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久不衰的阿司匹林
经久不衰的阿司匹林_郭宗儒
・506・药学学报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15, 50 (4): 506−508·新药发现与研究实例简析·新药创制是复杂的智力活动, 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创造、产品开发和医疗效果等多维科技活动。
每个药物都有自身的研发轨迹, 而构建化学结构是最重要的环节, 因为它涵盖了药效、药代、安全性和生物药剂学等性质。
本栏目以药物化学视角, 对有代表性的药物的成功构建, 加以剖析和解读。
这是一个源自于天然产物的改构药物, 自发明一百年来, 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 阐明了它的作用机制, 开拓了新的用途, 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不可替代的全球性药物, 成为经久不衰的神奇分子。
阿司匹林是水杨酸的衍生物, 虽然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靶标都是环氧合酶, 但机制不同, 阿司匹林是与活性部位的丝氨酸残基发生共价键结合, 导致酶的不可逆性失活。
阿司匹林作用于双靶标 (COX-1和COX-2), 它的突出特点还在于作为超小分子 (MW<200) 且有很高的配体效率, 结构中的每个基团和片段都有正贡献, 发挥特定的结合作用, 因而是个迄今无法复制、没有后续跟踪me-only药物。
(编者按)经久不衰的阿司匹林郭宗儒(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北京 100050)阿司匹林是乙酰水杨酸, 相对分子质量180.16, 一个非常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诞生一百多年来, 仍然被广泛地应用, 是个“神奇”的药物。
1由天然产物水杨苷发明了阿司匹林阿司匹林(1) 的诞生起源于水杨酸的解热止痛作用, 后者可追溯到更久远的柳树皮的应用。
早在古埃及的Ebers药书就记载了柳树皮的浸液可治疗风湿痛, 到18世纪确定浸液中的有效成分是水杨苷(2, salicin), 后来证明水杨苷在体内水解成葡萄糖和水杨醇(3), 水杨醇经体内氧化成水杨酸(4) 而发挥解热止痛作用。
1897年德国拜耳药厂的化学家霍夫曼 (Felix Hoffmann) 合成了水杨酸的衍生物, 纯化后首次得到乙酰水杨酸, 其父率先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表明仍有止痛效果, 而对胃的刺激性低于水杨酸。
阿司匹林的起源和发展
阿司匹林的起源和发展阿司匹林,这个在医药领域中备受瞩目的名字,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它不仅是家庭药箱中的常客,更是医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要了解阿司匹林的起源和发展,就仿佛踏上了一段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
阿司匹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早在公元前 1500 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发现了柳树皮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他们用柳树皮来缓解疼痛和发热的症状。
而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也曾经记载过使用柳树皮来治疗妇女产褥热。
然而,真正揭开阿司匹林神秘面纱的关键一步出现在 19 世纪。
在1828 年,德国药剂师约翰·布赫纳成功地从柳树皮中提取出了一种名为“水杨苷”的物质。
这一发现为后来阿司匹林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时间来到 1897 年,德国拜耳公司的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对水杨苷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经过多次实验,他成功合成了一种化学物质——乙酰水杨酸。
这种物质不仅具有与水杨苷相似的药理作用,而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乙酰水杨酸,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阿司匹林,就此诞生。
阿司匹林一经问世,便迅速展现出了其卓越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当时,阿司匹林主要被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由于其效果显著,阿司匹林很快就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在 20 世纪初,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它不仅在治疗常见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一些特殊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
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司匹林被广泛用于治疗士兵的伤痛和发热,为保障士兵的健康和战斗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原来,阿司匹林能够抑制体内一种叫做前列腺素的物质的合成。
前列腺素在体内参与了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如疼痛的产生、炎症的发展以及血液的凝固等。
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阿司匹林能够有效地发挥止痛、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在 20 世纪中叶以后,阿司匹林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阿司匹林:传奇药物背后的故事
阿司匹林:传奇药物背后的故事本文转载自“药渡”阿司匹林从19世纪末诞生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间,药物学,特别是西药合成学和机理学飞速发展,各种新型药物百花齐放、各显神通,但阿司匹林这个老牌经典药物在更新换代的大潮中依然能够屹立不倒,与奎宁并称草药届的绝代双骄,环球草药无望其项背者,中草药亦然(包括青蒿素)。
