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长跑训练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9e1d4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0.png)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体育训练中,中长跑训练被认为是一项全面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耐力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探索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中长跑训练的基本原理、训练途径选择、训练方法探索、训练效果评估以及训练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总结中长跑训练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指导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中长跑训练的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中长跑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耐力和意志品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更可以为广大中长跑爱好者提供科学有效的训练指导。
通过探索中长跑训练的基本原理、途径选择、方法探索、训练效果评估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有效提高训练效果,降低训练风险。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理论上,深入探讨中长跑训练的原理和方法,可以为运动生理学、训练学等学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实验依据。
在实践上,科学合理的中长跑训练方法能够帮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提高体能水平,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对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我国中长跑项目的整体水平,推动运动员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2. 正文2.1 中长跑训练的基本原理中长跑训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跑步训练,逐渐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速度,达到比赛要求的技术水平和体能水平。
中长跑训练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耐力训练:中长跑是一项需要较长时间和持续力的比赛项目,因此耐力是中长跑训练的重点。
通过长距离的慢跑、间歇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以增强长时间持续跑步的能力。
2. 速度训练:除了耐力训练外,中长跑训练中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速度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力量。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7ba436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3.png)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中长跑训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深入研究中长跑训练的途径与方法,探索科学有效的训练模式,对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提升竞技成绩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结合中长跑训练的基本原理和实践经验,探讨中长跑训练的途径与方法,以期为广大运动员和训练教练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中长跑一直是体育运动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力和耐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而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则是对这一运动项目进行更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方向。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加科学地进行训练,提高训练效果,提升竞技水平。
通过探索中长跑训练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操作,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率。
不断总结和分享训练经验,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中长跑训练的发展和进步。
对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不仅可以促进运动员在竞技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可以为中长跑项目的教学和训练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字数:189】2. 正文2.1 中长跑训练的基本原理中长跑训练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之上的。
有氧运动是指通过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身体能够有效利用氧气来产生能量。
在中长跑训练中,主要通过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这样能够增加身体对氧气的利用效率,延缓乳酸在肌肉中的积聚,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液循环和代谢水平。
中长跑训练的基本原理还包括节奏感训练和心率监控。
节奏感训练是指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确定合适的运动节奏和强度,保持稳定的速度进行训练。
心率监控则是通过心率表等工具来监测自己的心率变化,确保在适当的心率范围内进行训练,避免过度训练和受伤。
中长跑训练的基本原理还包括合理的营养补充和充足的休息。
在训练期间,要根据自身情况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补充。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92d9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7.png)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中长跑作为田径项目的一种,是一项耐力和速度兼备的长距离比赛项目。
中长跑包括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等项目。
中长跑项目有着独特的特征和训练方法,下面将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中长跑项目特征1. 耐力要求高:中长跑项目的长距离比赛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耐力,能够持续地保持一定速度长时间奔跑。
中长跑运动员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来提高自身的耐力水平。
2. 速度保持能力:中长跑项目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保持一定速度奔跑,并且在必要时能够加速冲刺。
中长跑运动员除了要求耐力外,还需要有较强的速度保持能力和爆发力。
3. 技术要求高:中长跑项目在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比赛技术,包括节奏控制、弯道奔跑、步频步幅等技术要求。
良好的比赛技术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比赛成绩。
4. 心理素质重要:中长跑项目的比赛时间较长,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意志力、毅力和抗压能力等。
这些心理素质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长跑训练方法1. 基础训练:中长跑项目的训练以基础训练为主,通过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基础训练包括长跑、慢跑、有氧运动等,以及适当的力量训练和核心训练。
