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 对美的理解
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浅谈我的看法
就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浅谈我的看法广告0602班潘蔚 12号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作出了多种多样有关美的本质的学说如:“美在形式”说、“美在主观”说、“美在统一”说等等,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
以下是三种中外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代表性学说,以及我的粗浅看法。
一、“美在形式”说: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
西方美学史中,美在形式即形式美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美学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早在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创建美学学科的时候,就在感性学的意义上关注美的问题。
此后,形式与感性的关系就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自费希特以来,在审美与艺术研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审美经验受到了重视。
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
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
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而在现代,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
贝尔的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见解,是一种“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但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然而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而“格式塔”概念更强调经验的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
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
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
我的看法:“美在形式”这一学说观点是从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
我认为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就如一幅画并不意味着什么,它的图形结构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形式美或不美完全是人类主观的产物。
中西方美学理念
中西方美学理念
1.美的本质:中西方美学理念对于美的本质有着不同的看法。
西方美学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是对物质、形式、结构的感性认识。
而中西方美学认为美是主观存在的,是人类感性认知和审美情感的体现。
2. 美的标准:中西方美学理念对于美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西方
美学认为美的标准是客观、普遍和唯一的,即所有人都可以达成一致的标准。
而中西方美学认为美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是个体化的,因此不可能达成一致的标准。
3. 美的功能:中西方美学理念对于美的功能也有所不同。
西方
美学认为美的功能是审美体验和享受,是人类的文化需要。
而中西方美学认为美的功能不仅仅是审美体验和享受,还可以对人的心理、精神和行为产生影响,对人的生活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之,中西方美学理念的不同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的世界观。
了解中西方美学理念的差异,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审美视野和理解力,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
- 1 -。
2.美的本质(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三. 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
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 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 是美的。”(《生活与美学》,第6-7页)
电影《柳堡的故事》剧照
陶玉玲饰二妹子
在普通人民(农民)看来美好 的生活是“丰衣足食而又辛勤 劳动,因此农家少女体格强壮, 长得很结实——这也是乡下美 人的必要条件。”
3.荷迦兹(William Hogarth,1679—1764)
• 他分析各种美的事物的特征,从而得出结论说:“美正 是现在所探讨的主题。我所指的原则就是:适宜、变化、 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彼此矫正、彼 此偶然也约束、共同合作而产生了美。” • 他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如果从一座优秀的古代雕塑上除去它的弯弯曲曲的蛇形线,它就会从精 美的艺术作品,变成一个轮廓平淡、内容单调的形体。”
黑格尔: 黑格尔: 方柱变成细瘦苗条,高到 一眼不能看遍,眼睛就势必向 上转动,左右巡视,一直等到 看到两股拱相交形成微微倾斜 的拱顶,才安息下来,就象心 灵在虔诚的修持中起先动荡不 宁,然后超脱有限世界的纷坛 拢攘,把自己提升到神那里, 才得到安息。
——《美学》第3卷,第92-93页。
黑格尔: 黑格尔: 窗扇是嵌着半透明的彩画 玻璃,玻璃上面的是宗教故事, 有时只是涂上各种色彩,用意 是使从外面射来的光线变得暗 淡些,让里面的烛光显的更明 亮些,因为教堂里照明的不应 该是外在自然界的光而应该是 另一种光。
——《达芬奇论绘画》
Mona Lisa
油画 (画板) 尺寸77X53cm 现藏法国卢浮宫 《蒙娜丽莎》塑造了文艺复兴升时期一位城 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 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 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 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 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 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 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 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 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 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美学》的知识重点整理
