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代谢疾病
内科学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讲稿

内科学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讲稿内分泌、代谢疾病总论一、概述为了适应不断改变着的外界环境并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人体必须依赖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配合和调控,使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共同担负起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运动、衰老和病态等生命现象。
内分泌系统除其固有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和胰岛)外,尚有分布在心、肺、肝、胃肠、肾、脑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
它们所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传递(内分泌),也可通过细胞外液局部或邻近传递(旁分泌),乃至所分泌的物质直接作用于自身细胞(自分泌),更有细胞内的化学物直接作用在自身细胞称为胞内分泌(intracnine)。
内分泌系统辅助神经系统将体液性信息物质传递到全身各细胞组织,包括远处的和相近的靶细胞,发挥其对细胞的生物作用。
激素要在细胞发挥作用必须具有识别微量激素的受体,并在与激素结合后,改变受体的立体构象,进而通过第二信使在细胞内进行信号放大和转导,促进蛋白合成和酶促反应,表达其生物学活性。
我国古代医书早有关于糖尿病(消渴)、甲状腺肿(瘿瘤)、性腺功能减退症(睾丸阉割)、侏儒等详细记载,但是对内分泌学的深入认识,始于内分泌腺的解剖、组织、生理、生化和临床医疗,经历了三个阶1/ 3段:1.腺体内分泌学研究即将内分泌腺切除,观察切除前、后的生理生化改变,再将该内分泌腺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补充给所切除的动物,观察激素补充后的恢复情况。
从内分泌腺提取激素,分析其有效成分,了解其化学结构,进而制备各种类同物和拮抗物,丰富了对各个内分泌腺的认识。
2.组织内分泌学研究此方面研究推动了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激素的提纯及其抗体制备,激素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创建了放射免疫测定,奠定了微量激素测定的特异性和高度敏感性,由此又推动了放射受体测定,酶联免疫化学和发光免疫测定等,对微量激素可精确测定。
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利用抗体与细胞表面或内部高分子(抗原)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定位研究,了解激素分布情况,通过光镜、电镜可以识别各种激素分泌细胞,加深对分泌激素或类激素的恶性肿瘤的认识。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ppt课件

第四节 糖尿病
1型糖尿病 遗传为基础、病毒感染为诱因 β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减少
定义 血糖代谢紊乱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发病机制 1、2型鉴别诊断 慢性并发症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高血糖危象
第四节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肥胖或超重或其他原因所致胰岛素作用不敏感 遗传性β细胞胰岛素分泌异常或代偿能力受限
表现为:
甲状腺毒症(高代谢症候群) 伴有或不伴甲状腺肿大 伴有或不伴突眼 该病发病以青年女性为主,女性发病率是男
性1~6倍
在老年和小孩甲状腺毒症可不明显或不典型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定义 导致甲状腺毒症原因 Graves病 实验室检查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甲亢危象(诊断) 甲亢危象(治疗)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定义 导致甲状腺毒症原因 Graves病 实验室检查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甲亢危象(诊断) 甲亢危象(治疗)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定义 导致甲状腺毒症原因 Graves病 实验室检查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甲亢危象(诊断) 甲亢危象(治疗)
诱因:应激状态、严重躯体性疾病、口服过量 甲状腺激素、手术中过度挤压甲状腺
人民卫生出版社
定义 血糖代谢紊乱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发病机制 1、2型鉴别诊断 慢性并发症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高血糖危象
第四节 糖尿病
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所致的慢性血 糖升高性疾病
急性血糖紊乱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高血糖 高渗昏迷
皮脂腺腺癌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致慢性并 发症,影响患者生活治疗和寿命
促激素
外周靶腺体激素 把组织信号
肾上腺
性腺
甲状腺
机体内环境 内分泌器官 内分泌调节 垂体-甲状腺轴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常见的包括糖尿病、甲亢、甲减、嗜铬细胞瘤和垂体腺瘤等。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重视和预防这些疾病非常重要。
首先,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受阻而导致的高血糖病。
由于胰岛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和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常伴有代谢的混乱和疲劳。
为了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和运动,降低饱和脂肪酸和高糖分的食品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加强有氧运动的强度和频度。
其次,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所导致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手颤、睡眠障碍和情绪波动等。
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女性,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放射性碘、手术等。
因此,对于甲亢患者来说,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合理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甲减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所引起的代谢疾病。
甲减的症状包括乏力、体重增加、记忆力下降等。
甲减多见于女性,常常在中年后出现,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
因此,对于有甲减症状的人来说,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合理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极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由嗜铬细胞发生于嗜铬细胞系统所致。
嗜铬细胞瘤患者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其常见的症状包括高血压、心跳过快、出汗等。
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因此,对于可能患有嗜铬细胞瘤的人来说,应进行定期检查和体检。
最后,垂体腺瘤是垂体腺前叶、后叶及中叶不同细胞群或组织发生的肿瘤,常见的症状包括视力下降、月经不调、体重增加等。
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等。
总的来说,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它们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合理用药,提高对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代谢疾病用药指导手册

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代谢疾病用药指导手册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之一。
它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细胞等组织和器官。
当这些组织和器官出现异常时,就会引发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代谢疾病。
本手册旨在介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代谢疾病,并针对不同疾病提供用药指导。
