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2圆的切线(2)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切线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7.教学评价:
-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成果,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多元化评价。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提高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实例引入:展示自行车转弯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圆盘锯切割木头时的切线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
(五)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切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2.教师进行点评,强调切线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鼓励学生主动提出疑问,解答学生的困惑。
4.布置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思考性和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布置
1.基础巩固题: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56页的练习题1、2、3,巩固切线的定义及性质。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和练习,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强化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5.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数学,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切线的定义及其性质,能够运用切线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深入理解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现象吗?这些现象与圆有关,那么它们与圆的哪一部分有关呢?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22.2《圆的切线》word教案
九年级数学导学案课 题:24.2.2 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2)学习目标:1.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及推论,能正确区分判定和性质的题设和结论;2.掌握圆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⒈切线有哪些判定方法?2. 切线的性质:(1)切线与圆有 公共点;(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 半径.二、合作探究:活动1(1)如图,直线l 是⊙O 的切线,切点为A ,那么直线l 与半径OA 是否一定垂直呢?(2)切线的判定定理:圆的切线_________经过切点的 . 定理的几何语言:如图1,直线l 是⊙O 的切线 ______________.∴由性质定理,容易得到下面的推论: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 .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 .小结:一条直线若满足①过圆心,②过切点,③垂直于切线这三条中的 条,就必然满足 条.三、例题解析(补充例题)例1(2013•铁岭)如图,△ABC 内接与⊙O,AB 是直径,⊙O 的切线PC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P ,OF∥BC 交AC 于AC 点E ,交PC 于点F ,连接AF .(1)判断AF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O 的半径为4,AF=3,求AC 的长.例2(2013•株洲)已知AB 是⊙O 的直径,直线BC 与⊙O相切于点B ,∠ABC 的平分线BD 交⊙O 于点D ,AD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C .(1)求∠BAC 的度数;(2)求证:AD=CD .例3: 如图,ABC ∆为等腰三角形,AB AC =,O 是底边BC的中点,⊙O 与腰AB 相切于点D ,求证:AC 与⊙O 相切.l OAA B C D O小结:已知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时,辅助线常连结圆心和切点.四、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当堂训练:1.如图1,直线AB 与⊙O 相切于点A ,⊙O 的半径为2,若30OBA ∠=︒,则OB 的长为( ) A. 43B. 4C. 23D. 22.如图2,已知AB 为⊙O 的直径,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DC 切⊙O 于C ,若25A ∠=︒,则D ∠等于 ( )A.40︒B. 50︒C. 60︒D. 70︒3.(2009泸州)如图3,以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 与小圆相切于点C ,若大圆半径为10cm ,小圆半径为6cm ,则弦AB 的长为 cm .4.(2013济宁)如图(4),以等边三角形ABC 的BC 边为直径画半圆,分别交AB 、AC 于点E 、D ,DF 是圆的切线,过点F 作BC 的垂线交BC 于点G .若AF 的长为2,则FG 的长为( )A .4B .C .6D .5.(2013•咸宁)如图(5),在Rt△AOB 中,OA=OB=3,⊙O 的半径为1,点P 是AB 边上的动点,过点P 作⊙O 的一条切线PQ (点Q 为切点),则切线PQ 的最小值为 .(图4) (图5) (图6)6.(2013•株洲)已知如(图6)AB 是⊙O 的直径,直线BC 与⊙O 相切于点B ,∠ABC 的平分线BD 交⊙O 于点D ,AD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C .(1)求∠BAC 的度数;(2)求证:AD=CD .B A O (图1) A BCD O (图2) A BC O (图3)。
北京课改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2《圆的切线》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2《圆的切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切线》是北京课改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2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圆的切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之后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圆的切线概念和性质,掌握切线的判定方法,对于后续学习圆的方程和其他相关内容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但是对于抽象的几何概念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切线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
3.能够运用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案例。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内容:在一个圆形花园中,如何找到一条直线,使得这条直线与花园的边缘相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切线的判定方法。