美的本质第一节中西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一、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问题的不同探讨(一)“美是什么”问题的提出首先将“美是什么”作为一个问题明确提出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在《大希庇阿斯》篇中,他借苏格拉底之口向诡辩派学者希庇阿斯提出了这个问题:“美是什么?”1、柏拉图:‚美是理念‛说: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 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西方美学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严格说,他才是第一个自觉地从哲学高度提出和思考美学问题,并把美学造成思想体系的人。
从柏拉图之问开始,西方美学开始成为体系性的美学。
美的本质问题作为美学的终极之问,构成了不同美学体系得以产生和完成的基础,决定着西方美学不同体系的不同整体性面貌。
正是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和重新追问,构成了两千余年经典的西方美学史。
在柏拉图看来,之所以说‚美是难的‛,是因为‚美本身‛存在着诸多的悖论。
在《大希庇阿斯》中,柏拉图通过对关于‚美‛的流行观念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这些悖论:首先,既然‚美‛不就是‚美的事物‛,那么美是使事物显得美的质料或形式吗?其次,美是某种物质的及由此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吗?其三,美是‚善‛(恰当、有用或有益)吗?其四,美是否等同于由视觉与听觉引起的快感?面对这个悖论,柏拉图采用了一种机巧的‚假定‛的方式:‚假定有像美本身、善本身、大本身等等的这类东西存在。
‛用美的普遍的、恒定的、诉诸理性的一面去否定特殊的、暂时的诉诸感性的一面,提出了‚美是理念‛的重要命题。
2、亚里士多德:‚美是整一‛(1)他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之中,在于自然的与人工的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以形成事物的‚整一性‛。
(2) ‚整一‛不是杂多,不是单一,而是既包含了统一性,又包容了多样性,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的有机统一。
(3)所谓‚秩序‛,是时间上的匀称;‚匀称‛是空间中的秩序;‚明确‛则是对‚秩序‛与‚匀称‛的限定。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美学作为哲学的一部分,探讨了艺术的本质、审美体验以及美的标准。
东西方美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各自文化、历史和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主要思想流派、艺术表现及审美标准等方面,对东西方美学理论进行详细比较,以期加深对这两种独特美学体系的理解。
一、历史背景1.1 西方美学的起源西方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当时,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有关美和艺术的重要论述。
柏拉图在其对话中强调了“理想之美”,认为艺术只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模仿,缺乏真正的价值。
而亚里士多德则相对乐观,他在《诗学》中提出了艺术应具备的元素,如情感共鸣和现实的反映。
这为后来的西方美学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开启了对人的关注,强调个体经验和感受,使得人文主义成为主导思想。
进入18世纪,康德的发展提供了“无目的性”的审美标准,强调主观体验与审美判断的独立性。
1.2 东方美学的发展相较于西方,美学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的发展同样悠久而复杂。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家、儒家思想对美学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家强调自然之道,以“无为”而入画,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自然美;儒家则推崇伦理与社会责任,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佛教传入中国后,对艺术形式和精神层面的认可,也使得东方美学更加丰富。
在日本,美学也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如“侘寂”之美强调不完美和自然衰老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它与东方其他文化有着明显区别,使得东亚地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审美观念。
二、主要思想流派2.1 西方主要流派西方美学历史上涌现了众多不同的思潮和流派。
特别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浪漫主义、唯美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等思想风潮相继出现,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创作与观念。
浪漫主义:对个体情感与自然景观的高度重视,认为艺术应当表达更为细腻的人类情感。
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理念,主张艺术价值不应受到伦理道德束缚。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它涵盖了对美的本质、美的起源、美的规律以及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等诸多方面的研究。
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美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
本文将对东西方美学理论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对美的理解、审美观念和艺术价值等方面的差异。
一、对美的理解1.1 西方美学理论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对于美的理解始于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把美看作是“善”的体现,认为美是纯粹、完美而超越现实世界的。
而亚里士多德则从存在论的角度提出,世界上一切具有内在秩序和和谐统一的事物都具有美。
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将美与神圣联系起来,把审美经验视为对神圣之美的感知。
而在近现代,康德提出了“审美判断”的概念,认为审美是独立于伦理和认识的第三类判断,主张审美经验是一种超越功利目的的自由欣赏。
1.2 东方美学理论东方美学理论主要包括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地区的传统哲学思想。
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和佛家对于美都有着独特的见解。
儒家认为人文之美最高尚,主张“君子之德风于文采”,强调品德与文化修养对于审美体验的重要性;道家则追求自然之美,提倡“无为而治”、“随遇而安”的审美观念,强调清静自然与天地同化;佛家则强调内心清净与涅槃之境的超脱之美。
二、审美观念2.1 西方审美观念西方对审美观念有着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伯克提出“感官审美”,认为审美源于感官对颜色、形态等感知过程中产生的愉悦;启蒙哲学家康德则主张“普遍与必然”,认为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并提出了著名的“审美真谛”。
此外,在19世纪后半叶,尼采提出了“艺术之死”的观点,强调了罗曼主义对于审美观念上的重大改变,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2 东方审美观念相比于西方,东方在审美观念上更多地体现出超脱与内化。
在中国文化中,“雅俗共赏”是一种较为主流的审美观念,即雅与俗并重、相辅相成;日本传统文化中,则体现了浓厚的禅宗意识,在茶道、园林、武士道等领域均体现出禅宗审美思想。