2. 速度训练:中长跑项目的速度训练主要包括间歇训练和阶段训练。
间歇训练是指在高速度和低速度之间交替进行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
阶段训练是指根据比赛的阶段性要求进行的训练,包括快速起步、加速奔跑和冲刺训练等。
5. 饮食与休息:中长跑项目的训练中,饮食和休息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饮食和充分的休息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恢复体能和提高训练效果。
三、结语中长跑项目具有一定的特征和训练方法,需要运动员在训练中充分认识并加以重视。
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中长跑运动员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耐力、速度和比赛技术水平,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中长跑训练方法有哪些提高技巧
![中长跑训练方法有哪些提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d53ed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1.png)
中长跑训练方法有哪些提高技巧1.适应性跑步:适应性跑步是中长跑训练中的基础,通过逐渐增加跑步的里程和时间来培养跑步的耐力和稳定性。
初学者可以从每周2-3次的30分钟缓慢跑开始,然后逐渐增加跑步的次数和时间。
2.长距离练习:长距离练习是中长跑训练中提高耐力的重要一环。
可以选择一些固定距离比赛,如5公里、10公里或半程马拉松,并制定训练计划,逐渐增加每周的长跑里程,以提高耐力和减少疲劳。
3.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是一种通过交替高强度和低强度训练来提高跑步速度和耐力的方法。
可以选择一段固定的距离,如400米或800米,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跑完,并在之后慢跑或走路恢复。
通过多次重复这一训练循环,可以逐渐提高跑步速度和耐力。
4.爬坡训练:爬坡训练是一种通过在上坡道路进行跑步来提高肌肉强度和爆发力的方法。
选择一个适度陡峭的上坡道路,以较慢的速度爬上去,然后在之后以较快的速度下坡。
通过多次重复这一训练循环,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帮助在比赛中更好地应对上坡的挑战。
5.操场训练:操场训练是一种在运动场上进行多样化跑步训练的方法。
可以设置不同的跑步动作,如冲刺、循环跑、绕圈跑等,通过不同的距离和速度变化来提高跑步技巧和速度。
6.持续的有氧运动:持续的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或慢跑,可以帮助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同时减少跑步训练对关节和肌肉的压力。
可以选择每周1-2次进行这些有氧运动,以增强身体的整体素质。
7.核心肌肉训练:核心肌肉训练可以增强腹部、背部和臀部等核心肌群的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核心训练动作,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和深蹲等,进行每周2-3次的核心肌肉训练。
总结起来,中长跑训练方法涵盖了适应性跑步、长距离练习、间歇训练、爬坡训练、操场训练、持续的有氧运动和核心肌肉训练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训练方法,可以提高中长跑的技巧和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跑步训练应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目标进行合理的计划,并且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距离,以避免过度训练和受伤。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253e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c.png)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1. 引言1.1 中长跑项目的意义中长跑项目作为田径项目中的一种,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中长跑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还在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毅力。
中长跑项目培养了人们的耐力和毅力,可以让人们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和挑战,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中长跑项目还培养了人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团队训练和比赛,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协作和合作,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中长跑项目还有助于减肥和保持健康。
长时间的跑步训练可以有效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帮助人们减掉腰围,塑造好身材。
中长跑项目也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中长跑项目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中长跑项目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全面发展人的身心的优秀运动项目。
1.2 中长跑项目的特征中长跑项目的特征包括持久性、耐力性、技术性、战术性以及心理素质的要求。
在中长跑项目中,选手需要具备较强的持久力,因为比赛距离较长,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奔跑。
耐力性也是中长跑项目的重要特征,选手需要具备良好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运动强度。
中长跑项目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包括正确的呼吸方法、节奏感、动作规范等。
战术性是中长跑项目的另一重要特征,选手需要根据比赛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合理安排力量的使用和节奏的控制。
中长跑项目对选手的心理素质也有较高要求,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比赛心态。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中长跑项目的魅力和挑战,也是选手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提升和突破的关键。
2. 正文2.1 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原则1. 渐进性原则:中长跑训练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原则,逐渐增加训练量和强度,使身体逐步适应并提高耐力水平。
2. 综合性原则:中长跑训练需综合考虑有氧耐力、速度、力量等因素,进行全面平衡的训练,以提高整体跑步表现。
对中长跑训练方法发展的研究
![对中长跑训练方法发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a81f34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6.png)
对中长跑训练方法发展的研究中长跑是一项需要较长时间和相对耐力的竞技项目,对运动员的持久力、耐力和心肺功能要求较高。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中长跑水平和竞技成绩,研究和发展中长跑训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中长跑训练方法发展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中长跑训练方法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氧训练、无氧训练、间歇训练、阻力训练和心理训练。
有氧训练是中长跑训练的核心。
有氧训练主要通过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如慢跑和长时间跑步来促进心肺功能的发展。
有氧训练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肺功能和氧气的利用效率,延缓疲劳发生,并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心率监控设备、运动追踪手环等智能设备的使用,可以更好地监控和控制有氧训练的强度和效果,提高训练的效果。
