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谈》
语文《风景谈》课件(共24张PPT)
请通读全文,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指出划分依据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沙漠驼铃)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高原晚归)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延河夕照)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石洞读书) 第五部分:第7、8自然段(桃林小憩) 第六部分:第9、10自然段(黎明剪影)
沙漠驼铃
延安军民生产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第二、三幅写“人的活动”比较具体人形出现还可以听到他们的欢歌笑语 也可看到他愉悦的神情,窥见他们的内心的世界来,大自然正是因为充满了崇 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才会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进一步突出文章主旨。
在第4幅画中,作者认为公园里的一对和山洞这
一对儿“颇有点儿味不同”指什么?为什么?
指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 前者平庸,后者生命力旺盛,明白生活的意义,具有高贵的精 神,反映了延安青年男女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崇高的理想。
分析1、2幅画,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幅画的背景是在延安吗?为什么要放到这里写?
文章第一段并不是延安的“风景”、是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写沙漠的好处是 其一,它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多么荒谅、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 就大为改观,这就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力,可见人的伟大。 其二,这样写也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 其三,使文章别具一格,在它的基础上,下文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呈层层铺垫、 环环紧扣的特色。
石洞读书
桃林小憩
学习进步
休闲
高原晚归
延河夕照
劳动
生活
黎明剪影
警戒抗日
文章主要内容概括
本文通过对六幅“风景”的描绘,赞美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的无 限热爱与向往。
茅盾散文《风景谈》原文阅读
茅盾散文《风景谈》原文阅读茅盾散文《风景谈》原文阅读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茅盾散文《风景谈》原文阅读,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景谈》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
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返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起,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即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溶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
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
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片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起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
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小米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并不多,只有三两个,也许还跟着个小孩,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
《风景谈》主要内容
《风景谈》主要内容
摘要:
1.《风景谈》的主要内容概述
2.《风景谈》的作者背景
3.《风景谈》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正文:
《风景谈》是我国著名作家茅盾所写的一篇散文,它是一部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作品。
文章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我国的文学发展。
他的这篇《风景谈》是他在1930 年代初期写的,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国内战争不断,民生疾苦。
在这样的背景下,茅盾通过描绘自然风景,表达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借风景喻人,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风景谈》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茅盾运用了他独特的写作手法,通过描绘具体的自然风景,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人物的心理。
其次,茅盾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使文章的意境更为深远,也增加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最后,茅盾在文章中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使文章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风景谈》的影响深远,它不仅开创了我国现代散文的新风,也对后来的
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后来的作家都受到这篇文章的启发,他们在创作中开始关注自然风景和人物心理的描绘,使散文的文学价值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同时,《风景谈》也被广泛地收入到了各种教科书中,成为了学习文学的重要教材。
《风景谈》课文
《风景谈》是作家茅盾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描绘六幅画面,表现了大自然的崇高与壮美,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赞美。
全文如下: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
那还不能被称为“沙漠”,那不过是“一片沙”。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如果你在飞机上,从高空俯瞰,便会发现这“一片沙”的周围,居然是葱茏的草木。
沙漠为了自己的“扩大”而“拼搏”着,然而却总是走向失败。
这时候你会看到大自然的“报复”了:狂风呼啸着,沙粒在飞舞,沙丘在移动。
这便是“沙”的“进攻”与“反进攻”。
然而,大自然毕竟是伟大的,人类更伟大。
人类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这片沙上创造了“奇迹”。
