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合集下载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优秀范文5篇)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优秀范文5篇)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期末作业考柴步华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教学论答:又称教学法、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

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由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的、任务、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内容组成的。

在当代,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它已形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

教学论的研究是在教育学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对教学理论的历史遗产、现实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各科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加以理论概括。

2.教学原则教学原则答: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

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3.物理规律答: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一定意义上说,物理规律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4.研究性学习答: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物理课程的价值。

答: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物理教学与课程论教材

物理教学与课程论教材

物理教学与课程论教材
《物理教学与课程论:物理教学论,物理教科书研究,物理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是一本关于物理教学与课程论的教材。

这本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物理教学论,主要介绍物理教学的原理和方法。

包括物理教育的基本理论、物理学习的心理规律、物理教学设计与评价等内容。

通过对物理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帮助读者了解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供指导物理教学实践的理论支持。

第二部分是物理教科书研究,主要分析和评价不同类型的物理教科书。

包括物理教科书的编写原则、内容结构和教学策略等内容。

通过对不同教材的比较和分析,帮助读者了解不同类型教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提供选择和使用教材的指导。

第三部分是物理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主要探讨物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研究的方法。

包括物理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设计、课程教学策略、课程评价等内容。

通过对物理课程的研究和探索,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设计和组织物理课程,提供实施物理课程的指导。

这本教材可以帮助教师和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了解物理教学与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教学设计和研究的参考。

同时,对于物理学习者来说,也可以提供指导物理学习和教材选择的参考。

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

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

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一、引言物理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教学论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对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选择一本优秀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对于教学工作者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二、选择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的标准1.内容丰富全面,涵盖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2.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对物理学理论进行讲解;3.语言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消化和理解;4.书籍权威性强,作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声誉。

三、推荐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1.《物理教学方法》作者:张三该书从物理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丰富的案例和教学经验,对物理教学的相关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该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物理教学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传统的教学方法,还介绍了现代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该书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学生自学或教师参考。

2.《物理教学论》作者:李四该书是一部系统全面的物理教学理论著作,涵盖了物理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学生心理特点分析等内容。

该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上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为物理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3.《物理教育心理学》作者:王五该书主要介绍了与物理教学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障碍等内容。

该书结合了物理学的教学实际,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该书适合物理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参考。

四、结语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师和学生在选择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时,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综合考虑书籍的内容、作者的学术地位和书籍的实际应用价值等因素,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优秀参考书。

希望本文介绍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能够为教师和学生在物理教学和研究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物理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参考。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期末结课总结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期末结课总结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期末结课总结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期末结课总结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通过研究物理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探索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对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我深刻认识到课程的结构性和系统性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课程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主题,清晰地分析和组织知识内容,并提供具体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机会。

在我的物理课程设计中,我特别注重了知识的逻辑性和层次感。

通过合理地梳理知识框架,我灵活地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具体的实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在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尝试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例如,我使用了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真实的问题。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真实情境中,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应用性,并培养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示生动的实验和模拟场景的视频,以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和直观理解。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再次,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我注重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测验,我还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参与、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方式,不仅仅局限在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互评和自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反思,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和能力提升。

最后,我还特别关注了课程教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在教学中,我讲解物理知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注重将物理学与当今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通过解析真实世界中的物理现象和现象,我鼓励学生思考科学知识在社会发展和解决现实问题中的重要性。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模板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模板

第一节教学手段概述
第二节传统物理教学 手段的运用
第三节幻灯、投影、 电视和录像的运用
第四节计算机辅助物 理教学
第五节现代信 息技术与物理
课程的整合
[附]多媒体计 算机演示型教 学案例一则
第一节教学手段概述
一、教学手段的含义 二、教学手段选择的基本依据 三、运用教学手段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二节传统物理教学手段的运用
第一节课程方案
一、课程方案的种类 二、课程方案主要内容
第二节物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的含义 二、物理课程标准的构成
第三节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解读
一、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二、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的性质 三、中学物理课程基本理念 四、中学物理课程设计思路 五、中学物理课程目标 六、中学物理课程内容标准 七、中学物理课程实施建议 八、附录部分
这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第一节物理实验及其类别
一、物理实验及其方法 二、中学物理实验的分类
第二节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
一、演示实验及其作用 二、演示实验的教学要求 三、演示实验教学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物理边学边实验的教学
一、边学边实验的特点 二、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 三、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边学边实验
第四节物理分组实验的教学
一、分组实验的教学要求 二、分组实验的教学基本过程 三、分组实验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物理教学研究方法
一、思辨研究法 二、物理教育描述研究法 三、物理教育实验研究法 四、物理教育开发研究法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物理学的教学理论和实践。