这是一个传奇,但传奇背后的历史却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
原身——柳树皮人类很早就发现柳树类植物提取物(天然水杨酸)的药用功能。
古苏美尔人在泥板上记载用柳树叶子治疗关节炎。
公元前1534年,古埃及最古老的医学文献《埃伯斯纸草文稿》记载古埃及人将柳树用于消炎镇痛。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给妇女服用柳叶煎茶来减轻分娩的痛苦。
1758年英国Edward Stone教士发现晒干的柳树皮对疟疾的发热、肌痛、头痛症状有效。
中国古人也很早就发现了柳树的药用价值。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有祛痰明目,清热解毒,利尿防风之效,外敷可治牙痛。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柳叶煎之,可疗心腹内血、止痛,治疥疮;柳枝和根皮,煮酒,漱齿痛,煎服制黄疸白浊;柳絮止血、治湿痺,四肢挛急”。
在文艺复兴之后的17、18世纪,随着化学学科,特别是有机化学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某些植物之所以有特殊的药用效果,是因为植物里含有特殊的有机分子,正是这些分子起到了药效。
阿司匹林发现纵横史人们一直无法知道柳树皮里究竟含有什么物质,以至于具有这样神奇的功效,直至1828年,法国药学家Henri Leroux和意大利化学家Raffaele Piria成功地从柳树皮里分离提纯出活性成分水杨苷(Salicin)。
因为它的酸味,人们通常称它水杨酸,才解开这个千年之谜。
1838年,Raffaele Piria从晶体中提取到更强效的化合物,并命名为水杨酸。
1852年,蒙彼利埃大学化学教授Charles Gerhart发现了水杨酸分子结构,并首次用化学方法合成水杨酸,然而该化合物不纯且不稳定导致无人问津。
阿司匹林,永远不过时的话题
阿司匹林,永远不过时的话题阿司匹林是一个百年老药,你可能知道头疼发热、关节痛曾经少不了它,但是否知道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预防中,阿司匹林具有卓越的作用呢?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它可以降低心肌梗死、脑中风的发病和死亡风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
原来,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都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血液中的有形成分血小板聚集等原因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造成血流中断而引起的。
阿司匹林可使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失活,从而导致血栓素A2(一种强烈的血小板聚集促进剂)生成减少,达到抗血栓的目的。
哪些患者应该服用阿司匹林?最近制定的《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建议,以下高危人群应服用阿司匹林以防止心脑血管事件发生:1.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年龄50岁以上;同时具有靶器官损害或有糖尿病。
2.糖尿病患者,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吸烟;高血压;超重与肥胖;蛋白尿;血脂异常。
3.合并多种危险因素(≥3项)者:血脂紊乱;吸烟;肥胖;≥50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缺乏运动。
4.冠心病患者。
5.脑梗死患者。
6.外周动脉(颈动脉、下肢动脉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
7.房颤而未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
5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无其他合并症、无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者不一定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科学服用阿司匹林应该注意如下几点:1.剂量:目前认为,75~150mg/天的阿司匹林是高危患者长期服用预防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最佳剂量,而剂量过小(<75mg)时,疗效不确定。
目前常用量是100毫克、每天服用1次。
2.服药时间、服药间隔和剂型:为减少阿司匹林对胃粘膜的损伤,应选用肠溶剂型,而且空腹服用有利于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有报道睡前服用效果更好。
如果可以耐受,应该终身服药。
3.不良反应: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脘疼痛、恶心、呕吐、胃肠粘膜溃疡和出血,即使是小剂量、肠溶片也无法完全避免。
阿司匹林为何长盛不衰?
阿司匹林为何长盛不衰?在不久前的季报公布会上,德国生命科学和化工集团拜耳(Bayer)的首席执行官马尔金•戴克斯(Marijn Dekkers)罗列了集团的不少变化之处。
但有一样东西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阿司匹林(Aspirin):几十年来,阿司匹林一直是拜耳的支柱产品之一。
拜耳在一百多年前开发出来的这种止痛药,在2010年依然为它创造了7.66亿欧元的销售额。
像这样年销售额超1亿美元的“明星”药品,拜耳也只有不到十种。
拜耳的销售冠亚军分别是: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的倍泰龙(Betaferon)和避孕药Yaz。
但阿司匹林是其中唯一早已失去专利保护的药品。
“我们很难想象没有阿司匹林的拜耳会是怎样的情形,反之亦然。
”拜耳医药保健的战略市场部门负责人弗莱明•奥恩斯哥夫(Flemming Ornskov)表示,“阿司匹林是拜耳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也希望拜耳在100多年前就是因为知道这种药会长盛不衰才研制的它,但实情并非如此。
”阿司匹林这个由拜耳首创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止痛药的代名词。
然而,阿司匹林的历史、以及拜耳对阿司匹林市场的持续统治,与现代药品的常规经历完全不同。
