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减压课件
心理减压培训培训课件
![心理减压培训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70c9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4.png)
心理减压培训培训课件
目录
• 心理减压概述 • 减压技巧与方法 • 减压培训实施 • 减压培训案例 • 减压培训资源
01
心理减压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心理减压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减轻或缓解个体的负 面情绪、压力和紧张状态,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 量。
目的
心理减压旨在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提 高情绪调节结词
通过适当的途径宣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
详细描述
情绪宣泄法是一种通过适当的途径宣泄情绪来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这种方 法可以通过与朋友或亲人聊天、写日记、参加体育活动等方式来宣泄情绪, 减轻内心的压力。
音乐疗法
总结词
通过听音乐来减轻心理压力、舒缓情绪的方法
详细描述
音乐疗法是一种通过听音乐来减轻心理压力、舒缓情绪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 过聆听舒缓的音乐来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人的心情。
学校心理辅导案例
总结词
及时、专业、系统
详细描述
某一高校学生因为学业、就业等多重压力感到无法承受,出现了心理问题。学校及时启动心理辅导案 例,从专业角度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评和疏导。同时,为了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学校还开展了 一系列心理教育课程和讲座,加强学生心理韧性和抗挫能力的训练。
个人心理疏导案例
减压的必要性及意义
必要性
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对身心健康产 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身体不适等。因此,心理减压具有必要性,能够帮 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压力和促进身心健康。
意义
心理减压的意义在于提高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幸福感和生 活质量。通过心理减压,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积极面对生 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同时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视压力学会减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pptPPT讲座课件
![正视压力学会减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pptPPT讲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c2eb2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14.png)
健
康
教
育
主
题 班 会 —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还有人说,“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有了梦想,就要付出行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梦想。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压力图画
PRESSURE PICTURE
03 人生故事
LIFE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行动,能让人生放射光彩。陆游说: “纸上 得来终 觉浅, 觉知此 事要躬 行。” 还有人 说,“ 时间给 空想者 痛苦, 给创造 者幸福 。”有 了梦想 ,就要 付出行 动,用 行动来 实现自 己梦想 。
中小学心理课件23正视压力学会减压
![中小学心理课件23正视压力学会减压](https://img.taocdn.com/s3/m/53eb9c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d.png)
中小学心理课件23正视压力学会减压•压力来源与影响•压力应对策略•减压技巧与方法目录•校园心理环境建设•教师角色与责任•家长参与与支持01压力来源与影响学生面临的重要压力来源之一,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考试成绩作业负担学习方法大量的作业和课外辅导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娱乐,从而产生压力。
不恰当的学习方法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进而产生学习压力。
030201学习压力与同学之间的相处问题,如被排挤、欺凌等,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同学关系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如老师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可能让学生感到压力。
师生关系缺乏社交技能的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容易感到不自在和紧张,从而产生压力。
社交技能人际关系压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者与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不符,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父母期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可能会因为经济压力而感到焦虑和不安。
家庭经济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关系紧张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压力。
家庭环境家庭期望压力自我认知压力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心理压力的产生。
自我期望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当现实与期望不符时,便会产生挫败感和压力。
自我认同缺乏自我认同的学生容易感到迷茫和无助,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02压力应对策略0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授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而非问题本身带来的压力。
01乐观面对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将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以更轻松的心态应对压力。
02自信心的建立鼓励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应对压力。
积极心态培养时间管理技巧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拖延和压力积累。
优先级排序教会学生区分任务的轻重缓急,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任务,减轻时间压力。
学会拒绝和说“不”鼓励学生学会拒绝不必要的请求和任务,避免过度承担压力。
积极自我暗示鼓励学生使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增强抗压能力。
心理减压培训课件
![心理减压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879e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6.png)
02
压力管理与减压技巧
