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能力评价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述评共3篇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述评共3篇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述评共3篇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述评1随着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并且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

本文就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做一些述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简单来说,它是指企业对其营业资金的筹备、分配、调度和控制等全过程的管理。

一个合理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就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确保企业正常经营,满足风险控制的需要,确保企业的增长和发展,以及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然后,我们需要探讨企业营运资金的来源。

企业提高收入和利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产生营运资金。

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内部来源包括固定资产、库存和应收账款等;而外部来源可以通过贷款、发行股票或债券以及销售账款等方式实现。

接下来,我们来重点分析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评价方法。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以便企业更好地评价自身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

评价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率定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指标,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监测企业的成本结构,以此评估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2. 系数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运用一定量的数据和指标,计算企业的营运资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以此反映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3. 经济价值增值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计算经济价值增长与企业营运资金增长之间的关系,以此评估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此外,为了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科学的预测方法:企业需要通过预测、估计和测算的方法,预测企业未来营运资金的需求和流动性,并及时调整资金的使用,以避免短期资金流动压力和长期资金压力。

2. 优化资金结构:企业需要优化自身的资金结构,避免债务过高或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同时要发挥固定资产等自有优势,提高长期投资的回报率。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述评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述评
释问题”逐渐为 “ 解决问题”所
替代 , 如何 清除 民营企业 发展所 面临 的障
碍, 提升 民营企 业的竞争 力成 了关注 的重
的 为战略 能力 、动态能力 、开发能 力、整 合能 力、集群优 势 、研发优势 、文化优 势 等等
民营企 业的竞争 力较 弱。公共 政策 和制度 环 境 对提 升 民 营企 业竞 争 力具 有 直接 影
府服务不规范 、 法律对私有产权 保护不 力、
税 费负担沉 重等 ,制约民营企业发展 的内 部 问题 主要 有企 业产权 不清 、治理结构混 乱 、人 才素质不高、技 术创新能力缺 乏等
方面。
会主 义和 多元化的时候 ,联想首先确定 了
要办一个长期 公司的远景 ,并根据这一愿 景制定 了中长 期 目标和战略路线。不离开 信息产业 的战略路 线使联想抵御 了致 命的
响。政策 和制度上存在 的地 区性差异 ,在
点, 而核心 竞争 力的研 究则成 为其 中的核
心部分 。
商业大 师普拉哈拉 德教授和哈默 尔教
授 ( r h ldC . n a l ,9 0) Pa aa K a dH me G 1 9
客观 上造成了不同地 区民营企 业竞争力 的
营 ”二 字 ,但 其 研究 对 象确 实是 民营企
业) ,所 以很 容易被 民营企 业研 究者所忽
动 力价格 、 息 、与政府管理部 门的交易 信
费用 共同构成企业 的商务成本 。商务成本 是否 有竞争优 势已成 为地 区经 济是 否有发
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成果,并
指 出 了进 一 步研 究的 方 向 。

影 响 竞 争 力 的 因 素
影响竞争力 的因素有 外部 的也有 内部 的。主要 的外部 障碍有金融支持不 力、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述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述评

2006年第2期第30卷(总第134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知“撇z旷肌e,z,,田塘Ⅳo舰以‰面e倦渺细c泓sc拓船e尉i砌州№2.2006V01.30General.№134【管理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述评郭媛媛,王季(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间涌现了许多学派和理论观点。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战略管理理论产出了三大成果:竞争战略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超越竞争理论。

并每种理论观点都体现出特定的前沿性和局限性。

【关键词】战略管理;竞争;企业[中图分类号】F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o睢5226(2006)02一0137一03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在经历了20世纪初至50年代的经典战略理论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传统战略理论阶段后,进入了80年代的鼎盛时期。

这一阶段的战略管理理论更加重视竞争,强调企业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协调;更注重企业间的合作,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竞争。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主要成果可概括为三大主要理论:竞争战略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超越竞争理论。

一、竞争战略理论1.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内容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中,曾运用产业经济学的sCP范式进行了阐述,大意是企业在制订战略时必须考虑其所处的行业环境;行业结构决定企业的竞争范围,从而决定企业的利润水平。

波特的竞争战略认为,在决定企业赢利性的因素中,市场结构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企业如何在各种竞争力量中确定合适的定位是取得优良业绩的关键。

理解行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制定的起点。

同时,波特还提出了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

这五种力量分别是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讨价能力、供方讨价能力及现有行业内企业的竞争。

他认为一个行业的竞争状态和盈利能力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其中每种竞争力量又受到诸多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核心能力研究述评

