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子宫先天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PPT课件

术后诊断
1、宫颈右侧乳头状粘液性囊腺瘤,伴 局灶性癌变(子宫体为正常,所以该包 块不考虑畸形基础上的病变)
2、双卵巢粘液性腺纤维瘤
回顾
经阴及经腹超声宫底部横断面子宫外形及内 膜提示为正常子宫
做三维超声时主要为了显示包块与宫颈关系, 没考虑到子宫内膜的三维重建
所以超声诊断考虑该包块 与子宫畸形有关
谢 谢!
SUCCESS
THANK YOU
2020/9/29
子宫及阴道先天畸形的超声诊断
背景
子宫畸形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超声 如正确诊断子宫畸形及其相关病变对妇 产科临床的进一步处置非常重要。
目的
增强对子宫先天畸形 的认识,减少漏误诊。
方法
二维超声宫底部横断面是发现子宫 畸形的重要断面,有条件时可以做三维超声 检查,发现畸形后,对其进行分类,是属于 副中肾管发育不全、副中肾管融合不良还是 中隔吸收不良,确定类型后再定属于哪种程 度。
病例4,62岁,发现盆腔包块20余 年,绝经后阴道出血半月
二维超声发现紧贴宫颈一透声差囊性肿物
含乳头囊肿
乳头血供丰富
子宫横切面及双卵巢多房囊性肿物
三维超声
包块与宫颈关系
超声诊断
1、宫颈右侧囊性包块,子宫畸形不除 外(双子宫,右宫颈闭锁宫腔积血?); 囊腔内实性突起,恶性病变待除外 2、双附件区多房囊肿,良性可能性大
明显偏右的单角子宫? 附件
及右卵巢 疝入左侧腹股沟?
左侧残角及
子宫三维超声及疝内容物彩超
此病历经手术证实 容物为
为右侧单角子宫 残角及部分附件
左侧疝内 无内膜
病例3,31岁
子宫明显偏右,单角子宫? 左卵巢旁残角子宫肌 瘤?
三维超声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PPT课件

22
23
子宫腺肌病
子宫增大,若未合并子宫肌瘤多小 于12 孕周大小。
以后壁受累多见,宫腔回声前移。 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强弱不等,
可呈斑片状强回声区。 若局限性生长则形成腺肌瘤,但无
假包膜,故边界模糊。
24
25
(二)多普勒超声
子宫内膜异位症 囊肿内部一般无血流信号,囊壁或分 隔上可见稀疏的点状或条状血流。
46
47
4.双角子宫uterus bicornis
横断像见宫底部内膜回声呈“蝶翅” 样
改变。由宫底向宫体连续扫查,见两 内膜逐渐会聚到一处,纵扫时仅见一 线状内膜回声。
48
5. 处女膜闭锁 imperforate hymen
绝大多数患者在青春期表现为原发性 闭经,并有逐渐加重的周期性下腹坠 痛。阴道积血较多时可引起宫腔积血, 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包块。积血继 续增加可逆流至两侧输卵管,再流入 腹腔。
28
超声表现
2D 内膜局限性增厚或宫腔内不规则的强 回声团,较小的息肉位于内膜回声中 常被漏诊。
CDFI 可显示其中央和基底部的彩色血流, RI0.50±0.07。
29
30
二、子宫内膜癌
carcinoma of endometrium
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31
(一)病理
见无回声区。
35
36
CDFI 病变区内丰富彩色血流,呈低 阻型血流频谱,RI<0.4。
37
(四)临床价值
早期子宫内膜癌多呈正常的声像图 表现,中晚期子宫内膜癌声像图改变 也缺乏特异性,所以,对子宫内膜癌 超声检查的目的主要不是进行超声诊 断,而是判断癌瘤的进展速度以及有 无其它脏器的转移。
23
子宫腺肌病
子宫增大,若未合并子宫肌瘤多小 于12 孕周大小。
以后壁受累多见,宫腔回声前移。 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强弱不等,
可呈斑片状强回声区。 若局限性生长则形成腺肌瘤,但无
假包膜,故边界模糊。
24
25
(二)多普勒超声
子宫内膜异位症 囊肿内部一般无血流信号,囊壁或分 隔上可见稀疏的点状或条状血流。
46
47
4.双角子宫uterus bicornis
横断像见宫底部内膜回声呈“蝶翅” 样
改变。由宫底向宫体连续扫查,见两 内膜逐渐会聚到一处,纵扫时仅见一 线状内膜回声。
48
5. 处女膜闭锁 imperforate hymen
绝大多数患者在青春期表现为原发性 闭经,并有逐渐加重的周期性下腹坠 痛。阴道积血较多时可引起宫腔积血, 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包块。积血继 续增加可逆流至两侧输卵管,再流入 腹腔。
