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文精神之忧患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人文精神之忧患意识
□肖艳
【摘要】通过对儒家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忧患意识探源,中国历代仁人志士的精神境界中的忧患意识的梳理,阐述忧患意识精神境界的实质是为国、为道、为民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忧患意识;人文精神;儒家
【作者简介】肖艳(1974.10 ),内蒙古赤峰人;河北保定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传统文化
一、忧患意识之源流
忧患,指忧虑患难,即安不忘危或居安思危的意识。人之喜怒哀惧、忧思怅惘本是人的本性,人类总是在迎接来自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挑战,经受千难万险的考验,才得以发展和进步。没有忧患,就没有危机感、没有追求、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中华民族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其忧患意识源远流长。
忧患意识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卫灵公》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立足现实,放眼长远;《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注重内心修为;《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侧重人格的完善;《论语·卫灵公》中“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把恪守道义、谋求道义作为人生要务。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是最早系统地阐发忧患意识内涵的思想家,在这样的论述中,孔子忧患的是“道”,提倡为“道”为“仁”而牺牲的精神,立足于成就个体的人格,把个人的内心修为放在首位,而把个体的苦愁患难放在次要的位置,这就把忧患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儒学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忧患意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这就把忧患意识提高到关乎人事成败、国家兴亡的高度。孟子还有一段关于忧患意识的名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优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这种与民同乐、保民而王的思想是儒家民本主义的内容,这里对忧患意识的认识又具体地进了一步。
在孔子、孟子两位之后,忧患意识作为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理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其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因“哀民生之多艰”;杜甫自家屋漏,犹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飞的精忠报国“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征战沙场,只为“收拾旧山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竭力“呐喊”以震醒麻木的国人;周总理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董存瑞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勇炸碉堡……纵观中国历史,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仁人志士多不胜数。正是由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中有着深重的忧患意识,中华文明才得以绵延千年而不衰,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繁衍至今,傲立于世界东方。
二、忧患意识之内涵
新儒家学者徐复观说:“忧患意识,不同于作为原始宗教动机的恐惧、绝望。……忧患心理的形成,乃是从当事人对吉凶成败与当事者的深思熟虑而来的远见;在这种远见中,主要发展了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作者把“忧患意识”看作是主体的人对于事物的一种自觉承担的主动心理状态,是人对于所极度关注的对象事物的高度责任心。“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所倡导的一种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一种时刻自我警惕、自我提升、以天下为忧的精神,一种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感。”它反映了社会主体出于自觉的社会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对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的矛盾和问题的预防意识,集中表现为具有忧患意识的个体或群体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因此它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动力,成为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思想信念。当然,在忧患意识中存在着具体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譬如:有忧国、忧君、忧民的,也有忧社会、忧自然的;有忧民族、忧种族,也有忧世界的等等可谓十分丰富。但是这其中有一种忧患意识的立意可谓高远,具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之趋势的忧患意识,即忧天下的忧患意识。忧天下的意识在儒家传统文化中,自产生以来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内涵,其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忧“道”、忧“民”和忧“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优“道”而强调修“道”。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他将“道”的追求置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之上,故忧患的目标直指“道”,即学说、真理,强调修“道”。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他将“道”的追求置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之上,故忧患的目标直指“道”,即学说、真理,强调修“道”。他还讲过不少类似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忧“道”而教人要修道,把弘扬“道”作为士人的重要任务。
·
221
·