你看: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啊!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的“鬟儿”,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情趣。
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小米丛,就像笼着一层薄薄的轻雾。
这时,你会突然觉得,这世界原来是这么恬静,这么美妙!于是你便从心里生出一种“敬慕”之感。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我又想起了另一个地方,这里的山是青的,树木,也多是青的。
两峰之间,往往挟持着一条溪流,溪水清可见底。
在这样的溪边,偶尔可以看见白帆点点,那是捕鱼的小船。
而在小溪的两岸,在绿树丛中,你会听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你会看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这种境界,在我们的生活里,其实也常常见到。
比如你在火车上,或者在汽车上,看着车窗外,掠过一些风景的时候。
或者,你站在某一个地方,极目远眺的时候。
或者,你从高楼上凭栏俯瞰的时候。
《风景谈》主要内容
《风景谈》主要内容
(原创实用版)
目录
《风景谈》主要内容
1.《风景谈》的作者及背景
2.《风景谈》的主要内容概述
3.文章的主题思想
4.文章的艺术特点
正文
《风景谈》是我国著名作家茅盾所写的一篇描绘中国风景之美的散文。
茅盾,原名沈德鸿,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内涵而著称。
《风景谈》主要描绘了我国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其中包括了山水、田园、城镇等各种不同的风景。
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将这些风景呈现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文章的主题思想在于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借此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在文章中,茅盾通过对风景的描绘,呼吁人们要保护好大自然,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在艺术特点上,茅盾采用了写实的描绘手法,通过对自然风景的精细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同时,他也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第1页共1页。
《风景谈》ppt课件
主题归纳
著名戏剧家张光年评价茅盾作品,是“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 , 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请就此进行分析。
①文学性: 《风景谈》则更富于生活的情趣和新生活中所闪出的诗情画意。 文章从《塞上风云》影片引起的联想开篇,借助丰富的艺术联想,纵横驰骋, 给我 们描绘了六幅和谐优美、寓意深邃的风景画。
课文赏析
2.运用对比和烘托,是本文写作上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①“石洞雨景”中写公园中的一对和石洞中的一对,是“人”与“人”的
对照,突出后者是“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也是“场面”与“场面”的对 比,两个不同场面,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社会风貌。
② “延河夕照”中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作“物” 与“人”的对比,表现了人的“高贵精神”。
②革命性: 《风景谈》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深深地表 达了作者对解放区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迫求,讴歌了延安军民为创造和谐生活 表现出的崇高精神。
同学们下课
讲课老师:
日 期 : 2 0xx.08
③“北国晨号”中用“晨风中吹着喇叭的红绸子”、□战士枪尖的刺刀 闪着寒光”、 “粉红的霞色”等来烘托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抒发 了作者对英雄战士由衷敬仰之情,所以既是“物”烘托“人”,同时也是“景 ”烘托“情”。
课文赏析
④“沙漠驼铃”中用沙漠的“纯然一色”来烘托“那一 杆长方形腥红大旗”,是驼队的出现显得格外庄严和妩媚 ,这是色彩的烘托;用“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来烘托 驼铃的“丁当、丁当”的声音,使人倍感铃声的和谐动人 ,这是声音的烘托。
· 颀(qí, 高)
姗(shān, 走路缓慢从容的样
《风景谈》主要内容
《风景谈》主要内容《风景谈》是一篇描写自然风景的文学经典之作。
本文将全面介绍《风景谈》的主要内容,通过生动的描绘,向读者展示其丰富多彩的景色和指导意义。
《风景谈》共分为四篇,每篇都描述了不同的风景,包含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和体悟。
第一篇《山水》描绘了山水之间流淌的清泉和翠竹掩映的小溪,以及岩石、树木和花草的自然景观。
文章以写实手法表现了秀丽的山水画卷,倡导山水与人的和谐共生。
这一篇创造性地将山水与人类的生活联系起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第二篇《晴雨》以浅显的语言描绘了晴朗天空和细雨纷飞的情景。
文中通过对不同天气现象的描绘,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不确定性。
作者用雨水滋润大地、激发生机的描写,将雨的来临与人们心境的变化相联系。
通过观察自然景象,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
第三篇《春夏》聚焦于春夏季节的美丽与活力。
作者通过描绘各种鸟语花香和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世界的喜悦。
此篇以春夏之美为主题,借以揭示季节更替与生死哲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读者对生命的珍重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第四篇《秋冬》以萧瑟的秋天和寒冷的冬天为背景,表现出草木凋零、万物枯萎的景象。
同时,作者也通过对秋天果实累累、冬天冬眠生命的描绘,寄托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一篇提醒人们,虽然人生充满变幻,但在秋冬季节所蕴含的希望与生机也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和珍惜。
《风景谈》不仅仅是一篇描绘自然风景的文学名著,更是一部道德寓言,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抒发,向读者传达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生命、感悟人生的深刻理念。
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境界和情感体验,还可以在自然景色的熏陶下,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思考。
《 风景谈》课件
桃林小憩 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生命力、高尚的精神生活。 北国晨号 突显了革命战士所代表的坚毅、刚强、勇敢等民族精神。
请结合作者描摹的六处风景的精神内涵,谈一谈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风景”才是 “真的风景”?
