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PPT课件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课件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a87f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5.png)
案例分享与讨论
案例一:长期卧床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总结词
长期卧床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关键在于维持肠道功能、预防并发症和保证营养供给。
详细描述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活动量减少,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引起便秘、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定期腹部按摩、使用益生菌等方式,促进 肠道蠕动,维持肠道功能。同时,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供给方案,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课件
• 肠内营养支持概述
肠内营养支持概述
肠内营养支持的定义
01
肠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口服或管 饲方式,将营养物质经胃肠道提 供给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
02
它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特点的营 养供给方式,能够维持患者的营 养状况和生命活动。
肠内营养支持的适用人群
无法进食或吞咽困难的患者
如口腔、食管、胃手术后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等。
THANKS
感谢观看
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 来源,如植物油和鱼油,以提 供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
维生素与矿物质
确保肠内营养制剂含有适量的 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患者
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输注的方式
口服给药
对于能够吞咽的患者,可选择口 服给药方式。注意观察患者是否
有呛咳或误吸的风险。
管饲给药
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采用 管饲给药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管饲途径和工具。
案例三:胃肠道手术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总结词
胃肠道手术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重点在于促进术后 恢复、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胃肠道手术后,患者的消化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容易出 现营养不良和相关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以通过 术后早期给予适量的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软 食等方式,促进术后恢复。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 养状况和生命体征,及时调整营养供给方案。此外,要 特别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方式指导,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肠内营养及护理ppt课件全文
![肠内营养及护理ppt课件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c0f24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4.png)
严重腹泻 严重呕吐 SAP急性期
空肠瘘
肠内营养的投给途径
投给途径
口服
管饲技术
鼻胃管
鼻肠管
胃
空
造
肠
鼻 十 二 指 肠
鼻 空 肠 管
瘘 管
造 瘘 管
管
肠内营养的投给途径
管饲喂养
预测时间>6周?
否
是
鼻胃(肠)管饲 高度肺吸入风险
胃肠造口术 高度肺吸入风险
否
是
否
是
鼻胃管饲
鼻肠管饲
胃造口术
空肠造口术
鼻胃(肠)管途径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
胃肠道是否有功能
否
是
肠外营养
膳食摄入>90%需要量
否
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管饲喂养 膳食摄入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意识障碍 昏迷
吞咽咀 嚼困难
消化道瘘
脏器功 能障碍
口、咽 食道手术
高代谢 营养不良
肠内营养的禁忌症
小肠广泛切除术后早期 麻痹性、机械性肠梗阻
上消化道出血 严重吸收不良综合症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
肠内营养及护理
主要内容
1 肠内营养的概念 2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 3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禁忌症 4 肠内营养的投给途径
5 肠内营养投给前的注意事项 4
6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 5
肠内营养的概念
营
肠外营养
养
支
持
肠内 营 养
是指经肠道用口服、鼻胃(肠)管或胃肠 造瘘来提供可满足、超过或补充机体代谢需要 的营养物质及其它营养素的支持方式。
经皮内镜引导下空肠造口
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口
肠内营养的投给方法
肠内营养护理ppt课件
![肠内营养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89c6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3.png)
*妥善固定喂养管:注意观察喂养管在体外的标记; 经鼻置管者妥善固定于面颊部,病人翻身、床上活动 时防止压迫、扭曲、拉脱鼻胃管; *输注前确定导管的位置是否恰当,可用PH试纸测定抽 吸液的酸碱度,必要时可借助x线透视、摄片确定管 端位置;
二、提高胃肠道耐受性
