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第二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 二、药物的剂型 三、给药途径 四、给药时间和次数 五、联合用药及药物的相互作用 六、遗传因素
代谢 粪
代谢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二、药物的分布
药物从血液循环向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称为 药物的分布。
药物在体内经过某些酶的作用,使其化学结 构发生改变被称为药物的代谢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三、药物的排泄
概念:药物自体内以原形药或代谢产物经排泄器 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药物的排泄( excretion)。
药物在肾小管内随尿液的浓缩其浓度逐渐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二)胆汁排泄 肠肝循环:是指自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结 合型药物,在肠中经水解后再吸收的过程。 (三)其他排泄途径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一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二、性别 三、个体差异 四、病理因素 五、心理因素 六、遗传因素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3.变态反应: 又称过敏反应,是指已被致敏的机体 对某些药物产生的一种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
特点:●仅见于过敏体质病人 ●反应性质:与药理效应和剂量无关 ●反应症状:单一或复杂 ●致敏物质:药物、代谢产物、制剂杂质
源自文库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4.后遗效应 又称后遗作用,是指停药后血药 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称为后遗效应。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增强 机体功能的改变
减弱
兴奋作用 抑制作用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一) 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疾 病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治疗作用
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二)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 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称为不良反应。
副作用、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后遗效应 继发反应、停药反应 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
知识链结
反应停事件
沙立度胺1957年首次被用作处方药,可控制妇女妊娠期精神 紧张,防止孕妇恶心,并且有安眠作用,又被称为“反应停”。
上世纪60年代前后,欧美至少15个国家广泛应用该药治疗妇 女妊娠反应。但随即之而来的是,许多出生的婴儿都是短肢畸形 ,形同海豹,被称为“海豹肢畸形”。1961年,这种症状终于被证 实是孕妇服用“反应停”所导致的。于是,该药被禁用,然而,受 其影响的婴儿已多达1.2万名。历史上称这一严重的药害事件为反 应停事件。
对新生儿的影响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三、个体差异
在年龄、性别、体重相同的情况下,少数人对 药物的反应存在质和量的差异。 量的差异:
高敏性:有的患者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应用 较小剂量即可产生较强的作用。
耐受性:有的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必须 应用较大剂量方可呈现应有的治疗作用。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药物的 体内过程
吸收 Absorption 分布 Distribution 代谢 Metabolism 排泄 Excretion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一、药物的吸收
概念: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称为吸收。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吸收部位及特点
1.口服给药:这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吸收部位 主要在小肠。
7.特异质反应: 是指少数由于遗传因素所致 的生化缺陷的患者,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特定反应。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药物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又称为心理依赖性或习惯性。 易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物被称为“精神药 品”,如催眠药等。
身体依赖性又称为生理依赖性或成瘾性。 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物有吗啡、哌替啶 等,被称为“麻醉药品”。
●肾是主要排泄器官 ●胆道.肠道、肺,乳腺、唾液腺、 汗腺及泪腺等也可排泄某些药物。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一)肾排泄 1.方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排泌 2.肾小管重吸收的多少与药物的脂溶性、解离 度、尿液的pH值有关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增多,重吸 收减少;在酸性尿液中解离减少,重吸收增多 。弱碱性药物与之相反。
职业技能培训
药品知识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药物:是指作用于机体用以预防、 治疗、诊断疾病或用于计划生育的 化学物质。
合成药物
天然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
药师
研制、生产药物 指导合理用药
病人 药学监护
医学监护
护 士 用药护理
医生
诊断疾病 治疗疾病 (药物治疗)
实施治疗方案 (用药)
观察病人反应 (疗效、毒性) 实施用药护理
四、病理因素
如阿司匹林可使发热患者的体温下降,而对正 常体温无影响。
五、心理因素
精神因素
药理学 效应
非特异性 药物作用 安慰剂

非特异性 绝对效应 医疗效应

自然恢复 无治疗


效 应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六、遗传因素
一些药物的异常反应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因素 是个体差异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如异烟肼等在体内的乙酰化代谢的多态性: 慢乙酰化代谢型 快乙酰化代谢型 中间乙酰化代谢型
首过消除:由胃肠道吸收的药物,经门静脉进入 肝脏,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时即被转化灭活,使进 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首过 消除。
首过消除
(First pass eliminaiton)
上腔静脉
药物经肝静脉 入全身循环
肠壁 门静脉
作用部位 检测部位
药物经肝门静 脉入肝脏
小肠吸收药物
如:服用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时,次晨出现 的乏力、头晕、困倦等现象。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5.继发反应 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又称治疗矛盾。
如:二重感染(菌群交替) 葡萄球菌 伪膜性肠炎 白色念珠菌 肠炎、鹅口疮
药物即毒物,利弊并存 必须权衡,正确应用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6.停药反应:是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使原 有疾病加剧或复发的现象。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一、年龄 小儿 药物代谢清除率较高 对药物较敏感 发育阶段,易受药物影响
老年 器官功能降低 对药物敏感性增高
第一部分 用药基础知识
二、性别
除性激素外,性别对药物反应通常无明显
差别
月经期 避免使用强泻药、抗凝药
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早期
避免使用可能致畸、致流产的药

哺乳期 注意偏碱性药物可进入乳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