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
第六章 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 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60936f40242a8956bece437.png)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声环境影响评价概述一、基本定义1.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频率在20Hz~20kHz的可听声范围内)。
2.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3. 固定声源在声源发声时间内,声源位置不发生移动的声源。
4. 流动声源在声源发声时间内,声源位置按一定轨迹移动的声源。
5. 点声源以球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在声环评中,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倍时,该声源可近似为点声源。
6. 线声源:以柱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
7. 面声源:以平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
8. 贡献值:由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
9. 背景值:不含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影响的环境声级。
10. 预测值:预测点的贡献值和背景值按能量叠加方法计算得到的声级。
二、基本任务1. 评价建设项目实施引起的声环境质量变化;2. 评价外界噪声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影响程度;3. 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把噪声污染降低到允许水平;4. 从声环境影响角度评价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5. 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选线、合理布局以及城镇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评价类别按评价对象分:1.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2. 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按声源种类划分:1. 固定声源环境影响评价指的是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场、铁路、公路、航运等交通运输部门所拥有的固定声源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2. 流动声源环境影响评价指在城市道路、公路、铁路、轨道交通上行驶的车辆以及从事航空和水运等运输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四、评价量1. 声环境质量评价量声环境功能区:昼间等效声级(L d)夜间等效声级(L n)突发噪声为最大A声级(L max)机场周围区域: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 WECPN)2. 声源源强表达量A声功率级(L AW)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L A(r))等效感觉噪声级(L EPN)3. 厂界、场界、边界噪声评价量工业企业厂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 d)夜间等效声级(L n)频发、偶发噪声为最大A声级(L max)铁路边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 d)夜间等效声级(L n)社会生活噪声源边界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 d)夜间等效声级(L n)非稳态噪声为最大A声级(L max)第二节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一、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1.划分依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声环境功能区类别:0类: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类: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类: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类: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
HJ2.4-20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a5e0290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c.png)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9660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1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5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22337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7247.1 声学户外声传播衰减第1部分:大气声吸收的计算GB/T 17247.2 声学户外声传播衰减第2部分:一般计算方法HJ/T 90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HJ 884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准则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噪声 noise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频率在20 Hz~20 kHz的可听声范围内)。
3.2固定声源 stationary sound source在发声时间内位置不发生移动的声源。
3.3移动声源 mobile sound source在发声时间内位置按一定轨迹移动的声源。
12 3.4点声源 point sound source以球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传播距离成反比。
任何形状的声源,只要声波波长远远大于声源几何尺寸,该声源可视为点声源。
3.5线声源 line sound source以柱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传播距离的平方根成反比。
3.6面声源 area sound source以平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不随传播距离改变。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4dc66f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9.png)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声环境是指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包括来自自然和人为活动的声响。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声环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因此,对声环境进行评价和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导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声环境的质量。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应该包括对声音来源的分类和评估。
不同的声音来源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交通噪音、工业噪音、社区噪音等都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评价导则需要明确不同声音来源的特点和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评价和管理。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还应考虑声音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因素。
声音的强度越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就越严重。
频率也是影响声音质量的重要因素,高频率的声音可能会引起人体不适。
此外,声音持续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人们的感受和健康。
因此,在评价声环境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还应考虑不同人群对声音的感受和适应能力。
不同年龄段、职业和健康状况的人对声音的感受和影响可能不同。
一些人可能对声音更为敏感,而另一些人可能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中的噪音。
