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优秀课件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PPT课件

12
中性粒细胞增多
• 生理性增多 •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或炎症 、广泛的 、 组织损伤及坏死 、急性溶 血 、急性中毒恶性肿瘤 异常增生性增多:粒细胞性白血病 、 骨髓增殖性疾病
13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绝对值低于 1.5×109/L 称为粒细胞减少症 . 低 于 0.5×109/L 时 称 为 粒 细 胞 缺乏症。
37
I型
泡沫型
38
II型 不规则型
39
III型
幼稚型
40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 病毒感染性疾病 • 药物过敏 • 输血、血透或体外循环术后 • 其他疾病:免疫性疾病、粒缺、 放疗等
41
单核细胞 (monocyte,M)
42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主要功能
• 诱导免疫反应 • 吞噬和杀灭某些病原体 • 吞噬红细胞和清除损伤组织及死 亡细胞 • 抗肿瘤活性 • 对白细胞生成的调节
17
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
• • • • • 胞体大小不均 胞浆中毒性颗粒 空泡形成 球形包涵体(Dö hle体) 核变性(固缩、溶解、碎裂)
18
胞体大小不均
19
胞浆中毒性颗粒
20
空泡形成
21
球形包涵体(Dö hle体)
22
核变性(固缩、溶解、碎裂)
23
巨多分叶中性粒细胞
24
棒状小体(Auer小体)
0.04~0.5(40~50000) 0~0.1(0~100) 0.8~4(800~4000) 0.12~0.8(120~800)
※括号内为旧计量单位每立方豪米血液中的绝对值
11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课件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三页。
七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 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产生的 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周围(zhōuwéi)血白细胞大多明显增多,甚或伴随外周血幼稚白细胞出现。 常见于感染、恶性肿瘤; 急性中毒、以及外伤、休克等应急状况。
白细胞增多(zēnɡ duō)性类白血病反应 白细胞不增多性类白血病反应
第十四页,共三十三页。
(2)严重的组织损伤或急性溶血(rónɡ xuè)(12-36h内) (3)(12-36h内) 或 急性失血(1-2h内) (4)急性中毒 (5)恶性肿瘤 (非造血系统) 2. 异常增生性:白血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二)淋巴细胞减少 (Lymphocytopenia)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 球蛋白治疗、放射线; 免疫(miǎnyì)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三页。
(三). 异形淋巴细胞:<2% (abnormal lymphocyte) 形态变异 的不典型 淋巴细胞 增多见于: ⑴感染(病毒(bìngd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 ⑵药物过敏、免疫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等。
第十八页,共三十三页。
(四)中性(zhōngxìng)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
中毒性改变 1 细胞大小不均 2 中毒性颗粒(kēlì) Toxic granulation 3 包涵体 (Döhle body) 4 核变性 5 空泡形成
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
棒状小体(Auer body,Auer rod) 白细胞浆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见到可确诊为白血病,主要(zhǔyào)见于急粒,其次急单,不见于急淋。 Pelger-Hüet 畸形 分叶功能减退,见于家族性(先天性);获得性:MDS, 白血病。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hypersegmented neutrophils 常见于巨幼贫、抗代谢药物治疗后
《白细胞分类和计数》课件

《白细胞分类和计数》课件一、白细胞的概述1. 白细胞的定义2. 白细胞的功能3. 白细胞的来源和分化二、白细胞的分类1. 粒细胞系列a) 中性粒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b) 嗜酸性粒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c) 嗜碱性粒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2. 淋巴细胞系列a) B淋巴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b) T淋巴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3. 单核细胞系列a) 单核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b) 巨噬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4. 其他白细胞a) 树突状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b) 肥大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三、白细胞的计数方法1. 显微镜法a) 原理b) 操作步骤c) 结果解读2. 自动化血液分析仪a) 原理b) 操作步骤c) 结果解读四、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临床意义1. 粒细胞系列a) 中性粒细胞增多i. 感染ii. 应激状态iii. 某些血液病b)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 过敏反应ii. 寄生虫感染iii. 某些血液病c)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i. 慢性髓系白血病ii. 某些寄生虫感染2. 淋巴细胞系列a) B淋巴细胞增多i.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i. 某些病毒感染b) T淋巴细胞增多i. 细胞免疫功能增强ii. 某些病毒感染3. 单核细胞系列a) 单核细胞增多i. 急性感染ii. 某些血液病b) 巨噬细胞增多i. 急性感染ii. 某些血液病4. 其他白细胞a) 树突状细胞增多i. 某些病毒感染b) 肥大细胞增多i. 过敏反应五、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 样本采集和处理2. 仪器校准和维护3. 结果解读和报告4. 临床综合分析六、总结1. 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重要性2. 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3. 持续关注白细胞的研究进展科学性评估课件中的白细胞分类和计数方法描述是否与当前医学研究和技术标准相符。
需要确保所有的信息都是基于可靠的医学文献和权威机构的指导原则。
(优)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ppt文档