28
超声表现
2D 内膜局限性增厚或宫腔内不规则的强 回声团,较小的息肉位于内膜回声中 常被漏诊。
CDFI 可显示其中央和基底部的彩色血流, RI0.50±0.07。
29
30
二、子宫内膜癌
carcinoma of endometrium
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31
(一)病理
见无回声区。
35
36
CDFI 病变区内丰富彩色血流,呈低 阻型血流频谱,RI<0.4。
37
(四)临床价值
早期子宫内膜癌多呈正常的声像图 表现,中晚期子宫内膜癌声像图改变 也缺乏特异性,所以,对子宫内膜癌 超声检查的目的主要不是进行超声诊 断,而是判断癌瘤的进展速度以及有 无其它脏器的转移。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医学课件ppt
31
(一)病理
多为腺癌,根据病变形态和范围,肉眼检查 分为两类:
1. 弥漫型
大部分或全部内膜为癌组织侵犯,癌变 内膜增厚、粗糙不平,或呈菜花样隆起, 表面常有坏死、出血或形成溃疡。较少侵 犯肌层,但晚期可侵犯肌层全层并扩展至 宫颈管。
医学课件ppt
32
2.局限型
多见于宫底部或宫角部,肿瘤仅累 及部分内膜,但易侵犯肌层,呈息 肉或菜花状,易出血。晚期也可占 据整个宫腔。
均被肌层包绕。 黏膜下肌瘤 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
长,突出于宫腔。 浆膜下肌瘤 肌瘤向浆膜面生长,突出
于子宫表面。阔韧带肌瘤属于此类。
医学课件ppt
3
二、病理
肌瘤一般为实性圆形结节,表面 光滑。肌瘤周围的子宫肌层受压形成 假包膜,其与肌瘤间有一层疏松网隙 区域。肌瘤切面呈漩涡状或编织状结 构。
医学课件ppt
宫腔线位置偏移
医学课件部分突入宫腔的粘摸下肌瘤,常使宫内 膜变形及缺损。
完全突入宫腔的粘膜下肌瘤显示为宫腔 或宫颈管内实性团块。
带有长蒂的粘膜下肌瘤可达宫颈外口。 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
医学课件ppt
9
医学课件ppt
10
子宫肌瘤变性的声像图表现
玻璃样变 hyaline degeneration 瘤内弱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
医学课件ppt
19
一、病理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 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不包括子宫 肌层),如卵巢、输卵管、子宫直肠陷凹的 腹膜层、子宫下部后壁浆膜面、肠壁等,异 位内膜受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 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病 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最后发展为紫 蓝色实质结节或囊性包块(巧克力囊肿)。
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

31
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
分开至宫颈内口及以下
双子宫(两个宫颈管)
宫底凹陷
分开至宫颈内口以上
双角子宫
内膜呈“Y” 宫底正常
内膜呈管状
距离<1cm 距离>1cm 未见残角 见残角子宫
弓形子宫
宫腔内分隔达宫颈 内口以上
不完全性 纵隔子宫
宫腔内分隔达宫 颈内口及以下
单角子宫
完全性纵 隔子宫
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诊断思路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子宫畸形诊断思路双子宫两个宫颈管分开至宫颈内口及以下宫底凹陷宫底正常分开至宫颈内口以上双角子宫内膜呈yy内膜呈管状距离1cm距离1cm弓形子宫宫腔内分隔达宫颈内口以上宫腔内分隔达宫颈内口及以下不完全性纵隔子宫完全性纵隔子宫未见残角见残角子宫单角子宫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感谢您的聆听
class Ⅶ:己烯雌酚(DES)相关的子宫畸形(diethylstilbestrol-related abnomaly)
10
二:子宫畸形分型
先天性无子宫 始基子宫 幼稚子宫
副中肾管发 育不全
纵隔子宫(完全性、部分性) 弓形子宫