无氧训练是指通过高强度的短时间运动,如爬坡、冲刺等来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
无氧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提高运动员的短跑速度和加速能力。
在中长跑项目中,无氧训练主要用于提高起跑、冲刺和加速等关键环节的能力。
无氧训练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训练设备的改进和运动技术的创新,如使用风洞模拟比赛环境来训练运动员的冲刺能力等。
间歇训练是指将运动和休息交替进行的训练方法。
间歇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心肺功能,改善运动员的代谢能力和恢复能力。
通过间歇训练,运动员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高强度的训练效果,并在休息间隙进行恢复。
随着心率监控技术的进步,间歇训练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根据运动员的心率变化来调整训练强度和时间,提高训练的效果。
心理训练是中长跑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增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抗压能力和专注力。
心理训练主要包括放松训练、自我暗示训练和心理调节训练等。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心理学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中长跑训练方法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有氧训练、无氧训练、间歇训练、阻力训练和心理训练等方面。
这些训练方法通过不同的方式和角度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爆发力和心肺功能,有效地促进了中长跑水平的提高。
对中长跑训练方法发展的研究
![对中长跑训练方法发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1536d6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b.png)
对中长跑训练方法发展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长跑是一项持续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历史悠久,受到广泛关注。
中长跑训练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一直是运动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和运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长跑训练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中长跑训练一直以来都是体育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体能,还可以培养毅力、耐力和意志力。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长跑训练方法也在不断革新和优化。
从传统的长跑训练方法到现代科学训练方法的转变,中长跑训练的方式和手段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本论文将围绕中长跑训练方法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现代特点、优化探索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全面解析中长跑训练方法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势,为运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中长跑训练方法的发展历程,分析影响中长跑训练方法演进的因素,总结现代中长跑训练方法的特点,探讨优化中长跑训练方法的途径,并研究新技术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
通过对中长跑训练方法的研究,可以为运动员提供更科学、有效的训练指导,提高中长跑训练的效果和成绩。
通过研究中长跑训练方法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促进中长跑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2000】2. 正文2.1 中长跑训练方法的历史回顾中长跑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重要比赛项目,也是一种训练方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长跑训练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最早的中长跑训练方法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的奥运会,当时运动员通过长距离奔跑来增强体力和耐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通过科学训练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中长跑表现。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中长跑训练方法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许多教练和运动员开始研究如何通过训练来提高中长跑表现,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训练方法。
著名的运动科学家塞缪尔·伍德罗夫特提出了“有氧训练”的概念,即通过有节奏的长距离跑步来增强心肺功能。
中长跑的训练方法与技巧
![中长跑的训练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433838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c.png)
中长跑的训练方法与技巧一、训练方法:1.基础训练:中长跑的基础训练是培养运动员的耐力和基本肌力,以提高心肺功能。
基础训练包括长时间的慢跑,每天保持一定的跑步量和频率。
通过长时间的持续跑步,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肌肉适应能力。
2.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是中长跑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例如,进行数组300米或400米的间歇训练,每组之间休息时间较短,以刺激心率的快速上升和恢复,以加强运动员的无氧能力。
3.速度训练:速度训练是提高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的有效方法。
速度训练包括短距离的快速跑步,如100米、200米的全力冲刺。
通过速度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比赛中的加速度。
4.阶段训练:根据比赛季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阶段训练。
一般分为基础期、力量期、提高期和竞赛期。
每个阶段的训练目标和内容都不同,例如基础期注重长跑的持续性和心肺功能的提升,力量期注重肌肉力量的训练,提高期注重比赛前的速度和无氧能力的提高,竞赛期注重比赛状态的调整和技术的提高。
二、技巧:1.正确的姿势:中长跑的正确姿势包括身体的直立、腹部收紧、胸部自然挺起、肩胛骨放松、头颈保持放松和自然前倾等。
正确的姿势有助于节约体力和提高跑步效果。
2.掌握呼吸节奏:呼吸是中长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注重呼吸的节奏和深度。
一般而言,每跑1-2步吸气,每跑2-3步呼气。
3.控制节奏:在比赛中和训练中,运动员需要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跑步速度,根据比赛或训练的需要,控制好跑步节奏。
跑步节奏太快容易造成体力过早消耗,跑步节奏过慢则容易被对手超过。
4.技术训练:中长跑也需要注重跑步技术的训练。
例如,弯道的转弯技巧、地形起伏时的踩踏艺术、比赛中超越对手的技巧等。
技术训练有助于提高比赛的成绩和避免受伤。
5.科学的营养补给:在中长跑训练中,合理的营养补给对于运动员的身体恢复和持久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合理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确保身体的能量供给和肌肉的恢复。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9cae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5.png)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中长跑项目是田径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仅对身体素质和耐力要求较高,而且对于跑步技巧和心理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