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有很多不同的理论和观点,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经验美学:这类理论认为美是一种人类感官经验,它是对外在物
质形态的感知和评价。
2.理性美学:这类理论认为美是一种理性判断,它是人类对事物结
构和关系的理解。
3.文化美学:这类理论认为美是一种文化产物,它是人类社会文化
背景下的产物。
4.价值美学:这类理论认为美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是人类对于事物
的价值评价。
5.抽象美学:这类理论认为美是一种抽象概念,它不能被直接感知
或描述,而是需要通过抽象的思考来理解。
6.精神美学:这类理论认为美是一种精神状态或经验,它是人类内
心的一种体验或感悟。
总的来说,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多元化,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对美的定义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并不断地受到新思想和学科的影响。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逻辑判断涉及概念,如:这是一朵花。 审美判断只涉及对象的形式引起的快感,如:这 朵花是美的。
11
2.量的方面:审美判断虽是单称的、主观的, 却仍有普遍有效性。
如果一个人觉得一个对象使他愉快,并不涉及利害计较, 他就必然断定这个对象有理由叫一切人都感到愉快。因为这 种愉快既不是根据主体的欲念(或是其他意识到的利害计 较),而是感觉到在喜爱这个对象中自己是完全自由的,他 就会看不出有什么只有他才有的私人特殊情况,作为他感到 愉快的理由。因此,他就必然认为可以设想:产生这种愉快 的理由对一切人都该有效,相信他有理由去假定一切人都能 感到同样的愉快。
Hegel,1770--1831,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
17
绝对理念/绝对精神——概念与存在的辩证 统一。
18
美学思想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表现绝对精神或“真实” 的,三者的不同只在于表现的形式。艺术表现绝 对精神的形式是直接的,它用的是感性事物的具 体形象;哲学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是间接的,即 从感性事物上升到普遍概念,它用的是抽象思维; 至于宗教,则介乎二者之间,它所借以表现绝对 精神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图像思维,例如用父子的 图像来表现神与基督一体,是用既含有普遍概念 的东西来表现普遍真理。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1
一、“美是什么”问题的提出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1.美(的本质)不是美的事物。 2.美不是恰当。 3.美不是有用的。 4.美不是善。 5.美不是快感。 6.美不是视听快感。
2
美是难的。
3
二、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客观精神本体——柏拉图、黑格尔 主观精神本体——康德、休谟
美学入门
美学入门第一章什么是美一、“美”与“美的事物”的区别1、前者是带有规律性的普遍内容,它是“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后者只能说明自身;2、前者是永恒存在,不受客观环境和主观态度的影响,后者确实相对的、暂时的;3、前者是内在、完满的,处于和谐状态,后者却自相矛盾、漫无边际。
二、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1、柏拉图之问:《大希庇阿斯篇》——西方最早的一篇系统地论美的著作。
“美本身究竟是什么?”“美是难的。
”自柏拉图开始的对美的本质的探讨,是历代西方哲人哲学探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美的本质的解释必然与哲学基本问题有联系,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相联系。
一般说来,哲学上的唯心主义者是从精神方面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精神的产物;唯物主义者则是从客观事物中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
2、从精神意识方面探讨美的本质这是唯心主义的美学,它又分为客观唯心主义的美学和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
(1)从客观精神世界中探求美,也就是从抽象的精神存在物中寻找美。
(柏拉图、普洛丁、黑格尔)A、柏拉图的“美在理念”说a、美根源于“美的理念”,即“美本身”。
b、理念是客观世界的根源,客观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实世界。
c、美的理念是先于美的事物而存在的。
现实事物的美只是美的理念的影子。
B、普洛丁(Plotinus 205——270年) :“美的分享”说C、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从主观精神或心理中寻找美的根源与本质A、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美是一种“快乐”的感觉。
B、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美是无利害的快感3、从物质属性、客观现实方面探讨美的本质(1)、亚里士多德:美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
(2)达·芬奇:美是事物“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
(3)荷加兹(1679—1764)(17世纪英国著名画家和艺术理论家),著有《美的分析》:美的六条原则:他认为美在事物的线条、色彩形式等因素的某种变化配置符合一定的原则。
西方传统美学范畴
西方传统美学范畴一、优美优美,又称秀美,是一种柔性的,偏重于静态的,最浅显、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美,类似于我国传统的阴柔之美。
是美的一种最普遍的现象形态,是指外观形式与潜在内容达到均衡和谐的审美对象。
是人们在实践中最早发现和认识的美,在古代成为主要的审美对象。
优美的特点是:主客体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
优美的事物或现象在形式上表现为:从色彩上表现为明快、华丽;从形体上表现为小巧、细腻、光滑;从声音上表现为委婉、安静等;综合上表现出柔媚、秀雅、和谐等。
其中最根本的特征是和谐。
由于和谐,优美极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所欣赏,它给人以轻松愉快、宁静和悦、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审美享受。
优美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各种领域,具有不同的特点。
1、自然领域的优美,偏重于自然事物或现象的外在形式。
以色、形、光、音、质等各种的组合关系,体现天然形成的和谐完美。
如色彩的和谐统一是自然界优美的突出表现。
风和日丽、春风细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鸟语花香、山青水秀、等都显示出和谐的美,都能给人以心旷神怡的审美享受。
杜甫吟咏祖国山川景致美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绘了一幅色彩和谐的自然图景。
再如,形状的和谐统一。
在无机自然物中,和谐与统一往往体现在它的机械的组织性上,如平稳、圆形、均匀、对称等。
自然事物的优美还体现为形式的多样统一。
2、社会生活中的优美,偏重于内容,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社会生活中的优美,虽然也经常涉及到对象的形式因素,但内容始终占据优势地位。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看去无何等的威压,无何等的狂暴,无何等的冲突,又无何等的纠纷,只是极自然地、极和柔地,却又极庄严地、仿佛明月浸入一般地有一种适情顺性的情趣。
”这种境界、这种美,就是优美。
在人们的是常生活中,常常可见到优美的表现。