通过具体的图形和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一些与圆的切线相关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的例题,运用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提高学生对圆的切线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小结(5分钟)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圆的切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初中数学《圆的切线》教案
初中数学《圆的切线》教案教学内容 24.2圆的切线(1)课型新授课课时 32 执教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切线的识别方法,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通过切线识别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切线的识别方法教学难点方法的理解及实际运用教具准备投影仪,胶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情境导入: 1、复习、回顾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2、请学生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学生判断的过程,提问:你是怎样判断出图中的直线和圆相切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提出问题:如何界定直线与圆是否只有一个公共点?教师指出,根据切线的定义可以识别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但有时使用定义识别很不方便,为此我们还要学习识别切线的其它方法.(板书课题) 抢答学生总结判别方法(二)实践与探索1:圆的切线的判断方法 1、由上面的复习,我们可以把上节课所学的切线的定义作为识别切线的方法1定义法: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当然,我们还可以由上节课所学的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直线与圆是否相切,即:当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切.以此作为识别切线的方法2数量关系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实验:作⊙O的半径OA,过A作lOA可以发现:(1)直线经过半径的外端点;(2)直线垂直于半径.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从位置上来判断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3位置关系法: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理解并识记圆的切线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圆的切线的位置判别方法,深入理解它的两个要义。
三、课堂练习思考:现在,任意给定一个圆,你能不能作出圆的切线?应该如何作?请学生回顾作图过程,切线是如何作出来的?它满足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总结出: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请学生继续思考:这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 (学生画出反例图)(图1)(图2)图(3)图(1)中直线经过半径外端,但不与半径垂直;图(2)中直线与半径垂直,但不经过半径外端.从以上两个反例可以看出,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方法3实际上是从前一节所讲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时直线和圆相切”这个结论直接得出来的,只是为了便于应用把它改写成“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这种形式.试验体会圆的位置判别方法。
京改版九年级上册22.2圆的切线教学设计
(1)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3)通过阶段测试,了解学生对圆的切线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4.教学拓展:
(1)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探究圆的切线在其他几何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圆的几何性质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圆的切线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精神,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
3.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到几何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通过对圆的切线知识的探究,引导学生感悟几何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圆的切线判定定理的理解与应用;圆的切线方程的求解方法;切线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难点:对圆的切线判定定理的深入理解;切线方程求解过程中涉及的计算技巧;几何作图中切线的准确运用。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圆的切线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切线判定定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采用的实际应用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合作精神。
2.教学过程:
(1)导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如汽车行驶轨迹)引入圆的切线概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发现圆的切线与半径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圆的切线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北京课改版数学九上22.2《圆的切线》ppt课件(共26张PPT)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如何判定?
两个公共点 ●O
唯一一个公共点 ●O
没有公共点 ●O
相交
相切
相离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圆半径r的数量关系
(1)d<r 直线与圆相交
(2)d=r 直线与圆相切
(3)d>r 直线与圆相离
22.2 圆的切线(一)
探索 过圆0内一点作直线,
这条直线与圆有怎样的位 置关系?过半径OA上一点 (A除外)能作圆O的切线 吗?过点A呢?
A
C
C
O
P
A
O
BP
B (4)
(5)
5、如图,⊙O的直径AB与弦AC夹角为30°,
过C点的切线PC与AB延长线交于P,PC=5,
则⊙O的半径为( A )
A. 5 3 3
B. 5 3 6
C. 10
D. 5
6、如图,AB为⊙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 切点为B,OC平行于弦AD
求证:CD是⊙O的切线。
O r
l A
切线的判定定理
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 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几何符号表达(推理格式): 如图,∵ OA是半径,OA⊥l于A ∴ l是⊙O的切线。
O r
l A
3、定理说明:在此定理中,题设是“经过 半径的外端”和“垂直于这条半径”,结论 为“直线是圆的切线”,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否则就不是圆的切线.
探索如图,如果直线I是⊙O
的切线,A是切点,那么半径
O.
