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2 城市化特点(讲义)-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精品课件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精品课件

三、世界城市化进程
(一)时间差异
1、城市化: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2、郊区城市化: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由乡村或小城镇迁往郊区。 原因:是市区人口激增,劳动力过剩、住房紧张、
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
中心 城区 城市 郊区 乡村 或小 城镇
3、逆城市化现象
表现: 城市人口(中心城区和郊区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 城市中心区萎缩,出现空心化;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 口数量增多。 原因:①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恶 化,用地紧张, 地价上涨。 ②乡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且基础设施的完善 ③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2010年度各城镇的城镇化率(单位:人) 名称 总人口 非农人口 城镇化率 自然增长率 178875 100% 3.66% 通济办事处 178875 57979 57979 100% 3.54% 环秀办事处 62413 62413 100% 3.60% 经济开发区 37713 31240 82.84% 0.10% 蓝村镇 36326 4989 13.73% -0.30% 南泉镇 37767 37767 100% -0.20% 龙山办事处 52265 9197 17.60% -1.80% 鳌山卫镇 27350 1696 6.20% 0.80% 大信镇 47572 47572 100% 0.00% 北安办事处 39133 1983 5.07% -2.80% 普东镇 44702 6968 15.59% 0.30% 华山镇 32888 3848 11.70% -1.20% 段泊岚镇 35149 4633 13.18% -2.00% 七级镇 57601 8567 14.87% -1.80% 移风店镇 39672 8394 21.16% -0.60% 王村镇 51853 2770 5.34% -0.60% 龙泉镇 14787 0 0.00% -3.60% 田横度假区 48373 6475 13.39% -1.80% 店集镇 50861 2798 5.50% -0.50% 温泉镇 32971 3839 11.64% -0.30% 金口镇 50512 1810 3.58% -4.10% 丰城镇 29694 4867 16.39% -4.20% 刘家庄镇 30443 4941 16.23% -6.10% 灵山镇

2020-2021学年湘教地理必修2教师用书:第2章 第2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湘教地理必修2教师用书:第2章 第2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习目标:1。

知道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和含义。

2。

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

(难点) 3.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重点)一、城市化1.含义: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意义(1)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3)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4)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5)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三、城市化特点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特点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水平高,发展速度慢总体水平比较低,发展很不平衡,发展速度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问题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市中心居住环境渐趋恶化,居民陆续外迁,中心区出现衰落的迹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压力,对生态造成破坏,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措施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重点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等(1)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2)城市化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

( )(3)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一定就越高。

( )(4)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较慢,城市化水平低于发展中国家。

( )(5)城市化过程往往导致城乡间出现巨大差异,下列要素可能缩小城乡间差距的是( )①建筑②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③交通④信息技术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提示:(1)×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高一地理必修二湘教版: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课件(共27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湘教版: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课件(共27页)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一、城市化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三、城市化特点
1.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 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的
差距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 加大
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A )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3.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 B.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快 C.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 D.大城市发展慢,中小城市发展迅速
4.阅读下列关于城市化发展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化水平(%)
100 80 60
英国
40 20 0 1800 1850
美国 日本 中国
1950 1970 1992
1890
1920
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1800—1992)年) (1) 英国和日本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快的时段分别在
1850-1890 1950-1970 _________,________ 。 (2)目前英、美、日等国的城市化速度_____ 较慢 ,原因是 这些国家进入了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我国城市化在 1950 年前发展缓慢。目前发展速度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Ⅱ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 • • • • • • • • • • • • •

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 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 1~2 题。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00 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一、城市化
1.概念
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 集聚 、乡村 地区转变为城市 地区的过程。
2.主要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 上升 。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化的意义
项目
意义
原因
人口 转化
有利于城市与乡村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
(3)第三产业:经济繁荣的城市, 服务业 相对发达。
三、城市化特点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国家 类型
发达 国家
发展 中国 家
特点
问题
目前处于相 大城市过度扩张, 对成熟阶段, 市中心区衰落,城
城市化水平 市边缘地带发展