它集中地表现在社会的主体——人的动态的行为、思想及静态的产品上。
如社会清平和谐、国泰民安是优美,家庭和睦、长幼有序是优美,校园文明向上、尊师爱生是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优美。
第三章 中西美学家对美的一般看法1汇总
象。□非体验性融合。
二、美被定义的独特困难 ❖ 1、美的不可把握 ❖ 阿诺·里德:“审美对象是一种微妙的不可捉摸的东
西,稍一接触它就消失了。我们以为是有声有色的 实体,但碰到的却是一团正在消失的云,一缕正在 飘荡中的烟雾。”(《美学研究》) ❖ 2、美的主观性: ❖ 趣味无争辩(康德),情人眼里出西施//萝卜白菜。 审美好像缺少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 ◎韦尔施:这种被人的先天经验建构并塑形的世界, 天然地具有虚构性质,与此相关的认识论只能是一 种审美化的认识论。如他所言:“正是从康德开始, 美学——超验的美学而不是某种艺术理论——成了 认识论的基础所在。(《重构美学》)
❖ 2.康德将美学研究限定在人的判断力的范围之 内。
❖ ◎康德:在高层认识能力的范围内,有一个处 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 就是判断力。
❖ (三)第三契机:目的关系 ❖ 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如果这形式是没有
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到的话。
❖ (四)第四契机:愉悦模态 ❖ 凡是那没有概念而被认作一个必然愉悦的对象的东
西就是美的。(共通感)
(三)博克(Edmund Burke,1729—1797) 经验主义者,《论崇高 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 两种情感:自我保全和 相互交往 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 或某些性质。
❖ 3、审美对象的非确定
❖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领域和研究对象。但就美 学而言,美的对象问题却是美学史上聚讼不一的问 题。
❖ 比如,我们说美学是感性学,一个必然的反应就是 美学是研究对象事物的感性的侧面。但显然,这感 性到底是对象事物的属性还是为人而在的形象却成 了大问题。因为事物的感性,是事物为人的感觉呈 现的形象,即一种人的感觉围绕对象事物形成的幻 象,即不是对象事物本身。
浅析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
浅析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优美”和“崇高”是两个在西方美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它们既有着相似的含义,又存在着一些区别和差异。
在西方美术作品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两种审美特征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成为了艺术家们所追求的目标。
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
一、“优美”的含义“优美”是指一个事物的美丽、和谐、协调、舒适等当时,是一种柔和的、平衡的美感,通常会给人以愉悦、轻松、愉快的感觉。
在西方美学中,优美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美的表现,它跟艺术品的感官美、形式美、构图美等方面密切相关,是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和理解的一种方式。
优美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人物的形态和举止,或者是景观的色彩和构图等。
无论表现的是人物、物体还是场景,优美的特征都是相同的,它们都必须要具备一种和谐的平衡感,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和感性的享受。
“崇高”,意为高尚、卓越、超然、伟大等。
在西方美学中,崇高是指那些让人惊叹不已的、令人钦佩的东西,这种美感不仅具有感性的吸引力,也有一定的理性价值。
崇高是一种与人的精神世界相关的审美体验,它不仅引起了人的感性反应和心灵共鸣,也涉及了人类普遍的道德和哲学思考。
崇高的形式可以是壮观的自然景观、伟大的历史事件或者是人类理性和智慧的体现。
尽管“优美”和“崇高”在西方美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别。
1、情感优美的感性情感较为平和、柔和,通常给人以温馨、轻松、愉悦的感觉;而崇高的情感则是一种强烈而复杂的感受,往往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具有一定的理性意义。
2、主体优美的主体可以是万物,无论是自然景色,还是人物形象都可以表现优美;而崇高的主体则更多的是人类文明、历史事件和人类理性等方面。
3、线性优美的审美体验是一种线性的感性体验,主要关注形式美和构图美;而崇高则是一种多维的审美体验,涉及到人类普遍的道德和哲学问题,并激发出人类理性和智慧的思考。
综上所述,优美和崇高在西方美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美术作品和艺术创造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方美学-对美的理解
●「美,是无目的的快乐。
」康德是德国一个很有名的美学家,他说:「美,是无目的的快乐。
」意思是说,我们在生命里很多事情都是有目的的。
我们考试、读书,我们工作为了赚取生活费,都是有目的的。
可是康德提醒我们,生命一定要保留一部分,是为了无目的的快乐,那才是真正的美。
比如说我站在那边看晚霞,这晚霞对我生活,没有任何目的性的帮助;我去看阿里山的日出,没有任何实际上的利益,可是康德认为生命,当他已经不能注意到这种无目的的快乐的时候,这个生命其实是在萎缩的状态,就是说他没有生命力了。
我一朵花的绽放也是,这朵花在开,而这朵花给予我很多生命上的鼓励,支持以及安慰,可能远远超过我在利益上所能计算的。
我们在青春年少时刻,都写过诗,都无缘无故会唱起歌来。
无缘无故因为可能偷偷爱着一个人,而写一些美好的句子,传简讯给他之类的。
回想青春年少时代,这样的一个动作,其实不见得不好。
可是在正规的社会里,有时候不见得被鼓励,甚至这样的行为会被禁止。
我们看到,在很多现代的教育里面,都告诉我们,美对一个生命的启发的状态,它在使一个人保有一个高度的敏锐,或是灵感。
比如说我们刚刚提到,当你心里在偷偷爱着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一个人在爱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他会把生命表现到最好的状态,他会发亮。
如果你无所爱,无所关心,你的生命怎么活,其实没有那么样严重。
可是如果你心里面有一个对象,你很希望在那个对象的面前,让他看到你生命里最灿烂的部分的时候,潜能会激发。
所以柏拉图的哲学,让我们觉得在你所爱的人的面前,绝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弱者,你希望把自己最强的那一面表现出来。
这些部分让我们看到,在漫漫长途的生命当中,如何有所关心、有所爱,就变成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只是我们如何恰当地去呈现。
●美是不抛弃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国古代有一个哲学家庄子他讲过一句话,是一生能奉为圭臬的,大概是说:「天下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意思是说,宇宙之间到处存在着美——花开的美、月圆的美、海洋的美,或者是山脉起伏的美。
第一章 美是什么
柏拉图的原名叫阿里
斯托克勒。“柏拉图” 在希腊语中是“宽阔” 的意思,柏拉图的胸 肩宽阔,也说他的额 头宽阔,于是他的原 名被“柏拉图”所替 代。
回提纲
•柏拉图深爱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之死 法国 雅克· 大卫 被雅典法庭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后,柏拉图离 开了雅典这块使他伤透心的地方。
二、苏格拉底
生于公元前5世纪,雅典 苏格拉底和毕达哥拉斯的最大区别: 事物对使用者的美
事物本身的美
自在之美 自为之美
三、柏拉图
柏拉图 (Plato) (427 B.C.—347 B.C.)