自然景物 + 崇高的人类活动 = 真的风景
赞美延安军民火热的 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 神境界。
一、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 嘉兴人。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 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六十余年的文学活动中,发起成立 “文学研究会”,接编改革《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 ”的艺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一、作者简介
茅盾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蚀》《虹》《子夜》《腐蚀》; 中篇小说《路》《三人行》; 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
高原归耕 延河生产队 雨洞共读 桃林小憩
(2)
(3-4) (5-6) (7-8)
北国晨号 (9-10)
画面名称
描述性文字
沙漠驼队
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而且大小叮当 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
高原归耕
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就成了一幅剪影; 这几位晚归的种地人……歌声可是缭绕不散。
议论性文字
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自然是伟大的, 然而人类更伟大。
——茅盾《茅盾 关于 《风 景 谈 》 的一 封信》
深入探究 探寻余韵·山村兴衰 作者描摹的六处风景画,蕴含了哪些精神内涵?
画面
精神内涵
沙漠驼队 总领全文,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庄严妩媚。
高原归耕
7.1《风景谈》课件(共4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 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
风景谈
茅盾
学习目标
1.了解茅盾的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梳理文本内容,体会议论性语句的作用。 3.分析对比、烘托手法,
理解散文“景”和“情”相辅相成的关系。 4.结合时代背景,体会风景之美的内涵。
解题
“风景谈”即谈风景,“风景” 字面释义是“风光景色”。也就 是可供人观赏的建筑物、自然景 象等。在本文中,作者所说的 “风景”还包括人,作者认为人 是风景的“构成者”,是风景的” 主宰’.在学习文中六幅画面时 应从课文实际出发赏析。
回顾风景,把握主旨
2.文中有几处议论?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文中议论性的语句,都在画面的末尾,是对具体场面描写的概括 与总结,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①结构上,这些议论语句如同一根彩线,贯串 起六幅画面; ②内容上,这些议论语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并且层层递进,深化了主旨,深情地表达了对 陕北根据地生活与战斗的讴歌与赞扬,对延安 军民身上体现出的崇高、伟大民族精神的讴歌 和赞扬。
说明桃林并不是优美舒适的地方。
2.“天下最难走的路”是什么?怎么理解?
①文中的年轻人虽然年纪不大,但对他们这一代革命青年人来说, 经历了诸多的生活磨难,走过了曲折的人生道路。所以说他们走了 “天下最难走的路”。 ②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为阻止、迫害全国各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爱 国青年和文艺工作者设置了种种关卡。因此爱国青年等人要冒着生 命危险,克服自然和人为的许多困难。
《风景谈》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明“风景” 二、赏“风景” 三、悟“风景”
一、明“ 风景”
参考“ 沙漠驼铃” ,为其 他五幅画面各拟一个小标题, 体会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
根据风景的内 涵,修改小标 注意:要体现“ 风景” 的特点,要有诗意。
题。
示例:高原晚归,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
第一幅画面“ 沙漠驼铃” 写了哪些内容?