1、加强观察:倾听病人主诉,注意有无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 道不耐受症状。若病人出现上述不适,查明原因;针对性采取措施如减 慢速度或降低浓度;若对乳糖不耐受,应该用无乳糖配方营养制剂。 2、输注环节的调控:输注时注意营养液的浓度、速度及温度。
二、鼻咽食管和胃黏膜损伤及炎症
如何及时处理肠内营养并发症
代谢并发症 注意观察血糖、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根据医嘱监测血糖,必要时 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精神性并发症 各种不适感、饥饿感、悲观感等。
肠内营养护理健康教育
首先告知营养重要性 肠内营养的适应过程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及时处理并发症 因人施护
随着规范的临床营养护理指南的推广和普及,可有效指导护理人员的
工作,以保证高质量开展专科护理工作,促进肠内营养专科护理的持
续发展。
使复杂操作简单化
了解肠内营养的实施
并发症下降
深入了解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医护人员负担降低
病人能较好耐受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一、经鼻胃管途径 常用于胃肠功能正常,非昏迷以及经段时间管饲即可过渡; 优点:简单易行; 缺点:返流、误吸、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增加。
二、经鼻空肠途径 常用于胃功能不良,误吸风险性较大 ; 优点:返流与误吸的发病率降低,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 缺点:喂养开始阶段,营养液渗透压不宜过高。
*经胃管给予:开始即可用全浓度(20%~24%),滴速约50ml/h,每 日给予500~1000ml,3~4日内逐渐增加滴速至100ml/h,达到1日所需 总量2000ml; *经空肠管给予:先用1/4~1/2全浓度(即等渗液),滴速宜慢 (25~50ml/h),从500~1000ml/d开始,逐日增加滴速、浓度,5~7 日达到病人能耐受和需要的最大输入量。用肠内营养专用输注泵控 制输注速度为佳。输注时保持营养液温度合适(38~40℃),室温 较低时可用恒加热器。
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全文
![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46514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6.png)
高血糖的护理及治疗
高血 糖
• 高血糖的原因
• 危重病人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 • 营养液滴速过快 • 胰岛素抵抗…
ICU患者即使无糖尿病史,在应激情况下 也常伴有高血糖,并且难以控制
高血糖的护理及治疗
• 加强血糖的监测 • 营养液用肠内营养泵持续匀速输入 • 严格控制血糖在目标血糖4.4~7.8 mmol/L
范围内 • 注意防治低血糖(定义为<2.3mmol/L)
1. 赵学英, 阙呈立, 邓兰芬. ICU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护理进展. 中华护理杂志,2008, 43卷(1)
肠内全营养治疗是疾病治疗的基础 1 全面、均衡,符合生理; 2 维护胃肠道功能; 3 保护肝脏功能; 4 提高机体免疫力; 5 降低高分解代谢; 6 经济又安全。
1 全面、均衡,符合生理:
1 提供足够的能量;
2 提供安全、平衡、完全的营养素和
微营养素;
3 提供正常生理所需的多种膳食纤维
4
和谷氨酰胺; 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有利于
肠内营养的护理
适用人群
胃肠道功能尚好的患者: 1. 急、慢性胰腺炎 2. 肠瘘 3. 大型胃肠手术患者 4. 肝移植、肝外伤、肝硬化 5. 短肠综合征 7. 溃疡性结肠炎 8. 脑损伤
临床治疗,从肠内全营养治疗开始 1 全面、均衡,符合生理; 2 维护胃肠道功能; 3 保护肝脏功能; 4 提高机体免疫力; 5 降低高分解代谢; 6 经济又安全。
肠内营养的护理原则
--管道护理
• 妥善固定管道,防止导管移位、脱出
• 胃造口及空肠造口处的敷料应每隔 2-3日更换1次
• 定期冲洗管道,连续输注营养液时,应 每4-6小时用无菌水冲洗喂养管1次。每日 输注完毕,应用无菌水冲洗管道。
肠内营养护理ppt课件
![肠内营养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3aad6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f.png)
综合评价
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 果,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综
合评价。
调整策略
调整营养剂种类和剂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 的营养剂种类和剂量。
调整输注方式和速度
根据患者胃肠道耐受性和营养需求, 调整输注方式和速度。
添加特殊营养素
针对患者特殊营养需求,添加相应的 特殊营养素,如谷氨酰胺、精氨酸等 。
肠内营养制剂及选择
制剂类型
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
包含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如氨基酸、 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无需消化即可 直接吸收。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
含有完整的蛋白质,需要胃肠道进行消化分 解后吸收,更接近于自然食物。
组件型肠内营养制剂
以某种或某类营养素为主的肠内营养制剂, 如蛋白质组件、脂肪组件等,可根据需要进 行选择和搭配。
并发症类型
胃肠道并发症
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可 能由于营养液渗透压过高、输注速度
过快或温度过低等原因引起。
代谢性并发症
如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多因营养液配方不当或患者自身代谢
状况改变导致。
感染性并发症
包括吸入性肺炎、营养液污染等,主 要由于误吸、营养液配制及储存不当
等原因造成。
机械性并发症
选择渗透压适中、配方成分合理的肠内营养制剂,以减少胃肠道不适和
代谢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事项
1 制剂的保存与开启
肠内营养制剂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开启后应尽快使用 ,避免污染和变质。
2 制剂的输注与调配
肠内营养制剂的输注应遵循无菌原则,调配时应注意各 种营养素的搭配比例和顺序。
3 监测患者反应
肠内营养支持pptPPT课件
![肠内营养支持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5e287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c.png)