OA与l垂直吗?
l
CA
B
假设AB与OA不垂直,过点O作OC⊥AB,垂
足为C,如图.根据“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九年级数学上册《切线长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切线长定理的定义及其证明过程。
2.能够运用切线长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如求切线长度、判断点到圆的距离等。
3.掌握切线长定理与其他数学知识(如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的联系与运用。
6.总结反思,提炼方法:在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提炼切线长定理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评价反馈,调整教学: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8.关注情感,培养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情感态度:强调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4.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切线长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巩固题:设计一些基础的切线长定理题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定理的基本应用,如求解切线长度、判断点到圆的距离等。此类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2.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3.通过数学史的了解,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 22.2.2 圆的切线教案 (新版)北京课改
22.2.2 圆的切线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圆的切线长的概念。
(重点)2.能够掌握圆的切线长的定理。
(难点)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能够掌握圆的切线长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通过探索,熟练掌握圆的切线长的定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图所示,纸上有一⊙O ,PA为⊙O 的一条切线,沿着直线PO对折,设圆上与点A重合的点为B。
1.OB是⊙O 的一条半径吗?2.PB是⊙O 的切线吗?3.PA、PB有何关系?4. ∠APO和∠ BPO有何关系?(二)讲授新课活动1:小组合作过⊙O外的一点可以画该圆的几条切线?画出图形并观察,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如图所示,过⊙O外的一点P可以画圆的两条切线PA和PB,切点分别为A,B。
可以证明△AOP全等于△BOP,因此,PA=PB,∠APO = ∠ BPO。
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与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从而得到: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他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2)木工师傅要在一块三角形木板上截下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形,这个圆有什么特点?由图可以看出,和△ABC三边都相切的圆的面积最大。
因为所求做的圆与△ABC的三边都相切,所以这个圆的圆心到三边的距离都相等。
因此,圆心既要在∠ ABC的平分线上,又要在∠ ACB的平分线上。
这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圆的圆心,它到三角形一边的距离为所求圆的半径。
(三)重难点精讲例题1、已知:如图(1)所示,一段圆柱形钢材放在V形支架中,图(2)是它的截面示意图,CA和CB都是⊙O 的切线,⊙O切点分别是A,B。
的半径为23cm,AB=6cm。
求∠ ACB 的度数。
分析:如图(2)所示,连接OC,交AB于点D。
∵CA,CB都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是A,B。
∴CA = CB,CO平分∠ ACB。
∴O C⊥AB,BD= (1/2)AB∵AB=6,∴BD=3。
初中数学北京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单元第2课《切线的判定》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数学北京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单元第2课《切线的判定》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将证明圆的切线问题转化为证明垂直问题;能结合具体题目、图形归纳出证明垂直的一般方法。
2.经历圆切线(或垂直)的证明过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推理、归纳的能力。
3.在探究圆切线证明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挑战困难的成就感。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针对初三中考的一节专题复习课,初三的学生对于圆的基础知识已经基本掌握,已具有处理简单几何问题的基本方法,但学生处理综合几何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条件整合的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圆切线(或垂直)的证明.