大家所描绘的画面中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物活动,那么, “ 风景” 到底指什么?课文中是否有语句点出了“ 风景” 的内涵?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第五幅 第六幅
赏析六幅画面,说说其中
所体现的自然风光和人的
活动。 茫茫苍苍、寂静无声、纯然一色的沙漠
高步的驼队成点、成线、成队走近, 发出谐和的声音
“ 风景画” 的写法:每个画面都构成景物与人的比较,都是先写“ 风景” ,后写人 的活动。“ 风景画” 之后的议论,把各不相同的“ 风景画” 连缀成为一个整体。
“ 风景” 的情感:六个画面都紧扣一个中心,即赞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军民 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表达作者对延安的无限热爱与向往。
从而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
桃林的景物+休憩的青年→茶社图
(9─ 10自 然 段 )展 现 北 国 清 晨 山 峰 上 两 个 战 士 的 雄 姿 , 高 度 赞 扬 他 们 是 民族精神的化身, 是伟大中最伟大者。
对象: 北国朝霞的景致。 特点: 朝霞、 山峰、 喇叭声, 由嘹亮的喇叭声带出画面, 塑造了一位 小号兵和一位哨兵, 他们沐浴在霞光之中, 屹立在山峰之上, 英姿飒爽、 严肃、 坚决、 勇敢、 凛然不可侵犯。 这两位战士是民族精神的化身。 粉红的朝霞+荷枪的战士→真正的风景
第三幅:“ 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第四幅:“ 使大自然顿时生色” 第五幅:“ 不知道消磨时间为何物的人们却把这一片简陋的绿荫看得很可爱” 第六幅:“ 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茅盾《风景谈》课件精选全文
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写作动机
1940年5月,茅盾途经西安,巧遇朱德,应邀前 往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在延安,目睹了解放区蓬勃 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 茅盾回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当时正值国民党反 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写下了《白杨礼赞》的姊 妹篇《风景谈》。
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 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刚性——坚硬的性质。
黑魆魆(xü)
形容黑暗。
缭绕——(在空中)回环旋转。
全篇共写了六幅画面,
❖ 六幅画面,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归纳段意: 1(沙漠驼铃):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 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 2-4(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 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5-8(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 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境界填补了自然界的 贫乏。 9-10(北国晨号):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 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 伟大中最伟大者。
洋洋洒洒: 形容写文章时思路活泼,挥写自如。
下笔如有神: 形容文章写得好而快。
氛围: 笼罩着某种场合的特殊气氛或者情调。
补充词语解释:
妩媚——姿态美好。 掮(qián)——背。 摇曳(yè)——摇荡。
静穆——安静庄严。粗朴——粗犷朴素。掬(jū)——用手捧东西。
惹人怜爱——引起别人疼爱。怜:爱。 称道——赞扬、称赞。
有人认为这六幅画面重复多余,顺序 杂乱,你的看法是什么?
❖
不重复。 写不同的人,农民、文艺工作 者、青年男女和战士的不同活动——劳动、 生活、学习、休息和战斗,反映了延安军民 火热的生活和崇高的精神。
❖这六幅画面是按怎样的顺序组 织起来的?
