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气道出血PPT课件
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PPT课件
![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da976b3c1ec5da51e2700b.png)
③拔管24小时内嘱患者不要离开病室,以 防再度出现呼吸困难。
36
四、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16、康复护理 封管后应加强语言及吞咽功能的锻炼。
37
38
29
四、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10、心理护理
气管切开病人由于害怕预后不良, 担心语言功能和外表的不美观不同程 度地存在心理上的问题,护士应细心 与病人交流,耐心解释气管切开后不 能用语言表达,给予写字板或认字板, 解除病人对切开的顾虑,使其积极配 合治疗。
30
四、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11、口腔护理 每日用3%硼酸或1:5000的咉喃西林溶
21
四、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4、气道湿化和温化 气管切开病人每日从呼吸道排水量
1000ml,人工气道的简历使气体失去鼻 部过滤湿化,调温的作用,吸入未经湿化 的氧气,使分泌物粘稠,痰不易咳出,易 造成堵管。
22
四、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②吸痰方法
检查负压:压力过高易损伤气管内壁,严重引起肺
不张。负压过低吸痰不净,造成反复吸痰,次数过于步
28
四、气管切开的手术后护理
8、吸氧的护理
按各种疾病氧疗常规执行,应保证氧 管无脱出,在行氧气吸入时,要用氧罩, 不可将氧气导管直接插入套管内。
9、饮食
气管切开病人有潜在营养不足,饮食 宜以清淡为主,给予含丰富维生素,高蛋 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可通过鼻饲供给, 也可口服,但两种进食方法都应注意避免 呛咳。
3. 颈部外伤:为了减少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有些 头颈部大手术,为了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 持呼吸道通畅,需做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5
气管切开并发症课件
![气管切开并发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c7033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5.png)
多。轻者无明显症状,严重者可引起窒息。如发
现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困难缓解或消失,而不 久再次出现呼吸困难时,则应考虑气胸,X线拍 片可确诊。此时应行胸膜腔穿刺,抽除气体。严 重者可行闭式引流术。
手术中过多分离气管前筋膜,气体沿气管前筋膜
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肿。对纵隔积气较多者,
• (七)管插管移位:早期插管移位或过早更换插 管有引起通气障碍的危险。多层皮下筋膜、肌肉 束、以及气管前筋膜彼此重叠,很容易使新形成 的通道消失。如果不能立即重新找到插管的通道, 应马上经口气管插管。将气管插管两侧的胸骨板 (breastplate)缝于皮肤上可防止插管移位。气管切 开处两端气管软骨环上留置的缝线在术后早期可 以保留,一旦发生插管移位时,可帮助迅速找回 插管通道。术后5—7天各层筋膜可以愈着在一发症
• 出血:术中大出血很少见,除非罕见的高 位无名动脉受到损伤。前颈静脉或甲状腺 峡部引起的少量出血可以简单缝扎或用电 凝控制。
• 气胸和纵隔气肿:可由于胸膜的直接损伤, 空气经过软组织界面进入胸腔或纵隔,或 肺大泡破裂造成。成人气管切开术后气胸 和纵隔气肿发生率为0—4%(Goldstein等, 1987)。儿童更常见,因为儿童胸膜顶常高 于销骨。应尽可能减少气管周围的解剖, 气管插管应在直视下看清楚插入气管,术 后应常规拍胸片检查。
•
术后并发症
• (一)皮下气肿: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与气管前软组织分离过多,气管切口外短 内长或皮肤切口缝合过紧有关。自气管套 管周围逸出的气体可沿切口进入皮下组织 间隙,沿皮下组织蔓延,气肿可达头面、 胸腹,但一般多限于颈部。大多数于数日 后可自行吸收,不需作特殊处理。
• (二)气胸及纵膈气肿:在暴露气管时,向下分 离过多、过深,损伤胸膜后,可引起气胸。右侧
气管切开术后及并发症处理ppt课件
![气管切开术后及并发症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3a020b998fcc22bcd10dfc.png)
5、近年来已应用一次性吸痰三通管,可保证吸痰时供氧(使 用呼吸机者)。
整理版课件
4
气管切开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气管切开后常见并发症: 导管阻塞 感染 脱管
1、导管阻塞:可影响肺通气量或换气功能,导致缺氧 窒息,故应对气管套管内管清理。
整理版课件
1
临床常规护理1
一般环境因素: 1、气管切开后的病人应安置于监护室内,专人予以
全面日常护理,保持室内清洁安静,空气新鲜,室温 18-20度,相对温度60—70%。
2、每天用消毒水拖地板及擦拭家具。 3、每日通风30分钟以上,病室内每日进行紫外线消 毒,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定时监测消毒效果。
2、感染:机械通气病人发生肺部感染机会增加4-66 倍,病死率高达25%--50%。气管切开后肺感染率随气道 温化程度的隆低而升高,昏迷病人鼻饲过程中胃液反流误 吸与肺炎有密切关系。病人平卧位是引起误吸的重要因素。 病人的口咽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是重要的感染源。0.01ml 的口咽分泌物中即有100000个细菌。故气囊放气时气囊 隐窝处的分泌物易进入下呼吸道,引起肺感染。
整理版课件
3
临床常规护理3
正确的吸痰护理:
1、应严格无菌操作,物品专人专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2、吸痰前要检查吸痰器压力,吸痰管是否通畅,吸痰管的外 径不应超过气管套管内径的一半。
3、吸痰时吸痰管一定要在无负压的情况下轻轻插入深约812cm或不能插入为止。随后在有负压的情况下退出,分泌物多 的地方稍作停留,动作要轻柔,禁止粗暴操作,每轮吸痰不超过 2次,否则病人易产生剧烈咳嗽,喉头痉挛,呼吸抑制,导致缺 氧而加重病情(脑缺氧,水肿或出血)。
气管切开护理ppt课件
![气管切开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85f25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2.png)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防止局部出血