它既涉及到物理学的教学理论,又涉及到物理学的实践。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并能够更好地应用物理学知识。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包括物理学的教学理论、物理学的实践、物理学的实验、物理学的教学方法、物理学的教学技巧、物理学的教学设计、物理学的教学评价等。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并能够更好地应用物理学知识。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案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并能够更好地应用物理学知识。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设计也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

这些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并能够更好地应用物理学知识。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物理学的教学理论,还涉及到物理学的实践。

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并能够更好地应用物理学知识。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并能够更好地应用物理学知识。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指南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指南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学习指南一、《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及学习要求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内容《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是解决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是从比较宏观的角度研究物理教学中的问题。

就实践性问题而言,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要论述物理教学中一些普遍的带有规律性的能够直接指导物理教学实践的有关内容。

就理论性问题而言,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要对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作出“为什么”的回答,对其进行理论解释和说明,使人们对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上对物理教学实践发挥指导作用。

一般而言,《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要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包括:⑴研究物理教学的总体目标和任务;⑵揭示物理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物理教学的基本规律,确定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⑶研究物理课程的基本问题,如物理课程的基本类型、物理课程的基本结构等;⑷研究物理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⑸研究物理学习,揭示物理学习过程的基本规律,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征,确定物理学习原则;⑹研究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揭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物理教师应具备的智能结构、业务素质和物理教师专业化等等;⑺研究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有关评价问题:如物理教学质量评价、物理课程评价、物理学业成就评价等方面。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要研究的实践问题主要包括:⑴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⑵物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⑶物理教学的基本技能除此之外,还要研究一些物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互融合的问题,例如,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

就我们开设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而言,基本内容包括五个专题。

专题一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主要讨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基本任务与研究方法、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中学物理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物理课程和物理学习。

专题二讨论物理教学设计,主要包括物理学科教学设计概述、物理实验教学设计、物理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物理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物理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和课堂讲授式教学设计等内容。

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

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

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摘要:一、引言1.介绍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的主题和目的2.阐述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二、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的内容概述1.参考书的基本信息和结构2.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三、参考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反思2.学生的学习指导和自主学习四、参考书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作用1.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3.促进物理教育改革与发展五、结论1.总结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的价值和意义2.提出进一步改进和推广的建议正文:一、引言在我国,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一直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一本名为《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的教材应运而生。

该书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物理教学理论及实践指导,为我国的物理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的内容概述《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是一本针对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教材,内容涵盖了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和案例分析等。

全书共分为十章,分别论述了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方法、物理教学评价、物理实验教学、物理教学资源、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物理教育研究、物理教学实践和反思等。

三、参考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在实际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参考书中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果。

四、参考书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作用《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其次,参考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果。

最后,参考书为物理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推动我国物理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一、引言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旨在研究物质的本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

中学物理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阶段,具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中学物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对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进行探讨。

二、中学物理课程设置1. 课程目标中学物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生能够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提高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中学物理课程内容应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等基本内容。

力学部分主要包括质点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热学部分主要包括热传导、热膨胀等;光学部分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和折射等;电学部分主要包括电荷和电场、电流和电阻等;原子物理部分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和放射性等。

3. 课程设置中学物理课程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科发展的需求进行设置。

从初中开始,逐步引入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理解。

高中阶段,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培养实践能力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进行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2. 引导思维方法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例如,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和推理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创设情境教学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四、教学效果1. 学科素养提高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通过系统学习物理知识,学生能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具备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 科学思维培养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通过培养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物理、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学科教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理论物理、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学科教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理论物理、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学科教学(物理)、
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和物理学科教学,它是同属于物理教育学下的学硕分类和专硕分类。

