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图形的新方法教案新部编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组合图形》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组合图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68805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1.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组合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识别五种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
2.学生能够利用基本图形组合成新的图形,并能够使用专有名词描述新的图形。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发现图形元素的相似之处,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五种基本图形的识别: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
2.基本图形的组合:如何将基本图形组合成新的图形。
3.图形元素的相似之处:如何通过观察图形发现图形元素的相似之处。
三、教学重点1.五种基本图形的识别。
2.基本图形的组合。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基本图形组合成新的图形。
2.如何通过观察图形发现图形元素的相似之处。
四、教具准备1.五种基本图形的模型。
2.卡片、颜色笔。
3.拼图游戏。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拿出五种基本图形,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拿出两个卡片,其中一个卡片上有一个基本图形,另一个卡片上没有图形。
教师会问学生为什么这两个卡片不一样,引导学生发现图形元素的重要性。
2.讲授(1)组合新图形教师将基本图形拼接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到新的图形。
然后将黑板上的新图形拆开,让学生动手尝试组合新的图形,让学生动手组合,紧跟着老师进行锻炼。
(2)图形元素的相似之处教师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例如被单、抱枕、手绢等,再让学生注意到这些物品中的形状,可以让学生发现图形元素的相似之处。
3.练习(1)运用语言教师拿出一个拼图游戏让学生进行拼图练习,然后要求学生描述他们的图形拼图经验,让学生从语言上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2)运用手工教师将五种基本图形的复印件分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觉将基本图形进行组合,让学生动手制作出新的图形,从而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4.总结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图形,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教学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识别五种基本图形。
2.教师通过学生的游戏、手工作品以及描述能力是否合理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图形的组合。
幼儿园大班数学《组合图形》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组合图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855a6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c.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组合图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第三节《组合图形》。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组合图形,学会通过组合基本图形形成新的图形,并能够识别和描述组合图形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组合图形的名称,理解组合图形是由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运用基本图形组合成新的图形。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图形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组合图形的形成过程,能够运用基本图形进行组合。
2. 教学重点:认识组合图形,学会通过组合基本图形形成新的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组合图形卡片、基本图形卡片、磁性教具、教学PPT等。
2. 学具:基本图形卡片、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组合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卡片上的图形,激发幼儿对组合图形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磁性教具,现场演示如何用基本图形组合成新的图形,并讲解组合图形的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基本图形卡片,让幼儿动手操作,尝试组合成新的图形。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展示和讨论自己组合出的图形,鼓励他们说出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组合图形,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组合图形2. 内容:(1)组合图形的名称和特点(2)基本图形组合方法(3)幼儿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基本图形组合出至少三个不同的组合图形,并给它们起个名字。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寻找组合图形,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
《组合图形》教学设计(精选9篇)
![《组合图形》教学设计(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52b4c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4.png)
《组合图形》教学设计《组合图形》教学设计(精选9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组合图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组合图形》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了解组合图形的特点。
2、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找出计算每个小图形所需的条件。
难点:选择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原有的求基本图形面积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研究组合图形的面积,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设计时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际生活情境中领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先把基本图形拼成组合图形,再独立找出计算时所需要的条件,进一步体会、掌握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学生落座后。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同学们自己创作的作品,想看吗?这是谁的作品,你来介绍一下,(学生回答)你的这幅作品,用到了哪些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学生介绍:这个图案是由xxxxx拼成的。
师:这几幅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kj出现拼出的图形)生1:都有三角形师:这是你的发现,还有呢?生2:都是拼成的师:还有吗?生3:都是以前学过的图形拼成的生:都是用以前学过的基本图形拼成的,师:说的真好,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师:像这样,由几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拼成的图形,我们就叫它组合图形。