难点:能够结合题目采用适当的方法证明圆的切线。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圆的证明与有关计算之证切线
在刚刚结束的一模考试中,我们的24题圆的证明与有关计算题目中第一个问是证明垂直,满分2分,我们的平均分仅仅0.15分。
十五套的各城区一模试卷中关于证切线(或垂直)共有9套。
那么本节课我们就研究这类问题的证明方法。
活动2【活动】例题解析。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2.2 圆的切线(教学设计)
22.2圆的切线(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经历切线的性质定理的探索过程,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2.会应用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切线的性质定理的探索过程,(三)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发现定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要点应用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三、教学难点1.用反证法证明切线的性质定理;2.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流程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圆的切线?判断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有哪些方法?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的半径;③切线的判定定理.即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前面我们已学过的切线的性质有哪些?答:①、切线和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二、探究新知操作与观察:如果直线AT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那么AT和半径OA是不是一定垂直?如果AT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那么AT⊥OA.你能说明理由吗?反证法:假设AT与OA不垂直则过点O作OM⊥AT,垂足为M根据垂线段最短,得OM<OA即圆心O到直线AT的距离d<R∴直线AT 与⊙O 相交这与已知“AT是⊙O 的切线”矛盾∴假设不成立,即AT⊥OA归纳总结: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几何语言:∵AT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AT⊥OA巩固练习:按图填空:(口答)(1). 如果AB切⊙O于A,那么.(2). 如果半径OA⊥AB,那么AB是.(3).如果AB是⊙O的切线,O A⊥AB,那么A是.例题探究例1: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 和过C点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求证:AC平分∠DAB.证明:连接OC,因为CD是⊙O的切线,所以OC⊥CD,又因为AD⊥CD,所以OC//AD,所以∠2=∠3.又OA=OC,所以∠1=∠3.所以∠1=∠2.即AC平分∠DAB.总结:圆的辅助线作法:见切点,连半径,得垂直.总结切线的性质巩固掌握切线的性质.DCB AO跟踪练习如图的两个圆是以O 为圆心的同心圆,大圆的弦AB 是小圆的切线, C 为切点.求证:C 是AB 的中点.证明:如图,连接OC, ∵AB 是小圆的切线, C 为切点 ∴OC ⊥AB在大圆⊙O 中, 根据垂径定理,得AC=BC ∴ C 是AB 的中点.例2:如图,在⊙O 中,AB 为直径, A D 为弦, 过B 点的切线与AD 的延长线交于点C ,且AD=DC求∠ABD 的度数.解:∵ AB 为直径 ∴∠ADB=90° 又∵BC 为切线 ∴∠ABC=90° ∵△ABC 为直角三角形 AD=DC ∴AD=DB∴△AB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巩固掌握切线的性质.CBAO巩固练习:1.1.如图,AB是⊙O的直径,AC切⊙O于A,BC 交⊙O于点D,若∠C=70°,则∠AOD的度数为()A.70°B.35°C.20°D.40°2.如图,AB是⊙O的弦,AC是⊙O的切线,A为切点,BC经过圆心.若∠B=25°,则∠C的大小等于()A.20°B.25°C.40°D.50°3.已知:如图,AB与⊙O相切于点C,OA=OB,⊙O的直径为4,AB=8.(1)求OB的长;(2)求sinA的值.解:(1)由已知,OC=2,BC=4.在Rt△OBC中,由勾股定理,得2225 OB OC BC=+=;(2)在Rt△OAC中,∵OA=OB=25,OC=2,∴sinA=25525OCOA==.学生自主解答.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圆的切线教学设计
圆的切线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圆的切线一、概述在数学初级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现在,我们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索,来发现圆的切线的相关概念和性质,从而帮助他们加深对圆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定义圆的切线的概念,并能用几何语言描述;2.能够准确判断给定的线段是否是圆的切线;3.能够使用相应的方法和定理来求解与给定圆相切的直线方程;4.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切线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圆的切线的概念和判定;2.圆的切线的求解方法和定理。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呈现一张美丽的圆形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圆的认识和理解。
2.概念引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圆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1)在圆的内部,能找到哪些特殊的线段?(2)你们是否了解过圆的切线?请谈谈你们的认识。
引导学生思考,然后与同伴讨论,最后汇报自己的观点。
3.概念探究(30分钟)(1)学生自主探究法教师出示一些带有切线的圆形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直觉回答以下问题:(a)你们能从图片中找到所有的切线吗?(b)你们怎么判断一条线段是不是圆的切线?(2)小组合作探究法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给一张圆的图片。
教师将准备好的圆形图形纸分给每个小组,让学生用纸模拟切割或折叠的方法寻找圆的切线,并在圆上画出切线。
然后,小组成员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答案。
4.教师讲解与总结(3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出圆的切线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2)讲解圆的切线的求解方法和定理。
(3)通过示例问题,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5.拓展应用(20分钟)提供一些应用复杂一些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
例如: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6cm,圆心在直线 y = -3x + 2 上,求可经过圆上两点的切线方程。
6.小结与评价(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圆的切线的概念和性质,并用几个小问题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北京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切线》教案