副中肾管融 合不良
中隔吸收异 常
双子宫 双角子宫 单角子宫(或/并残角 子宫)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4
简介
子宫畸形是苗勒氏管 畸形的一部分,有时
伴有肾脏畸形。
子宫畸形发生率: 一般人群:0.1~3.5%不孕女性:3.6%Fra bibliotek反复流产性女性:
5~13%
子宫畸形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闭经或月经失 调,子宫内膜异位
5
目录
生理解剖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课件

可致经量增多、不规则子宫出血或绝经 后出血。
28
第28页,此课件共60页哦
超声表现
2D 内膜局限性增厚或宫腔内不规则的强回 声团,较小的息肉位于内膜回声中常被 漏诊。
CDFI 可显示其中央和基底部的彩色血流,
RI0.50±0.07。
29
第29页,此课件共60页哦
30
第30页,此课件共60页哦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层血流丰富,动脉增粗, PSV 增高,RI>0.5。
26
第26页,此课件共60页哦
三、临床价值
晚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 患者可根据临床表现和超声检查作
出诊断。
27
第27页,此课件共60页哦
子宫内膜疾病
一、子宫内膜息肉
endometrial polyp
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局部增生形成的 肿块,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 多样。
如果节育器外游至腹腔,被卷入肠曲之
间,则需结合X线检查确诊。
59
第59页,此课件共60页哦
第60页,此课件共60页哦
关于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1
第1页,此课件共60页哦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
率较高。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
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
宫体肌瘤(92%) 宫颈肌瘤 (8%)
2
第2页,此课件共60页哦一、分类肌原发于子宫肌层,根据肌瘤发展过程中
与肌壁的关系将其分为3类:
肌壁间肌瘤 肌瘤位于肌壁内,周围
均被肌层包绕。 黏膜下肌瘤 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
长,突出于宫腔。
浆膜下肌瘤 肌瘤向浆膜面生长,突出于子 宫表面。阔韧带肌瘤属于此类。
28
第28页,此课件共60页哦
超声表现
2D 内膜局限性增厚或宫腔内不规则的强回 声团,较小的息肉位于内膜回声中常被 漏诊。
CDFI 可显示其中央和基底部的彩色血流,
RI0.50±0.07。
29
第29页,此课件共60页哦
30
第30页,此课件共60页哦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层血流丰富,动脉增粗, PSV 增高,RI>0.5。
26
第26页,此课件共60页哦
三、临床价值
晚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 患者可根据临床表现和超声检查作
出诊断。
27
第27页,此课件共60页哦
子宫内膜疾病
一、子宫内膜息肉
endometrial polyp
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局部增生形成的 肿块,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 多样。
如果节育器外游至腹腔,被卷入肠曲之
间,则需结合X线检查确诊。
59
第59页,此课件共60页哦
第60页,此课件共60页哦
关于子宫疾病超声诊断
1
第1页,此课件共60页哦
子宫肌瘤
myoma of uterus
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
率较高。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
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
宫体肌瘤(92%) 宫颈肌瘤 (8%)
2