一、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是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其功能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肿瘤。
下面是各类疾病的用药指导: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普通型:碘剂、硫脲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 眼突型:泼尼松、环孢素、异烟肼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替代治疗: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如左甲状腺素;- 对症治疗:β受体激动剂。
3. 甲状腺肿瘤- 药物治疗:甲状腺抑制激素等。
二、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其特点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异常,导致血糖升高。
根据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用药方法也有所区别:1. 1型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注射、人工胰腺等。
2.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敏感增加剂等;- 胰岛素治疗:对于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添加胰岛素治疗。
三、垂体疾病垂体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异常会导致垂体疾病,包括垂体瘤、垂体功能减退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垂体疾病,用药指导如下:1. 垂体瘤- 依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药物治疗或放疗;- 药物治疗:溴隐亭、卡莫雷林等。
2. 垂体功能减退- 激素替代治疗:甾体激素、甲状腺素等。
四、肾上腺疾病肾上腺是内分泌系统中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儿茶酚胺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异常会引发肾上腺疾病,包括鞘内皮瘤、库欣综合征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肾上腺疾病,用药指导如下:1. 鞘内皮瘤- 外科切除:手术治疗是主要方式;- 化学治疗:如米特莫唑尔、噻唑溴胺等。
2. 库欣综合征- 药物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拮抗剂等。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护理查房

03
甲状腺功能减退:典 型症状包括疲劳、体 重增加、皮肤干燥、 脱发等
04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典型症状包括高血压、 低血钾、肌肉无力等
05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典型症状包括低血压、 低血糖、乏力等
06
骨质疏松症:典型症 状包括腰背痛、骨折 等
3
辅助检查和处 理要点
辅助检查方法
1 血液检查:血糖、血脂、肝功能等 2 尿液检查:尿糖、尿酮体等 3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 4 内分泌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性激素水平等 5 基因检测: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的基因检测 6 病理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如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病理检查
提供饮食建 议:根据患 者的病情, 提供合理的 饮食建议, 帮助患者改 善健康状况。
指导运动锻 炼:指导患 者进行适当 的运动锻炼, 帮助患者增 强体质,提 高免疫力。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 心理状况, 提供心理疏 导,帮助患 者缓解心理 压力,保持 良好的心态。
01
02
03
04
谢谢
沟通技巧
01
倾听:认真倾听患者的问题,理
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02
解释: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
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03
鼓励: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
增强信心和勇气
04
反馈: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
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健康教育技巧
讲解疾病知 识:向患者 讲解疾病的 病因、症状、 治疗方法等, 帮助患者了 解疾病。
我管理能力
4
常见护理注意 事项
饮食护理
控制总热量摄入, 保持适宜体重
增加蔬菜、水果、 全谷物等富含膳食
纤维的食物摄入
内分泌与代谢病ppt

内分泌与代谢病ppt
15
第15页
2. 病理诊疗 (1)影像学检验: X线、 CT、 MRI (2)放射性核素检验: 甲状腺125 I 扫描,亲肿瘤核素扫
描 (3)超声 (4)细胞学检验: 细针活检、免疫化学检验 (5)静脉分段取血测激素
3. 病因诊疗
内分泌与代谢病ppt
16
第16页
五、治疗:
(一) 对功效亢进者 (1)手术切除造成功效亢进肿瘤或增生组织 (2)放射治疗毁坏功效亢进肿瘤或增生组织 (3)药品治疗 A.抑制激素合成,如PTU B.抑制激素释放,如复方碘,SS ( 抑制GH、 PRL、
内分泌与代谢病ppt
12
第12页
三.内分泌疾病分类
1.依据轴概念分类: Primary or Secondary. eutopic ectopic
2.依据病变部位: 垂体病、肾上腺病、性腺疾病
3.依据功效: 机能亢进 机能正常 机能减退
内分泌与代谢病ppt
13
第13页
四.诊疗标准
完整内分泌疾病诊疗应包含: 功效诊疗、病理诊疗、病因诊疗
•
反馈关系也见于激素和代谢物质之间,如:胰岛素
和血糖;Ca2+和PTH(甲状旁腺素) ;ADH(抗利尿激
素)和渗透压、Na+和醛固酮.
10
内分泌与代谢病ppt
第10页
内分泌与代谢病ppt
11
第11页
(三) 免疫系统和内分泌功效
(1)内分泌对免疫影响:
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前列腺素E抑制免疫应答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促进免疫应答
神经内分泌细胞—— 一类特化了神经细胞, 经树突接收神经递质影响(NA,Ach,5- HT. dopamine. tyrosine),发生膜去极化,经轴突释放神 经内分泌激素,后者于正中隆起处进入垂体—门脉 系统,抵达垂体前叶作用于对应靶细胞→产生效应。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PPT课件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进行初步筛 查和确诊。对于疑似病例,还需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 确诊断。
治疗方法与药物
治疗方法
根据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类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常用药物
针对不同的内分泌及代谢疾病,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激素类药物、降 糖药、降压药等。
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 脏病变等。
治疗
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 疗、血糖监测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症状
心悸、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等。
并发症
甲状腺危象、心脏病等。
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
肥胖症
定义
症状
并发症
治疗
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 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
乏力、气喘、关节痛等。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
介绍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定义、 分类和特点,以及与遗传、环境
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
阐述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常见症 状和体征,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强调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对人类健 康的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的重
要性。
02
内分泌系统基础知识
内分泌腺体及其功能
内分泌腺体
内分泌腺体是产生激素的器官, 如甲状腺、垂体腺、肾上腺等。
06
总结与展望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研究现状与进展