《圆的切线》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究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和切线的判定方法,会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探究、推理证明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情感与态度经历探究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定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难点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蒸汽机车的车轮在铁轨上滚动,铁轨可以看成直线,它与车轮所对应的圆是相切的.车轮上过切点的那根辐条所对应的直线与表示铁轨的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二、合作探究试验:OA为⊙O的半径,过A作l丄OA.可以发现:(1)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2)直线l垂直于半径OA.总结: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思考:现在,任意给定一个圆,你能不能作出圆的切线?应该如何作?请学生说明作图过程,切线是如何作出来的?它满足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总结出: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请学生继续思考:这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学生画出反例图)图(1)中直线l经过半径外端,但不与半径垂直;图(2)、(3)中直线l与半径垂直,但不经过半径外端.从以上反例可以看出,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探究:如图,直线AB是⊙O的一条切线,点T是切点,连接OT.问题:(1)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找出它的对称轴.(2)测量∠OTA和∠OTB的度数,并与同学交流测量的结果.(3)猜想:切线AB与过切点的半径OT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总结: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例题解析例1已知:如图22-6,AB为⊙O的直径,AB=1cm,BC=2cm,AC=1cm.判断直线A C与⊙O是否相切,并说明理由.例2已知:如图22-9,AB为半圆O的直径,CD为半圆O的一条切线,C为切点,AD⊥CD,垂足D.求证:AC平分∠DCB.三、引导、总结在解决有关圆的切线问题时,常常需要:(1)作出过切点的半径,利用切线的性质解决问题(2)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证明该垂线段等于半径,以证明一条直线为圆的切线.四、课堂小结说说本节课的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能够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综合运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使学生了解切线长的概念和切线长定理.会根据切线长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1、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概念.2、切线长定理概念.3、理解内切圆的概念.难点:1、理解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2、切线长定理的应用.3、运用内切圆的概念解题.教学过程一、切线长定理1、切线长的概念.如图,P是⊙O外一点,P A,PB是⊙O的两条切线,我们把线段P A,PB叫做点P到⊙O 的切线长.引导学生理解: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2、观察利用PPT来展示P的位置的变化,观察图形的特征和各量之间的关系.3、猜想引导学生直观判断,猜想图中P A是否等于PB.P A=PB.4、证明猜想,形成定理.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证明.组织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关键是作出辅助线OA,OB,要证明P A=PB.想一想:根据图形,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OP A=∠OPB(如图),连接AB,有AD=BD等.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如图,点P为⊙O外一点,过点P作直线与⊙O相切.作法1.连接OP.2.以OP为直径作圆,设此圆交⊙O于点A,.B.3.连接P A,PB.则直线P A,PB即为所作.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和⊙O分别相切于点E,.F,.G,.H.求证:AB+CD=DA+BC.证明∵AB,BC,CD,DA都与⊙O相切,E,F,G,H是切点,∴AE=AH,BE=BF,CG=CF,DG=DH.二、内切圆和外切三角形出示图形,给出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切三角形的概念,怎样作已知△A BC的内切圆?学生进行讨论,作图.中间教师可适时地用圆的切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引导,最后出示正确的作图步骤.三、例题解析例3 ⊙O表示皮带传动装置的一个轮子,传动皮带MA,NB分别切⊙O于点A,B.延长MA,NB,相交于点P.已知∠APB=60°,AP=24cm,求两切点间的距离和弧AB的长(精确到1cm).例4 如图22-25,⊙O是△ABC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E,F,G,AB=9,BC=13,AC=10.求AE,BF和CG的长.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因此得出: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有两种:(1)根据定义,定义法:由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来判断;(2)根据性质,数量法: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关系来判断.让学习了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能够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综合运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能通过作简单的辅助线去解决某些问题.理解切线长定理,会灵活运用它解决问题.。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2.2圆的切线教案
22.2.2 圆的切线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圆的切线长的概念。
(重点)2.能够掌握圆的切线长的定理。
(难点)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能够掌握圆的切线长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通过探索,熟练掌握圆的切线长的定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图所示,纸上有一⊙O ,PA为⊙O 的一条切线,沿着直线PO对折,设圆上与点A 重合的点为B。
1.OB是⊙O 的一条半径吗?2.PB是⊙O 的切线吗?3.PA、PB有何关系?4. ∠APO和∠BPO有何关系?(二)讲授新课活动1:小组合作过⊙O外的一点可以画该圆的几条切线?画出图形并观察,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如图所示,过⊙O外的一点P可以画圆的两条切线PA和PB,切点分别为A,B。
可以证明△AOP全等于△BOP,因此,P A=PB,∠APO = ∠BPO。
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与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从而得到: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他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2)木工师傅要在一块三角形木板上截下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形,这个圆有什么特点?由图可以看出,和△ABC三边都相切的圆的面积最大。
因为所求做的圆与△ABC的三边都相切,所以这个圆的圆心到三边的距离都相等。
因此,圆心既要在∠ABC的平分线上,又要在∠ACB的平分线上。
这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圆的圆心,它到三角形一边的距离为所求圆的半径。
