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高一必修1知识点小结第一课:烛之武退秦师一、《左传》简介《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它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与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充分反映了这250多年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状况。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领,善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和对战争的描摹,因此,《左传》既是宝贵的先秦历史文献,也是的散文作品。

二、正音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若不阙(quē)秦逢(páng)孙夫(fú)晋,何厌之有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三、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了”2(秦伯说—“说”通“悦”,高兴3(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4(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四、古今异义词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意:“把??当做”,今意:认为。

“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3(共其乏困。

“乏困”古意:缺少的东西,今意:精神不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5(亦去之。

“去”古意:离开,今意:往。

五、特殊文言句式(一)省略句1(晋军函陵省略介词于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烛之武3(许之。

省略主语烛之武4(夜缒而出。

省略宾语烛之武5(敢以烦执事。

省略宾语这件事情6(许君焦、瑕。

省略主语晋惠公(二)倒装句宾语前置句1(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状语后置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2(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六、重要虚词总结归纳1(以?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必修11.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依据创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2.《雨巷》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因成名作《雨巷》而被叶圣陶赠予“雨巷诗人”的美称。

3.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曾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

4.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北方》、《向太阳》。

5.《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著。

《后汉书》作者是南朝范晔。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家为依据记录历史。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6.《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7.《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鲁迅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记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的特点:以史为鉴、开宗明义、韵文锋芒、大开笔墨、争奇斗艳、千人一面。

2. 古代文学的体裁:诗、词、曲、赋、文、笔记、杂剧等。

3.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诗经》、《楚辞》、《山海经》、《左传》、《红楼梦》等。

二、现代文学1. 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区别:思想更多元、艺术更开放、语言更自由、题材更广泛、形式更多样。

2. 现代文学的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3. 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骆驼祥子》、《红高粱》、《边城》、《红岩》等。

三、古诗词1. 古代诗歌的形式:诗经体、风雅颂、律诗、绝句、小令等。

2. 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对仗、夸张等。

3. 古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屈原、杜甫、李白、白居易等。

四、现代诗歌1. 现代诗歌的特点:自由发挥、抒发情感、抒发思想、形式多样、语言自由。

2. 现代诗歌的代表诗人:贺知章、王之涣、徐志摩、余光中等。

五、古代散文1. 古代散文的体裁:春秋笔法、词章、杂记、议论、游记等。

2. 古代散文的特点:说明清楚、文字简短、语言质朴、寓意深远。

3. 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老子》、《庄子》、《后汉书》、《齐民要术》等。

六、现代散文1. 现代散文的特点:情感真挚、抒发思想、文字流畅、语言生动、内容广泛。

2. 现代散文的代表作家:胡适、鲁迅、茅盾、巴金等。

七、小说1. 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情节、背景、主题。

2. 小说的分类:神话、传说、长篇、中篇、短篇、言情、小说、科幻、推理、武侠等。

3. 小说的代表作品:《红楼梦》、《西游记》、《平凡的世界》、《活着》等。

八、戏剧1. 戏剧的元素:剧本、舞台、演员、观众。

2. 戏剧的分类:古典戏曲、现代戏剧、话剧、音乐剧、戏曲等。

3. 戏剧的代表作品:《雷雨》、《茶馆》、《白毛女》等。

以上只是语文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具体的知识点还需要根据人教版的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本文将介绍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文学定义文学是运用语言艺术地再现现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艺术形式。

文学体裁- 诗歌:古体诗、近体诗、民间诗歌- 散文:古代散文、现代散文- 小说:传统小说、现代小说- 戏剧:昆曲、京剧、话剧、音乐剧、电影、电视剧文学修辞- 比喻:用某种形象说法直接点明所要表达的意义,或为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刻、生动、形象而采用的一种修辞方式。

- 比拟:指用类似事物来比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

- 对比: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来强调其中一方的某种性质或思想感情。

- 借代:指用不同的词语代替所要表达的意义。

- 排比:用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把几个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排列在一起,以加强修辞效果。