(显示只有线条的图形)出示课题:组合图形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组合图形)为什么?(它是由几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拼成的)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谁能说说,这个组合图形是由哪几个基本图形拼成的?(学生回答后,点击课件显示虚线)师: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有多大?你会求吗?说说你的想法?生:就是把那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加起来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补充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二、新授出示房屋的图片,再出示侧面墙。
图形的魔术组合教案
![图形的魔术组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b5fd4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6.png)
图形的魔术组合教案
教案标题:图形的魔术组合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2. 学习如何通过组合不同的图形来创造新的图形。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引入:
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图形,并讨论它们的特征和属性。
2. 提问学生,是否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图形来创造新的图形。
展示:
1. 展示一些例子,如通过组合三角形和矩形可以创造出一个房子的图形。
实践:
1. 分发一些图形卡片给学生,包括三角形、矩形、圆形、正方形等。
2. 要求学生使用这些卡片来组合创造出新的图形,并记录下自己的创造。
3. 学生之间互相展示自己的创造,并鼓励他们解释创造的过程和思路。
讨论:
1.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创造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 提问学生,是否有不同的方法来组合这些图形来创造出同一个图形。
总结:
1. 综合学生的讨论和实践,总结出通过组合不同的图形可以创造出新的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这种技巧来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的东西。
延伸活动:
1. 继续让学生尝试通过组合不同的图形创造出新的图形,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2. 提供更复杂的图形形状,让学生挑战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将图形组合的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如绘画、建筑等。
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实践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在延伸活动中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兴趣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第二课图形的魔术组合(教案)
![第二课图形的魔术组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244ce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e.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图形组合的基本概念。图形组合是指通过拼接、重叠等手法,将简单图形组合成新的、复杂的图形。它是几何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空间结构,同时也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将两个等腰三角形组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案例展示了图形组合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图形的基本组合方法: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的组合方法,如拼接、重叠等,以便于创作出新的图形。
举例:通过将两个三角形组合成一个正方形,或用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组合成一个梯形。
还有一点值得反思的是,课堂总结环节的时间安排。今天的时间有些紧张,导致总结不够充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注意时间分配,确保课堂总结环节能够让学生充分消化所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图形的组合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看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觉得将图形组合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做法很受学生欢迎。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基本概念,还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将生活实例融入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运用所学的图形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节课将通过实际操作、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图形组合的技巧,激发他们对几何图形的兴趣。
图形的拼接组合教案:启发孩子创造力,让他们动手拼出不同的图形组合
![图形的拼接组合教案:启发孩子创造力,让他们动手拼出不同的图形组合](https://img.taocdn.com/s3/m/cb0e39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5.png)
图形的拼接组合教案:启发孩子创造力,让他们动手拼出不同的图形组合让他们动手拼出不同的图形组合引言图形拼接组合教案是一种能够启发孩子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通过将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组合拼接,可以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形组合。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美的认识和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些图形拼接组合教案的方法和技巧,以启发孩子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动手拼出不同的图形组合。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加强孩子的图形认知和美术素养。
3.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图形拼接组合的基本概念。
2.不同形状图形之间的组合方法。
3.实际操作演练,让孩子们动手拼出不同的图形组合。
三、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孩子们介绍图形拼接组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让他们了解不同形状图形之间的组合方式。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使用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以便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问答法在讲解示范的同时,可以不断地问孩子们一些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并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3.练习演练法在讲解示范和问答的基础之上,可以让孩子们实际操作,动手拼出不同的图形组合。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有兴趣,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进行组合拼接,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流程1.向孩子们介绍图形拼接组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让他们了解不同形状图形之间的组合方式。