现代药物通常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一家药企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和生产,申请专利,在专利失效前有限的年份里出售该药物盈利。
尽管配方来源古老、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竞争激烈,但拜耳的阿司匹林经受住了种种考验——药名被夺、监管措施严厉、以及反复出现的对其副作用的质疑——一直位居史上最畅销药品之列。
去年,拜耳实施了一项更具有针对性的新营销战略,推动阿司匹林销量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拜耳消费者保健部门副总裁杰伊•科尔潘(Jay Kolpon)表示:“我们对阿司匹林的市场宣传一直奉行泛泛而论的策略,这个策略执行得如此之好,以至于消费者们都忘记了一点:阿司匹林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都有显著的疗效。
”拜耳定期对自己生产的阿司匹林进行改进,以保持对市场的掌控。
阿司匹林提炼自柳树皮。
阿司匹林——充满生机的百年经典
, 的关节 炎找 到一种 更好 的药 物而 尝试修 饰 水杨 酸 的 。 同时 , j | 他还 为 镇 痛药 吗 啡 装上 了一 个
乙酰 , 到 了另一种 没有 成瘾 性 的镇痛 药—— 海 洛 因。不过 , 有讽刺 意 味的是 , 得 具 没过 多久 ,
海洛 因就成 了比吗啡更 加 流行 的毒 品 。
Hf a o m n的这 一说 法得 到 了拜 耳公 司 的认 可 , 至在 很 长一 段 时 间 内 , 们 都认 为 阿 司 匹 f 甚 人
林 就 是 H f a 明的 。不 过到 了 14 of n发 m 99年 , 拜耳 公 司另一 位员 工 Atu ihnrn却宣称 , r r cegt h E i 自 己 当时是 H f n的领 导 , oma 是他 下令让 H f n尝试 水 杨 酸 乙酰 化 的 , Hom n本 人甚 至根 oma 而 fa 本不知 情 。只是 由于 Ecegi 是 犹太 人 , i nrn h i 在二 战期 间德 国人对 犹太人 的压制 , 使得拜 耳公 司 始终不 肯承认 他 的贡献 , 因而世人 也未 能得 知这样 一 位人物 。直到 2 0世纪 9 代 , 国史 学 O年 英 家 Wat nae 获得拜 耳 公 司 的特 许 , 阅 了众 多 的 档 案 , 将 这 一 事 件 公 诸 于世 _ 。不 lr edr eS 查 才 5 J 过, 直到 今天 ,nae 的结论仍 然没 有得 到拜 耳公 司 的承认 。 Sedr 有趣 的是 , 事实 上 , 两位 拜耳 员工 都不 是 阿司匹林 真正 的发 明者 。早 在 15 这 83年 , 国化 法 学家 C al ehrt 已经 尝 试 过 将 水 杨 酸 乙酰 化 , 不 过 未 能 得 到 纯 品。 15 hr sG rad就 e 只 89年 ,o vn
阿司匹林:历经百年的药坛奇葩
样维护 着血 管的畅通 。心脑血管疾病 患 无论 选择 何 种 治 疗 手段 。阿 司 匹林 的 应 用 病, 甚至放置 了冠脉 内支架 , 因惧 怕副作 都
者 正 确 认 识 和 使 用 阿 司 匹 林 。 保 证 健 都 是 治疗 之 基 础 。 冠 心病 急性 心 肌 梗 死 的 用 而 冒然停 药 , 自行 将 药物 减 量 服 用 。 是 或 殊 康 的 重 要 前 提 , 是 提 高 生 活质 量 的 良 死 亡率极 高, 也 这是 因为血 小板 的急速 聚集 ,
现 : 司 匹 林 不 仅 能 抑 制 前 列 环 素 的 合 阿
内再狭 窄等不 良后果 。对 于心血 管疾病患
床 医 学 实践 的 不 断 深 入 , 科 学 家们 发 心血 管 疾 病 者 ,预 防 首 次 心 血 管 事 件 的发 者 而 言 , 自行 停 用 阿 司 匹林 是 不 可取 的 。 减
司 匹林 有 副 作 用 , 是 利 远 大 于 弊 。 但 在 临 床 工 作 中 , 曾发 现 过 行 冠 状 动 脉
19 8 8年 , 国 药 剂 师 菲 利 克 斯 ・ 夫 曼 以达到抗栓作 用。从而 可降低急性 血管事 司匹林每 治疗 1 0 德 霍 0 0例患者 ,每年 就会 阻
里克 ・ 热拉 尔就 用 水 杨 酸 与 醋 酐 合 成 了 乙酰 水 杨 酸 ,但 没 能 引起 人 们 的 重 视 。
林 用于心血 管疾病 治疗的机 制就在 于 , 作 远 远 大 于 风 险 。 每 5 0 0 0例 接 受 阿 司 匹林 用在血 小板的 生成酶 , 抑制血小板的聚 集, 治疗的 患者中, 出现 1 呕血病例 ; 会 例 但阿 止 1 9例严重心血 管事件 的发 生。总之 , 阿
百年神药“阿司匹林”用对了是“神药”,用错了是“砒霜”
百年神药“阿司匹林”用对了是“神药”,用错了是“砒霜”阿司匹林是一种已经有了百年之久的特效药,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的吧。
因为不少的人都会出现一些疼痛之类的症状,以前就医的时候医生都较喜欢给你开些“阿司匹林”这个药,因为这个药的镇痛效果非常好,而且又经济。
可以说是全国都家喻户晓的百年老药,它有什么“神药”之处呢?我来谈谈阿司匹林的神妙之处的科普吧!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就用水杨酸与乙酸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但没有引用到临床上;1897年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用它为自己的父亲治疗了风湿关节炎,得到了非常明显的疗效。
后在有名的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的指导下,再次取得成功。
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
阿司匹林又名为乙酰水杨酸,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可溶于乙醚、氯仿,溶水后呈酸性。
已经临床应用有一百多年,临床实战证明阿司匹林可以缓解轻、中度疼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酸痛及·痛经等,治疗效果较好,而且有经济划算。
还可以用于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作用,治疗风湿痛等,疗效长久。
近年来又发现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够阻止血栓的形成,临床上可以用于预防短暂性缺血发生、心肌梗死、人工心脏瓣膜和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Aspirin,2-(乙酰氧基)苯甲酸,又名乙酰水杨酸)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可溶于乙醚、氯仿,水溶液呈酸性。