诊断技术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诊断技术 不断进步,如激素检测、影像 学检查等,提高了诊断的准确
性和效率。
治疗手段
针对不同类型的内分泌及代谢 疾病,治疗方法不断丰富和优 化,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等。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与常见症状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与常见症状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包括:1.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导致心跳加快、代谢率增高、体重减轻、焦虑、多汗等症状;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导致疲倦、体重增加、便秘、心率缓慢等症状。
2.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引起的高血糖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多尿、多食、多渴、体重减轻。
严重的糖尿病还可能引发神经病变、眼病、肾病等并发症。
3.垂体疾病:垂体功能亢进或减退引起的疾病如垂体腺瘤、垂体功能减退症等。
垂体瘤可能导致头痛、视力改变、性激素失调等症状;而垂体功能减退症会导致疲劳、性功能减退、体重增加等症状。
4.骨质疏松症:由于钙负平衡和骨骼组织破坏引起的骨骼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骨折、背痛、身高减少等。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PCOS是由于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和不正常的卵泡发育引起的女性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多毛、皮肤痤疮等。
6.甲状旁腺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引起的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功能亢进会导致高血钙症状如疲劳、骨折等;而功能减退会导致低血钙症状如肌肉痉挛、抽搐等。
上述疾病中的症状可能有重叠,因为不同的内分泌腺体相互影响,异常一个腺体的功能可能对其他腺体造成负面影响。
这些症状还可能受到年龄、性别、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确诊这些内分泌及代谢疾病需要进行详细的医学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一旦确诊,治疗常常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放射治疗等手段。
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对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有益。
总之,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是一类由于内分泌系统异常功能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代谢紊乱、体重变化、性功能障碍等。
及早发现、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可能存在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人群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内分泌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关系

内分泌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关系
内分泌系统和心血管代谢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影响着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而这些功能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密切相关。
首先,内分泌系统中的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对血糖、脂质和蛋白质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当这些激素的分泌或作用受到影响时,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血脂异常等,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其次,内分泌失调也会影响血压调节和血管功能。
例如,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过度分泌可能导致高血压,而甲状腺素过高或过低则可能影响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而影响心血管健康。
另外,内分泌系统的异常也与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炎症反应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例如,肥胖患者往往伴有慢性低度炎症,这与脂肪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和内分泌激素有关,进而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一些内分泌疾病本身也会直接影响心血管健康,例如甲
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易出现心律失常、甲减患者易出现心肌功能减退等。
总的来说,内分泌系统的稳定与否对心血管代谢的调节和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代谢疾病,这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疾病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疾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代谢状况也逐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包括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
这些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失衡有关。
本文将从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代谢疾病的表现、病因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
内分泌系统是机体内部大脑和化学信使的传导中心。
人体内分泌系统包括:下丘脑-垂体-靶器官轴、内分泌腺和组织细胞。
下丘脑-垂体-靶器官轴由下丘脑神经元、垂体前叶和一系列靶器官组成,对生长发育、代谢、生殖和应激等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包括甲状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
它们通过分泌激素调节身体的内稳态,保持器官和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
组织细胞则可以运用自主神经系统通过神经调节作用影响某些机体部位的功能。
代谢疾病的表现广泛,包括糖尿病、肥胖症、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其中以糖尿病最为常见。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蛋白质代谢障碍等。
糖尿病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而言也会引发心血管病、肝肾病等并发症。
肥胖症是另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被定义为BMI ≥ 30 kg/m2,它和各种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异质性、动脉粥样硬化、内脏脂肪的积蓄等疾病密切相关。
代谢疾病的病因复杂,多种因素如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互相影响。
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发病存在诸多风险因素,例如肥胖、家族病史、日常饮食过量等。
研究表明肥胖症是糖尿病无疑的重要风险因素,因为它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糖尿病的发生。
此外,现代生活方式中的环境和社会因素也在加重人们代谢性疾病的病因,例如持续的压力、过度食物摄入、睡眠不足等。
治疗代谢疾病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等。
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控制食物摄入、定期进行体育运动以及避免饮酒等不良习惯。
药物治疗方面,胰岛素类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增敏剂等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而针对肥胖症的治疗方法则包括饮食治疗、运动、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