因此,在评价声环境时,需要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以便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还应考虑声音对环境的影响。
一些声音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在评价声环境时,需要考虑声音对环境的长期影响,以便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还应考虑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声环境的影响。
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声音的感受和评价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在评价声环境时,需要考虑当地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应该综合考虑声音来源、声音特征、人群特点、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多方面因素,以便更全面地评价和管理声环境的质量。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创造更宜居的环境。
声的环境评价导则与标准
![声的环境评价导则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6c70a712af90242a995e523.png)
昼夜等效声级是考虑了噪声在夜间对人影响更 为严重,将夜间噪声另增加10dB加权处理后,用能 量平均的方法得出24hA声级的平均值,单位为dB, 记为Ldn
计算公式为: Ldn=10lg (Td×100.1Ld+ Tn×100.1(Ln+10) )/24
式中 Ld --昼间Td 个小时(一般昼间小时数取16)的等效声级, dB; Ld --昼间Tn 个小时(一般昼间小时数取8)的等效声级, dB;
计算方法:将测得的100个或200个数据按大小顺 序排列,第10个数据或总数200个的第20个数据即为 L10 ,第50个数据或总数为200个的第100个数据即为 L50 。同理,第90个数据或第180个数据即为L100
六、噪声评价的物理基础
(5) 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是在有效感觉噪声级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评价航空噪声的方法。其特 点在既考虑了在24h的时间内,飞机通过某一固定点所 产生的总噪声级,同时也考虑了不同时间内的飞机对 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噪声就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它不仅包括杂乱无章不协调的声音,而且也包括影响他 人工作、休息、睡眠、谈话和思考的音乐等声音。因此, 对噪声的判断不仅仅是根据物理学上的定义,而且往往 与人们所处的环境和主观感觉反应有关。
3.环境噪声 环境噪声包括干扰人群正常活动的包括自
然噪声在内的一切声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环境噪声包 括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 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LA(t)——t时刻的瞬时A声级,dB(A); t2-t1——连续取样的总时间,min。
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 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这个声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78df411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0.png)
声环境影响评价⼯作等级划分 ⼤纲的要求:1.掌握声环境影响评价⼯作等级的划分。
2.熟悉各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作的基本要求。
分为三级。
⼀级为详细评价,⼆级为⼀般评价,三级为简要评价。
1.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 ⑴建设项⽬规模。
按投资额可将建设项⽬分为⼤、中、⼩性不同的等级,不同的时期⼤、中、⼩型分类的标准不同。
⑵噪声源种类和数量。
噪声源种类和数量是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的重要依据。
⑶建设项⽬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标、环境噪声标准和⼈⼝分布。
⑷项⽬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
2.评价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⑴⼀级评价。
A.⼤、中型建设项⽬、属于规划区内(包括规划的建成区和未建成区)的建设⼯程。
B.受噪声影响的范围内有适⽤于《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0类标准及以上需要特别安静的地区,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域等噪声敏感⽬标。
C.项⽬建设前后噪声级显著增⾼(噪声级增⾼量达5~10dBA以上)或受影响⼈⼝显著增多的情况。
⑵⼆级评价。
A.新建、改建、扩建⼤中型项⽬,若其所在功能区属于适⽤于《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1类、2类标准的地区。
B.项⽬建设前后噪声级有较明显著⾼(噪声级增⾼量达3~5dB(A)以上)或受噪声影响⼈⼝增加较多的情况。
⑶三级评价。
A.处在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的3类标准及以上的地区(指允许的噪声标准值为65dB(A)及以上的区域)的中型建设项⽬以及处在《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1、2类标准地区的⼩型建设项⽬。
B.⼤、中型建设项⽬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很⼩(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内)且受影响⼈⼝变化不⼤。
3.各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作的基本要求 3.1⼀级评价⼯作的基本要求: ⑴环境噪声现状应实测。
⑵噪声预测要覆盖全部敏感⽬标,绘制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
⑶给出项⽬建成后各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分布、噪声超标范围和程度。
⑷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个阶段的情况(如建设期、投产运⾏后的近期、中期、远期)应分别给出其噪声级。
声环境影响一级评价的基本要求
![声环境影响一级评价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746636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e.png)
声环境影响一级评价的基本要求第一,评价的全面性。
声环境影响评价应覆盖对周边区域内的各种声源的影响评价,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同时,还需评价声源的特点,如声量、频率、时程等,以及声源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通过对各种声源的综合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声环境的综合影响。
第二,评价的科学性。
声环境影响评价应基于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准确的数据,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可靠。
评价过程中应使用合理且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噪声测量仪器、地理信息系统等。
评价结果应基于准确的数据和科学可靠的分析方法,是经过科学验证和论证的。
第三,评价的客观性。
声环境影响评价应客观真实地反映声环境的实际情况。
评价中应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避免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评价过程中应采集充分的数据,避免数据不足或不准确的问题。
评价结果应真实反映声环境的实际情况,并无主观偏见。
第四,评价的可比性。
声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应具备可比性,便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之间的比较。
为了保证可比性,评价过程中应使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评价结果应符合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便于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声环境进行对比分析。
第五,评价的可操作性。
声环境影响评价应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便于评价结果的应用和实施。
评价过程中应提供明确的评价指导和评价要求,便于评价人员进行操作。