- 暗示:通过合理地安排语言,使句子的字面意义和所表达的深层意义相符合,使读者自己去进行思考和理解。

- 省略:因语言表述方式的特殊需要,可以不按照语法规则来表达完整的语句,让读者推断出上下文的意思。

常用修辞手法- 借景抒情:借助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以表现诗人的心情。

- 擬人:把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生命,以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使文章生动、形象。

- 反复:反复使用同一字符、同一词组或同一句式,以达到一种强调作用,让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 夸张:为了加强语言效果和鲜明的形象,有意或夸大所要表达的内容,使表达更加生动。

- 借物: 把生物或非生物事物当成表达文学情感的形象符号,增强文章中的形象的象征性和艺术性。

本文简要介绍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定义、文学体裁、文学修辞和常用修辞手法等,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熟记知识点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熟记知识点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熟记知识点【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熟记知识点】高中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的关键环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的重要知识点,本文将重点介绍相关知识,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讲解。

【一、古代文学史】1. 唐代文学: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盛产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诗作,代表性人物有杜牧、王之涣等,代表作品有《春夜喜雨》、《登鹳雀楼》等。

2. 宋代文学:在唐宋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貌,代表性人物有苏东坡、辛弃疾等,代表作品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

3. 元代文学:以戏剧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表性作品有《西游记》、《红楼梦》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现代文学】1. 现代散文:特点是自由散漫、抒发个人情感,代表性的作家有鲁迅、茅盾等。

其中,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现代诗歌:注重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代表性的作家有徐志摩、胡适等,他们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三、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的基本构造:文白、多音字、义项的选择等。

例如:“感君王化龙,使我得为凤。

”(《木兰辞》)2.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典、比、夸、讽。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四、现代修辞方法】1. 比喻: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描绘,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你是我的太阳。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了生命和思想,以达到表现目的。

例如:“大海在呼唤着我。

”3. 排比:通过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结构进行并列,以增强修辞效果。

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通过对以上四个部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的重要知识点。

在实际学习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做题、多读书、多思考,努力提升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一》是由人教版出版的教材,适用于高一年级学生。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常识、课文讲解、写作和阅读技巧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一语文必修一》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包括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

2.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等来进行分类,如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散文与诗歌、小说与剧本等。

3. 文字学和文学批评学:文字学研究文字的产生、演变和运用规律;文学批评学研究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评价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性质。

4. 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研究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和作家及其作品的学科,可以根据朝代和文学流派进行划分。

第二部分:课文讲解1. 《阿Q正传》:这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懦弱的自负者阿Q的形象,通过阿Q的形象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弱点和精神状态。

2. 《荷塘月色》:这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荷塘中静静散步的情景,通过塑造荷花和月色的形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美的追求。

3. 《春》:这是于谦先生的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动物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4. 《古诗十九首》:这是课本中收录的古代诗歌作品,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江雪》等,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展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

5. 《读书》:这是余光中先生的作品,通过讲述一个读书人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部分:写作技巧1. 描写的技巧:描写是指通过言语描绘事物的形象和状态,可以通过五感的描述、比喻和拟人等手法来丰富描写效果。

2. 叙事的技巧:叙事是指通过叙述事件的情节和人物的行为来表达故事的过程和情感,可以通过时间的顺序、场景的切换和人物的对话等手法进行叙述。

3. 说明的技巧:说明是指通过解释、推理和论证等方式来阐明观点和说明事物的性质、原因和结果,可以通过例证、比较和举例等手法进行说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
9、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散文《旅途随笔》《随想录》等。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
10、梁实秋(1903—1987),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品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黏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2)1、《沁园春长沙》选自《毛泽东诗词选》
2、《相信未来》选自《食指的诗》。食指原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中国现代诗人。作品有《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背景》等。
3、、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1949年,北京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品有《纪念碑》《星星变奏曲》。
4、《十八岁和其他》选自《台湾散文精粹》。作者:杨子,原名杨选堂,生于1923年,广东梅州人。作品有《浸洒的花朵》《感情的花季》。
5、蒋士铨:清代文学家。屠格涅夫;俄国作家。徐志摩:中国现代诗人。吉辛:英国小说家。新月派;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新诗流派。惠特曼;美国诗人。肖洛霍夫;苏联作家。
6、《我的四季》作者;张洁,生于1937年,辽宁抚顺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城中的翅膀》。