中长跑项目分为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等不同的距离,每个距离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训练方法。
本文将对中长跑项目的特征和训练方法进行浅析,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掌握中长跑技巧和提高成绩。
一、中长跑项目特征1.1 高耐力要求中长跑项目是一项需要长时间持续奔跑的项目,因此对于运动员的耐力要求较高。
在中长距离比赛中,运动员需要保持较高的速度和稳定的节奏,同时要面对持续的身体疲劳和肌肉酸痛,因此对于身体素质和耐力有很高的要求。
虽然中长跑项目看起来只是一味的持续奔跑,但实际上其中蕴含着许多关于跑步技巧和节奏控制的要求。
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根据自己的跑步状态和对手的竞速来灵活调整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这就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跑步技术和临场应变能力。
1.3 心理素质要求中长跑项目的比赛时间较长,运动员需要在比赛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意志力,耐心等待时机并在关键时刻爆发出自己的潜力。
心理素质对于中长跑项目的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
二、中长跑项目训练方法2.1 有氧运动训练有氧运动是中长跑项目训练的基础,它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骑行等。
通过有氧运动的训练,可以增加身体的耐力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疲劳能力。
2.2 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是中长跑项目训练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有效提高肌肉爆发力和耐力水平。
在间歇训练中,运动员以一定的速度进行跑步或其他有氧运动,然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休息,然后再以较高的速度进行跑步,如此反复进行。
通过间歇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耐力和爆发力,提高身体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节奏训练是中长跑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运动员掌握自己的奔跑节奏和提高比赛时的战术调整能力。
在节奏训练中,运动员可以通过定时计刻或其他方法来练习控制自己的奔跑速度和节奏,从而提高比赛中的控制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
中长跑训练理论与方法
![中长跑训练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8cb43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0.png)
中长跑训练理论与方法中长跑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重要赛事,需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耐力和速度,并且在比赛中保持持久的竞技状态。
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运动员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
下面将介绍中长跑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1.系统耐力:中长跑是一项长时间、中低强度的持续性运动,因此运动员需要有足够的系统耐力来支持比赛。
系统耐力可以通过有氧运动来培养,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2.心肺功能:中长跑过程中,心脏需要不断提供血液和氧气给全身肌肉,因此良好的心肺功能对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如有氧慢跑、游泳、跳绳等。
3.肌肉力量:中长跑虽然是中低强度的运动,但运动员仍然需要一定的肌肉力量来支撑比赛。
肌肉力量可以通过力量训练来增强,如举重、俯卧撑、深蹲等。
4.技术与策略:中长跑训练中也需要注重技术和策略的培养。
包括正确的呼吸、抬腿、摆臂等技术动作,以及对比赛的策略安排,如起跑和换道技巧等。
1.基础训练:中长跑训练的基础阶段主要以慢跑为主,通过增加运动时间和距离来逐步提高耐力。
建议每周进行3-4次的慢跑训练,每次30-60分钟,逐渐增加时间和距离。
2.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可以逐渐引入高强度间歇训练。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速度。
例如,进行一段时间的高速跑步,然后缓慢恢复,再进行下一段高速跑等。
每周进行1-2次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每次持续时间逐渐增加。
3.长距离连续训练:为了增加对持续时间较长比赛的适应性,每周可以进行1次长距离连续训练。
例如,进行60-90分钟的连续慢跑训练,逐渐增加时间和距离。
4.短距离速度训练:为了提高中长跑的速度,每周还可以进行1-2次的短距离速度训练。
例如,进行200米、400米的速度跑,每段距离重复多次,逐渐增加训练负荷。
5.力量训练:中长跑虽然强度较低,但仍然需要一定的肌肉力量来支撑比赛。
建议每周进行2-3次的力量训练,包括举重、俯卧撑、深蹲等动作。
综上所述,中长跑训练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耐力、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技术与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55b0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6.png)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中长跑项目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重要项目,主要包括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等不同距离的赛跑。
这些项目的特点是比赛距离较长,需要选手具备良好的耐力和坚持力,并能在比赛过程中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节奏。
本文将对中长跑项目的特征与训练方法进行浅析。
中长跑项目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距离较长:中长跑项目的赛程相对较长,需要选手具备较高的耐力。
运动员需要在较长的跑道上坚持下来,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节奏,并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体力和呼吸。
2. 需要良好的心肺功能:中长跑项目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要求较高。
在比赛中,选手需要通过充分的氧气供应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以及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支持长时间的跑步。
3. 技术要求较高:尽管中长跑项目没有短跑项目那样强调爆发力和速度,但选手在比赛中仍然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储备。
合理的换道和弯道技巧,以及适当的呼吸和节奏控制等,都会对选手的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比赛策略重要:中长跑项目的比赛也需要选手制定合理的比赛策略。
通过合理的分段控制和尽量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节奏,运动员可以在比赛中尽可能地保存体力,以便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发挥出最强的竞技能力。