核心能力研究述评

收稿 日期 :20 — 2 1 07 1—8 作者 简介 :陈琦( 9 5 ) 女 , 17 一 , 中南大学商学院博 士生 , 主要研 究方向 : 业理论 、 企 创新 管理 。
1 5
维普资讯
广 州 市经济 管理 干部 学院 学报
根本 。
2 0 第 1期 0 8年
文章 《 司的核 心 能力》 该 文 的关 于 “ 心 能 力 公 ¨, 核 是企业 持续 竞 争 优 势 之 源 ” 主 要 观 点 被 广 为 接 的 受和传 播 。 自此 , 心 能 力 研 究 成 为 理 论 界 的 前 核 沿问题 之一 被广 为 关 注 。核 心 能 力 是 企 业 持续 竞
可 以说 , 心 能 力 是 战 略 管 理 理 论 、 济 学 理 论 、 核 经
论过 分 强 调 对 环 境 的 分 析 , 对 企 业 内 部 能 而 力— —实 现 战 略 的 基 础 重 视 不 够 。他 们 认 为 , 核 心 能力 才是企 业 竞 争优 势之 源 。企 业之 所 以能 获 得持 续竞 争优 势 , 心 能力 的培 育 、 高 和运 用 是 核 提
关键 词 :核 心 能力 ;理论 渊 源 ;研 究 述评
中图分 类号 :F2 7
文 献标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 0 - 9 5 2 0 ) 10 1— 6 0 9 0 7 ( 0 8 0 - 0 5 0
1 9 年 , 佛 大 学 的 C K Pa a d和 G r 90 哈 . .rh l a ay
资 源观 战 略管理 理 论 。经 典 战 略理 论 以哈 佛 商学
院的波 特 教 授 为 代 表 。波 特 教 授 认 为 , 定 企 业 决
争 优势 之 源 已成 为 不 争 的事 实 , 企 业 核 心 能 力 但 理论 正 处 于 发 展 之 中 , 自身 的 源 与 逻 辑 结 构 还 它 处 于争论 与 探 索 之 中 。笔 者 认 为 , 对 企 业 核 心 要

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综述

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综述
维普资讯
《 较群
》 0 年 第2誊: 塑 整 2 7 ・ 1 苎!塑 0
企 业 核 心 能 力 形 成 机 理 研 究 综 述
王 宏起 , 建龙 武 ( 尔滨理 工大 学 , 尔滨 10 8 ) 哈 哈 50 0
摘要 : 不同研究视角对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 的相关理 论观 点进行 了归纳 总结和 综合评 述 , 从 以便为 进一 步
Ke y wor ds:c r o e e c fc r rto o e c mp tn e o opo a n;fr t n me ha im i o ma i c n s o


引 言
能力形 成机 理 的研 究基 点 和分 析 思路 , 企 业 资 源基 础 从
19 90年, . . r a d G r a e 在其划时代文 c K Pa l 和 a H m l ha y 章《 企业 的核心能力》 中首次提出了“ 企业核心能力” 的概
企 业是 人力 、 力资 源 的集 合 , 物 企业 拥 有 的资 源是 企
业 成 长的动 力 ( e rs T ,9 9) P noeE . 1 5 。基 于 这 一 研 究 视 角
法选择的盲 目 ; 性 有助于整合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体系和基
本 战略管 理范 式 , 基 于核心 能力 的企业 战 略管理更 具有 使 可操 作性 。然 而 , 目前 多数相 关文献 是基 于成 功企业 的优 势 、 色或发 展路径 来 描 述企 业 核 心能 力 形 成机 理 , 特 且提 出的理论 观点存 在很 大 的分歧 。为此 , 文依 据企业 核 心 本
探索企业核 心能力形 成规 律提供有关借鉴和参考 。 关键词 : 企业核心能力 ; 成机理 形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述评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述评
第 1 第 1期 5卷
2 0 年 1月 09
工 会 论 坛
Trd in ’rfb n a eUn o s i u e t
Vo . 5 No 1 11 .
J n.0 9 a 2 0
企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研 究 述 评
杨 蒋
( l 市水利局 , 东 日照 2 6 2 ) E照 山 7 8 6
平 台观 用户 需 求 理 解 能 力 , 品 技 术 能 力 , 销 基 于 产 品 族 强调 市场 的作 用 , 过 产 品 平 台 Mae ad Ut rak 产 分 通 yr n t bc e 渠道 能 力 , 造 能 力 制 和 产 品 平 台 连 接 市场 (9 3 , eed 19 ) 1 9 )L h r(9 7 资源 观 核 心 竞 争 力 是 资 源 的 组 织 , 括 知 识 、 包 企 资 源 栽体 业 文 化 、 力 资 源 、 织 结构 人 组
心竞争力

制度 与体 制

机 制
强调 资产、 能力、 制 的有机 融 体

G og tl ereSak
价 值 观 以核 心 价值 观 为主 导 , 旨在 为顾 客提 供 更 消 费者 剩 余 多、 更好 的 消 费 者 剩余
核 心竞 争 力 理 论 研 究 情 况 ( ) 一 国外 研 究 情 况 通过归纳整理 国外学者的研究 , 我们 总结 了国外学者关于核 , t竞争力理论 的代表性观点 , L 详见下表


