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一、水样的采集水样的采集其中包括(1)瞬时水样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一般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随机采取。
(2)等比例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3)等时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1)采样断面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
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等。
(2)背景断面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为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
(3)对照断面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
(4)控制断面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5)消减断面指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二、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应水系(1)保存技术。
在有现场测定项目和任务时,还应了解有关现场测定技术。
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的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测定项目和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2)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采样器材主要是采样器和水样容器。
洗涤方法,系指对已用容器的一般洗涤方法。
如新启用容器,则应事先作更充分的清洗,容器应做到定点、定项。
采样器的材质和结构应符合《水质采样器技术要求》中的规定。
三、采样方法(1)采样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水瓶、直立式采水器、自动采水器(2)采样数量在地表水质检测中通常采集瞬时水样,在水样采入或装入容器后,应按要求加入保存剂。
注意事项(1)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2)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分析
• 集中式饮水源地:水温、pH、溶解氧、高
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 氨氮、总氮、总磷、铜、铅、镉、汞、锌、 硒、砷、铬(六价)、氰化物、氟化物、 挥发酚、石油类、硫化物、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粪大肠菌群数、硫酸盐、氯化物、 硝酸盐、铁、锰29项。
6、地表水水质监测采样
• 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 : • 饮用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
米处)
• 水深大于10米,设上中下三点 。(中层指1/2水
深处 )
•0
水面下 0.3~0.5m 处
½ 水深处 河底以上 0.5m处
采样点位确定
5、监测项目
• 河流: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
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铜、 铅、镉、汞、锌、硒、砷、铬(六价)、氰化物、 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硫化物、阴离子表面 活性剂、粪大肠菌群数24项。 (电导率)
•
• • •
断面、控制断面(若干)。 根据水体功能设置监测断面,同一水功能区至少 要设一个监测断面。 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 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 阔、无急流、无滩处。 监测断面力求与水文测流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 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的结合。 监测断面的布设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工作 的实际状况和需要,要具有相对的长远性。
控制断面: 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的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
作用 表明河流污染状况与变化趋势,与对照断面比较即可了解河 流污染现状。 位置 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数目 根据河段被污染情况、排污口分布、城市工业分布情况而定。
消减断面: 指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 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2019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2019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是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的《地表水监
测与评价报告》(GB17314-2008)和《污水排放监测与评价报告》(GB/T 16159-2013)制定的一套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地
表水和污水监测中常见指标的测量方法,采样程序、检查及校验要求,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要求等内容。
一、地表水检测:
1. 水体类别:根据地表水存在的自然环境和水域管理状况,测定水体
类别;
2. 水质指标:测定水中常见的水质指标,如水的温度、pH值、溶解氧、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磷,以及有机污染物,可根据地表水环境的特
殊性进行细化;
3. 物理特性:测定其它物理特性指标,如浊度、砷、放射性等;
4. 生物指标:测定常用的浮游植物、底栖动物、藻类氧化还原指标。
二、污水检测:
1. 危害水质指标:测定水中的有毒锈蚀性物质、有机废水、AOX、污染性有机污染物,以及类似废水处理结果的其他污染物;
2. 水的物理特性:测定水的pH值、水的温度、浑浊度以及COD;
3. 水的活性:测定阴离子表面张力、盐度、锂、硼、氨离子浓度等;
4. 生物指标:测定浮游微生物、藻类以及水中重金属等毒性物质;
5. 水与有机污染物的关系: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测量,以评估水的污染级别;
6. 污染物控制技术:针对污染物分析测定结果,综合考虑污染物控制技术及废水处理工艺。
本规范规定的检测指标、采样要求、仪器校验等内容,将为我国地表水和污水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我国环境监测水平的提高。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说明
3、如何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在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时,应根据监测目标、 水体特征、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对于需要实时监测 的情况,应选择现场监测技术或自动化监测系统;对于需要详细分析的情况,应 选择实验室监测技术。此外,还应考虑仪器的精度、可靠性、易用性等因素,以 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报告撰写
1、报告的撰写格式: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标题、编号、 委托单位、监测项目、采样地点及时间、实验分析方法、数据及处理结果、结论 及建议等。
2、报告的内容要求:报告的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反映监测的全过程 和结果。同时,报告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符合规范化的要求。
感谢观看
四、监测方法
1、手工操作:手工操作是传统的监测方法,包括采样、实验分析、数据整 理等环节。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 间,且易受人员素质和实验条件的影响。
2、自动监测:自动监测是指利用自动化仪器和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 该方法可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和质量。同时, 自动监测还具有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等优点,适用于需要实时监控的场景。
3、联合监测:联合监测是指将手工操作和自动监测结合起来的方法。该方 法综合了手工操作和自动监测的优点,既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又可以保证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联合监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当前地表 水和污水监测的主要发展方向。
五、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质量控制是指为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采样、样品保存、实验分析、数据整理等环节。