第2页,此课件共60页哦一、分类肌原发于子宫肌层,根据肌瘤发展过程中
与肌壁的关系将其分为3类:
肌壁间肌瘤 肌瘤位于肌壁内,周围
均被肌层包绕。 黏膜下肌瘤 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
长,突出于宫腔。
浆膜下肌瘤 肌瘤向浆膜面生长,突出于子 宫表面。阔韧带肌瘤属于此类。
子宫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可修改版ppt]
![子宫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b720ccd1f34693daef3eba.png)
单角子宫
• 超声:子宫形态失常,呈 梭形或柳叶状,不能显示 正中矢状而;
• 子宫内膜偏向一侧;
• 可见同侧正常卵巢;
• 仅• 形成原因:一侧中肾 旁管发育,另一侧发 育不全,形态残角子 宫;
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分型
• 依据残角子宫 有无宫腔及宫 腔是否与单角 子宫相通分为 3型。
• 2型:有症状,诊断相对容易, 于单角子宫一侧可见厚壁的包 块,可为低弱回声,可为混合 性回声
• 3型:因无宫腔、无症状,易漏 诊,类似1型。
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的妊娠合并症
• 残角子宫妊娠率为0.001%-0.0082%; • 残角子宫壁薄,易发生破裂; • 子宫蜕膜形态缺陷,胎盘植入发生率为11.9%,
>10mm
• 宫体下段、宫颈形态正 常。
鞍形子宫
• 两侧中肾旁管大部分融合后中隔消失,宫底部 轻度融合不全,轻度向子宫腔内陷。
鞍形子宫的超声诊断
<10mm
• 宫底横切显示外缘稍内陷, • 内陷深度于小10mm; • 宫底部肌壁局部增厚,可
稍向宫腔突起,可正常; • 子宫体、宫颈正常
中隔子宫
• 形态原因:两侧中肾旁管已经管全融合,但中隔 吸收受阻形态中隔,
远高于正常妊娠的0.005%;
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的妊娠机制
• 发育侧输卵管的受精卵外游到残角子宫腔着床; • 残角子宫侧输卵管的受精卵着床; • 通过发育侧宫腔到残角宫腔,由同侧卵巢排出的
卵子受精后着床在残角子宫。
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表现
• 早期妊娠部分无症状,可有下腹隐痛、不规则 阴道流血;
双子宫的超声诊断
• 经腹超声可作出明确诊断, 经阴道检查更能确认;
子宫常见病变的超声检查PPT课件

子宫腺肌病
定义:子宫肌层内含有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子宫内膜呈憩室样长入子宫 肌层所致
分型及超声特点:弥漫型:子宫三径之和>15mm,内膜线居中 肌层回声增高,分布不均粗颗粒状
前/后壁型:病变局限于前壁或后壁,偶见于侧壁, 以后壁型多见。 子宫不均匀性增大,内膜线偏移
局灶型:子宫腺肌瘤属于此类
13
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癌
22
单纯型
23
囊腺型
24
子宫颈病变
慢性宫颈炎:宫颈肥大、宫颈囊肿、宫颈息肉
超声表现:宫颈横径>35mm,回声增高或减低,不均匀,宫颈前 壁和后壁内单一或多个无回声区,宫颈管内不均质低回声或高回 声,边界清晰
CDFI:血流信号不丰富
25
宫颈肥大
26
宫颈囊肿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子宫常见疾病的超声检查
1
子宫良性病变
1)子宫肌瘤 2)子宫腺肌症 3)子宫内膜病变(内膜息肉、内 膜增生过长) 4)子宫腔、宫颈粘连
子宫恶性病变
1)子宫内膜癌 2)子宫颈癌 3)子宫肉瘤
2
子宫肌瘤
肌壁间肌瘤:60-70% 浆膜下肌瘤 ,阔韧带肌瘤:
20-30% 黏膜下肌瘤 (带蒂或无蒂):
21
超声特点
子宫内膜增厚>12mm
均匀回声,多小囊状回声、不均质斑块状 回声
单纯型增生:均匀高回声
囊腺型增生:增厚内膜内散在小囊状或孔 状无回声,暗区可大小相等排列整齐,也 可大小不等,呈蜂窝状。
其它:多伴有单侧或双侧卵巢增大或卵巢 内潴留囊肿(生理性囊肿)
彩色多普勒肌频谱多普勒表现:
内膜重度增生时,可见条状血流信 号,中等阻力动脉频谱RI:0.5左右
子宫先天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ppt课件

子宫畸形及其相关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 谢 谢!
