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仅供参考)
地质超前预报措施
![地质超前预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dae0c8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d.png)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一、本段工程施工情况简介本管段隧道地质条件较复杂。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岩溶、涌水、突泥、断层破碎带等,因此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是本标段隧道施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和环节。
施工中采用动态管理、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
提前解拟开挖地层的特性,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制定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预案,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即在预设计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面预报和洞内超前预报相结合的模式,主要以洞内超前预报为主,对未开挖地段进行地质预测和分析,采集各种水文、地质、变形、应变等信息,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
洞内超前预报主要通过TSP2034质超前预报系统、地质雷达、声波法、红外线探水仪和超前钻孔等手段进行。
并将该项工作纳入施工工序管理。
二、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组织机构及职责施工中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作为一个工序来进行安排,成立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室,人员由物探、地质及试验专业工程师、测试技工组成;配备先进的预测与预报设备和仪器,建立地质预报管理组织机构,由总工程师任组长,超前地质预报室主任任副组长,各专业工程师任成员的组织机构,并聘请国内知名地质预报和隧道施工专家组成专家组。
组织机构见图1。
图1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组织机构图总工程师任组长:全面负责综合测试与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直接向项目经理负责;超前地质预报室主任任副组长:组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物探及试验等专业组成人员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日常工作;工程地质:负责地质超前预报和调绘、监测以及测试、试验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施工工程措施建议;水文地质:负责水文地质调绘、测试及隧道涌水量的预测与环境水文地质评价;物探专业:负责物探测试工作;试验专业:负责岩、土、水样的测试、试验工作。
根据本标段隧道的工程地质特点,为保障施工安全,采用地面预报和洞内预报相结合的模式,并主要以洞内预报为主。
为提前解拟开挖地层的特性,在预设计基础上,采用多种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手段,采集各种水文、地质、变形、应变等参数进行信息化管理和监测,对未开挖地段进行地质预测和分析,以供设计单位及时提出是否需要修改设计的正确判断,并研究拟采用的支护类型,确定合理的结构支护参数,实行动态管理、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TSP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要求-技术交底资料
![TSP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要求-技术交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460cfe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7.png)
超前地质预报现场实行规定一、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1、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布孔规定1)爆破孔24个:孔距1.5米,孔深1.5米;孔高(距地面)1-1.2米;倾角:向下10°-20°;孔径:38mm(不不不小于38mm)2)两个传感器孔:孔深2.0m(不不小于2.0m);倾角:向上5°-10°;距地面高度:1-1.2 m;孔径:45-50 mm(不不不小于45 mm,不不小于50 mm)最终一种爆炸孔距传感器孔距离:17-20 m3)所需材料:起爆器一种(内装好干电池);乳化炸药:3kg-4kg;瞬发电雷管30发;卷尺一把(5m钢卷尺和皮尺各一把)4)注意事项:●应采用瞬发电雷管和防水乳化炸药作震源之用;●必须满足TSP操作旳隧道开挖距离,接受器孔和炮孔应在同一平面上(图);●激发时炮孔中灌水,保证足够旳激发能量在岩层传播以及减少震源带来旳干扰;●假如围岩较软,打孔后轻易塌孔,需做好护孔工作,如使用PVC管支护;●爆炸孔尽量不在电缆线一侧;●爆炸孔布在隧道旳左右侧均可;●最终一种爆破孔尽量靠近掌子面。
●爆破孔、传感器孔,布孔示意图如下:2、现场配合1)施工单位提前2-3天报计划,即告知第三方预报单位;第一次预报施工断面需进洞深55米以上,每次预报长度为100m 左右,两次预报反复搭接长度为10m 左右。
2)假如要做TSP203地质超前预报,则需在每次报计划开始,同步进行打孔,检测单位抵达现场即可开始预报工作。
3)现场需要1名跟班技术员,2名炮工和2名杂工配合第三方进行预报工作。
4)在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时,应停止掌子面及其附近旳施工作业。
二、地质雷达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本次采用旳地质雷达为意大利生产旳RIS-K2型,天线使用中心频率为200MHz 和80MHz 旳两种低频屏蔽天线。
有效探测距离在完整灰岩地段不小于20m ,在岩溶发育地段根据雷达波形鉴定。
某隧道轨道交通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某隧道轨道交通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9a1c3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6.png)