早期伤口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密切观察,及时更换敷料,防止局部出血。数据显示,早期伤口护理能有效降低感染率和出血风险。 合理用药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需合理使用抗生素、止血药物等药物,遵循医嘱,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导致耐药性增强。研究显示,合理用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约30%。 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对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加强自我观察和护理能力。研究表明,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气管切开术后定期进行气管镜检查
及时处理气管狭窄问题Biblioteka 气管镜检查 气管狭窄 并发症
气管狭窄 并发症 生活质量
04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并 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关键在于早期发现、 及时干预和科学管理。
术前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呼吸功能评估
气管切开术 呼吸困难 术前评估 呼吸功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手术切口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至关重要。据 研究显示,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的手术切口感染率高达20%,而严格执 行无菌操作规程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仅为1%。因此,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规程,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 防止手术切口感染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中,防止手术切口感染是关键。据统计, 手术切口感染是气管切开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占所有并发症的30%。 因此,医护人员在执行护理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手术切口感染,如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等。
Thanks for watching
Prevention and nursing of complications after tracheotomy
紧急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及护理PPT课件
![紧急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及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31e6e7b84ae45c3b358cab.png)
急诊科
1
气管切开的并发症
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 (一)皮下气肿 最为常见。皮下气肿多发生于颈部,亦可延及面部、胸、腹部甚至 到会阴部。 其症状是局部肿胀,发生于颈部时颈部变粗,触之有握雪感。听诊 有捻发音或小爆破音。 发生原因多为术中软组织分离过多、气管切开过大及伤口缝合太紧 等,吸气时胸腔内负压作用气体经切口进入皮下。也可由纵隔气肿 蔓延至颈部。 应注意的是皮下气肿常与纵隔气肿及气胸同时发生。气管切开术后 套管通畅而患者呼吸困难仍不能缓解者,应及时拍摄胸部X线片,根 据病情予适当的治疗。皮下气肿一般不需特殊治疗。轻度皮下气肿 一般可在一周左右自行吸收。
5
(五)窒息或呼吸骤停
儿童多见。 小儿气管较软,术中钝性剥离或误用拉钩将气管压瘪可引起 窒息。 在长期阻塞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呼吸中枢靠高浓度的二氧化 碳的刺激来维持呼吸。当气管切开后,突然吸入大量的新鲜 空气,血氧增加,二氧化碳突然减少。呼吸中枢没有足够的 二氧化碳刺激,因而呼吸表浅以致骤停。 此时应作人工呼吸,给二氧化碳和氧的混合气体吸入,注射 兴奋剂及纠正酸中毒。
4
(四)出血 可分为手术早期出血及中后期出血。 早期出血又称原发性出血,多由手术止血不充分引起。多发生于颈 前静脉及甲状腺峡部。在阻塞性呼吸困难者,因静脉回流不良,血 管怒张容易出血。一些患者因原发病而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者, 术中可引起弥漫性渗血。少量出血可用局部压迫法止血。出血多者 要重新打开伤口止血,要防止血液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应用抗凝 药物者应在停药后24小时再行手术为宜。 中后期出血,又称继发性出血。多发生于手术后6~10日,亦有发生 于术后一月至数月者。少量出血多由于创口感染、肉芽组织增生所 致。但有时少量出血也可能是致命性大出血的先兆。致命性大出血 多数是由于气管套管远端压迫损伤气管前壁及无名动脉壁,加之感 染致无名动脉糜烂破溃,而致大出血。
气切护理ppt课件ppt
![气切护理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da39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7.png)
气切护理ppt课件目录CATALOGUE•气切护理概述•气切护理操作流程•气切护理的并发症及处理•气切护理的日常护理•气切护理的案例分享01CATALOGUE气切护理概述气管切开术是一种紧急手术,用于建立人工气道,以便于患者呼吸。
气切护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舒适度,促进康复。
气切护理是指对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监测生命体征等。
气切护理的定义气切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因为人工气道容易成为细菌入侵的途径。
预防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气切护理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呼吸困难。
气切护理过程中可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030201气切护理的重要性需要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如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紧急情况。
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肌无力、神经系统疾病等。
需要进行呼吸道管理和监测的患者:如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
气切护理的适用人群02CATALOGUE气切护理操作流程0102准备用物确保所有物品均在有效期内,且未受到污染。