较快
总体水平 较 低 ,发 展不平衡, 但发展迅速
出现了“虚假城市 化”和“滞后城市 化”现象,城市生 态破坏严重,人居 环境质量大幅度 下降
知识点一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情景导入先思考 河南省输出农民工数量在中国各省区中长期居于首位 (2012 年为 2 100 万),其中省外输出量达到 6 成,且 9 成以上的 外出务工者都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1)促使农民进城打工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必修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湘教版)

必修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湘教版)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

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

由于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这一完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 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

生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2 城市化特点(讲义)

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2 城市化特点(讲义)

1. 理解和掌握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展的差异;2. 理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展的差异。

难点: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一、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开展程度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越兴旺的地区,城市化程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城市化在兴旺国家与开展【重要提示】城市化与经济开展程度的关系城市化的开展要与经济开展程度相适应。

一般来说,经济越兴旺,城市化程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经济开展速度越快,城市化的速度也就越快。

假如城市化程度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开展阶段和工业化程度,城市总体开展和根底设施建立相对落后,就会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

假如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开展程度和工业化进程,就会出现“滞后城市化〞现象,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开展。

二、中国城市化的特点中国作为一个开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既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共同特【随堂练习】1. 当前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如今〔〕A. 中小城市迅速开展B. 开展中国家城市化放缓C.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D. 兴旺国家的城市化加快答案:C思路分析:此题考察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当前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3〕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2. “二战〞后,开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主要原因是〔〕A. 大量引进外资,加强城市建立,城市规模迅速扩大B. 开展中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开展C. 开展中国家轻视农业开展,重视城市开展D. 开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开展程度进步,超过了兴旺国家答案:B思路分析:“二战〞后开展中国家获得经济独立,随着民族经济的开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化进程较快。

例题1〔无锡联考〕读下面四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答复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点突破
1. 理解和掌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2. 了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难点:
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城市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
【重要提示】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城市化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城市化的速度也就越快。

如果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就会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

如果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就会出现“滞后城市化”现象,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既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共同特
【随堂练习】
1. 当前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 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B.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放缓
C.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D.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加快
答案:C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当前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2.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 大量引进外资,加强城市建设,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B. 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
C. 发展中国家轻视农业发展,重视城市发展
D.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超过了发达国家
答案:B
思路分析:“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经济独立,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化进程较快。

例题1(无锡联考)读下面四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四个国家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巴西、印度城市化开始时间早,英国、美国城市化开始时间晚
B. 2019年英国、美国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巴西、印度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
C.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城市化的国家
D. 2019年印度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未来城市化发展速度会加快
(2)2019年以来,英美等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 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C. 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中心区人口迅速增长
D. 农村、小城镇得到发展,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思路分析:第(1)题,从图上可以看出,2019年印度城市人口比重约为30%,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的末期,未来城市化发展速度会加快;英国、美国城市化开始时间较早;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城市化的国家;巴西、印度城市化开始时间较晚;2019年英国、美国、巴西的城市化水平高于70%,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第(2)题,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城
市化已经进入后期成熟阶段,利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工业产值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中心区人口迅速增长以及郊区城市化现象出现在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

答案:(1)D (2)A
例题2 (石家庄一模)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

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
(1)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
B.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19年可基本协调
C. 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D. 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2)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A. 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 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C. 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 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思路分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的I/U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但仍远大于0.5,表明城市化一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即工业化快速发展而城市化发展较慢,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

第(2)题,城市化一般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非农村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非农业活动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根据上题可知,山东省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慢,且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从而会限制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答案:(1)A (2)B
【高频疑点】
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①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
②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
③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
④是否形成城市带等。

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群。

(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
如下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

判断城市化地区差异
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然后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

据此,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判断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