目录1、工程概况................................................1 2.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目的及任务..............................8 3.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及职责..............................94、超前地质预报总体方案....................................95、工作量预计..............................................356、超前地质预报时间安排....................................387、地质预报主要设备........................................388、超前地质预报成果........................................389、其它....................................................391、工程概况1.1工程范围及说明某隧道是xx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沙坪坝~大学城段)双碑北站~赖家桥站区间的一部分,两侧与高架桥线路连接,隧道右线起点里程为K23+808.000,隧道右线终点里程为K28+137.000,全长约4.329km,是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拟建的最长山岭隧道,属长大山岭隧道。
某隧道进洞口位于沙坪坝区中冶十八局预置构件厂背后某的东麓山坡,线路标高232.060m,出洞口位于陈家湾镇香蕉园村常五间社某西麓的山坡上,线路标高302.080m,隧道横穿某山脉。
线路走向基本垂直于某山脊构造线。
某隧道进口端为曲线,其余段为直线。
K23+808.000(进洞口)~K23+998.863为505m半径的曲线,线间距由5.05m渐变为4.6m,K23+998.863~K28+137.000(出洞口)为直线,线间距为4.6m。
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与不良地质施工措施
![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与不良地质施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1a67cf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6.png)
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与不良地质施工措施我们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良地质,为避免盲目性,使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更科学合理,开展地质超前预报十分必要。
地质超前预报对不良地质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从而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减少和化解不良地质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1地质超前预报方法1.1超前导坑法长隧道和特长隧道大都设有平行导坑。
平导一般与线路平行,距线路20m~30m 不等。
施工过程中利用平导先行的优势,认真收集和积累地质资料,并根据平导开挖过程中揭示的地质资料指导正洞施工,从而使正洞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手段都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
平导开挖断面小,即使出现不良地质也容易处理,对施工影响不大。
因此,超前导坑法在长隧道和特长隧道施工中被广泛采用。
1。
2 超前水平钻探法采用隧道专用钻机进行超前水平钻探,来探明开挖前方的地质情况。
超前水平钻探其实并非完全“水平”,带有一定的角度.与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探测法相比,超前水平钻探法具有更直观、更准确的特点。
超前水平钻探法虽是“一孔之见”,却能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超前水平钻探法主要用于探测煤层、瓦斯、断层、溶腔、突水、涌泥等不良地质。
超前水平钻探法探测的距离长,探明的不良地质距工作面较远,便于提前调整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3 超长炮孔钻探法超长炮孔钻探法指的是在掘进过程中,每次打眼都用5m钻杆在隧道拱部和底部各钻两个探测孔,放炮则控制在3m以内,使工作面始终保持距不良地质2m 以上的安全距离。
当钻孔出现不良地质征兆时,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采用超长炮孔钻探法,避免了钻机的频繁移动,可以不中断隧道的正常掘进,简便易行、事半功倍。
超长探孔还可兼做炮眼,节约成本,提高功效。
1。
4 地震波反射法-—TSP-203系统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目前隧道及地下工程地质预报工作中,采用的较为先进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地震波的回波原理,人工制造一系列有规则排列的轻微震源,形成一个地震源断面;同时,三维地震波接收器在计算机的监控下,采集这些震源所发出的震波沿隧道前方及四周区域传播而遭遇不良地质体(如地层层面、节理面、特别是断层破碎带界面和溶洞、暗河等)被反射返回的地震波数据.这些回波信号的传播速度、延迟时间、波形、强度和方向,是与相应不良地质体的性质和分布状况紧密相关的.在一定间隔距离内连续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到前方地层的地质力学参数,如杨氏模量和横向变形系数等,从而预报隧道前方及周围临近区域的地质状况,判断开挖面前方100m~200m范围内的地质情况。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指南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1025f8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d.png)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指南1、超前地质预报(1)预报内容①地层岩性。
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
②地质构造。
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③不良地质。
特别是溶洞、暗河、人为坑洞、放射性、有害气体及高地应力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④地下水。
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及富水地层等的预测预报。