2.通过问答的形式,向孩子们挑战一些基础组合拼接题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3.接着,引导孩子们思考和想象,尝试进行各种组合尝试,寻找不同形状图形之间的契合点。
4.在孩子们熟练掌握了基础组合拼接技巧之后,可以引导他们尝试一些高难度的组合拼接任务,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五、教学技巧1.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和想象,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美术课《图形组合》教案
![小学美术课《图形组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112bd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c.png)
在新课讲授的重点难点解析部分,我尝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图形组合的方法,并通过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这一环节仍然存在疑惑。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实践,以便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识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图形组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图形的组合和变化?”比如,我们常见的交通标志就是由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图形组合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图形组合的基本概念。图形组合是将两个或多个简单的图形通过一定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视觉形象的创作方式。它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更加丰富和复杂的思想。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一幅利用拼贴法创作的画作,通过不同图形的组合,创造出了一幅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图形组合的应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小学美术课《图形组合》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组合图形的新方法》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组合图形的新方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4d53a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e.png)
小学信息技术《组合图形的新方法》教学设计第一篇:小学信息技术《组合图形的新方法》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组合图形的新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自由改变图纸大小的方法,学会组合图形2、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别人的画面组合到自己的画面中,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生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组合图形这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画纸”的设置,组合图形教学难点:1、精确的设置画纸;2、把不同的画面组合在一起。
教学过程:一、老师引导展示一幅事先准备好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中有那些组成的。
二、新课教学一、改变“画纸”的大小(1)自由改变“画纸”大小的方法:(2)精确设置“画纸”大小的方法二、组合图形。
前面我们学习了打开两个“画图”窗口,用“复制”然后“粘贴”的方法来组合新图形,下面我们将用另一种方法来组合新图形。
将“素材库”的一些图画文件(如大牛,公鸡,大树等)来组合一张新的生动的图画。
(1)小组内讨论(2)试着组合(3)老师讲解四、小结本节我们学习将“素材库”的一些图画文件(如大牛,公鸡,大树等)来组合一张新的生动的图画的方法,是将别人的图画应用到自己的图画中来。
第二篇:组合图形教学设计组合图形的面积杨志红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9页“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割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幼儿园大班数学《组合图形》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组合图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ce708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f.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组合图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中的第3节“组合图形”。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组合图形,了解组合图形的构成,掌握组合图形的特点,学会用基本图形拼出组合图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说出组合图形的名称,了解组合图形的构成。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运用基本图形拼出组合图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组合图形的构成,运用基本图形拼出组合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组合图形,掌握组合图形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组合图形卡片、基本图形卡片、磁性黑板、挂图。
学具:学生用组合图形卡片、基本图形卡片、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黑板展示一幅美丽的拼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组合图形。
2. 讲解组合图形的概念(10分钟)通过挂图和组合图形卡片,向学生介绍组合图形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组合图形的构成。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组合图形“房子”为例,讲解如何用基本图形拼出组合图形,并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基本图形卡片拼出一个组合图形,组内成员相互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结与巩固(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组合图形的特点和拼图方法。