(三)重难点精讲例题1、已知:如图(1)所示,一段圆柱形钢材放在V形支架中,图(2)是它的截面示意图,CA和CB都是⊙O 的切线,⊙O切点分别是A,B。
的半径为23cm,AB=6cm。
求∠ACB的度数。
分析:如图(2)所示,连接OC,交AB于点D。
∵CA,CB都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是A,B。
∴CA = CB,CO平分∠ACB。
∴O C⊥AB,BD= (1/2)AB∵AB=6,∴BD=3。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切线的判定》说课稿2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切线的判定》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切线的判定》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上,引入了切线的概念,并学习了如何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教材通过实例和几何图形,使学生了解切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直线、射线、线段等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是,对于切线的判定,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几何图形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圆的性质和图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切线的定义和性质,学会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切线的定义和性质,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教学难点:对圆的性质和图形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切线的性质进行判定。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几何画板,展示实例和几何图形,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切线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了解切线的定义和性质。
3.案例分析:通过几何图形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5.教师讲解: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6.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京改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2圆的切线优秀教学案例
1.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例如,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并共同设计一个实例来验证他们的结论。在合作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小组合作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效果。
3.理解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够运用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圆的切线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能够运用这种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
3.结合实例,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需要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可以展示圆的切线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的切线的特点。同时,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此外,结合实例,讲解圆的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
然而,圆的切线性质和判定方法较为复杂,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实例、直观的教具和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教学目标
圆的切线初中教案
圆的切线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2. 学会如何求解圆的切线方程;3. 能够应用圆的切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求解圆的切线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切线与半径的垂直关系,求解圆的切线方程。
教学准备:黑板,粉笔,圆规,直尺,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的标准方程,圆的半径和直径等;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圆的切线吗?它是如何与圆相切的?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圆的切线的定义:圆的切线是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2. 讲解圆的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与半径垂直,即切线与半径的夹角为90度;3. 讲解如何求解圆的切线方程:a. 确定圆心和半径;b. 写出圆的标准方程;c. 利用切线与半径垂直的关系,求解切线的斜率;d. 根据切点的坐标和斜率,写出切线的方程。
三、例题讲解(15分钟)1. 讲解一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圆的切线的求解过程;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圆的切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圆的切线知识;2.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求解圆的切线方程的方法;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圆的切线与圆的割线有何不同?如何求解圆的割线方程?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圆的切线的定义、性质和求解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圆的切线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拓展问题,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适当放慢讲解速度,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课堂进度。
京改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2 圆的切线_教案设计
圆的切线【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切线长的概念和切线长定理。
2.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内切圆、圆的外切三角形等概念。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会根据切线长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定理的猜想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切线长定理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切圆的作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切线的判定2.切线的性质3.过一点能画已知圆的切线吗?能画几条?点在圆内:点在圆上:点在圆外:二、新课讲解:1.活动一:学生用三角板上动手画图,并观察要求:过圆外一点P画已知圆O的切线。
几条?标出切点,做射线PO,观察你画出的图形,可以得到哪些相等的线段?哪些相等的角?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2.切线长概念: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如图中的线段___________就是切线长。
