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案新部编本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
《春江花月夜》四读三境新生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诗歌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感受诗歌营造的浓郁悲凉的意境。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诗歌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感受诗歌营造的浓郁悲凉的意境。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知人论世及解题(一)了解作者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
扬州(今属江苏)人。
曾任兖州兵曹。
生卒年、字号均不详。
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
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
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二)解读诗题《春江花月夜》为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
全诗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学习过程环节一、感知初读1.听朗诵音频,了解诗歌的大意,感知诗歌意境。
2.整体梳理文本内容(1)文章标题包含了几种意象?你认为哪个意象在诗中出现的频率最多?明确:文章标题包含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意象;其中“月”这个意象贯穿全诗,是全诗的纽带;(2)根据“月”这一意象,请找出具体描写月变化的语句,思考:本诗展现了“月”的哪几种状态?明确:本诗按照月亮行动轨迹展现了“月”意象的四种状态;即:月出—月悬—西斜—月落。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春江花月夜?教案教学目标:1、以“月〞为线索,赏析本诗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2、发挥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感受诗中美景。
3、缘景明情,把握诗歌“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景、理、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一、导入新课唐代是一个盛世,唐代诗人灿假设繁星,唐代诗作浩如烟海,其中有一位诗人特别特殊,他为后世只留下了两首诗歌,并且凭借其中的一首而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假设虚,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倾听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唐代绝响——?春江花月夜?。
二、作者生平张假设虚〔约660720〕,扬州人。
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其诗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古今评说“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三、解题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属于?清商曲·吴声歌? ,相传为陈后主所创。
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假设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两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两首,温庭筠一首。
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假设虚此篇。
这一旧题,到了张假设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
而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假设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四、请观赏全诗, 并思考全诗以什么为中心、以什么挨次为线索绽开。
请找出明写“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渐西落〞、“月沉江海〞的诗句。
明月初升: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上中天: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渐西落: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月沉江海: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本诗以“月〞为中心、以月升月落的时间挨次为线索绽开。
线索:月升—月上—月落—月沉既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动人美景,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性思考,更写月光引起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课题:《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科目:音乐教学对象:八年级(3)班课时:1课时提供者:邵璐单位:乐平市镇桥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框是人教版初中音乐课本上的乐曲,本乐曲反应的是春天的夜晚江边赏夜色的迷人之曲,曲子意境优美,令人陶醉。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谱,介绍谱子如何识别能力目标:学会唱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意境美。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师积极引导,采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意境,让学生融入课堂、积极思索,感受到音乐中如诗如画的魅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采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赏析、讨论、交流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朗诵的基础上学唱教学难点是感悟其中如诗如画的意境美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今天我们与唐代诗人张若虚有约,首先,请大家带上一份宁静与美好的心情,先来聆听一下一段曲子(这首曲子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春江花月夜》)听完之后同学们有怎样的感受:优美、宁静、朦胧!!!!!是的,通过刚才的聆听,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朦胧的美,如梦似幻,幽美轻盈;这是一种纯粹的美,超凡脱俗,宁静清新的美;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打动,千年不息,一直等待着我们寻觅的美。
这就是《春江花月夜》,这就是一千年来给了无数人心灵滋养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融进这片神奇的境界,共同来感受一下这首曲子《春江花月夜》。
学生回答:感悟曲子运用多媒体展示让内容形象直观,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
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了解作者张若虚图文并茂加上老师的讲解,让学生知人论世。
部编版《春江花月夜》教案
部编版《春江花月夜》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及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艺术手法和意境。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画面美。
2. 学会从意象和艺术手法两方面进行分析,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热爱与感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诗歌的意象分析。
2. 诗歌的艺术手法鉴赏。
难点1. 诗歌意境的领悟。
2. 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研究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其音乐美和画面美,并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
3. 合作探究1. 小组内交流自主研究的心得,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2.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词句,分析其意象和艺术手法。
4. 分享展示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
5.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点评,总结诗中的意象、艺术手法和意境,引导 student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author's emotions and attitudes.6. 情感升华让学生谈谈对诗中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感悟,引导他们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8. 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春江花月夜》。
2. 写一篇关于诗中意象和艺术手法的鉴赏文章。
四、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情况如何,有何改进措施等。
{content}。