2、质量控制的实施方法:为确保地表水和污水监测的质量,应采取以下措 施: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环节的质量要求和责任;加强人员培训和 管理,提高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其精度 和可靠性;实施盲样考核和比对试验,以验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污水监测的相关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污水手工监测的监测方案制定,采样点位,监测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和交接,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是对《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中污水监测技术规范部分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02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内容如下:——增加了监测方案制定的内容;——增加了附录A,给出常用污水监测项目的采样和水样保存要求;——删除了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急监测、资料整编等内容;——修改了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中污水内容的相关表述;——完善了采样点位、监测采样、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相关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中涉及到污水监测的部分废止。
本标准自2020年3月24日起实施。
附件: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1-2019部分代替HJ/T91-2002)污水监测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污水手工监测的监测方案制定,采样点位,监测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和交接,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手工方法对排污单位污水进行监测的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concentrated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为两家及两家以上排污单位提供污水处理服务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工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以及其他由两家及两家以上排污单位共用的污水处理设施等。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地表水监测
01
02
03
04
污染源污水监测
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保验收 监测
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Leabharlann 对于水系的源头要增设背景断面
03
监测断面是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
02
监测断面
01
一、地表水(河流)监测
2
3、验收监测布点
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生产周期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2个周期,每个周期内采样次数为3-5次,并加采10%的密码样。
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对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率测试的采样频次可适当减少。
应急监测一般分为事故现场监测和跟踪监测
一般以事故发生地点及其附近为主,根椐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污染水体的特性布点采样和确定采样频次。对江河的监测应在事故地点及其下游布点采样,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地点上游采对照样。 事故发生地点要设立明显标志,如有必要则进行现场录像和拍照。 现场要采平行双样,一份供现场快速测定,一份供送回实验定测定。
监测断面
C
B
A
控制断面
对照断面
消减断面
对照断面: 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 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
作用 为水体中污染物监测及污染程度提供参比、 对照而设置,能够了解 流入监测河段前水体水质状况。 位置 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上游,避开各种污水的流入或回流处。 数目 一般一个河段只设一个对照断面。 (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对一个水系或一条较长河流的完整水体需要设置背景断面,一般设置在河流上游或接近河流源头处,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处,可获得河流背景值。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地表水和污水的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湖泊、河流、水库等自然水体,而污水则是指由生活和工业活动产生的含有污染物的废水。
地表水和污水的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需要明确监测的目的和范围。
监测的目的可以包括评估水质状况、发现污染源、监测水质变化等。
而监测的范围可以涵盖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水体类型和不同的污染源。
明确目的和范围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和方法。
其次,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需要规定监测的频率和时间。
不同的水体和污染源有不同的监测需求,有些可能需要每天监测,有些可能只需要定期监测。
同时,监测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因为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会对水质产生影响。
因此,规定监测的频率和时间可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第三,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需要明确监测参数和方法。
监测参数是指用于评估水质的指标,如溶解氧、氨氮、总磷等。
不同的水体和污染源可能需要监测不同的参数。
而监测方法则是指用于测量和分析水质指标的具体技术和设备,如采样方法、分析仪器等。
规范监测参数和方法有助于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此外,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还需要规定数据的处理和报告要求。
监测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存储,以及异常数据的处理。
而监测报告则是对监测结果的总结和分析,需要清晰明了地呈现监测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规范数据的处理和报告要求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应用性。
最后,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需要明确监测的责任和监督机制。
监测的责任可以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等不同主体,不同主体在监测中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
而监督机制则是指对监测活动的监督和评估,以确保监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明确监测的责任和监督机制有助于提高监测的效果和效益。
综上所述,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表水和污水的监测变得尤为重要。
地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污水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建立科学的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测目的地表水和污水监测的目的是为了:1. 评估水质状况,确定水源是否受到污染;2. 监测水质变化趋势,提前预警,及时采取措施维护水质;3. 跟踪污染源,确定责任,追究违法行为;4. 监控治理效果,评估措施的有效性。
三、监测内容1. 基本监测项目(1)水体温度:使用适当的温度计测量,记录温度变化。
(2)pH值:使用适当的pH计测量,记录酸碱度。
(3)溶解氧:使用溶解氧计测量,记录溶解氧含量。
(4)浊度:使用适当的浊度计测量,记录水体清澈程度。
(5)电导率:使用电导率计测量,记录水体中电导物质含量。
2. 扩展监测项目为了全面了解水体的污染情况,可以选择以下扩展监测项目进行监测:(1)化学需氧量(COD):测量有机物在水中被氧化所需的氧气量。
(2)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测量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的氧气量。