评价结果应清晰明了,便于决策者和相关人员理解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声环境影响一级评价的基本要求包括全面性、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只有在这些基本要求的指导下,声环境影响评价才能有效地进行,并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评价依据。
环境评价要求声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评价要求声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def74ce844769eae009edfa.png)
第二节 环境噪声评价基础
1、噪声的物理量 (1)声压、声强、声功率
声压:是衡量声音大小的尺度,单位面积的压 力变化。声压的单位为Pa或N/m2。
2×10-5Pa,听阈声压;20Pa,痛阈声压。 声功率: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出的总 声能,常用W表示。
声强:单位面积上的声功率,常用I表示。
• 交通噪声 汽车、火车、船舶汽笛和飞机
• 社会生活噪声 人群大声喧闹、高音喇叭和收放机等发出的过强
的声音
环境评价要求声环境影响评价
• 环境噪声
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 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 环境噪声污染
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 声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 现象。
环境评价要求声环境影响评价
(4)统计噪声级
统计噪声级是指某点噪声级有较大波动时,用于 描述该点噪声随时间变化状况的统计物理量。一 般用L10、L50、L90表示。
L10-----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噪声平均峰值。 L50 ----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噪声平均中值。 L90 ----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噪声平均底值。
环境评价要求声环境影响评价
解:
80 80
L 1 2 1 l1 0 g 1 0 ( 0 1 l1 0 g ) 0 1 l2 0 g 1 l1 0 g 8 0 3 8 8 03 (dB), 即两个相同的声压级相加,总声压级增加3dB。
环境评价要求声环境影响评价
多噪声的叠加
当受声点受多声源叠加影响时,采用噪声叠加
公式
环境评价要求声环境影响评价
(2)等效连续A声级
等效连续A声级的数学表示: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76d0df792e3f5727a4e96219.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4-1995声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Noise Impact Assessment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
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1.1主题内容本导则规定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
1.2 1.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其它建设项目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应参照执行。
本导则的基本任务是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志环境的变化,并提出各种噪声防治对策,把噪声污染降低到现行标准允许的水平,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和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2引用标准GB 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12525-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J 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HJ/T 2.1-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33术语、符号3.1 3.1术语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可听声。
3.2 3.2符号见表1。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5-11-28 批准1996-07-01实施44一般规定4.1 4.1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4.2 4.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基本原则4.2.1 4.2.1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1)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3)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4)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4.2.2 4.2.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为:4.4.2.1 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或受噪声影响的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0类标准及以上的需要特别安静的地区,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或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3d41801c3968011ca300919a.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4-1995声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Noise Impact Assessment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
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1.1主题内容本导则规定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
1.2 1.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其它建设项目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应参照执行。
本导则的基本任务是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志环境的变化,并提出各种噪声防治对策,把噪声污染降低到现行标准允许的水平,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和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2引用标准GB 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12525-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J 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HJ/T 2.1-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33术语、符号3.1 3.1术语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可听声。
3.2 3.2符号见表1。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5-11-28 批准1996-07-01实施44一般规定4.1 4.1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4.2 4.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基本原则4.2.1 4.2.1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1)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3)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4)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4.2.2 4.2.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为:4.4.2.1 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或受噪声影响的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0类标准及以上的需要特别安静的地区,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或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