6. 拓展延伸(5分钟)向学生介绍其他有趣的组合图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组合图形2. 内容:组合图形的定义组合图形的构成拼图方法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基本图形拼出一个你喜欢的组合图形,并画在纸上。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组合图形的概念和拼图方法。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组合图形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组合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图形组合》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图形组合》](https://img.taocdn.com/s3/m/7e2e195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5.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图形组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2.能够将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有趣图形;3.能够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几何图形卡片: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2.毛毡板或纸板用于搭建组合图形的空间;3.适量的小玩具或积木,用于进行实际操作;4.记录工具,如绘图纸和笔。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5分钟)老师出示几何图形卡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引导幼儿讨论图形的形状、特点。
2. 学习 (15分钟)老师示范如何用几何图形卡片进行组合,创造新的图形,并鼓励幼儿动手尝试,让他们自己设计组合图形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3. 拓展 (10分钟)老师提供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幼儿用小玩具或积木进行组合,如用三个正方形拼出一个房子,用圆形和三角形拼出一个太阳等,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4. 总结 (5分钟)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图形组合的乐趣和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复习 (5分钟)让幼儿回顾上节课学过的组合图形,当场设计新的组合图形,加深记忆。
2. 学习 (15分钟)老师提供更多的几何图形卡片和材料,让幼儿自由创造各种有趣的组合图形,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设计的作品。
3. 游戏 (10分钟)进行一场“找图形”游戏,让幼儿根据提示找到对应的几何图形卡片,并进行组合。
4. 创作 (10分钟)鼓励幼儿合作创作一个大型的组合图形,可以展示在教室的墙上或角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5. 总结 (5分钟)和幼儿一起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图形组合》为主题,通过让幼儿动手实践,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例,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几何图形组合的理解。
初中图形组合教案
![初中图形组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2a39f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0.png)
初中图形组合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形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让学生了解图形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图形的组合方法。
2. 图形组合的创新设计。
教学难点:1. 图形组合的创意设计。
2. 图形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图形组合的实例,用于讲解和展示。
2.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图形组合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图形组合的看法和感受。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图形的组合方法,如拼接、叠加、镶嵌等。
2. 教师讲解图形组合的创新设计方法,如变形、重组、添加等。
三、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图形组合方法进行实践。
2. 学生利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图形组合的制作。
四、展示(5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图形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想法和创意。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组合的方法和创新设计的重要性。
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图形的组合方法和创新设计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许多有创意的图形组合作品。
在展示环节,学生乐于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制作过程,增强了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图形组合教案模板
![初中地理图形组合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9e2135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3.png)
初中地理图形组合教案模板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地理图形组合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组合的意义,掌握图形组合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图形组合的概念和特点;2. 学会图形组合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应用图形组合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图形组合的概念和特点;图形组合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图形组合的方法和技巧的应用。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组合的实例、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形组合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图形组合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图形组合的概念和特点,解释图形组合的意义和应用。
2. 教师演示一些图形组合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理解。
3. 学生进行一些操作练习,巩固对图形组合的理解和掌握。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图形组合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题。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四、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学生进行一些图形组合的练习题,巩固对图形组合的掌握和应用。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和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图形组合的概念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图形组合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同时,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班数学创新图形组合教案
![大班数学创新图形组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a1a89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2.png)