量、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 质及微量元素,使病人在不进食的状况下 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创伤愈 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和发育。
37
肠外营养可分为两种:
◆ 完全肠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全部营养需求均由静脉内提供输注, 而无任何肠内营养摄入
41
15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16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17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18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19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20
肠内营养输注方法比较
优点
缺点
适应证
分次推注
操作简单
胃肠道并发症 多
仅适用于插鼻 胃管和胃造口 的患者
间歇性重力滴注
操作简单,患
者有较多的活 胃肠道并发症
动空间
仍较多
适用于鼻饲喂 养的患者
33
胃潴留预防及处理
◆ 经胃喂养 第一个48h每4h检测胃残留量,达到喂 养目标或使用小口径的胃肠管可1次/6~8h
◆ 胃残留量>200ml可应用促胃肠动力药 ◆ 经幽门后喂养 出现胃储留时可同时置胃管减压,
继续使用肠内营养 ◆ 氧供不足情况下肠道喂养可加重肠粘膜缺血,在
血流动力学稳定但乳酸小于2mmol/L时应暂停EN
◆ 目前国内尚无组件式 肠内营养制剂的上市 产品。
26
27
肠内营养配方选择
◆ 肠道功能正常患者:首选整蛋白标准配方,有条件时选用含
有膳食纤维的整蛋白标准配方
◆ 消化或吸收功能障碍的患者:选用短肽型或氨基酸型配方 ◆ 便秘患者:选用含不溶性膳食纤维配方 ◆ 糖尿病或血糖增高患者:选用糖尿病适用型配方 ◆ 限制液体入量患者:选用高能量密度配方
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
![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e063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2.png)
对于重症患者,还需要注意预防肠内 营养相关的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 腹胀、腹泻等。
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需要注意营 养液的配制、输注速度和温度,以及 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化指标 。
老年人的肠内营养护理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消 化吸收能力减弱,常常需要肠 内营养支持。
老年人的肠内营养护理需要注 意营养液的选择、输注方式和 剂量,以及观察患者是否有不 适反应。
评估患者的消化吸收能力
了解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如胃酸分 泌、肠道蠕动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 合接受肠内营养。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 肠内营养制剂:如高蛋白、高热 量、富含维生素等不同类型的营
养制剂。
根据患者的消化吸收能力选择合 适的营养制剂:如胃管喂养、口 服营养补充等不同的喂养方式。
口瘘、肠梗阻等。
05
CATALOGUE
肠内营养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新技术的应用
01
02
03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 术对肠内营养护理进行数 据分析和预测,提高护理 的精准性和个性化。
智能监测设备
开发智能监测设备,实时 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 理反应,为护理提供及时 、准确的依据。
3D打印技术
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 营养制剂:如针对特定疾病的特
殊营养制剂。
正确的喂养方式
确保喂养管路畅通
在喂养前应检查喂养管路是否通畅,避免堵塞和打折。
控制喂养速度
应控制喂养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以免引起患者不适或导致误吸 。
定期检查和调整喂养量
应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消化吸收能力,定期检查和调整喂养量, 以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2024版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
![2024版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7144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5.png)
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肠内营养基本概念与重要性•肠内营养制剂与选择•肠内营养输注途径与方法•肠内营养护理实践与技巧分享目录•肠内营养效果评价及质量监控•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肠内营养基本概念与重要性肠内营养定义及作用定义作用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及休克均是EN的禁忌证。
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和严重吸收不良综合症也应当慎用。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比较肠外营养优点肠内营养优点可以迅速地提供能量和蛋白质,有效地纠正营养不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比较重要性及临床意义重要性临床意义肠内营养制剂与选择肠内营养制剂分类要素型非要素型组件型不同疾病状态下制剂选择可选择专门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肠内营养制剂,如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制剂。
选择含支链氨基酸(BCAA)比例较高的肠内营养制剂。
选择含必需氨基酸比例较高的肠内营养制剂。
选择含抗氧化剂及高能量密度的肠内营养制剂。
糖尿病肝病肾病肺病010204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疾病状态等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