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归纳(完整版)

必修一文学常识归纳一、1、左丘明,春秋末期史学家。

鲁国人(今山东苍山人)。

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

相传曾著《春秋左氏传》(或称《左氏春秋》,简称《左传》)。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因其均为《春秋》注释)。

二、1、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作品有《说苑》、《新序》、《战国策》。

2、《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三、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作品《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四、1、孔子,名丘,字仲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学常识(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学常识(全)

1、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戴望舒: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3、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4、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5、《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史事。

《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21 卷。

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

《国语》和《左传》明显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6、《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 编。

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高一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高一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高一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人教版)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更是一门关于人类情感、文化和思想的学科。

高中语文作为三年中必修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背诵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仅是文学名篇的学习,更是启迪智慧、培养文化素养的途径。

下面将对高一语文上册人教版中的必背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文学常识高一语文上册中,文学常识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包括文学常识的起源、文学常识的内涵、文学常识的分类等。

文学常识以其广泛性,拓宽了我们的文化视野。

二、修辞修辞是语言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手法,它通过特殊的语言构造和修饰,来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仗等。

熟练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三、古代文学知识古代文学知识包括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赏析等。

学习古代文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瑰宝,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

四、现代文学知识现代文学知识主要包括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作品赏析等。

学习现代文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现代文学的创新和多样性,了解现代作家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培养我们对当代文学的理解能力。

五、鲁迅作品高一语文上册中,鲁迅作品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鲁迅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学习鲁迅作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的思想,感悟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批判。

六、古代诗词知识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瑰宝的代表,包括唐诗、宋词等。

学习古代诗词知识可以培养我们对语言的感觉和表达能力,锻炼我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也能让我们了解到古代文化的底蕴。

七、现代散文知识现代散文以其自由灵活的体裁和丰富多样的内容,深受人们的喜爱。

学习现代散文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高一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人教版)涵盖了文学常识、修辞、古代文学知识、现代文学知识、鲁迅作品、古代诗词知识和现代散文知识等七个方面。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学常识大全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学常识大全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就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得编年体著作,被推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得初步成熟。
先秦
《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就是国别体史书。
先秦
屈原
《离骚》《湘夫人》
《离骚》就是《楚辞》得代表作,就是我国古代最长得抒情诗。《楚辞》就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得源头。
先秦
《荀子》
陶渊明就是我国田园诗歌得开创者。
南朝宋
范晔
《张衡传》(节选自《后汉书》)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南朝宋
鲍照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得大部分诗作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得愿望、对门阀社会得不满、报国无门得愤懑与理想幻灭得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得生活状况。

王勃
《滕王阁序》
作者
课文篇目
相关简介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戴望舒
《雨巷》
诗歌《雨巷》就是戴望舒得代表作与成名作,戴望舒也因《雨巷》一诗被称为“雨巷”诗人。
徐志摩
《再别康桥》
新月派代表诗人。诗歌《再别康桥》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得淡淡得离情别绪。
艾青
《大堰河——我得保姆》
鲁迅
《记念刘与珍君》《祝福》《拿来主义》
中学语文教材中得鲁迅小说除《祝福》选自《彷徨》外,其余均选自《呐喊》。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与韩愈就是唐代“古文运动”得倡导者。