内科学系统整理-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2、甲状腺3、甲状旁腺4、胰腺内分泌部5、肾上腺6、性腺7、胸腺8内分泌细胞:分布于脑(内啡肽、胃泌素),胃肠(30多种胃肠肽,如胃泌素、缩胆囊素、促胰液素、抑胃肽、胃动素),胰(生长抑素、胰多肽),肾(肾素、前列腺素),肝(血管紧张素原),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NO),心房肌细胞(心房钠尿肽),脂肪细胞(瘦素Leptin)低钾血症病因:1. 摄入缺乏:长期饥饿、昏迷、吸收障碍、神经性厌食2. 排出过多:①非肾性失钾:过多出汗、腹泻、呕吐②肾性失钾: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利尿药、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肾小管性酸中毒、镁缺失3.钾向细胞内转移:代谢性碱中毒、过量胰岛素使用、大量细胞生成、周期性瘫痪临床表现:1. 心血管:洋地黄毒性耐受下降、心律失常、加重心衰,甚至心脏骤停2. 肌肉:肌无力、疼痛、痉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3. 肾脏:引起加重代谢性碱中毒40~80mmol不等2. 对因治疗:纠正碱中毒、改用保钾利尿剂3. 注意:①禁用洋地黄类药物;②见尿补钾;③氯离子可以提高肾的保钾能力高钾血症病因:1. 摄入过多:高钾食物、含钾药物、输入库存血2. 排除减少:①肾小球滤过下降:急性肾衰竭②肾小管分泌减少:醛固酮减少症3. 钾向细胞外转移:酸中毒、大量细胞坏死〔挤压、烧伤〕、应用高渗药物临床表现:1. 心血管: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2. 神经-肌肉:兴奋性先升后降,感觉异常、嗜睡、乏力3. 内分泌:引起加重代谢性酸中毒,胰岛素分泌增加2. 促使钾离子转入细胞内:①输注碳酸氢钠溶液②输注葡萄糖溶液及胰岛素,再参加葡萄糖酸钙可对抗心肌毒性3. 促进钾离子排泄:①排钾利尿剂②阳离子交换树脂③血液透析高渗性脱水病因:1. 摄入缺乏:吞咽因难,重危病人的给水缺乏,断绝水源2. 丧失过多:高热大量出汗、甲亢、大面积烧伤、尿崩、呕吐、腹泻临床表现:轻度缺水:口渴中度缺水:极度口渴。
调节内分泌平衡,预防代谢性疾病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是常见的疾病类型。
青春期时,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大,体内激素分泌旺盛,容易出现内分泌问题。
内分泌不平衡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并学会调节内分泌平衡,对于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具有深远意义。
了解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多个腺体组成,这些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及情绪变化。
垂体位于大脑底部,是内分泌系统的核心,它分泌的激素调控着其他腺体的活动,从而影响着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标的变化。
甲状腺则负责调节身体的代谢率,确保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能量。
青春期是内分泌系统最为活跃的时期,激素的分泌与调节发生显著变化,如性激素的增多促进了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
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对于青春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旦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代谢紊乱等一系列问题。
如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衡,会影响基础代谢率,导致体重和生长发育的异常。
青春期常见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是一大类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正常代谢过程的疾病。
在青春期这一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尤为引人关注。
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心理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也是代谢功能调整和优化的关键时期。
在青春期,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往往呈现上升趋势。
这与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密切相关。
青春期健康20一方面,青春期人体的能量需求增加,饮食结构和习惯的变化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从而增加代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另一方面,青春期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对代谢功能产生影响,如性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脂肪堆积等问题。
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不仅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调节内分泌平衡是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是青春期少年面临的严重代谢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可能因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而提前发生。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疾病的关系分析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疾病的关系分析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中调节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功能的关键系统,它通过分泌激素在全身产生协调作用。
代谢疾病是指人体代谢出现异常,导致身体机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等。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基于这一关系展开分析。
一、内分泌系统与代谢人体中的内分泌器官包括了十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胰腺、卵巢和睾丸等。
这些内分泌器官的重要作用是产生不同类型的激素,这些激素调节人体内的不同器官和系统,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均衡。
其中,胰岛素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激素,它通过调节血糖水平的变化来控制代谢过程。
代谢是指人体内各种物质在代谢过程中的相互转换和能量的消耗。
与代谢相关的物质主要包括葡萄糖、脂肪、氨基酸和核酸等,同时代谢与营养物质的摄取、利用和排泄等相关。
内分泌系统对代谢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分泌不同类型的激素进行的。
二、内分泌系统与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它的主要特点是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性增加,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功能严重受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
糖尿病的治疗首要的是通过控制饮食和锻炼来维持血糖;其次是通过药物治疗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改善胰岛素的抵抗性。
内分泌系统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胰腺和甲状腺的激素分泌来实现的。
胰岛素的分泌与甲状腺素有关,胰岛素的分泌受到甲状腺疾病的影响。
此外,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等激素也能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
因此,内分泌系统的稳定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三、内分泌系统与肥胖症肥胖症是指体重超标引起的一种代谢疾病,它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
肥胖症常伴随着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脏疾病等多种病症,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内分泌系统对体重的控制是非常复杂的,其中胰岛素和瘦素是最为重要的两种代谢激素。
胰岛素可以促进能量吸收,而为维持身体健康,必须有一定量的胰岛素被人体吸收;瘦素可以抑制食欲,而其分泌量低时会导致身体大量存储脂肪。
医学概论-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教材

在随访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提供康复指导和支持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康复指导和支持服务,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康复、心理调适等方面的 建议和指导,帮助患者实现全面康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甲状腺疾病治疗
