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苏教版
1. 数的认识和比较
- 数的读法和书写
- 数的数量和大小比较
- 数的顺序和位置
- 数的奇偶性
2. 数的拆分与组合
- 数的分解和合成
- 数的进位和退位
- 数的加法和减法
- 数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 数的测量和计数
- 长度的测量和比较
- 重量的测量和比较
- 容积的测量和比较
- 时间的测量和比较
4. 几何形状与空间结构
- 点、线、面的认识和绘制
-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认识和绘制- 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绘制
- 空间位置的认识和描述
5.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数据的图表展示和分类- 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 数据的预测和应用
6. 算式的解决与运用
- 算术符号和运算规则
- 算式的列法和解法
- 集合概念的引入和运用- 算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

这里给大家按照单元整理总结了知识!
第1单元时、分、秒(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1单元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2单元
第3单元测量(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3单元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4单元
第5单元倍的认识(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5单元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6单元
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7单元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8单元
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三年级数学上人教第9单元
利用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进行总结概括,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同学们学会这些知识有利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帮助。

关注我,记得收藏和分享宝贵知识,后续会为同学们分享更多的内容,谢谢!。

三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完整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完整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重量单位的认识:我们通常所说的物品有多重,小知识: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用克(g)作单位。

过的际单位制,其国际代号为SI,我国简表示较重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称其为国际制,将质量确定为七个基本物用千克(kg)作单位。

理量之一:其名称为“质量”(mass),简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写为M或m;其单位名称为“千克”,国际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单位代号为“kg”;并作文字定义:“千克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第一单元重量单位的换算:1千克=1000克1千克是1个1千克;1000克是1000个1克;生活中的重量知识:1千克又叫做1公斤。

1吨=1000千克1吨=1000000克1克1千克5吨重量单位的认识:我们通常所说的物品有多重,目标: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用克(g)作单位。

过的际单位制,其国际代号为SI,我国简表示较重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称其为国际制,将质量确定为七个基本物用千克(kg)作单位。

理量之一:其名称为“质量”(mass),简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写为M或m;其单位名称为“千克”,国际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单位代号为“kg”;并作文字定义:“千克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克、千克的认识重量单位的换算:认识1千克=1000克1千克是1个1千克;1000克是1000个1克;生活中的重量知识:1千克又叫做1公斤。

1吨=1000千克1吨=1000000克1克1千克5吨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目标: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吨,建立质量认知目标:1、认识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观念。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1-4单元)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1-4单元)

1-4单元
一、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48÷3= )
1.点图
2.拆数(48=30+18)
3.竖式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888÷6=)
估商
888÷6 商是三位数
666÷8 商是两位数
比较首位与除数的大小
除法中的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为0
不够商1时商0(例:624÷3=208)
计算过程
高位计算
余数<除数
不够商1时商0(首位不够商1看前两位) 验算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解决问题 例
:200本书平均放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每
层放多少
二、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
对称轴:对折的那条线(画法:虚线、长一点)
对折后剪出图形,再展开是什么图形
平移和旋转
平移:直线运动
旋转:绕一点或一个轴运动
三、乘法
整十整百
例:50×40=
两位数乘两位数 例:14×12 1.点图
2.拆数
3.列表
4.竖式
估算
例:21×59 估算为20×60
三位数×两位数
竖式
四、千克、克、吨
认识单位
克(g )大约一个大回形针的重量
千克(kg )大约两瓶矿泉水的重量
吨(t )大约一只大象的重量
单位换算
1000g=1kg
1000kg=1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随着第一节上课铃声响起,三年级的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整齐地坐在教室中,期待老师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在本节课上,同学们开始学习思维可视化的重要工具——思维导图。

大家积极参与吴老师为同学们精心准备的体验活动,用文字、图画认真的绘制各具特色的思维导图。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体验入手,观察思维导图,通过自己的努力特点工具特点,探索思维导图的画法,并付诸实践,兴趣盎然。

课后,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通过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的学习自己不但更善于观察、分类,思路也变得更清晰,并且提高了记忆速度。

本节示范课上,老师展示了结构化的教学设计方法,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举一反三”。

吴老师提供的“体验——探究——练习——讲解”教学设计模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主动参与体验、积极获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也展示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导。

参加教研的各校骨干教师见证了学生们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就能自己画出思路清晰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深有感触。

认为应该尽快掌握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导图,并在各学科教学中加以运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老师们展开深入交流。

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分享针了生成性授课的过程中,点评引导学生的具体方法,强调生成性课堂的重要性。

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按照从体验到知识、从知识到应用的建构规律。

本项目开创了教师研修的新模式,立足课堂,理论结合实践,应该在学校长期持续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