《春江花月夜》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春江花月夜》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1.2 作者张若虚生平简介1.3 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第二章:诗歌结构与艺术特色2.1 诗歌的结构分析2.2 诗歌的艺术特色解读2.3 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第三章:关键词语与难点解析3.1 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解析3.2 诗歌的难点句子翻译与解析3.3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解析第四章:诗歌主题与思想内涵4.1 诗歌主题探讨4.2 诗歌的思想内涵解读4.3 诗歌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第五章:教学设计建议5.1 教学目标设定5.2 教学方法与策略5.3 教学评价与反思第六章:诗歌鉴赏与审美教育6.1 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6.2 诗歌中的审美要素分析6.3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七章:诗歌与文化传承7.1 诗歌中的传统文化解读7.2 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7.3 诗歌的文化传承与弘扬第八章:拓展阅读与比较鉴赏8.1 相关诗歌的拓展阅读推荐8.2 与其他作品的比较鉴赏8.3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考第九章:课堂活动与教学实践9.1 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9.2 诗歌朗诵与表演9.3 教学实践案例分享第十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10.1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10.2 参考书籍与学术资料推荐10.3 网络资源与多媒体工具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补充和说明:在讲解诗歌背景时,应着重介绍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及作者张若虚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二、诗歌结构与艺术特色补充和说明:在分析诗歌结构时,应强调其起承转合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帮助学生感受其美。
三、关键词语与难点解析补充和说明:针对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难点句子,应详细解释其含义,分析其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四、诗歌主题与思想内涵补充和说明: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入手,深入挖掘其主题和思想内涵,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深层次理解能力。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教案统编版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教案课题:《春江花月夜》【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诗歌意象,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情感。
2.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重点难点】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鉴赏景物美;2.缘景明情,品悟诗歌哲理和体悟诗歌感情。
【学习流程】一、导入: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
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描写月亮的诗句,不胜枚举。
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唐代诗人。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史料只有清代《全唐诗》第117卷26个字的介绍:“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
”(《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古今评说】:《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二)解题①《春江花月夜》这个标题有何特点?Ⅰ春、Ⅱ江、Ⅲ花、Ⅳ月、Ⅴ夜五个名词,五个意象,五幅画面。
五个主题,交错出现,仿佛一首交响诗。
(将纸片撕碎后放入三棱镜中)三、整体感知滟滟(yàn)芳甸(diàn)皆似霰(xiàn)汀上白沙(tīng)捣衣砧(zhēn)碣石潇湘(jié)纤尘(xiān)(一)在诗题的五个意象中重点强调哪一个意象?请欣赏全诗,并思考课文写了它的哪几种状态? (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别朗读)①重点强调:月②以“月生——月悬——月斜——月落”为外在线索,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意境。
部编版《春江花月夜》教案
部编版《春江花月夜》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杨万里的诗歌创作背景和特点。
-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 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春江花月夜》的主题和意境。
-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教学内容诗歌背景介绍杨万里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他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咏物和抒情为主题,语言简练、形象生动。
诗歌赏析- 朗读《春江花月夜》。
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对诗歌的感受力。
- 分析《春江花月夜》的主题和意境。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意象,了解诗歌的主题是咏史抒怀,意境是描绘江南春夜的美景。
-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学生表达- 要求学生朗读《春江花月夜》,并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 分组讨论《春江花月夜》中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并找出其他诗歌中的例子。
- 组织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以江南春夜为主题,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 听、说、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 分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表达,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 观察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创作诗歌时的合作和创造能力。
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杨万里的其他诗歌作品。
-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欣赏其他优秀的诗歌作品,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以上就是部编版《春江花月夜》教案的内容。
通过这个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杨万里的诗歌创作,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春江花月夜》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春江花月夜》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春江花月夜》的诗句。
(2)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张若虚、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3)分析并欣赏《春江花月夜》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运用意象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3)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春江花月夜》。
(2)理解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韵律美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中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2)对诗中描绘的意境的深入感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春江花月夜》的诗意和背景知识。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如注释、译文、赏析等。
(3)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堂活动安排。
2. 学生准备:(1)预习《春江花月夜》,了解作者和背景知识。
(2)熟读诗句,注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
(2)简介《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和作品背景。
2. 朗读与背诵:(1)组织学生朗读《春江花月夜》,注意语气、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鼓励学生背诵诗句,培养记忆力and 语感。
3. 文本分析:(1)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如春、江、花、月、夜等。
(2)分析诗中的意境,探讨诗人如何通过意象创造意境。
4. 讨论与分享:(1)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中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或欣赏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分享等。
2. 知识掌握:检查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诗意、意象、意境等的理解程度。