有效的时间管理
总结词
时间管理是减轻压力和焦虑的关键
详细描述
时间管理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避免时间不足和任务繁重带来 的压力和焦虑。有效的时间管理包括制定计划、优先安排任务、设置截止日 期等技巧。
积极的情绪调节
总结词
积极情绪能够减轻压力和焦虑
详细描述
积极情绪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性。积 极的情绪调节包括自我激励、放松技巧、情绪认知等。
详细描述
02 个人减压计划是减轻工作压力
、保持健康的关键。以下是一 些个人减压计划的建议
时间管理
03 合理规划工作时间,设置优先
级,避免拖延和压力积累。
健康饮食
04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
度饮食和饮酒,注重营养均衡 。
健身运动
05 参加适合自己的健身活动,如
跑步、游泳、瑜伽等,促进身 体放松和精神愉悦。
对压力和困难。
02
增强自我效能的方法
通过完成挑战性任务、接受培训、观察他人的成功经验等途径,逐步
增强自我效能。
03
增强自我效能的作用
增强自我效能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信心和勇气,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 2 3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意义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 对压力和困难,提高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
自我催眠
03
自我催眠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
智能减压方法
智能家居
通过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音箱、智能照明等,享受智能化的生活体验,减轻压力。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带来沉浸式体验,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
心理减压课件.ppt
![心理减压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e1fc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c.png)
保持积极心态,学会转换思维角度,以乐观态 度面对压力。
专家建议三
加强锻炼和放松训练,如瑜伽、冥想等,有助于 缓解压力。
心得分享一
面对压力时,要勇敢面对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
心得分享二
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内心感受,有助于释放压 力。
心得分享三
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调整心态和目标,以更好地 应对压力。
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的影响
01
02
03
04
生理反应
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各种生理反 应,如头痛、失眠、胃痛、肌
肉紧张等。
情绪体验
个体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 易怒、情绪波动等情绪体验。
行为改变
心理压力可能导致个体出现拖 延、酗酒、暴饮暴食等行为改
变。
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引发各种 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症、抑
家庭与朋友的支持是减轻心理压 力的重要途径。与家人和朋友分 享自己的感受和压力,可以获得
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定期与家人和朋友聚会,共同参 与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学会倾听 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助于增强 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互动和支持
。
专业心理咨询
专业心理咨询是针对心理压力的有效治疗方法。咨询师通过提供指导和 支持,帮助个人识别和应对压力源,以及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加入兴趣小组 、参与社区活动等,可以结交志同道 合的人,分享共同的兴趣和经验,增 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支持。
05
CATALOGUE
案例分享与讨论
个人压力应对案例
案例一
小王因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 班,导致身心疲惫。通过学习心 理减压技巧,调整工作方式,逐
减压赋能-轻松前行心理课件精选全文
![减压赋能-轻松前行心理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14868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c.png)
• 你可能会感受到一些紧张、焦虑和不知所措感。 • 这就是人们在压力缠身却又不知道如何应对时的感受。
5
02 压力纸飞机
———我们都一样
6
请每位学生将自己近期感觉到的压力事件 写在纸上,然后折叠成小飞机。 待老师发出统一指令后将飞机投向讲台。
7
❀其他压力事件
• ❀我没时间完成所有的作业 • ❀某些课总是讲得飞快,捡个
15
05 我的减压工具箱
16
应对压力我不怕
小组交流分享,当你面对压 力时,你是怎么调节的呢? 把它写在纸上。
17
合理宣泄法
18
认知重建(修整不合理信念)
旧有认知
重建认知
快要期末考试了,担心考不好 没有发生的事情不必担忧,担忧
也没有用,专注于当下便能改变 未来。
要学的知识太多了,学不完, 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能把每一
寻求外部资源 编织一张获得支持和帮助的安全网: 家人、朋友、学校老师
24
应对压力积极转换单
写下你近期感受到的压力事件,并给予解决方案。
25
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的 人,而是在与压力共处中,善用生活的 压力成长自我的人!
26
感谢倾听
Thankyou my friend
27
我的减压工具箱
解决问题 而非逃避
重新评估:事情真的有那么糟糕么? 优化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 尝试解决:实践行动
当问题暂时无法 解决时,要通过 身心调节方法安 抚自己,缓解压 力的伤害。
接纳现实(对于无法控制的顺其自然) 认知重建+调整预期和目标 合理宣泄情绪(画画,听听,动动) 身心放松法(呼吸放松、蝴蝶拍)
10
03 吹气球比赛
正视压力 学会减压 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 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通用版
![正视压力 学会减压 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 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3b5da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9.png)
A.轻便型脚踏车:压力承受能力50%。选择这项的人,通常来说无法 忍受自己承受过大的压力。不过这并不代表你丝毫不能承受压力,有 时候压力反而能够成为你的动力,让你达到心目中的目标。 B.电动脚踏车:压力承受能力20%。选择这个选项的朋友,你对于压力 可以说是非常敏感。在现实生活中,你绝对不允许也不会让自己承受 过大的压力。一旦超过自己的承受范围立即放弃是你不二的选择。
03
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
动物操
如何减压的小秘籍
自我调节
不要把目标定得高于自己能力所及。
有效地分配时间,将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按轻重缓急编定先后次序,然后依次逐步完成,阶段性的成果可减低同时展开 多份任务而又无法完成所带来的压力。
课余时应做适量运动,既可强健身体,亦可减压,或可在房间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减轻肌肉疲劳。
压力图画
有压力时怎么办呢? 其实不仅仅我们一个人感受到压力, 其他人也都有压力。
压力图画
请同学们按要求参与活动 请同学们画一幅画,能表示自己当前 状态或心情的一幅画,画好画请上传 家校本!