(2)预报方法①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按预报原理可分为地质分析法、钻探法、物探法和超前导坑法。
A、地质分析法。
包括地层分界线、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地质作图等。
B、钻探法。
包括深孔水平钻探、5-8m加深炮孔探测及孔内摄影。
C、物探法。
包括地震波反射法、声波反射法、电磁波反射法、红外探测法等。
D、超前导坑法。
包括平行超前导坑法、正洞超前导坑法。
②超前地质预报按预报长度可分为长距离预报(大于200m),中长距离预报(30~200m)和短距离预报(小于30m).③超前地质预报按采用的预报手段数量可分为单一方法地质预报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3)预报分级①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分为以下四级:A级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如大型暗河系统,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软弱、破碎、富水、导水性良好的地层和大型断层破碎带,特殊地质地段,重大物探异常地段,可能产生大型、特大型突水突泥地段,诱发重大环境地质灾害的地段,高地应力、瓦斯、天然气、放射性问题严重的地段以及人为坑洞等。
B级中、小型突水突泥地段,物探发现存在较大异常地段、断裂带等。
C级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段、小型断层破碎带,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较小。
D级非可溶岩地段,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极小。
②不同地质风险地段的预报方式:A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探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
首先以地质分析法进行长距离预报,然后采用中长距离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和一种或几种短距离物探方法相结合进行预报,同时进行多孔超前钻探探查。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e7f85f551810a6f424869a.png)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1编制依据(1)《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及交通部颁布的其他现行施工规范、安全规程、施工指南等。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近年来高速公路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国内外相关高速铁路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
2隧道工程概况标段内隧道工程地质复杂,主要由残积砂质粘性土及全- 强风化花岗岩组成,洞身主要为中一微风化花岗岩。
,隧道围岩以n、皿、级围岩为主,部分为w、v级围岩。
施工中必须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保证安全顺利地通过不良地质段。
根据设计提供风险等级和超前地质预报设计要求,我单位采取加深炮孔探测和超前水平地质钻孔俩种方法进行围岩观测,以提供有效的施工措施保证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对于出现地质异常区域,我单位另增加TSP或地质物探手段进行详细的地质分析,并报设计单位进行核对、审批,重新进行隧道风险等级划分。
项目部对标段内隧道作业高度重视,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已经把超前地质预报列入独立的施工工序进行检测,制定“有预报才施工,不预报坚决不允许施工”的要求发放各施工队执行实施。
为有效的执行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项目部特别成立专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实施小组,其中组长1人,副组长2人,组员5 人,负责现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资料收集整理,对隧道施工起到实施性的指导作用。
并聘请专职预报队伍负责标段内的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施工。
3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本标段隧道工程地质复杂,主要由残积砂质粘性土及全- 强风化花岗岩组成,洞身主要为中一微风化花岗岩。
,隧道围岩以n、皿、级围岩为主,部分为w、v级围岩。
4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目的地下地质条件复杂,潜在、无法预知的地质因素较多:多变的地形条件,地层破碎带、断层,富水岩层等。
进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目的是:提供隧道掘进前方的地质情况,包括围岩的完整性、断层破碎带和溶洞的规模和位置、不良地层的富水情况,进而做出对围岩类别的划分和隧道开挖时稳定性的分析,以确定合理的工程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法,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
隧道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7249cb2f60ddccdb38a00e.png)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编号:012隧道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复核:目录一、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实施的重要性 0二、总体规划及组织布置 02.1 组织机构规划 02.2 人员规划 (1)2.3 时间规划 (1)三主要工作内容 (1)3.1 隧道监控量测 (2)3.2 超前地质预报 (2)四监控量测方案 (3)4.1 隧道监控量测的意义 (3)4.2 监测断面布置 (3)4.3 监控量测方法 (3)4.4 监控量测频率 (10)4.5 量测数据的传输与处理 (11)4.6 隧道监控量测资料提交 (12)4.7 监控量测质量评定 (13)五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方案 (16)5.1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目的、意义 (16)5.2地质预报方法 (17)5.3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方案 (21)5.4 信息反馈及成果提交 (22)5.5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质量评定 (23)六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23)七保证措施 (24)7.1 监控工作及时到位 (24)7.2 监控数据和结果准确可靠 (24)7.3 按时提交成果 (25)一、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实施的重要性根据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市政道路隧道工程的设计文件可知,该工程隧道有两座,分别为一座连拱隧道及分离式隧道。