类 别
主要 观 点
关 注 度
主 要 优 缺 点
代 表 人 物
单 一 的要 素 和 能 力 不 能 形 成 核整合 , 于 组 织 内外 良 P aaa a d H me 便 rh d l n a l 整合 观 必 须协 调 整 合 技 能 的 交 流 好 的 资 源 和 能 力 ( 9 0 , s r F uk e 19 ) Kel , alnr e adB wma (9 5 n o n 19 )

企业能力理论述评

企业能力理论述评
维普资讯
年 代 开 始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种 新 兴 理 Kn we g 。 o d e) 论 。 它 起 源 于 企 业 战 略 研 究 , 对 并
企 业 的 能 力 观
战 略 管 理 理 论 产 生 重 大 影 响 但 同 点 将 企 业 视 为 资 源
( rn , ・ , G a tR M
企 业 能 力 理 论 是 建 立 在 基 本 赞 得 尔 认 为 : 企 业 存 在 是 因 为 它 “
罗 斯 比认 为 , 经 济 学 涵 义 来 就
S A GH C H N AIE ON OMY上 海 拯 青 5 0 , e 20 2
理论 与 代理 理论 ) 的答 案不 同 , 展 在 一 个 行 政 性 组 织 中 进 行 的 , 后 比 市 场 更 为 有 效 而
现 了 理 论 发 展 的 叉 一 个 新 的 方 向 。 者 不 是 。 ( e rs 1 5 ) 古 特 与 1 9 ) ” P n oe,9 9 寇 9 6 。

能 力 概 念 的 有 效 性 在 于 通 过 劳 为 , 立 一 个 动 态 能 力 概 念 框 架 的 特 建
( e s n R・ n n e ・ G. N lo ・ R a d w t r S・
分 工 所 带 来 的 财 富 的 增 加 。 正 关 键 步 骤 是 确 认 显 著 的 且 难 以 复 1 8 对 动 态 能 力 理 论 的 早 期 发 展 这 9 2) 他 亚 当 ・ 密 所 揭 示 的 经 济 学 基 本 制 的 优 势 得 以 建 立 的 基 础 。 们 强 做 出 了 重 要 贡 献 。 斯 理 。 别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当 ・ 调 , 力 是 一 种 组 织 和 企 业 做 事 的 特 亚 斯 能 企 业 能 力 理 论 还 是 一 个 相 当 劳 动 分 工 学 说 的 重 要 意 义 并 不 方 式 , 这 种 事 情 是 不 能 以 价 格 制 年 轻 的 理 论 , 还 远 未 形 成 体 系 , 而 但 自 于 其 对 于 自 然 才 能 的 最 佳 使 度 对 活 动 的 协 调 来 加 以 完 成 的 厂 这 一 理 论 的 发 展 潜 力 巨 大 , 全 可 完

国外核心能力研究述评

国外核心能力研究述评

3、难度:可分为初级、中级和 高级语言能力量表,以评估不同 水平学生的语言能力。
1、使用领域:通用语言能力量表是应用最广泛的语言能力量表之一,其应 用场景包括语言教育、出国留学、国际交流等。通过通用语言能力量表的评估, 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言技能水平,从而更好地制定学 习计划。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设计针对不同技能的教学内 容和教学方法。
2、语言类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评估学生不同语种的语言能力变得 越来越重要。例如,汉语能力量表广泛应用于评估母语为非汉语学生的汉语水平, 帮助这些学生了解自己在汉语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此外,西班牙语能力量表 也在拉美地区广泛应用,用以评估学生的西班牙语水平,以便更好地开展语言教 学活动。
3、难度:不同学生的语言技能水平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不同难度的语言能 力量表来进行评估。初级语言能力量表主要用于评估初学者的语言水平,帮助他 们尽快适应语言学习;中级语言能力量表则用于评估中等水平学生的语言技能, 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高级语言能力量表则用于评估高水平学生 的语言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或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此外,随着大数据和技术的应用,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 一个重要方向。这些方法将通过对大量真实语言数据的分析,揭示二语学习者语 用能力的特点和规律。
综上所述,国外对于二语语用能力的研究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中。未来, 研究方法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生态效度和数据驱动,以提供更为真实、准确 和深入的二语学习者语用能力评估。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提升二语学习 者的语用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发展。
2、沟通能力:这包括口语、写作和听力技能,以及在商务环境中使用这些 技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知识管理与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述评