非常
感谢聆听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正视学习压力
学会减压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目 录 CONTENTS
01 压力气球
03 自我调节
02 人生故事
04 压力图画
01
压力气球
压力气球
你感觉到学习压力了吗?现在,就 请你们根据自己感受到的学习压力 的程度,把这些压力吹进气球里, 看看你们的压力有多大。
压力气球——网课压力表现
长期学习压力过大,你有可能会心情 烦闷、脾气差、注意难以集中、不愿 接触人,甚至是有时难以自控。
人生故事
心理减压ppt课件
![心理减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092cba9b6648d7c0c746b2.png)
可编辑课件PPT
3
有压力一定是坏事么? 压力影响行为的规律
行
最高绩效表现
为
绩
效 一般压力范围
压力不足, 懈怠无聊
压力超载, 燃料烧尽
压力水平
可编辑课件PPT
4
可编辑课件PPT
8
二、测试心理压力
❖ 这是一张静止的图 片, 你的心理压力 越大,图片转动越 快。
可编辑课件PPT
9
测试
❖ 这是一张图片,是静止的,如果你看到运动的景象,表明你的生活压力 大,内心情绪波动比较大。
可编辑课件PPT
10
测试
❖ 心理压力越大,黑色小 点闪动得就越快 。
可编辑课件PPT
心理减压
可编辑课件PPT
1
课程内容
❖ 认识心理压力 ❖ 测试心理压力 ❖ 压力应对
可编辑课件PPT
2
一、认识心理压力
❖ 心理压力是个体在心理受到威胁时产生的负面情绪反应, 自己的能力与外界环境的需求有相当的不平衡。
❖ 心理压力是你必须接受的生活变化或刺激。包括坏的变 化和好的变化,例如期盼已久的职位升迁对某些人来说 也是压力。
可编辑课件PPT
21
认知重整
◎A(触发事件)→C(结果:非理性的情绪、 生理或行为反应) ◎A(触发事件)→B(信念/认知/自动想法)
→C(结果--非理性的情绪、生理或行为反 应) ◎A→B→C→D(驳斥、正向内醒)→E(结果 --理性的想法、情绪、生理或行为反应)
可编辑课件PPT
22
压力应对的方式2:归因理论
心理减压培训ppt课件
![心理减压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2b68ee84254b35eefd3461.png)
倾听---在听中了解别人
听懂别人的话 听懂话外音 用心听完 积极回应 听本身对人就一种尊重 我知道我是(倾听),我不知道我是(教
育) 说者是知识,听者是智慧
25
沟通表达
表达感受而不是情绪 时机适当(有时时机重于正确) 要事与情相结合 语气语调把握 表达的目的要有利于解决问题 尝试不同的方式沟通、和年龄相匹配 少用负性信息,采用正向信息沟通
26
结束语
让我们一起来面对压力,正视压力,在压 力中不断成长!
27
谢谢大家!
28
3
行为上的:对他人总有攻击性和人际摩擦 增多。极端的枯竭会使人出现自伤或自杀。
品行上:违背道德行为增多。 职业发展上:厌倦、低效能、学习与改变
的积极性降低。
4Leabharlann 明确意义 活着为什么? 工作为什么?
5
明确态度
对于生命所给予我的我不想要怎么办? 相同的处境,有不一样的人生为什么? 你幸福的遥控板在谁手中?
到!” 5、工作结束时说“我真棒,以后可以做得更好” 6、睡觉前说“今天真不错,我感觉非常好!”