次干路市政道路DX—17#路设SD—2隧道,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小净距隧道,两洞之间净距为15~30m,其中左洞平曲线半径为4800m,右洞平曲线半径为5000m,长约2320m。
环岛西路南段设SD—1隧道,长约580米,为双向四车道的连拱隧道。
该工程区隧道地质条件主要有断层破碎带、浅埋带等地质灾害,稍有不慎,将大变形、塌方等安全事故。
因此,为降低工程施工风险,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工程质量,做到信息化施工,对该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1.提前探明前方不良地质,为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及方案提供支撑与依据。
2.预测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含水情况,探明地下水的具体位置及范围,防止出现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减少施工盲区。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措施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a0c48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1.png)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措施本工程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已由业主另行招标,由专业公司进行施作;但为保证施工安全和超前预报的及时性,我部在施工中,也要进行必要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预报方法,主要是根据地表和已开挖的隧道地段的地质调查和各种探测方法取得的资料,以及地质推断法预测开挖工作面前方一定长度范围内(一般每次预测长度为10~20m)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地质预报内容超前地质预报内容如下:①隧道穿越不稳定岩层较大断层预测;②出现岩溶地段预测;③出现涌水地段预测;④软岩出现内鼓、片劈掉块地段预测;⑤岩体突然开裂或原裂隙逐渐增宽等危害性预测;⑥位移变形加快影响围岩稳定预测;⑦可能出现塌方、滑动影响预测;⑧浅埋段下沉裂缝对隧道稳定预测;⑨地质条件变化对施工影响程度预测。
(2)超前地质探测①根据开挖工作面前推法预测;②用相似比拟法对隧道涌水预测;③根据超前炮眼钻孔对涌水量预测;④开挖工作面浅孔钻探预测;⑤在接近设计提供不良地质地段时,加强地质预报。
在开挖工作面进行浅孔钻探(每工作面两个钻孔),用于探明前方地质,发现地下水较大时,则进一步钻孔放水,防止涌水发生。
断层破碎带及溶洞地段采用钻进式注浆锚杆超前预支护、钢架、喷锚网防护,缩短循环进尺,尽量采用人工开挖或机械开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及时支护,做到随挖随护。
并进行隧道开挖面地质素描图和隧道地质展示图记录。
(3)超前预测方法施工中充分利用超前预报作用。
根据施工中记录的地质素描图和地质展示图组织施工,及时调整支护参数。
工作面上采用两个钻探孔辅助地质预报。
钻探孔长度一般为20m。
采用浅孔钻探方法,主要是在钻进过程中,从钻进的时间、速度、压力、冲洗液的颜色、成分以及卡钻、跳钻等和岩性、构造性质及地下水等情况掌握地质条件。
例如,在遇到断层泥时,钻进时间短、钻进速度快,钻孔冲洗液浑浊、呈白色;遇卡钻时,说明岩体破碎;遇跳钻时,则可能有空洞或溶洞等等。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91ef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f.png)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实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主要步骤如下:
1. 地质勘探:根据隧道所经过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地
质勘探。
这包括地质剖面和岩体测试,以了解隧道穿越的
地层类型、岩体强度、断层和裂隙的分布等重要地质参数。
2. 地质分析:根据地质勘探数据,进行地质分析,确定隧
道施工中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如岩体不稳定、地下
水涌出、地震活动等。
3. 大量监测: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监测点和使用现代地质监
测设备,对隧道区域的地质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这包括地
表位移、地下水位、震动等参数的监测。
4. 数据解读: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及时发现地质
变化的迹象,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5. 建立预警系统:根据地质监测数据,建立预警系统,及
时向监测人员发出预警信息。
6. 采取预警措施: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
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
例如,加固地下水封堵、加固和
注浆处理不稳定的岩体区域等。
7. 监测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持续地进行地质监测和调
整预警措施,确保隧道的安全施工。
总结起来,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质分析、大量监测、数据解读、建立预警系统、采取预
警措施和监测调整等步骤,旨在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
