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课后习题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答案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5538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5.png)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答案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答案交通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道路、公共交通、停车场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
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下面是一些关于交通规划的习题及其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交通规划的知识。
1. 什么是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或地区的交通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交通运输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它包括道路网络、公共交通、停车场、交通信号等方面的规划内容。
2. 为什么需要进行交通规划?交通规划的目的是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合理布局道路和交通设施,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如何进行交通规划?交通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人口分布、交通需求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首先,需要进行交通调查和数据收集,了解城市的交通状况和需求。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制定交通规划方案,包括道路网络的布局、公共交通的优化、停车场的规划等。
最后,进行交通规划的实施和监测,确保规划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4. 如何评价一个交通规划方案的好坏?评价一个交通规划方案的好坏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交通系统的效率,即交通流量和交通速度是否合理。
其次,需要考虑交通的安全性,即是否有合适的交通信号和交通设施保障交通安全。
还需要考虑交通规划的可持续性,即是否考虑了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等因素。
最后,需要考虑交通规划的经济性,即是否能够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实施。
5. 交通规划中的公共交通如何设计?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供便捷、经济、环保的交通方式。
在公共交通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人口分布、交通需求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首先,需要合理布局公交线路,覆盖城市的主要区域和交通枢纽。
其次,需要确定公交车辆的运行频率和发车间隔,以满足不同时间段的交通需求。
交通规划习题及答案
![交通规划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00e84f5f0e7cd18425366c.png)
D O
1
2
3 合计
1 23.648 11.219 5.576 40.444
2 11.146 68.551 7.977 87.674
3 5.490 9.506 23.386 38.382
合计
40.285 89.277 36.939 166.500
(2)重新计算
F1 oi
和
F1 Dj
。
F1 oi
U1 / O1
一、出行生成预测
习题1 澳大利亚城市类别产生率,根据家庭规模、收入及家庭拥有小汽车数可 将研究对象内的家庭分成不同的类别,表1给出的就是根据调查得到的不同类别 家庭的平均出行率。
表1 不同类别家庭的平均出行率(单位:人次/户·日)
家庭规模
小汽车 拥有率
无 1辆 2辆以上
低收入
中等收入
增长系数法所求将来分布交通量。
习题4 试用底特律法计算上例中的将来交通分布量。设定收敛标准
为 3% 。
表7 现状OD表(单位:万次)
D O
1
1
17.0
2
7.0
3
4.0
合计
28.0
未来吸引量
39.3
2 7.0 38.0 5.0 50.0 90.3
3
合计
未来发生量
4.0
28.0
38.6
6.0
51.0
F0 o2
V1 / D1
39.3 / 28.0 1.4036
q111
q101
(
F0 o1
F0 D1
)
/
2
17.0
(1.3786
1.4036)
/
2
23.648
(完整版)《交通规划原理》习题一(1-6章)作业
![(完整版)《交通规划原理》习题一(1-6章)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cdb7e3aba5e9856a57126010.png)
《交通规划原理》第1-6章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交通规划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
2.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答: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常,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两地间和区域的机动性提高,人们愿意在交通设施附近或沿线购买房屋、建立公司或厂房,从而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某种用途的土地利用又会要求和促进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交通量,同时研究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作用。
3.试叙述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1930 年~195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由新的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
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础的交通量成长预测,基于经验方法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1950 年~196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主要解决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阻塞,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规划。