根据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消化吸收能力、有无并发症等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口味偏好等调整肠内营养制剂的口感和配方。
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和医保政策等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品牌和价格。
03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01020304肠内营养输注途径与方法鼻胃/肠管途径胃造瘘途径空肠造瘘途径030201输注途径介绍及优缺点比较输注方法选择依据和操作步骤间歇性重力滴注操作简单,但输注速度较慢,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较好患者。
连续性经泵输注可精确控制输注速度和量,减少胃肠道不适,适用于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
操作步骤评估患者状况、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营养制剂、确定输注速度和量、定期监测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情况。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机械性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教育内容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肠内营养的重要性、输注途径和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
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
![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7280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e.png)
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需要及时处理。护理时应保持清洁卫 生,避免感染,同时注意调整肠内营 养液的温度和浓度,以减少腹泻的发 生。
呕吐
总结词
呕吐是肠内营养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由胃排空延迟、喂养管位置不当、不耐受等因素引起 。
详细描述
呕吐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脱水等,需要及时处理。护理时应确保喂养管位置正确,注意控制喂养 速度和量,同时可考虑使用止吐药物缓解症状。
肠内营养输注技术的改进
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肠内营养输注技术 ,实现更加精准、安全的营养供给。
肠内营养在临床的应用前景
01
02
03
扩大适用人群
随着研究的深入,肠内营 养的适用人群将进一步扩 大,包括慢性疾病患者、 老年人等。
个性化营养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方案 ,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详细描述
高血糖与低血糖可能导致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需要及时处理。护理时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根据患者情况调 整营养液成分比例和输注速度,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变化。
04
肠内营养的护理实践
肠内营养的护理流程
确定肠内营养的途径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肠内营养制剂,如标准配方、 高蛋白配方、低脂肪配方等。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和活动水平等指标,计算每 日所需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 物质等营养素需求。
详细描述
按照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并 按照说明书的配比要求,准确配置营养液的浓度和体积。
喂养管的护理
总结词
喂养管是肠内营养的重要通道,应保持清洁、通畅,防止感染和堵塞。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ppt课件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764c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f.png)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胃肠道并发症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应减慢 输注速度、降低浓度或暂停输注
,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代谢并发症
如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等,应定 期监测血糖、电解质等指标,及 时调整营养液配方和输注速度。
感染并发症
如管道污染、肺部感染等,应严 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管道 和清洁口腔等措施,同时给予抗
感染治疗。
PART 04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
营养知识普及
01
向患者解释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包括营养素的种类、作用及摄
入量等。
肠内营养方式介绍
02
详细讲解肠内营养的给予途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鼻胃管、
鼻肠管等。
饮食调整建议
0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包括食物选择
、烹饪方式等。
定义:肠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胃肠道途 径提供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的营养支持方法。
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及相关并发症
目的
促进合成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维持或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但摄入不足的患者