小结
二维超声宫底部横断面、三维
超声冠状面是判断子宫畸形的重要 断面。确定有畸形后再进一步分类、 分程度。
讨论
• 子宫畸形临床不少见,子宫的冠状面是
判断子宫畸形的重要切面,而二维超声很难 显示此切面,没有经验的超声医生易误漏诊
。三维超声可重建出子宫的冠状面,直观地
显示子宫内膜形态,能增加诊断信心,提高
管发育不全、副中肾管融合不良还是中隔吸
收不良,确定类型后再定属于哪种程度。
副中肾管发育不全
• 先天性子宫缺如
• 始基子宫 • 幼稚子宫
副中肾管融合不良
• 双子宫
• 双角子宫(单角子宫、残角子宫) • 鞍状子宫
中隔吸收异常
• 完全性纵隔子宫
• 部分性纵隔子宫 • 弓形子宫
正常子宫
先天性子宫缺如
子宫先天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
背景
• 子宫畸形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超声 如正确诊断子宫畸形及其相关病变对妇
产科临床的进一步处置非常重要。
目的
增强对子宫先天畸形
的认识,减少漏误诊。
方法
• 二维超声宫底部横断面是发现子宫畸形
的重要断面,有条件时可以做三维超声检查,
发现畸形后,对其进行分类,是属于副中肾
病例4,62岁,发现盆腔包块20 余年,绝经后阴道出血半月
• 二维超声发现紧贴宫颈一透声差囊性肿物
含乳头囊肿
乳头血供丰富
子宫横切面及双卵巢多房囊性肿物
三维超声
包块与宫颈关系
超声诊断
• 1、宫颈右侧囊性包块,子宫畸形不除
外(双子宫,右颈闭锁宫腔积血?);
囊腔内实性突起,恶性病变待除外
子宫疾病超声诊断-PPT精品文档61页

玻璃样变 肌瘤部分组织被均匀的透明样物质取代。 囊性变 继发于玻璃样变,组织坏死、液化。 钙化 常发生在脂肪变后。 红色变 多见于妊娠期、产褥期。组织内出血,
肌瘤体积明显增大。 肉瘤变 即肌瘤恶变,发生率0.4~0.8%。多见
于年龄较大妇女。
5
四、临床表现
与肌瘤的生长部位有关 月经改变 多见于肌壁间肌瘤和黏膜
囊性变 cystic degeneration 继发于玻璃样变,组织坏死、液 化形成囊腔,囊内含液体或凝固 成胶冻状,显示无回声区。
11
脂肪变 fatty degeneration 肌瘤内出现高回声区。
钙化 calcification 肌瘤内见环状、弧形或斑点状强回 声,后方回声衰减。
33
(二)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绝经后妇女。早期无 明显症状。 子宫出血 阴道排液 下腹痛 晚期癌症的全身症状
34
(三)超声表现
因肿瘤的部位、病灶大小、浸润范围 和转移情况的不同而差异较大。
2D 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边缘不整
齐,回声不均。 也可呈团块状不均质回声。 宫腔内有积液、积血或积脓时可
盆腔内见不到子宫影像,有时可见 两侧卵巢,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
43
44
2. 幼稚子宫 infantile uterus 子宫各径线较小,前后径<2cm。 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或2:3。
45
3.双子宫 uterus didelphys
在连续多个的纵切面上,可先后显 示两个子宫。横行扫查时,在宫底 水平两个子宫中间有间隙,两侧子 宫内分别可见宫内膜回声。宫颈较 正常横径宽。
子宫发育异常
39
一、病因
女性生殖管道是由一对苗勒管(Müllerian duct,即副中肾管)经过复杂的发育演变而 形成的。苗勒管在胚胎期发育过程中若受到 内外因素的影响,则发育停滞在不同阶段而 形成相应的生殖管道发育异常。
肌瘤体积明显增大。 肉瘤变 即肌瘤恶变,发生率0.4~0.8%。多见
于年龄较大妇女。
5
四、临床表现
与肌瘤的生长部位有关 月经改变 多见于肌壁间肌瘤和黏膜
囊性变 cystic degeneration 继发于玻璃样变,组织坏死、液 化形成囊腔,囊内含液体或凝固 成胶冻状,显示无回声区。
11