(3)总氮和总磷:测量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
(4)重金属:测量水体中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的含量。
(5)有机污染物:测量水体中有机化合物(如农药、工业废水排放物)的含量。
四、监测技术要求1. 采样技术要求(1)采样点选择:根据水体特性和污染源位置选择监测点位,确保代表性。
(2)采样容器:选择无污染、耐腐蚀、密封性好的容器进行采样。
(3)采样时间:根据监测要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采样,确保采样结果准确可靠。
(4)采样操作:干净双手操作,避免交叉污染,保持采样工具的清洁和完整。
2. 实验室分析技术要求(1)仪器设备:使用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的仪器设备进行分析。
(2)标准物质和标准曲线:使用准确的标准物质进行校准和质控,构建可靠的标准曲线。
(3)实验室操作:严格按照测试方法要求进行实验室操作,避免实验误差。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要求规范(HJ-T91-2002)
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对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的水质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网站、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级、县级控制断面(或垂线)的水质监测,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水的监测。
2引用标准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规范同效。
GB 6816 —86 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GB 11607 - -89 渔业水质标准GB 12997 - -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8 - -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9 - -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 5084 —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4581 —93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 50179 - —93 河流流量测量规范GB 15562.1 —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 8978 —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HJ/T 15 —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 ] 161号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ISO 555-流注射法ISO 555-部分ISO 555 —3:剂积分法ISO748 :1 : 1973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一部分恒2: 1987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积分法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三部分恒流积分法和放射示踪1979明渠中液流的测量速度面积法ISO 1070 : 1973明渠中液流的测量斜速面积法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定义3.1潮汐河流指受潮汐影响的入海河流。
3.2水质监测指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指标取样、测定,并进行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
3.3流域指江河湖库及其汇水来源各支流、干流和集水区域总称。
3.4流域监测指全流域水质及向流域中排污的污染源监测。
3.5水污染事故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对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的水质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网站、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级、县级控制断面(或垂线)的水质监测,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水的监测。
2 引用标准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规范同效。
GB 6816—86 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GB 12997—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8—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 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4581—93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 50179—93 河流流量测量规范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HJ/T 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161 号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ISO 555—1: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一部分恒流注射法ISO 555—2: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二部分积分法ISO 555—3: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三部分恒流积分法和放射示踪剂积分法ISO 748:1979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速度面积法ISO 1070: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斜速面积法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定义3.1 潮汐河流指受潮汐影响的入海河流。
3.2 水质监测指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指标取样、测定,并进行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
3.3 流域指江河湖库及其汇水来源各支流、干流和集水区域总称。
3.4 流域监测指全流域水质及向流域中排污的污染源监测。
3.5 水污染事故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地表水和污水监测一、地表水监测断面、垂线、点位的布设与采样?河流:断面-------垂线-------采样点?湖泊、水库:水域-------垂线-------采样点?环境监测全过程:现场调查------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数据------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相关概念●瞬时水样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混合水样? 1 等比例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 2 等时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采样断面?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
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等。
? 1 背景断面?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
? 2 对照断面?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
? 3 控制断面?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 4 消减断面?指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自动采样?指通过仪器设备按预先编定的程序自动连续或间歇式采集水样的过程。
?●比例采样器?是一种特殊的自动水质采样器,它所采集的水样量可随时间或流量成一定比例,即能用任一时段所采混合水样来反映该时段的平均浓度的水质采样器。
?●排污总量?指某一时段内从排污口排出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是该时段内污水的总排放量与该污染物平均浓度的乘积、瞬时污染物浓度的时间积分值或排污系数统计值。
1.1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 1.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映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各断面的具体位置须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07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_T91-2002)