无菌手套、治疗巾、气切护理包、气切敷料、气切垫、气切吸痰管、生理盐水、碘伏、棉签、胶布等。
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意识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气切护理。
确保患者头部和颈部的位置舒适,以便于操作。
清洁患者的颈部和周围皮肤,确保没有油脂、污垢和碎屑。
患者准备戴无菌手套,用碘伏棉签消毒气切口周围皮肤。
用治疗巾覆盖气切口周围区域,固定气切垫。
定期检查气切口周围皮肤,确保无红肿、渗出等情况。
打开气切护理包,取出所需物品。
将气切垫放置在气切口下方,确保气切口与气切垫紧密贴合。
根据需要,连接气切吸痰管和生理盐水,进行吸痰处理。
010203040506操作步骤操作前确保手部卫生,遵守无菌原则。
气切敷料应定期更换,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确定更换频率。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ae15e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a.png)
呼吸功能锻炼
呼吸操:呼吸操可以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呼吸效率
4
呼吸训练器: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呼吸能力
5
深呼吸:深呼吸有助于增强肺功能,提高呼吸效率
1
咳嗽训练:咳嗽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吹气球:吹气球可以锻炼呼吸肌,提高呼吸能力
3
饮食营养建议
01
食物选择:选择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瘦肉、豆腐等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营养支持: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增强抵抗力
03
心理护理:关注病人情绪变化,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护理效果评估
1
病人生命体征稳定
2
伤口愈合良好
3
病人舒适度提高
01
02
03
04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1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
2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3
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吸痰器,避免损伤伤口
4
指导病人正确咳嗽,避免伤口裂开
5
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呼吸机,避免损伤伤口
6
气管切开病人的康复指导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4
病人呼吸功能改善
5
病人心理状态稳定
感谢您的到来
手术需要:某些手术需要进行气管切开,以便于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
急救需要:紧急情况下,如溺水、窒息等,需要进行气管切开以维持生命
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
气管切开术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气管切开术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948d07e2bd960590c677a6.png)
3、急救设备
床边应准备吸引器,照明设备,气管切 开包及麻醉用直达喉镜和气管插管等急 救设备,以备在意外脱管,气管套管堵 塞,重新出现呼吸困难时随手应用
4、手术后呼吸困难
手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可能有以下原因: (1)气管套管内有分泌物或结痂堵塞; (2)套管脱离气管切口; (3)气管支气管有分泌物假膜形成或有结痂; (4)合并纵隔气肿或气胸; (5)心肺功能衰弱,可针对病因积极治疗
四、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观 察与护理
1、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经常巡视,重点观察病人伤口出血情况, 气管切开术后,伤口及套管内有少许血性 物是正常的,一旦观察伤口及气管套管内 不断地渗血,咯出鲜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随即将病人送手术室,按气管切开术重新 打开伤口,结扎出血部位,防止血液流入 气管引起窒息
谢谢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三、手术后的处理及护理
手术后如何观察和护理极其 重要,如经验不足或护理不 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特别 是对小儿气管切开术后,正 确的处理尤为重要
1、室内保温及保湿
室温应保持在21℃,湿度应超过50%
2、专人护理
术后必须昼夜有专人护理,尤其是儿童 患者,若无专人照顾可随时发生意外。 同时,应教其家属学会简单的护理知识
对长期使用经口腔或经鼻麻醉气管插管行 人工辅助呼吸的患者,在短时间内不能拔 管(常为数天),应行气管切开术,插有 带套囊的气管插管,以利吸出下呼吸道分 泌物 气管切开术后的辅助治疗,如超声雾化吸 入,气管内注药及气管灌洗等
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课件
![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a4347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d.png)
04
帮助患者适应气管切 开后的生活
05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 呼吸训练和咳嗽排痰
06
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 力和自我护理能力
康复计划
定期进行呼吸功 能锻炼,如深呼
吸、吹气球等
定期进行心理疏 导,保持良好的
心态
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感染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戒烟、
适量运动等
定期进行复查, 监测病情变化
康复注意事项
塞
指标
手卫生和呼吸
机管路消毒
01
03
05
02
定期吸痰,保 持呼吸道清洁
04
及时调整呼吸 机参数,确保 呼吸支持效果
06
指导患者进行 深呼吸和有效 咳嗽,促进痰 液排出
伤口护理
1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2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 3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4 避免伤口受压,保持舒适体位 5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护 理要点