03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等。
肾上腺疾病
肾上腺疾病概述
肾上腺疾病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或髓质功能异常的一 类疾病,包括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肾上腺疾病症状
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等。
肾上腺疾病治疗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垂体及下丘脑疾病
垂体及下丘脑疾病概述
激素
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递而发 挥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分为含氮激素(如蛋白质、肽类、胺类)和类固 醇激素两大类。
内分泌调节机制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 促使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激素,进而调节外周 靶腺(如甲状腺、性腺等)的分泌活动。
脂代谢
涉及脂肪的合成、分解、 转运和利用,受到脂肪酶、 脂蛋白等因素的调节。
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的合成、降解和转 化,以及氨基酸的代谢, 受到生长激素、胰岛素等 激素的影响。
常见代谢性疾病类型及特点
糖尿病
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分 为1型和2型,常伴有多饮、 多尿、多食和消瘦等症状。
肥胖症
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重 超过正常范围,易引发高 血压、高血脂等并发症。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诊断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内分泌和 代谢性疾病。
内分泌代谢病疑难危重症病种清单

内分泌代谢病疑难危重症病种清单序号疾病名称疾病名称(ICD-10)疾病分类编码(ICD-10)1甲状腺相关疾病复杂(疑难危重性)甲状腺功能亢进E05.3,E05.5,E05.8(E05.800,E05.801,E05.806),E05.002+特殊类型甲状腺功能减退E01,E03甲状腺肿瘤E05.201,E05.003,D44.001,D34*00,E04.903,E04.902,C73*00,C77.002,D44.0002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E10.0,E11.0,E10.1(E10.100,E10.101,E10.102,E10.103),E11.1(E11.100,E11.101,E11.102,E11.103)E10.7(E10.700*011,E10.700*031,E10.700*032,E10.700*033)E11.7(E11.700*011,E11.700*031,E11.700*032,E11.700*033)E10,或E11合并E11.301+、H43.100,H26.801,kI25.103,I20.801、I20.000,I50.900*002,I65.201,I70.101,I71.007,I71.600*003,I26.900*001,I63.900,I63.901,I63.906,I63.905,I61.0043胰腺内分泌疾患低血糖相关疾病E15,E16.100*010(或E16.102,E16.105),E16.200*001,E21,E22,E16.400,E16.401,E16.800*001,002,003,004,006,007,E16.900胰腺相关内分泌肿瘤D20.100,D13.701,C25.000,C25.701,C25.802,E25.100,E25.200,E25.801,C25.400,C25.400*001,D48.301,K66.901,D20.100,D20.000*001,C48.000*001,C48.000,C48.200,R93.3024垂体肾上腺疾患垂体疾患E22.001(或E22.000*001)、E22.000*005,E22.002,E22.100*001,E22.2E23(E23.000,E23.000*002,004,006,007,008,015,021,E23.003,E23.006,E23.200,E23.200*003,E23.202,E23.603,E23.616,E23.700,E23.701)垂体相关内分泌肿瘤E05.800*011,D35.200,D35.200*010,D35.200*007,Z51.000,Z51.000*003,D35.201,D47.700*004)肾上腺疾患E24(E24.000,E24.201,E24.300,E24.800*001,E24.900,E24.900*001,E24.900*003,E24.901)E25(E25.000,E25.002,E25.000*013,E25.002,E25.004)E26(E26.000,E26.000*002,E26.100*001,E26.800,E26.802,E26.803,E26.900,E26.900*001)E27(E27.000,E27.100,E27.100*011,E27.200,E27.202,E27.400*006,E27.400*011,E27.403.E27.407)E27.5(E27.500*003)肾上腺占位性病变E27.401,E27.402,E27.808,E27.807,E27.805,E27.805,E27.800,D44.101,D35.000,D47.700*007,D18.000*810,D17.700*029,E27.801,E27.901,C74.000,C74.900,Q85.804,D35.700A5水盐代谢紊乱钠代谢紊乱E87.0,E87.1钙磷代谢紊乱E201,N25.8,E83.5E21.000,E21.000*005,E21.300,E35.100,D21.001,D44.200*001),D44.200,D35.100*002)6糖脂等营养代谢紊乱营养代谢紊乱E70-E90(E70,E71,E72,E73,E74,E75,E76,E77,E78(E78.003,E78.800),E79(E79.100,E79.800,E79.900),E80,E83,E85,E87,E88,E89)E88.1,Q87.1,E88.1,E34.3肥胖症E66.900,E66.900*002,E66.9017性腺疾病性腺疾病E29.1,Q98.0-98.2Q98.4,N628内分泌肿瘤内分泌肿瘤E34.2,D44.89其它内分泌代谢病多发性内分泌腺病E31.901内分泌恶性肿瘤伴转移C34.900*004,C34.900*005,C34.900*001,C78.000*011,。
内分泌失调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内分泌失调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内分泌失调”这个词。
它似乎与许多身体的不适和健康问题有关,而代谢性疾病也是一类让人们颇为关注的健康隐患。
那么,内分泌失调与代谢性疾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系统是由一系列内分泌腺和分布在全身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复杂的信息传递系统。
这些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等,它们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对身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当这个系统的平衡被打破,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就会导致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比如,长期的精神压力、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污染等,都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工作。
接下来,再看看代谢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是指由于体内代谢过程发生紊乱而导致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有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风等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那么,内分泌失调是如何与代谢性疾病产生关联的呢?以糖尿病为例,胰岛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关键激素。
当胰岛β细胞功能出现障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作用缺陷,就会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引发糖尿病。
而胰岛β细胞的功能异常,很多时候就是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再说说肥胖症。
激素在调节食欲、能量消耗和脂肪分布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某些激素,如瘦素、胃饥饿素等的分泌出现异常,就可能导致食欲失控,能量消耗减少,从而使脂肪堆积,引发肥胖。
同时,肥胖本身也会进一步加重内分泌失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高血脂症也与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
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胆固醇的代谢,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会导致胆固醇的代谢减慢,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高血脂症的发生风险。