20
增强自信
7、奖赏自己。每完成一项任务就是一份喜 悦。给自己设置一些具体的目标,每实现 一个目标就给自己一个奖赏。
此外,出门前照照镜子,说“今天气色不 错”
休息的时候,约几个朋友在一起“发泄” 情绪,然后再相互鼓励。
21
解压之道七
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和技巧 黄金规则: 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
去对待别人
22
了解人的偏好---正性刺激
爱表扬是人的天性 赞赏别人所付出的远远小于被赞赏者所得
到的。 真诚的赞赏 内容为对方所在意
缓解心理压力PPT课件
![缓解心理压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fd9a3f81c758f5f61f67fb.png)
发展结果的可预测
精选ppt
10
练就正向思维习惯
精选ppt
11
分 享 带 来 喜 悦
精选ppt
12
路天 无 绝 人 之
精选ppt
13
弱者并不会常常处于下风
精选ppt
14
合 作 带 来 惊 喜
精选ppt
15
是 恐 惧 还 是 自 信
精选ppt
16
是 颓 废 还 是 放 松
精选ppt
17
是 两 小 无 猜 还 是 大 逆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精选ppt
4
彻底摆脱了压力就是——死亡
一个关于蝉蜕的真实故事 人生的第一份礼物是什么?
精选ppt
5
过重的压力给人们带来痛苦
心理症状 生理症状 行为症状
精选ppt
6
心理症状:
精选ppt
22
建立巩固完善“紧张——放松”机制
欣赏音乐放松 放松音乐7.mp3音乐1 音乐2
积极运动放松 放松操 放松呼吸
合理宣泄放松 发泄小游戏 专注兴趣放松
投入游戏放松 现场游戏1
现场游戏2
精选ppt
23
自我娱乐放松
幽默小故事、笑话、搞怪视频、开心图片
给女教师的30个健康建议
精选ppt
24
经常保持微笑
不管在人生舞台上扮演何种角色,都要 面临压力,只要合理的管理压力,就可以积 极地将压力转换为动力!
精选ppt
33
努力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暂时无能为力的。 如果你学会了这一点,你的人生就会轻松并且 收获很多。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班会 正视压力 学会减压 课件 (15张PPT)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班会 正视压力 学会减压 课件 (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21932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0a.png)
• 大家有什么缓解压力的有效 办法?
调整心理 愉悦迎考
• 心理暗示(语言 音乐 食物 ) • 放松练习(肌肉放松 深呼吸 想象放松) • 记日记 和自己谈心 • 大声唱歌 • 进行体育锻炼
积极面对压力,保持健康心态
• 只要心情好,一切都好! •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控制你的情绪。 • 自己改变消极的情绪,告诉自己我能行。 •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耶克斯—多得森定律
• 心理压力与作业成绩之间 • 是倒U形曲线关系。 • 倒U曲线揭示: • 如果人完全缺乏紧张、毫
无压力,会导致没有学习 动力,这是不利于学习的; 而过度的焦虑紧张又会导 致学习的失败,中等强度 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 成。
考前适度压力有一定的好处
• 首先,适度紧张能使我们保持学习的警觉 性,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 7、心情兴奋,并且渴望高考快些到来,希望早一点结束 这样的状况。 8、似紧(嘴里说或者心里感觉)实松(行 动上)。
• 9、睡觉做梦或者晚上失眠,影响正常作息,担心考前失 眠。 10、拿起书本似乎觉得什么都会,一目十行,半小 时可以读一册书,合起书本,头脑一片空白;或者打开书 本一点都看不下,心乱如麻。
正视压力 学会减压
-------调整心态 积极备考
第一部分:压力
• 压力来源分析
• (一)压力源于自身 • (二)压力源于父母 • (三)压力源于其他人
考试前,常见的心理和行为
• 1、自习时容易分散精力(看这个,想那个),不主动克 服困难,坐不住, 2、精神萎靡,听课精力不集中,或者 把听课的乐趣放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上。
心理减压课件
![心理减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46636c1eb91a37f1115c01.png)
"认知改变法" 认知改变法" 认知改变法
往往是这样的情况:人们不是被事情的本身困扰,而是被他 们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认知,信念所困扰.同样的一个事件, 由于认知不同,所暴露出的情绪就不同,采取的态度就不同, 得出的结论就不同,进而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如"退一步,天地宽",就是采取了"激流勇退"的认知; 而不是考虑事件本身的严重程度.阿Q把挨别人的打认知为 "儿子打老子",因此他也就能"天地宽"地活着. 遭受到冤假错案的人,有的委屈地活着甚至自杀,有的坦荡 地活着.能坦荡地活着是因为换了一个角度看待遭受的不白 之冤. 时代变了.如今的一些"杨白劳"赖帐不还,真拿"黄世仁" 没办法.作为债权人怎么办?病态的和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的"认知图式"不能用.就用积极和中性的"认知图式"吧. 如有位债权人说:我要是气出病来,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 折兵",更上"杨白劳"的当了.我只好改换认识,采取另 外一法之二