第九章声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章声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2265a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a.png)
第九章声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Noise Impact Assessment)是指对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或其他工程项目进行声环境影响评估的过程。
声环境影响评价旨在评估工程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噪音产生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噪音对居民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首先,声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噪音特征进行调查和测量。
该调查通常包括对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频谱特征、持续时间和时间分布进行定量分析。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敏感性,如住宅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地点对噪音的容忍程度较低,需要更严格的噪音限制。
其次,在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工程项目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噪音源,如机动车噪音、建筑施工噪音、设备运行噪音等。
每种噪音源的噪声特性不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因此,评价需要对不同噪音源进行分析,并评估其对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
评价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噪音的传播路径和噪音传播特性。
噪音传播路径通常包括空气传播、地面传播和结构传播等。
每种传播路径的传播特性不同,对噪音的衰减程度和传播距离也不同。
评价需要根据不同的传播路径来预测噪音的传播范围和强度,以确定受影响区域。
在评价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居民和环境对噪音的敏感性。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环境对噪音的敏感程度不同。
因此,评价需要考虑到周围居民和环境对噪音的容忍度,并确定相应的噪音限制。
最后,评价结果将用于指导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噪音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采用降噪材料、改变设备运行方式、限制施工时间等。
评价结果还可以用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规范工程项目的噪音排放和控制要求。
综上所述,声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评估工程项目噪音影响的重要工作。
通过对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噪音特征进行调查和测量,对不同噪音源进行分析,预测噪音的传播范围和强度,考虑居民和环境的噪音敏感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工程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噪音影响,保护居民和环境的健康和安宁。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一)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一)](https://img.taocdn.com/s3/m/dc095a8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5.png)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上) *⼤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是: 1.掌握声环境影响评价各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2.掌握点声源及线状⽣源声级衰减计算⽅法的选⽤原则。
3.掌握噪声防治对策应考虑的环节。
4. 熟悉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
5.熟悉各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作的基本要求。
6. 熟悉各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7. 熟悉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
8.熟悉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的布设原则。
9.熟悉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的测量量和测量时段。
10.熟悉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
11.熟悉噪声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的布设原则。
12.熟悉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概念 1.声环境:⼈类听觉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包括有⽤的声⾳和⽆⽤的声响,构成了⼈类⽣存的声环境。
2.噪声:是⼈们不需要的声⾳,⽆⽤的、厌烦的声⾳。
他的判断不仅根据物理学上的定义,⽽且和⼈们所处的环境和主观感觉反应有关。
3.环境噪声:包括⼈为活动产⽣的噪声和⾃然界噪声。
按照《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环境噪声只包括⼯业⽣产、建筑施⼯、交通运输和社会⽣活中所产⽣的⼲扰周围⽣活环境的声⾳。
考试⼤ 4.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并⼲扰他⼈正常⽣活、⼯作和学习的现象。
⼆.环境噪声特征和噪声源类别 1.环境噪声特征: ⑴噪声属于物理因素,属于能量污染。
⑵环境噪声是局限性和分散性的公害 .具有随机性、局限性、分散性的特点。
⑶环境噪声是感觉公害,评价量A声级是⼀模拟⼈⽿特征的主观量。
环境噪声标准要根据不同环境区域、不同时间和⼈处于不同⾏为状态来决定。
考试⼤ 2.噪声源类别 2.1.三要素:声源、传播介质、接收器为声⾳三要素。
2.2.噪声源分类: ⑴按产⽣的机理分,有机械噪声、空⽓动⼒性噪声、电磁噪声和⽕焰噪声等。
控制和治理噪声源强,须从产⽣机理上研究。
⑵按产⽣来源分⼯业噪声、建筑噪声、交通噪声、社会⽣活噪声及⾃然界噪声。
环评导则——声环境
![环评导则——声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71be653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e.png)
环评导则——声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Noise Impact Assessment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导则规定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其它建设项目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应参照执行。
本导则的基本任务是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志环境的变化,并提出各种噪声防治对策,把噪声污染降低到现行标准允许的水平,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和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 引用标准GB 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12525-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J 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HJ/T 2.1-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3 术语、符号3.1 术语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可听声。