大班数学创新图形组合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深入了解图形组合的特点,发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2.能够灵活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其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重点:1.图形组合的概念及方法。
2.几何图形的特征及规律发现。
3.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图形组合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方法。
2.掌握准确运用图形特征发现规律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1.探究教学法2.讲授与互动3.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内容:1.引入老师介绍最近在数学领域流行的一个话题——图形组合,让学生深入了解图形组合的概念及相关方法。
2.学习理解1)探究图形组合的概念及方法。
老师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图形组合的概念及方法,让学生自行寻找细节,慢慢理解方法。
其中,老师引导学生注意到:①图形组合的特点是通过组合操作,构成新的图形。
②图形组合的方法可以包括各种不同的图形组合(例如:点、线段、角、面积、体积等)及尺寸比例关系。
③图形组合的结果共有两种:保持原来尺寸比例关系即相似图形和尺寸比例改变的并不相似图形。
2)发现几何图形的特征及规律。
(1)通过图形组合的方式,让学生寻找几何图形的特征,从而发现一些图形的规律。
(2)通过一些数学例子来证明图形的组合特征。
例如:矩形梯形的应用、三角形四边形的相似性质等。
(3)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入阐述几何图形的规律,从而创造新的组合方法。
3.方法运用1)灵活运用图形组合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老师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确图形组合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并尝试用图形组合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组成几何图形。
通过讲解如何使用图形组合,让学生思考如何组合不同的几何图形以得到更有用的图形。
4.课堂交流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图形组合的特点及方法,结合实际问题积极思考及尝试解决问题。
同时,老师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讲解与解释。
5.作业布置老师布置一些图形组合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图形组合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组合图形教案
![组合图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9c099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7.png)
组合图形教案让孩子从小爱上美术美术教育是促进孩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孩子们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开始受到美术教育的影响。
在学校里,美术老师教导孩子们如何画出美丽的图画和创造力,但教师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更好的资源来教导孩子美术,一直是美术教师所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一个有趣而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法:组合图形。
组合图形是指利用不同的基本图形(如圆、三角形、正方形等)拼接出各种具有个性的图形或图像。
这种方法适合任何年龄段的孩子们,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对于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准确性有很好的作用。
下面提供一份组合图形教案,帮助美术老师们通过教学和练习,帮助孩子们掌握这种艺术技巧。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组合图形和它的基本形状。
2.掌握如何将不同的基本图形组合成各种具有个性和艺术性的图形。
3.通过练习,提高孩子们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绘图纸和铅笔。
2.不同颜色的毛笔和水彩颜料。
3.制作好的组合图形样板。
4.有创造性的观察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讲解给孩子什么是组合图形和它的基本形状。
1.请老师利用展示板简单地介绍组合图形的概念和其基本形状,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
2.要求孩子模仿老师所说的基本形状,用纸和铅笔画出基本形状。
3.让孩子们在画出基本形状的基础上对它们做一些变化,例如将正方形画成长方形,将三角形旋转90度等。
第二步:教授如何将图形组合成新图形。
1.教师可以用一些组合图形样板和实物玩具(如积木)让孩子们看到不同基本形状拼接后会形成新的图形。
2.教师向孩子们展示如何拼接基本形状来制作出各种具有个性和艺术性的图形,可以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如拼出一幅简单的车的图像,再拼出一个人物形象等。
3.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组合基本形状来创造出他们自己的图像,可以提供一些简单指导或自由创作。
第三步:应用组合图形。
1.让孩子们跟着教材或参考组合图形的模板或例子来练习组合图形,可以先从简单的图形开始,然后逐渐升级到比较复杂的图形。
第六课 组合图形的新方法教学设计1
![第六课 组合图形的新方法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68bd03456bec0975f565e2d5.png)
第六课组合图形的新方法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六课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画图工具操作、拼装图形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画图软件的功能。
主要介绍了改变画纸的尺寸、使用粘贴来源对话框和对图片背景透明设置的方法。
本课内容与前一节知识紧密结合,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计算机操作中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因此,本课的设计要求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不能局限在画图软件当中,要拓宽学生对其他软件的进一步应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教学对像是四年级学生。
在知识方面,他们初步掌握了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用画图软件进行绘图。
对其他常用软件也有所了解。
在技能方面,他们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技巧,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因此本课采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多实践、多探索,使学生能够主动,自主地进行学习。
同时,也充分体现出教师“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组合图形的新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定的故事情节组合图形。
五、教学方法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示范点拨。
六、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素材库、多媒体电子教室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冬天来了,羊村要举行一次盛大的运动会。
看,这是它们漂亮的运动场(课件出示背景图),比赛前它们都从自己家里赶到运动场参加比赛(动画演示运动员出场)。
这幅比赛的画面漂亮吗?想一想以前所学习画图软件时,用什么方法可以画出这样的画面?(二)新课教学任务1:改变“画纸”的大小(教师示范,学生操作)教师用一张图片,进行放大缩小来演示改变画纸的大小。