灾害,保障隧道的安全施工和运营。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隧道通用版)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隧道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62d4368bd63186bdebbc9e.png)
目录1 开展超前地质预报的必要性 (1)2 工程概况 (1)3 各隧道地质概况 (1)3.1石鼓山隧道 (1)3.2王家和隧道 (2)3.3马鞍山隧道 (3)3.4冯家塬隧道 (3)3.5清姜隧道 (3)3.6塔稍村隧道 (4)4 编制依据 (5)5 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 (5)6 超前地质预报的技术 (5)6.1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选择 (5)6.2超前地质预报的关键技术问题的对策 (6)7 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 (8)8 本标段隧道采用的预报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8)8.1本标段隧道采用的预报方法 (8)8.2适用范围 (9)9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流程及技术要求 (10)9.1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流程 (10)9.2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要求 (12)10 超前地质预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21)10.1超前地质预报重点 (21)10.2超前地质预报难点及对策 (22)11 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 (23)12 设备配置 (24)13 安全措施 (24)14 附件 (25)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1 开展超前地质预报的必要性隧道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地质勘查资料,而隧道施工的主要依据是设计文件。
大量的隧道工程建设实践说明,地质勘察精确、经费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做出的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屡有发生,由此而来的隧道洞身塌方、涌水、涌泥、涌砂、岩爆、瓦斯爆炸等灾害时有发生,从而给隧道施工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在隧道施工期间,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是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灾害的发生、减少因灾害发生的损失和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需要。
必须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必须认真、坚持,真正使预报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2 工程概况标段内共含隧道6座,总长度为双线。
其中主要含正洞13264m、洞口及明洞443延米、辅助坑道716延米。
经专家评定一级风险隧道1座,二级风险隧道5座。
TSP203及地质雷达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案
![TSP203及地质雷达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77a61cc5da50e2524d7f21.png)
TSP203及地质雷达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案一、隧道施工超前预报的目的预报施工隧道掌子面前方以下不良(或特殊)地质问题:1)软弱岩层的分布,2)断层及其破碎带,3)节理裂隙发育带,4)含水情况,5)空洞,6)围岩类别,即可以预测即将开挖隧道相关地质结构及其周围地质状况,同时也可以对力学参数(动态弹性摸量、剪切摸量、泊松比、密度、弹性纵波速度、弹性横波速度等)进行评估,有利于及时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以便正确指导隧道施工。
二、主要预报方法传统的地质超前预报一般采用超前钻探,但是,超前钻探的费用很高,而且还会延误工期。
目前,无损地球物理探测地质预报探测系统一般采用地质雷达法、TSP203法。
TSP203技术预报里程长,一次可预报100米左右,对掌子面无要求,对隧道施工不会有干扰(或者仅有轻微干扰)。
地质雷达法预报里程短,一次可预报10~20米左右(软弱、破碎、含水岩体预报里程最短),要求掌子面在垂向上修平,对隧道施工干扰大。
三、使用的仪器及主要设备TSP203法使用的仪器为瑞士安伯格测量技术有限公司(Amberg Measuring Technique Ltd.)TSP203探测系统。
TSP203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记录单元和接收器。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地震信号和质量控制,由完成地震信号A/D转换的电子元件和1台便携式电脑组成。
记录单元采用最新技术的24位A/D转换器,最小动态范围为120dB,可以获得10~8000Hz频宽的信息。
接收器用于拾取地震信号,由极灵敏的三分量地震加速度检波器(X-Y-Z分量)组成,频宽为10~5000Hz。
TSP203探测系统见下图:图1 TSP203系统的记录单元图2 TSP203系统的接收器图3 TSP203系统的连接线地质雷达法使用美国SIR系列雷达,所用天线为100MHz地面耦合式单体屏蔽天线(右图)。
四、预报实施1、TSP203法通常情况下,TSP测量剖面是在隧道的左壁或者右壁上布置一系列的微型爆破,测量剖面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岩层结构的主导方位。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230c4ffe4733687e21aa38.png)
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方案1、适用范围龙厦铁路猪公寨隧道、虎坑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测预报。
2、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的目的2.1.超前探测地层岩性变化界面、软弱层界面、煤层界面、断裂带界面;2.2.超前探测岩溶洞穴、岩溶通道及岩溶发育带的位置、规模、充填状况;2..3.预报突水突泥位置及带来的灾害程度;2.4.为动态设计提供相关的地质参数;2.5.确定合理的工程措施及合理的施工方法。