B 异常增生性 1)粒细胞白血病 2)骨髓增生性疾病
(2)中性粒细胞减少 ❖ 感染性疾病 ❖ 血液系统疾病 ❖ 物理、化学因素 ❖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 ❖ 其他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 核左移 ❖ 核右移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原理]将血液制成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于
2()4骨 )髓中油增性生粒镜性细疾胞下病常见形按态异白常 细胞形态学特征逐个分别计数,得出各 成4)人急(性种4—中1毒白0)×细109/L胞百分率。结合白细胞计数结果,可间接求 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绝对值。 (4)中性粒细胞常见形态异常
血小板计数
❖ 原理 ❖ 参考范围
(100-300)×109/L ❖ 临床意义 (1)减少
生成减少 破坏或消耗过多 分布异常 (2)增多
谢谢观看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2)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方法学评价] 5)恶性肿瘤
A 反应性 1)急性感染或炎症 (100-300)×109/L
1、显微镜法 3)急性失血
(4)中性粒细胞常见形态异常 5)恶性肿瘤
2、血液分析仪
[质量控制]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 ❖ 生理性增多 ❖ 病理性增多
(4)中性粒细胞常见形态异常 ❖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 棒状小体 ❖ 其他异常粒细胞
中毒颗粒
空泡形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杜氏小体
B 异常增生性 1)粒细胞白血病 5)恶性肿瘤 B 异常增生性 1)粒细胞白血病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 成人(4—10)×109/L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6月-2岁(11-12) ×109/L 成人(4—10)×109/L [原理]将血液制成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于油镜下按白细胞形态学特征逐个分别计数,得出各种白细胞百分率。 新生儿(15-20)×109/L 5)恶性肿瘤 2)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2)骨髓增生性疾病 [原理]将血液制成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于油镜下按白细胞形态学特征逐个分别计数,得出各种白细胞百分率。 4)急性中毒 (100-300)×109/L (4)中性粒细胞常见形态异常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PPT课件

血细胞比容测定
血细胞比容
RBC数量 RBC大小 血浆容量
红细胞平均值计算
红细胞平均值
MCV MCH MCHC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病因
正常细胞性贫血 大 C 性贫血
再障、急性失血、 溶贫、骨髓病性 巨幼贫、恶性贫血
小 C 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珠蛋白生成 障碍、铁粒幼
单纯小 C 性贫血 慢性病性贫血
– 退行性左移——骨髓造血功 能减低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2)
• 核右移:巨幼贫、化疗后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 中毒性改变:感染、中毒 • 巨多分叶核:巨幼贫、药物 • 棒状小体(Auer小体):AML • 球形包涵体:严重感染 • 与遗传有关的畸形
棒状小体(Auer小 体)
球形包涵体
Pelger-Huet畸形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CV 11.5%-14.5% 增高表示红细胞大小不一
RBC体积分布宽度
MCV 增高 正常 减低
RDW 常见疾病 正常 部分再障 增高 巨幼贫、MDS 正常 急性失血 增高 再障、PNH、G6PD 缺乏 正常 珠蛋白障碍、球形 C 增多 增高 缺铁
嗜碱性粒细胞
• 参与超敏反应 • 增多见于CML、 • 颗粒中含组胺、 MF、切脾后、
肝素、慢反应 嗜碱性白血病 物质、嗜酸细 胞趋化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 子
淋巴细胞
• 增多
– 生理性增多:儿童期 – 病理性增多
• 减少:免疫抑制治疗 • 异淋:病毒感染、过敏
淋巴细胞病理性增 多
• 病毒感染 • 肿瘤:ALL、CLL、Lymphoma •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 GVHR、GVHD • AA(相对增高)
《白细胞分类和计数》PPT课件