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3.8 采样断面
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 面等。 3.8.1 背景断面
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 值的断面。 3.8.2 对照断面
b. 根据潮汐河流的水文特征,潮汐河流的对照断面一般设在潮区界以上。若感潮河段潮区 界在该城市管辖的区域之外,则在城市河段的上游设置一个对照断面。
c. 潮汐河流的削减断面,一般应设在近入海口处。若入海口处于城市管辖区域外,则设在 城市河段的下游。
d. 潮汐河流的断面位置,尽可能与水文断面一致或靠近,以便取得有关的水文数据。 4.1.3.9 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
ISO 1070: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 斜速面积法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4] 3 定义
3.1 潮汐河流 指受潮汐影响的入海河流。
3.2 水质监测 指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指标取样、测定,
并进行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 3.3 流域
指河流注入海洋的河段。 3.10 入河排污口
指向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排放污水的直接排污口,包括支流、污染源和市政直接排污 口。 3.11 自动采样
指通过仪器设备按预先编定的程序自动连续或间歇式采集水样的过程。
3.12 比例采样器 是一种特殊的自动水质采样器,它所采集的水样量可随时间或流量成一定比例,即能用任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2003-01-01 实施
07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_T91-2019)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2003-01-01实施 HJ/T 91—2002[1] 前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订监测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监测项目与相应的监测分析方法、流域监测、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上报、污水流量计量方法、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资料整编等内容。
本规范还规定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急监测的基本方法。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起草。
本规范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于2003年01月01日起实施。
[2] 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对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的水质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网站、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级、县级控制断面(或垂线)的水质监测,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水的监测。
[3] 2 引用标准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规范同效。
GB 6816—86 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GB 12997—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8—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 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4581—93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 50179—93 河流流量测量规范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HJ/T 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161号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ISO 555—1: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一部分恒流注射法ISO 555—2: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二部分积分法ISO 555—3: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三部分恒流积分法和放射示踪剂积分法ISO 748:1979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速度面积法ISO 1070: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斜速面积法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前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订监测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监测项目与相应的监测分析方法、流域监测、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上报、污水流量计量方法、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资料整编等内容。
本规范还规定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急监测的基本方法。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起草。
本规范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于2003年01月01日起实施。
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对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的水质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网站、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级、县级控制断面(或垂线)的水质监测,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水的监测。
2引用标准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规范同效。
GB 6816—86 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GB 12997—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8—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 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4581—93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 50179—93 河流流量测量规范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HJ/T 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161号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ISO 555—1: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一部分恒流注射法ISO 555—2: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二部分积分法ISO 555—3: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三部分恒流积分法和放射示踪剂积分法ISO 748:1979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速度面积法ISO 1070: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斜速面积法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一、水样的采集水样的采集其中包括1瞬时水样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一般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随机采取..2等比例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3等时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1)采样断面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等..