本品为水杨酸的衍生物,经近百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对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酸痛及痛经效果较好,亦用于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治疗风湿痛等。
近年来发现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临床上用于预防短暂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人工心脏瓣膜和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血栓的形成,即就是我们所说的心脑血管疾病。
浅谈阿司匹林
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论文名称浅谈阿司匹林学生学号学院化工学院专业生物化工工艺班级生化1110指导教师摘要阿司匹林,即乙酰水酸,1899 年由德国拜耳公司的Hoffmann 合成,作为风湿治疗药,已经有100 年的历史。
自希波哥拉第时代就作为镇痛药而被人们所熟知的水酸,原来为柳叶的生药成分,为了提高其药效而制成易于服用品市售的阿司匹林,为拜耳公司开发的乙酰水酸的商品名。
本文主要从阿司匹林的发展历史、药理作用及前景等方面来谈谈对阿司匹林的认识。
关键词:阿司匹林:合成:水酸目录摘要 (1)1 引言 (1)2 阿司匹林认识及发展 (1)2.1阿司匹林的简介 (1)2.2阿司匹林认识过程 (2)3阿司匹林的作用 (4)3.1 镇痛、解热 (4)3.2 消炎、抗风湿 (4)3.3 关节炎 (5)3.4 抗血栓 (5)3.5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 (5)3.6 抗生素所致听力障碍 (6)3.7 老年痴呆症 (6)3.8 降血糖作用 (6)3.9 糖尿病引发的心脏病 (6)3.10 白障 (6)3.11 注意事项 (7)4 阿司匹林的药物毒性 (7)5 市场前景 (8)6.1国外市场发展稳定 (8)6.2国市场前景光明 (9)6 结语 (9)致 (10)参考文献………………………………………………………………‥11正文1 引言阿司匹林,即乙酰水酸,1899 年由德国拜耳公司的Hoffmann 合成,作为风湿治疗药,已经有100 年的历史。
自希波哥拉第时代就作为镇痛药而被人们所熟知的水酸,原来为柳叶的生药成分,为了提高其药效而制成易于服用品市售的阿司匹林,为拜耳公司开发的乙酰水酸的商品名。
近年来,国外阿司匹林应用研究渐趋活跃,相关的专利和研究论文经常见到,国外已有不少研究问世。
2 阿司匹林认识及发展2.1阿司匹林的简介中文名称:阿斯匹林(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退热药)中文俗名:醋柳酸、巴米尔、力爽、塞宁、东青等英文名称:Aspirin化学普通命名法:乙酰水酸,acetylsalicylic acid化学系统命名法:2-(乙酰氧基)苯甲酸[2]分子量:138.12结构式:密度: 1.35g/cm3性质: 白色针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酸味。
阿司匹林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阿司匹林的历史起源与发展阿司匹林,这个在医药领域中家喻户晓的名字,已经陪伴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它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药物,更是医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阿司匹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早在公元前 400 年左右,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就发现了柳树皮具有止痛和退热的功效。
当时,人们会将柳树皮煮水服用,以缓解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然而,那时候对于这种现象的原理还知之甚少。
时间来到了 19 世纪。
在 1828 年,德国药剂师约翰·毕希纳成功地从柳树皮中提取出了一种活性成分,并将其命名为“水杨苷”。
但水杨苷本身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对胃肠道有较大的刺激。
真正让阿司匹林走向成熟和广泛应用的关键人物是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
1897 年,霍夫曼在他的实验室里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改进,成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这种物质不仅保留了柳树皮提取物的药效,还大大降低了对胃肠道的副作用。
乙酰水杨酸,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一经问世,很快就因其出色的疗效和相对较小的副作用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 20 世纪初,阿司匹林被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等,还被用于退热和治疗感冒。
它成为了家庭药箱中的常备药物,为无数人缓解了病痛。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阿司匹林的作用也被不断地挖掘和发现。
在20 世纪70 年代,科学家们发现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这一发现使得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和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血小板的聚集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这一发现让阿司匹林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除了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方面,阿司匹林在其他领域也展现出了潜在的价值。
例如,在一些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中,阿司匹林也被发现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可能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如结肠癌等。
阿司匹林为什么是医药界的“神药”?