细嗜 胞酸
性 粒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整理ppt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一、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核象---指粒细胞 的成熟程度,
核象变化反映疾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分为核象左移 与核象右移两种。左、右移的区分线在杆 状与分叶核之间。
整理ppt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
Ⅲ型(幼稚型)
整理ppt
20
具有卫星核的淋巴细胞:受电离辐射,除淋巴细胞少, 还有卫星核的淋巴细胞
整理ppt
21
其他异常白细胞:
巨多核中性粒细胞:体积增 大,核分叶过多,常见于巨 幼红细胞贫血
棒状小体:紫红色细棒状物质, 一个或数个,一旦出现可拟诊 为急性白血病。
整理ppt
22
pelger-huet畸形:成熟中性粒 细胞分叶能力减退,核常为 杆状、眼镜形或哑铃形。见 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继 发严重感染、白血病等
整理ppt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一、核象变化
(2) 退行性左移或变质性左移--核象左 移,但白细胞总数不增加或降低者。表示 骨髓释放功能受抑制。常见于严重感染, 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加伤寒、败血症等。
整理ppt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
一、核象变化
核象左移根据其程度可分为: (1)轻度核象左移:仅见于杆状核粒细胞 增多,>6% (2)中度核象左移:杆状核粒细胞> 10%, 伴少数晚幼粒、中幼粒细胞。 (3)重度核象左移(类白血病反应):杆 状核粒细胞>25%,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并常伴 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 变。
Cheidiak-Higashi异常:粒细 胞中含有数个包涵体,呈异常 巨大紫蓝色颗粒,患者易感染, 常伴白化病。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ppt课件

12
细胞太稀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各类成熟白细胞的形态学:
中性粒细胞(Ne):在瑞氏染色血涂片上呈圆
形 , 直 径 10 ~ 13µm , 胞 浆 染 粉 红 色 , 核 形 一 叶 (杆状核)至五叶不等,以三叶者多见,染成深 紫红色,胞浆中有许多细小均匀紫红色颗粒。
2024/7/20
16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单核细胞(Mo):在瑞氏染色涂片上为12~
20µm,胞体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形多种 多样,最重要的特点是染色质较细致疏松,呈丝 网状或条缕状,着色较淡胞浆较多,淡兰色,含
2.瑞氏染色操作
2024/7/20
10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3.白细胞分类:
低倍镜下所见
先用低倍镜选择厚薄适宜,染色 良好,细胞分布均匀的体尾交界 处,滴加香柏油一滴,油镜下分 类计数。分类时要有秩序的连续 进行,避免主观选择视野。通常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计算并 报告各种白细胞所占比例。
2024/7/20
14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课件