《春江花月夜》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2、缘景明情,赏析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让学生在赏析过程中,通过诵读品味声韵、感受诗趣,进一步提高审美和鉴赏水平。
教学方法:1、多媒体2、诵读赏析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老师引导学生自由背诵写月名句)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一轮明月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
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被称为“孤篇压倒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咱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目标展示:1、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2、缘景明情,赏析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让学生在赏析过程中,通过诵读品味声韵、感受诗趣,进一步提高审美和鉴赏水平。
三、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学生眼中的作者:哪位同学解释一下张若虚?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
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
被誉为吴中四士。
曾任兖州兵曹。
靠一首《春江花月夜》而成就美名,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成就千古美名。
《春江花月夜》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春江花月夜》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文化内涵;(2)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3)能够鉴赏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春江花月夜》;(2)学会通过诗词鉴赏,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生,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春江花月夜》的诗意和艺术特色;2. 诗中描绘的春江花月夜的美景;3. 诗人张若虚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意境的把握;2. 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3. 诗歌韵律和节奏的领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春江花月夜》的原文及其注释、翻译;2. 学生准备:预习《春江花月夜》,了解诗人张若虚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 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春江花月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1.2 介绍诗人张若虚的生平和创作背景;1.3 朗读《春江花月夜》的全文,让学生感受诗的音乐美。
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的大意;2.2 结合注释,领会诗中的难点;2.3 小组讨论,探讨诗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3. 合作探讨3.1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春、江、花、月、夜等;3.2 品味诗中的意境,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3 鉴赏诗的艺术特色,如韵律、节奏、修辞等。
4. 情感体验4.1 让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诗中的春江花月夜;4.2 分享自己欣赏诗词的感悟和体验;4.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生,提高人文素养。
5. 课堂小结5.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5.2 强调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5.3 布置课后作业,深化学习效果。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2)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来欣赏和评价诗歌。
例如,通过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再者,我在案例分析环节,通过选取几个典型的解读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特性和重要性。这个环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更能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这让我认识到,案例分析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最后,我在课堂展示和点评环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思考方式和理解程度。这让我认识到,课堂展示和点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2.《春江花月夜》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基本概念、诗人和创作背景。
过程:
讲解《春江花月夜》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诗人的背景和创作背景,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春江花月夜》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春江花月夜》的特性和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春江花月夜》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推荐阅读张若虚的其他诗作,如《全唐文》中的《和张拾遗<春望>》。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歌的能力。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赏析意象、品味意境、把握情感。
3、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体会画面美、哲理美、情感美的融合。
教学重点:赏析意象、品味意境、把握情感。
教学难点:诗歌中景、理、情的融合。
教学方法:1、置身诗景,缘景明情。
2、借助多媒体,配乐诵读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月亮是一首悬挂在天空的诗”,古往今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发无尽的遐想。
一段春江,一处风月,静静的躺在璀璨的诗河之中,一千多年过去了,它默默地等待我们的到来,等待我们的聆听。
今天我们就来聆听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的唐代绝响——《春江花月夜》。
二、作者介绍及解题(一)作者: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
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
被誉为吴中四士。
曾任兖州兵曹。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学生思考:这首诗的题目组合有什么样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分组回答。
老师明确。
这是一个美妙的组合,和谐的组合,如诗如画的组合。
无“春”则无“花”,无“月”则难见“花”。
而“月”是离不开夜的。
而在这五个意象当中,“月”又是主体与核心,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
春、江、花、夜皆在月的照耀之下,构成一幅春天江边月夜下的美景。
春天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江水流逝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及思念之情,花代表着生机、希望、美丽。
月给人以相思与朦胧,夜的宁静又让人沉思默想。
三、学习本诗重在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
师生共读,品味诗歌听了我们以上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有一种迫切的心情,急切的想去领悟这首诗带给我们的美好意境。
【高中语文】《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被月亮等待的人——《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朗读,感受诗歌语言之美。
运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对诗歌意象、意境、哲思以及情感的理解。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缘景明情的方法,体会诗歌景美、理美、情美的完美融合。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景美、理美、情美的完美融合,并抒写与分享月下等待或思念的经历。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人对人生哲理和真情的深刻思考,领略古代文化中的审美观念、人生哲学和真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通过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赏析诗歌的景美、理美、情美。
【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教学法、点拨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讨论法、分享交流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诗人灿若繁星的唐代,有一位叫张若虚的诗人,仅凭一首诗,就把“月”的吟咏推向顶峰。
这就是被后人誉为“孤篇压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轮明月。
