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课后作业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课后作业解答
练习一
一、判断题(T 或F )
1、T;
2、F;
3、F;
4、T;
5、F;
6、T;
7、T;
8、F;
9、T; 10、
二、问答题 1、答:
(1)图(a )及图(b)分别属于“固相无扩散而液相充分混合均匀”及“平衡凝固”溶质再分配情况。 (2)图(b)中: C s C S =∗的物理内涵为:液固界面上刚刚析出的固相成分与固相整体平均成分一致。从另一角度说,固相不同部位的成分处处相同。
C 的物理内涵为:液固界面上的液相成分与液相整体平均成分一致。从另一角度说,液相不同部位的成分处处相同。
L L C =∗上述物理内涵的原因在于,在图(b)描述的 “平衡凝固”溶质再分配情况下,固相、液相的成分在凝固过程的任一瞬间(或温度)与平衡相图的固相线、液相线吻合,固相及液相成分能够及时地、充分地均匀化。
2、答:(1)、(2)、(3)、(4)的内容见下图。
C 0
C 0 K C 0/K 0
X
(5)若凝固速度R 突然降低到R 12定值时,在新、旧
稳定状态之间,由于<
K C ,所以C ∗
L C S <C 0。重新恢复到稳定时,C S 又回到C 。如右图所示。
03、答:在“液相中部分混合”的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当达到稳定状态时,由于C 表
达式右端分母必然大于平衡分配系数K ∗L ,所以其C ∗值必然小于C /K 000L ,即稳定状态时,其C ∗值小于“液相只有有限扩散”的C ;又因为C = K ∗L L ∗S 0 C ,所以其时C 也小于C ∗L ∗
S (“液相只有有限扩散” 稳定状态的C ∗)
。 0S 从实际物理过程看,由于“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条件下液相无对流存在,而“液
相中部分混合”条件下液相有对流作用,界面前沿溶质更易于向前方远处输运,后者的凝固界面前沿液相成分C ∗(溶质富集层最高成分)必然小于前者的值C /K 00L ,界面的固相成分C ∗也因之小于C 。 0S 4、参见教材中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练习二
一、判断题(T 或F )
1、T;
2、T;
3、F;
4、F;
5、T;
6、T 二、解答题
⎥⎥⎦
⎤
⎢⎢⎣⎡′−+
=−x e K K C x C L D R L 00
011)'(,将数据带入分别计算出各处的
'x 1、解:(1)根据公式)'(x C L 见下表。将各
处的值带入得到的也在表中。
'x )'(x T L )'(x C L )'()'(x C m T x T L L m L −='x 0 20 40 60 80 100 200 500 600 ,μm
,%
'(x C L ) 4
3.0110 2.3480
1.9036
1.6057
1.4060
1.0549 1.0004 1.0000
o )'(x T L ,C
654 655.5 656.5 657.1 657.6 657.9 658.4 658.5 658.5
(2)根据计算结果,作图如下。可见,离开界面处,由于液相浓度随距离逐
渐降低,液相线温度T )'(x C L 'x ()也逐渐上升。
'x L
1.0
1.5
2.02.5
3.03.5
4.0C L (X ') ,%
X ', μm
C 0
100
200
300400500600
651
652653654655656
657658
659660T ,o
C
X', μm
(3)作图可见,G =80K/mm 时无成分过冷,而G =25K/mm 时出现了成分过冷。 L1L2
00)
1(K K D C m L L −R
G L
2、解:(1)根据“成分过冷”判别式:, 将数据带入有,
<
当C =1%时:
0(100.423
4)/(25)/K 1010m S
K S m m μμμ⋅−×−×=(R
G L =, 左端项:0
00)1(K K D C m L L −(/6.05000)6.01132
S m K μ×−×
×()(100.424m S K μ⋅−×==, 左端项:0
00)
1(K K D C m L L −即:
R
G L
,表明在
=0处温度梯度G 'x =
L 正好与曲线相切,不会出现
成分过冷; )'(x T L 0
00)1(K K D C m L L −)(/6.05000)6.01232
S m K μ×−××(
)(100.824m S K μ⋅−×当C =2%时:==, 00
00)
1(K K D C m L L −R
G L
,所以在C =2%时出现成分过冷。
即:
<
0(2)在上述合金原始成分为C =1%条件下,若分别使R 变大或G 0L 变小,都将出现成
分过冷。
3、证:教材中(4-8)为“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溶质再分配条件下“成分过冷”判别式: R G L 0
00)
1(K K D C m L L −
<
其-关系如图b)所示,其中'x )0'(==x T T L i )'(x T L )(00C T T =,。根据图a)有:
0000000**0)
1()/()(K K C m T C K C m T C C m T T L L S L
L i −−=−−=−−=
000)
1(K K C m T T L i −=
−
∴ R G L L
i
D T T −0000)1(K K D C m L L −= ∴
< L
i
D T T −0R
G L ,得证。 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