脂肪变 fatty degeneration 肌瘤内出现高回声区。
钙化 calcification 肌瘤内见环状、弧形或斑点状强回 声,后方回声衰减。
33
(二)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绝经后妇女。早期无 明显症状。 子宫出血 阴道排液 下腹痛 晚期癌症的全身症状
34
(三)超声表现
因肿瘤的部位、病灶大小、浸润范围 和转移情况的不同而差异较大。
2D 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边缘不整
齐,回声不均。 也可呈团块状不均质回声。 宫腔内有积液、积血或积脓时可
盆腔内见不到子宫影像,有时可见 两侧卵巢,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
43
44
2. 幼稚子宫 infantile uterus 子宫各径线较小,前后径<2cm。 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或2:3。
45
3.双子宫 uterus didelphys
在连续多个的纵切面上,可先后显 示两个子宫。横行扫查时,在宫底 水平两个子宫中间有间隙,两侧子 宫内分别可见宫内膜回声。宫颈较 正常横径宽。
子宫发育异常
39
一、病因
女性生殖管道是由一对苗勒管(Müllerian duct,即副中肾管)经过复杂的发育演变而 形成的。苗勒管在胚胎期发育过程中若受到 内外因素的影响,则发育停滞在不同阶段而 形成相应的生殖管道发育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ass Ⅳ:双角子宫(bicornuate uterus)
class Ⅴ:纵隔子宫(seperate uterus)
class Ⅵ:弓形子宫(arcuate uterus)
class Ⅶ:己烯雌酚(DES)相关的子宫畸形(dieth-ylstilbestrol-related abnomaly)
双子宫为因两侧副中肾管完全未融合,各自发育形成两个子宫和或两个宫颈,左 右侧子宫各有单一的输卵管和卵巢。 可伴有阴道纵隔或斜隔。 分类:1.双子宫双宫颈
2.双子宫单宫颈
-
19
2021/1/31
-
20
2021/1/31
-
21
class Ⅳ:双角子宫(bicornuate uterus)
双角子宫底部的凹陷明显,致使子宫两侧各有一角突出,所形成的短突伸入 宫腔下段可达到子宫颈内口,子宫颈正常。
8
二:子宫畸形分型
先天性无子宫 始基子宫 幼稚子宫
副中肾管发 育不全
纵隔子宫(完全性、部分性) 弓形子宫
副中肾管融 合不良
中隔吸收异
常 双子宫
双角子宫
单角子宫(或/并残角
子宫)
-
9
二:子宫畸形分型
-
10
二:子宫畸形分型
-
11
二:子宫畸形分型 正常子宫
-
12
class Ⅰ:子宫发育不良/不发育,无子宫
-
13
幼稚子宫
2021/1/31
-
14
class Ⅱ:单角子宫(或合并残角子宫)
单角子宫:一侧副中肾管发育完好,而另一侧未发育 单角合并残角子宫:一侧副中肾管发育正常另一侧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停滞
单角子宫可分为分类:1.单纯性单角子宫 2.单角子宫合并残角:
A:残角有宫腔
B.残角无宫腔,残角有宫腔有分为:(1、相通;2、不相通)
宫颈
• 两个宫颈管?一个宫颈管? • 若为一个宫颈是否有分隔?
宫腔
• 是否有分隔(低回声或中等回声) • 分隔到达位置(宫颈内口以上或内口以下)
宫底
• 宫底是否凹陷 • 宫底肌层是否增厚 • 内膜形态
-
No Image
29
子宫畸形诊断思路
分开至宫颈内口及以下
宫底凹陷
分开至宫颈内口以上
内膜呈“Y” 宫底正常
子宫先天畸形 的超声诊断
瑞安市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
1
工作中的疑惑
1
同一个病人,不同的医院超声诊 断不同,不同的医生超声诊断不
同?
2
子宫畸形的命名存在异议,命名 不一致
3
MRI和三维超声诊断子宫 畸形,哪个更准确?
