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PPT课件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PPT课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对未来追求的是幸福的 生活,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在这样的要求下,地球上 适合养活多少人呢?
生存 VS 发展
人口合理容量 --- 定义
四点前提:
_______的生活方式 _______的生活环境 满足_______的需求 不妨碍__________ 一个国家和地区适宜的
两者区别:
3.大小关系: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人类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合理 人口容量”。
4.合理人口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
人口合理容量 --- 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科技水平 地域的开放程度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
环境的优劣和资源的数量、质量 -----最基本的条件
自然源的优劣
我国西北地区 人口密度远远 小于东南部地 区,主要原因 有哪些?
气候干旱,缺 少淡水;地形 崎岖,交通不 便,环境相对 闭塞。
生存 VS 发展
据英国2005年的《卫报》报道:美国和罗马尼亚 科学家的计算,地球可承受人口的最高极限是目前地 球人数的20万倍!建立在人类可以通过高科技方法解 决食物短缺的前提下,地球人口最高将可以达到1300 万亿!到时候,地球上的人类将像蚂蚁一样密集,大 多数人将挤居在遍地林立的2000层高的摩天大楼中, 像囚犯一样秩序井然地生活,很少能够再看到太阳光。 我们有多少人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呢?
4 地域开放程度越高,合理人口容量越大
负 相 5 消费水平越高,合理人口容量越小 关
人口合理容量 --- 相对性
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区 → 不同人口合理容量
不同历史时期、同一地区 → 不同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小结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ppt课件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ppt课件
车流量(辆/小时)
本省




其他
腊月二十
90
5
1
1
0
3
500
腊月三十
50
15
25
7
2
1
900
从表中信息,可以确定( ) 由于该地工业发达,外来车辆较多 大年三十,因回家过年本省车辆较平时少 该地是旅游胜地,外地移民较多 统计时段,车辆数量和户籍构成差异均大 若车辆构成的变化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回家,结合材料以可推测,王教授的老家可能是( ) A.安徽 B.云南 C.新疆 D.广东
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养活今天中国的13亿人口吗?
01
提示 不能。不同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人们利用资源的范围和能力不同,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也就不同。乾隆年间的中国绝对不能养活今天的13亿人口。
02
中国人若有少吃粮食多吃肉的生活习惯,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可能会有怎样的变化?
03
提示 可能会不断减少。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会影响到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并与之呈负相关。
材料二 有些工业化历史较早的国家,如英国,已基本上用完了本国的矿产资源,而不得不完全依赖进口,美国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钢铁主要生产国日本和意大利的铁矿石也完全依赖进口。
材料三 农业社会每个人只需要几千克铜、铁制作简单的农具和生活用具,直至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农民依然如此。工业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却大得多,20世纪90年代,美国以占世界5%的人口,消费了全世界25%的能源。
Part 01
助 学 园 地
合作学习 结合下图探究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关系,明确自然资源对环境的限制性。
人类生存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人类增加粮食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提示 ①开垦新耕地,扩大耕地面积;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单产。 在人口增长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开荒,耕地资源总量却在减少,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城市、工矿建设用地增加,土壤污染、水土流失造成耕地的破坏。 若要解决图中矛盾,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提示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最新学习目标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PPT课件

最新学习目标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PPT课件
一、地球上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 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 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能养活多少人)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 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
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对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就整个世界来说 控制人口,保证平等权利。 就各国、各地区来说 尊重规律,提高生活质量。
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
资源的种 类与数量
科技水平

境 消费模式
人口素质


力 环境人口容量
理 想 状 态
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培训讲义(ppt34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培训讲义(ppt34张)