1,"受精期"(即"怀孕"). 2,"胎儿期"(0—10个月). 3,"婴幼期"(出生—3岁). 4,"儿童期"(或叫"学龄前期",3—6岁). 5,"学龄期"(6—7岁,有的提法是把6—12岁定为"小学生期"). 6,"少年期"(7—14岁). 7,"青春期"(12—14—16—18岁). 豆蔻年华,含苞待放,"花季","青苹果",是个性发展开始成熟的时 期. 8,"青年期"(18—25—35岁). 是人生求知,求职,求爱的关键时候.往往三者一齐来.有人兼而得之, 有人顾此失彼. 9,"壮年期"(25—35—45岁). 原始积累的阶段. 10,"中年期"(45—65岁). 事业有成,自我实现,开始退休. 11,"老年期"(65岁以上:老年初期65—75,中期75—90,后期90以 2010-7-18 上). 6 调适心态,力所能及地做些"利他"和社会公益事情,注重精神收获,乐
减压方法及减压表PPT课件
![减压方法及减压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77c8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8.png)
减压的方法概览
通过各种方式减轻压力,包括放松训练、运动、心理咨询等 。
减压表PPT课件将详细介绍各种减压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 应对压力。
02
减压方法一:心理减压
了解压力源
总结词
明确压力来源
总结词
分析压力影响
详细描述
了解压力的来源是减轻压力的第一步,通 过自我反思和与他人的交流,识别出导致 压力的具体事件或情境。
05
减压方法四:时间管理与规划
制定优先级和计划
01
02
03
确定目标
明确个人或团队的目标, 确保所有工作都围绕目标 展开。
制定计划
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 包括时间表、任务清单和 优先级排序。
调整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 划,确保工作按计划进行。
时间管理技巧
番茄工作法
将工作时间划分为多个25 分钟的工作周期,每个周 期后休息5分钟。
压力应对方式评估
压力应对方式评估旨在了解个体在面对压力时采取的应对策略,包括积极应对和 消极应对两种类型。
积极应对包括寻求支持、调整心态、制定计划等;消极应对包括逃避、情绪发泄 等。不同的应对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了解自己的应对方式有助于选 择更有效的减压方法。
压力源识别与应对策略
压力源识别是减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了解压力的 来源,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常见的压力源包括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针对不 同的压力源,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如调整工作方式 、改善家庭关系等。同时,也需要关注自身心理状态,提 高抗压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总结词
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是减轻压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够帮助身体和大脑恢复精力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心理减压》PPT课件
![《心理减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060c95172ded630a1cb645.png)
6
三、你的压力,从哪里来?
3、造成压力的个性因素
1) 不能自我肯定; 2) 追求完美; 3) 缺乏冒险精神; 4) 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及自我身份; 5) 自我谴责; 6) 性别偏见。
7
四、二种压力自测方法:1、压力自测表
你的总分: 22分
评量题目
4
三、你的压力,从哪里来?
1、造成压力的工作因素
1) 工作量与工作要求高(心理不公平感导致压力感); 2) 人际关系不良(直接影响人的情绪); 3) 工作上的角色冲突与混淆; 4) 工作环境的相对恶劣、上司的影响等。
5
三、你的压力,从哪里来?
2、造成压力的生活因素
1) 生活环境中的偶发的重大变故(变动); 2) 来自伴侣的压力; 3) 来自孩子的压力; 4) 来自家庭安排方面的压力; 5) 来自家庭生活不良环境的压力(如:液体制剂、
心理“环保”与激情再造
1
一、何谓“压力”?
压力
就是我们制定一个事件具有威胁性、挑战 性或对我们构成危害的过程,也是我们对这 个事件做出生理、情绪、认知或行为反应的 过程。
“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 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
——古希腊哲学家
2
二、压力,现代都市人的致命伤
1、生理信号
轻者有:失眠、持续性的疲劳感、 头痛、皮疹、肠胃不适、潰疡、恶心、 呼吸困难或口干舌燥
未来我还希望能做哪些事情? 7) 目前我正被事情所约束或限制,以至于我很难取得所寻求的报
偿、目标? 8) 使我无法达到目的的最大障碍是什么?试着把这些障碍区分成
内存式(自身原因)与外显式(外在压力)。哪些事是你能够 用自己的能力改变的? 9) 哪些事是我做得最好的?列举出来。 10) 哪些事是我做得最差的?我希望怎样提高我在这些方面的能力,10 或是抛开这些事情?