知识管理与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述评
维普资讯
2 0 年 7月 08
河 南 社 会科 学
HENAN S OCI CI NC AL S E ES
J 1,0 8 u.2 0
Vo. 6 11 No. 4
第 1 6卷
第4 期
知. 几 核 H—
, 1 ,
理与我 国民营企 业 争 力构 建研 究述 评
我 国多数 民营企业 之所 以没 能建立 和提升 自身的核心
作 者 简介 : 陈云玲 ( 9 3 ) 女 , 南 南 阳人 , 阳理 工 学 院商 学 系副教 授 。 15一 , 河 南

1 68・
维普资讯
竞争力 , 其主要原 因有 以下方面 :
有几十年历史 的武汉长江音响在成熟期垮掉 了, 拥有 2 0年 3 历史 的英国巴林银行在 老化期也同样垮掉 了。长寿公 司的长 寿秘诀是其所具有 的核心竞争能力 , I M的服务能力 、M 如 B 3 公 司的产品创新 能力 、 田公 司的精 细化能力 、 当劳 的标 丰 麦 准化能力 、 奔驰公司的机械设 计能力 、 海尔 的市场创新 能力 、 微软 的产品开发能力等 】 。 在我 国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 的形成和发展进程 中 , 一个 以非国有经济性质为 主要特征 的庞 大的群体 , 已经成 为国民 经济发展 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推动经济增长 的主要力量 , 民营 经济 的发展越来越 多地受到 国家及社 会各界 的重视 。 公有制
亮点 , 在推动我 国经济发展 的进程 中发挥着 巨大 的作用 。但 是 ,我 国民营企 业在迅速发 展的同时也 日渐暴露 出各种 问
题 , 约 了 民营 企 业 持 续 、 定 和快 速发 展 。 笔者 认 为 , 响 制 稳 影
其他 能力所取代 , 如奔驰公司精致 的机械设计 能力 , 当劳 麦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重构机制研究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重构机制研究
关 键 词 : 业 动 态核 心 能 力 ; 构 机 制 ; 构 方 式 ; 略 企 重 重 策 D :0 3 6 /.sn 10 — 3 8 2 1 . 1 0 6 OI1 . 9 9jis. 0 17 4 . 0 2 0 . 1 中图分类 号 :2 0 F 7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4 ( 0 2 0 —0 20 1 0 —3 8 2 1 ) 10 8 —4
P r wn c ran k n so n elcu lp o e t s Ta ig p tn sa x m pe,t n e p ie r r iey t wn o a k o e ti i d fi tle t a r p ri . e k n a e ta n e a l hee tr rs sa emo el l oo r k
争 特 色 与价 值 功 能 。 近 2 年 来 , 用 电气 公 司 已 经 由 0 通
0 引 言
随 着 内外 部 环 境 的激 烈 变 化 和 企 业 阶 段 性 战 略 目 标 的实 现 , 业 原 有 的 动 态 核 心 能 力 可 能 会 失 去 其 竞 企
传统型企业 转变 为服务 型企业 , M 也 通过 硬件 制造 I B
a p y f r i v n in p t n s p l o n e to a e t ,wh c r ta h g e e e h n o h r k n s n a d to ih a e a i h r lv lt a t e i d .I d ii n,ma y e t r rs s h v ad p o e — n n e p i e a e p i r t c to e o h i p t n s a d i d e tl e h m n t e rp o u t . Bo h t e s r e nd t o l w— p i t r iws s g e t i n f e f rt er a e t n n e d u i z d t e i h i r d c s i t h u v y a he f l o u n e v e u g s

《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500字

《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500字

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现代内部监督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发达国家(如美国)通过专业团体、机构和其他机构的共同努力,对内部监督理论有较强的理解。

这些发展对我们做出了重大贡献。

“内部监督”的概念在国外出现已久,国外也相继出台了内部监督的法律法规。

1992年,美国的五个会计专业小组集中要求国家错误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审查内部控制总的框架报告。

根据报告,内部控制包括五个相关的组成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通知与沟通、控制。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Turnbull Committee(2005)指出,风险管理在实现公司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公司管理者必须从更广阔的角度来考虑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即风险管理。

南非King II(2002)的报告证明,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无法管理许多风险,如政治、法律和技术风险。

风险管理必须是管理和减轻风险的关键措施。

他们说,风险管理是一个更复杂的过程。

1995年11月,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监督标准委员会(coco-komitea)公布了以COSO报告为基础的监督标准,被认为是“内部控制”。

对于支持一系列要素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建议您可以看到一个公认的观点,内部控制包括风险管理。

Chandler(2000)认为运用内部控制来判断企业中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是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更加高效准确的发现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

另外,基于外部单位的审计意见对企业事情趋于一致性的判断,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有效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

Spire,LauraF(2007)认为,Turnbull 指南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Turnbull深入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过程中应当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结合起来,形成双方的相互牵制关系。