情节一:羊羊快跑灰太狼去抓羊了,这时羊羊们正在玩足球,灰太狼的出现给羊羊们带来了很大的危险,同学们能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将灰太狼挡在栅栏外面?你能以“素材库1”中的这些图片利用“复制”、“粘贴”、“移动”的方法组合一幅图画吗?(教师示范,学生操作)情节二:共进午餐1、探究新方法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羊羊们战胜了灰太狼,这时到了中午,羊羊们又累又饿,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
图形的组合教案
![图形的组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67ecd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f.png)
图形的组合教案标题:图形的组合教案教案概述:本节课将重点介绍图形的组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图形的组合方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示例演示、小组合作和实践操作等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 理解图形的组合,包括不同图形的组合方式和结果。
2. 能够在给定图形中识别并描述常见图形的组合方式。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组合图形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图形的组合方式和结果。
2. 常见图形的组合方式。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和计算机。
2. 绘图工具、剪刀和彩色纸张。
3. 图形组合示例卡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使用示例卡片或图片展示一些常见的图形组合,引起学生对图形组合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解释不同图形的组合方式,包括平行、重叠、张开、紧贴等,并提供示例说明。
3. 小组合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发给每组不同的彩色纸张和剪刀。
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给定图形的组合,并在完成后互相展示和讨论。
4. 教师示范(10分钟)选择一个学生小组展示他们的组合图形,并由教师进行总结介绍,重点强调各个组合方式的特点和形状变化。
5. 实践操作(15分钟)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组合,并尝试解答问题,例如:如何通过图形组合构建一个矩形?是否可以利用图形组合构建等边三角形?6. 小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组合图形进行评价,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同时,提醒学生关注图形组合的应用领域,例如建筑设计、装饰艺术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用其他材料进行图形组合的实践,如植物、家具等。
2. 提供更复杂的图形组合问题,激发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1. 图形组合示例卡片或图片2. 彩色纸张、剪刀和绘图工具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收集学生个人实践操作的结果和问题解答情况,评价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小组展示和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质量。
图形的组合教案
![图形的组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334c0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0.png)
图形的组合教案教案:图形的组合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图形的组合。
• 能够将不同的图形组合在一起。
• 能够观察和描述图形组合的特点。
• 能够通过图形组合创作新的图形。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组合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提问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图形的组合?”引导学生谈论并描述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图形组合。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图形组合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讲解和展示示例图形组合的方式来介绍图形的组合。
2. 解释图形组合是将两个或更多个图形放在一起以创造新的图形。
3. 引导学生讨论和描述示例图形组合的特点,如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
鼓励学生使用适当的词汇来描述图形组合。
实践活动(20分钟):1. 分发一些不同的图形卡片给学生,包括圆形、矩形、三角形等。
2. 让学生自由地将这些图形组合在一起,创造新的图形。
3. 鼓励学生在图形组合中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和大小关系。
4.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他们创造的图形组合的特点。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创造的图形组合,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总结图形组合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3. 提问学生:“你觉得怎样的图形组合看起来最有趣?为什么?”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他们的观点。
延伸活动(15分钟):1. 让学生在画板上使用彩色粉笔或绘画程序创造自己的图形组合。
2.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创造有趣的图形组合。
3.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创造的图形组合,并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4. 提醒学生在创造图形组合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图形组合的概念和特点。
2. 与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图形组合的存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创造图形组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学信息技术《组合图形的新方法》 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组合图形的新方法》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b57e4e01f69e31433294f7.png)
总结方法,课件展示用其他软件制作的组合图形。
活动三:
小组合作—创作图画讲故事
师:你能将“卡特喵开水果店”的故事续写下去吗?
师:巡视指导;
把学生的作品进行逐一展示,并进行点评。
小组互评,点评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设计
第六课组合图形的新方法
1.改变画纸大小:精确设置-画图-属性-确定
2.组合新图形:粘贴-粘贴来源-打开-透明选择
2.至少用到四幅图画,画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美观
展示小组组合新图形、分享故事、小组互评。
说一说你最喜欢那副画,为什么?
教师存巡视指导
引入:课件出示“水蜜桃”,并提问:你知道“中国水蜜桃之乡”指的是哪里?
“卡特喵”要开一家水果店,你能帮他制作一张水果店宣传单吗?
活动一:
自主探究-改变画纸的大小
画纸大了
要求:
同桌交流讨论,并尝试新方法将“水果店宣传单”中的所有图画组合成一幅新图画。
活动三:
小组合作—创作图画讲故事
任务:
根据“素材库”中的素材,小组交流,组合图画,续写故事(100以内),讲给大家听,小组互评。
合作要求:
小组交流,两人负责续写故事内容,1人操作,1人讲故事。
操作要求:
1.将“画纸”大小设定为宽800(像素)、高600(像素)。
教学
后记
探究
问题
有几种方法能改变画纸的大小?