心理减压调节ppt课件
![心理减压调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5958f8ce2f0066f533227e.png)
2018/10/18
一、我有压力
(一)“我”是谁? (二)“我”身兼诸多社会角色。 (三)心理活动的3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四)人格结构的3个“我”:本我、自我、超我。 (五)“我”的生存四大欲求。 (六)是哪个“我”最累、压力最大? (七)压力成因的归类包括社会、生理、认知等6个方面。 (八)程度:无压力、过度压力、适度压力。 (九)新医学模式:心理—生理—社会。 (十)“我”不适应就形成压力。 (十一)压力过大需要减压。 (十二)减压时“六不找”。 (参阅资料及问卷)
8
2018/10/18
5、“潜意识”通常在什么时候、 何种情况下蠢蠢欲动?
⑴黑夜。 ⑵独自一人。 ⑶酒醉时。 ⑷睡梦中。梦中犯罪,不用负法律责任。 ⑸惊恐状态下。 ⑹诱惑力强大情况下。 ⑺无秩序状态下。
9
2018/10/18
(四)人格结构的3个“我”:
“本我” “自我” “超我”
7
2018/10/18
(三)心理活动的3个层次:
1、“潜意识”(无意识、下意识、非理性、本能)。在理性 的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它在深层、冰山的底下。人们在清 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个体对自己的 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但它能严重地影响 人的外部行为。“潜意识”往往很难觉察到,这需要通过自 由联想、梦境分析的方法,而进行揭示、得以提升。 2、“前意识”。在浅层游离、彷徨的心理活动,通过集中注 意或加以提醒,可以进入到“意识”。往往是个中间状态、 过渡阶段。 3、“意识”。是文化了的、理性的、理智的、自觉的和压抑 了的心理活动,是在表层的、个体在清醒状态下的各种有目 的的心理活动。载体是语言,“君子动口”。 4、“远祖集体潜意识”。是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 共同心理现象,是从原始社会本民族的老祖宗那里“遗传” 而来的。如怕黑暗、蛇等猛兽、洪水、孤独、疾病等,又如 男人有大丈夫主义和家长作风、女人“妻管严”和控制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对心理减压的一些原则 和做法: 和做法:
一是最好能消除“刺激源”。 二是回避(发生之前有准备或提前避开下一次的发生)或逃 避(中途离开)斗争的场面。 三是改变恶劣环境。 四是改变对事物和自身的认知评价。 五是培养健康的性格、坚定的信念和意志,改变适应不良的 行为方式。 六是提高对应激的认识水平和适应环境的应对能力。 七是适当运动、娱乐,转移或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八是积极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 九是采用一些积极和中性的“自我减压方法”。 十是求助于心理减压师,进行心理减压,这是排解心理压力 最好的办法。
2012-1-10 7
认知改变” (三)《小河淌水》—“认知改变”: 小河淌水》 认知改变
1、“认知改变减压法”(“认知改变疗 法 ” ) —— 如果说《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
来是心理学的第一个里程碑——诞生;那末,《认知 心理学》的创建就是心理学的第二个里程碑——发展 并走向成熟。笔者认为,“认知减压法”既是心理减 压的一种主要的方法,也是其它所有减压法的基础、 前提、先导或整合,至少是其它所有减压法的辅助方 法。如“行为减压法”是通过纠正人的外显行为达到 调适心理的目的,“精神分析”是把潜意识的东西调 出到“水面”上来再进行减压,“人本主义”强调以 人为中心;但这些都离不开对问题的认知。
心理减压训练课件
(之二) 之二) “人生减压” 人生减压”
2012-1-10
1
导语 一、我有压力
二、人生减压
三、婚姻减压 四、亲子减压 五、职场减压 六、社交减压
2012-1-10 2
二、人生减压