二、人口合理容量
2.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科技水平 地域的开放程度
因素 自然环境 的优劣
正相 关
对合理人口容量影响
①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②自然灾害等自然环 境的变化会降低合理人口容量
地域的开 正相 ①地域开放程度越高资源的互补性可以提高合理人口容量; 关 ②封闭地域中某种资源的匮乏会降低合理人口容量;③生 放程度
产力越发达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越强,人口合理容量越 大 科技水平高,会扩大资源利用范围,提高资源利用率,提 高合理人口容量
科学技术 水平
正相 关
社会经济 正相 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可以 大大提高合理人口容量 发展水平 关
生活消费 水平
负相 关 人们对较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会使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人 们的实际消费水平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合理人口容 量会降低
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区 → 不同人口合理容量 不同历史时期、同一地区 → 不同人口合理容量
区分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 产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 国耕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 亿吨,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 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 13.8亿。最多能养活16亿人。
乐观派着眼于尚未被人类开发
和利用的资源,以及未探知和未发 现的领域,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 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 值。在经济高度发展、科技进一步
提高的未来,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
止环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 的良性循环。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PPT课件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PPT课件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 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 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反而“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据此回答(1)~ (2)题。 (1)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北地区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新课程标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够区别区域资源环 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学会评价一个地 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大小。 运用资料,并结合实例, 2.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结合实例,解释 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口合理容量。 3.人地协调观:能够结合实例,说出人口、 资源、环境三者的联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问题探究] 问题1 乾隆年间,中国人口猛增到3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开发边陲,加大了资源开发力度;农业技术进步,推广种植高产粮食 作物;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习惯等。 问题2 上述材料说明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依据我国国情,谋求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提高科技水平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资源
的管理水平 ⑤实行计划生育 ⑥鼓励向国外移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1.3 人口容量 课件(48张)

1.3 人口容量 课件(48张)
人口容量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1、.了掌解握区世域界资人源环口境分承布载特力点的和概规念和律衡,量了指解标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状况。 22、.理结解合影实响例区,域资分源析环自境然承因载素力和的因人素文,学因会素分对析人某口一分地布区资的源影环响境。承载 力3、的通大小过。学习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到地理环境对 人类3.掌活握动人的口影合响理。容量的概念,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
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
载 力
3、人均消费水平
• 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相对于 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
• 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相对 于不同消费水平所供养的人 口数量,显然是不同的,区 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 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3、人均消费水平
• 如果按照美国人的消费水平 来生活,印度所能容纳的人 口就要比现在少得多;这是 因为美国人在吃、穿、住、 行和娱乐等方面消耗的资源 之多,与其人口数量是不成 比例的
思考?:“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木桶的“短板效应”
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 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揭示了资源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大小的主要因素,而资源的“最短板” 直接决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15
思考?:“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木桶的“短板效应”
2. 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 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
(一)概念
•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 科学家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概念
• 所谓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 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 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 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 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PPT课件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PPT课件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jianl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2.我国西北干旱的内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取决于(
)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能源
答案 B 解析 我国西北干旱的内陆地区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
“短板”。
预习准备区
任务探究区
综合活动区
课后检测区
3.广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主要原因有哪些?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jianl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课件PPT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课件PPT
预见的 _____经济 、_____文化 、_____的发展水平与生活 社会 水平、 ________储量和消费量变动情况,可以对 自然资源 未来某一时期一国或地区人口的合理数量进行估算。
3.影响因素
(1)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
口合理容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 水平的提高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可以使 人口的合理容量大大提高。但是,消费需求超过社
消费观念。
基础自主梳理
一、环境承载力
时期 资源 1.概念:在一定 _____ 内 , 某地域环境 一 _________ 和
____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 .影响因素:受到自然资源 ________ 、科技发展 __________ 水平
人类文化 和 ________ 水 平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和 制 约土地资源 。其中
学以致用 1.下图中的黑河—腾冲一线,也叫“胡焕庸线”, 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界线,该线揭示了我国 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而且相差很大,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环
境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产生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人口合理容量 健康合理 舒适 1 .概念:指按照 ________ 的生活方式,有 ____ 物质 文化 的生活环境,并满足 _____ 和 _____ 生活等各方面 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 _____________ 的前提下, 后代生活质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消费 水平,参照可以 2.估算方法:根据现有的_____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共40张PPT)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共40张PPT)