一般情况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制是三年,而物理学科教学的学制是两年。

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教育事业当中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规格,可能学科教学的学制会慢慢的演变为三年。

据我所知,近些年来,国内的一些省师范高校已经开始进行了这样的改革。

那么按照“两年”和“三年”的区别,一般人们会选择物理学科教学作为自己的考研目标。

这就造成了一般学生考的方向大都是专硕啊,很少走向学硕。

与之匹配的就是咱们的国家招生规模,更多的是倾向于专硕扩大,而学硕的数量就比较稀少。

物理课程与教学和物理学科教学在就业方向是不存在太大的差别的。

无论是三年制还是二年制,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你的方向与这学校要求匹配,那么对你就业来说就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比如,你的本科是其他方向,最后你要去当物理老师,无论你读的是物理课程与教学和物理学科教学,这都会导致你在就业方向不占优势,因为有的学校要求是去本科,和硕士是一致的。

另外就是,学科教学会有见习和实习的课程安排,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没有这样强制的课程安排。

如果未来的就业目标学校要求你去实习的话,那么想就业的学硕方向的学生,最好是先打听好你未来的目标
中学是什么样子的要求,与之形成匹配主动的去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目标及达成途径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目标及达成途径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目标及达成途径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理解和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问题;- 掌握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和技巧,培养科学实践能力。

2. 能力目标- 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发展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达成途径1. 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合理安排物理课程的内容和教学顺序,使之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性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实际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

2.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实践能力,通过设计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制定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实践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记录,培养他们的科学仪器和数据处理技能;-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和科技竞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细化评价方式- 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从知识、能力和素养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采用自我评价、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5. 优化教师角色-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要与学生保持密切的互动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都能全面发展、充分尊重个性。让学生 的个性得以健康生动活泼地发展。
• 7.素养:平素固有的学识潜能和修养 • 科学素养: • 对科学术语的基本理解; • 对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基本理解; • 对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理解
程度。
• 8.物理概念 • 原始概念:质量、力、位移等; • 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概念:速度、密度、电
• 7.问题 • ○有效与无效、简单与复杂、封闭与开放
原始与习题 • 问题情境与问题设计 • ○来自生活、演示现象或其它 • ○设计中的启发与交流、过渡
• 8.教材分析理论 • 依据:课标、教材、学生 • 知识与内容: • 地位——结构——概念——规律——重点
与难点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迪。
• 2.说课 • 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 • 3.讲课 • 符合课标要求,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 体现师生交流和探究式学习,等。
• 4.问题情境设计 • 扣紧章节内容、体现生活生产实际、体现
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参与思考具有启 发性,等。
• 5.对教学原则的理解和分析 • ○就某一原则,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基本概念 ○基本规律 ○基本技能
一、基本概念
• 1.物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物质结构、 物体的运动形式和相互作用。
• 经典物理:速度远小于光速、能量连续分 布、h量级可忽略
• 近现代物理:速度与光速可比拟、能量量 子化、h量级不可忽略
• 2.认知:与知识学习相关的宏观心理过程, 包括信息的接收、加工、储存等。
•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3.科学探究 • ○教育本质与科学本质统一于科学探究 • ○七个要素 •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课程论:课程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课程论主要是研究学校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安排组织教材等问题的理论。

2.物理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培训目标、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认识物理世界、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训练基本技能、促进知识、能力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3.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4.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意志内部启动机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物理学的特点。

答: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特点及其联系,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物理学的特点主要有:(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

(3)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是应用数学方法最充分、最成功的科学。

(4)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角色关系转变的理解。

答:新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辅的课程改革为教学行为转变开拓了空间。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1)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本身的教授。