气道管理
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分 泌物堵塞
定时吸痰,保持气道清 洁
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 节律
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 调整吸氧浓度
预防感染,保持气道湿 润
定期更换气管套管,防 止套管堵塞或脱落
呼吸支持
保持气道通畅, 监测呼吸频率、 预防呼吸机相
防止分泌物堵 血氧饱和度等 关肺炎,加强
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 发症护理措施
并发症处理原则
预防为主: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1
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
采取多种治疗方法,如药 03
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加强护理:加强术后护理,
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05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PPT课件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5a24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d.png)
术中规范操作
术后密切观察与护理
遵循无菌原则,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感染 风险。
定期检查切口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及 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处理原则和方法
早期发现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发症迹象。
及时处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并发症,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治疗、 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多学科协作
感谢您的观看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ppt课件
目录
• 气管切开术概述 • 并发症类型及表现 • 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机制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要点 • 总结与展望
01 气管切开术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通过切开气管 前壁,插入气管套管以建立新的 呼吸通道的急救手术。
目的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挽 救患者生命。
监测生命体征
记录出入量
定期监测患者体温、脉搏 、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 入量,为治疗提供重要
依据。
关注并发症
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感染、 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
处理并报告医生。
06 总结与展望
提高对并发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深入了解并发症的种类和危害
医护人员应全面了解气管切开术可能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如 感染、出血、气道狭窄等,充分认识到这些并发症对患者造 成的危害。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深入研究并发症发生机制
医学界应加强对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发生机制的研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提供理论支持。
开展临床试验和研究
鼓励医护人员和科研机构开展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临床试验和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 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
气管切开术及并发症的PPT课件
![气管切开术及并发症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786ef3bcd126fff6050bcd.png)
-
35
谢谢
-
36-Leabharlann 5各种原因造成的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1)颅脑外伤、药物中毒、重症股无力等,
出现昏迷、咳嗽反射消失或呼吸肌麻痹,呼
吸道内分泌物不能排出而引起下呼吸道阻塞
者。
·
(2)肺部感染性疾患或其他疾病合并肺部感 染、特别是老年患者
(3)心、胸及腹部手术病人一般情况差、咳
嗽无力、不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者等。
-
6
对各种昏迷、下呼吸道分泌物油留等患 者,气管切开术虽不能治疗其原有疾病, 但可防止下呼吸道分泌物积存所引起的 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延长生命,使其 有机会得到进一步治疗。
-
8
对长期使用经口腔或经鼻麻醉气管插管 行人工辅助呼吸的患者,在短时间内不 能拔管(常为数天),应行气管切开术, 插有带套囊的气管插管,以利吸出下呼 吸道分泌物。
造成脱管的原因很多,如套管大小不合,皮下气肿, 护理人员操作不熟不慎,外套管系带过松等等都 会引起外套管脱落。外套管脱落直接引起喉梗阻, 它将危及病人的生命。临床中务必要密切观察脱 管现象,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保证病人生命安全。
-
33
(1)脱管现象:①吸痰时吸引管不能深入外套管 远端。②原有急性喉梗阻病人又立即出现呼吸困 难、烦操、出汗、紫组等危象。③置棉花丝于套 管口不随呼吸上下飘动。④外套管明显向外移动。 等等。
-
17
4、医院条件及家属情况
医院设备、人力及技术条件如何,对手术时机的 选择也有影响。
家属的理解和同意也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必要 条件。
-
18
五、手术后的处理及护理
手术后如何观察和护理极其 重要,如经验不足或护理不 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特别 是对小儿气管切开术后,正 确的处理尤为重要。
气管切开护理查房 ppt课件
![气管切开护理查房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af557c48d7c1c708a145e3.png)