阿司匹林为什么是医药界的“神药”?“假如我将身处荒岛,如果选择随身携带某种药物的话,那么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阿司匹林。
”常春藤联盟名校之一、达特茅斯医学院的约翰·巴伦(John A. Baron)教授曾经对阿司匹林有过这样的高度赞誉。
1899年3月6日,自阿司匹林获准上市后,经过百年应用,它早已名扬世界,与青霉素、安定并称“世界医学史三大经典药物”。
而看似平淡无奇的小药片,背后却是波澜跌宕的传奇历史,以及人类不断对药物探索与创新的历程。
“魔鬼的摇篮”里诞生的“天使药丸”阿司匹林的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34年的古埃及,当时最古老的医学文献《埃伯斯纸草纪事(Ebers Papyrus)》记录了埃及人至少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就已经知道了干的柳树叶可以消炎镇痛。
公元前400年左右,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咀嚼柳树皮以治疗发热和炎症性疼痛的疗法,并给妇女服用柳叶煎茶以减轻妇女分娩的痛苦。
而在中国古代,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同样对柳树的功效有过记载。
尽管柳树皮有药用价值,但受限于当时的科学,人们对于其有效成分始终无法得知。
直到19世纪早期,随着化学技术的提升,慕尼黑大学药学教授Johann Buchner才于1828年费力地从柳树皮中提取出相对纯净的黄色物质,并将其命名为水杨苷(Salicin)。
十年之后,意大利化学家拉斐尔·皮里亚(Raffaele Piria)成功地将水杨苷水解,得到了葡萄糖和水杨醇组分,随后他还成功将后者氧化为羧酸,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水杨酸,这是阿司匹林研究中巨大的突破。
1852年,法国化学家夏尔·热拉尔(Charles Gerhardt)第一次将乙酰基引入水杨酸分子的羟基上,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合成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人。
但由于产物的不稳定性,他放弃了后续研究。
不仅如此,水杨酸一经诞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立即成为灵丹妙药,主要是它的副作用较多,例如难闻的气味、对消化黏膜造成刺激、呕吐,某些患者甚至会出现消化道溃疡。
阿司匹林—一种百年神药的不朽传奇!
阿司匹林—一种百年神药的不朽传奇!“假如我将身处荒岛,如果选择随身携带某种药物的话,那么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阿司匹林(aspirin)”——John A. Baron教授,Dartmouth医学院。
提到阿司匹林,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作为一种解热镇痛药,它已走进千家万户,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阿司匹林与青霉素、安定一起被认为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杰作。
可以说阿司匹林是现在世界上最常用的,也是历史最悠久一种药。
在此之前它的历史已经经过传奇般的一个循环,从古代的止痛药到麻风病药,经历了拿破仑的海战,到二次大战间的欧洲,到现在的又一次新的各种预防性用途。
它伴随了阿波罗号宇航员登月,且被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西班牙哲学家加赛特(Jose O. Gasset)甚至把二十世纪称作阿司匹林的世纪。
还记得那白色的上面标着“A.S.P”的片剂么?可别忽视了它哦。
它不仅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1]。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它或许能够治疗或延缓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这还不够,它对某些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神奇吧!旧版阿司匹林广告:婆婆腰背疼痛,选用阿司匹林效果明显。
左上角为拜耳公司的英文。
今天,阿司匹林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特效药,为世界上成百万的人所使用。
每年全球阿司匹林的产量多达五万吨。
如果把他们都制成500毫克每片的片剂,其数量就可达1000亿片,排列起来,其长度可达100万公里,足足可以绕地球25圈!那么这种药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又为何能有如此广泛的运用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一、阿司匹林的诞生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约300年前的一天。
那天,杨柳依依,柳条枝桠随风飘摇,成千上万根柳条在风中旋转跳跃。
古希腊人倚靠在柳树下,拨开一块柳树皮尝了一口,依旧是那微妙苦涩又熟悉的味道。
不衰之柳百年“神药”阿司匹林
龙源期刊网 不衰之柳百年“神药”阿司匹林作者:苑腊静来源:《科学大观园》2018年第13期如今阿司匹林已经走过了120多个年头,依然是人类药物中的“常青树”,的确,它跟另一种树,柳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897年,在德国一家名叫拜耳的小公司里,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斗,终于合成了一种叫乙酰水杨酸的物质,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合成药物——阿司匹林!如今阿司匹林已经走过了120多个年头,依然是人类药物中的“常青树”,的确,它跟另一种树,柳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关于第一次使用水杨酸的记录,大概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当时的苏美尔人已经学会用柳树皮来治疗发烧、头痛和炎症了。