白细胞计数值限度分级
( 4 )如在血片分类计数过程中发现较多有 核红细胞时,
● 计出血片中有核红所占 % 率,即以校正原 WBC 计数值减去有核红所占比例,求出外 周血中 WBC 总数值,
● 另作 WBC 分类计 100 个过程中遇到多少 有核红细胞,即有核红细胞 个 /100 个 WBC ,
● 或作血片有核细胞分类计数(包括有核红 细胞),计出有核红细胞所占 % 率。
异形淋巴细胞示意图
异形淋巴细胞示意图
异形淋巴细胞示意图
异形淋巴细胞常见病因
• 病毒性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等
• 药物过敏 • 输血及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后 • 其他疾病如免疫性疾病,放射治疗,粒细
胞缺乏症等
其他类型细胞
• 单核细胞增高:生理性增高,某些感染, 血液病,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
临床意义之中性粒细胞增高
•
• 病理性增高异常增生性增多(以原始或幼稚细胞为
反应性增多见于:
•
• 急性感染或炎症
反应性增多见于:
•
• 广泛的组织坏死或损伤
反应性增多见于:
•
• 急性溶血中毒
反应性增多见于:
•
• 恶性肿瘤及其它
临床意义之中性粒细胞减少
• 白细胞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 • 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称粒细胞减少症 • 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称粒细胞缺乏症
• 中毒性改变: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 泡形成,核变性
•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 棒状小体(Auer小体) • 球型包涵体 • 其它异常(与遗传有关)
•
•
•
核溶解
核固缩
核碎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结果计算
白细胞总数 =4大格白细胞数(N) /4×10 ×20 ×106 = N÷ 20 ×109/L
用△. △ ×109/L(小数点后一位)表示
5细胞计数原则
大方格四边压 线细胞数左不 数右,数上不 数下,
弓形移动
实验报告内容
原理 试剂器材 操作步骤 实验结果 讨论
诊断学 实验二 白细胞分类
1.分类原理: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 血液制备成涂片,瑞氏染色后显 微镜下根据白细胞的形态特征进 行分类计数。通常分类100个白细 胞,计算得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百 分比
2.瑞氏染色原理:瑞氏染料溶于甲醇,离解为 带正电的碱性美兰(M+)和带负电的酸性伊 红(E-)离子。细胞的染色既有物理的吸附作 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的化 学性质不同,对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故可 呈不同的着色特点。
3.器材
光学显微镜
推片,载玻片
[试剂]
Wright染液
Wright
1.0g
甲醇
600ml
磷酸盐缓冲液(PH6.4~6.8)
香柏油
[标本来源]
EDTA-K2抗凝全血
3.白细胞分类:
细胞分布均匀的体尾交界处,滴加 香柏油一滴,油镜下分类计数。 分类时要有秩序的连续进行,避 免主观选择视野。通常分类计数 100个白细胞,计算并报告各种
Ba
0%~1%
实验报告
原理 方法 各类细胞百分比报告 讨论
3.操作步骤
(1)加稀释液 用移液管向小试管内加入0.38ml白细胞稀释液。 (2)采血、稀释 用微量吸管采血20ul,拭去管外余血,释放于小试
管底部,用上部稀释液洗净吸管内余血,轻摇试管混匀,静置等其 溶血。 (3)清洁计数板及盖片(动作轻柔),夹持盖片缘纵向前推轻放于两 侧支持堤上。 (4)充计数池 将小试管轻微振荡2min,立即以一次性微量吸管吸取 混匀后的白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内。静置2-3min,使细胞沉于计 数池底面。 (5)调试显微镜 将计数板放置载物台上,选择(4 × )低倍镜,调节聚 光器使光线较暗,调节旋钮找到方格线,转至低倍镜(10×),调节 光亮 。 (6)计数 低倍镜下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压线细胞数上 不数下,数左不数右。
毛细血管采血标准操作程序
操作步骤: 1 采血部位成人以左手无名指内侧为宜,
半岁以下婴幼儿通常自拇指内侧或足跟 两侧采血。 2 轻轻按摩采血部位。 3 用棉签蘸消毒液消毒局部皮肤、待干。
4 紧捏刺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 5 用无菌刺针穿刺取血,动作应迅速,深度 2~3mm,稍加挤压以血液流出为宜。 6 用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 7 按需要依次采血。 8 采血完毕,用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片刻。
白细胞所占比例。
结果记录方式:
Ne 正 一 Ly 正 Mo 正 Eo 正 Ba 正
各类成熟白细胞的形态学:
中性粒细胞(Ne):在瑞氏染色血涂片上呈圆形,胞浆 染粉红色,核形一叶(杆状核)至五叶不等,以三叶者多 见,染成深紫红色,胞浆中有许多细小均匀紫红色颗粒。
嗜酸性粒细胞(Eo):较中性粒细胞稍大,胞核多 为两叶,呈眼镜、八字形,核染色质粗糙染深紫红 色,胞浆内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瑞氏染色 时呈桔红色,有折光性。
嗜碱性粒细胞(Ba):胞浆中含有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 粒,瑞氏染色时呈兰黑色。于光学显微镜下常见胞浆中有 小空泡,乃因嗜碱性颗粒易溶于水或因功能活动而脱颗粒 所致;核呈淡紫红色常看不清,呈杆状或分叶状。
淋巴细胞(Ly):胞体呈圆形,在成人血涂片中以小淋 巴细胞为多见,核大呈深紫色致密而浓染,胞浆量极少; 大淋巴细胞胞浆量较多,呈清澈的淡蓝色,可见少量嗜 苯胺蓝颗粒,胞核圆或椭圆,常偏向细胞一侧,染色较
深。
单核细胞(Mo):在瑞氏染色涂片上为12~ 20µm,胞体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形多种 多样,最重要的特点是染色质较细致疏松,呈丝网 状或条缕状,着色较淡胞浆较多,淡兰色,含大量 细小尘土样颗粒。
正常成人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参考值:
Ne
50%~70%
Ly
20%~40%
Mo
3%~8%
Eo
0.5%~5%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优秀课件
实验一、 白细胞计数
1.原理:血液经稀乙酸定量稀释并破坏 成熟红细胞,在血细胞计数池内计数规
定区域内的白细胞总数,换算成每升血 液中白细胞数。
2.试剂器材
白细胞稀释液:冰乙酸
2.0ml
10g/L亚甲蓝 3滴
加蒸馏水 至100ml
器材
改良牛鲍血细胞计数板及 专用盖片、微量吸管、 带孔吸头、1ML刻度 移液管、小试管、洁 净软纱布、干棉球、 光学显微镜。
微量吸管的使用
1将带孔乳胶吸头轻轻套在微量吸管上,连接紧密不漏气; 2拇指和中指夹住吸头中下端,示指盖住吸头小孔,拇、
中指轻微挤压排出适量空气; 3将微量吸管插入抗凝血,拇、中指缓慢松劲(松动快血
液会吸入吸头),吸取抗凝血至所需刻度略上方(不能有 气泡),吸管呈水平略下垂,松开示指; 4用干棉球顺吸管向下拭尽管外余血(保证血量准确), 轻触吸管下口吸去多余血量,使管内抗凝血正处所需刻度; 5将微量吸管插入小试管底部,三指轻微用力慢慢排出血 液,用上清液冲洗管内余血2-3次,轻摇试管混匀; 6拔出微量吸管弃入污物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