企业科技向善_研究述评与展望

企业科技向善_研究述评与展望
tions are exploredꎬ and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are discussed Furthermoreꎬ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summa ̄
rized This paper intends 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seeking the welfa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sorting out relevant conceptsꎬ this paper aims to put
forward the definition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 are clarifiedꎬ the theoretical founda ̄
在建立一种思维模式 ( Mindset) ꎬ 而不是一种产品ꎬ
第 7 期 (2021 年 7 月)
117
中国科技论坛
希望可以改变人们使用技术的心态ꎮ”
需求ꎬ 而是以全人类福祉为中心进行产品和服务
在互联网界ꎬ 科技向善的社会思潮由来已久ꎮ
早在 1999 年ꎬ “ 不作恶” ( Dont be evil) 被写入美国
1 科技向善的概念
企业ꎮ 但同时ꎬ 我们希望以一种最有可能对环境、
1 1 科技向善概念的起源

动态能力的研究述评及其启示

动态能力的研究述评及其启示

动态能力的研究述评及其启示*郑胜华1 芮明杰2(1.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2.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摘 要:动态能力理论是近年来战略管理界兴起的前沿理论,但至今还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文对其思想渊源、理论基础、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基于理论整合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的新思路。

关键词:能力 动态能力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763(2009)05-0056-09一、引 言在当今技术飞速进步和偏好多变的超竞争环境中,企业竞争优势的产生和消逝都只能是短暂的时间概念,一个停留在已有优势地位、仅仅追求收获已存在的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很快会被更富创新的竞争对手所取代。

因此,超竞争时代企业如何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成为了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传统能力理论所提出的能力形式,无论是核心能力还是独特能力,由于沉没成本效应、替代效应以及创新的路径依赖所造成的刚性使得企业无法保持与环境的动态战略适应 1 2 ,从而难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同时传统能力学派关注的主要是企业能力的现有状况而无法解释这种状况的未来变化趋势。

所以,在超竞争的环境下,传统的能力理论对企业实践的指导意义越来越弱化。

基于以上背景,Teece、Pisano和S huen(1997) 2 首先提出了 动态能力 的理论框架用于解释在动态环境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动态能力观的出现,适应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使能力的构建、运用和更新成为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这对于企业在相应领域建立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动态能力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现有的分析框架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因此不能较为全面地解释动态能力的本质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现有动态能力理论的梳理,为构建能够科学地指引动态能力研究方向的分析框架夯实基础。

二、动态能力的理论溯源1 动态能力理论的思想渊源综观早期的经济学文献,已经有了和动态能力理论相关的思想萌芽。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3400字》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3400字》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内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企业的管理层从外国企业家身上接触到了非常先进的战略管理理念。

从此,中国的战略管理研究逐渐发展起来。

李婧(2007)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战略整合要素模型,结合协同理论。

结论是共生性并购后公司想要通过战略整合实现战略协同作用。

在战略整合过程中,他们必须紧密结合协同作用,不断提高核心发展力。

刘乐铮(2012)将通过使用价值链模型分析跨国公司整合的价值链。

通过价值链结构这个工具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公司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

他主要通过分析中国目前的状况,研究为何中国公司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部分。

结论是要克服这一低级困境,公司和政府必须共同努力,公司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

林毅夫、陈斌开(2017)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科学的重大筹划和谋略,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权和谋求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

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把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何燕(2017)以YS公司并购SJ公司为例子,从三个方面对合并和收购的整合进行了有效地分析。

结论是只有通过系统的、有效的制度整合、资源整合和文化融合,从能最终保障战略实施的成功。

项保华(2017)认为战略就是抓关键、迎机会、避陷阱,必须认清形势,不同情境有不同的做法。

集团战略的重点在于:开放心态、积极探索、扎根市场、专注创新、淡定取舍、与时俱进。

范志刚、吴晓波(2018)指出联合战略具体又可分为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战略。

横向联合战略就是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协作关系,改变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弥补资源不足的一种主动性选择,纵向联合战略包括企业进人到产品销售或深加工领域的前向一体化战略和企业进人到原材料供应领域的后向一体化战略。

而中小企业可采用依附型战略,与产品销售领域中的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定向地给大企业提供产品,通过大企业的发展壮大而获得生存和发展。

