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微型课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微型课优秀教案———《桃花源记》

单位:和店中学

姓名:路慧英

时间:2014年4月1日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微型课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二.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华出众。却主动辞官,他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生境界,他宁可隐居,也不要在世俗之中迷失自我。这个人就是陶渊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

二、检查预习

1、走近作者

师:谁能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要引领我们走进世外桃源的陶渊明先生呢?

生: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2、字词

认识了作者,老师再看看通过预习,同学们对本课的字音把握好了吗?(幻灯片)

豁(huò)然开朗俨(yǎn)然阡(qiān)陌垂髫(tiáo) 诣(yì)太守刘子骥(jì)

3、目标

这是一篇文言文,通过我们的预习,我们了解了作家,扫清了字音障碍,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重点掌握哪些知识呢?请看大屏幕!(学习目标大屏幕显示)

三、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引导:有了目标,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向桃花源进发,旅途中不能闲着,让我们来读一读美文吧!读之前,我们应该先明确一下朗读文言文的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准节奏;3、读出感情。(大屏幕显示)这也是我们评价朗读的依据,请同学们记住了!希望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一人一段,读后互相评价!

师:好!接下来我们有请一个组的同学为大家展示朗读。哪个组的同学愿意呢?

第一组

这组同学展示完毕!哪个同学愿意来评价呢?(此处可让评价学生再读他认为读的不到位的段落)

四、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引入:同学们读的挺好了!在同学们诵读声中,不知不觉我们到了桃花源, 桃花源的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现在如果请陶老先生做导游,他满口之乎者也,我们

听不大懂怎么办呢?好!那让我们来翻译课文!看大屏幕!按照屏幕上的要求来进行学习。

1、默读课文,边读边译,划出预习过程中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合作交流,释疑解难,组长记录下解决不了的问题。

3、以组为单位,质疑问难,把握难点

4、教师点拨,检查学习效果。

师:哪个小组有疑难?我们可以请求“外援”!

其他小组还有需要大家帮助的解决的问题吗?哦!如果没有,请看大屏幕。

(投影:重点、难点语句,检查学习情况)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纠正)

一)文言词语的三种文言现象:

1)通假字:便要还要

2)古今异义:

鲜美:(古)鲜艳美丽(今)味道鲜美

交通:(古)交错相通(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关联词

绝境:(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困境

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够,不充足

3)词类活用

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五、品味语言感受魅力

引入: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把握的不错了!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桃花源究竟因为什么才有着这样经久不衰的魅力呢?下面请同学们先自主思考,再以小组为单位,一起交流,共同探讨。

并用“桃花源的真,我是从“”中体会出来的。

师: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主思考、小组合作的结果。

生:1、桃花源的景色真美,我是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之属中体会出来的。

2、桃花源的路真神奇,我是从寻向所志,不复得路中体会出来的。

3、桃花源的人真幸福,我是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体会出来的。

4、桃花源的人真热情,我是从村中闻有此人前来问讯中体会出来的。

5、桃花源的环境真安宁,我是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体会出来的。师:透过短短的几百字,我们居然走进了这样神奇魅力的桃源胜境,相信桃源不仅让你沉醉,也一定激发了你的想象,请你发挥想象为你心中的桃源写一段简短的介绍词吧!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一个武陵渔郎的奇遇,翻开了一幅千年追寻的山水图画:

生:桃花源风景秀丽,小溪悠远,桃林唯美,地上香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交杂。那里宁静和谐,那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在田间的小路上,耕种劳作的男男女女穿着与桃源之外也没什么两样;鸡鸣狗叫之声也时时听到;老人和孩子们也都笑容满面、怡然自得。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非常丰富啊!我们要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较好,更要为同学们的精彩发言鼓掌!

六、揭秘桃花源体会作者感情

师:陶渊明将桃花源描绘得如此的神奇美丽而又飘忽迷离,这也就是它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那桃花源究竟存不存在呢?

生:不存在!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师:那作者为啥还要细致的描绘这样一个桃花源呢?

师:古人云:“知人论世”。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作了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生:因为陶渊明不满足现实社会的黑暗,便自己构想出一个世外桃源聊以自慰,安慰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有一些精神上的寄托。

师:很有见解,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那么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战乱,民风淳朴、自由平等,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

六、拓展延伸

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参考题: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七、课堂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