《风景谈》知识梳理
《风景谈》知识梳理一、作者介绍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中国现代作家、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蚀》《虹》《腐蚀》《子夜》;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宿莽》《委曲》;散文集《白杨礼赞》;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二、创作背景《风景谈》是茅盾于1940年5月由新疆到延安,亲历了五个月不寻常的生活后不久写于重庆的。
1940年5月茅盾途经西安,巧遇朱德,应邀前往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
在延安,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
同年年底矛盾回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当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写下了《白杨礼赞》的姊妹篇《风景谈》。
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三.散文相关知识1、定义:散文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体裁2、特点:①篇幅短小。
②立意集中深远,“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指材料零碎、大跨度;“神不散”指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③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
典型、新颖、真实④形式多样,结构自由洒脱。
⑤表现方法灵活,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
四、字词知识1、字音癞( lài )头颀( qí )长掮( qián )客黑魆魆(xū)干坼( chè ) 锄锹( qiāo) 浅濑( lài ) 札(zhá )记瞥( piē )见偎( wei )依半爿( pán )贻(yí)笑大方2、成语百无聊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贻笑大方:被见识广博或精通此道的内行人所讥笑。
万籁俱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寂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风景谈茅盾【精品-PDF】
风景谈茅盾【精品-PDF】《风景谈》是茅盾于1940年5月由新疆到延安,亲历了五个月不寻常的生活后不久写于重庆的。
这篇散文,表面看似是描写塞上高原的自然风光,然其主旨则在讴歌大自然的主宰——革命根据地的人。
唐代边塞诗描写塞上风物,往往以苍茫、悲凉的基调居多:“云沙泱漭天光闭,河塞阴沉海色凝”(崔湜:《大漠行》);“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岑参:《寄宇文判官》);“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周朴:《塞上曲》);“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李益:《登长城》)。
即令不乏描写雄奇壮观景象、言辞慷慨的名篇,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武判官归京》等,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终究难以抗拒自然的伟力。
茅盾的《风景谈》写的也是塞上风物,展现的则是崭新的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情。
作品由观看《塞上风云》预告片而引起的回忆联想来贯串全篇,采用电影的艺术手法来构筑画面,辅以电影中“画外音”似的画龙点睛之笔来突现主题。
全文由六幅相互关联的画面组成:第一幅是沙漠驼队。
由影片《塞上风云》引出对一望无际的猩猩峡外的沙漠驼队的回忆。
先用全景式的描写:在茫茫苍苍、寂静无声、纯然一色的沙漠地平线上,出现第一个黑点,慢慢地由许多点连成线,由远至近,由静到动,由无声到有声,渐闻柔声的驼铃丁当;然后推至近景,突现那整齐伟岸“昂首高步的骆驼”,以及领队驼的“猩红大旗”。
整个画面辽阔、粗犷。
并由此顺笔点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可见,作家谈“风景”、描绘自然景象,主旨在于抒写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受,把镜头的焦点移到了以延安为中心的“黄土高原”上生活和斗争着的人。
紧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两幅在同一背景下显现不同色彩的画面。
一幅是描写边区普通劳动者生活片断的“田园剪影”:月明之夜、蓝蓝的天、黑魆魆的山,几位晚归的种地人,用愉快的旋律唱着粗犷朴素的“信天游”。
人影由隐而显,渐远渐没,歌声缭绕不散。
与之交相辉映的是另一个时间下的另一个生产晚归的画面,气氛更显得欢快、热烈:夹杂着“七八种方音”的“兴奋的谈话”、“爽朗的笑声”,唱着同一音调的雄壮的歌曲。
《风景谈》主要内容
《风景谈》主要内容
【最新版】
目录
《风景谈》主要内容
1.《风景谈》的作者及背景
2.《风景谈》的主题及特点
3.文章的结构和主要观点
4.文章的价值观及启示
正文
《风景谈》是我国著名作家郁达夫所写的一篇游记。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一次旅行中,对所见到的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郁达夫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景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文章的主题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文章的特点是描绘细腻,情感真挚,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文章的结构清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描绘了旅行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
第二部分,作者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对人类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第三部分,作者再次回到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文章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要深刻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
第1页共1页。
《风景谈》教学设计
《风景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风景谈》是茅盾的一篇议论性散文,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说人道事"。
文章阐述了作者对"风景"的独特理解,他没有局限于风景的表象,而是从风景中发掘出时代精神、民族气节等深刻内涵。
作者以辩证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提出"风景用'我们的眼'"去发现、欣赏的观点,彰显了一种"境由心造"的风景观,体现了一个文学大家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论证深入透彻,对于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学情分析】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接纳新鲜事物,但分析问题的全面性、深刻性有待提高。
同时,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于作者笔下的某些历史情境可能缺乏认知基础。
因此,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厘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其观点的深刻内涵,并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去思考、探讨,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同。
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形象地呈现文中涉及的历史背景,拓展学生视野,为理解文本内容创设氛围。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把握段落大意。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3)领悟"风景"的内涵,理解"境由心造"的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思考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感受议论文的说服力。
(2)通过讨论交流梳理作者的论证过程,把握说理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文章的现实意义,培养理性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视角看问题的意识。
(2)领悟风景与人生的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学习文章体现的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1.2《风景谈》课件(共31张PPT)
课文解读
“民族的精神”在课文中指的是怎样的精神? 课文是怎样加以表现的?