应用
作业
请准确设置“画纸”的宽度和高度,使画面展示时刚好充满屏幕。
组合一幅图画,并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具体要求:
1、先确定要组合的图画的主题:
2、将“画纸”设定为宽800像素,高600像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组合图形的新方法
纳溪区逸夫实验小学曹莉
一、教学内容分析
《组合图形的新方法》是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教材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六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画图第三阶段最后一课的内容,是学生学完并掌握画图的基本工具和操作的基础上安排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组合图形的新.方法,组合图形的新方法不是前面学习的打开两个“画图”窗口,用“复制”然后“粘贴”的方法;而是1. 用“画图”打开背景图。
2. 编辑——粘贴来
源。
3. 选择素材中合适的图画——打开。
4. “图像”菜单——“不透明”处理——调整位置和大小。
5. 组合更多的图片——保存。
形成一幅完美的组合图形的方法,是与上节的“复制到…”内容紧密结合的。
为了使组合图形更佳完美,本节首先介绍“画纸”大小的设置,包括画纸大小的自由设置和精确设置,并介绍了设置整屏“画纸”的方法。
为了使组合图更有意义,本课还选择了“讲故事”这个主题进行内容定向,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一年的电脑,已经掌握了Windows窗口的基本操作,学生已经经过两个阶段的画图的系统学习,再加上本册前3 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画图程序基本操作和基本工具的运用,以及颜料盒及工具的运用,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和截取屏幕上的画面等知识,所以学生完全具备学习本课新知识的能力。
虽我校处于区级学校,但还是有60%的学生家里没有电脑,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再加上学校上信息技术课时是两人共同使用一台电脑,所以每人使用电脑的时间更少,由于个体差异形成了他们动手能力、接受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差别很大,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
本课是让学生学习画图工具操作技巧的部分,是在前面有关课程学习后的深入学习。
通过把别人的画面组合到自己的画面中,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生动。
由于时间有限所以教师课前给孩子们准备好了背景图和素材库文件夹,以便学生进行组合图形时有图可选。
通过组合图形这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审美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改变图纸大小的方法,学会组合图形2.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别人的画面组合到自己的画面中,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生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组合图形这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审美
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画纸”的设置,组合图形
五、教学难点:
1 •精确的设置画纸;
2.用新方法把不同的画面组合在一起。
六、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个别教育法,演示法,实时评价,归纳小结
七、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微课、素材、背景图八、教学过程:
方法)
师:孩子你说的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改变“画纸”的大小,
师:请看小黑板,这是学习改变
“画纸”的大小的自学要求:
自学改变”画纸“的自学要求:
1.自主阅读教材27、28页;
2.同桌互相讨论改变“画纸”有几种
方法;
3.分别尝试两种改变画纸的方
法。
(如果有同学不会的可以打开学
习帮助组合新图形改变画纸大小的方法进
行微课自学)
师:孩子们准备好没有老师给你们5分钟,看那两个同学最先完成,计时开
始。
(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孩子即时给
予帮助)
师:时间到。
下面哪个孩子愿意上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呢?
师:有请XXX你给大家讲讲改变画纸大小的方法。
(生讲师板书)
师:孩子你讲的真不错,那下面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由改变“画纸”大小的方
法:
师:孩子们这位同学已经用自由改变“画纸”大小的方法改变了画纸大小了,
不过现在老师需要把画纸精确的设置为
咼:10 2 4像素宽:6 7 5 像素,谁又来帮帮
老师呢?好,就你吧?
师:孩子谢谢你帮老师把画纸的大小按要求设置好了。
二、组合图形,讲故事
师: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改变画纸的大小,现在就可以创作图画了。
想想刚
才那幅画有小时候的照片已有长大的照片
是怎么到一幅上的呢?
(生组合图形的方法,)
师:孩子你回答的对,那你们以前要组合图形是怎么组合的呢?生:打开多个
窗口进行复制粘贴。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没有用这种打开多个“画图”窗口,用“复制”“粘贴”
的方法来组合图形会很(麻烦)那有没更
简单的方法呢?过“自主阅读一一互相讨论
大
胆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