针对中长跑项目的特点,运动员在训练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有氧耐力训练:由于中长跑项目对心肺功能的要求较高,有氧耐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选手可以通过进行长时间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车等,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2. 高强度间歇训练:中长跑项目的比赛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长时间的持续运动,而是需要在一定的节奏和速度下进行。
为了适应比赛中的节奏和速度变化,运动员可以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即在一定的速度下进行一段时间后,适当地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继续进行下一段高强度训练。
3. 技术训练与比赛策略制定:中长跑项目虽然对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但仍然需要进行一定的技术训练。
运动员可以通过练习合理的换道与弯道技巧,以及进行呼吸和节奏控制的训练,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中长跑技术分析及训练方法
![中长跑技术分析及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aa7e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d.png)
中长跑技术分析及训练方法中长跑是一项综合性的耐力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肌肉耐力和心理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
技术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
下面将从技术分析和训练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技术分析1.步频与步幅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运动员的双脚着地次数,步幅是指每步的长度。
在中长跑中,要尽量保持较高的步频和较大的步幅。
步频过低会导致速度慢,而步频过高则容易累积乳酸,影响持久力。
步幅过长可能会浪费能量,步幅过短则可能导致速度慢。
合理的步频与步幅的搭配是中长跑技术的基础。
2.姿势与节奏正确的姿势可以提高跑步效率。
运动员应该保持直立的身体姿势,肩部放松下沉,双臂自然摆动,手臂不要过分用力。
同时,节奏也是关键,运动员应该根据比赛的长度和个人的能力,合理把握节奏,避免过早疲劳。
3.跑道选择与转弯技巧在室内长跑或者室外跑道比赛中,要选择合适的跑道。
内道相对较短,外道则较长,因此要根据个人的实力和战术选择最佳的跑道。
此外,在转弯时要注意转弯技巧,尽量在内侧跑,并采取内外侧交替跑的方式,以尽量缩小转弯的距离。
二、训练方法1.长距离的长时间有氧耐力训练长跑项目需要具备较高的有氧耐力。
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慢跑、时速练习和长跑训练来提高有氧耐力。
其中,慢跑可以锻炼肌肉的持久力,时速练习可以提高速度和心肺功能,长跑训练可以提高持久力和锻炼比赛的心理适应能力。
2.高强度间歇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
可以通过跑步加速、冲刺训练和上坡训练来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
跑步加速可以提高最大摄氧量和速度,冲刺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上坡训练可以提高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
3.技术练习和比赛模拟训练技术练习可以针对中长跑的具体技术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
可以进行体能训练,如力量训练和灵敏度训练,同时结合技术动作的练习,如步伐练习和转弯练习。
比赛模拟训练可以在训练中尽量模拟比赛场景,增强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总结起来,中长跑技术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
中长跑的训练方法与技巧
![中长跑的训练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fb08a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2.png)
中长跑的训练方法与技巧中长跑是一项需要体力、耐力和战术的训练,是长跑和短跑的结合。
中长跑通常包括800米、1500米、3000米和5000米的赛事。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长跑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一、训练方法1.渐进法:根据个人能力的不同,从短距离逐渐过渡到中距离和长距离。
例如,从1000米开始训练,逐渐增加距离,直到能够跑完5000米。
2.分段训练法:根据比赛的特点,将跑步分成几个小段。
每段的距离和速度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比赛要求来调整。
这样能够更好地适应比赛的变化。
3.阶段性训练法:将训练分为准备期、基础期和竞赛期。
在准备期,主要进行有氧耐力和力量训练;在基础期,重点是提高耐力和速度;在竞赛期,重点是保持状态和提高比赛水平。
4.变速训练法:根据比赛需求,根据一定的时间和速度进行变速训练。
例如,进行间歇性训练,即在高强度的跑步后进行一段低强度的跑步,以提高耐力和速度。
5.长时间持续训练法:逐渐提高跑步时间和速度,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耐力。
通常情况下,如跑步30分钟以上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训练技巧1.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中长跑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所以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
最好能够每天进行训练,以保持身体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2.控制跑步速度:中长跑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节奏,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跑步速度。
开始时可以适当地慢跑,等身体适应后再逐渐加快速度。
3.做好准备活动:中长跑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拉伸、踏步和髋腰运动等。
这样能够预防受伤,并提高跑步的效果。
4.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中长跑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所以要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每天训练后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5.增加跑步强度:逐渐增加跑步的强度和时间,以提高体力和耐力。
例如,可以增加每周的跑步次数、距离和速度。
6.补充充足的水分:中长跑会大量流汗,导致身体脱水。
所以,在训练和比赛前后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平衡。
7.保持积极的心态:中长跑是一项需要持续努力和耐心的运动,所以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浅谈初中中长跑的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中长跑的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173b2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9.png)
浅谈初中中长跑的教学方法中长跑作为田径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项需要长期培养和训练的体能运动项目。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中长跑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培养、技术训练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初中中长跑的教学方法。
一、身体素质的培养在中长跑的教学中,首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耐力、速度、柔韧性和力量等。