“民族的精神”,在当时是指对内反对黑暗势力 的统治,对外反对外来民族的侵略和压迫的精神。
课文中着意写的是一个号兵和一个荷枪的战士在 朝霞中的雄姿,他们的神态是那样的严肃、坚决、勇 敢,具有高度的警觉,给人以希望、信心和力量。课 文正是通过这两个战士形象的塑造,典型而又形象地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
整体感知
生字词
妩媚 颀(qí)长 摇曳(yè)
黑魆魆(xū)
缭绕 静穆
偎(wēi)依 温雅
• 调朱弄粉:旧时指妇女美容打扮。
• 百无聊赖:形容一切都不感兴趣,精神无所寄托,
非常无聊。
• 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 贻(yí)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
• 万籁俱静:意思是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寂静,一点
“延河夕照”中用“静穆的自然”和“弥漫着生命力的人”, 作“物”与“人”的对比,表现了人的“高贵精神”。
“石洞雨景”中写公园中的一对和石洞中的一对,是“人”与 “人”的对照,突出后者是“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也是“场 面”与“场面”的对比,两个不同场面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社会风貌。
“北国晨号”中用“晨风中吹着喇叭的红绸子”、 “战士枪 尖的刺刀闪着寒光”、“粉红的霞色”等来烘托民族精神化身的两 个战士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英雄战士由衷敬仰之情,所以既是 “物”烘托“人”,同时也是“景”烘托“情”。
整体感知
本文是作者1940年访问延安后在重庆写。 1939年3月,茅盾赴新疆在新疆大学任教,1940 年5月离开新疆返内地,归途中在西安喜遇朱德同志, 应邀到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为期五个月。在延安, 他呼吸了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 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到重庆,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正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茅盾写了 与《白杨礼赞》并称为姐妹篇的《风景谈》。
风景谈读后感1000字高中
风景谈读后感1000字高中《风景谈》读后感篇一茅盾先生的《风景谈》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每一段文字都是那画卷上的一抹独特的色彩,读完之后,我感觉像是在沙漠中突然发现了一片绿洲,内心满是惊喜与触动。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描绘了很多看似平常却又极不平常的风景。
比如说那黄土高原上的风景,初看就是一片单调的、“秃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简直可以说是毫无生气。
可当茅盾先生的笔锋一转,“忽然天空那面传来了轰炸机的声音,于是人们像疾风卷过一般地疏散了”,而后“荷着枪杆,像松树一般傲然地站着”的人们出现了。
这一下,那片原本平淡无奇的土地仿佛被注入了灵魂,那风景不再只是自然的呈现,而是有了人的坚韧、勇敢在其中。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在农村的经历。
我们村子旁边有一座小山,平日里就是普通的山,长满了野草,偶尔有几只羊在上面吃草。
可是一旦到了森林防火期,那些护林员就像这黄土高原上的战士一样,每天背着工具在山上巡逻。
那座小山在他们的守护下,似乎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从一座普普通通的山变成了一个充满责任与坚守的地方。
文中还描写了那些在桃林茶社里读书学习的年轻人。
在那一片美丽的桃林之中,有着这样一群积极向上的灵魂,这就像是在一幅美丽的田园画中加入了最灵动的一笔。
“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茅盾先生的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对了。
风景如果没有了人的参与,没有了人的精神内涵,那它就只是一种简单的自然存在。
就像我曾经去过的一个古镇,那里有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小桥流水,一开始我只是觉得景色很美。
可是当我了解到这里曾经出过很多文人墨客,他们在这些小巷子里吟诗作对,传承文化,我就觉得这个古镇的风景有了更深层次的魅力。
它不再只是一个旅游打卡地,而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地方。
我在想,我们现在生活在城市之中,周围也有很多所谓的“风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但是这些风景背后的人的精神在哪里呢?也许很多人在忙碌地追逐物质利益的时候,忘记了给自己的生活注入一些精神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谈》
哈尔滨市第一中学吴飞燕
《风景谈》是高中语文第二册散文单元的首篇,是茅盾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讴歌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一篇散文。