(2)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去研究。

(3)尊重和赞赏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注重教学过程的反思。

3.简述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

答:(1)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2)要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3)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教学目标
1 培养科学思维
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考和实验探究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科学素养。
2 激发兴趣
通过趣味和互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应用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解决,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
1
力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习物体的运动规律、力、功和能量等基本概念。
2
热学
3 课外阅读
推荐相关的物理书籍和期刊,拓宽学生的物理知识和兴趣。
结论
希望通过本课程能够帮助您全面了解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性,为您的教学生涯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 持。
理解热量传递、热力学定律以及物质的热性质。
3
电磁学
研究静电、电流、电磁场以及电磁波等电磁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 观察和探索物理现象,培 养科学精神。
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思考。
多媒体展示
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生动 的图像、视频和模拟实验, 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PPT课件
欢迎来到《物理课程与教学论》PPT课件的演示。本课程将深入探讨物理课 程的设计与教学方法,帮助您成为一名出色的物理教师。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介绍物理课程的重要性,并明 确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学习对象
适用于所有对物理学感兴趣的 学生,无论他们的先前知识水 平如何。
参考教材
推荐使用标准的物理教材和其 他辅助学习资源。
教学评估
笔试和测验
定期进行笔试和测验,评估学 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口头报告
鼓励学生进行主题演讲或小组 讨论来表达他们对物理概念的 理解。

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

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

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二、物理课程的重要性三、教学论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四、参考书的选择与使用五、结论正文一、引言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并学习。

物理课程不仅是学生了解自然现象、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为学生打下良好科学基础、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物理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是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物理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围绕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探讨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参考书,提高教学质量。

二、物理课程的重要性物理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物理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认识水平。

其次,物理课程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复杂的问题,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最后,物理课程还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在高校专业选择,还是未来从事科研、工程技术等领域,物理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

三、教学论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物理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

教学论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教学论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例如,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运用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参考书的选择与使用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参考书的选择与使用至关重要。

一本好的参考书,不仅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选择参考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性:参考书应当具备严谨的科学性,确保所提供的知识是正确可靠的。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一)基本内容一、绪论: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P001〔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由物理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边缘科学。

〔2〕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边缘性和理论性的学科。

〔3〕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还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

2、课程〔教学〕目的P001使学生学习现代物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思想,掌握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进行教学技能的初步训练,为顺利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成为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3、研究对象〔补充〕:它主要研究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具体有: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学物理的内容和体系、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中学物理教学方法和手段、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征、物理课堂教学和物理活动课程、物理教学评价、物理教师的备课和教学研究等。

4、课程内容:广义〔补充〕:〔1〕物理教学〔概〕论;〔2〕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与研究;〔3〕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4〕物理教学技能训练等。

狭义〔具体P002〕研究跟物理课程与教学有关的各种理论,把它们应用于物理课程与教学的实践;对物理课程与教学的实践进行进行总结和理论概括。

具体选编了12个专题5、课程学习方法P002-003。

〔1〕思想上要认识并重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0-4〕〔2〕学好相关科学并注意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特别要处理好与教育心理学与物理学的关系。

我国传统的教学论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德国的赫尔巴特〕,新课程改革主要是借鉴美国的教学论〔杜威〕。

〔3〕学好相关实践课程〔教材分析、教学技能与实验技能训练等〕、积极参与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纸上谈兵与纸上练兵是不够的〕〔4〕与时俱进,不断吸取先进经验,广泛收集积累资料学会反思、学会合作。

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教学的基石。

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

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

83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物理课程的重要性1.培养科学素养2.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三、教学论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1.教学方法2.教学评估四、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的作用1.提供教学理论支持2.指导教学实践五、结论正文【引言】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对于培养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物理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物理课程的重要性】物理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培养科学素养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培养科学精神。

通过学习物理,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高科学素养。

2.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物理学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工具来解决问题。

因此,学习物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学论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在物理教育过程中,教学论起到了指导教学实践的重要作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学方法教学论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评估教学论强调教学评估的重要性,提倡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的作用】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提供教学理论支持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原则,提高教学水平。

2.指导教学实践参考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借鉴这些经验,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中学物理课程理论基础第一节物理课程综述情景素材:高中阶段的课程结构(框图)如下本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

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4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

(1)在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和物理2中,学生通过对物体运动规律、相互作用、能量等核心内容及相关实验的深入学习,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潜能,为后续课程的选择和学习作准备。