耐力是中长跑项目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学生需要通过长期的有氧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耐力水平。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慢跑、快跑、爬坡跑等不同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有氧能力。
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可以通过短距离、爆发力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速度水平。
柔韧性和力量也是中长跑训练中需要注重培养的素质,可以通过拉伸训练和力量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力量水平。
二、技术训练在中长跑的教学中,技术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方法、节奏控制等技术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还可以通过视频分析和反馈来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技术动作。
在技术训练中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比赛和训练赛来提高学生的比赛经验和技术应变能力。
三、心理素质的培养在中长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中长跑项目的特点是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鼓励、激励和引导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和耐心等心理素质。
还可以通过心理素质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和比赛应变能力。
中长跑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从身体素质、技术训练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全面培养学生,使其在中长跑项目中能够全面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中长跑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fc225f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2.png)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中长跑是一项需要较强耐力和持久力的运动项目,训练方法的选择和实践探索是提高成绩和伤病预防的关键。
在中长跑训练中,有几个关键要点需要注意。
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训练的目标和时间。
一般来说,中长跑项目要求运动员在力量、耐力和速度方面都有一定的水平。
训练的目标应该是综合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训练计划,并进行持续的跟踪和调整。
要注重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中长跑项目分为中长跑和长跑两个子项目,训练方法有所不同。
对于中长跑来说,要注重提高速度和耐力,可以进行间歇训练、爬坡训练、速度变换训练等。
而对于长跑来说,要注重培养持久力和耐力,可以进行长距离持续跑、负重训练等。
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阶段和目标进行合理的训练安排,避免过度训练和损伤。
要进行合理的营养补给。
中长跑训练需要较大的能量供给,因此合理的营养补充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员应该保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以提供训练和恢复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补充足够的水分也是不可忽视的,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正常的代谢功能。
要进行合理的休息和恢复。
适当的休息和恢复对于提高训练效果和预防运动伤害非常重要。
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后,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身体和肌肉的恢复。
进行柔韧性训练和按摩等恢复性训练,可以有效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中长跑训练的实践探索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和目标进行合理的训练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合理的营养补给和恢复等措施。
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训练和损伤。
只有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途径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中长跑水平。
中长跑训练方法和技巧
![中长跑训练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8f5f0d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a.png)
中长跑训练方法和技巧中长跑是一项需要长时间持续跑步的训练项目,对于长跑训练,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跑者提高耐力、速度和体力。
以下是一些中长跑训练的方法和技巧:1. 渐进增加跑量:逐渐增加每周的跑量是提高中长跑能力的关键。
通过逐渐增加跑量,身体可以适应更长的距离和更高的强度。
2. 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是一种高强度的训练方法,通过交替高强度和低强度的跑步来提高耐力和速度。
比如,可以进行一段时间的快跑,然后放慢速度进行恢复,再进行快跑,如此循环。
3. 跑步姿势: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可以减少能量消耗,提高跑步效率。
保持挺胸、放松肩膀、用手臂自然摆动、保持稳定的步频等,都是保持正确姿势的关键。
4. 注重心肺耐力训练:中长跑需要良好的心肺耐力,可以通过进行有氧运动来提高。
例如,进行跳绳、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增强心肺功能。
5. 饮食和休息: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对于中长跑训练非常重要。
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能量和帮助肌肉恢复。
同时,给身体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有助于减少受伤风险和提高训练效果。
6. 加入速度和阻力训练:进行速度和阻力训练可以提高速度和力量。
可以增加一些冲刺或爬坡训练,或者在跑步中加入一些爆发力动作,如跳跃和踏步。
7. 定期参加比赛:参加比赛可以给予跑者目标和动力,同时提供了检验训练成果的机会。
定期参加比赛可以帮助跑者提高竞技水平和发现自身不足之处。
通过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技巧,中长跑者可以提高自己的耐力、速度和体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重要的是要坚持训练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3a6ab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e.png)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中长跑项目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重要比赛项目,包括3000米、5000米、10000米和半程马拉松等赛事。
中长跑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耐力、爆发力和技术水平,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运动项目。
本文将从中长跑项目的特征和训练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中长跑项目有所了解。
一、中长跑项目的特征1.1 耐力要求高中长跑项目的比赛距离相对较长,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耐力。
在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比赛过程中保持一定的速度,并且在最后冲刺阶段还能够保持较高的速度,因此对于肺活量、心血管功能、肌肉耐力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中长跑运动员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耐力水平,包括长跑训练、间歇训练、爬坡训练等。