92.1
87.5
40-75
C 反 应 118.4 蛋白 ( mg/ L)
血 红 蛋 88 白
120.1
220.5
356.8
0-8
95
121.0
110
95
91
115175
血气分析
项目 7/25 7/26 8/3 8/5 8/8 8/12 正常 值 7.35 ~ 7.45 80~1 00m mHg 35~4 5mm Hg
【1】梁聪美.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2: 99—100. 【2】胡婧.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北方药学,2012,9(9):114—115. 【3】许立民 ,孔磊 ,盘晓荣 ,等.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预防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11,21(24) :5287-5290.
目录
一.气管切开的知识介绍 二.患者资料 三.护理 四.护理中存在的思考
定义
气管切开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甲状
软骨上),插入特制的套管,从而解除
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手术。多
用于喉梗阻、昏迷、脑水肿等各种原因 引起的呼吸道梗阻或经气管内插管无效 的病人。
气管套管常见类型
金属气管套管
塑料气管套管
实验室检查
项目 20177-25 20177-26 9.33 20177-27 13.72 20178-03 9.59 20178-5 10.19 20178-12 11.04 正常值 3.5-9.5 WBC 7.73 ( 10^ 9/L) 中 性 粒 7.13 细胞 (% )
79.1
94.2
《气管切开术讲》课件
![《气管切开术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b9b2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b.png)
注意保暖
避免患者受凉感冒,以免加重 病情。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患者 接触烟雾、二手烟等有害物质
。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帮 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
治疗。
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
06
趋势
在危重病救治中的应用
危重病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呼吸 衰竭等症状,需要紧急处理。气管切 开术可以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改善患 者通气功能,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
《气管切开术讲义》 ppt课件
目录
• 气管切开术概述 • 气管切开术的准备工作 • 气管切开术的操作步骤 • 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与处理 • 气管切开术的术后护理与康复 • 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趋势
01 气管切开术概述
定义与历史
定义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紧急手术,通 过切开颈部气管,放置气管套管 ,以建立呼吸通道,缓解呼吸困 难或呼吸衰竭等症状。
伤口处理
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并进行必要的加压包扎。
护理措施
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04 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与处理
出血
总结词
出血是气管切开术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失血过多和休克。
详细描述
出血的原因可能包括手术操作损伤、感染、血管老化等。出血时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如压迫止血、 使用止血药物等,必要时进行手术止血。
针对患者语言能力的不 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进行语言训练。
吞咽训练
针对患者的吞咽困难程 度,进行适当的吞咽训 练,提高患者的进食能 力。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 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 ,提高生活质量。
气管切开术后的伤口护理ppt模板
![气管切开术后的伤口护理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b25ea4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4.png)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三、保持气道湿润 1、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
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 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1)间歇湿化, 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 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 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2) 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 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 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 生素或其他药物。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4)吸痰前应深呼吸3-5次,使用呼吸机 者,需给纯氧2-3分钟,以提高肺泡内氧分 压,然后快速、准确、轻柔地用吸痰管抽吸 分泌物。禁忌将痰管上下提插。一次吸痰时 间不超过15秒,尤其是呼吸衰竭患者,较长 时间的负压吸引,可引起缺氧、呼吸困难而 窒息。如分泌物过多,一次吸不净,应再次 行过度换气或深呼吸再吸引。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5)吸痰时应在无负压的情况下,先插入 5-6cm以后再放开负压,并左右旋转移动使 痰液顺利吸出后,快速拔出吸痰管.两次吸痰 中间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吸毕听诊双肺呼 吸音,做到有效吸痰.