(2)本课程不仅通过选修模块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而且在必修模块中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机会。

选修1-1,1-2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2-1,2-2,2-3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的应用和实践。

选修3-1,3-2,3-3,3-4,3-5在注重物理学的应用和社会意义的同时,较系统地介绍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3)完成必修学分的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选学有关内容。

学生最好参照“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框图”的顺序选择课程,以便循序渐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也可以跨系列选学相关模块,根据需要决定学习某系列模块的先后顺序。

(4)本课程是为大多数高中学生发展设置的国家课程,为了让学有所长的学生更充分地发展,我们建议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开设相关的课程,例如“物理实验专题”、“物理专题研修”等,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等。

在教育学和教学论的长期发展中,研究课程设置的理论和规律等课题已逐渐形成了“课程论”分支学科。

为了研究物理课程,我们首先从物理学谈起,并对物理学的特点作简要的介绍。

一、物理学的特点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特点及其联系,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院系:******** 专业:***姓名:***学号:*********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中学物理实验主要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学边实验(随堂实验)和课外活动实验等四种基本类型。

通过一学期侯老师的指导学习《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我就这四种类型分别分析了其各自特点、功能及教学过程,并列举相关的范例以供参考。

相信此次对中学物理实验的总结将更有利于我作为师范生以后的中学物理教学。

(一)演示实验及其教学过程演示实验是指在课堂上主要由教师操作,并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以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实验教学方式。

该过程的操作表演者主要是教师。

在课堂引入阶段,演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课题展开阶段,演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属性或关系进行探究,通过对感性材料的研究,概括出物理概念或归纳出物理规律。

在知识深化阶段,演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因此比较注重实验的思考性,注重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演示实验的教学案例案例演示波的传播【实验装置】把牙签等间距地缝在松紧带上,牙签一头插上白色泡沫球即可(注意:选择松紧适合的弹性;还可以把泡沫球涂上不同颜色,以示区别)【演示方法】一人双手拉着松紧带的两端(不要太紧),另一人沿竖直方向拉动其中一根牙签,就可粗略观察波的传播形式(注意:拉松紧带的人在该过程中不要改变手的状态,可采用把松紧带两端固定在倒过来的木凳的两脚上)(二)学生分组实验及其教学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整节课时间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小组合作完成物理实验的教学形式。

它的最大特点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仪器、控制实验过程、观察物理现象、测量数据,最后由小组共同分析误差、总结改进方法、得出结论。

学生在该过程中完全处于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

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案例【实验名称】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目的】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原理】1.电流表的内、外接法的选择由于电流表、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不管采用电流表内接还是外接都将引起误差。

为减少误差,当被测电阻Rx较小时,一般采用外接法:Rx较大时则采用内接法。

若Rx不很大又不很小时,可用临界电阻方法粗略判定:先算出临界电阻Ro≈(Ra·Rv)1/2(仅适用于Ra<<Rv的情况),若Rx>Ro可采用内接法:若Rx<Ro 可采用外接法。

如Ra、Rv均不知。

可用试触法判定:通过改变电表的连接方式看电流表、电压表的变化大小确定正确的接法。

2.数据的处理(1)公式法:在自己设计的电路中(内接法或外接法),改变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I、U值,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几组E、r值,最后分别算出平均值。

(2)作图法:用作图法来处理数据,即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像,所得直线跟纵轴的交点即为电动势值,直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电阻r的值。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池、电键、导线【实验步骤】1.电流表用0.6A量程,电压表用3V量程,按自己设计的电路图接好实物。

2.把变阻器的滑动片移到一端使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1、U1)。

用同样方法测量几组I、U值,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

4.打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5.处理数据,用公式法和作图法两种方法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值。

【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2.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极化现象较严重,电动势E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

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调的过大,读电表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

3.要测出不少于6组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

4.在画U-I图像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的太远的点可舍去不予考虑。

5.在画U-I图像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的值开始(横坐标必须从零开始)。

【巩固练习】用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内接时,E测< E真B.电流表内接时,r测< r真C.电流表外接时,E测< E真D.电流表外接时,r测< r真(三)边学边实验及其教学过程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