3、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外隧道建设中使用较广泛的地质预报技术,传统的方法有地质素描法、水平钻探法、超前平导法等;近十年来,物探方法较广泛应用,有地震方法中的反射波法、瑞雷面波法、极小偏移距法、水平声波反射法;电磁法中的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红外探水法;直流电法等。
这些方法中根据多年预报经验,除红外探水法和直流电法在机理上和使用边界条件不当,不能使用外,其他方法使用得当,均应有较好的效果。
本段的两座隧道预报采用地震反射波法和地质素描法、水平钻探法。
3.1地震反射波法(TSP203法)地震发射波法是一种快速、有效、无损的隧道地质预报技术,能迅速连续超前地提供开挖的前方的三维空间的工程地质状态。
瑞士引进的TSP203法,其基本原理均是采用地震反射回声测量原理(见图)。
地震波在指定的震源点(通常在隧道的左边墙或右边墙,布成一组排列炮点)用小量炸药或机械振动激发产生。
地震波在岩石中以球面波形式传播,当地震波遇到岩石物性界面(即波阻抗差异界面,例如断层、岩石破碎带和岩性变化等)时,一部分地震信号发射回来,一部分信号透射进入前方介质。
反射的信号将被高灵敏度的地震检波器接收,反射信号的传播时间和反射界面的距离成正比,故而能提供一种直接的测量。
本法常用的仪器型号为瑞士安伯格公司生产的TSP203型地震反射预报系统。
系统特点:预报最长距离可达200m(作中距离和近距离跟踪预报效果更佳);操作简单,对工作环境无要求,不占用掌子面,对施工过程无妨碍;30分钟内完成测量准备工作,测量一次的时间,不同的观测系统分别为10~60分钟;对不良地质体的性质判断较准确,分辨率可达到0.5m,预报的距离误差小于5%;配套分析软件,可方便地完成数据处理和评估;3.2、地质素描:地质素描预测法分为岩层岩性及层位预测法、条带状不良地质体影响隧道长度预测法以及不规则地质体影响隧道长度预测法三种。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896d8858f5f61fb73666b6.png)
引水隧洞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实施方案一、概述该施工方案根据《金元水电站引水隧洞下段及调压室(JY/C3标)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金元水电站引水隧洞下段及调压室设计文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预报方案。
超前预报主要是加强施工期间的地质工作,是在开挖之前,除根据开挖时揭露出来的实际地质情况,校正补充地勘时未能查到的资料外,还要根据这些成果资料,分析推断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是否存在前期勘察时没有查到的不良地质体,以便预先采取措施。
二、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金元水电站引水隧洞下段(引11+000.000~管0+030.000)全长4518.226m,为马蹄型有压隧洞,隧洞开挖直径为4.7~5.3m。
引水隧洞⑥施工支洞总长为546.0m,⑦施工支洞现总长为370.000m,两支洞断面均为马蹄形,但开挖尺寸不同。
调压室上室与⑦支洞相接,长度180m,断面为马蹄型;调压室下室联通调压室上室和引水隧洞主洞,断面为圆形,开挖直径6.4m。
2、水文气象条件本工地气候属高原温带川西山地气候,主要特点是气温较低,冬季较长,日照充足,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控制该区的降水系统主要是太平洋东南气流,降水量自大渡河河谷地带向干支流上源随高程逐步递增。
本工地多年平均气温7.1℃,极端最高气温28.9℃,极端最低气温-14.7℃;多年平均降水量1014.7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3%;月平均水温3.3℃~10.3℃,最低月平均水温1.2℃,河流没有出现结冰或冰封现象;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285.5mm;多年平均风速3.1m/s,历年最大风速20.0 m/s,相应风向E;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738h,年平均霜日84.9天,最大积雪深度为24cm。
3、隧道工程地质情况金元水电站引水隧洞下段沿线所穿越的地层岩性依次为:泥盆系下统下段、志留系、奥陶系,水平埋深在18m~978m。
本段隧洞穿越的地层区主要分布有白云岩、大理岩、灰岩、泥灰岩、砂岩、千枚岩、板岩及崩坡积物和泥石流混合堆积物。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修改)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1875aed76f1aff00bed51e76.png)
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组织原则 (1)3.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和人员设备配置 (1)3.1.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 (1)3.1.2人员组成 (1)3.1.3仪器设备的配置 (2)3.2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职责 (2)3.2.1项目部地质预报工作组职责 (2)3.2.2隧道队地质预报工作组职责 (2)4.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流程 (3)5.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 (3)5.1预报内容 (3)5.2预报分级 (4)5.3预报方法 (6)5.3.1地质素描法 (6)5.3.2超前钻孔预测法 (8)5.4施工围岩分级和围岩稳定性评价 (8)5.5灾害评估、防治工程措施建议 (9)1.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2)《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J124-2007);(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BG5002—2001);(4)《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5)《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98);(6)《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J123-2001);2.工程概况扎西隧道位于云南省威信县,起讫里程为DK284+652~DK285+000,全长348m,V级围岩203米,Ⅳ级围岩85米,Ⅲ级围岩60米,最大埋深为55.3m,最小埋深约1m。
主要开挖方法明挖法、台阶法、台阶法设临时仰拱。
青岗脚隧道位于云南省省威信县,讫里程为DK285+535~DK286+915,全长1380m,V级围岩390米,Ⅳ级围岩990米,最大埋深为47.5m,最小埋深约1.5m。
主要开挖方法明挖法、台阶法、台阶法设临时仰拱、台阶法设临时横撑。