其特点是以高通行能力道路为对象的长期性道路规划。
采用的技术特征方法是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
使用的社会经济技术参数为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第三阶段(1960 年~1970 年)。
该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是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刘易斯·曼福特对当时的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了精辟总结,即“美国人都为汽车教信徒,美国是靠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
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进行长期性交通规划。
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为四节段预测法,分析单位由车辆至人;交通方式划分阶段被导入到了交通需求预测之中;一般化费用开始使用和个人选择模型的提出也是其特征。
交通规划复习题答案6
![交通规划复习题答案6](https://img.taocdn.com/s3/m/b8675f2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6.png)
交通规划复习题答案61. 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案: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以及提高交通系统的可达性和公平性。
2. 交通需求预测包括哪些内容?答案:交通需求预测包括预测未来交通流量的分布、交通方式选择、出行时间和出行目的等。
3. 交通流理论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交通流的基本参数?答案:交通流的基本参数包括流量、速度和密度,这些参数受到道路条件、车辆类型、驾驶行为和交通控制措施等因素的影响。
4. 交通规划中如何考虑环境影响?答案:在交通规划中,需要评估交通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污染、生态系统破坏和气候变化等,并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
5. 什么是交通拥堵管理?答案:交通拥堵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包括交通信号控制、交通需求管理、公共交通优先等。
6. 交通规划中如何实现交通公平?答案:实现交通公平需要确保所有社会群体都能获得基本的交通服务,包括提供无障碍交通设施、公平的交通费用和平等的交通机会。
7. 交通规划中的数据收集方法有哪些?答案:交通规划中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现场调查、交通监控系统、遥感技术、问卷调查和历史数据分析等。
8. 交通规划的实施过程包括哪些步骤?答案:交通规划的实施过程包括规划准备、方案设计、方案评估、方案选择、实施计划制定和实施监督等步骤。
9. 交通规划中如何评价交通项目的效果?答案:评价交通项目的效果可以通过比较项目实施前后的交通流量、速度、事故率、环境影响和用户满意度等指标来进行。
10. 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规划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智能交通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发布,从而优化交通流,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
交通规划补充题
![交通规划补充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a299ebaeaad1f346933f72.png)
第一部分的补充习题1.交通规划一般分为两大类:区域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P1)。
2区域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的前提是:国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P1~2)。
3.交通规划一般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近期以距基准年 1-5 为宜,最长不超过 10 年,中期以距基准年 5-15 为宜,最长不超过 20 年,远期以距基准年 15-30 为宜,最长不超过 50 年.(P7)4.不论是城市交通规划还是区域交通规划,调查内容都可以分为:A 基础资料调查、交通需求-OD调查、交通设施调查、交通现状调查;B 车流OD、人流OD、货流OD ;C社会经济调查、OD调查、路网调查、交通管理调查;D 自然地理调查、OD调查、交通现状调查、交通设施调查。
(P9)5.有关抽样率、抽样方法、调查方法,下面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D):A 在进行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时,若城市人口大于100万,则抽样率在5%左右。
(错,在4%左右);B常使用的调查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等距抽样法、电话询问;C 家访调查法场使用于机动车出行调查,即去有机动车的家庭调查;D在我国现已经进行的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中,大多采用等距抽样方法,按户口排序号或者门牌号每隔若干户抽一户调查。
货物出行调查则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照行业或者运量大小分类抽样。
机动车出行、流动人口出行抽样则可以简单随机抽样或者等距抽样。
6.咱们班共有46名同学,某周四早上为技术经济学。
除了一名同学迟到外,其他同学均按时到达。
该名同学在到达交通楼发现迟到后,又返回宿舍,第二节课上课前又回到交通楼。
在上完课后,全班同学一起回到宿舍区。
试求咱班同学这个早上在交通楼和宿舍区之间产生多少交通量,并标明单位。
答案:共产生46*2+2=94(人次)的交通量。
7.判断对错:城市道路交通量调查方法中的视频采集是良好的道路交通量信息调查方法,目前这类调查设备对自行车交通量,行人交通量等数据可以有效采集。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399e0dcf84b9d528ea7a62.png)
02.134.36/9.36/;99.068.91/3.90/;02.149.38/3.39/;02.117.35/0.36/;99.03.93/9.91/;01.18.6/38.043/331221111331221111321321==================D V F D V F D V F O U F O U F O U F D D D O O O (5)收敛判别。
由于1iO F 和1j D F 的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因此不需继续迭代计算。
上表即为所求的最总分布交通量表。
作业三:按上次作业给出的现状OD 表和将来生成、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利用下式重力模型和底特律法,求出将来OD 表。