3.2 符号见表1。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5-11-28 批准 1996-07-01实施表1 符号一览表4 一般规定4.1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参阅有关文件)评价范围内现场踏勘确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噪声部分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和测量噪声源调查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及测量受影响人口调查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与噪声有关的内容)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噪声级预测、受影响人口预测噪声管理法规与标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噪声防治对策噪声影响评价专题报告图1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4.2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基本原则4.2.1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1)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3)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4)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e03ee25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0.png)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声环境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种声音的综合效应,包括自然声音和人为声音。
声环境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声环境进行评价和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导则,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评价声环境的影响。
声环境的评价应考虑到环境中的各种声音来源,包括交通噪音、工业噪音、社区噪音等。
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声音来源的特点和频率,以确定其对人体的影响程度。
声环境评价导则应包括对声音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因素的评估。
声音强度是指声音的响度,频率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持续时间则是指声音持续的时间长短。
这些因素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评价声环境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声环境评价导则还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对声音的敏感程度。
比如老年人和儿童对声音的敏感度较高,他们更容易受到噪音的干扰。
因此在评价声环境时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特点,以确定合适的评价标准。
声环境评价导则还应包括对声音的传播路径的评估。
声音的传播路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建筑物、地形等都会对声音的传播产生影响。
因此在评价声环境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以确定声音的传播路径和影响范围。
在声环境评价导则中还需要包括对声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评估。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环境中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影响睡眠质量、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等。
因此在评价声环境时需要考虑到声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确定合适的管理措施。
总的来说,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是评价声环境影响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的评价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声音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声环境评价导则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第七章声环境影响评价1
![第七章声环境影响评价1](https://img.taocdn.com/s3/m/b2f9dd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6.png)
例题
2.某车间3个声源,在测试点产生的声压级分别为96、95、 85dB,求测试点的总声压级。
解:
Lp=10lg(109.6+109.5+108.5) =98.7dB
或者先查表求得95dB与96dB的和为98.5dB,再 根据公式法求98.5dB与85dB的和。
例题
3.室内吊扇工作时,测得噪声声压为0.002Pa;电冰箱单独 开动时声压级是46dB,两者同时开动时的合成声压级是?
倍频带是根据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反应 ,把可听声频率范 围分成10个频带,每一段的高端频率与低端频率之比为2:1。 由于10个频带已经把可听声全部包括进去,简化了测量,在 实际应用中,噪声现场测试只用63~8000Hz这8个倍频带就能 满足。
倍频带的中心频率fm与上下截止频率fu, fl的关系:
fm fu f l
III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IV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夜间频繁突发噪声(如排气噪声),峰值不准超过标准值的10dB(A) 夜间偶然突发噪声(如短促鸣笛),峰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A)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该标准适用于城市建筑施工期间场地产生的噪声。噪声值 是指与敏感区域相应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处的限值。
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
几个定义:
噪声排放: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 环境敏感建筑物: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
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环境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
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夜间:指晚22点至晨6点之间的期间。 机动车辆:汽车和摩托车。
相关的声环境标准:
1. 计算倍频带衰减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f43d8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2.png)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是一种对新的项目或政策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
声环境评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目的是评估新项目或政策对周边环境声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为了指导声环境评价的实施,需要制定一套技术导则。
下面是一个声环境评价技术导则的示例。
1.声环境评价的目标声环境评价的目标是评估新项目或政策对周边环境声环境的潜在影响,并为环境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新项目或政策对周边居民和环境敏感点的噪声暴露情况;-评估噪声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潜在影响,如睡眠干扰、交流障碍、健康影响等;-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噪声影响,保护周边居民和环境免受噪声干扰。
2.声环境评价的内容声环境评价要全面评估新项目或政策对周边环境声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评价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和分析现有的声环境数据,包括环境噪声水平、特点和频谱分布等;-评估新项目或政策引起的噪声源的特性,如噪声产生机构、噪声频谱和强度等;-评估新项目或政策引起的噪声传播路径和传播特性,如地形、气象条件和环境反射等;-评估新项目或政策对周边居民和环境敏感点的噪声暴露情况;-评估噪声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3.声环境评价的方法声环境评价应采用科学、准确和可行的方法。