尽管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是什么物质起到了治病的效果,但善良的苏美尔人还是把柳树皮能治病的经验写下来传给了后人。
但用柳树皮治病最有名的报道应属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0年)了,他曾在自己的典籍中记录到把柳树皮磨成粉末给病人服用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
而现代阿司匹林的发现则始于18世纪,它的发现跟一位身患疟疾的牧师有关,然而在这位牧师发现它的功效之前,它已经沉寂了几个世纪。
误打误撞的相识这位牧师的名字叫爱德华·斯通(Edward Stone),1757年里一个偶然的机会斯通品尝到了柳树皮,并发觉它的苦涩味道与一种叫秘鲁树皮(金鸡纳树,奎宁的来源)的极其相似,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两种树都喜欢生长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
金鸡纳树原产于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当时在欧洲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疟疾。
有着丰富哲学教义的斯通牧师认为植物的药效应该和它们的生长环境有关,顺着这个思路,斯通想或许柳树皮也可以用来治疗疟疾,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斯通开始了他的试验。
很快斯通将收集来的树皮晒干,并将它们装在袋子里放在烘烤箱里面等待烘干,在对柳树皮进行研磨之后,斯通决定先以身试法。
经久不衰的阿司匹林
T X A 2的功能处于相 互制约状态,维持血管 的正常功
能。阿 司匹林抑制环 氧合酶 的功 能,即使在低剂量 下 也 阻断 血栓 烷 的合 成途 径 和血 栓 的形 成 ,并且 由于
以不可逆方 式抑制环氧合 酶功能,T X A 2的体 内合成 要等 到新 的环氧合酶生成 后才发生 。然而 P G I 2在 其 他组织仍 可 以产生,从而对抗 和 “ 压制 ” 了 T X A 2的 血栓形成 。 阿 司匹林这个特 异性功能开辟 了预 防性 治 疗 心脏病和 卒 中的新适应 证 。据 不完全统计,全球每 年 生产 的阿 司匹林 4万 吨 以上 。 4 阿司 匹林 的作用机制 阿 司匹林 的解 热 止痛 不是 由于在体 内水解 成水 杨 酸而起效 的, 所 以不是水杨 酸的前药 。它对环氧合
止痛 药物,被称 作非 甾体 抗炎药 ( NS AI Ds ) ,例 如 芳
丙 酸 类 药物 布 洛 芬 ( 5 ,i b u p r o f e n )和 氟 比洛 芬 ( 6 , l f u r b i  ̄ ' r o f e n ) ;芳 乙酸类类 吲哚美辛 ( 7 ,i md o me t h a c i n ) 和 双氯芬 酸 ( 8 ,d i c l o f e n a c ) ;氨基 芳 甲酸类 甲芬那 酸 ( 9 , me f e n a m i c a c i d )和氟芬 那酸 ( 1 0 , l f u f e n a mi c a c i d ) 等 数十种,作为解 热镇痛 药物 ,阿司 匹林 失去 了原有
阿司匹林的世纪传奇[精品]
―假如我将身处荒岛,如果选择随身携带某种药物的话,那么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阿司匹林(aspirin)‖——John A. Baron教授,Dartmouth医学院身世疑云话说当下药物的更新换代之快,几乎已经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甚至部分医生都极可能搞不清楚自己相关专业的一些药物的最新进展。
真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
但在林林总总不断更迭的药物中却有这样一个功效卓著的例外,她虽已历经百年沧桑,却非但不曾被层出不穷的晚辈后生们挤出药物市场,落得―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悲惨境地,反而不断地被开发出各种堪称神奇的新作用,大有老树开新花之势。
近期的《纽约时报》还报道了有关她的最新研究成果,提示其可能对结肠癌患者有帮助呢。
作为药物江湖中最为德高望重的一位,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的预言,阿司匹林必将光耀人类医学史。
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在他的专著《阿司匹林的时代》中说,阿司匹林是―文明带给人类的恩惠‖。
就目前已知确切的作用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预防心梗,预防中风;尚在研究也许将大有作为的领域:抗癌,抗高血压,肾脏保护,某些眼病的治疗,糖尿病的辅助治疗……现在很多人谈起阿司匹林就跟谈起他们熟悉的任何物件一样,基本上早忘记了她的化学名:乙酰水杨酸。
目前全球每年共生产近5万吨的乙酰水杨酸,以500毫克每片计,大约是1000多亿片的阿司匹林,假如在某地下这么一场阿司匹林雨的话,那场面估计得相当壮观了(用宋丹丹的语调)。
正如某些传奇故事中主人公的神秘身世一样,阿司匹林横空出世的前前后后,是颇经历了一番周折的,甚至有些重要细节至今仍存有争议。
很久以前,古希腊和古埃及人就知道用柳皮(willow bark)来缓解疼痛,著名医学家希腊医生Hippocrates(460 BC –370 BC)和Galen(129 – 199/217)均在其论著中描述过这一作用,Galen还第一个记录了柳皮的退热和抗炎作用,当然这些记录是远在现代询证医学建立之前完成的,主要是基于个人的经验总结和道听途说,靠这种方法总结出来的药物无论传统西医还是中医多半都不靠谱,当时柳皮混杂在众多只有安慰剂之功的草药中,也许其地位并不突出。
阿司匹林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阿司匹林的历史起源与发展阿司匹林,这个在医药领域中家喻户晓的名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
它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和无数次的探索。
早在公元前 1550 年,古埃及的医学文献《埃伯斯纸草书》中就有关于柳树皮可以止痛的记载。
当时的人们发现,咀嚼柳树皮能够减轻疼痛和发热的症状,但他们并不清楚其中的原理。
时间来到 18 世纪,英国牧师爱德华·斯通对柳树皮的药用价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经过多次实验和观察,发现柳树皮对疟疾引起的发热有很好的疗效。