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述评与展望

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述评与展望

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述评与展望目录一、影响企业创新的外部因素 (2)1.1 市场需求及其变化 (3)1.2 政府政策与法律法规 (4)1.3 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 (6)1.4 经济周期与市场波动 (7)1.5 技术趋势与行业发展 (9)二、影响企业创新的内部因素 (10)2.1 企业战略与目标设定 (12)2.2 组织结构与创新管理 (13)2.3 企业文化与员工激励 (14)2.4 创新资源与知识基础 (15)2.5 企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17)三、企业内外因素交互影响 (18)3.1 内部因素与产品市场环境互动 (19)3.2 外部因素与企业组织效能的协同 (20)3.3 创新生态系中的多方协同作用 (21)四、研究评述 (22)4.1 现有研究的理论框架和主要发现 (24)4.2 研究方法的演绎与实证对比 (25)4.3 跨学科研究的整合与应用前景 (27)五、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28)5.1 跨学科视角下企业创新的优化 (29)5.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在创新管理中的应用 (30)5.3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创新策略 (31)5.4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33)六、结论与建议 (34)6.1 总结归纳影响企业创新的关键要素 (36)6.2 实务建议 (37)6.3 未来研究建议 (38)一、影响企业创新的外部因素企业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这些外部因素不仅为创新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环境,还是推动企业不断改进和突破的关键动力。

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导向。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持续演变。

这种变化要求企业不断进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或创造全新的市场需求。

政策法规环境: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

政府通过提供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法律法规也对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确保创新活动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企业竞争力研究进展述评

企业竞争力研究进展述评
2l o 1年第 5 期
Si c n e c neadT e
e eL eer m n R sac h
文 章 编 号 :】0 7 9 (0 1 5— 16— 6 00— 6 5 2 1 )0 0 3 0
企 业竞 争 力研 究进 展述 评
郭 淑娟 ,辛 安娜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山西太原 00 2 ; 1 304 2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陕西西安 70 6 ) 10 9
摘要 :对近年 来企业竞争力相 关文献进 行了较全面的 回顾 和逻 辑梳理 ,分别从 经济学分析框架和 管理 学分析框 架两个视角综述 了企业竞争力理论 范式的演进历程 ,并根据 文献研 究,将企业竞 争力的来源及评价方 法进 行 了 描述性统计和分类比较。在深入剖析现有文献的基 础之上 ,分析 当前文献研 究 的主要特 点和存在 的一 些不足之
收 稿 日期 :2 1 0 00— 8—0 ,修 回 日期 :2 1 2 0 0一l 0 1— 1
总是把经 济 活动看 成 是零 和博 弈 ,因 而经 济 学 分析 框架下 的企业 竞争 力 理论 将企 业 外 部 或外 在 性 的一 些 因素 ,如外 部 环境 、竞 争 者 、政 策 、制 度 、外 部 产 业结构 、地域 产 业 集群 、成 本 差 异等 作 为 影 响企 业 竞争力 的决定 性 因 素 。内部 因 素 会对 企 业 竞争 力 产 生影 响 , 但不 是决定性 的 。 如波特 ( 9 0 认 为 ,企 业 的竞 争 力 来 源 于 18 ) 其所 占有 的产业 结构 优 势 ,企 业 可 以通 过 采 取低 成 本 、差异化 和集 中化 战 略来赢 得 竞 争 优 势 。波特 注 重 经济理性 ,竞争 三 部 曲本 质 上所 反 映的 都 是一 种 基 于经济学 比较 静态 研 究 的假 设 与 思 路 ,这一 点 从 五力竞 争 模 型 、三 种 基本 战略 、成 本 驱 动 因素 、完 整钻石体系 、价值创造活动等可略见端倪。H Mn i- t ze br g等 (05 阐述 了环 境 的独 特 方 面 与组 织 的 20 ) 特别属性 间 的关 系 ,认 为外 部 环 境 越稳 定 ,组 织结 构越正规 ,是 环境决定 了企业 的生存 条件 。 12 基 于管理 学分析框 架的企 业竞争 力理论 范式 . 在对人 性假 设 的 认识 上 ,管 理 学 经历 了经 济人 假设、社会人假设、复杂理性人假设 、全 面发展的 人假设四个 阶段 ;在约束条件上,管理学根据已