痛风的发生也与内分泌系统有关。
嘌呤代谢紊乱是导致痛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嘌呤的代谢过程。
内科学第七篇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第一章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总论

第一章
总论
目录
第一节 内分泌疾病 第二节 代谢疾病
重点难点
掌握 内分泌疾病的诊疗原则和方法
熟悉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生理和生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内分泌疾病
基础知识
激素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 垂体 ➢ 甲状腺 ➢ 甲状旁腺 ➢ 肾上腺 ➢ 性腺 ➢ 其它部位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
病因和发病机制
营养病和代谢病的分类
营养疾病 ➢ 蛋白质营养障碍;糖类营养障碍;脂类营养障碍;维生素营养障碍;水、盐营养障碍 ➢ 无机元素营养障碍;复合营养障碍
代谢疾病 ➢ 蛋白质代谢障碍;糖代谢障碍;脂类代谢障碍;水、电解质代谢障碍;无机元素代谢障碍 ➢ 其他代谢障碍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功能减退 ➢ 外源激素的替代治疗或补充治疗 ➢ 直接补充激素产生的效应物质 ➢ 内分泌腺或者组织移植
第二节
代谢疾病
营养素分类 ➢ 宏量营养素 ➢ 微量营养素 ➢ 维生素 ➢ 其他膳食成分
营养物质的供应和摄取
营养疾病 ➢ 原发性营养失调 ➢ 继发性营养失调
代谢疾病 ➢ 遗传性代谢病 ➢ 获得性代谢病
➢ 细胞膜受体 ➢ 核受体和细胞质受体 激素分泌的调节
基础知识
内分泌疾病概况
激素产生过多 ➢ 内分泌腺肿瘤;多内分泌腺肿瘤病 ;伴瘤内分泌综合征 ;自身抗体产生;基因异常;外源 性激素过量摄入
激素产生减少 ➢ 内分泌腺破坏:自身免疫损伤、肿瘤压迫、感染、放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伤、手术切除、缺血坏死等;内 分泌激素合成缺陷;内分泌腺以外的疾病
激素的作用方式 ➢ 内分泌 ➢ 旁分泌 ➢ 胞分泌 ➢ 神经分泌
基础知识
临床医学中的内分泌学与代谢疾病

临床医学中的内分泌学与代谢疾病内分泌学是研究机体内分泌系统及其激素调节功能的学科,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一个专业领域。
代谢疾病则是指由于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代谢紊乱,其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多样化。
本文将就临床医学中的内分泌学与代谢疾病进行探讨,并介绍其常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内分泌学与代谢疾病的关系内分泌系统是人体调节内环境稳定的主控系统,它包括了多个内分泌腺体和激素,如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
当内分泌系统发生异常时,就会导致激素分泌失调,从而引发代谢紊乱,进而出现代谢疾病。
内分泌学疾病种类繁多,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垂体瘤等,这些疾病临床表现不一,但都与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二、内分泌学与代谢疾病的诊断方法对于内分泌学疾病的诊断,临床医生通常依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判断。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临床表现分析:通过细致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典型症状,如血糖升高、兴奋、体重减轻等。
临床医生根据这些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可能存在的内分泌疾病类型。
2.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
常用的检测项目包括血糖、血尿酸、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
这些检测可以直接反映患者的内分泌轴的功能状态,有助于明确诊断。
3.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观察到内分泌腺体的形态结构是否发生异常,如甲状腺肿大、垂体肿瘤等,对于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三、内分泌学与代谢疾病的治疗方法对于内分泌学疾病的治疗,常见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无法手术治疗的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常采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例如,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来维持血糖平稳。
2. 外科手术:对于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内分泌腺体疾病,如垂体瘤、甲状腺结节等,外科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切除恶性肿瘤,或者减轻压迫症状,并恢复内分泌功能。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主要代谢疾病简介
肥胖症
体重过重或肥胖,增加了心脏病、糖尿病和其他健 康问题的风险。
高血脂症
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过高,是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代谢率降低, 症状包括疲劳、体重增加等。
常见内分泌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常见症 状与体征
在本次介绍中,我们将探讨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为您带来 关于这一领域的深入了解。
常见内分泌疾病简介
糖尿病
全球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症状包括多饮多尿、疲劳和体重波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过多产生甲状腺激素,症状包括心跳加快、焦虑和减重。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1
甲减
疲劳、体重增加、皮肤干燥。源自垂体瘤2头痛、视力问题、异常分泌物。
3
糖尿病
多饮多尿、疲劳、视力模糊。
雄激素异常
4
多毛症、月经紊乱、声音低沉。
常见代谢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甲亢
心悸、焦虑、体重减轻。
肥胖症
体重增加、呼吸困难、关节疼 痛。
高血脂症
胆固醇沉积、动脉硬化、心血 管疾病。
内分泌疾病与代谢疾病的关联
激素平衡
内分泌系统的不平衡可能导致代谢失调,进而引发 代谢性疾病。
新陈代谢
内分泌系统对身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识别和评估常见症状与体征的重要性
了解并识别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对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定期体检和与医生交流是关键。
结论和要点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多种多样。通过了解并关注这些症状,我们 可以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内分泌是指内分泌腺或组织所分泌的激素A.通过血液传递B.通过细胞外液局部传递C.通过细胞外液邻近传递D.直接作用于自身细胞E.细胞内直接作用E 2.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是指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B.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C.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D.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E.下丘脑—垂体 - 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C 3.大脑皮质通过下列哪项来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A. 脑垂体B. 神经节C. 下丘脑D. 大脑皮质E. 锥体束A 4.对内分泌腺功能减退性疾病治疗主要采用A.替代治疗 B.病因治疗 C.对症治疗 D.支持治疗 E.放疗或化疗A 5.ACTH是指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E.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A 6.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常见原因是A.碘缺乏B.碘过多C.TH合成障碍D.致甲状腺肿物质E.TH需要量增加B 7.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摄131I率A.大多增高,高峰提前,不被T3抑制B.大多增高,高峰不提前,可被T3抑制C.大多正常,高峰提前,可被T3抑制D.大多正常,高峰不提前,不被T3抑制E.大多降低,无高峰,不被T3抑制C 8.