(2)背景断面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为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3)对照断面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4)控制断面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5)消减断面指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二、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应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各断面的具体位置须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能性和方便性..三、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1)饮用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每月至少采样一次..(2)国控水系、河流、湖、库上的监测断面;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六次(3)水系的背景断面每年采样一次..(4)如某必测项目连续三年均未检出;且在断面附近确定无新增排放源;而现有污染源排污量未增的情况下;每年可采样一次进行测定..一旦检出;或在断面附近有新的排放源或现有污染源有新增排污量时;即恢复正常采样..(5)遇有特殊自然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时;要随时增加采样频次四、水样采集采样前的准备(1)确定采样负责人主要负责制定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2)制定采样计划采样负责人在制定计划前要充分了解该项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应对要采样的监测断面周围情况了解清楚;并熟悉采样方法、水样容器的洗涤、样品的保存技术..在有现场测定项目和任务时;还应了解有关现场测定技术..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的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测定项目和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3)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采样器材主要是采样器和水样容器..洗涤方法;系指对已用容器的一般洗涤方法..如新启用容器;则应事先作更充分的清洗;容器应做到定点、定项..采样器的材质和结构应符合水质采样器技术要求中的规定..五、采样方法(1)采样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水瓶、直立式采水器、自动采水器(2)采样数量在地表水质检测中通常采集瞬时水样;在水样采入或装入容器后;应按要求加入保存剂..注意事项1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2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必要时使用定位仪GPS定位..3认真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场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整..4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5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采或重采..6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采样情况;供使用该数据者参考..并将此现场情况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7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六、水质采样记录表在“水质采样记录表”中包括采样现场描述与现场测定项目两部分内容;均应认真填写..水温、PH值、DO、透明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浊度、水样感官指标的描述七、水样的保存及运输凡能做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水样运输前应将容器的外内盖盖紧..装箱时应用泡沫塑料等分隔;以防破损..箱子上应有“切勿倒置”等明显标志..同一采样点的样品瓶应尽量装在同一个箱子中;如分装在几个箱子内;则各箱内均应有同样的采样记录..运输前应检查所采水样是否已全部装箱..运输时应有专门押运人员..水样交化验室时;应有交接手续..每次分析结束后;除必要的留存样品外;样品瓶应及时清洗..水环境例行监测水样容器和污染源监测水样容器应分架存放;不得混用..各类采样容器应按测定项目与采样点位;分类编号;固定专用..八、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污染源水质监测点位的布设布设原则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采样点位的管理采样点位应设置明显标志..采样点位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pH、粪大肠菌群除外表2续采样频次;监督性监测:地方环境监测站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每年不少于1次;如被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列为年度监测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增加到每年2—4次..因管理或执法的需要所进行的抽查性或对企业的加密监测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企业自我监测:工业废水按生产周期和生产特点确定监测频率..一般每个生产日至少3次..九、应急监测1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一、地表水监测断面、垂线、点位的布设与采样▪河流:断面-------垂线-------采样点▪湖泊、水库:水域-------垂线-------采样点▪环境监测全过程:现场调查------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数据------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相关概念●瞬时水样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混合水样▪ 1 等比例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 2 等时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采样断面▪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
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等。
▪ 1 背景断面▪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
▪ 2 对照断面▪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
▪ 3 控制断面▪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 4 消减断面▪指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自动采样▪指通过仪器设备按预先编定的程序自动连续或间歇式采集水样的过程。
▪●比例采样器▪是一种特殊的自动水质采样器,它所采集的水样量可随时间或流量成一定比例,即能用任一时段所采混合水样来反映该时段的平均浓度的水质采样器。
▪●排污总量▪指某一时段内从排污口排出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是该时段内污水的总排放量与该污染物平均浓度的乘积、瞬时污染物浓度的时间积分值或排污系数统计值。
1.1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 1.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映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各断面的具体位置须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①对流域或水系要设立背景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口断面。
对行政区域可设背景断面(对水系源头)或入境断面(对过境河流)或对照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河口断面或出境断面。
在各控制断面下游,如果河段有足够长度(至少10km),还应设消减断面。
▪②根据水体功能区设置控制监测断面,同一水体功能区至少要设置1 个监测断面▪③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
▪④监测断面力求与水文测流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的结合。
▪⑤监测断面的布设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工作的实际状况和需要,要具有相对的长远性。
2.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①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
要求:基本上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放区及主要交通路线。
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如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
如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
▪②入境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某行政区域时的水质状况,应设置在水系进入本区域且尚未受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响处。