李商隐
《锦瑟》《马嵬(其二)》
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杜牧
《阿房宫赋》

韦庄
《菩萨蛮(其二)》
南唐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一、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文学是通过语言艺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 文学作品通过言辞、形象、节奏等元素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 文学作品通常有艺术性、真实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二、文学作品的分类1. 散文- 散文是以平实的语言,真实的思想和情感来表达主题的文学形式。

- 散文可分为议论文、叙事文和描写文等不同类型。

2. 诗歌- 诗歌是运用韵律和节奏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文学形式。

- 诗歌可分为古诗、近代诗和现代诗等不同风格。

3. 小说- 小说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形象、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文学形式。

- 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等不同长度。

4. 戏剧- 戏剧是通过角色对话和舞台表演来展现情节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 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历史剧等不同类型。

三、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包括先秦文学、汉代文学和唐宋文学等时期的文学作品。

- 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学作品有《诗经》、《史记》和《红楼梦》等。

2. 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

- 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学作品有《茶馆》、《围城》和《活着》等。

3. 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中展现剧情和思想的核心。

- 人物形象可通过言辞、行为和心理描写来展示。

4. 意象和象征- 意象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来表达抽象思想和情感。

- 象征是通过具象的事物来代表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的整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注意:以上内容为LIA的独立创作,未引用任何无法确认的内容。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____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篇:古代文学常识1. 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词语解释、古文翻译。

2.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

3. 唐宋词:词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唐宋词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4. 宋元话本小说:话本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5. 传统戏剧:元曲、元杂剧的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6. 古代散文:散文的定义、特点,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五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七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3. 诗歌写景: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技巧。

4. 唐人的爱情诗:唐代爱情诗的特点、写情一般技巧。

5. 唐咏史诗:唐代咏史诗的特点、写史的一般技巧。

第三篇:现代文学常识1. 白话文阅读:现代白话文阅读技巧、文学鉴赏方法。

2. 新诗:新诗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新诗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3. 小说: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家,小说鉴赏方法。

4. 戏剧: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作家。

5. 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散文鉴赏方法。

第四篇: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对比1. 古代诗歌的构造方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构造方式。

2. 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自由诗与固定诗的构造方式。

3. 句式与篇章结构: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句式与篇章结构上的对比。

4. 诗歌语言与意象: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语言与意象上的对比。

第五篇:现代新表达形式分析1. 新闻报道与特写报道:新闻报道的定义及特点,特写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2. 读后感与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观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

3. 书信:书信的种类与格式,书信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4. 广告语:广告语的构造特点,广告语的鉴赏方法。

5. 网络语言与宣传文案:网络语言特点与宣传文案的写作技巧。

高一语文人教版课本知识点

高一语文人教版课本知识点

高一语文人教版课本知识点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任何科目学习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一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语文基本知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 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 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1、本文的大体脉络是怎样的?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

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和愤怒的揭露控诉。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第一章文学常识
1. 文学的定义与特点
- 文学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和体验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包括:言之有物、形象生动、感情真实、语言优美等。

2. 文学的分类
- 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曲、文言小说等。

- 现代文学:包括小说、散文、戏剧、新闻文学等。

3. 修辞手法的运用
- 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增强表达效果。

- 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以突出表达的效果。

- 排比:通过列举相同句式的词语或句子,使文章结构紧凑、
语言生动。

第二章修辞技巧
1. 修辞的基本概念
- 修辞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使文本更加富有感染力
和表现力的手法。

2.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应用
- 比喻:通过类比两个不同的事物,以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 夸张:夸大表达的内容,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 对偶:通过对称排列的语句或词语,使文章更加朗朗上口。

- 反问: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与回答。

第三章唐诗宋词欣赏
1. 唐诗的特点与风格
- 唐诗以骨骼清奇、意境深远、表达精炼为特点。

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形式。

2. 宋词的特点与风格
- 宋词以婉约细腻、感情真挚、意境深沉为特点。

对爱情、自然和人生等主题表达深入。

以上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全套笔记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各单元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各单元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第一单元——诗歌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 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