中长跑项目不同于短跑项目的纯粹速度比赛,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
比如在转弯的时候要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摔倒;在接力比赛中需要掌握接力技术,合理分配体力和速度等。
因此中长跑项目的训练中还需要加强技术训练,包括节奏训练、踩点训练、动作优化等。
1.3 心理素质要求高中长跑项目的比赛距离长,时间长,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
在比赛过程中需要面对长时间的孤独、疲劳和痛苦,需要保持自己的信心和毅力,才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因此在训练中还需要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包括专注力训练、自我调节训练、心态调整等。
2.1 基础训练中长跑项目的基础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包括长跑训练、跑步训练、有氧运动等。
通过长时间的跑步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肌肉耐力和代谢能力,为后续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速度训练是中长跑项目的重要训练内容,通过速度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爆发力。
比如1000米和1500米的速度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表现,为比赛中的冲刺做好准备。
技术训练是中长跑项目的重要训练内容,通过技术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水平。
包括节奏训练、踩点训练、换向训练等,能够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水平和比赛策略。
中长跑训练方法和技巧
![中长跑训练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8a7fd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b.png)
中长跑训练方法和技巧引言中长跑是一种有氧运动,对于身体的耐力、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有很大的益处。
对于那些想要通过中长跑来提高健康水平、增加耐力并减少脂肪的人来说,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长跑的训练方法和一些相关的技巧。
训练方法1. 渐进式训练中长跑的训练应该是逐渐增加跑步时间和距离的过程。
初学者可以从较短的距离开始,比如每周跑两次,每次30分钟。
然后逐渐增加至每周三次,每次40分钟。
随着身体适应,可以逐步增加跑步时间和距离,但要注意避免过快增加,以免引起过度疲劳或受伤。
2. 有针对性的训练除了逐渐增加跑步时间和距离,中长跑的训练还应该包括有针对性的练习,以提高身体的不同方面素质。
可以进行速度训练,如间歇训练或重复训练,以增加速度和力量。
同时,可以进行爬坡训练,以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
3. 适当的休息中长跑训练应该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以帮助身体恢复和适应训练的压力。
大多数跑者每周需要至少一天的完全休息,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
另外,在每天的训练之间要有足够的间隔时间,以避免过度训练引起的疲劳和受伤。
4. 饮食和水分补充中长跑训练需要足够的能量和水分来支持身体的需求。
跑者应该注意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此外,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在训练之前、期间和之后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和疲劳。
技巧1. 正确的姿势保持正确的姿势是中长跑的关键之一。
跑者应该保持挺胸、收腹、放松肩膀,保持身体的垂直和稳定。
跑步时,脚步应该落在前脚掌而不是后脚跟,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冲击并减少受伤的风险。
2. 呼吸控制跑者应该学会控制呼吸,使呼吸与跑步的节奏保持一致。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深呼吸,吸气时收腹,呼气时舒展腹部。
此外,要保持稳定的呼吸频率,避免过度喘气或气短。
3. 心理调节中长跑是一项长时间持续的运动,跑者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与其他跑者交流。
此外,要设定目标和奖励自己,以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29994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2.png)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中长跑属于田径运动项目中的耐力项目,常见的比赛项目有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
这些项目要求运动员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连续跑步,需要拥有良好的心肺功能、耐力、速度、力量和技巧等多方面素质。
本文将从中长跑项目的特征和训练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中长跑项目的特征1.心肺功能要求高中长跑比赛需要运动员连续跑步一定的距离和时间,因此需要有良好的心肺功能,以保证血氧供应和二氧化碳排除的平衡,同时维持身体的耐力与精力。
2.技战术相对简单相较于短跑等竞技项目,中长跑的技战术相对简单,主要是通过良好的状态调节、节奏掌控来保证跑步的效果。
3.力量训练需要与跑步技术相结合中长跑不仅需要良好的心肺功能,还需要一定的力量支撑,通过力量训练可以增强两腿及腹部肌肉的力量,从而更好地支撑身体的跑步动作。
1.有氧和无氧训练的结合中长跑的训练需要通过有氧和无氧运动的结合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其中有氧训练主要包括长跑、慢跑、自由泳、自行车和划船等低强度持续运动,无氧训练则主要是短跑、爬山、蹦床等高强度、瞬间性的运动。
2.强化身体的节奏掌控能力中长跑竞技需要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根据场上的状态和要求,灵活地调整跑步节奏和速度,因此,通过定期进行一定时间、一定距离的长跑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体能,并提高身体的节奏掌控能力。
3.提高肌肉力量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中,应注重对腿部和腹部肌肉的强化训练,可以参加硬质运动,如篮球、足球、排球等,也可进行举重、深蹲、平板支撑等针对性的训练。
4.合理饮食保证能量补给中长跑要求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可以持续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运动员需要合理饮食,保证能量补给。
训练前应选择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如鸡蛋、酸奶、香蕉等,以达到充分补充体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长跑项目是一项较为综合的项目,需要综合锻炼、调节和完善,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有效的实践,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249f3a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0.png)
中长跑训练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中长跑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发展速度、节奏、呼吸、心肺功能、耐力和策略等方面都对运动员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中长跑训练是十分复杂和考验体能的,需要科学严谨的方法和多种训练手段的综合应用。
本文从训练途径和方法两方面对中长跑训练进行实践探索。
一、中长跑训练途径中长跑训练途径主要包括跑步、训练设备和其他体育项目。
跑步是中长跑训练的主要途径,可以分为室外跑和室内跑两种。
1. 室外跑室外跑是中长跑训练的主要形式,包括跑道训练和路跑训练。
跑道训练是指在室外用固定距离的田径赛道进行训练,能够控制跑步速度和节奏,便于将训练效果量化。
路跑训练则是通过选择不同场地和路线进行跑步训练,能够增加跑步的变化性和趣味性。