3.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如何证明?(PPT ) 几何语言:∵ 如图(2),PA ,PB 是⊙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①PA______PB , ②∠APO_____∠BPO 。
例1.基本图形的研究如图,PA .PB 是⊙O 的两条切线,A .B 为切点,直线OP 交于⊙O 于点D .E ,交AB 于C .则CODPAB(1)写出图中所有的垂直关系 OA ⊥PA ,OB ⊥PB ,AB ⊥OP (2)写出图中与∠OAC 相等的角 ∠OAC=∠OBC=∠APC=∠BPC (3)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AOP ≌ △BOP , △AOC ≌ △BOC , △ACP ≌ △BCP (4)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AOC ∽ △BOC ∽ △AOP ∽△BOP ∽ △ACP ∽BCP(5)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ABP,△AOB(6)若PA=4.PD=2,求半径OA反思:切线长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线段垂直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切线的判定》教学设计2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切线的判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切线的判定》是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切线的判定方法,包括切线的定义、切线的判定定理以及切线的性质。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能够掌握切线的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切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等基础知识,并掌握了平行线、相交线等概念。
学生对于图形的判定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切线的判定和方法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引入切线的概念和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切线的定义,掌握切线的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切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法,自主探索切线的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证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切线的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切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切线的定义,并能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证明。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引入切线的概念和判定方法。
2.观察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切线的特征和判定方法。
3.交流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粉笔、几何图形。
3.课件:切线的判定方法的PPT或幻灯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射线、线段等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直线和射线的特点。
然后,教师引入切线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几何图形,发现切线的特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PPT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切线的判定方法。
九年级数学上册《切线的判定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4.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切线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答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知识拓展,提升能力
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拓展相关知识,如切线长度的求解、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通过知识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圆的性质和方程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切线的判定定理的学习将更加深入。然而,由于切线判定定理涉及到图形的直观理解和逻辑推理,学生可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对定理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熟练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对判定过程的逻辑推理能力有待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不足,难以在复杂图形中找到切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和合作交流,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教学活动设计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采用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切线判定定理。首先,我会通过几何画板展示切线的生成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切线与圆的内在联系。
2.教学内容
(1)切线判定定理的推导:利用圆的性质,引导学生推导出切线判定定理——圆的半径垂直于切线于切点。
(2)切线判定定理的应用:通过示例,演示如何利用切线判定定理求解实际问题,如求切线长度、切点坐标等。
4.能够运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知识,解决与切线相关的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二:
连接OC,得OC⊥CD.所以∠1+∠4=90º.
因为AD⊥CD所以∠4+∠3=90º.
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得∠1=∠3.
由OA=OC,得∠1=∠2.所以∠2=∠3得证.
反思:
1.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连接经过切点的半径,由切线的性质
定理得到垂直.即:知切线,连半径,得垂直.
∵OC⊥l,
又∵垂线段最短,
∴OC<OA,
即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小于半径,
∴直线l与⊙O相交.
这与已知条件“直线l与⊙O相切”相矛盾.
∴l⊥OA.
(二)归纳切线的性质定理:
切线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符号语言:
∵直线l与⊙O相切于点A,
∴l⊥OA.
用法:知切线,连半径,得垂直.
(三)归纳切线的性质:
求证:AC平分∠DAB.
分析:
首先思考由题中的每一个已知条件都能得到哪些结论,哪些结论对于解决本题有用.其次思考要得到AC平分∠DAB这个结论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是否可由已知得到.引导学生理解两种分析问题的思路:由因导果,执果索因.
方法一:
连接OC,得OC⊥CD.
由AD⊥CD,得AD∥OC,得∠1=∠3.
2.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等于圆的半径r时,直线l与⊙O相切.