关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哪项不正确A.主要取决于病因B.多数患者可用TH治疗C.手术治疗可首选D.可采用碘化食盐防治E.成年结节性甲状腺肿避免过量碘治疗B 9.甲状腺性甲亢中最多见的是A.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B.Graves 病C.毒性腺瘤D.甲状腺癌E.碘甲亢E 10.引起甲亢发病的主要因素是:A. 物理因素B. 化学因素C. 细菌感染 D. 病毒感染 E. 自身免疫A 11、长期服用乙胺碘呋酮最可能引起:A、碘源性甲亢B、垂体性甲亢C、腺瘤样甲状腺肿伴甲亢D、异源性 TSH 综合征E、神经垂体瘤C 12、根据不同的病因分类,最常见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A、垂体性甲亢B、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腺瘤C、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D、多结节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E、甲状腺毒症C 13、Graves 病的主要病因最可能是:A、血 TSHB、TSH 受体C、TSH 受体抗体D、甲状腺球蛋白抗体E、甲状腺微粒体抗体E 14.Graves 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有A.基础代谢率升高,甲状腺肿B.基础代谢率升高,突眼,甲状腺肿C.突眼,甲状腺肿,心率增快D.突眼,甲状腺肿,多食,消瘦E.高代谢综合征,甲状腺肿,眼征E 15.下列哪项不符合甲亢心血管症状特点:A. 心脏扩大B. 心房颤动C. 心动过速D. 收缩压增高E. 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E 16.甲亢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A、心房颤动B、房室传导阻滞C、房性扑动 D、室性心动过速 E、房性早搏B 17.甲亢代谢率增高症群不包括:A. 食欲亢进B. 体重增加C. 低热D.多汗 E. 腹泻C 18.甲亢患者一般不出现哪项消化系统症状:A. 食欲亢进 B. 肝脏肿大 C. 大便干结 D. 肝功能损害 E. 营养不良C 19.下列哪项不是甲亢与糖尿病共同的临床表现:A. 体重减轻B. 食欲亢进C. 多饮多尿D. 疲乏无力E. 心脏病变E 20.与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度相一致的是:A. 突眼程度B. 甲状腺肿大程度C. 脉搏频率 D. 血压高低 E. 血T3、T4 水平A 21.下列症状,哪项是甲状腺机能亢进性的特殊表现:A、胫前粘液水肿B、多食善饥C、心动过速 D、神经过敏 E、月经过少D 22.亚临床型甲亢的特点是A.血T3、T4 ↑,TSH ↓B.血T3↑、T4 正常,TSH ↓C.血T3正常、T4↑,TSH ↓D.血T3 、 T4 正常, TSH ↓E.血 T3 、 T4 ↑,TSH 正常E 23.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指标是A.TT3 、TT4B.rT3 、TT4C.TT3 、TT4 、TSHD.TT4 、TSHE.FT3 、FT4C 24.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危象的诱因:A. 精神刺激B. 急性感染C. 重症患者用硫脲类药物治疗D. 重症患者用放射性碘治疗E. 重症患者用手术治疗B 25.甲亢危象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脉压增大B.高热,心率增快,呕吐腹泻,烦躁C.血压增高,心力衰竭,肺水肿,D.低血压,低体温,休克E.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心力衰竭C 26.早期甲亢危象一般无下列哪项表现:A. 高热、出汗 B. 呕吐、腹泻 C. 谵妄、昏迷 D. 血压骤升 E. 心动过速C 27.根据清晨起床前测量的脉搏与血压值mmHg计算基础代谢率的公式是:A.脉搏数/分 + 收缩压 - 111B.脉搏数/分 + 舒张压 - 111C. 脉搏数/分 + 脉压差 - 111D.脉搏数/分 - 脉压差 + 111E.脉搏数/分 + 脉压差 + 111C 28、下列哪项体征对甲亢诊断最有意义:A、低热多汗B、腱反射活跃C、睡时心率仍快 D、甲状腺弥漫肿大 E、脉压差增大A 29. Graves 病血中下列值通常是:A.TSH下降,T3、T4增高B.TSH增高,T3、T4增高 C.TSH增高,T3、T4下降D.TSH下降,T3下降,T4增高E.TSH增高,T3增高、T4下降E 30.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饮食不需增加:A. 总热量B. 蛋白质C. 糖D. B族维生素E. 碘E 31.甲亢药物治疗后停药的重要指标是A.TRH兴奋试验正常B.T3 抑制试验正常C.甲状腺摄碘率正常D.TSH测定正常E.TSAb转阴C 32.抗甲状腺药物的作用机制A.抑制甲状腺细胞摄取碘B.抑制甲状腺组织释放碘C.抑制TPO活性,抑制碘化物形成活性碘,影响酪氨酸碘化及偶联D.抑制甲状腺组织释放 THE.增加甲状腺激素的降解E 33.抗甲状腺药物使甲亢症状减轻一般见于服药后:A. 12小时B. 24小时C. 3天左右D. 5天左右E. 10天左右A 34.甲亢患者窦性心动过速最好用:A. 心得安B. 慢心律C. 阿托品D.溴苄胺 E. 异博定B 35.抗甲状腺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A. 甲状腺机能低下B. 皮肤过敏C. 白细胞减少 D.肝功能损害 E. 消化道症状B 36.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如症状缓解而甲状腺肿或突眼加重,处理为A.增加抗甲状腺药物剂量B.抗甲状腺药酌情减量,加用甲状腺素C.停用抗甲状腺药物D.加用碘剂E.加用β受体阻滞剂B 37.抗甲状腺药物有两类A.咪唑类和磺脲类B.咪唑类和硫脲类C.咪唑类和碘制剂 D.磺脲类和双胍类E.磺脲类和硫脲类D 38.抗甲状腺药物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时的停药指征为A.白细胞<6×109/L 或中性粒<1.0×109/LB.白细胞<4×109/L或中性粒<1.0×109/LC.白细胞<3.5×109/L或中性粒<2.5×109/LD.白细胞<3×109/L或中性粒<1.5×109/LE.白细胞<5×109/L或中性粒<0.5×109/LB 39.131I治疗甲亢,下列哪项是禁忌证A.中度甲亢,年龄>25岁B.妊娠、哺乳期妇女不愿服药者C.抗甲状腺药过敏或无效或治疗后复发D.某些高功能结节E.非自身免疫性家族性毒性甲状腺肿D 40.哪种甲亢患者适宜放射性131碘治疗:A. 青春期甲亢B. 甲状腺危象C. 妊娠期患者 D. 合并心脏病 E. 合并重症肝炎D 41.131I治疗甲亢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突眼加重B.诱发甲状腺危象C.甲状腺癌变 D.甲状腺功能减退 E.血小板减少C 42.手术治疗甲亢,下列哪项是禁忌证A.中、重度甲亢,药物治疗无效B.甲亢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C.妊娠早期和晚期D.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E.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E 43.对于妊娠期甲亢的治疗哪项不正确A.禁用放射性碘治疗B.药物治疗首选PTUC.慎用普萘洛尔D.手术宜于妊娠中期施行E.可选择碘剂治疗A 44.原性性甲减与继发性甲减的鉴别诊断在于:A、血 TSHB、血总 T4C、血游离T3 D、血游离 T4 E、血总 T3A 45.关于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论述,哪项正确A.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B.主要与遗传及免疫因素有关C.遗传易感性是主要发病因素 D.自身免疫反应起主要作用E.环境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C 46.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A.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不足 B.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反应性损伤C.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D.胰岛β细胞遗传性缺陷 E.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A 47.病因学将糖尿病分成四大类型A.1型, 2型,其他特殊类型, GDM B.自身免疫,特发性,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C.正常葡萄糖耐量,IGT,IFG,糖尿病 D.正常血糖,IGT,IFG,高血糖E.1型,2型,IGT,IFGD 48.胰岛素抵抗是指A.机体对胰岛素超常反应 B.机体对胰岛素超常敏感 C.机体对胰岛素的生理效应增高D.机体对胰岛素的生理效应降低 E.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减少B 49.糖尿病代谢紊乱主要由于下列哪项引起A.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 B.胰岛素生物活性或效应绝对或相对不足C.胰岛素受体数目、亲和力降低 D.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E.葡萄糖耐量降低C 50、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最可能是:A、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D、胰升血糖素分泌过多E、肾上腺素分泌过多C 51、糖尿病时糖代谢紊乱的机理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B、肝糖原合成代谢降低C、胰岛细胞功能亢进D、葡萄糖异生增加E、肝糖原分解代谢加速E 52.