这一发现虽然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但由于缺乏更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验证,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直到 19 世纪,有机化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阿司匹林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828 年,德国科学家约翰·毕希纳首次从柳树皮中分离出了一种名为“水杨苷”的物质。
此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研究和实验,1853 年,法国化学家夏尔·热拉尔将水杨苷水解为水杨酸,但水杨酸的味道苦涩,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1897 年,德国拜耳公司的费利克斯·霍夫曼在其导师阿图尔·艾兴格林的指导下,成功地对水杨酸进行了化学修饰,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阿司匹林。
霍夫曼合成阿司匹林的初衷是为了缓解他父亲的关节炎疼痛,而这一合成却开启了阿司匹林的辉煌历史。
阿司匹林一经问世,便因其良好的疗效和相对较小的副作用而迅速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
它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发热和炎症,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 20 世纪初期,阿司匹林主要被用于治疗疼痛、发热和风湿性疾病。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它在更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司匹林被广泛用于治疗士兵的伤痛和发热,成为了战场上不可或缺的药品。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医生克雷文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阿司匹林能够预防心脏病的发作。
为什么36%的美国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专家正解阿司匹林
为什么36%的美国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专家正解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这个由德国人在1897年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发明的伟大的药物,在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阿司匹林的功能也被越来越多的发现,到现在,阿司匹林竟然成了一种重要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防止形成血栓的常用药。
在美国,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的人就超过了5000万,约占美国总人口的36%。
2014年,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减少了30%到40%的肠癌、胃癌和食道癌病人死亡率,英国科学家表示,在以后的十年里如果英国50岁以上人坚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的话,在20年里或许能让约12.2万英国人免受癌症之苦。
但是科学家同时警告说,阿司匹林有导致人体内出血的风险,所以必需经医生评估同意后方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而《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一项针对阿司匹林的调查显示,在美国,有超过1/10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不当。
专家表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脏病一定要经过专业医生心血管风险评估,即使每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也可能会使脑出血和胃肠道(食管、胃、肠道及肛门)出血的危险增加2~4倍。
因此,在没有准确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时,切勿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最佳服用时间对于阿司匹林的最佳服用时间历来都有争论,各有各的理论支持,有的专家说早上服用最佳,有的学者讲晚上服用最好,到底什么时间服用,有时让患者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然了。
早上服用的理由是:因为在早上6点到10点之间的血液黏稠度较高,血压、心率水平也高,这段时间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时间,阿司匹林在体内起效时间较快,因此,为达到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在早上7点到8点间服用较为合适。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抗栓和溶栓治疗的循证指南指出,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血管性死亡,服用时间最好选择在早餐后,剂型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最佳。
晚上服用的理由是:晚上睡觉后人体活动少、血液黏稠、血流减慢、血小板易于聚集,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为6点到12点,肠溶阿司匹林服用后需3-4小时才能达到血药高峰,如果每天上午服用阿司匹林,则不能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经久不衰的阿司匹林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阿司匹林是乙酰水杨酸, 相对分子质量,一个非常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诞生一百多年来, 仍然被广泛地应用, 是个“神奇”的药物。