又称随堂实验。

边学边实验与演示实验相比,其特点是让学生手脑并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人人动手,在操作、观察中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物理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边学边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相比,其特点是能更好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配合教学内容进行随堂实验。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案例·课题: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即时速度·指导思想:1.通过边学习边实验的开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部动机,解决“时间是认识的基础”这一根本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通过边学习边实验,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科学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3.将高中物理教学的“数学建模”转变为“物理模式”,建立一种东西方物理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观察“一维电火花描迹仪”上小车的运动,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使学生通过“一维电火花描迹仪”的描迹,掌握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纸条上的“时--空”信息与数学描迹的关系。

3.让学生探索“怎样使小车在某一时刻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理解即时速度的概念,掌握即时速度的实验测定方法,初步理解力的瞬时性。

·教学重点:1.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2.即时速度的概念和测定方法·教学难点:即时速度的测定方法和力的瞬时性·教学方法:边学边实验,探索分析法·教具:“演示用电火花扫描仪”1台,“简易一维电火花扫描仪”26台,摄影仪1台·教学过程:一、复习:1.匀速直线运动中“简易一维电火花扫描仪”的调试方法。

2.判定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法(从描迹纸条确定)。

二、新课:(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描迹后确认(不需要合力为0)。

2.定义变速直线运动。

(二)平均运动: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怎样描述它在某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速度?1.平均速度的定义: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s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之比,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s/t2.物理意义:表示做变速运动的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3.强调:(1)速度是矢量,位移方向相同。

(2)v=s/t适用于任何运动(包括曲线运动)。

(3)v必须与s,t一一对应。

实验:测定小车在前0.1,0.2,0.3s内的平均速度。

(三)即时速度1.定义:做变速直线晕的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探索:怎样测定小车在某一时刻或一位置的即时速度呢?实验:(1)调节描迹仪,使小车能匀速运动(先目测,再描迹确认,调节底板螺母)。

(2)小车前半段做加速运动,后半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分析纸带,测出即时速度。

2. 测定:让物体从某一瞬时(或某一位置)做匀速直线运动,此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物体在这一瞬间的即时速度。

3.强调:(1)即时速度简称速度。

(2)即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

(3)力的瞬时性。

外力为0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4)物理意义: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瞬时或某一位置运动的真实的快慢情况。

例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侧的第7s末的速度是7.5m/s,12.5s末到打终点时的速度为9.5s,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A 7.5B 8C 8.5D 9.5(四)课堂练习:一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第1s内通过5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25m,第4s内通过25m,求;(1)物体在最初两秒内的平均速度;(2)物体在4s内的平均速度。

(五)全课总结:1.探索方法的总结;2.实验方法的总结;3.物理概念的总结。

(六)作业布置(四)课外活动实验课外活动实验是指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和要求(或提示),用一些身边简单易得的器材或自己动手制作的简单装置,在课外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实验。

课外活动实验是课堂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

课外活动从实验内容来看,可分为以下四方面内容:(1)观察性实验:就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有关的物理现象和实际运用情况。

案例把两面镜子正对放置在桌子上,在其之间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就可以从任意一面中看见多个蜡烛。

(2)课外小制作:学生在课外利用身边材料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仪器。

案例自制衍射器———取一长玻璃管,先用黑纸(或牛皮纸)将其外壁及一端口管口包裹的密不透光,然后在包有黑纸那端口的中心戳一小孔即可。

(3)小实验研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后完成一些小实验,并解释发生的现象。

案例测量液体的密度———可用一根吸管和橡皮泥做成密度计。

方法如下:把一根吸管剪成10cm长,用防水记号笔每隔1cm在吸管上刻上刻度;把橡皮泥搓成直径1.5cm的小球,再把吸管的一端插入球中,就做成密度计。

实验时,先把密度计放入水中,调整橡皮泥的多少和位置,是吸管大部分露出水面,又不能有谁进入吸管。

(4)小小发明:这一类发明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实验能力,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动手制作仪器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如何防止火柴磷片磨损,如何防止教师手被粉笔污染,发明一种多功能的折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