即:直线l与⊙O相切 d=r.
3.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符号语言:
∵OA是⊙O的半径,
直线l经过点A且l⊥OA.
∴直线l是⊙O的切线.
通常用法:
连半径,证垂直,得切线;作垂直,证半径,得切线.
问题5:回忆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并完成证明.
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
(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定理或题设相矛盾的结论;
(3)由此判断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的正确性.
具体证明过程如下:
证明:假设直线l与OA不垂直.
过点O作OC⊥l,垂足为C.
已知:直线l与⊙O相切于点A.
求证:l⊥OA.
问题4:如何证明这个猜想?
分析:根据已有学习经验我们知道:要证明两条直线垂直,通常应该证明这两条直线相交成角是直角.而根据已知条件发现:由直线l与⊙O相切于点A,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直线l与⊙O只有一个公共点A,并且圆心到直线距离等于半径OA,而无法得到l与OA相交成角是否是直角,也就不能说明l与OA垂直.对于这种直接证明很难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用反证法证明.
2.在解决圆的问题时要特别关注由半径相等得到的等腰三角形,如本题中OA=OC,所以△OAC为等腰三角形.
3.关注常用基本图形:
(1)平行、等腰、角平分线.
(2)有垂直就有互余关系.
(二)巩固练习:
已知:如图,P是⊙O的直径C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PA与⊙O相切于点A,∠P=30º.求∠ACP度数.
分析: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切线的性质:
问题1:指出切线判定定理的题设和结论.
题设:一条直线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
结论:这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问题2:写出切线判定定理的逆命题.
逆命题:如果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那么这条直线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
问题3:切线的判定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吗?如果是真命题,写出已知和求证.
A层:
1.请你归纳总结圆的切线的有关知识,并画出知识框图。
2.已知:如图,⊙O的半径为2cm,P是直径C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PA与⊙O相切于点A,∠P=30º.求线段PD的长.
B层:
如图,在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C为切点,判断AC与BC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已知:如图,⊙O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B,且与CD边相切于点E,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2,求⊙O的半径.
3.提升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切线的性质定理及定理应用.
教学难点:反证法证明切线性质定理.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
分钟
8
分钟
7
分钟
2
分钟
1
分钟
1
分钟
复习回顾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总结提升
课后巩固
一、复习回顾:
(一)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圆的切线(2)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九年级 上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年7 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切线的性质,掌握切线的性质定理,并能应用性质解决和圆的切线有关的问题.了解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步骤.
2.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探究活动,感受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连接OA,由PA与⊙O相切于
点A可以得到OA⊥PA.
所以△PAO为直角三角形,
由OA=OC,得△OAC为等腰三角形.
再利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很容易解决问题.
反思:
切线的性质是得到直角的重要依据,进而可以和平行线、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结合.
四、总结提升:
(一)知识方面
1.切线的性质定理是切线的判定定理的逆定理.
根据直线和圆公共点的个数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分为三种:
直线与圆有没有公共点时,称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相离;
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称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相切;
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称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相交.
相离 d>r. 相切 d=r. 相交 d<r.
(二)切线的判定方法:
1.根据切线的定义:
当一条直线与一个圆有唯一公共点时,我们称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
1.定义:
当一条直线与一个圆相切时,这条直线和这个圆有唯一公共点.
2.定义引申:
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圆心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即:直线l与⊙O相切 dபைடு நூலகம்r.
3.切线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三、巩固新知:
(一)典例分析:
例:已知:如图,AB为半圆O的直径,CD为半圆O的一条切线,
C为切点,AD⊥CD,垂足为D.
判定定理:连半径,证垂直,得切线;
作垂直,证半径,得切线.
性质定理:知切线,连半径,得垂直.
2.关注圆的切线与其它几何知识的综合应用,解决和圆有关的问题.
(二)方法方面
1.能在复杂图形中辨识出基本图形,解决相关问题.
2.能够用两种分析方法灵活分析解决问题.
五、课后巩固:
课后作业分为两个层次,可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