企业成长性研究综合述评

企业成长性研究综合述评

民经 济的发展和繁荣。长期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
研 究相结 合的方法探讨了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也有不少学者运用不
同的方法 构建 企业成长评价体 系 , 对企业的成长性进行了评价。 本 文旨 在 回顾和梳 理国内有关企业成 长性影响因素和成长性 评价等方面 的研
究, 便利 广大 研究人员的研 究。 关键词 : 企 业成长性 影响因素 : 企业成长性 研究 。
经济管理研 究的重要课题 之一。 我 国对企 业成长性研究 的起步较晚 . 主 要集 中在对企 业成长性 的影响因素研 究和成长性综合 评价方面 ,且相 关文献诸 多, 然而对这 些研 究进行 梳理分析 的文献 甚少。因此 , 充分利
用和解读现 有文献 ,回顾和梳理 国内有关企业成长性研 究的文献显得
发展成 长型中小企业综合评 价体系中 , 并作了实证分析 。许 存兴 、 张芙
蓉( 2 o o 9 )  ̄ 用判别分析 法的 f i s h e r 模 型对 中小企 业进行了成长性 判别
企业成长性 决定着全社会经 济的增长性和企 业的未来 ,企业成长 理论 研究起源于亚 当 ・ 斯 密在其《 国民财富的性 质和原因 的研 究》 中提
经 济祝 野 2 0 1 3 年第 0 1 期 E c o n o m i c V i s i o n
企 业研究
企业成 长性 研究综 合述 评
徐 豇芳
( 华 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武汉
4 3 0 0 7 0 )
要: 企 业成 长是企业竞争能力和发 展潜 力的体 现 。 并推动 着国
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上市公 司企业成长性 的影响 ,得到企 业成长性
与企业家人力资本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规模越大的上市公 司其企业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研究还远远不够 ,对核心能力 的本质及作用进行 量化的实证研究可 以说大有可 为 。现有的核心能 力评 价方 法 可 归 纳 为定 性 法 、定 量法 、定 性 定量 相 结合 法 三大类 [ ,表 I 其 中 的典 型 方 法 进行 了归 7 ] 对 纳与 描述 [ [ ] ] m[ 。 ] “
企 业核 心能力 评 价 是 在 正 确 认 识 和 界定 核 心 能 力本 质 的基 础 上对 其 进 行 更 深 入 的 、可 操作 化 的衡 量 和刻 画 。陈 劲 、许 庆瑞 等 (99 通 过 总结 国外 19 )
收 稿 日期 :2 1 —1 0 0 1 2— 2。修 回 日期 :2 1 0 2—0 0 3— 9
龚素芳 :企业 核心能力评价研究述评
27 l
能 力 强 ] 。若能 通 过一 定 时 间序 列 内各 种 能 力 的变 化 趋 势来 进行 评价 ,往 往能 克服 这样 的 问题 。 另外 ,有 学 者 指 出 ,由于 存 在 成 长 过 程 的路 径 依赖 、组 织记 忆 的主导 逻辑 以及 对静 态效 率 的片 面 强调 ,核 心 能力 虽 可 以为 企 业 创 造 出竞 争 优 势 ,但 在 内外 环境 发生 变 化 时 ,已有 的核 心能 力 也 可 能 成
2 核 心 能力评 价方 法
在 中国期 刊全 文数 据库 ( N I 进 行 检索 ,结 C K) 果表 明 :标 题 中 包 含 “ 业 核 心 能 力 ” 的 文 献 有 企 14 88篇 ,而包 含 “ 业 核 心 能 力 评 价 ( 度 ) 的 企 测 ” 文献 仅有 9 7篇 ,这表 明 目前 对于 核 心能力 评价 的系
1 核 心能 力评 价原 则
学者 关于 核心 能 力评 价 的研 究 成 果 ,归 纳 出企 业 核 心 能力评 价 的五大原 则 ,分 别是 L : 3 J ( )层 次性 与系统 性 。企 业 核 心 能 力本 身具 有 1 定 的层 次结 构 ,因此 核 心能 力 的评 价 指标 之 间也 应 具有清 晰 的逻 辑结 构 ,形 成与 实 际情 况 相 适 应 的 层 次性 和系统性 。 ( ) 全面 性 。测 评方 法 与指 标 体 系 应 力 求 反 映 2

核 心能力 各个 层 次 的 不 同属 性 ,这其 中既 包 括 定 性 属 性 ,又包 括定量 属性 。 ( )细分 性 。指标 体 系 要 细分 恰 当 ,太 粗 难 以 3 揭示 企业 核 心 能 力 的 本 质 ,太 细 则 可 能 造 成 失 真 , 以及衡 量方 面 的困难 。 ( )数 据可 获性 与可 靠 性 。评 价 指标 如果 是 定 4 量 的 ,就需 要保 障数 据 来 源 的可 获性 与可 靠 性 ;如 果 是定性 的 ,就要 求 有 明确 的评分 标 准 ,并 由合 适 的测 评人 员予 以执行 。 ( )合理有效性。指标体系 ( 5 包括权重 )的设 计和测度方法的选择都应通过科学的方法予 以确定 , 尽 量避免 主观 性 ,以增强 核心 能力评 价 的说 服力 。 黄 文锋 (0 0 2 1 )补 充 道 ,仅 以静 态 的横 截 面 指 标 并不 能反 映 企业 核 心 能 力 的本 质特 征 。例如 ,即 使企业某一年的经营业 绩特别好 ,也不代表其核心
研 究现 状 。
关键词 :战略 管理 ;核心 能力评价 ;评价方法 ;相关 实证研 究 中 图 分 类 号 :F 7 20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7 9 (0 2 7— 26— 4 00— 65 2 1 )1 0 1 0
Li r t r v e o t r rs s t a u e Re i w n En e p ie ’Co e Co e e c a u t n e r mp t n e Ev l a i o
Ke r s:sr tgc ma a e n ;c r o ee c v la in;e a u t n me h d ;r lv n mprc lr s a c y wo d tae i n g me t oe c mp t n e e au t o v l a i t o s ee a te i a e e rh o i
GONG S fn ua g
( hnhnU i r t, hnhn5 86 C ia Seze nv sy S eze 100, hn ) ei
Ab t a t sr c :C r o ee c v la in i n i o t n a t fc r o e e c e e r h o e c mp t n e e au t sa mp ra t r o o e c mp tn er s a c .Ho t r p r n c u ae y o p w p o e l a d a c r tl o y e au t h o e c mp t n e o a iu y e f e tr rs s i a o s i d s e s c th n r n r t n in v l a e te c r o ee c f v r s tp s o n e p ie n v r u n u t s i ac i g mo e a d mo e a t t . o i i r e o T i a e u h sp p r s mma ie h a i r cp e f o e c mp tn ee au t n,s rso tte e it g e a u t n meh d r m r s t e b scp n i ls o r o ee c v l ai z i c o o u h xsi v l ai t o sfo t n o t e q ai t e,q a t aie sa d on s a ela h o iai n o e e t o a d f rh rsu is t e sa sq o o o e h u l ai t v u n i t tn p it s w l st e c mb n t ft s w n t e t d e tt u f r t v o h u h u c c mp tn e e au t n i e l sae,hg o e e c v l ai n r a t t o e ih—tc n n f cu ig b sn s e . e h a d ma ua t r u i e s s n
…量 P 霎 法 a t e l
定 量 。 法 方
薹 篓