1 由天然产物水杨苷发明了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诞生起源于水杨酸的解热止痛作用, 后者可追溯到更久远的柳树皮的应用。
早在古埃及的Ebers 药书就记载了柳树皮的浸液可治疗风湿痛, 到18 世纪确定浸液中的有效成分是水杨苷(2,salicin), 后来证明水杨苷在体内水解成葡萄糖和水杨醇, 水杨醇经体内氧化成水杨酸而发挥解热止痛作用。
1897 年德国拜耳药厂的化学家霍夫曼(FelixHoffmann) 合成了水杨酸的衍生物, 纯化后首次得到乙酰水杨酸, 其父率先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表明仍有止痛效果, 而对胃的刺激性低于水杨酸。
1899年命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 治疗疼痛和解热, 在20世纪50 年代成为销售非常成功的药物。
但是到20 世纪60 年代, 由于众多的解热镇痛药上市, 应用阿司匹林日益减少。
2 后继的非甾体抗炎药
由水杨酸和阿司匹林的引领, 研发出一批解热止痛药物, 被称作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例如芳丙酸类药物布洛芬(5, ibuprofen) 和氟比洛芬(6,flurbiprofen); 芳乙酸类类吲哚美辛(7, imdomethacin)和双氯芬酸(8, diclofenac); 氨基芳甲酸类甲芬那酸(9, mefenamic acid) 和氟芬那酸(10, flufenamic acid)等数十种, 作为解热镇痛药物, 阿司匹林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3 发现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重新引起人们对阿司匹林的关注, 是临床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极少有冠状动脉阻塞和冠脉供血不足的症候, 继之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阻止血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这些与后来发现前列腺素、环氧合酶及其催化花生四烯酸代谢有密切关系。
1971 年John Vane (1982 年获诺贝尔奖) 发现了前列腺素, 证明阿司匹林的作用是阻止前列腺素在体内的生成, 是由于抑制了环氧合酶的缘故(ShukerSB, et al. Science, 1996, 274: 1531)。
环氧合酶是催化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酶系。
花生四烯酸(AA) 是组成细胞膜磷脂的降解产物, 在体内经过环氧合酶催化氧化, 生成PGH2, 再经
一系列的生化反应, 生成前列腺素(PGs)、前列环素(PGI2) 和血栓烷A2 (TXA2) 等(图1)。
炎症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前列腺素, 阿司匹林的抗炎作用在于抑制了前列腺素的生成。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生成是与PGI2 和TXA2 的生成相关。
就引发冠状动脉疾患而言, PGI2 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 是花生四烯酸“好的”代谢物; TXA2 促进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 是“坏的”代谢物, 正常状态下, PGI2 与TXA2 的功能处于相互制约状态, 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
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合酶的功能, 即使在低剂量下也阻断血栓烷的合成途径和血栓的形成, 并且由于以不可逆方式抑制环氧合酶功能, TXA2 的体内合成要等到新的环氧合酶生成后才发生。
然而PGI2 在其他组织仍可以产生, 从而对抗和“压制”了TXA2 的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这个特异性功能开辟了预防性治疗心脏病和卒中的新适应证。
据不完全统计, 全球每年生产的阿司匹林4 万吨以上。
4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的解热止痛不是由于在体内水解成水杨酸而起效的, 所以不是水杨酸的前药。
它对环氧合酶的作用机制不同于水杨酸和其他NSAIDs。
阿司匹林
与环氧合酶发生共价键结合, 是个不可逆抑制剂,而其他NSAIDs 与环氧合酶都是可逆性结合。
阿司匹林与环氧合酶的结合位点在花生四烯酸发生反应所处的通道内, 苯环与Tyr348 发生π-π 叠合作用; 1 位的羧基与Arg120 形成盐键(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的羧基也形成盐键); 2 位的乙酰基与丝氨酸残基Ser530 先发生氢键结合, 然后乙酰基转移到丝氨酸的羟基上, 产生不可逆性结合, 乙酰化后的环氧合酶失去了催化功能, 阻止了后续的级联反应(Tosco P and Lazzarato L. ChemMedChem, 2009, 4:939)。
从有机化学反应分析, Ser530 的羟基被阿司匹林的乙酰(氧) 基酯化, 即在脂肪醇羟基与酚羟基酯之间发生了不可逆性的酯交换, 通常这是很难进行的有机反应(充其量呈可逆的平衡态), 但何以在环氧合酶的活性中心处发生?这是因为该不可逆反应的推动力(driving force) 是诸多氢键、盐键、π-π 相互作用, 以及某些氨基酸残基的协同作用, 不仅提高了乙酰基的亲电性, 也提升了Ser530 羟基的亲核性。
烧瓶中的有机反应没有这样的微环境。
阿司匹林作为超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低于200) , 结构中没有冗余的原子, 分子的每个组成部分都为参与结合和反应出力, 因此阿司匹林具有不可复制性, 上百年来没有类似的药物跟踪和超越, 这个神奇的分
子迄今无可替代。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