收敛标准ε=1%。
重力模型 γβijj i ij c D O kt )(=其中,k=0.183,β=1.152,γ=1.536现状将来.1050.270.500.280.260.170.50.430.510.60.380.720.280.40.70.171321\计计D O 5.1669.363.903.390.3639.9126.381321/计计D O解:标定的重力模型为现状行驶时间将来行驶时间1 2 3 1 2 31 8.0 17.0 22.01 4.0 9.0 11.02 17.0 15.0 23.0 29.0 8.0 12.0 3 22.0 23.0 7.03 11.0 12.0 4.0ij c ij c3 4.32 10.38 22.50 37.20 0.97计 41.66 85.06 39.78 166.50 FD1.00 1.00 1.00 第五次用底特律法计算的得到的OD 表 O/D 1 2 3 计 FO 1 19.03 15.09 4.45 38.57 1.00 2 18.33 60.51 13.04 91.89 1.00 3 4.17 10.05 21.82 36.04 1.00 计 41.54 85.64 39.32 166.50 FD1.00 0.99 1.01上表即为计算结果。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c650dc6137ee06eff918e6.png)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结构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服务水平4. 服务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交通规划课后题答案选择和简答
![交通规划课后题答案选择和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b50c83e9f524ccbff1218461.png)
1.Logit模型具有IIA特性2.平均增长系数法不能用于出行分布预测3.Logit模型不属于交通和土地利用的模型4.浮动车不能获得出行吸引量5.自由式交通网络结构的形成与城市自然地理位置有关6.随出行距离增加,自行车的分担率先大后小7.出行生成预测的聚类分析假设:一定时期内的出行率稳定,家庭规模的变化很小,收入与车辆拥有量保持不变8.全有全无分配是假设路网没有拥挤路阻不变的9.重力模型(分子含OD,分母含D)满足发生条件约束10.UE是SUE的一种特例11.由于感知存在差异导致用户路径选择的差异是交通流分派中用户的随机性12.集计是在个体信息基础上,通过分门别类统计分析描述总体行为13.为检验交通流分配模型精度,采用将现状OD量分配到规划路网上方法14.交通规划范围:交通调查,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需求量的预测,交通网络规划与设计,交通网络分析评价15.交通状态因素不影响交通方式选择16.在环形放射状交通网络中。
放射线的作用:承担主城与卫星城的内出行17.在交通分配中,最基本的方法:全有全无方法18.考虑小区位置系数影响的方法是Fratar法(福莱特法)1.交通规划: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和交通行动的过程2.重力模型包括:无约束重力模型,单约束重力模型,双约束重力模型3.对调查区域而言,出行分为境内出行,境外出行,内外出行4.区域境界线调查是起迄点调查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核对出行调查数据5.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形式:方格网式交通网,带状交通网,放射状交通网6.预测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主要方法:原单位法,聚类分析法,增长率法7.交通规划的需求主要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8.交通流三要素:交通量,车速,密度9.按交通设施分类,交通规划分为: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节点规划10.交通调查包括:交通运输,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基础资料,相关政策法规,建设资金,交通规划影响11.分布较同量的预测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生成交通量预测,一类为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12.道路网密度是城市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比值13.调查中以小客车为标准14.非集计是以个人为单位构造模型确定交通方式的选择概率,然后再将每个人的结果集计,预测分担交通量的模型15.区间车调查方法:牌照发,跟车法16.延误: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教学内容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41e6ba6fab069dc502201c9.png)
40.29
2
11.22
68.55
9.51
89.28
r3n
5.58
7.98
23.39
P36.95
合计
40.4587.68
38.39
166.52
I(3)重新计算fO.和FD.。
iJ
i
I
IFO10.96;FO21.03;FO30.97;
I
>
i
fD10.97;fD21.03;fD30.96。
i
1
1
(4)收敛判定。
l
I
■
I由于fO.和fD.的部分系数超出误差范围,因此需要重新进行迭代。
IJ
i
;
I
|⑸第二次近似:q.2q;(FO.fD0.)/2
i
I
j
I
i
i
I
I
I
I
I
I
I
!
i
求解过程同上,结果得表:
第一次迭代计算0D表(单位:万次)
O\D
1
2
3
合计
1
22.82
11.08
5.27
39.17
2
P11.23
70.59
9.46]
fD°3=V2/D236.9/27.01.37
⑵
第一次近似值:qj
0
q.j
(FOi
Fdj)/20
i
:
1
qn
0
qn
(FO1
F;1)/2
17.0
(1.38
1.40)/2
i
23.65
1
q12
0
q12
(FO1
交通规划课后题答案选择和简答唐松涛做
![交通规划课后题答案选择和简答唐松涛做](https://img.taocdn.com/s3/m/15589549fc4ffe473368ab8c.png)
2.平均增长系数法不能用于出行分布预测模型不属于交通和土地利用的模型4.浮动车不能获得出行吸引量5.自由式交通网络结构的形成与城市自然地理位置有关6.随出行距离增加,自行车的分担率先大后小7.出行生成预测的聚类分析假设:一定时期内的出行率稳定,家庭规模的变化很小,收入与车辆拥有量保持不变8.全有全无分配是假设路网没有拥挤路阻不变的9.重力模型(分子含OD,分母含D)满足发生条件约束是SUE的一种特例11.由于感知存在差异导致用户路径选择的差异是交通流分派中用户的随机性12.集计是在个体信息基础上,通过分门别类统计分析描述总体行为13.为检验交通流分配模型精度,采用将现状OD量分配到规划路网上方法14.交通规划范围:交通调查,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需求量的预测,交通网络规划与设计,交通网络分析评价15.交通状态因素不影响交通方式选择16.在环形放射状交通网络中。