存在高代谢状态的患者,如烧伤、创伤、大手术后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 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或已发生营养不良的患者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过程,如协助喂食、观察患 者反应等。
沟通技巧
指导家属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共同应对肠 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PART 05
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营养状况评估指标介绍
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 为体重(kg)/身高(m)^2 ,用于评估患者肥胖或消瘦程
肠内营养护理ppt课件
![肠内营养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06f42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a.png)
不同途径适应症与优缺点分析
口服适应症
胃肠道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者, 能够自主进食或通过辅助进食的患者
。
口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缺点
优点是简单易行,患者接受度高;缺 点是对于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或无法
自主进食的患者不适用。
经导管输入适应症
适用于不能或不愿口服的患者,如意 识障碍、吞咽困难、胃肠道功能障碍
等。
经导管输入优缺点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联合应用
未来肠内营养将与肠外营养更加紧密地结合,形成综合性的营养支持方案,提高患者的治 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新型肠内营养产品的研发方向
介绍未来新型肠内营养产品的研发方向,如更加符合人体生理需求、更加便捷、更加安全 等。
感谢您的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03
04
血清白蛋白水平
监测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 化,以评估营养状况改善情况
。
前白蛋白水平
前白蛋白是反映近期营养状况 的敏感指标,观察其变化可了
解营养支持的效果。
血糖、血脂水平
监测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变 化,以评估代谢状况的改善情
况。
电解质平衡
观察患者电解质平衡情况,如 钾、钠、氯等离子的水平变化
。
肠内营养的定义和重要性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 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对于不能或不愿进食的患者具有 重要意义。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胃肠道功能正常或部分正常的患者,禁忌症包 括完全性肠梗阻、严重腹泻等。
肠内营养的途径与方式
肠内营养的途径包括口服和经导管输入,其中经导管输入 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等 。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94b84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9.png)
• 喂养管堵管: • 喂养管脱出:
• 喂养管道堵塞原因和措施
原因
措施
未定期冲管
喂养管管径过 小
管饲前后冲洗喂养管 持续经泵输注时Q4h冲洗喂养管 用碳酸氢钠冲洗,无效时更换导管 改用CH10喂养管
营养液过于粘 稠
磨碎的药物
用CH10喂养管 Q2h冲洗喂养管(脉冲式冲管比直冲效 果好)
养支持应在入院后第一个24-48小时内开始,并在 以后的48-72小时达到预期量。早期肠内营养能显 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热量的选择:
1、早期(应激期<1W)20-25kcal/kg/d
2、中期(稳定期<2W)25-30kcal/kg/d
3、后期(康复期>2W)30-35kcal/kg/d
度
• 定期监测胃内残留量:Q4h回抽喂养管(最大胃残留量50-
150ml)
• 反流风险大的高危患者及早留置鼻胃十二指肠管或空肠造
口
• 胃潴留患者早期使用促胃动力药 • 持续滴注代替间断喂养可减低胃残留量,减低反流风险 • 喂养前需确认喂养管道的位置
胃肠道并发症(腹泻)
腹泻常见原因和措施1
原因 输入速度过快
低钠
监测患者每天钠的出入,保持体液平衡
腹泻原因及措施2
低蛋白血症
纠正低蛋白后或配合PN
抗生素
菌落失调时家用肠道益生菌
乳糖不耐受
选用低乳糖成分的营养液
消化吸收不良 胃肠道炎症
选用短肽类或氨基酸类肠内营养制 剂
治疗感染恢复肠道功能
高血糖
检查代谢情况,强化胰岛素治疗
机械并发症
• 粘膜损伤:操作时或置管后对局部组织的
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及护理ppt课件
![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及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cd6b8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b.png)
肠内营养支持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肠内营养支持能够维持肠道黏膜结构 和功能的完整性,减少肠道细菌易位 和感染的风险,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同时方便、经济、安全。
局限性
肠内营养支持可能存在营养不均衡、 代谢异常、吸入性肺炎等风险,同时 对于严重营养不良、肠道炎症等患者 可能不适用。
输入大量含糖溶液可能导 致高血糖,应密切监测并 及时调整输注速度和配方 。
低血糖
突然停用肠内营养或输注 速度过快可能导致低血糖 ,应缓慢停用并密切观察 。
水电解质紊乱
长期肠内营养可能引起钠 、钾、钙等电解质紊乱, 需定期监测并及时调整配 方。
感染并发症
吸入性肺炎
由于胃排空障碍或误吸,营养液可能进入呼吸道,导致吸入性肺炎。应确保输 注管位置正确并密切观察。
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及 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肠内营养支持概述 • 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 •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 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肠内营养支持的未来展望
01