(6)吸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如 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有明显改变时,应 立即停止吸痰,及时报告医生。
减少痰痂形成 。
地塞 米松
COPD病人
3 ) 协同抗生素的作用, 增加抗生素 在肺组织的血浆浓度, 降低肺部感染。
具有较强的抗感4染)作盐用酸氨溴索还具有抗氧化、 抗炎
作用, 气管内滴液可使药物直接进
入气道, 用量少且持久地在局部聚
对危重患者的肺功集能较具高浓。在持续气道湿化液中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道出血
.
1
儿童气管特点
儿童气管狭窄,血运丰富,局部 长时间压迫,容易造成气道出血 及肉芽形成
.
2
出血高危患儿
1. 侧枝循环多:临床常见PAA,重症F4,三 尖瓣闭锁
2.长期右心功能差: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生 成减少,纤维蛋白原生成减少,右心(静 脉)系统淤血
3.其他因素:血小板低;
11
出血的对症处理
轻、中度出血 随时清理分泌物; 适当给予镇静,防止呛咳; 吸痰时用副肾盐水或吸痰后在气 道内滴几滴
.
12
出血的对症处理
重度出血
· 及时清除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 · 密切观察循环情况,血色素变化,出血较
多时及时补充血容量,避免因缺血过多而 血压下降 ·静脉给予止血药,如Vit K1,止血敏,止 血芳酸,立止血等
血 • 重度:大量鲜血,可有血凝块,偶伴
循环、血压下降
5
预防措施
1. 保持正确体位: 切开处固定,避免成角; 避免颈部体位变化过大; 防止摩擦、滑动损伤气管内壁
.
6
预防措施
2. 保持气道湿化:
气管内充分湿化,对气管、 支气管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同时湿化 还可以使气管壁纤毛运动活跃,将附 着于纤毛的黏液不断的向上推移,达 到喉部利于吸出
.
7
预防措施
3. 使用正确的吸痰方法: a. 膨肺吸痰接气管插管时,避免支气管直接 受力,损伤黏膜 b. 调节合适的负压范围﹤0.4 mPa时间不超 过10秒 c. 选择粗细适宜、质地较软的吸痰管,吸痰 管不要在气道内插入过深,在气管口附近 吸引适宜,不要上下反复吸引 d. 如果血小板过低要及时补充
.
8
预防措施
4.气管套囊每 4 小时放气一次, 每次时间约 30 分钟,避免套囊长 时间压迫气管黏膜造成出血
.
9
预防措施
5 .吸痰后将呼吸机管道悬吊, 使插管与气道顺应并避免成 折角,造成局部缺血,压迫 后壁黏膜出血
10
预防措施
• 6. 翻身时应先放好呼吸机 管道,以免管道过沉造成 套囊异位,损伤黏膜造成 出血
13
.
14
应用抗凝药物,如肝素、阿司匹林
长期加重因素
• 长期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局部受压,黏 膜受损;
• 吸痰时操作不当,负压过大,时间过长, 动作生硬;
• 插管与气道成折角,使局部受压,黏膜受 损;
• 膨肺吸痰时反复刺激气道黏膜,使局部黏膜出血
4
出血表现形式
• 轻度: 吸痰后痰色变粉,有少量出血 • 中度: 吸痰时痰色变鲜红,有中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