放射线的作用:承担主城与卫星城的内出行17.在交通分配中,最基本的方法:全有全无方法18.考虑小区位置系数影响的方法是Fratar法(福莱特法)1.交通规划: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和交通行动的过程2.重力模型包括:无约束重力模型,单约束重力模型,双约束重力模型3.对调查区域而言,出行分为境内出行,境外出行,内外出行4.区域境界线调查是起迄点调查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核对出行调查数据5.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形式:方格网式交通网,带状交通网,放射状交通网6.预测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主要方法:原单位法,聚类分析法,增长率法7.交通规划的需求主要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8.交通流三要素:交通量,车速,密度9.按交通设施分类,交通规划分为: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节点规划10.交通调查包括:交通运输,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基础资料,相关政策法规,建设资金,交通规划影响11.分布较同量的预测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生成交通量预测,一类为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12.道路网密度是城市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比值13.调查中以小客车为标准14.非集计是以个人为单位构造模型确定交通方式的选择概率,然后再将每个人的结果集计,预测分担交通量的模型15.区间车调查方法:牌照发,跟车法16.延误: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c650dc6137ee06eff918e6.png)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结构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服务水平4. 服务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交通规划原理课后答案
![交通规划原理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7bea11f111f18583d05aec.png)
交通规划原理课后答案【篇一:交通规划原理复习题】名词解释1. 2. 3.4.5. 6. 7. 8. 9. 径路:交通网络上任意一od点对之间,从发生点到吸引点一串连通的路段的有序排列叫做这一od点对之间的径路。
路段:交通网络上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交通线路期望线:至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间出行量的表格。
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延误:由于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延误。
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交通规划:是有计划的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通常被广义的的定义为人,货物,信息的地点间,并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10. 交通流分配: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交通量符合实际的分配到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
,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11. 道路网密度:单位城市用地面积内道路的长度,表示区域中道路网的疏密程度。
12. 干道网间距:两条感到之间的间隔,对道路网密度起决定作用13. 路网结构: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在长度上的比例,衡量道路网的合理性14. 道路面积率: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15. 人均道路面积:城市居民人均占有的道路面积。
16. 道路网可达性:所有交通小区中心到达道路网最短距离的平均值。
二.填空1. 2. 3.4. 5. 6. 7. 8. 9. 交通需求量预测四阶段预测法;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分配。
求最短路径的方法;标号法和矩阵迭代法。
生成交通量是由;发生交通量与吸引交通量构成的。
分布预测中增长系数法包括常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佛尼斯法。
(完整版)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768913bceb19e8b9f6ba33.png)
02.134.36/9.36/;99.068.91/3.90/;02.149.38/3.39/;02.117.35/0.36/;99.03.93/9.91/;01.18.6/38.043/331221111331221111321321==================D V F D V F D V F O U F O U F O U F D D D O O O (5)收敛判别。
由于1iO F 和1j D F 的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因此不需继续迭代计算。
上表即为所求的最总分布交通量表。
未定常数。
:,,1]exp[]exp[]exp[γβαγβαβα+⋅+⋅=⋅+⋅=-=+=CAR ij CAR ij CAR ij BUSij BUS ij BUS ij BUS ijCAR ij CAR ij BUS ij BUS ij BUS ij c t V c t V p P V V V p可得:BUSijV1 2 3 1 -1.017 -1.534 -1.807 2 -1.454 -1.336 -2.118 3-1.807-2.118-1.017CAR ijV1 2 3 1 0.051 -0.464 -0.689 2 -0.464 -0.368 -0.776 3-0.689-0.776-0.058又因为:BUSijCAR ij CAR ij BUS ij BUS ij BUS ijp P V V V p-=+=1]ex p[]ex p[]ex p[ BUS ijP 1 2 3 1 0.2558 0.2554 0.2464 2 0.2708 0.2754 0.2071 30.24640.20710.254412 3 1 0.7442 0.7446 0.7536 2 0.7292 0.7246 0.7929 30.75360.79290.7456CARijP(5)旅游区标志:提供旅游景点方向、距离的标志,分为指引标志和旅游符号。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习题集答案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习题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f01409f705cc1754270912.png)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构造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局部组成?