糖尿病中血糖升高的机理哪项是错误的:A、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B、糖异生增加 C、糖原分解代谢加速D、糖原合成减少E、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增加D 53.关于1型糖尿病的描述哪项错误:A. 多见于青少年B. 起病较急C. 症状明显D. 血糖波动小而稳定E. 对胰岛素敏感E 54.2型糖尿病的特点下列哪项不妥:A. 多见于中年、老年人B. 常有遗传倾向 C. 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D. 饮食控制或口服降糖药可达治疗目的E. 易并发酮症酸中毒昏迷D 55.下列哪一点不是糖尿病特征的血管并发症:A、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B、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 C、心肌病变 D、下肢静脉曲张 E、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E 56.国内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A. 感染 B. 冠心病 C. 高血压心脏病 D. 酮症酸中毒 E. 脑血管意外B 57.造成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是:A. 白内障B. 视网膜病变C. 颅内压增高 D. 脑血管意外 E. 视神经乳头水肿E 5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糖尿病植物神经损害的表现:A、瞳孔改变B、泌汗异常C、胃排空延缓D、体位性低血压E、触觉和温度觉不同程度降低C 59.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病变:A.植物神经病变 B.颅神经病变 C.周围神经病变 D.脊髓神经病变 E.神经根病变D 60.病程>10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非酮症高渗性昏迷C.脑血管意外D.糖尿病肾病肾衰竭E.心血管事件E 61.目前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是A.糖化血红蛋白测定B.血浆胰岛素测定C.免疫学指标D.尿糖测定E.血葡萄糖测定D 62.对可疑糖尿病患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 空腹血糖 B. 饭后2小时尿糖 C. 24小时尿糖定量 D.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E.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A 63.糖尿病诊断标准是:症状 + 静脉血浆葡萄糖值A.随机≥11.1mmol/L 或空腹≥7.0mmoL/L或 OGTF中2小时≥11.1mmol/LB.随机≥7.8mmol/L或空腹≥7.0mmol/LC.随机≥11.1mmol/L或空腹≥7.8mmol/LD.随机≥6.1mmol/L或空腹≥7.0mmol/LE.随机≥6.1mmol/L或空腹≥7.8mmol/LA 64.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正常值,目前采用的标准为A.<6.0mmol/LB.≤6.1mmol/LC.<7.0mmol/LD.<7.8mmol/LE.<11.1mmol/LD 65.尿糖班氏定性试验结果为土黄色,其判断符号为:A. (-)B. (+)C.(++) D. (+++) E. (++++)E 66.下列哪项不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因:A. 感染 B. 外伤及手术 C. 妊娠及分娩 D. 饮食不当 E. 胰岛素过量D 6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最常见诱因是:A、妊娠和分娩B、胰岛素中断或不适当减量C、创伤、手术D、严重感染E、饮食不当E 68.糖尿病酮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为:A. 呼吸加速B. 皮肤粘膜干燥C. 昏迷D. 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E. 呼气有烂苹果味A 69、下列哪项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A、呼吸深大、呼气有烂苹果味B、呼吸浅慢C、呼吸困难、口唇青紫D、潮式呼吸E、呼吸浅快、呼气有大蒜味E 70、一昏迷病人呼吸深大,不是酮症酸中毒所伴随的征象是:A、脱水B、PH 值小于 7.35C、呼烂苹果味D、低钾E、局灶性癫痫A 7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下列哪项无明显增加:A、丙酮酸B、乙酰乙酸C、β羟丁酸D、丙酮E、血糖E 72.有关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 哪项不符:A. 极度口渴乏力 B. 恶心、呕吐 C. 呼吸加深、加快 D. 血压下降、四肢厥冷E. 脉博缓慢、大汗C 73.尿毒症酸中毒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均可出现:A. 尿比重降低B. 血酮体增高C. 血钾减低D. 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升高E. 血 pH升高C 74.下列哪项不符合酮症酸中毒的实验室检查:A. 血酮升高B. 尿糖强阳性C. 血白细胞降低D. 血糖大于300毫克/分升E. 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A 75.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是:A. 饮食治疗B.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C. 胰岛素治疗D. 运动治疗E. 胎儿胰岛移植C 76.糖尿病患者在哪种情况下需酌减饮食总热量:A. 妊娠B. 营养不良C. 肥胖D. 胰岛素治疗E. 口服降糖药治疗C 77.糖尿病饮食治疗中三大营养素含量占饮食总热量百分比分别为A. 碳水化合物30%— 40%、蛋白质50%、脂肪<20%B. 碳水化合物40%— 50%、蛋白质50%、脂肪10%C. 碳水化合物50%— 60%、蛋白质15%、脂肪30%D. 碳水化合物20%— 30%、蛋白质60%、脂肪20%E. 碳水化合物<15%、蛋白质60%、脂肪30%D 78.磺脲类口服降糖药不适宜下列哪项A.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治疗未达控制目标B.2型糖尿病患者已用胰岛素<30U/日C.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抗药D.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E.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B 79、磺脲类降糖药的最主要作用机制是:A、减少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B、刺激胰岛素的分泌C、增加葡萄糖的酵解状D、促进肝糖原的合成E、抑制肌糖原的分解A 80.体态肥胖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初治首选措施是:A. 饮食控制B. 适当的体力劳动和锻炼C. 口服降糖类药物D. 注射正规胰岛素E. 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E 81.糖尿病出现低血糖症的最常见的原因是:A. 进食过少 B. 口服降糖药 C. 血糖利用过多 D. 葡萄糖排泄过快 E. 注射过量胰岛素A 82.胰岛素的错误用法是:A. 开始剂量较大, 控制后逐渐减量B. 一般采用皮下注射 C. 长效胰岛素一般每日注射1次D. 正规胰岛素一般每日注射3~4次E. 使用1ml注射器E 83.胰岛素最主要的副作用是:A. 过敏性休克B. 血管神经性水肿C. 荨麻疹D. 皮下脂肪萎缩E. 低血糖C 84.糖尿病患者在家注射正规胰岛素,出现极度饥饿感、软弱、手抖、出汗、头晕等,此时应:A. 让患者卧床休息至症状消失B. 让患者平卧,并协助活动四肢C. 给口服一些糖块D. 立即打电话询问保健医生E. 立即送至附近医院D 8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一般不宜用:A. 氯化钾 B. 生理盐水 C. 正规胰岛素 D. 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E. 1.25%碳酸氢钠溶液D 86.酮症酸中毒患者经治疗后, 意识恢复突感心悸, 饥饿出汗, 随即又意识不清, 应立即:A. 加大胰岛素剂量B. 加用优降糖C. 静脉滴注碳酸氢钠D. 静脉注射5%葡萄糖E. 应用呼吸兴奋剂D 87.为防止胰岛素注射部位皮下组织硬化及脂肪萎缩,应注意:A. 局部严密消毒B. 注射后局部按摩C. 注射不可过深D. 经常更换注射部位.E.药液温度不可过高A 88.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在无酮症酸中毒也无拮抗胰岛素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要量>100 — 200U. 考虑该患者的表现为A.胰岛素抗药性 B.胰岛素过敏 C.胰岛素失效 D.胰岛素抵抗 E.Somogyi现象A 89.哪项不符合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病理生理表现:A. 高血钾B. 高血钠C. 脑细胞脱水D. 高血浆渗透压E. 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C 90、鉴别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致肾上腺皮质增生与肾上腺皮质腺瘤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A、尿 17—羟测定B、血浆游离皮质醇测定 C、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尿游离皮质醇测定E、血浆 ACTH 测定E 91.女性,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