有了所谓的"积极"和"消极"之分。
所谓的积极浪漫主义,是指那种表现了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一致的理想和感情的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因为有积极进取的特点,它表现的理想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并以这种理想来批判一切丑恶的现实。
而所谓的消极浪漫主义则是指那种把已经或正在消亡的生活作为理想的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而把目光投向过去,已经被历史所遗弃的生活成了它的理想的寄寓之所,因此消极浪漫主义常常流露出一种感伤的情绪,其艺术趣味也因此透露出晦暗甚至病态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