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立的百年大计?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展城市道路红线规划?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城市交通的根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穿插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穿插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三方面,其中顶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二. 选择题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效劳水平4. 效劳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答案汇编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35f5af2d0b4e767f5acfcef1.png)
作业一:试用下表中的出行发生量、出行吸引量和常住人口(分男女性别),计算将来的出行生成量、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
8.69.171.72.71.189.70.58.94.4)(0.52.106.50.120.240.130.150.260.150.120.240.13/(0.140.270.15321将来女性的常住人口将来男性的常住人口现状女性的常住人口万人现状男性的常住人口现状女性的出行吸引量现状男性的出行吸引量现状女性的出行发生量日)万出行数现状男性的出行发生量小区解:男性:O\D 1 2 3 合计 人口 1 15.0 5.6/7.9 2 27.0 10.2/18.1 314.0 5.0/7.2 合计15.026.015.056.020.8/33.2男性出行生成量:56.00.150.260.1514.027.015.0T p =++=++= 男性现状常住人口: 8.200.52.106.5=++=N 男性将来常住人口: 2.332.71.189.7=++男性现状平均出行率T/N :)/(692.256.0/20.8日、人出行数= 男性将来生成交通量:)/(4.89692.22.33)/(日万出行数=⨯=⨯=N T M T n将来男性出行发生与吸引量:O\D 1 2 3 合计 1.0 21.16 2.0 47.91 3.020.16 合计21.16 46.14 21.16总量控制:∑∑⨯=⨯=N ii iN i i i DT D D OT O O //''∑∑≠jjii DO ⎪⎭⎪⎬⎫23.8946.88⎪⎪⎪⎪⎭⎪⎪⎪⎪⎬⎫因为,T=89.4 万次/日调整后将来男性出行发生与吸引量O\D 1 2 3合计 1.0 21.20 2.0 48.00 3.0 20.20 合计 21.38 46.6321.38 89.39 女性:O\D 1.0 2.0 3.0 合计 人口 1.0 13.0 4.4/7.1 2.0 24.0 9.8/17.9 3.0 12.0 5.0/6.8 合计 13.0 24.0 12.049.019.2/31.8女性出行生成量:49122413122413T p =++=++= 女性现状常住人口: 2.1958.94.4=++=N 女性将来常住人口: 8.318.69.171.7=++女性现状平均出行率T/N :)/(552.22.19/49日、人出行数= 女性将来生成交通量:)/(15.81552.28.31)/(日万出行数=⨯=⨯=N T M T n 调整后将女性出行发生与吸引量O\D 1 2 3 合计 1 20.98 2 43.84 3 16.32 合计 20.9843.84 16.32 81.14 将调整后的男性和女性出行发生与吸引量合并O\D 1 2 3 合计 1 42.18 291.84 3 36.52 合计42.3690.4737.7170.53作业二:试用指定的方法,求出下列图、表示分布交通量。
交通规划课后题答案选择和简答唐松涛做
![交通规划课后题答案选择和简答唐松涛做](https://img.taocdn.com/s3/m/820008a6fc4ffe473268ab20.png)
2.平均增长系数法不能用于出行分布预测模型不属于交通和土地利用的模型4.浮动车不能获得出行吸引量5.自由式交通网络结构的形成与城市自然地理位置有关6.随出行距离增加,自行车的分担率先大后小7.出行生成预测的聚类分析假设:一定时期内的出行率稳定,家庭规模的变化很小,收入与车辆拥有量保持不变8.全有全无分配是假设路网没有拥挤路阻不变的9.重力模型(分子含OD,分母含D)满足发生条件约束是SUE的一种特例11.由于感知存在差异导致用户路径选择的差异是交通流分派中用户的随机性12.集计是在个体信息基础上,通过分门别类统计分析描述总体行为13.为检验交通流分配模型精度,采用将现状OD量分配到规划路网上方法14.交通规划范围:交通调查,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需求量的预测,交通网络规划与设计,交通网络分析评价15.交通状态因素不影响交通方式选择16.在环形放射状交通网络中。
放射线的作用:承担主城与卫星城的内出行17.在交通分配中,最基本的方法:全有全无方法18.考虑小区位置系数影响的方法是Fratar法(福莱特法)1.交通规划: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和交通行动的过程2.重力模型包括:无约束重力模型,单约束重力模型,双约束重力模型3.对调查区域而言,出行分为境内出行,境外出行,内外出行4.区域境界线调查是起迄点调查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核对出行调查数据5.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形式:方格网式交通网,带状交通网,放射状交通网6.预测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主要方法:原单位法,聚类分析法,增长率法7.交通规划的需求主要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8.交通流三要素:交通量,车速,密度9.按交通设施分类,交通规划分为: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节点规划10.交通调查包括:交通运输,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基础资料,相关政策法规,建设资金,交通规划影响11.分布较同量的预测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生成交通量预测,一类为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12.道路网密度是城市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比值13.调查中以小客车为标准14.非集计是以个人为单位构造模型确定交通方式的选择概率,然后再将每个人的结果集计,预测分担交通量的模型15.区间车调查方法:牌照发,跟车法16.延误: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c650dc6137ee06eff918e6.png)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结构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服务水平4. 服务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交通的含义?如何分类?