对于本文的教学,教者多数采用逐个分析六幅画面,然后提炼中心的做法。
在仔细阅读了课文之后,我决定打破这种常规的教学模式,从表达方式入手,抓住文中五段议论性的文字,分析其含义、作用,并以此来带动对画面内容的理解,从而完成全篇的教学。
教学大纲中对高中阶段的记叙文的阅读和写作有明确的规定:“阅读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能理清层次,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领会和分析语言特点和表现方法。
”“写一般的记叙文,线索清楚,能根据内容的需要,运用说明、议论等方法表达中心思想。
”考纲中也规定考生应辨别并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 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散文这一文体在高中课本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来,由于散文阅读段大多篇幅较短,适宜于高考测试的需要,散文阅读渐有抬头趋势,因此,散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上述认识,我决定进行一下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借助于这篇文章引导
学生辨别、把握文中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训练学生阅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散文写作中适当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来表现文章中心。
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体验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激发爱国热忱,培养高尚情操。
2、掌握本文用精辟的议论贯穿材料,深化主题的表现手法。
3、理解本文寓于风景当中的政治的确切含义。
结合单元教学计划及本课特点,我将目的2 确定为教学重点。
茅盾在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当中。
”课文预习提示中也说,风景是这篇作品的形,政治才是这篇作品的神。
那幺,这“政治”的含义到底是什幺?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因此我将目的3 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力求通过课文内容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寓于风景当中的政治的确切含义。
作为一篇散文,本文不仅有较高的思想性,而且不失其文笔优美的特点, 所以在重点讨论分析五段议论的作用之外,我将思维与语言的训练贯穿于每幅画面的剖析之中,重点不在流水式的逐一剖析每幅画,而在于剖析画中景画中人和画中景与人的结合,情与意的生发,训练思路的清晰和思维的条理化。
同时进行朗读训练,不仅要读出五段议论中判断、反问和赞叹的语气,而且对于北国晨号中塑造的民族精神的化身,要引导学生将其镌刻在心里。
在讲读的基础上, 我在教学过程中还采用了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成为课堂上的
参与者和主动者,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
首先,以卞之琳的诗导入新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为六幅画面各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每个小标题都能涵盖自然景观和人的活动这两方面的内容。
此后,直接提出本课的学习重点五段议论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一开始就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转入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用投影仪显示第一段文字,引导学生明确重点词语的含义,同时完成对画面的剖析,抓住副词“更”,把握人类和自然的关系。
将(二)(三)(四)段议论放在一起,在明确了“内生活及其充满”是指精神生活丰富,“辐射”是指人的精神生活给予环境的影响之后,学生自然能总结出这三段议论都涉及到了人的精神,都在歌颂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
对与它们相对应的四幅画面,我引导学生通过背景和主体之间的对比来把握作者对人的崇高精神的歌颂。
接着进一步明确三段议论之间的关系,(三)(四)是对(二)的进一步阐释,它们说明了人对自然的作用:主宰和创造。
再抓住副词“尤其”与第一段的“更”对比,明确议论(二)是(一)的深化。
课文分析至此,我提示学生这样的画面在当时白色恐怖的条件下并非随处可见,并引用毛主席的诗“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来说明作者写的是延安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学习,歌颂的是他们的崇高精神。
这里的点拨为下文北国晨号的分析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