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 《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 《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 《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 《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教学时, 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 学生必收获情感, 启迪思想。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 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 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 即: 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欣赏技巧是重要的, 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 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 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 “象”即形象、物象, 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 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具体教学中, 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

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 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 如“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 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 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 更吸引人, 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复习要点: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2.按要求朗诵。

3.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

人教版高中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知识点一、现代文阅读。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 论点: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通常在文章开头、结尾或中间段落的开头部分。

要注意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具体事例、统计数据等)和理论论据(名人名言、科学原理等)。

分析论据是如何支撑论点的。

-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 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科学原理等进行论证,增强论证的权威性。

- 对比论证:将两种相反的事物或观点进行对比,突出论点。

- 比喻论证:用比喻的方式来阐述道理,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

- 论证结构:常见的有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2.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人物形象:- 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手法入手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 关注人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来展现人物形象。

- 情节:- 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

- 情节的作用包括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题等。

-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

- 社会环境描写:展现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揭示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暗示主题等。

- 主题:通过对人物、情节、环境的综合分析来把握小说的主题,主题往往具有多义性。

3.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散文类型: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 形散神聚:“形散”指散文的选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聚”指散文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所有的材料都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 语言特色:- 优美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 富有哲理:在叙述和描写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 情感表达:散文常常表达作者对生活、自然、人生等的感悟和情感,要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二、古代诗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又称“诗三百”,共收诗 305 篇。内容分为 “风”“雅”“颂”,主要手法是 “赋”“比”“兴”。 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六义” 风、雅、 颂、赋、比、 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 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 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 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
古人常常以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望其气
中国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书, 望云气以测吉凶征兆。 据
说,凡是有皇帝命的人,即使在登基之前,周围
[JP3] 也会
有五彩绚丽的天子气出现。文中的“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
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就是这个意思。

项羽的名,自称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古代,名和字
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一般在
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是 20 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
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
亚父
对年长者的尊敬称呼,表示仅次于父亲。
参乘
坐在车右侍卫的人,又叫陪乘。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
左,驭者居中,陪乘者居右,负责行车安全。
《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上起传说中的黄帝, 下到汉武
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 130 篇, 50 余万
中庶子 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郎中 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箕踞 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 的姿态。
东向 在中国古代, 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 是以向南的座位为 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
-2-
的座位,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
总角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 叫总角, 后来用总角指 代少年时代。
-4-
《离骚》 《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楚辞 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 体”。《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风骚”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 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 、“骚”并 称,“风”指《国风》 ,代表《诗经》 ;“骚”,指《离骚》 ,代 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 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6-
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 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二十九 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六合 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 要年、 月、日的干支 (干, 天干, 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 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 日)都相适合,叫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1-
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战国策》
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又 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共 33 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卿 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祖 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徵 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 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 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 ,别称《左氏春秋》 , 和《公羊传》 《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
晋侯、秦伯 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周朝时期, 受分封诸侯的爵位 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 的级别比秦国要高。
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
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
-3-
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关中
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季父
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河
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竖子
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与《荆轲刺秦王》的“竖 子”结合起来理解)
青庐 用青布搭成的篷帐, 是举行婚礼的地方。 盛行于东汉到 唐。
黄昏 十二时辰之一, 是戌时 (相当于现在的 19 时至 21 时)。
人定 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 21 时至 23 时),这里指夜深人 静的时候。
十二时辰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 中、日 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 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 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 在文中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 。在古汉 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主要有“子” “君”“公”“阁 下”“卿”“殿下”“足下”等。
寡人 通常用作古代君主的自称,意为“寡德之人” ,表示自 谦,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较为普遍。
执事 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大夫 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
《孔雀东南飞》 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它北朝的 《木兰诗》(别 称《木兰辞》 )并称“乐府双璧” 。
结发 古代成婚之夕, 男作女右共髻束发。 后称原配为结发夫 妻。
罗敷 古代美女的通称。
伏惟 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新妇
-5-
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下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