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组织原则3.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和人员设备配置3.1.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3.1.2人员组成项目部地质预报工作组成人员表3.1.3仪器设备的配置本段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主要仪器设备见下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主要仪器设备表3.2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职责3.2.1项目部地质预报工作组职责(1)负责编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3561b1336c1eb91b375d3c.png)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1编制依据(1)《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及交通部颁布的其他现行施工规范、安全规程、施工指南等。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近年来高速公路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国内外相关高速铁路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
2隧道工程概况标段内隧道工程地质复杂,主要由残积砂质粘性土及全-强风化花岗岩组成,洞身主要为中~微风化花岗岩。
,隧道围岩以Ⅱ、Ⅲ、级围岩为主,部分为Ⅳ、Ⅴ级围岩。
施工中必须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保证安全顺利地通过不良地质段。
根据设计提供风险等级和超前地质预报设计要求,我单位采取加深炮孔探测和超前水平地质钻孔俩种方法进行围岩观测,以提供有效的施工措施保证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对于出现地质异常区域,我单位另增加TSP或地质物探手段进行详细的地质分析,并报设计单位进行核对、审批,重新进行隧道风险等级划分.项目部对标段内隧道作业高度重视,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已经把超前地质预报列入独立的施工工序进行检测,制定“有预报才施工,不预报坚决不允许施工”的要求发放各施工队执行实施.为有效的执行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项目部特别成立专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实施小组,其中组长1人,副组长2人,组员5人,负责现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资料收集整理,对隧道施工起到实施性的指导作用。
并聘请专职预报队伍负责标段内的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施工。
3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本标段隧道工程地质复杂,主要由残积砂质粘性土及全-强风化花岗岩组成,洞身主要为中~微风化花岗岩。
,隧道围岩以Ⅱ、Ⅲ、级围岩为主,部分为Ⅳ、Ⅴ级围岩。
4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目的地下地质条件复杂,潜在、无法预知的地质因素较多:多变的地形条件,地层破碎带、断层,富水岩层等。
进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目的是:提供隧道掘进前方的地质情况,包括围岩的完整性、断层破碎带和溶洞的规模和位置、不良地层的富水情况,进而做出对围岩类别的划分和隧道开挖时稳定性的分析,以确定合理的工程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法,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f128d2dd2cc58bd63186bd5f.png)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⑴隧道设计图纸、设计说明等设计文件;⑵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⑶《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⑷《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技[2010]352号);⑸《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⑹《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⑺《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 9217-2015);⑻本集团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管理水平、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积累的铁路隧道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本标段共新建14座隧道,隧道全长14298m,张家坡隧道为单线隧道,其余隧道都为双线隧道,各隧道概况详见表1。
表1 隧道概况一览表三、地质复杂程度等级根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附录B的规定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分为复杂、较复杂、中等复杂、简单四级,根据不同的地质复杂程度,开展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四、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⑴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⑵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