二、朗读,文本感知1.正音2.朗读指导三、细品,文本探究(一)天上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思考:“月”有什么样的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1.根据图片找出与画面对应的诗句。
2.请从诗句中找出意象和核心意象,结合画面,描绘意境。
(二)月下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思考:1.面对这轮绝美的明月,诗人发出了怎样的疑问?又有了怎样的答案?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生命感悟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有何不同?(三)人间情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春江花月夜》。
•能够理解并领会课文的意境。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春夜的美景。
•能够进行简单的作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的意境。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和作文创作。
难点:•感悟课文中的意境。
•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春夜的美景。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激发学生对春天、夜晚的联想,通过图片、音频等方式营造氛围。
2.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描绘春天夜晚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夜的美丽。
3. 学习课文•讲解《春江花月夜》的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理解文字的意境,分析课文中的诗句和修辞手法。
4. 课文感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意境,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春夜美景的感受。
5. 作文创作•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春夜景色,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表达。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的感悟和作文创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春江花月夜》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春天夜晚的美丽,并通过作文创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意境时表现欠佳,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训练;另外,作文创作环节有的学生缺乏表达能力,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指导。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帮助每位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反思,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春江花月夜》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江花月夜》。
(2)理解《春江花月夜》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3)分析诗中运用意象、意境的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春江花月夜》。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2)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背诵与理解。
(2)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意的感悟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张若虚及其作品《春江花月夜》。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春江花月夜》,感受诗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美景,感悟诗人的情感。
(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诗文背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背诵。
四、作业布置1. 完成《春江花月夜》的背诵。
2. 写一篇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五、课后反思1. 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完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拓展:(1)与其他描写月夜的诗句进行对比,如《静夜思》、《水调歌头》等。
(2)分析不同诗人对月夜的不同表现手法和情感。
2. 文化拓展:(1)了解《春江花月夜》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探讨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热爱。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1)《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______时期的诗人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
盘溪中学陈艺敏
一、教学内容:
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鱼咬尾“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通过演唱和感受乐曲主旋律感受古典美,对重点段落的赏析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2、能力发展目标:通过唱主旋律、感受主旋律律动、想象音乐画面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想象力。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欣赏,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熟悉主旋律,在音乐律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三、教材简析
《春江花月夜》根据一首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改编。
全曲共分八段,每个段落都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欸乃归舟及尾声。
作品通过委婉朴质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
四、教学思路
本课着重对“江楼钟鼓”、“花影层叠”、“欸乃归舟”三个段落进行赏析。
通过对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分析,把握作品的意境和音乐表现内容,了解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五、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跳古典舞片段,请学生回答是舞蹈属于什么舞种?
2、让学生思考这段舞蹈动作与动作之间有什么?
简介呼吸在古典舞身韵中的地位,师生一起带着呼吸跟着音乐感受律动。
3、跟琴视唱主旋律从而总结出“鱼咬尾“的结构特点。
(教师举例说明)
4、想象音乐画面---引出课题《春江花月夜》
三、简介作品
《春江花月夜》原为一首琵琶独奏曲,名为《夕阳箫鼓》,早在1875年前就有传抄本,至今已流传了128年。
后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改名为《浔阳琵琶》。
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一首民乐合奏曲,并根据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作品分为八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欸乃归舟及尾声。
作品通过委婉朴质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
四、重点赏析
(一)江楼钟鼓(引子)
夕阳西下,江面上隐隐约约传来了……
1、欣赏:
引子部分分别用什么乐器来模拟鼓声?
2、分析:琵琶用弹、挑、轮指的手法由慢而快地模拟了远远传来江楼的鼓声。
箫和古筝奏出的连续轻微的波音,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小舟泛江、微风涟漪的醉人意境。
(二)花影层叠:
1、教师导语:我们把眼光从远处收回看看近处的江面上发生了什么?
设问:春风拂过江面,有什么变化?
此段音乐中节奏、速度、力度等形式要素哪一项变化最明显?
这是乐曲的第二变奏的部分。
曲调在层层下旋之后又回升,出现了旋律线的起落音乐的动力增加了。
在六小节徐缓的旋律之后,琵琶以四组先紧后宽的音型奏出一段华彩的旋律,使得情绪陡然起伏,焕然一新,与前所描绘的恬静画面形成鲜明对比,恰似一阵晚风吹拂,水中花影随风摇曳、纷乱层叠。
(三)欸乃归舟
1、教师导语:此时鱼船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快要接近江畔时……
设问:旋律的速度、力度、节奏、乐器的数量有何变化?
此时此刻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2、分析:旋律由慢而快,力度由弱到强、节奏由疏到密,乐器的数量由少而多逐一加入,使全曲紧凑有力、形成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描绘了小船向归途划去时橹声急促、江水相拍、波浪起伏,由远而近的画面。
(欸乃——摇橹是发出的声音)
五、乐曲的艺术特征:
a、远与近的描绘、动与静的画面、情与景的交融。
b、换头合尾(比较江楼钟鼓与月上东山的主题)
设问:各段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画面,结尾旋律相同,这有何道理?
分析:这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不同段落中出现新的因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结尾处相同,在变化对比中寻求统一,深化了音乐表现内容。
六、拓展欣赏
1、欣赏古今艺术家对《春江花月夜》的不同演绎
2、即兴创编
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