-
2
简介
子宫畸形是苗勒氏管 畸形的一部分,有时
伴有肾脏畸形。
子宫畸形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闭经或月经失 调,子宫内膜异位
子宫畸形发生率:
一般人群:0.1~3.5%
不孕女性:3.6%
反复流产性女性:Βιβλιοθήκη 5~13%-3
目录
生理解剖
超声分型
-
诊断思路
4
一:生理解剖
-
5
一:生理解剖
中肾管
中肾管(生殖腺发育成睾丸后产生雄激素) 发育成附睾、输精管、精囊,副中肾管退化
副中肾管(生殖腺发育成卵巢后产生雌激素), 发育成输卵管、子宫,阴道,中肾管退化
1.先天性无子宫(congenital absence of uterus) 副中肾管完全未发育,双则输卵 管、子宫体、子宫颈和阴道同时缺如。副中肾管不完全发育,可无子宫体,但有子 宫颈及阴道的存在;无子宫颈,往往与无子宫、无阴道同时存在。 2.始基子宫(primordial uterus)和幼稚子宫(infantile uterus) 始基子宫又称为 痕迹子宫,系因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后不久即停止发育,常合并无阴道。子宫 极小,无宫腔。 3.幼稚子宫,系因副中肾管会合后短时期内即停止发育,子宫较正常小,极度 前屈或后屈。宫颈呈圆锥形,相对较长,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或2:3。
不完全性:隔的下方在宫颈内口上方的任何部位
magImeage
完全性纵膈子宫
-
不完全性纵膈子宫
24
No
No
Image Image
完全性纵膈子宫
-
不完全性纵膈子宫
25
纵膈子宫与双角子宫鉴别
No
NoImNaoge
mag Imeag
2021/1/31
-
26
class Ⅵ:弓形子宫(arcuate uterus)
根据残角发育程度分为:
残角无内膜发育:无症状,子宫中下段低回声团,与肌层相连,回声相似
残角有内膜回声:可出现周期性下腹痛子宫中下段低回声团内见高回声内膜,
部分与宫腔通过狭小间隙相通,部分与宫腔不相通
-
15
2021/1/31
-
16
-
17
单角子宫柱形内膜
2021/1/31
-
18
class Ⅲ:双子宫(didelphys uterus)
始基子宫: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后不久即停止发育,子宫很小多无宫腔,或虽有宫腔而无内膜生长,
无月经来潮
幼稚子宫:青春期以前的任何时期子宫停止发育,宫颈较长,宫体较小,痛经、经少、闭经或不孕
class Ⅱ:单角子宫(或合并残角子宫)(unicornuate uterus)
class Ⅲ:双子宫(didelphys uterus)
-
22
class Ⅴ:纵隔子宫(seperate uterus)
纵隔子宫因两侧副中肾管融合不全,在宫腔内形成中隔。从子宫底至宫颈内口将 宫腔完全隔为两部分为完全中隔,仅部分隔开为不全中隔。子宫外观正常,腔内 遗留中隔,将子宫体分为两个腔。
No
Image
-
23
纵隔子宫分类:
No No 完全性:隔从宫底直到宫颈内口或外口,将宫腔分为两个完整的腔;常合并阴道纵隔
-
6
在胚胎9周,双侧副中肾管上段形成输卵管,下段融合,其间 纵行间隔消失,形成子宫阴道管,并与下方泌尿生殖窦相连, 形成阴道
2021/1/31
-
7
二:子宫畸形分型
美国生殖协会于1988年将子宫畸形分为以下7种主要类型:
class Ⅰ:子宫发育不良/不发育(uterus hypoplasia/agenesis) 无子宫
弓形子宫的子宫底部轻度凹陷,但宫体及子宫颈正常,亦称鞍状子宫纵膈子宫与 弓形子宫(鞍形子宫): 弓形子宫:子宫底向宫腔内凸起:<1cm 纵膈子宫:子宫底向宫腔内凸起:>1cm
No Image
-
27
弓形子宫
No Image
-
28
三:子宫畸形诊断思路
• 诊断思路(注重横断面诊断):
阴道
• 一个?两个? • 是否有分隔?
内膜呈管状
距离<1cm 距离>1cm 未见残角 见残角子宫 -
双子宫(两个宫颈管)
双角子宫
弓形子宫
宫腔内分隔达宫颈 内口以上
宫腔内分隔达宫 颈内口及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