2.交通规划的含义?
3.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4.交通规划按规划目标时期分为哪几类?期限各是多少?
5.交通需求预测分为哪四个阶段?
第二章交通调查
1.延误的含义?分为哪几类?
2.OD调查基本术语有哪些?各自含义是什么?
3.OD调查方法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
4.交通小区划分原则有哪些?
第三章交通与土地利用
1.城市用地分为几大类?其中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
施用地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土地利用模型?
3.土地利用分析变量包括哪几类,具体包括什么内容?
4.理解劳瑞模型相关描述
第四章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1.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形式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
2.城市发展形态结构与路网形式有何关系?
3.交通网络各项评价指标有哪些?各自含义是什么?
4.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组成是什么?
5.写出下列网络的邻接矩阵、权矩阵、邻接目录表。
6.第5题图如果以1为起点,7为终点,写出其路段—径路连接矩阵。
第五章交通发生与吸引
1.什么是交通需求预测?
2.原单位法计算原理是什么?
3.利用原单位法计算下题,并用总量调整法调整。
各小区现状的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
123
合计(万
次)
人口(万人)(基年/规划年)12812.0/16.0
25521.0/38.0
32710.0/15.0
合计29503111043.0/69.0
4.出行产生和出行吸引影响因素有哪些?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5.聚类分析法的原理、优缺点各是什么?
第六章交通分布
1.什么是交通分布预测?
2.交通分布预测中底特律法、福莱特法、福尼斯法的计算原理分别是什么?
3.增长系数法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4.重力模型的优缺点有哪些?
5.标定乌尔希斯模型参数,假设f=c ij-r,ε<3%。
6.根据给出的现状分布交通量和将来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分别利用底特
律法、福莱特法、福尼斯法求将来出行分布交通量,ε<3%。
现状OD表(单位:万次)
123合计
1177428
D
O
】
D
O
】
2 7 38 10 55
3 5 5 17 27 合计
29
50
31
110
将来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单位:万次)
1 2 3 合计 1
41.7 2 88.8 3
38 合计
41.3
89.4
37.8
168.5
第七章 交通方式划分
1.交通方式划分含义是什么?
2.交通方式划分模型建模思路有哪些?
3.划分率含义是什么?
4.交通方式选择方法有哪些?
5.Logit 模型的特性有哪些?
6.Logit 模型和Probit 模型有何差异? 第八章 交通流分配
1.交通流分配的含义是什么?
2.交通阻抗的含义是什么?
3.理想交通阻抗函数有哪些性质?
4.Dijkstra 法球最短路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计算?
5.warhrop 平衡原理(第一、第二)各指什么?
6.容量限制—增量分配法计算原理是什么?
7.
图1所示为某交通网络示意图,其中①、④、⑤、⑦分别为小区形心作用点,
图形中线路数值为出行时间,有些为固定值,有些与交通量有关,Q 为交通流量,OD 分布流量矩阵如表1。
(1)令Q =0,用最短路法分配该OD 矩阵;
(2)用容量限制—增量加载法分配该OD 矩阵,分配比例为0.4、0.3、0.2、0.1
D
O 】
8.取图1(7题)所示网络中Q=0,利用改进的多路径交通分配方法分配小
区1至小区7的500个交通量。
9.静态交通流分配与动态交通流分配的目的分别是什么?有何异同?
10.动态流出函数模型及路段阻抗特性模型的特点各是什么?
11.用户平衡分配和随机用户平衡分配有何异同?
第九章公路网规划
1.公路网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公路网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节点重要度的含义是什么?
4.县乡公路网规划的重点包含哪些内容?
5.支线连接法的计算原理是什么?如何计算?考虑支线造价呢?
第十章综合交通规划及实例
1.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是什么?
2.城市道路网近期治理改善方法有哪些?
3.城市道路网布局结构有哪些?
4.城市道路横断面有哪几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