▪③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
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④控制断面的数量、控制断面与排污区(口)的距离可根据以下因素决定:主要污染区的数量及其间的距离、各污染源的实际情况、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其它水文特征等。
此外,还应考虑对纳污量的控制程度,即由各控制断面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
如某河段的各控制断面均有五年以上的监测资料,可用这些资料进行优化,用优化结论来确定控制断面的位置和数量。
▪⑤出境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下一行政区域前的水质。
因此应设置在本区域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
如在此行政区域内,河流有足够长度,则应设消减断面。
消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应设置在控制断面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
对于季节性河流和人工控制河流,由于实际情况差异很大,这些河流监测断面的确定、以及采样的频次与监测项目、监测数据的使用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定。
3.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①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如有特殊情况可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
▪②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③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④监测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一般与河流的规定相同,但对有可能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时,应作水温、溶解氧的探索性试验后再定。
▪⑤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控制断面。
▪选定的监测断面和垂线均应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认,并在地图上标明准确位置,在岸边设置固定标志。
同时,用文字说明断面周围环境的详细情况,并配以照片。
这些图文资料均存入断面档案。
断面一经确认即不准任意变动。
确需变动时,需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重作优化处理与审查确认。
▪4.采样点位的确定▪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应符合相关要求,均有具体的规定。
1.2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采样▪1.确定采样频次的原则▪依据不同的水体功能、水文要素和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既要满足能反映水质状况的要求,又要切实可行。
2.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①饮用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每月至少采样一次。
(比如呼延水厂、上兰、)▪②国控水系、河流、湖、库上的监测断面,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六次。
(比如汾河水库、汾河太原段10个断面及6条排污渠)▪③如某必测项目连续三年均未检出,且在断面附近确定无新增排放源,而现有污染源排污量未增的情况下,每年可采样一次进行测定。
一旦检出,或在断面附近有新的排放源或现有污染源有新增排污量时,即恢复正常采样。
▪④国控监测断面(或垂线)每月采样一次,在每月5 日~10 日内进行采样。
(如小店桥)▪⑤遇有特殊自然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时,要随时增加采样频次。
3.水样采集▪①采样前的准备▪ a.确定采样负责人▪ b.制定采样计划▪ c.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采样负责人在制定计划前要充分了解该项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应对要采样的监测断面周围情况了解清楚;并熟悉采样方法、水样容器的洗涤、样品的保存技术。
在有现场测定项目和任务时,还应了解有关现场测定技术。
▪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的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测定项目和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采样器材主要是采样器和水样容器。
如果是新启用容器,则应事先作更充分的清洗,容器应做到定点、定项。
采样器的材质和结构应符合《水质采样器技术要求》中的规定。
4.采样方法▪①采样器的种类: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水瓶,直立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②在水样采入或装入容器中后,应立即按表4—4 的要求加入保存剂。
▪③油类采样:采样前先破坏可能存在的油膜,用直立式采水器把玻璃材质容器安装在采水器的支架中,将其放到300mm 深度,边采水边向上提升,在到达水面时剩余适当空间。
④注意事项▪ a. 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 b 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
必要时使用定位仪(GPS)定位。
▪ c 认真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场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整。
▪ d 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
▪ e 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采或重采。
▪ f 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采样情况,供使用该数据者参考。
并将此现场情况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g 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300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并且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
▪h 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i 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
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1~2L量筒),静置30min,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
测定水温、pH、DO、电导率、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
▪j 测定湖库水的COD、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α、总氮、总磷时,水样静置30min后,用吸管一次或几次移取水样,吸管进水尖嘴应插至水样表层50mm以下位置,再加保存剂保存。
▪k 测定油类、BOD5、DO、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5.现场记录▪颜色:用相同的比色管,分取等体积的水样和蒸馏水作比较,进行定性描述。
▪水的气味(嗅)、水面有无油膜等均应作现场记录。
6. 水样的保存及运输▪各种水样,从采集到分析期间,由于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的作用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为把变化降低到最小程度,必须对样品加以保存。
比如COD在采样之前就要加入硫酸,目的是使水样保持酸性,使PH<2。
▪水样变化的原因▪1生物作用细菌、藻类以及其它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将会消耗水样中的某些组分,产生一些新的组分,改变一些组分的性质,如对溶解氧、二氧化碳、含氮化合物、磷等的含量及浓度产生影响。
▪2化学作用水样各组分间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某些组分的含量和性质。
如溶解氧或空气中的氧可使二价铁等氧化,聚合物可能解聚,单体化合物可能聚合。
▪3物理作用光照、温度、静黄或振动,敞露或密封等保存条件及容器材质都可能影响水样的性质。
如温度升高或强振动会使氧、氰化物和汞等挥发,长期静置会使某些容器内壁可吸附或吸收一些有机物或金属化合物等。
▪水样在储存期内发生变化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水样的类型及其生物学和化学性质,也取决于保存条件、容器材质、运输及气候变化等因素。
▪注意:▪①、水样变化非常快,往往在很短时间里样品就发生明显变化。
因此必须采取必要保护措施,并尽快分析。
▪②、水样保护措施在降低变化程度或减缓变化速度方面是有作用的,但到目前为止,所有保护措施还不能完全抑制这些变化,而且对不同类型水样,保护效果也不同。
▪③、由于采样地点和样品成分、性质的不同,迄今为止尚未找到适用于所有场合和情况的绝对准则。
▪凡能做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