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 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 多少,是决定环境承
载力的重要因素
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多 少不取决于其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其最短的木板。
木桶效应
思考: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 揭示了什么道理? 2. 哪种资源可能是那块“最短的木板”?
活动 二:探索河流淡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日本
日本的土地、 矿产资源都不 足,但人口容 量,为什么?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为 什 么 ! 科技发展水平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因素
与合理人口容量
资源丰富程度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程度
人口受教育水 平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中国
印度 世界
468700
120000 90000 60000 30000 0
0
20000 40000 60000
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缓解措施
产生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措施
自然 ①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 原因 ②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人为 原因

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 用水量剧增
1.从上图中找出河流淡水总量居于前三位的大洲和总量最少的
大洲。 南美洲、北美洲、亚洲
总量最少的是大洋洲
2.对照人口比重图,你认为哪些大洲会出现水源短缺问题?
亚洲、非洲、欧洲,因为人口多,水资源少。
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
人均径流量(立方米/人)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ppt课件(33张)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ppt课件(33张)

11亿
目前全球有11亿人生活缺水。
死亡数百万人联合国调查显示,全世界有数百万人死于饮水不洁所
引起的疾病。
就全球来说,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自然 环境能够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
地球的环境承载力是不确定的和动态的,但地球 的有限性(空间的固定性和资源利用的局限性)决定 了人口的极限值是存在的。
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 1.悲观派的观点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每年种植杂交水稻所增产的粮
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思考:数据说明了人口合理容量 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袁 隆 平 院 士 与 杂 交 水 稻
荷兰 日本
比为利时什 么 !
日本、荷兰、 比利时等国家 的土地、矿产 资源都不足, 但人口密度都 高于每平方千 米300人,且 国民的生活水 平很高

2.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 才以来 ,“金榜 题名”与 “名落 孙山”始 终结伴 而行。 于是, 针对考 生开发 的“补 习班”便 应运而 生。

3.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 还锻炼 学生们 写八股 文的能 力,熟 悉八股 文的格 律、步 骤等。 唐朝和 宋朝的 科举考 试,策 问一科 是学生 们的重 点复习 对象。
生产力愈发达,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就愈强。
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 大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
地域开放程度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
正相关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正相关
• 科技水平
正相关
• 地域开放程度
正相关
• 消费水平
负相关
人口合理容量
60亿
9亿
国际合作
各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 规模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光
淡水(短缺)
过度利用
人的生存 土地
空气
生物
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 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多少不 取决于其最长的木板,而取决 于其最短的木板。
木桶效应
区域的环境承载力 取决于数量最少的 资源
环境承载力:若超过则人地关系紧张!
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
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 大人口数量(亦称环境人口容量)
5.萧墙:门屏,古代宫室用以分割内外的当门小 墙。后常以萧墙之患喻内部潜在的祸害。
6.陈 陈列、摆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述、述说:恐惧不敢自陈 久、陈旧: 唯陈言之务去
7.列 行列、位次:陈力就列
(二)重点习惯句式
1. 无乃……与(欤) 表示揣度,或反问,译为“恐怕……吧” 如: “无乃尔是过与?”译“我恐怕要责备你们吧?”
出处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曹刿请见
《木兰诗》 《曹刿论战》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伐颛臾》 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
看见 召见
拜见,谒见 表被动,相当 于”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失街亭》