※ 人 物 简介
※ 美 学 观 点
※ 意义 影 响
雅典卫城
Acropolis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 柏拉图生于雅典,其 父母均出自名门望族。
何者为物。”
有我之境:
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二、王国维的“境界说”
无我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无我之境——优美
回提纲
②
①
③
雅典学院 拉斐尔
回提纲
② 苏格拉底
①柏拉图(左)与亚里士多德(右)
回提纲
③毕达哥拉斯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19世纪 法国
莫森
在真理女神的周围围绕着象征着天文 (天球仪)、音乐(七弦琴)、美术 (画板)的三位人物以及纯洁的小爱神, 手持镜子,预示着光明和智慧与她同在。
中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探讨述评
中西⽅美学家对美的本质探讨述评中西⽅美学家对美的本质探讨述评⼀、何谓柏拉图之问与结果柏拉图之问:什么是美?不是问的什么是具体美的东西。
⽽是问为什么这些东西是美的?不同的事物我们都说它美,说明这些不同的事物中有⼀种共同的东西决定着我们要叫它为美?是什么东西决定了它们是美的?这就是美的本质问题。
柏拉图问的就是决定每⼀具体美的事物之为美的美的本质是什么?美的本质问题追问的结果:1、使西⽅⽂化产⽣了美学美是什么之问意味着,只有把握了美的本质,才能把握形形⾊⾊、各不相同的审美对象。
这样追求美的本质,是理解各种具体之美的基础。
这是从美本⾝,⽽不是从美之外去理解美创造了基础。
其他⽂化之所以没有美学,原因之⼀是其思维⽅式允许从美之外去⾔说某⼀具体之美所以为美,⽽古希腊⼈的逻辑产⽣了从美本⾝去讲美。
不管这⼀逻辑向前运⾏时产⽣了多么难以想象的困难,两千年来,从追求美的本质开始去建⽴⼀个美学体系,是⼀种美学得以产⽣和完成的基础。
正是西⽅历史上⼀次次对美的本质的追问和重新追问,构成了经典的西⽅美学史。
例⼦:“⽺⼤为美”:是从味的感性愉悦去⾔说美的;“充实之谓美”:是从⼈格完善去⾔说美的;“天地有⼤美⽽不⾔”:是从⾃然本真的⾓度去⾔说美的。
2、改变了关于美的观念柏拉图之问意味着⼀种对美是什么的思维⽅式的确⽴。
没有两⼤类,具体之美和美的本质。
具体之美和美的本质的关系:其⼀,⼆者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美的现象是⼈的感官所能感受到的,⽽美的本质却是要经过思考,要⽤⼼灵才能体悟出的。
⼀般⼈只是在现世中感受、谈论、把握着具体的美,⼆者学家却应该思考、体悟、把握具体美物后⾯永恒的美的本质。
其⼆,具体之美和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是被决定者和决定者的关系,美的本质是决定者,决定着⼀切具体事物之为美,具体事物是被决定者,它们靠了美的本质才成为美。
由此才可以理解,为什么⼀些事物⼀会美,⼀会不美,⼀些⼈觉得美,另⼀些⼈觉得不美。
由此⼜可以得出:具体事物的美是暂时的,美的本质才是永恒的;具体事物的美是有个性、阶级性、时代性、⽂化性的,美的本质才是超个⼈、超阶级、超时代、超⽂化的。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美学是研究艺术和美的学科,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给美学理论带来了丰富的多样性。
东西方美学理论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本文将比较东西方美学理论的异同,探讨它们对人们审美体验的影响。
1.东方美学理论东方美学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注重个人与自然的融合。
在中国,美与道德、伦理有着密切的关联。
美不仅仅是外表的表达,更是一种内在的境界。
中国美学强调审美的哲学思考,将美与道德、伦理相结合,追求“大美”的境界。
日本的美学理论强调对细节的关注和完美的追求,其中“wabi-sabi”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强调不完美中的美。
它赞美那些不规则、不对称、经历岁月痕迹的事物,认为它们能够传递出一种深远而内敛的美感。
2.西方美学理论西方美学理论注重理性和逻辑的思考,追求对美的形式和规则的探索。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形式论”强调对艺术形式的研究,认为美即是合乎自然法则的形式。
而德国哲学家康德则强调审美的主观体验,认为美是一种对客观现实的情感反应。
西方现代美学理论中的“表现论”注重作品本身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认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
西方还有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发展,强调对传统美学观念的颠覆和拓展。
3.东西方美学的对比东西方美学理论在一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是美的定义和目标的不同:东方美学更偏向于内在的修养和心灵的和谐,而西方美学更注重形式的探索和观念的表达。
其次是审美观念的不同:东方美学更强调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追求“大美”的境界;而西方美学更强调对艺术形式的研究和对主观情感的反应。
然而,东西方美学理论也有一些共同点。
首先是对人类情感和经验的关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美学,都试图通过艺术和美的体验来探索人类情感和生活经验。
其次是对艺术作品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重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认可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将其视为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
东西方美学理论有着各自独特的观点和方法,它们对人们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本质的讨论
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本质的讨论
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本质的讨论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讨论点:
1、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真实的理念,是存在于理式世界中的一种实体。
他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美,是因为我们的灵魂被理式世界中的美所吸引,从而产生了一种愉悦的感觉。
2、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是一种达到完善状态的品质。
他认为,美的事物应该是完整的、匀称的、清晰的、明确的,并且应该有一种和谐和统一的整体感。
3、笛卡尔则认为,美是一种主观的情感,是在人的心中产生的。
他认为,美是一种情感,是因为它是对某种客观存在的评价,而不是客观存在的本身。
4、康德则认为,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一种没有实用目的的自由形式。
他认为,美是在无关紧要的情况下,让人感到愉悦的一种品质。
5、黑格尔则认为,美是一种理性的表现,是在具体的形式中体现出来的。
他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通过具体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的一种精神性存在。
总之,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本质的讨论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都
可以归纳为以上几点。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美学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认识的学科,是研究美、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学科。
东西方美学理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思想传统,对于美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重点探讨东西方美学理论之间的比较,从哲学、艺术、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哲学观念比较在美学领域,东方和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观念。
西方美学主要受到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强调理性和逻辑思维。
而东方美学则更注重阐释意境、超越物质界限的精神追求。
比如,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以意传情”、“隐者气质”等思想,与西方美学中的“真善美”、“模仿与再现”有着差异。
2. 艺术观念比较在艺术创作方面,东西方都有着丰富的艺术传统。
西方艺术注重形式、结构和技巧,强调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等不同风格;而东方艺术更注重内涵、意境以及与自然的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例如,中国古典绘画中的山水画和写意画就强调意蕴和书卷气。
3. 文化观念比较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于美学理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文化偏向个人主义、自我表达和人权意识,因此其美学重视个体感受和情感表达。
而东方文化重视集体、家庭、传统等价值观念,在美学上更加崇尚内心深处的静谧与超脱。
这种文化差异也导致了在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上的差异。
4. 美与实用性比较在东西方美学理论中还存在一定程度上关于美与实用性的区别。
西方哲学家较早提出“艺术为艺术”、“目的论”等理论,认为艺术应该追求自身的审美价值而非功利目的;而在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思想,使得一些传统艺术形式更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并将审美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5. 当代影响与交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在当代社会中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借鉴与交流越来越频繁。
东西方美学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借鉴、交流互补的关系。
例如,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可以看到很多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作品,这种跨文化融合也为美学理论带来新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东西方美学理论虽有差异,但在人类对于美的探索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2章、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索
贡献有:
1.努力追问美本身,区分了“什么是美的”和“什 么是美”. 2.讨论了各种美的定义.启发思考,批判错误观点.如 美不是恰当,美不是有用等等.
错误有:
1.客观唯心主义错误.美的理式来自于对客观的美 的认识.
2.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美的理式存在于客观 的美的事物中.
(二)康德:德国大哲学家、美学家. 1724至1804,出生于德国的哥尼斯堡小城.一生单 身.生活多彩但极有规律. 早上5点钟起床,喝茶、 写作、讲学、散步都有固定的时间,如钟表一样 准时.墓前至今鲜花不断,哥尼斯堡小城的习俗,青 年男女结婚,一定要到康德墓前献花. 1790年出版《判断力批判》是其美学代表作.
2、贡献与不足。
比如家境平凡,长相普通,并不聪明伶俐的女孩,善良 上进.引发了文学创作者的自由想象.她遇到了高大 英俊的富家公子.富家公子因为讨厌出于金钱、家 庭地位考虑的爱情,而对朴素真诚的女孩产生了好 感.最终女孩麻雀变凤凰、丑小鸭变白天鹅. 再比如出身贫寒,地位低微的笨小子,善良努力.引发 了文学创作者的自由想象.他因为偶然的原因,获得 了武林秘籍或者武林至宝,成为一流高手,制止了武 林浩劫,赢得美女芳心,从此笑傲江湖.
2.贡献与不足:
(1)审美与功利(实用功利与道德功利)、概念无关. 审美活动独立了,但审美与真、善的联系削弱了— —审美其实是有功利意义的,它以客观功利为前提, 它能完善人格.