’ 糊
财厶审计法
孙敬 仙
(O O) 2L

善 霉 能 昙



一 与

H n o e e d r “ s
纯定量 相钴合 指标评分法 郭斌
19 98
从 战略 管理 能力 、核心 技 术能 力 、核 心 制造 能 力、
为企业变革及发展 的障碍,表现 出核心刚性 ( o Cr e rii ) 特 征 。 因此 ,在 进 行 核 心 能 力 评 价 时 , idt g y ] 尤其 要注 意针 对 核 心 刚性 特 征 做 出适 当 的评 价 ,以 全面 、深 入地 认识 和测 度企 业 的核 心能力 。
28 1
龚素芳 :企业核心能力评 价研究述评
核 心能力 的 理解 ,并 方 便进 行 内外 沟 通 ;定 量 方 法 指标 简 明 ,可操 作 性 强 ,但 在 全 面 衡 量 核 心 能 力 方 面具有 较 明显 的局 限性 ;定 性 与 定 量 结 合 法 吸 取 了
2l o 2年第 l 7期

ce c n r in e a d. e
盏篙
mtsh eR黜 ne e
di 03 6/.sn 10 o:1. 99 ji . 00—79 . 02 1.4 s 6 52 1.7 0 8
企业核心能 力评价研究述评
龚 素 芳
(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广 东深圳 5 8 6 ) 100
19 年 ,《 90 哈佛商业评论》发表 了 《 企业 的核
心 能力 》 ( h oecmptneo tecroa o ) 一 T ecr o e c f h op r in e t 文 ,正式 确立 了核心 能 力 在 企 业 战 略管 理 理 论 和 实
践中的重要地位。3 0多年来 , 于企业核心能力 的 关 研 究不 断拓 展 和深 入 ,研 究 范 围包 括企 业 核 心 能 力 的界定 、评 价 、培 育 、维 持 等 等 。在 这 当 中,核 心 能力评 价作 为核 心能力 理论运 用 于实 践 的关 键环 节 , 有 着特 殊 的地 位 :它 既是 核 心 能 力 界 定 的进 一 步 深 化和 补充 ,又是 企 业建 立 与提 高 核 心 能 力 的基 础 与 前提 。Gi ts rfh ,Mo f i l e等学者 明确 提 出企 业核 心 能力 评价 是复杂 且 困难 的 ;T rk l与 T o n n指 出 , ok ei umie 如果 能恰 当地 识 别 和评 价 企 业 的核 心 能 力 ,领 导 者 就能 借 助新 技 术 去 发 掘 可 能 的新 产 品 和 新 市 场 J 。 为 了理清 核心 能 力评 价 的基 本 思 路 ,更 好 地 开 展 核 心 能力评 价 的理 论 探 索 与 实践 ,本 文将 首 先 对 企 业 核心 能力 评价 的基 本 原 则进 行 归纳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梳理 和 总结现 有评 价方法 和相 关实证 研究 。
… 法

、.
法 …
嚣 壶 雌
企业的核心能力。
… …
Dr d u n a (9 7 19 )
核心能力 包括 卓 越资 产 、认 知能 力 、程序 与 常规 、 从研 究 开发 、设计 与 工业 化 、采 购 、供 应 、销售 、 组织结构 、行为与文化五大要素。 总体管理等方面进行评分 ,得出能力差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