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脏视触叩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序: 先左后右
由下而上
由外向内
叩诊目的:确定心界的大小及形状
叩诊结果:绝对浊音区与相对浊音区 相对浊音区反映了心脏的实际大小
心脏边界与肺脏重叠关系示意图
叩诊方法
患者坐位: 板指与肋间垂直 患者平卧位: 板指与肋间平行 顺序:从清—浊
叩诊顺序
左侧: 由心尖搏动 外2-3cm处开始 逐个肋间向上, 直至第2肋间
心尖搏动外向运动标志着心室收缩期,内向运 动为舒张期。可以此来帮助确定震颤、心音和杂 音的时期。
二、震颤
概
念:震颤是指用手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
细小振动,又称猫喘 。
产生机制: 瓣膜口狭窄、关闭不全、异常通道使 血流产生漩涡,振动心壁或血管壁传至胸壁所致。
震颤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力阶差呈 正比。
向健侧移位: 一侧胸腔积液 或积气,
向患侧移位: 一侧肺不张或胸 膜粘连
3)腹 部 疾 病: 大量腹水、 腹腔巨大肿瘤等,心尖搏动位置上 移。
心尖搏动位置改变总结
生 理 性
移位
病 理 性
体位改变 胖瘦 小儿 妊娠
心 脏 原 因:右心室扩大 左心室扩大 双心室扩大
心脏外原因:肺或胸腔变 腹部病变
影响因素
声音频率:有震颤一定有杂音,但有杂音 不一定有震颤。
心脏与胸壁的距离
三 、心包摩擦感
触诊特点: 时相:收缩期、舒张
期—-双相 部位:心前区胸骨左缘
第4肋间为主 触诊:粗糙摩擦感
收缩期、坐位前倾、 呼气末更明显--心脏
更接近胸壁
这是一种与胸膜摩擦感相似 的心前区摩擦振动感。
产生机制:心包炎时,脏、 壁二层粗糙,摩擦而产生的 震动。心包积液时消失。
——心尖搏动强度范围改变
减弱
生理性 病理性
肥胖 乳房遮盖
各种心肌病变,积 液、积气;肺气肿
增强
生理性 病理性
胸壁薄、运动
发热、甲亢 左心室肥大
5、负性心尖搏动
概念: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
意义:心包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如 粘连性心包炎;重度右心室肥厚—左室向后移 位。
6、心前区异常搏动
心脏因素 心外因素
1、心脏病变
左心室扩大:心界向左下扩大,心腰部明
显凹陷,形似靴型。
心前区隆起
肋骨、胸骨发育完成前,右先心天室性肥:厚法挤鲁压氏所四至。
先天性、后天性
联征 、肺动脉瓣狭
窄大。量心包积液
心前区饱满
心包积液、主动脉扩张
后脏挤天病压性之心:饱前风满区湿使性心
心前区凹陷
胸廓的骨性改变
佝偻病性胸廓
3、 心尖搏动
定义
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击 心前区 胸 壁对应部位, 使局部肋间组 织向外
1)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 见于肺动脉高压
2)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见于右室肥 大。
3)胸骨右缘第2肋间搏动:见于升主动脉瘤
4)剑突下搏动:可见于右室肥大或腹主动 脉搏动(注意鉴别)
剑突下搏动鉴别
患者深吸气,搏动增强为右室搏动,减弱为腹 主动脉搏动。
手指放平,从剑突下向上压入前胸壁后方,搏动 冲击手指末端为右室搏动,冲击手掌面为腹主动 脉搏动。
心前区隆起
震颤
心尖搏动
心包摩擦感
心前区异常•搏正动•••常心强负心尖度性尖搏与心搏动范尖动的围搏移的动位改 变叩 叩叩心意诊诊 诊 浊义法 顺 音序 界改变及
一、视 诊 方 法
胸廓的切线位平视
胸部正位观察
二、视诊内容
1、正常心前区 左右对称
2、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瘦长型--心脏呈垂位心尖搏动下移达 第6肋间。
B、病理因素:
1) 心 脏 疾 病: 左 室 增 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 室 增 大: 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但不向下移位。 左右室增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右位心: 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
5肋间—镜像位置
2) 胸腹部疾病:
心脏体表投影
位于胸骨体和第2—6软肋后方, 5—8胸椎前方,上方与大血管相连,
下方为膈,2/3居左,1/3居右。
心脏检查的要求
安静的环境 适当的光线,来自患者的左侧 患者卧位或坐位,检查者在其右侧 适宜的听诊器
内容
视 诊 触 诊 叩 诊 听 诊
目录
视诊
触诊
正常心前区
心尖搏动
震颤 ——猫喘 是器质性心脏病的 特 征性体征之一 有震颤即有杂音
强度与狭窄程度有关
注意要点 : 出现部位(提示病变部位) 出现时期(提示病变性质)
意义(见P102)
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二狭,主动脉瓣狭窄, 先心。
意义与分期
收缩期震颤:主动脉瓣狭窄。 舒张期震颤:二尖瓣狭窄 连续性震颤:动脉导管未闭
搏动
位置 正常心尖搏动
在胸骨左缘第 5肋间锁骨中 线内 0.5— 1.0cm处
范围
直径为2.0 -2.5cm
正常心尖搏动
来自百度文库
4、心尖搏动改变
A 、生理因素: 体位:
—心尖搏动位置改变
仰卧时,心尖搏动略上移; 左侧卧位,心尖搏动可左移2-3cm; 右侧卧位向右移1.0-2.5cm;
体型: 矮胖型--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可达 第4肋间;
正常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二)心界各部分组成
左界: 2肋间处:肺动脉段 3肋间处;左心耳 4、5肋间为左心室
右界: 2肋间处:升主动脉和上 腔静脉 3肋间以下为右心房
心底部 2肋间以上为心底部 主动脉到左心室之间为心 腰部 心尖部由左室构成
(三)心浊音界改变 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补充验证视诊所见 方法:用右手全手掌、小鱼际肌及示、中、环指
指腹进行触诊 内容:
(一)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二) 震颤 (三)心包摩擦感
一、心尖搏动:
用触诊法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弱和范围, 较视诊更准确。
当左室肥大时、用手指触诊,被强有力的心尖 搏动抬起,这种较大范围增强的外向运动,称为 抬举性搏动,这是左室肥大的可靠体征。
右侧:先叩出肝上 界, 在其上一 肋间逐个肋间向 上,直至第2肋 间 先左后右
由下而上
由外向内
(一)正常心浊音界
正常人心左界在第2肋间几乎与胸骨左缘一致, 第3肋间以下心界逐渐向外形成一外凸弧形,达第 5肋间。
右界除第4肋间处稍偏离胸骨右缘以外,其余 各助间几乎与胸骨右缘一致。
正常成人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为8— 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