(2)审美的依据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则,这肯 定了审美主体的能动性,但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3)审美鉴赏判断是普遍的,能够要求别人的赞同,但 这只是主观的普遍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B.理论贡献与不足:
理式论:柏拉图论爱情
(1)爱情就是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人原本生活于理式世界,是男女两性 同体的,后因犯罪被下降到尘世,因世人保留有对上界理式世界的记 忆,所以人会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事物包括美的事物都是摹仿理式而 产生的,美的事物摹仿美的理式.——床有三种:床的理式,木匠做的床, 画家画的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是无目的的快乐。
」康德是德国一个很有名的美学家,他说:「美,是无目的的快乐。
」意思是说,我们在生命里很多事情都是有目的的。
我们考试、读书,我们工作为了赚取生活费,都是有目的的。
可是康德提醒我们,生命一定要保留一部分,是为了无目的的快乐,那才是真正的美。
比如说我站在那边看晚霞,这晚霞对我生活,没有任何目的性的帮助;我去看阿里山的日出,没有任何实际上的利益,可是康德认为生命,当他已经不能注意到这种无目的的快乐的时候,这个生命其实是在萎缩的状态,就是说他没有生命力了。
我一朵花的绽放也是,这朵花在开,而这朵花给予我很多生命上的鼓励,支持以及安慰,可能远远超过我在利益上所能计算的。
我们在青春年少时刻,都写过诗,都无缘无故会唱起歌来。
无缘无故因为可能偷偷爱着一个人,而写一些美好的句子,传简讯给他之类的。
回想青春年少时代,这样的一个动作,其实不见得不好。
可是在正规的社会里,有时候不见得被鼓励,甚至这样的行为会被禁止。
我们看到,在很多现代的教育里面,都告诉我们,美对一个生命的启发的状态,它在使一个人保有一个高度的敏锐,或是灵感。
比如说我们刚刚提到,当你心里在偷偷爱着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一个人在爱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他会把生命表现到最好的状态,他会发亮。
如果你无所爱,无所关心,你的生命怎么活,其实没有那么样严重。
可是如果你心里面有一个对象,你很希望在那个对象的面前,让他看到你生命里最灿烂的部分的时候,潜能会激发。
所以柏拉图的哲学,让我们觉得在你所爱的人的面前,绝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弱者,你希望把自己最强的那一面表现出来。
这些部分让我们看到,在漫漫长途的生命当中,如何有所关心、有所爱,就变成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只是我们如何恰当地去呈现。
●美是不抛弃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国古代有一个哲学家庄子他讲过一句话,是一生能奉为圭臬的,大概是说:「天下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意思是说,宇宙之间到处存在着美——花开的美、月圆的美、海洋的美,或者是山脉起伏的美。
他觉得一个生命活着是不断去发现这些美存在的一个状况,可是我们在生命里有多少时刻真的感觉到美,或者意识到美?我只感觉到说一个城市、一个岛屿,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城市的美在哪里,或者岛屿的美在哪里,其实我们活在这里非常的沉重、也非常的辛苦。
你会发现你的生命,不再只是匆匆赶路。
如果生命只是匆匆赶路,生命只是A点到B点,它中间什么都没有看到。
可是如果生命有很多被打断的机会,停下来,看到路边的台湾栾树生了策果、看到大花紫薇在开花了,甚至刚才学校的老师载我从台北过来,我一直在观看夕阳的光,发现这个季节高速公路两边的芒草开始长出来了,刚抽出来的芒草发着银白色的光。
有时候我们看到,有时候我们看不到,有时候我们匆忙赶路的时候,你就看不到;可是如果你安静下来,就觉得你的生命,不是为了从A点到B点就完成了,中间就会有很多的过程,每一分每一秒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这几年我不再顽皮了,我常常把这些老朋友找在一起,把我还留着他们当年写的那些诗,拿出来念,我希望他们可以找回他们年轻时,曾经有过的对这个世界的爱、或者梦想、或者理想。
我觉得一个社会里面,这个部分如果大量地流失,如果在他的中年,忘掉了这个部分,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不应该在中年的时候,就觉得已经萎缩、或者停止了。
中年反而是他更应该觉得成熟了,因为他带着少年的理想活到中年,他有更多现实的磨练,他的生命从花变成了果实,是一个更饱满的状态。
可是很奇怪的是,常常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羞于谈美、我们羞于谈诗。
那个部分只能够保留在梦幻的青少年的时刻。
所以我想,今天我也想大家谈谈的「美」,好像是一个很无足轻重的事物。
社会中的美我讲这个例子,觉得很有趣的一点是:在这个社会里,美,到底扮演什么脚色?我们会成立医学院,因为我们知道医学院很重要,有医生出来,将来为我们治疗身体、医病。
我们也会成立法律系,因为社会需要很多法治的观念,有律师、有检察官…。
我们会成立很多的科系,我们都觉得有实用的功能,可是一个大学到最后没有什么系可成立的时候,大家会想到,美术是不是重要的?那美术到底要做什么?后来我就很顽皮地跟这个校长说:「校长你觉得美术系要干什么?」他说:「我买了一间房子,墙上空了我要挂一张画,那当然需要画家。
」好,我想这是很一般的看法,这个看法不一定错。
今天我们衣食温饱都有了,我觉得如果我有余闲跟余钱,买一张画来装饰我的墙壁,这是一般人对美的一个固定看法。
可是有一点我想在这里跟这么热情的朋友说,我觉得美绝对不是如此。
刚才我们提到,如果从康德的角度来说,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
美的存在与否,关系着一个生命本身是不是在一个敏感的状态,以及他的生命力还是不是一个活跃的状态。
现在西方先进的国家,非常非常重视社会里面美——就是创造力。