室内跑主要是采用跑步机进行训练,这种方式可以在控制好心率的情况下进行上坡、下坡等不同路况模拟的训练。
此外,室内跑也可以采用动感单车、爬楼机和椭圆机等训练设备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对于中长跑的训练也十分有益。
3. 其他体育项目其他体育项目如游泳、游泳、户外登山等也可以作为中长跑训练的补充途径,可以增强耐力和协调能力,降低运动员跑步时的运动损伤风险。
中长跑训练方法主要包括长距离训练、间歇训练、临界速度训练、加速跑和爆发跑等五种方法。
1. 长距离训练长距离训练是通过长时间的、中低强度的跑步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心肺功能,使得运动员能够更好的适应中长跑比赛的节奏和节奏变化。
在长距离训练中,需要注意逐渐适应和逐渐增加跑步的强度和距离,并且避免出现运动损伤和过度训练等问题。
2. 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是通过有规律的跑步和休息交替进行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心脏健康状况,有效提高运动员的中短跑能力。
在间歇训练中,需要注意训练强度、运动员的心率和休息时间等要素,以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3. 临界速度训练临界速度训练是运动员跑步过程中产生最大心率和最大乳酸的阈值,通过训练达到提高最大氧耗和最大心肺耐力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长跑训练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自1896年800米,1500米作为田径项目出现在第一届奥运会中,中长跑就俨然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田径比赛的主要项目之一。
也正因如此,如何寻找最为科学的中长跑训练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笔者在参考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多年从事中长跑训练的实践经验,对中长跑训练方法提出几点个人建议,以期为不断提高中长跑运动成绩做出有益参考。
标签:中长跑;训练;方法
前言:中长跑作为当今现代化田径比赛的主要项目,是一种发展人体耐力的运动项目,其不仅要求运动员在全程跑中始终保持一定的速度,更要求运动员要尽可能的降低自身体力的消耗,保证一个良好的运动节奏。
也正因如此,掌握一个科学、合理的中长跑训练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从年从事中长跑训练的实践经验,提出几点中长跑训练的训练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在中长跑训练中做出有益的参考。
1、以速度为核心进行中长跑训练
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中长跑是一种耐力项目,所以普遍不重视对乳酸耐力能力的训练,以至于中长跑成绩始终徘徊不前。
直至90年代起,人们才逐渐将速度与耐力提到一个同等的高度,要求中长跑运动员,不仅要拥有良好的耐力,还必须具有较高的速度。
也是至此,对中长跑成绩的影响因素,有了一个较为全面且正确的理解,而速度与耐力也成为一名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而事实证明,通过对速度与速度耐力的训练,在比赛中中长跑运动员能够长时间的保持一个校对较高的跑速,获得较为优异的成绩。
所以,以速度为核心进行中长跑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以采取以下两种训练方法:
第一,进行绝对速度的训练。
伴随着现代中长跑项目竞速成分的不断增加,一名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要想赢得比赛的胜利则必须要具备绝对的速度。
可以说绝对速度俨然已经成为提高速递耐力的重要成基础。
尤其是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表现: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100米成绩可达10.610.8秒,所以,绝对速度是影响中长跑成绩的关键因素。
发展绝对速度时应注意:首先,运动员的青年和成年期,特别是青少年阶段就要抓紧速度训练,并且贯穿于多年训练过程的始终;其次,练课在冬天每周安排一次,冬天到夏天的过渡期每周安排两次,在比赛季节每周安排三次;最后,速度训练时,应使运动员在每一次练习后得到充分休息,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
第二,进行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训练。
负荷量与负荷强度是中长跑训练中最难处理的关系问题,也是速度训练中的难点。
尤其是传统的每天一到二次的速度训练课程,往往难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改变授课层次与训练结构则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
在训练中可以可采取多课次模式,在保持总负荷量不变的前提下,采取高强度的短距离间歇与重复训练、综合训练。
同时,将氧代谢
供能、无氧代谢供能、混合代谢供能科学的组合于一体,进一步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专属运动能力。
2、采取互补训练法
通过大量实践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到,运动员在进行800米,1000米的中长跑训练时,采用1000-1500米的距离进行跑步训练是最为科学的。
尤其是在1000到1500米中以训练强度为主的训练方法,对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有着十分显著的帮助,因此,对中长跑运动员而言,每周进行1到2次的中长跑耐力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外,在完成大强度的耐力训练以及大强度的速度耐力训练之后,中长跑运动员可以采取慢跑的方式,时间在15分钟到20分钟左右。
因为,慢跑可以尽快消除堆积在体内的乳酸,与直接静止性休息相比,对于疲劳度的消除要快上2倍左右,从而使运动员得以及时恢复,并持续保持大运动量的训练。
3、加强对冲刺能力的训练
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中长跑比赛中以最后400米进行冲刺的运动员,其在比赛中往往能够获得较好的名次。
尤其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冲刺前中长跑运动员体内本就已经拥有了浓度十分高的乳酸,因此,运动员的步频势必会被减慢。
而要想进一步提高与发展中长跑运动员的冲刺能力,那就必须要在酸环境下对运动员进行大强度的运动训练。
同时,在冲刺训练中也应该进行必要的爆发力训练,因为爆发力与最终冲刺达到的效果是息息相关。
在爆发力训练时,应注意速度和力量的密切结合,训练的主要方法是进行中等重量的负重练习,如负重提踵、负杠铃原地跳、负重弓箭步走等;在发展快速力量的同时,也要进行大重量的负重练习,以增加肌肉力量。
主要练习有负大重量蹲起等。
并且要同跑和放松练习结合起来进行。
重量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尤其是杠铃,最好是在有保护或是有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才好,这样比较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就中长跑训练方法进行粗浅的探讨,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直至今天,中长跑在比赛项目、训练方法、技术特点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演变。
与此同时训练方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接受了越来越多的训练方法。
而不论是任何训练方法,其都应该是以发展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为主,因为中长跑运动本身就是一项发展人体耐力的运动项目。
所以,本文笔者提出以速度训练为核心的中长跑训练方式,以此提高中长跑运动成绩,为广大同行的运动训练做出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明. 运动员中长跑训练方法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2]闫艳伶. 浅谈中长跑训练的方法[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06)
[3]韦雁. 浅谈中长跑的训练方法[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8)
[4]邓心爱. 如何提高中长跑训练成绩[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16)
[5]张涛. 现代中长跑运动项目训练特征的探讨[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