忧“民”是儒家忧患意识的重要内容,它表现出这些价值:儒家忧“民”而同情民,忧“民”而形成民为邦本的思想,忧“民”而树立起为民请愿的意识。儒家忧“民”而同情民。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孔子说:“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孟子疾呼“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无不透露出孔子和孟子的同情民众的思想,激发他们为解决民众疾苦而奋斗,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学者邵汉民说,“当现实的苦难缠绕个人与众生之际,当天人合一的境界和人我和谐的秩序被打破之时,孔孟自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深沉的悲情悲愿和无限的同情之心”,讲的就是儒家同情民众的思想。这种忧“民”而同情民的思想,为历代知识分子所继承,促使他们极其关注民众的困苦。民为邦本是儒家忧“民”思想的重要内涵,这是极其可贵的。《孟子·梁惠王下》中说:“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指出人民大众是天下的根本。他认为:“得其民,斯得天下”,“得其心,斯得民矣。”他还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他还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这些表现了孟子民为邦本的思想。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他又说:“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亦载舟,水亦覆舟。”这些都是民为邦本思想的更深论述。儒家忧“民”而认识到民众是天下兴旺的根本,统治者得民心,才能长治久安,这无疑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值得执政者深思。这种思想,在唐初为李世民等人所重视,推动了初唐的强盛。儒家忧“民”思想而关注民众疾苦、认识到民为邦本和树立起为民请愿意识的意识,是其可贵的价值。
忧“国”是儒家忧患意识的重要内容,它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忧“国”而告诫治国者要居安思危,选贤才治国;忧“国”而倡导人们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原则,促进了大一统思想的形成,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儒家忧“国”首先表现在:告诫治国者要居安思危,任贤才治国。孔子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指出了治理国家要有居安思危思想。龚自珍高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同样是说明了治理国家要居安思危。在中国历史上,唐初统治者居安思危,勤于政事,迎来了“开元盛世”;清朝在“康乾盛世”时,狂妄自大,不居安思危,导致了国家日益破亡。这些历史事实,说明治国者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儒家忧“国”要求人们选聘有真才实学的人来治理国家,这一点,同样意义重大。儒家忧“国”其次表现在:倡导人们要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原则,价值重大。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最早是司马迁提出的,他在《史记》中称赞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宋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这里,儒家无疑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强调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国家利益为上。这表现在当国家遭到外族入侵时,敢于投身救国救亡,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岳飞、文天祥式的人物。这种忧“国”之情,教育了许多仁人志士为国家请愿,而不顾个人安危与荣辱,从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所以,许凌云说:“儒家的忧患意识是以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为终极关怀,表现为一种高昂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忧患意识之现实意义
可见,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理念,其意识是催人奋发的。它从古到今连绵不断,逐渐积淀到民族心理的深层,演化为古代文化的一种普遍品格,成为中国人民,特别是其中知识阶层的一种优良的传统意识。学者邵汉民说:“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忧患意识,是儒家人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弘扬人性尊严和人生价值,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特殊心态。它包涵悲天悯人和承担责任两层意义。所谓悲天悯人说的是,孔孟之所忧所患的非所谓感性物质生活的匮乏和个体生存发展的苦困,而主要是内在精神中生活的缺憾和人类群体生存发展上的苦困,绝非一己之功利得失,而主要是人类群体之幸福和理想的实现,是物我对立、人我对立的取消。所以当现实的苦难缠绕个人与众生之际,当天人合一的境界和人我和谐的秩序被打破之时,孔孟自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深沉的悲情悲愿和无限的同情之心。所谓承担责任,即是在悲天悯人的基础上引发的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所谓自我关怀表现为主体谋求道德生命的提升;所谓群体关怀表现为主体谋求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总之,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是责任感得以生发的直接契机,承担苦困的责任感是同情心的必然升华,二者共同构成儒家忧患意识的有机内涵。”这里,作者显然认为儒家忧患意识是一种特殊的人格和精神心态,具有悲天悯人和承担责任两层意思。
总之,忧患意识是儒家文化的精华之一,是中国人文精神产生的重要动力,中国文化就是在忧患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儒家忧患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推动了中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忧患意识作为人们直面自然、社会、人生的经验而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表现为人们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怀。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的任务,弘扬儒家文化、阐述忧患意识内涵、增强忧患意识,是知识分子必然的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门岿,张燕谨.中华国粹大辞典[M].北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3.方立克.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朱熹.四书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5.荀子.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许凌云.儒家文化与优患意识[J].齐鲁学刊,2000
7.方立克.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
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