他们认为没有美,就谈不到有创造力。
所谓创造力是能够把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经由人对于美的敏感度创造出来。
我们今天大部分的专业,都被限定到某一个角度,如果是一个高中音乐实验班的学生,他会很努力的在他的乐器上一直做研究,他可能觉得科学跟他没有关系。
如果是一个理工组的学生,他可能觉得诗跟他没有关系。
但是生命不是可以这么划分的。
生命本身感性的部分跟理性的部分,一种冷静的认知的过程跟情感的部分,其实是在一起的。
他觉得所有的诗里面有非常严格的格律的关系,像数学一样的严格。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的美,在生命里面,对未知事物的巨大好奇,所引出的启发,会造成人类的巨大的跳跃,文明的巨大的跳跃。
如果生命都是一种重复性的,模仿性的东西,创造力就不会出来。
所谓的创造力,creation这个东西,是无中生有的。
就是我不做前人做过的东西。
●美是一种消失可是我又相信,人对于大自然的美——晚霞的美,黎明的美,黄昏的美,其实有很高的共通性。
为什么夏天的黄昏在淡水河的河口,有那么多人坐在码头上欣赏夕阳?这么多人拿着照相机,一直在按快门,好像想要把夕阳留住。
我自己也做过同样的事,二十几岁,第一次买了照相机,第一次就是赶到淡水河口去拍夕阳,拍了好几卷全都一样的东西,也觉得很无趣,因为后来觉得美是那个「留不住的东西」,就是每一分每一秒一直在变化一直在消失的东西。
可是你很想留住它,你希望写诗留住它。
苏东坡有一句诗,是他在南方看到晚霞时写下的:「欲将诗句绊余晖」,我很想用我的诗句绊(绞丝边的绊),去绑住余晖,把落日绑住。
可是绑不住,没有办法绑住。
李白有同样的诗句:「长绳难系日」,这么长的绳子都没有办法把太阳拉住,它还是要走。
我觉得美,其实像佛洛伊德的弟子荣格说的:「美其实不是一种存在,美是一种消失。
」我们看到花,你觉得它美,是因为它一直在消失。
我们很少会觉得塑胶花会比真的花美,因为塑胶花永远是一个样子。
接着我们会发现所有的美里面,都有一个无可奈何的东西,就是它迟早有一天会消失。
我们觉得一个人美,我们觉得青春好美,可是青春这么短暂。
●青年的美OR中年的美年轻人在这个社会也是美的。
中年以后、老年都可以是美的,因为生命在不同的状况,应该都是可以有美的。
儒家的文化认为:「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认为少年并不是最美的。
他们认为经过沧桑,经过生命的历练、锻鍊以后,生命才是美的状态。
所以我们会觉得传统的舞台上,最美的是像吴子胥这种人物,过昭关须发尽白,经历沧桑以后,他才美。
当然他有他很了不起的一部分,可是,后来我到西方,希腊给我很大的感动,是他们给青春一个美的可能。
西方人在学东方,因为他觉得东方人为什么在中年以后还这么美,这么自信。
因为他们过了青春以后,就很恐惧,觉得,"Kuros″的年龄已经过了,所以会觉得很慌张。
我母亲已八十五岁,我还是觉得她很好。
洗肾身体不好,可是有一种端庄,有一种教养的尊严。
她让我觉得很美,可是这个在西方的社会不容易看到。
所以我刚才才提到说,美是一种最大的包容。
就是不同的年龄,让他都是美的,不同生命的状态,给自己不同的状态。
所以我年轻过,我年轻写诗,我可以豪迈的唱歌,我可以激情。
那今天在我这个年龄,我看到一个男孩子为了爱一个女孩子,可以在他面前唱歌,传简讯,我想到我的十七岁,我觉得他也是美的。
同样的我也知道,有一天他到了我的年龄,他的生命经历过很多现实的沧桑,可能在父亲过世以后,会有很多心痛,会对很多现实有不同的感受。
你会体会中年的另外一种美。
有一天,我在芝加哥的博物馆,看到一个房间全部展示着宋、元的观音像,我忽然觉得真是美极了,好安静的一个脸,坐在那个地方,眼观鼻、鼻观心,非常宁静的表情。
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我们的人体美学,受印度影响,有一种精神上的美,当然这个美,可能对于十几岁的年轻青少年来讲,不是那么容易可以领会。
因为那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心情静下来以后才能体悟的美。
所以我觉得,很多朋友在不同的年龄,都会有对「美」的不同的一种敬重吧。
这个敬重,让我们看到美。
在任何时刻,任何的处境里,「美」都是我们最好结伴而行的伴侣。
生命里面有美,你会觉得丰富,有安慰、有支持、有力量,生命里面没有美,即使有权力、有财富,他也很空虚。
所以我相信美本身是一个生命的开导状态。
蒋勋美学别样体验用布道的心情传播美的感动王鲁湘:美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种财富,越分享,就拥有越多,经由别人的惊叫,你看到了满天的繁星,经由别人的一种陶醉,你看到了夕阳,经由别人的一种欢唱,您看到了花的开放,延续生活美学这项现今备受关注的课题,蒋勋先生又替我们提出个人讲求美好生活的新视野,新兴法,即培养丰美的感官经验,让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的敏锐感受全面苏醒,由此而能深刻地体验大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在这个理性超越感性,身体日益荒凉,社会疏离感愈加严重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样地学习着去感受,去欣赏,进而能够和他人分享美的世界,我们怎么才能真正感觉到生命本源的一种精神,一种热情。
我不懂“美学”,“哪一种”都不懂。
我逐字念完的美学书籍是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全忘干净了(我从未因此惶惑)。
我偶或阅读评论家的文字,遇见好句子、好意思,会由衷地高兴、佩服,以至感激,但这样的机会极稀罕。
我不确定是否“相信”评论家(但也从未因此惶惑)——我自己即曾受托写过几篇勉强可以称作“评论”的文字,并没想过要人相信。
若有人阅读我的文字,我就很开心。
我相信直觉。
但并非“一切”都凭直觉,否则知识、经验、阅历有什么用?直觉是有品质的。
我相信一个儿童的直觉和一个成熟老到的艺术家的直觉,是不同的。
毕加索说他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可是再有天分的孩子也不可能画得像毕加索。
不过面对艺术,我常发现成人的直觉远不如儿童,今日世界的教育(包括艺术教育)是逐渐有效地磨灭直觉的教育。
照费里尼的说法,所有儿童被送进幼儿园,就被“去势”了;柯罗则说:我每天祈祷,愿上帝让我早晨起来像婴儿般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