5.过
例句
出处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过犹不及
3.相 xiāng 互相:两岸青山相对出 偏指一方: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xiàng容貌、相貌:儿已薄禄相 辅助、帮助: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特指扶助盲人的人:则将焉用彼相焉
4.过 走过、经过、渡过: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超过、胜过: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过失、过错:是谁之过与? 错,犯错误:且尔言过矣 责备:无乃尔是过与? 过活、渡日:清静过日而已
材料二: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
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 人口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 控制在10亿之内;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 在7亿之内。
问题:
1.材料一是指 环境承;载材力料二是指
合理人。口容量
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说明活用的 情况。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 安之。
答案:来、安,使动用法
2.特殊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并注意加线词的用法。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答案:①恐怕该责备你吧!
②这是国家的臣属, 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三
2、如果印度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按日本的人 均能耗水平消费,会对它的合理人口容量产生什 么影响?
3、印度如何进一步提高它的合理人口容量?
不同人群对地球合理人口容量估计
乐观者认为未来世 界人口的增长不会 对地球产生不良影 响
悲观者认为目前世 界上的人口已经太 多,地球已经不堪 重负
合理人口容量 具有相对性!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是社稷之臣也
是谁之过与?
2. 省略句
例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3. 倒装句
例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无乃尔是过与?
何以伐为?
阳光
淡水
人的生存 土地
空气
生物
合理人口容量: 人地关系协调
体现人口在“发展”层面上的意义, 在一定条件下,地球及其各个部分能保证 人的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使社会、 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能带来最大 社会效益的人口数量(亦称理想人口或适 度人口)
> 环境承载力
合理人口容量
1、日本和印度两国谁的合理人口容量大?为什么?
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 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 安之。”
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 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
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 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 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
“分崩离析”也是从这里出来的一条成语,用于贬 义。多用于形容国家、集体等在崩溃、瓦解前不 可收拾的样子。
“既来之,则安之”也是从本文中衍生出来的一条 成语,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 已经使他来了,就要使他安心。
孔子: 是一个爱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
本文的语言特点: 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 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阳光
淡水
人的生存 土地
空气
生物
废弃的村庄
沙比屋高
干涸的深井
人口增长,用水量增加 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实际人口数量
大于
影响
水资源严重匮乏
环境承载力
荒漠化、盐碱化加剧 人去村空
人地关系恶化
环境承载力:下降!
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
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 大人口数量(亦称环境人口容量)
提问:
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 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
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 自己的态度?
孔子反对讨伐理由:
反对 讨伐 理由
①颛臾是先王 所封之国
②颛臾在 鲁国境内
③颛臾与季氏 同为社稷之臣
不可伐 不必伐
无劝伐
义正词严 不容置辩
提问: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
了哪些比喻?请在书上画出来。 引用:
1.是
例句
出处
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正确,与”非”相 对
是社稷之臣,
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判断词,是
2.疾
例句
出处
君有疾在腠理,
不治恐将深
《扁鹊见蔡桓公》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老臣病足, 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释义 病 厌恶,痛恨
《论语·先进》
出现 见解,见识
释义 走过,经过 超过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过分,过于 错误,过失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且尔言过矣 《季氏将伐颛臾》
责备 错(形)
故尝与过宋将军 《大铁椎传》 拜访,访问
季氏 将伐
第一次对话:阐述反对讨伐 的三条理由
2.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是否能够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我国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有哪些?
孔子(551-479)
名丘,字仲尼,春 秋末期鲁国人。中
国历史上最重要的
思想家,中国第一 个伟大的教育家。
《论语》是记载孔 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书,是儒家的重要
经典著作。
生字正音
颛臾(zhuānyú)冉(rǎn)稷(jì) 兕( sì) 柙( xiá) 椟( dú ) 费(bì) 相(xiàng) 戈(gē)
1.3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 口容量
• 目前全世界的人口已超过了60
! 亿,,每年还要增加8600万。
据预测,21世纪末全球人口可 能达到100亿以上。
地球上到底能容 纳多少人口呢?
环境承载力:
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
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 大人口数量(亦称环境人口容量)
提问: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 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动干戈 于邦内。”
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 是什么?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 内也。”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的实质, 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 成语“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 重后果,沿用至今。
颛臾 第二次对话:指出两位学生
[三次
没有尽职尽责
对话] 第三次对话:正面提出自己 的政治主张
孔子 爱国 爱民 目光深邃 的政治家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精析
(一)词语积累
1.危 高、高峻: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 危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不稳:危而不持 2.颠 头颅、顶部:鸡鸣桑树颠 跌倒、倒下:颠而不扶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比喻: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 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 过与?”
提问:引用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 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 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 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 “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 “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 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 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 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 —引冉用有和、形季象路的不比是喻有,责是任要了指吗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 到自己没有尽职尽责。
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 之间,1972年的联 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 布的报告认为,全球 人口稳定在110亿或 略多一些,可以维持 人类合理健康的生活
根据以下两段材料区别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
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 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 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 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最 多能养活16亿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