个阶段。 (一)人生的8个阶段。 人生的 个阶段 对心理减压的一些原则和做法。 (二)对心理减压的一些原则和做法。 小河淌水》 认知改变 认知改变” (三)《小河淌水》—“认知改变”。 体验快乐” 快乐体验 快乐体验” (四)“体验快乐”—“快乐体验”。 白日梦” 联想 欲望或理想在睡梦中实现。 联想—欲望或理想在睡梦中实现 (五)“白日梦”—联想 欲望或理想在睡梦中实现。 发泄” 宣泄 宣泄” (六)“发泄”—“宣泄”。 (七)“祈祷”—“自慰”。 祈祷” 自慰” 自慰 成功9因素 成败4归因 因素—成败 归因。 (八)成功 因素 成败 归因。 挫败承受力” 幸福延迟力 幸福延迟力” (九)“挫败承受力”—“幸福延迟力”。 祸不单行” 远近排序 分割承担。 远近排序—分割承担 (十)“祸不单行”—远近排序 分割承担。 十一) 放松训练” 自我暗示 以及“安全岛效应” 自我暗示” (十一)“放松训练”—“自我暗示”以及“安全岛效应”— “快乐岛效应”。 快乐岛效应” 快乐岛效应 十二) 自我实现”是人生理想或梦想追求在现实中的“ (十二)“自我实现”是人生理想或梦想追求在现实中的“亮 点”。 2012-1-10 3 参阅资料及问卷) (参阅资料及问卷)
2012-1-10 8
通俗地说,“认知改变减压法”的要点是端正或改变“导 致个体产生心理压力”的态度、体验和看法;因此,不在 于事物是如何发生、存在的,而在于如何看待这种发生和 存在。正像你现在听到的《小河淌水》——小河淌水哗啦 啦!你听到的是在歌唱?哭泣?吵闹?流淌?心情好的人 听到的是在歌唱,心情不好的人听到哭泣,心情烦躁、焦 虑的人听到吵闹,心情无所谓的人听到的是在流淌。积极 的看法可以使你产生良好的心态,当然良好的心态也可以 使你产生积极的看法。——听到歌唱,就是积极的看法和 良好的心态。 一个人改变不了事物的已经发生或存在,但可以改变自己 对“已经发生或存在”的看法,进而调整对此的行为或者 把不快乐的事转换、体验成快乐的事,这就是“认知改变 减压法”的妙处。
2012-1-10 5
分法之二—— 分法之二
1、“受精期”(即“怀孕”)。 2、“胎儿期”(0—10个月)。 3、“婴幼期”(出生—3岁)。 4、“儿童期”(或叫“学龄前期”,3—6岁)。 5、“学龄期”(6—7岁,有的提法是把6—12岁定为“小学生期”)。 6、“少年期”(7—14岁)。 7、“青春期”(12—14—16—18岁)。 豆蔻年华、含苞待放、“花季”、“青苹果”,是个性发展开始成熟的时 期。 8、“青年期”(18—25—35岁)。 是人生求知、求职、求爱的关键时候。往往三者一齐来。有人兼而得之, 有人顾此失彼。 9、“壮年期”(25—35—45岁)。 原始积累的阶段。 10、“中年期”(45—65岁)。 事业有成,自我实现,开始退休。 11、“老年期”(65岁以上:老年初期65—75、中期75—90、后期90以 2012-1-10 上)。 6 调适心态,力所能及地做些“利他”和社会公益事情,注重精神收获,乐
(一)人生的8个阶段: 人生的8个阶段:
生理或人生经历走到每个阶段,都会 有“体内应激源”发生即都有来自体 内刺激(如“青春期”的“逆反”、 “中年期”—“更年期”的“无名火”) 的各种压力。对事先能够预测得到的 “体内应激源”如果处理得妥当,就 能较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否 则,就会产生严重压力甚至出现一些 心理疾病,干扰自己正常的工作和和 谐的生活。
2012-1-10 15
①他欠债不还,是留着钱给自己买棺材。 ②是“前世的我”欠了他的。 ③让后世他变牛做马还我。 ④他会遭报应的。 ⑤他将受到良心所指,非正常死亡。 ⑥我财去人安,花钱买个教训。 ⑦也许那笔钱本不是属于我的。 ⑧塞翁失马,安知祸福……
2012-1-10 16
(四)“体验快乐”—“快乐体 体验快乐” 快乐体 验”:
1、我们可以先把人的心态或情绪分成三种: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 “情绪”——有时又叫“心情”,是维持生存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的体验。正面如手舞足蹈,负面如暴跳如雷。焦虑、恐惧、抑郁、愤怒 等消极的情绪能消耗人的“生命能量”,甚至伤害心脏。“伤痛言语” 用得过多,会杀死躯体许多细胞,谓之“自身中毒”。反之,情绪过度 高涨、激昂,也会伤神到伤身。一个人没有情绪,那是“行尸走肉”; 情绪过激,便是有了心理问题。最好是情绪相对平稳,当然这是从心理 健康角度而言;如果因愤世嫉俗、见义勇为、刚直不阿、争鸣是非、坚 持原则、捍卫正义和真理,而引起情绪的不平稳,则又是做人角度的问 题了。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因素和心理过程。 “情绪”,通常往往指“负性情绪”。其实“情绪”是个中性词,也有 “良性情绪”,如热情、愉快、乐观、明朗、奋发向上等。 2、“体验快乐”,是专找或留住快乐,赶走或忘记苦恼;“快乐体 验”,是以积极、良性的心态,去寻找、创造、积累快乐,即使遇到不 快乐的事也可以当成、看成、理解成、体验成是快乐的事,这又高了一 层境界。 2012-1-10 17