评价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模型和软件对噪声源进行建模和预测;-进行实地测量和观测,获取现有的声环境数据;-利用现有的声环境数据库和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采用专家评估和社会参与的方式,获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估噪声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4.控制措施的提出根据声环境评价的结果,应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噪声影响。
控制措施应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并满足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1b02b27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d.png)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是指对于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声环境进行评价,以确定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程度。
声环境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声音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噪音污染。
声环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噪声源的类型、数量和强度,以及其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评价的过程包括对噪声源的测量、分析和模拟,以及对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评价结果可以用于制定噪声控制政策和规划,以及为噪声源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声环境评价的导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噪声源的识别和分类。
评价过程中需要确定噪声源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其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2. 噪声测量和分析。
评价过程中需要对噪声源进行测量和分析,以确定其强度和频率等参数。
3. 噪声模拟和预测。
评价过程中需要对噪声源进行模拟和预测,以确定其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4. 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评估。
评价过程中需要对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程度。
5. 噪声控制和管理。
评价结果可以用于制定噪声控制政策和规划,以及为噪声源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声音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噪音污染。
我们应该重视声环境评价工作,加强噪声控制和管理,为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
![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680a7c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e.png)
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1.预测声源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应该从声源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三个方面综合分析,预测声环境对人体、动物和植物的影响。
评价应该考虑不同类型的声源,如交通、工业、建筑等,并在合理的情况下考虑声源的变化及其对声环境的影响。
2.分析环境特征和敏感性:评价应该分析环境的地理、气象、建筑和噪声特征,并研究这些特征对声源传播和接收的影响。
此外,评价还应该考虑敏感群体对噪声的不同敏感性,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
3.评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评价应该包括对噪声暴露和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
这包括对噪声对听力、睡眠质量、心理健康、学习和工作绩效等方面的影响。
评估还应该考虑长期暴露和累积效应带来的健康风险。
4.研究社会经济影响:评估应考虑噪声对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这包括对居民满意度、房地产价值、旅游业和商业活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5.建立适当的噪声监测系统:评价应该采用可靠的噪声监测技术和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系统应该能够持续监测和评估噪声水平,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公众健康。
6.制定有效的控制和减轻噪声的政策和措施:评价应该提出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以控制和减轻噪声污染。
这可能包括改善交通规划、降低工业噪声、改进建筑设计等。
这些措施应该是实施可行的,并且能有效减少对声环境的不利影响。
7.公众参与和信息传递:评价应该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和信息传递,确保公众对声环境评价的过程和结果有充分的了解。
这包括提供透明的评价过程、征求公众意见和提供反馈机制等。
综上所述,声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声源类型和特征、环境特征和敏感性、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等。
通过准确评估噪声影响和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保护公众健康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分析
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④环境影响: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给出项目建成后各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①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给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
②给出厂界(场界、边界)噪声值
③等声级线:根据需要绘制等声级线
④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噪声值,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预测时段
不同代表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
不同代表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
方案比选
对可研和评价中不同选址和建设布局,应根据不同方案噪声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噪声影响的程度进行比选,并从声环境保护角度提出推荐方案
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噪声预测
①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
②给出厂界(场界、边界)噪声值
③等声级线: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时,应绘制垂直方向等声级线图。
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
一级
二级
三级
声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 Nhomakorabea现状需要实测。对实测结果进行评价,并分析现状声源的构成及其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并对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重点调查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可利有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若无监测资料应进行实测,并对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从声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可研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和建设布局的环境合理性进行分析
噪声防治措施
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明确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
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明确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