⑶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⑷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五、超前地质预报方案1、超前地质预报内容⑴地层岩性预测预报,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⑵地质构造预测预报,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⑶不良地质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⑷地下水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及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中的裂隙水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2、超前地质预报方法⑴预报方法根据隧道地质条件、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本集团公司现有的设备、工法、科技成果等,本隧道选用地质调查法(地质调查、地质素描、地质作图)、物探法(TSP203、红外探测法)、超前钻探法(加深炮眼、超前钻孔)进行地质超前预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1编制依据
(1)《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及交通部颁布的其他现行施工规范、安全规程、施工指南等。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近年来高速公路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国内外相关高速铁路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
2隧道工程概况
标段内隧道工程地质复杂,主要由残积砂质粘性土及全-强风化花岗岩组成,洞身主要为中~微风化花岗岩。
,隧道围岩以Ⅱ、Ⅲ、级围岩为主,部分为Ⅳ、Ⅴ级围岩。
施工中必须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保证安全顺利地通过不良地质段。
根据设计提供风险等级和超前地质预报设计要求,我单位采取加深炮孔探测和超前水平地质钻孔俩种方法进行围岩观测,以提供有效的施工措施保证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对于出现地质异常区域,我单位另增加TSP或地质物探手段进行详细的地质分析,并报设计单位进行核对、审批,重新进行隧道风险等级划分。
项目部对标段内隧道作业高度重视,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已经把超前地质预报列入独立的施工工序进行检测,制定“有预报才施工,不预报
坚决不允许施工”的要求发放各施工队执行实施。
为有效的执行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项目部特别成立专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实施小组,其中组长1人,副组长2人,组员5人,负责现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资料收集整理,对隧道施工起到实施性的指导作用。
并聘请专职预报队伍负责标段内的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施工。
3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本标段隧道工程地质复杂,主要由残积砂质粘性土及全-强风化花岗岩组成,洞身主要为中~微风化花岗岩。
,隧道围岩以Ⅱ、Ⅲ、级围岩为主,部分为Ⅳ、Ⅴ级围岩。
4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目的
地下地质条件复杂,潜在、无法预知的地质因素较多:多变的地形条件,地层破碎带、断层,富水岩层等。
进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目的是:提供隧道掘进前方的地质情况,包括围岩的完整性、断层破碎带和溶洞的规模和位置、不良地层的富水情况,进而做出对围岩类别的划分和隧道开挖时稳定性的分析,以确定合理的工程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法,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
5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组织机构和人员设备配置
在项目部设施工地质工作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程管理部,负责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进行预报培训和学习工作;预报物探设备管理与协调使用;预报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项目部分别成立专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实施小组,负责现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资料收集整理。
人员组成及主要职责分工见表。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人员分工职责表
6工作程序
地质预报主要流程为:预报通知(现场驻地监理)预报实施及现场记录自检、报检验收资料整理监理确认和归档具体操作流程见图6-2-1所示。
图6-2-1 超前地质预报操作流程
7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和方法
7.1地质预报的要求
本标段隧道主要采用地质调查法与加深炮孔钻探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如有必要,在地质异常区域采用TSP探测仪或水平钻
机进行长距离超前探测。
各种探测必须以地质为中枢,加强隧道地质工作,将地质综合分析贯穿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实行地质、物探相结合,中长距离探测与短距离探测相结合,优化组合,综合应用,确保隧道安全、快速、优质施工,不留后患,全面确保隧道施工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最优结合。
7.2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
1、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
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地质工作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其工作分为①既有资料收集;②地质素描;③洞内外水文调查;④监测测试;⑤超前地质预测;⑥综合超前预报和成灾警报等六项任务。
(1)既有资料收集
既有设计资料和相关地质成果的收集和分析,对存疑虑的相关重大地质问题和地段,必要时进行踏勘和补充恰当的地质工作。
(2)地质素描
施工地质最基础的工作,包括正洞、超前平导和辅助导坑洞壁地质及掌子面地质素描,见图7-2-1所示。
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地质观察
A.地层岩性:地层时代划分,岩组划分,岩石划分,岩体性态,切割程度,围岩等级等。
B.断层:断层性质、位置、产状、破碎带宽度及构造岩划分,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