2012-1-10 12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有时会产生一些“认知障碍”,如以 下几点: ⑴“投射效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⑵“光晕效应”(对毛主席无限崇拜就是光晕或叫晕轮效 应,以偏概全,一见钟情,一坏百坏,一俊遮百丑)。 ⑶“定势效应”(刻板效应,如认为北方人豪爽,上海人 精明,乡下人如何,城里人如何,不要相信河南人)。 ⑷“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如:嫉妒-固执-挑剔-勤奋聪明→他是个嫉妒之人;聪明-勤奋-挑剔-固执-嫉妒→他 是个聪明之人)。 ⑸“近因效应”(最后印象,如有的妻子对丈夫说:我现 在才把你看透,想不到你早就骗我)。 ⑹“角色固着”(个人的言行过于拘泥特定的角色,如有 的老师回家对妻子、子女说话还是老师的腔调)。
2012-1-10
9
2、“认知失调论”—— 、 认知失调论”
意思是说,一个人产生心理压力,是因为不能正确、现实地 对待“应激源”特别是社会“应激源”。如对同一个消极或 恶性的社会“应激源”, ⑴不同人的不同“感知”:①感到非常适应不了,②感到一 般的不适应,③感到无所谓。 ⑵不同人的不同“思维”:①越想越窄、越气愤,②“转移” 去想别的事,③去直面、承受、适应、习惯它。 ⑶不同人的不同“认知”:①正确、现实地认识,②正确但 不现实地认识,③不正确也不现实地认识。 ⑷不同人的不同“行为”:①改变而没有改变得了却还要 “拿着鸡蛋碰石头”,②改变或消灭了“应激源”因而消除 了心理的不适应,③避开它也就不存在了心理的不适应。 其中,有些“感知”、“思维”、“认知”、“行为”是失 调的,而“不正确也不现实地认识”又是典型的失调。
联想—欲望或理想在 (五)“白日梦”—联想 欲望或理想在 白日梦” 联想 睡梦中实现: 睡梦中实现:
1、“白日梦”(“幻想”)——大白天做梦,专想好事, 甚至把过去的美事加以夸张,可打破时空,随意组合,进 行自我欣赏甚至自我陶醉,以求自我安慰。可回到过去, 也可超越现在去到未来,同过去、未来的人打交道。也可 让无意义的东西变成有意义、有趣的东西。“心想事成” 就是在做“白日梦”。 2、“联想”、“想象”——在感知、记忆、思维的基础上, 头脑中加工形成的一种新形象。可产生理想或幻想。理想 的前提或基础是想象,人如果没有理想,就没有奋斗、前 进的目标或方向。理想过高即“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的 反差过大,最终实现不了,成了幻想。但幻想可以通过 “白日梦”和睡梦去“实现”。
2012-1-10
11
由此可总结出作为医院、医生这种“应激源”的3种情况: 一是正常或中性的刺激,却引出不正确的认知,并导致 消极、不适的情绪; 二是不正常或恶性的刺激,引出正确的认知,但也导致 消极、不适的情绪; 三是积极的刺激,引出正确的认知,并导致积极、相适 应的情绪。 对前两者,要求个体既然要改变或调整不适的情绪,— —不能改变或不能消灭不良的“应激源”;这就要求改 变或克服盲目错误的认知、异常的信念或歪曲的思维方 式,只要异常的认知克服了即认知端正了,就产生适应 性、平稳性的情绪或解除心理的压力,进而就会对中性 或不良的“应激源”看得惯、想得通、变通地对待或客 观相处,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
2012-1-10 10
3、举例剖析—— 举例剖析
当今一些人对医院的认知及对医生看病行为的心态: ⑴有人(如小孩因为害怕打针)认为是“可怕的场所”。 ⑵有人(老年人看到太平间)认为是进入“坟墓之门”。 ⑶有人(一般人)认为是“救死扶伤”(指医院的确做到 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地方。⑷有人(被医院“稳 准狠”宰过没商量的病人)认为是“一切以病人兜里的钱 为中心”的“屠宰场”。 ⑸有人(遭遇医德差、医术低、不负责任医生的住院病人) 非常气愤地说:“就是健康的人也能住出病、气出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