肠内营养支持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肠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口服或管 饲途径,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 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 的营养支持方式。
和鼻腔清洁。
处理方法
及时抗感染治疗,加强护理和观 察,必要时拔出喂养管。
机械性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机械性并发症
喂养管堵塞、脱落、断裂等。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喂养管位置和通畅度,避免过度弯曲或 压迫,注意喂养管的固定。
处理方法
及时疏通喂养管,调整喂养管位置,必要时重新 置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内营养制剂
肠内营养制剂分为 3 大类: 氨基酸型、短肽型(百普素及维沃) 整蛋白型(能全力、瑞代) 组件式肠内营养剂(国内未上市)
适用于肠道功能正常者
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肠内营养途径
• 口服 • 鼻胃管 • 鼻十二指肠管 • 鼻空肠管 • 胃造口 • 空肠造瘘
注意皮肤的弹性、口渴、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及症 状。 • ⑷口腔护理
4、输注护理
1.调节营养液输注的速度。 2.输注过程中定期监测胃内残留量。 3.肠内营养液的浓度与总量应逐渐增加。输注浓度从低
到高,容量从少到多。 4.输注营养液管道应每24小时更换,接头处保持无菌状
态。
5、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1.机械性并发症 2.胃肠道并发症 3.代谢性并发症 4.吸入性肺炎
3.胃肠功能基本正常但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良者如糖尿 病或肝、肾衰竭者。
肠内营养禁忌症
1、当重症患者出现肠梗阻、肠道缺血时,肠内营养往 往造成肠管过度扩张,肠道血运恶化,甚至肠坏死、 肠穿孔;
2、严重腹胀或腹腔间室综合征时,肠内营养增加腹腔 内压力,高腹压将增加反流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肠内营养。
械性并发症
• 鼻咽食管损伤是长期经鼻咽食管进行肠内营养的并发 症。常见有鼻咽不适,鼻咽部粘膜糜烂和坏死,鼻部 脓肿,急性鼻窦炎,声嘶、食管炎,食管溃疡和狭窄, 食管瘘,胃、空肠、颈部食管造口并发症等。
• 预防措施:加强监护,熟练掌握操作技术,选择直径 细,质地软的喂养管。
胃肠道并发症
胃肠道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1.鼻饲前翻身、拍背、吸痰、清理呼吸道,以减少喂养
内放置的时间不一样。聚氯乙烯管7天左右予以更换。 聚氨酯材料制成的胃养管可放置6—8周。
3、常规护理
• ⑴开始鼻饲前,评定营养状态及计算营养素需要量, 决定注入途径、方式、与速度,要确定鼻饲的营养配 方、次数、和数量,确定需要的设备。选择合适体位。
• ⑵掌握胃肠营养开始时间。 • ⑶准确记录出入量,检查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状况。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PPT课件
• 肠内营养定义 • 危重患者能量补充原则 • 营养途径 • 肠内营养指征 • 肠内营养禁忌症 • 肠内营养制剂 •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 肠内营养护理
肠内营养定义
•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提 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 方式
现循环和呼吸功能衰竭、昏迷甚至死亡
吸入性肺炎
临床表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X线表现肺有浸润影。 如有大量的胃肠内营养液突然吸入气管,可在几秒钟 内发生急性肺水肿。
治疗原则:一旦发生误吸,立即停用肠内营养,并将胃 内容物吸净。即使小量误吸,也应鼓励病人咳嗽,咳 出气管内液体。如有食物颗粒进入气管,应立即行气 管镜检查并清除。应用抗生素治疗肺内感染,行静脉 输液及皮质激素消除肺水肿。
时间不超过24小时。 3.营养液输注时应适当加温,一般保持37~38℃为宜,
尤其在冬季,避免刺激胃肠道引起腹泻。
2、胃养管的护理
1.喂养前要确定喂养管位置,妥善固定。 2.保持喂养管通畅,定时冲洗管道。 3.注意保持喂养管外端的清洁,可用盐水棉球擦拭,并
经常轻轻移动,以避免长时间压迫食管发生溃疡。 4.熟悉掌握各种喂养管的理化性质,不同的喂养管在体
过程中因呼吸问题引起的恶心、呕吐。 2.腹泻时应记录大便性质、排便次数和量,注意肛周皮
肤的清洁。输注营养液时注意输注速度。 3.出现便秘时要记录24小时水的出入量,适当补充温开
水和粗纤维食物。
代谢性并发症
1.电解质异常:低钠血症较常见 2.糖代谢异常:高血糖多见( 10%-30% ) 3.再喂养综合征 :长期禁食的患者在开始喂养后可出
危重患者能量补充原则
• 疾病早期的患者,能量供给在[(20~25)kcal·kg1·d-1]
• 其目的在于:避免营养支持相关的并发症,如高血糖 、高碳酸血症、胆汁淤积与脂肪沉积等
• 对于病程较长、合并感染和创伤的重症患者,病情稳 定后的能量补充需要适当的增加,目标喂养可达30~ 35kcal·kg-1·d-1,否则将难以纠正患者的低蛋白血 症。
• 护理措施:可将患者置于半卧位,床头抬高30°~ 50°,防止食物反流。喂养前验证喂养管道位置正确, 喂养过程中避免管道移位,监测胃潴留情况,如果胃 潴留≥200mL,应暂时停止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呼 吸道有病变时,应考虑行空肠造瘘。必要时选用渗透 压低的营养液。
1.鼻胃肠管
2.手术胃肠造口
3.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
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
• 1、营养液的护理 • 2、胃养管的护理 • 3、常规护理 • 4、输注护理 • 5、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1、营养液的护理
1.营养液配置要保持清洁无菌,操作前要洗手戴口罩。 2.营养液最好现配现用,开启的液体应放入冰箱内保存,
营养途径
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途径的肠外营养支持(parenteral nutrition,PN)
通过喂养管经胃肠道途径的肠内营养支持(enteral nutrition,EN)
肠内营养指征
1.胃肠功能正常,但营养物摄入不足或不能摄入者(昏 迷、烧伤、大手术后危重病人)。
2.胃肠道部分功能不良者,如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 大量小肠切除术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